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22:22: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业创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贵在创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在新时期既是一种新的执政理念,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还是提升浙江转变发展方式、继续使浙江走在前列的重大举措。创业创新是一项实践活动,创业创新贵在“创”。

要有想创的愿望。想不想创业创新对个人来说,是世界观、人生价值的体现;想不想创业创新对领导干部来讲,是事业心、责任心检验标准。做任何事情人的主观是起决定作用的。俗话说,事在人为。有了愿望就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实践证明,只要想创业,哪怕事情再小,也是有为;如果不想创业,哪怕事情再大,机会再好,也是一事无成。创新也是这样,一个人只有心里想创新渴望创新,才有进取心、责任心和事业心,才会有激情有动力,才会不断努力拼搏、奋斗。创业与创新又是密不可分的实践活动,如果一个人想创业,那他就会去想方设法创新,通过创新不断提升创业层次和质量,如果只创业不创新,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创业必将陷入困境,就更谈不上创大业了。

要有敢创的精神。创业也好,创新也罢,都是艰辛和曲折的过程,如果前怕狼后怕虎,束手束脚,没有一种敢创的精神,敢于人先,敢干、敢闯、敢冒,创业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一些成功者都有一条共同的经验体会,就是有一种敢创的精神,敢于人先,敢于突破一切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的束缚或禁区,勇往直前地冲,不等不靠,找米下锅,借鸡生蛋,在挫折中崛起,在失败中奋斗,正是他们有这种敢于吃苦耐劳,敢冒风险,开拓进取、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当然讲敢创不是盲目蛮干,而是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思维观念,破除循规蹈矩、怕担风险、因循守旧的僵化思想,敢于吃苦耐劳,勇于探索挑战,善于抓住机遇,积极进取的一种人生精神态度。

要有创出特色的理念。创出特色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成功之道。创业、创新、创特色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创业是基础,创新是手段,创特色是目标,只有创业,才有富民之源、致富之本;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只有创特色,才能彰显优势,永立不败之地。什么叫特色,特色就是个性、独特性、差异性。通俗理解一下也可以这么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全”,比人家高出一筹,比别人先走一步,走在别人的前面。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关键是要用足自身的优势,不断创造新的优势,创造出自身的特色来。创业离不开创新,创业更需要创特色,有了特色创业,业才能创大创强,才有竞争力,有特色创新,新才有新行新业才有生命力。

查看全文

推进创业创新思考

一、“两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

三天的考察,两个地方综合实力之强、发展势头之猛,工作力度之大,创业创新氛围之浓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两地的工作亮点和工作实践具有可看性、可比性、可学性。他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克难奋进,无论是经济建设、园区建设、城市建设、征地拆迁等等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总结他们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通过这次考察,我们不仅仅看到“两崇”外在的繁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感受更多的是内在精神,他们身上始终体现了一种创大业的精神、干事业的激情。崇川人多地少不到100平方公里,1992年建区伊始,基础也非常薄弱,但他们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去年崇川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十强,长江以北独此一家。这一排名比上一年度前移8位,说明他们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崇安城区面积只有18平方公里,但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好,有他们自己的特色。空间狭小,他们就走现代服务业发展之路,服务业占80%以上。最近,他们要造4—5座200米以上的高楼,最高一座达到290米。

(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两地所到之处,改革春风扑面而来,耳目一新。崇川体育中心工程总投资13亿元,运用社会化资金运作,目前在全国还是第一家,足以说明崇川思想解放的程度。崇安建设国内首家睦邻中心。这些都是解放思想、时代精神的产物。

(三)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争先精神。南通有中国近代第一城之美称,南通崇川素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闻名于世,创办了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馆、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聋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崇川工作更是处处体现争一流、创一流的胆魄和气势。崇川富士通是同行业的亚洲第一。中远川崎是国内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与大连造船厂齐名。崇安也一样,290多米高的大楼在区一级可能是最高。

(四)大气包容、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两地并不因为自己是区而降低标准,而是把自己的发展置身于全省乃至全国的范围来审视和谋划,到处体现着一种开放大气、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崇川坚持开放的理念,开明的思想,坚持外资民资双轮驱动。去年,引进市外民资项目614个,引资总额11.6亿元。全区现有三资企业241家,近三年实际外资利用2.32亿美元,引进台塑集团、日本富士通等一大批跨国大集团。

查看全文

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确立,决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内在耦合关系。通过创新创业主题教育奠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础,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营造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落实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题教育;体系构建;文化营造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5年6月2日召开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具有内在耦合关系。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融合有多重路径。本文拟从主题教育、体系构建和文化营造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1创新创业主题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是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仅从打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础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思想认识和精神激发层面。也就是说创新创业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创新创业的精神。这从知识技术层面和思想精神层面构成了创新创业主题教育的基本结构。这些主题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和基础能力;创新创业基本规律教育和国外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育,诸如美国的未成年人创业意识和高校学生创业意识培训,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竞赛,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英国的“青年创业计划”和法国的“青年挑战计划”等都值得学习借鉴;创新创业精神品格教育,厘清创新创业的内在逻辑关系。“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2]“创新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创业意味着创新。”[3]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境界,学校和教师要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彻底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人人可以创新创业,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创新创业基因的创新创业主体意识教育;职业生涯发展与创新创业关系教育。这些主题教育的普及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深化

查看全文

支持创新论全力推动企业创业创新

2008年,是一个大考之年,既是对企业创业创新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各级各部门支持企业创业创新工作的考验。

原材料、劳动力、用地和资金等各项成本的提升,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很多困难和问题单靠企业一己之力是难以解决的,这就需要我省各级各部门满腔热情地为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支持与服务。

省委常委会在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的决定,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从4月份的经济运行情况看,这些措施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各地各部门在支持企业创业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引导。企业在进行产业调整、转型的过程中,因为信息的不全面、不对称,未必能把握全局,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指导,为企业创业创新提供目标方向。一方面,通过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社会产业资本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新材料等产业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技术发展引导体系,使企业在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时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让宝贵的研发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扶持。企业在创业创新“战场”奋力拼搏时,更需要在政策环境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地要加强跟踪研究,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在技改贴息、信贷资金、土地供给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培育品牌、引进人才。

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好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对推进企业创业创新至关重要。要着眼于形成高效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格局,加快制定一批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有关部门要持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活动,加大力度打击盗版、侵犯商标和专利权等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查看全文

企业创业创新调研报告

20*年,是一个大考之年,既是对企业创业创新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各级各部门支持企业创业创新工作的考验。

原材料、劳动力、用地和资金等各项成本的提升,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很多困难和问题单靠企业一己之力是难以解决的,这就需要我省各级各部门满腔热情地为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支持与服务。

省委常委会在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的决定,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从4月份的经济运行情况看,这些措施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各地各部门在支持企业创业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引导。企业在进行产业调整、转型的过程中,因为信息的不全面、不对称,未必能把握全局,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指导,为企业创业创新提供目标方向。一方面,通过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社会产业资本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新材料等产业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技术发展引导体系,使企业在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时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让宝贵的研发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扶持。企业在创业创新“战场”奋力拼搏时,更需要在政策环境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地要加强跟踪研究,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在技改贴息、信贷资金、土地供给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培育品牌、引进人才。

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好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对推进企业创业创新至关重要。要着眼于形成高效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格局,加快制定一批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有关部门要持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活动,加大力度打击盗版、侵犯商标和专利权等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查看全文

创业教育的创新分析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瓶颈分析

(一)创业者创新创业能力普遍不高

当前,高职学生创业热情高涨,然而,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能力欠缺。创业项目技术含量低,多是规模较小的个体经营的行业,且成功率低。

1.从众心理激发创业热情。

随着我国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特别是比尔•盖茨等“创业英雄”和杨致远、张朝阳等的“创业神话”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明星效应”和很强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创业的冲动和热情,但真正具有创业意识,成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却很少见,大学生创业存在着盲目性和从众现象。

2.家庭因素影响创业选择。

查看全文

青年创业创新决赛讲话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很高兴能参加“创业**”——“闽锋杯”**青年创业创新项目大赛总决赛,今天的比赛非常精彩,也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市政府对大赛的圆满成功举办,向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各位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精心组织、积极参赛的企业、单位和青年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创业是富民之本,创新是强市之源。自今年2月以来,由团市委、市委宣传部、市农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创业创新项目大赛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展开。比赛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青年参与面之广、项目涉及领域之新,在我市都是首次。这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全市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展示了我市当代青年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时代风采,也体现了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走在前列的意识。

今年是我市的“创业创新年”。结合**欠发达的最大实际和生态这个最大的优势,市委提出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走有**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道路”,作出了实施“两创”总战略、全面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要求。“做强工业,做精农业,做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做好环境治理,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六城联创”,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等等,这些都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今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也为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建功创业提供了广阔天地和良好平台。

青年最富创业激情,青年最具创新活力。创业创新,**青年恰逢其时。广大青年要积极投身创业创新大潮,树立“开放、善思、敢为”的创新意识和“务实、善行、敢闯”的创业意识,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在改革和建设中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子。

创业创新是**发展的主题,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利益。服务青年创业创新是共青团和青年组织的重要任务。希望全市各级共青团、青年组织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针对青年创业创新和青年企业家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服务工作力度。要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强化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推动他们学习、交流与合作,提高创业本领,增强发展动力;要大力宣传青年创业创新典型,为更多青年企业家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青年创业创新树立榜样;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青年创业创新的特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构筑服务青年创业创新和促进青年企业家发展的开放式服务体系。

查看全文

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浙委[2007]139号),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举伟大旗帜,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

(一)总体要求。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目标,切实把创业创新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培育创业创新主体,积极弘扬创业创新文化,不断健全创业创新机制,加快完善创业创新政策,着力营造创业创新环境,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奋力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崛起。

二、充分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着力形成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继续推进解放思想。深化“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大讨论大实践活动,推动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干部和企业家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进一步形成百姓创家业、企业创大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鼓励全民创业创新。着力搭建项目、基地、金融等平台,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和各类组织创业创新,特别要大力扶持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复员转业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机关干部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创业创新。

查看全文

青年创新创业调查研究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逐渐成为各地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资金短缺、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以成都市青年为研究对象,调查成都市青年参加“双创”实践的现状,为后续进一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业需求;人才培养

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创新创业为主导。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稳步推进,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度融合,对经济结构升级、就业水平增加、改善民生等起到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在成都市“十大幸福美好生活工程”的战略部署中,青年创新创业就业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优化城市人口结构,以及成都冲刺为世界城市的必然要求。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成都市青年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全省其他地区。本研究共回收问卷272份,其中有效问卷265份,有效问卷率达97%。问卷整体分为基础情况调查和政策影响调查两个部分。其中,基础情况主要调查个人基本信息;政策影响主要收集成都市青年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对现有政策的了解。

1成都市创业青年的主要特点

从样本来看,成都市创业青年的总体特征为:一是年龄在18~25周岁,并且一半以上受调查人员家人或朋友已创业;二是学历高,创新创业的主力为大学毕业生、海外归国人员及校大学生;三是创业定义比较广泛,超过半数的受调查者认为“开办一个公司或企业”“开发一项创新项目”或“开创一份事业”都算创业,说明成都市青年对创业的界定是相对广泛并且多元的。

1.1“文创”与“餐饮”为主要选择

查看全文

创业富民创新交流

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地向世人昭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一大会的主题,深刻阐释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报告通篇贯穿着发展、改革、创新的理念,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是一篇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光辉文献,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联系浙江实际,就是要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更加自觉坚定地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一、牢牢把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鲜明主题,进一步增强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富民强省之路,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从全国第12位跃升到第4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2006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5743亿元,财政总收入25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今年以来,浙江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浙江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展望未来,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环节,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浙江省委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系统总结浙江发展经验、全面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于最近召开了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作出了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决策。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党建工作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以全民创业、全面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全省人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全省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浙江。

这一战略决策,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深入实践,体现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要求;这一战略决策,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浙江的深入实践,体现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要求。总起来说,制定和实施这一战略决策,就是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