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20:31: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新理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税创新理念报告
在新世纪新阶段各级税务管理机关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建为民服务的现代管理理念,全面推动基层国税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税收管理的现状
税务系统基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基层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少数干部对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造成工作不实,解决问题不力;二是理论联系实践不到位,造成有些规定和措施的制定缺少可操作性;三是观念转变不到位,造成一些深层次问题(如改进等级制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征纳税成本,处理执法与服务关系等),得不到改革和解决;四是全局发展方向把握不到位,造成有的地区盲目改革,浪费人财物;五是少数基层干部的责任性不到位,造成有些工作不能及时准确地贯彻落实。
二、创新现代管理理念的设想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公共行政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理论,调整思维方式,转变机关职能,强化基层意识和为民意识,改现行等级制的检查审批式的传统管理模式,为扁平化的引导服务式的现代管理模式,帮助基层干部提高工作能力、服务技能和工作积极性,引导纳税人增强依法纳税的观念和自觉性,从而实现基层国税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创建现代管理模式的具体设想:
(一)推行人性化管理,形成共同愿景
教育改革创新理念探讨
摘要: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要坚持发展优先,教育改革创新也要努力。其中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在深化农村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加快补齐教育短板中起到强大的推动力作用。本文在理解教育改革创新理念的基础上,探讨“农村教育改革创新理念”的重要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教育改革;农村教育;全科教师
一、引言
以来,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真正得到了落实,特别是在农村教育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师资的投入与培养,培养出一批批具备很强的创新型、应用型教师队伍。然而,教育改革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改革的创新,是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旧教育框架的改造,如农村课程内容与生活联系不紧密等。进行农村教育改革创新之“革命”关乎国家教育长久的问题,不可不察。
二、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问题
(一)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性。1.有助于加快农村教育的转型发展,提高农村整体教学质量。近年来,农村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也对农村学校教育产生了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农村教育改革创新是加快农村教育城市化进程、农村教育转型与发展、提高农村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2.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致使城乡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大力实施农村教育改革,有助于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大力实施农村教育改革,有助于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让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3.有助于规范农村教学管理,提高区域办学水平。坚持农村教育改革创新,推动农村教育公平。通过规范农村教学管理,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实现教育管理优先发展。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城乡统一,最终实现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区域办学水平。(二)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创新的问题。1.基层政府对农村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的监管不到位。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农村教育改革过程中惯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农村学校尤其是小学各学科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校长、教师的选聘等方面不够严格。农村学校日常运作的独立性和可行性程度都不高,需听从政府部门的安排,因而自主管理能力有所欠缺,且学校内部的行政化色彩浓厚,内部权力之间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设置不够完善,致使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常常陷入被动的局面,工作容易满足现状,缺少有所作为的积极态度。2.农村教育资源不集约,教育结构不均衡。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依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教师分配不合理、资金的投入不全面、农村生源不集中三个方面。在农村教育过程中,农村教学条件投入不足,生活条件较差等原因造成好教师流失情况明显;农村教师资金收入、福利待遇较低;农村区域面积广,生源相对分散而不集中;好教师很难做到“下得去、留得住、教的好”。此外,我国经济变为高质量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上升了一个台阶,对教育的关注程度也大大提升,但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较为粗放,不够集约,教育质量堪忧,亟待更新调整。农村小学课程单一化、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明显,特别是文体、艺术课程普遍缺乏,无法充分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进入新时期,如何有效地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组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优化教育改革,为更多的农村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完善的教育服务,是新时期摆在每一所农村学校面前的重大改革课题。3.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依然较大,教育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指出了农村教育短板问题。由于农村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工作管理不到位、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集约导致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教育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小学教育这一翼一直未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一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化学教学创新理念探讨
【摘要】围绕初中化学教学新理念,如何寓问题探究于化学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应通过积极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例题教学中引导,教会学生探究方法;留给学生探究时间,经历体验探索过程等策略,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教学问题课堂探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黑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收者,而是积极的、主动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使课堂变为探究性活动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过程,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搞好课堂教学,以供同行参考。
一、积极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努力创设探究性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把课堂变为探究性活动的课堂。如CO2性质的教学片段如下:
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新思考
一、挖掘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内涵
油田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油田企业只有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在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构建,需要不断挖掘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内涵,从而为油田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通过创新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内涵,可以更好地完善经济管理机制,制定出更适合油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法。挖掘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内涵,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油田企业要转变固守的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将创新管理理念融合到油田的经济管理中,不断地更新油田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地促进油田企业的发展。其次,油田企业还需要将目光放长远,其中一个途径就是积极需要放眼于未来,注重拓展海外市场。例如注重对海外石油市场的调研,积极开发和建设海外石油项目,扩大已建设完开拓海外市场,比如,在开拓之前加大对海外市场的调研,不断地加大油田企业的规模,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发展条件,也是油田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在完善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上,为创新油田经济管理理念奠定基础。
二、创新油田经济管理的内容
油田经济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贯穿到油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因此,为了做好油田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油田经济管理理念,完善经济管理制度,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不断创新油田企业经济管理内容,不断地进行创新理念的革新,实行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的精细化,使得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相互衔接、密切联系,更好地完善油田企业经济管理。人是一切活动的核心,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油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想要不断提升管理效率,需要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积极参与到油田企业经济管理中,从而不断地创新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其次,要将油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和技术相互结,企业管理者要协调好经济管理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将经济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协调发展,做到技术和管理同时领先,不断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油田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油田企业只有重视自身的经济管理工作,创新经济管理理念,为油田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重视油田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多油田企业已经充分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将创新理念应用到经济管理过程中,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很多油田企业经济管理往往总是开发和产品的推广两个方面,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影响。为了创新油田经济管理新理念,需要加强对油田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加大对油田企业内部成本核算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使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在成本核算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实现油田企业的经济管理。其次,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经济管理和内部成本核算的控制能力,将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阶段。再次,油田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创新成本核算理念,不断推进油田企业的成本核算向着更科学、更创新的方向发展。
漫谈新理念下的评论创新
评语是教育评价的一种传统方式。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语作为新的评价体系中的一种方式,仍在发挥着它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工作者对评语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它展现一种新的精神风貌,成为教师同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本文所讨论的“评语”,是指对学生一个时期以来各方面的表现所作的书面总结和评价。从大量的案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评语的创新表现出多方面的变化。
一、评价主体:从单一操作走向多元互动
传统的评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被评价者。二者基本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评价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评语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于评语的结论更是拒绝大于欢迎。新课程评价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语的产生一改以往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并单独操作的现象,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一变化体现了教育过程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例如,一位班主任制定评语的过程是:
第一步,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写出自己的优缺点交给老师。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闪光点”,为教师全面准确评价学生取得第一手材料。
第二步,小组评议。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提优点(不谈缺点),然后由小组长总结成简单的文字材料,交给老师。
学校管理创新理念和策略
摘要: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这一阶段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各个学校必须深入地分析初中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初中学生管理模式,才能在促进初中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稳步提升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文章主要是就学校管理创新的理念和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学校;教育管理;创新;对策研究
一、初中学校管理中问题
1.管理制度落实困难。随着越来越多的初中学校都按照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生管理制度,而且这些制度的实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由于学校并没有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奖惩制度,导致学校的管理人员在落实和执行相关制度时经常因为过多地融入个人情感,而影响到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2.教师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很多初中学校都存在着过于重视教师管理,而忽略教师个人意愿的现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严格地按照学校的安排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很多教师因为心情不畅,而影响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正是因为学校不重视对教师的关怀,所以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教学能力的发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3.教育评估忽略过程。过度关注教育评估结果,而忽略教育过程是大多数初中学校教育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估方式,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学校教育管理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初中学校管理的主要对策
1.更新管理经验。初中学校的管理人员应该严格地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切实做好学校管理制度落实工作的前提下,加大先进管理理念引进的力度,帮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为管理人员进行现阶段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对当前初中学校教育管理现状的分析,学校的管理人员在积极引导教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向广大的教职员工传递符合时展要求的育人观和价值观,为初中学校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教师不仅是初中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初中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中坚力量。随着初中学校对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初中学校通过定期培训、考评等不同的方式,加强教师综合素养培养的力度,为初中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的同时,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地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促进了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另外,初中学校的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严格地按照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增强广大教师的归属感,而且也为初中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3.突出诚信管理的重要性。诚信管理不仅是初中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大多数初中学校管理中欠缺的。而初中学校对诚信管理制度实施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不仅为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树立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其正确道德观念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初中学校在制定有关于学生的奖惩制度时,务必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在得到广大学生认同的同时,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有效提升。4.促进交流,实现创新化管理。初中学校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应该紧跟时展的脚步,积极地进行管理策略的创新和升级,通过建立多元化信息交流平台的方式,为学生的共同学习和进步营造良好的分文。同时通过与广大学生家长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的方式,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等交流平台为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你学校的日常表现提供便利,认真地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另外,由于当今的初中生大多都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初中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初中学生论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后期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注重素质思想教育。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平台,而且也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作为初中学校而言必须在加强文化教育科研工作的基础上,严格地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策略的改革与创新,才能达到促进初中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的目的。这就要求初中学校在日常教学工程在,不仅要关注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且还应通过开展趣味校园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才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由于诚信管理是初中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与良好品质养成的关键。因此,初中学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必须严格地按照诚信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创新理念推进生育文明建设
生育文明代表着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方向。建设生育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推进生育文明是人口计生工作的创新之举
由单纯控制人口增长,转向系统的生育文明建设,这是人口计生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的创新之举。
推进生育文明是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有了较大改变,“多子多福”的思想在年轻一代中基本没有市场,但“男尊女卑”的传统意识依然存在,为要男孩而导致的多生现象在农村比较严重,这是当前稳定低生育水平面临的突出问题。建设生育文明,用先进生育文化取代传统生育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为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推进生育文明是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治本之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育文明的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育文明提倡少生优生,可以提高婴幼儿的基本素质;科学理性生育,可以确保孕产妇身心健康;子女少、负担轻,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财力、物力、智力用在学习、工作和创业致富上。因此,建设生育文明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推进生育文明是人口计生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大局的关键环节。满足广大育龄青年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适用技术需求、生殖健康需求和少生快富需求,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生育文明,通过生育文化大院、人口学校等载体,将进步的婚育理念、科学的生育行为、文明的社会风尚、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现代家政知识,渗透到千家万户,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
落实“三级联创”是建设生育文明的有效途径
以创新理念整合组织资源
整合组织资源,既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组织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既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也是新时期组织部门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有效举措。
发挥组织优势,不断扩大资源整合的范畴。组织资源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条件,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主要载体,也是决定我们党执政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整合组织资源,是指为有效完成组织工作目标,对各种组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组合,其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对象是组织工作涉及的各种资源要素,目的是激发各种组织资源的活力,增强党的组织优势,推动组织工作协调运转,为中心工作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障。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领导下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整合资源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这其中,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体现是在组织优势上。所谓组织,就是领导与指导,整合与协调,优化与组合,不仅体现着一种职能和手段,也体现着一种权威。
这些年,各级组织部门在有效整合组织资源、不断扩大整合范畴、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上成效明显。从宏观层面看,无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党中央一系列思想、精神的贯彻,还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主题活动的开展,组织部门都能有效整合工作资源,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层面看,各级组织部门注意加强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形成合力,有效推进了地方的组织工作。
树立科学理念,切实提高整合组织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整合组织资源,对新时期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组织部门不断提高整合各方资源的能力,切实担负起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施工队”的责任,而且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生活新变化的需要,树立科学的工作理念。
1、系统理念。随着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必须学会用统筹的思路、系统的方法来开展组织工作,做到想问题有系统的意识,作决策有系统的考虑,抓落实有系统的措施。通过系统的方法,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组织、有效运转、有效落实,切实提高组织工作的水平。要从形势的需要、群众的需求出发找到组织工作的切人点,使组织工作的重点符合社会的热点、群众的关注点。要善于发挥整合党的组织资源对激活、配置和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作用,形成社会资源的有效揉合与运用,比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当前是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我们有系统意识,贴近中心确定工作重点,科学引导,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切实发挥各部门、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浅析税收制度创新理念
论文关键词:税收管理创新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我国10多年税收管理改革实践,在解析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税收管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以加-陕实现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转变。
伴随着新税制的实施和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税收管理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税收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加人WTO后,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正面临新的挑战,迫切要求加快税收管理的改革创新,实现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型管理转变。
一、税收管理的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税收管理理论是变革税收管理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对税收管理理论研究不够重视。税收管理理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税收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落后于其他一些重要社会科学领域。
我国税收征管改革摸着石头过河走了10多年。税收征管改革从一开始就缺乏科学的理论准备和理论指导。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是凭经验和直觉进行。在解决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徘徊。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的“征、管、查”三分离或二分离的摸索,还是新税制实施后,对传统专管员制度全面改革,所形成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以及进人21世纪后,采取科技加管理措施,以信息化推进专业化的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未能从理论上对税收管理改革目标体系进行深人系统地研究,在科学把握税收管理的本质、规律、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税收管理改革的基本理论框架,给予税收管理改革坚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改革的目标方向上,缺乏准确清晰的定位。目标设计缺乏系统论证,征管改革的框架和基本模式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对征管改革的方向经历了反复探索和较长时间的认识过程;在改革的思路上。始终循着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沿着职能划分的思路。把分权制约过多地寄望于征、管、查职能的分解上。追求税收征管的模式化;在改革的范围上,侧重于税收征管的改革,忽视税收行政管理的改革。未能把对以纳税人涉税事项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税收征收管理和以征税机关、征税人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税收行政管理作为改革的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忽视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和开发利用;在改革的进程上,对不同地区制约征管改革的因素研究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常常处于走一步看一步,造成各地改革进度不一。带来征管业务的不规范、信息技术应用的不统一。由此导致税收管理改革走了一些弯路,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大了改革成本。
探究我国财政分权创新理念论文
论文关键词:财政分权,制度演进,体制创新,配套改革
论文摘要:作为全新的探索与尝试,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并不完善,财政分权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明辨是非,始终坚持分税制这一正确的改革方向;在坚持渐进式改革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渐进与突变的关系;统筹安排,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财政分权在发展战略调整和经济转型中渐进式演进,财政管理体制实现了从集权到分权、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财政分权之路。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变革。这一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分权,一方面,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掌握的资源配置权力逐步交给市场,即经济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实行分权,其核心是财政收支权力在中央与地方之间重新配置,逐步从中央向地方转移,即财政分权改革。
当然,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并不完善,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改革没有完全到位,省以下根本没有真正进入分税制轨道;二是改革不够彻底,具有较浓厚的过渡性色彩,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及时得以纠正和完善。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这些问题和缺陷日益显露和爆发,并对财政经济运行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中国与西方的财政分权存在一些共性特征,但从财政分权的体制环境、初始动力、法制环境和制度框架等方面来看,中国财政分权与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及其制度框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采用传统财政分权理论考察中国财政分权问题难以作出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鉴于此,运用历史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系统考察中国财政分权的演进历程,从中总结有益的、规律性的东西,归纳出中国财政分权的演进特征,进而探索财政分权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创新取向。
一、财政分权在发展战略调整和经济转型中的渐进式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