创造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1:23: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造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造

用忠诚创造未来

要适应新时期、新环境、新挑战,培养既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又能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具有较高领导现代化建设本领的高素质领导人才,把“忠诚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抓紧抓实,很有必要。

忠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是提升能力的前提和价值指导方针,是为了解决“为谁干”和能不能“靠得住”的问题。古人云:“立业德为先”,就是强调修德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忠诚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即人们对于组织和事业的忠诚度教育。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即观念的东西,只有内化为人的情感,内化为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内化为对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持久的工作动力。

忠诚教育也是一种行为训练,因为领导干部的忠诚度不是抽象的,必然要通过干部的行为表现出来,影响群众,要转化为干部的工作绩效,才能给予客观的评价。有效地将忠诚教育作为培训理念,贯穿于干部培训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一种看似抽象的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培训课程,就能将忠诚教育落到实处。

“忠诚”的内涵有普世性,是一种古今中外都认同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岗位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其公职人员乃至普通公民,同样非常强调其“忠诚”度,他们也要接受忠于国家宪法、国家利益,忠于职守的教育。美国西点军校“责任、荣誉、国家”的校训,就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忠诚教育。在当代中国,特别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忠诚”,就是忠诚于党和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路,忠诚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岗位职责,所以忠诚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教育。

中央领导同志在视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时,要求学院在四个方面走在全国干部教育的前列,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头脑方面走在前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对领导干部进行忠诚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难度在增加,责任在加大。

对领导干部进行忠诚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忠诚教育需要常抓不懈,更需要培训者的高度忠诚和创造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新要求,出色地完成使命。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将“忠诚、创造、和谐、示范”作为学院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为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忠诚教育,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正在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完善,努力以自己的忠诚度和创新精神,创造未来。

查看全文

幼儿创造力培养

一、有意:即有意识,就是指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幼儿具有创造力的萌芽,他们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使其创造力趋向自觉、稳定,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如何做到有意的培养呢?我认为: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探究问题罢了。”可见,保护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是何等重要。

首先,允许孩子“异想天开”,鼓励孩子的“求异”精神。

其次,转变旧观念,淡化成人权威,正确评价好孩子。

查看全文

学会创造感动

学会“创造感动”

——在2003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校会上的讲话

何军祥

(2004年3月25日星期四)

一、从感动导入,鼓励同学们“创造感动”:

今天早上,我听了五(3)班一节主题为“天堂的位置”的说话课,有很多的同学来问我:何主任,请问你认为什么是最快乐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老师的心目当中,什么是最快乐的吗?我告诉当时的同学:作为老师,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文明有礼,个个健康成长、成材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并且跟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

查看全文

抓落实创造佳绩

同志们:

今天,挤出一点时间,和教育局局长同志和副局长同志,以及法制局副局长同志,刚才到了麻布岗中学,现在到了赤光中学,了解检查开学前后的一些工作,顺便年后看看大家,向大家拜个晚年,祝福新春。赤光中学我很多年前来过,当时是在河源市委组织部工作时,陪赤光中学的校友、我的同事吴同志和香港知名企业家吴先生来过,对学校有一定的感情。

可以说,是我县中北部学区的结合部,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尤其是赤回新学区的核心。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这一片学区引以为荣和骄傲的一面旗帜。这面鲜艳的旗帜到目前是不是仍在高高地飘扬呢?刚才,听取了校长艺凡同志的一些工作情况的汇报,镇长秋生同志和教育局局长同志对的工作作了充分肯定,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讲得很细、很到位,特别是对近年的办学得到了赤回新学区的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我听了很欣慰。

但,刚才下车看到的校容校貌,特别是刚才看到女生宿舍和学生饭堂、冲凉房等设施时,我感慨很大,心情很不好,我们立党90周年、建国62周年了,办学这么久了,还是我们大家引以为自豪的一所完中,却有600多女生住在这么简陋的铁皮瓦房里,而且在顶楼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天热就热得不得了,天冷就冷得要命,我们这些女孩子是怎样过呀?像今天这么冷的天气,真不敢想像,我作为分管教育的领导,很惭愧,很揪心。刚才边走边看边听大家汇报时,知道大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很多办法和各种措施,从中可体现出赤光人民和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尤其是的班子是想干事可以干成事的有战斗力的班子,具有“胸怀理想、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众志成城”的精神,即具有新时代河源人精神,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有了这种精神,我想什么困难都难不倒这支可敬的团队,所以,到了这里我是充满信心的。下面,我顺着秋生镇长、局长的讲话内容,提几点意见,有些工作两位领导已讲得很清楚,我不再重复,有些问题或再作深化,他们没有讲到的,我再作个补充。

办学与其它中学有很多的不同,但要实现这面鲜艳旗帜能高高飘扬,重振昔日雄风,我就觉得就必须下狠决心,下狠功夫,提出一句口号:“抓落实,打硬仗,出战果”!这话是我们河源市前任市长刘小华同志说的,用在目前和刚才我讲到的新时代河源人精神一样,最合适不过了。理由是:第一,只有抓落实,打硬仗,才能把这面旗帜扛下去。刚才听了大家开学情况的汇报,至今仍然有这么多学生没到校,生源流失十分严重,如果像这样下去,如何巩固“普九”和“普高”成果呢?我敢大胆地说一句话,如果每一学期高中都流失上百人,赤光高中部还有必要办下去吗?同志们都知道,现在东源县、源城区、连平县、和平县,面上都基本上撤了完中了,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生源问题”嘛。如果高中部在你们手中办不下去,被撤并了,这面鲜艳的旗帜倒下去了,试问大家,良心何安?有何脸面面对这赤回新学区片的父老乡亲?第二,教育教学质量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去年高考重本为零,升高一级学校人数入围比率仅为20%,可以说拖了全县的后腿,我们县是72%,我们县去年高考就这一比率被面上中学拖累,包括这一严峻状况,令人担忧!所以要重振昔日的雄风,尽快给家长们一个放心、满意的教育教学水平,就需要像打一场硬仗去抓好落实。第三,校容校貌怎么改变?如果家长们看到我们刚才去看的女生宿舍,家长还放心将自己的女儿送到来读书吗?这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了,不把它当作一场硬仗来抓好落实就绝对难以交待了,这也是检验我们在座同志们爱校爱生、办校能力的关键之关键,希望大家振奋精神,尽快进入打硬仗的临战状态,坚决打赢这场硬仗。第四,教育资源如何盘活整合?我相信你们学校班子已考虑过,尽管困难重重,但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刚才大家讲到、赤光二中、赤光中心小学的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大家都统一意见了,但到了最后为什么就抓不了落实哩?这就需要有打一场硬仗的决心和勇气,就需要有准确研判战局,既要看到战役中的有利方面,又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既然统筹打硬仗需要的要素,又要谋划打硬仗最好的办法,要敢于碰硬,敢于吃苦,不断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就目前这些恶仗、硬仗,如何打赢,我和大家一起作过探讨,供同志们参考。

一、要明确主目标。

查看全文

历史创造思想探析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从对历史的本原、主体等问题的哲学反思的角度即历史哲学角度提出了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等论断。下面我们对这一思想的内容及哲学内涵作一分析。曾系统地学习与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著作,阅读中国人翻译的苏联哲学教科书及中国人自己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从这些著作中,系统地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使他进一步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讨历史创造者问题。他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并结合他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提出了关于历史创造者和历史创造问题的三个著名论断: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唯一动力;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在以上三个论断中,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和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两个论断基本含义相近,而且都有相同思维的直接起因和相同的历史文化思想的内涵,这两个论断明确地断定了人民或劳动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即历史创造主体,具有深厚的历史哲学的意味,如果进一步深入剖析其中的哲学内涵,对于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曾在《神圣家族》中提出了“整个的历史过程是由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所决定的”的论断,但这一论断所肯定的是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决定历史过程,而且反过来人民群众也由历史过程所决定,而是以人民群众与历史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考虑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并未直接断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列宁承认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造历史,又承认历史是由千百万人独立创造的,他指出:“在一百多年以前,创造历史的是一小撮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则尚在沉睡不醒的状态中。因此,当时历史的进展也是缓慢得可怕的”,“现在资本主义大大提高了一般文化,其中也有群众的文化。战争唤醒了群众,以空前未有的惨祸和痛苦激起人们。战争推动了历史,于是历史在现时就是以火车头般速度飞快前进,现在,历史是上千百万人独立创造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门前了。”(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1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列宁主要是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大众文化,从而使劳动群众享有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样的文化教育与文化创造的权利,人民群众创造了新文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而且列宁还断定了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创造了历史,显然这里所讲的历史,主要是指文化活动。而提出了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并明确指出历史不是由帝王将相创造的,不是英雄人物创造的,这不是简单的关于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而是从历史的创造者的高度对历史的本原的反思,或者是说对决定历史运动的根本力量的反思,是具有历史哲学的意味的,而不可等同于一般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的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当然,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论断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的。下面,我们试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论述这个论断所具有的合理的内涵。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力量,人类历史发展归结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劳动者广大的劳动人民是生产力诸要素中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或者说“全人类第一个生产力就是劳动者”(列宁),这样看来,归根结底,是广大的劳动者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提出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论述正是基本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原理,在1938年所读的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所著的《社会学大纲》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生产力的诸要素:“社会的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物的要素与人的要素之统一,即生产手段与人类劳动之统一”,“从社会的方面看,社会的生产力是社会的人类及其所创造的生产手段之社会的内容。”还说:“劳动者是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等等。(注:《李达文集》,第2卷,361~3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正是以这些原理为基础,而提出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论断的。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论断也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基础的思想相符合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也就是说,物质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创造历史的不是别的,正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广大劳动人民。恩格斯还直接指出:“自阶级产生以来,从没有一个时期社会上可以不要一个劳动阶级而能够存在下去……不管不事生产的上层社会发生什么变动,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也无法生存。”(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10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这也是肯定劳动者创造历史的作用,肯定劳动者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其次,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不仅是人类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直接或间接创造者。从总体上看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全部成果都是建立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注:《选集》,合订本,655页。)这就表明文化成果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及经济关系基础上的,因此文化从根本上讲也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至于文明成果,更离不开物质生产活动的结果物质财富作为基础,因此从根本上讲,人类文明的成果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不仅如此,劳动人民还直接创造诗歌、戏曲、通俗文学、讲唱文学等文学形式和创造了人类发明的大部分,可以说人类文化和文明中有相当部分都是来自于劳动人民。最后,在革命与战争时期,劳动人民武装起来,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生活,从而又推动历史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曾以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为例来说明广大劳动人民的这种历史创造作用。他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较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历史创造作用其实质,在于打破一个旧的秩序,而建立新的秩序,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此层含义在前文已详细论过,此处不再赘述。我认为劳动人民创造历史思想从以上三个方面都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尽管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不可避免打上了当时那个特定的时期的深深烙印,但也应当充分肯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贡献。从对历史的哲学本体论反思的角度来看,历史的创造者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决定历史的根本力量、历史的本原问题。因为历史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而人的活动即实践活动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其创造性或者说改造性、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展示。在《实践论》中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有四类:生产活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及文艺创作。这四类活动无一不是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对外在的对象的能动改造,而且正是这四类活动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基础。当然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生产活动在以上四类活动中具有根本的地位,是决定与支配其他三类活动的带有根本意义的实践活动,从而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讲,也是一种最终的起决定作用的实践活动,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活动都有一个主体问题,即实践活动的承担者问题,这里自然就凸显出来了历史活动主体即历史创造者问题,谁创造了历史?当然是人,但人与人之间总有区别的,首先这里所说的人是历史上的人而且是指作为以上四种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意义上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具有充当历史创造者的资格。这四类人就其共同特征而言都是劳动者,区别在于“劳力”与“劳心”的不同,不过也很难区别出何者是体力劳动,何者是脑力劳动,应当说都是体力与脑力的综合,可能各有侧重点的不同。这样来看,提出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如果把人民这一概念稍作宽泛理解不仅仅理解为工农的话,是否具有其内在的历史的本体论的意味呢?我认为,正是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因为提“创造”就把历史本体论问题提出来了。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上帝”成为具有本原意义的事物,如果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历史,那么人类及其历史的本原与始基自然就在于上帝那里了。同样如果认为人民创造了历史,那么历史的最终的决定的力量应当从人民那里去寻找,而不应当从上帝那里去寻找。也就是说,“创造”概念本身就内含着一个何者为根本或者说何者具有本原的意义。其次,在四类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活动无疑是最为根本性的活动,因此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即狭义上讲的劳动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又具有一种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从最终意义上讲,可以认为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整个历史。由此可见,所讲的人民创造历史和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确实包含着一个深层次的历史的本体论问题,也就不可以泛泛地仅仅从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的角度加以思考了。就历史创造者与历史运动的关系而言,历史创造的过程,也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一是历史创造者的活动总是伴随着历史的前进。因为历史上任何一种创造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带有创新意义的活动,所谓创造创新,即开创前人未有的局面,这也就是历史进步。二是历史创造者的总体是在不断进步的,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原因。历史创造者本身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从古到今,劳动者的身份发生了多少变化,这且不言,就其他活动而言是如此,人类实践总在更新,总在前进,当然任何时代的创造活动都是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也正是如此,人类才有进步,历史才向前进。历史创造者的总体演变、变化是向着一个更好更进步的方向发展的,今人比前人聪明,比前人更善于创造活动,这是不争的事实。三是历史运动是各类历史创造者的综合创造活动的结果,这就是列宁说的历史是由千百万人独立创造的意思,虽然是各自“独立创造”,但却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般历史的潮流,使历史有所进步,有所前进。总之,历史创造活动实际上正是历史运动的推动力量,是其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这就是所说的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历史哲学的内涵。

查看全文

设计的创造性

一、设计的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设计的理解也发生着变化,它的内容直接对应着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经济形态和社会分工。早期的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劳动而创造工具、车辆和建筑等。在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必定先有构思和计划,然后才进行制造和建设。当构思的形象按计划得以实现时,设计意识和创造性也就诞生了。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设计”最早的意思是“计谋”。如《三国志·魏志》中有:“赂遗吾左右人,令囚吾服药,密因鸩毒,重相设计”;元尚仲贤《乞英布》第一折也这样写道:“运筹设计,让之张良,点将出师,属之韩信”。它们都意指“设下计谋”或是“谋略”。可见,“设计”在最初是以一种整体的、宏观的语义出现在人们观念中的。

这样的理解还能够从《新华字典》中对“设”和“计”的注解上清楚地反映:“设”作动词时,有“安排”、“建立”、“构筑”、“假使”等含义,由此形成的复合词为“设置”、“设想”、“设法”、“陈设”、“设施”和“设计”等;“计”兼作动词和名词用,名词有“计谋”、“诡计”,动词有“计算”、“计划”和“筹划”等含义。将“设”和“计”联合在一起来看,在中国传统中的最初理解更多地有着一种十分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到了近现代,这一层面上的含义日益淡出,“设计”随之变得翔实而具体起来。“设计”最初作为“Design”这个英文词的翻译对应词正式出现在中国的词汇中,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左右,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这时,“设计”绝大部分的意思是“图案、美术、工艺美术”。英语“Design”,从语源上来自拉丁语“Designarn”。在数百年中,词义内涵不断发生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古典、近代、现代三个阶段。15世纪前后,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8世纪,“Design”的词义仍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1786年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Design’与构成同义,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诸方面加以思考,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比预想更好的效果”。到18世纪以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导致设计观念的变革,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的观念由此而确立。“Design”的概念及其语义开始突破美术或纯艺术的范畴趋于广泛。

在西方工业文明到来之前,设计几乎与艺术放置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并落实在器物制造、物品美化等甚为具体的技术性行业和行为中来认识。这样的观念延续了若干世纪而不曾改变,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才被打破。随着工业时代的脚步,“设想、规划”等词汇增添进来并不断得到强化,“设计”开始被越来越具体而翔实的社会分工定义下来,从而铸就了现代意义上“设计”的基本观念。正是在此背景下,“设计”的现代含义诞生了,并建立了艺术创造性和工业时代下的技术创造性这两个特点。这种注重局部的、具体的,以及设计者个人旨趣的创造观念,不但与中国古代人们对创造十分整体和朴素的理解相距甚远,而且,在创造性的探索上也越来越弱化了从创造客体出发来把握创造性规律的途径。

查看全文

创造主题模式开发创造思维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分散”导致音乐教育的多种模式;“创造”成为多种模式的主题思想;音乐学科中创造性教育思想的由来;美国音乐教育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几种占有主导地位、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奥尔夫教学法与创造、柯达伊教学法与创造、巴赫曼博士把柯达伊教学法与美国的音乐教育实际相结合、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与创造、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与创造、西部拓荒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斯巴达尼克一号”上天所引起的震撼、要明确超音乐的音乐教育目的、兼容、消化外来音乐教育模式等,具体请详见。

当代美国中小学音教育的模式是什么?答案为:多模式就是其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当代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题又是什么呢?答案为:“创造”就是其主题。本文——“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将对当代美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及其成因作一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所裨益。

一、“分散”导致音乐教育的多种模式

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全国共有600多个大学区(中小学生万人以上),3000多个中等学区(中小学生2500至10000人),12000多个小学区(中小学生2500人以下),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含各科教学大纲)。

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但这种计划与大纲是非粗略的,对各个学区只具有指导性,并不具有指令性。只有学区才是真正的教育实体。哈佛大学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其《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一文中这样写到:“美国教育的高度分散与此(中国)形成鲜明对照,50个州的方针各不相同,有时16000个学区也各行其事,这造成了很大的自主权。差异不仅被容忍,而且受到鼓励,地方性也受到尊重。正因为教育行政权的如此高度分散,再加上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背景,因而,导致中小学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音乐教育模式自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如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混合,它们交相辉映,使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园地呈现出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当把它们看作是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查看全文

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创造价值中的劳动实际上指的是重复劳动,因为,只有重复劳动才存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同时,在马克思看来,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往往是被无偿地吸收到资本当中的,所以,虽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与创造性劳动有着内在的联系,但他并没有直接将创造性劳动放入他的劳动价值论的考察中。而在现代知识经济形态中,创造性劳动日益重要,“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就成为新的时代命题。不过,这种“剩余”,已不再是传统的“剩余价值”,而不过是将价值作为计量方法来衡量创造性劳动成果的“计量价值”;积累也主要是使用价值的积累,本质上则是知识(一般社会财富)的积累。这就是新的剩余价值论和积累规律。

关键词: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计量价值

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分析

马克思的分析是从最简单的最常见的商品交换现象开始的。概括地说,日常经济活动中,A和B两种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以一定的比例相交换,这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它们为什么能够互相交换?又为什么有这样的比例?这只能是它们中间包括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就是人类劳动,是人类的生理学意义上消耗,而包括劳动量的多少则决定它们之间相互交换的比例。这种关系就像机械运动和电子运动两种运动形式一样,因为这两种运动形式中包含共同的东西——能量——能按一定当量相互转化。劳动就是人类的社会性能量。在机械大生产发展的条件下,劳动的质也日益表现出同一性,即机械劳动这样一种同质的重复性劳动(因此,马克思的有关“正常条件下,平均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抽象也接近于现实)。所以,我们很容易计算出重复劳动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因为它仅决定于“劳动时间”,就可以进行客观的度量。

其实,亚里斯多德早就认识到,只有劳动耗费相等的物品,才可以互相交换。托马斯•阿奎那还将公平价格看作是与生产上劳动耗费相等的价格。因为,这是符合当时的经验的:在简单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交易双方互相对对方商品的生产条件和所耗费的劳动量都是清楚的。不过,马克思以前的学者没有抽象出价值,都不能正确地区分交换价值与价值。

当然,为什么要交换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存在社会分工(它也是商品生产的原因),价值就反映了分工这种间接协作性质的社会关系。相反,如果只是企业内部分工,则不存在这种商品价值关系,而是分配关系。

查看全文

创造力研究论文

摘要:在开展创造或创造力研究时,需要充分研究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的内容,即研究“具有创造性的人”“创造的本质和过程”“创造出的成果”“影响创造的障碍”“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创造力的提高”六个方面。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科学教材的开发和应用要“基于科学启蒙,基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科学;技术;教材

Abstract:Whenundertakingcreativeorcreativityresearchwemustmakefullresearchintosixaspectscloselyrelatedto“creativity”:creativeindividuals,thenatureandprocessofcreativity,productsofcreativity,barrierswhichlimitcreativity,methodsoffosteringcreativity,andtheimprovementofcreativity.Inintegratingthenewroundofcurriculumreforms,thedevelopmentandexplorationofscienceteachingmaterialsshouldbe“basedonaninitiationintobasicscientificknowledgeandoncultivatingcreativeproblem-solvingabilities.”

Keywords:creativity;creativethinking;science;technology;teachingmaterials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也曾在论述创造性问题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性,至少有创造性潜能”。[1]随着世界变化日益复杂,通过发现新方法和不同的方案或创造新事物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变得日趋重要。社会需要的已不再只是知识的复制,而是新颖的构想、创造力和新的思维方式。智力的高低已不再是拥有知识的多少,而是遇见困难时如何行事。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交流与合作的技巧、增强获取新知的能力更符合以人为本、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笔者拟结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以来开展的课题研究,尝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诠释创造力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旨为青少年乃至成年人创造力培养提供参考。

一、创造力研究的模式

查看全文

专利创造资源配置调研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的增加,各类市场主体也增加了知识产权创造的强度。而在相关市场主体中,企业作为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地位正不断得到加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2011),2010年,在国内22.4万件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15.5万件,占69.2%;此外,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2.9%。所以,对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有关学术研究便随之而大量产生。从企业专利创造过程中基础资源配置的角度,相关研究主要包括:①基于专利创造的研发资源决策理论研究。姜黎辉和张朋柱(2003)通过构建一个优化决策模型,分析了生产不完全相同产品但存在很大技术相关度的多家企业建立的合资研发中心的研发资源的投入决策行为进行了数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研发资源的投入方向是各合资伙伴纳什谈判的结果,而企业在组建合资研发中心前,需要比较它的期望收益和它将来在研发中心的地位所决定的未来收益,为企业选择独立研发还是参加合资研发的决策提供依据。邱爽(2009)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的角度,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专利保护长度和宽度的数学模型,对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知识产权的权利分配和最适边界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②研发资源配置的效率和配置模式的研究。李建华和刘玲利(2007)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效率较低、差距较大;研发财力资源要素的投入在研发资源配置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研发资源配置效率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型特征。类似的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还包括陈言平(2009)。而从研发资源配置模式的角度来看,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有多种配置模式,其中,内源化和外源化是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资源集聚的两个基本方式(蒋敏和陈昭锋,2009)。同时,陈言平(2008)对基于虚拟创新网络平台的企业自主产品研发资源整合模式等进行了介绍。③世界范围内的研发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及知识产权的公共物品属性等原因,知识产权资源已经跃出一国边界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比如,陈向东和张晨(2006)以美国制药企业在华投资为例,通过使用技术领域的覆盖宽度和技术资源的集聚程度两个重要方面分析方法研究制药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对美国制药企业在华技术资源竞争状态进行了分析。类似的研究还包括跨国R&D投资机制与研发资源的关系研究(沈玉芳和张海燕,2003)。④专利资源配置的技术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对专利资源配置的技术支持研究。梁莹和徐福缘(2009)通过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一种专利资源协同管理方案条件下的基于多Agent的专利资源协同获取模型的内在原理及其应用等进行了规范分析;而类似的企业专利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还包括基于企业专利资源管理流程本体的企业专利价值评估流程的可视化研究,梁莹和徐福缘(2010)和企业间专利资源协同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商艳艳和徐福缘,2009)等。应该说,上述的研究是在知识产权资源既定条件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显然,这种研究对既定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本文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过程中基础资源配置的角度,在对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需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科技人员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企业有效创造和使用知识产权。

2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类别及其对专利创造的影响分析

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核心主体,在专利创造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对企业专利成果质量和数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对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进行分类,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从劳动、资本和公共物品等经济资源分类的角度(岳贤平、于振英,2007),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主要包括科技人员、科研条件、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组织管理等资源。下面,结合企业专利创造活动的目标,对上述资源及其对专利创造成果的影响给出简要分析,以便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概念框架。科技人员作为企业专利创造的核心主体,科技人员的身体心理素质、专利技术水平、专利创造及其相关专利知识、科技人员及其团队的协作程度以及科技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等因素对企业专利创造活动的有效进行及其成果质量和数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良好的身心素养、较高的学历学位和职称、广泛而深刻的专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较高的企业忠诚度,对企业专利创造活动的有效开展和专利创造活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科研条件及其平台建设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周勇义和张黎伟等,2010),所以在企业专利创造过程中,科技条件及其平台建设,作为硬件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企业专利创造过程中的科研条件主要包括企业内外部的科研基金、专业科研文献资料及专利数据库、科研试验室及其硬件配置以及专利创造者的时间及其投入程度等内容。一般来说,丰富而适合的科研条件是专利创造者进行专利创造的必要条件,而科研条件和专利创造目标的有效配置则是科研条件发挥效率和效益的充分条件。在具备了科技人员和科研硬件条件之后,为了对上述资源的有效配置,设计系统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加强组织管理便成为企业专利创造的所必备的重要要素。对企业专利创造活动来说,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基于过程和结果的奖励制度以及惩罚性制度等。一般来说,一个良好的激励约束制度可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专利创造的积极性和最大限度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力。而组织管理所包含的要素相对较多,主要包括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高层管理人员素质及其对专利创造活动的领导力以及有利于专利创造的企业文化建设等各类要素。应该说,有效的组织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专利创造活动中的人员、资本、文献数据以及科研平台等各类单个要素的整体协同作用。

3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

以江苏石化产业为例为了对企业专利创造中的基础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和原因给出具体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分类、分层的抽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网络调研等手段,对江苏省以石油和天然气等为主要原材料的金陵石化、仪征化纤、泰州陵光、南化集团以及江苏石油勘探局等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利创造活动过程中的科技人员状况、科技条件状况、激励约束机制和组织管理等基础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其中,调查对象是上述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技人员,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3份。下面,从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等方面,对调查和访谈的主要内容给出简要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