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18:12: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伤患者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伤患者休克护理
【关键词】创伤休克护理
一般情况下,较多创伤患者未能在入院前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入院后有较多患者合并休克,危及生命,这要求医护人员在有限条件下,能及时准确的对休克患者作出急救。我科在近年来收治的创伤患者,有52名并发休克,现将在救护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早期出现体克
(1)意识状态,在休克早期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可表现为神志清楚或烦躁,随着休克加重,脑灌流量减少,脑功能障碍,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患者表情淡漠或由于创伤疼痛而表现为痛苦面容。
(2)皮肤、粘膜
①在休克早期微循环痉挛、而表现为皮肤粘膜血管收缩,使脑、心脏等器官有足够的血液灌流,此时皮肤,粘膜缺血而颜色苍白,温度降低。②在休克中期微循环淤血期,由于血管中液体外渗于组织间,而出现四肢皮肤湿冷、口唇、末梢部位紫绀。③在休克晚期,由于微循环中DIC的存在,表现为皮肤粘膜广泛的出血、淤斑。
脊柱创伤患者MRI及CT表现特点
【摘要】目的研究脊柱创伤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62例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都进行MRI及CT检查,比较MRI及CT脊柱创伤检出情况,并总结MRI及CT表现特点。结果MRI脊椎骨折、韧带损伤检出率明显高于CT,碎骨片检出状况明显低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共检出脊椎骨折62例,均伴有后缘碎骨片移向椎管,椎体中均出现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其中,椎管容积改变有28例,韧带损伤有44例,神经根损伤有12例,椎旁软组织损伤有46例;CT共检出脊椎骨折56例,均伴有椎体楔状压缩变化或椎体变形,有3例没有显著骨折征象、3例表现为颈椎滑脱,其中,椎管容积改变有28例,韧带损伤有7例,神经根损伤有10例。结论MRI在韧带损伤与脊椎骨折检查方面优势显著,CT在脊柱创伤患者碎骨片移位状况的检查方面优势显著,临床实践中可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使用MRI及CT这两种检查方式。
【关键词】脊柱创伤;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特点
脊柱创伤属于骨科常见疾病,会造成残废,甚至威胁生命[1]。临床一般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X线、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颈静脉加压试验等方式检查此病,其中比较常见的有MRI及CT检查[2]。MRI能准确鉴别脊髓损伤情况,可将早期脊髓损伤的出血、水肿等状况及诸多病理变化显示出来[3]。CT在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判定方面优势显著。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诊治的62例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脊柱创伤患者MRI及CT表现特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在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62例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没有认知功能障碍;②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均行MRI及CT检查;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②有精神疾病;③伴有严重脏器病变。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19~71岁,(47.26±5.33)岁;21例重物砸伤,29例车祸撞击,12例高空坠落;损伤位于胸段10例,颈段21例,腰段31例。本次研究经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会审核同意。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及CT检查,具体方法如下:①MRI检查:选择GE磁共振成像仪1.5T,对脊椎损伤处进行常规的矢状、轴位扫描,同时根据病患实际病情实施冠状位扫描。将矩阵设置为256×256,层间距、层厚均设置为4mm。选择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T1weightedimage,T1WI),之中恢复时间设置为10~20ms,重复时间为450ms,选择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之后选择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序列(T2weightedimage,T2WI),之中恢复时间设置为105~120ms,重复时间设置为2330ms。将数据上传到对应工作站,由2位资历较高的医师共同阅片。②CT检查:选择GE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机Light-speed,横断位扫描病患病变脊椎,管电流、管电压设置为220~300mA、120kV,层间距、层厚均控制为3mm,与患者实际状况相结合,重建矢状及冠状位等进行图像。1.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表示用(x±s),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用[n(%)],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成批创伤患者分区救治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区救治管理模式在成批创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来我院救治的8批车祸创伤患者112人次为对照组。2014年~12月来我院救治的10批车祸创伤患者162人次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检伤、按区分流时间,急诊救治满意度,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结果采用分区救治管理模式后检伤、按区分流时间缩短,急诊救治满意度,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提高(P<0.01)。结论用分区救治管理模式管理成批创伤患者的救治,能快速、有效地组织抢救,迅速、准确的实施护理措施,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分区救治管理模式对成批创伤患者的救治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分区救治;分区救治管理模式;成批创伤患者;急救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目前交通事故批量伤员的救护已成为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交通事故批量救护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时间急、伤员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1]。这对医院的急诊预检、分诊、抢救、护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及时、有效、准确的采取救护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14年起,我院采用分区救治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在成批创伤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来我院救治的8批创伤(车祸)患者为对照组。本组患者共有112人次,其中男性57人,女性55人。平均年龄(46.06±11.95)岁。创伤指数(指患者受伤的部位、类型及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的估计测量分数相加[2]):9分以下(轻伤)占38.39%,10~16分(中度伤)占40.18%,17分以上者(重伤)占21.43%,平均创伤指数(10.66±5.82)分。2014年1~12月来我院救治的10批创伤(车祸)患者为研究组。本组患者共有162人次,其中男性79人,女性83人。平均年龄(47.18±12.68)岁。创伤指数(指患者受伤的部位、类型及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的估计测量分数相加[2]):9分以下(轻伤)占36.42%,10~16分(中度伤)占40.74%,17分以上者(重伤)占22.84%,平均创伤指数(9.23±5.80)分。
骨科创伤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6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而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科创伤;预见性护理程序;抢救成功率;并发症
骨科创伤发生率在临床上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主要是由交通事故及建筑事故所致,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故此需尽早实施抢救措施,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1]。本次研究为了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86例骨科创伤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35.12±0.45)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5例、殴打伤20例、坠落伤8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35.17±0.48)岁,年龄最大53岁,最小18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6例、殴打伤18例、坠落伤9例。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方法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程序,具体如下:①院外护理:接到急救电话后,应在电话中了解患者的病情,且记录其具体位置;与此同时备好可能应用的医疗器械及药物。到达现场后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呼吸及创伤部位,给予相应包扎,且在回院途中通知院内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以争取最佳抢救时间。②入院护理:入院后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如药物过敏史、合并症等,与此同时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③心理护理:由于骨科创伤属于突发事件,患者容易出现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故此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其进行交流,且在沟通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可适当地给予心理引导及安抚,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工作。④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保持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高纤维,可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大于2000mL,有利于预防便秘等并发症出现。⑤并发症护理:由于骨科创伤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易增加压疮风险,故此术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了解,且定期给予按摩,协助其翻身,有利于减少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与此同时告知患者戒烟酒,且指导其采用正确方法进行有效咳嗽及排痰,有利于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定期消毒尿道口,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统感染。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压疮、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抢救时间、住院时间。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创伤患者现场急救护理论文
【关键词】急救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非常重要,严重创伤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在最初30min,对危重病人的急救全过程而言,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监护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的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
1争取时间,提高出车效率
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当接到呼叫电话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接电话的时间、详细地址、电话号码、患者主要表现及症状、意识是否清醒、出车时间、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回院时间等。必要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为抢救赢得时间,避免盲目、随意的处理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丧失抢救时机。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护士、担架员,在2~3min内出车。
2现场评估
(1)护士到达现场后应配合医生迅速对患者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在急救现场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2)在转运途中进一步检查,在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进一步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3)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血情况,以及加压包扎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创伤患者急救护理方法论文
关键词急救
摘要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非常重要,严重创伤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在最初30min,对危重病人的急救全过程而言,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监护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的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
一、争取时间,提高出车效率
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当接到呼叫电话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接电话的时间、详细地址、电话号码、患者主要表现及症状、意识是否清醒、出车时间、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回院时间等。必要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为抢救赢得时间,避免盲目、随意的处理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丧失抢救时机。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护士、担架员,在2~3min内出车。
二、现场评估
(1)护士到达现场后应配合医生迅速对患者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在急救现场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2)在转运途中进一步检查,在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进一步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3)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血情况,以及加压包扎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脑挫裂伤患者血糖升高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早期血糖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8例脑挫裂伤患者,入院时行GCS评分,分为重型脑挫裂伤组(GCS3~8分)、中型脑挫裂伤组(GCS9~12分)和轻型脑挫裂伤组(GCS13~15分);住院治疗2周时进行早期预后评分(COS评分),分为死亡或植物生存组(GOS1~2分)、残疾组(GOS3~4分)和良好组(GOS5分)。入院时测定血糖,将其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糖均值对比:重型组、中型组与轻型组两两对比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或植物生存组、残疾组与良好组两两对比均值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血糖升高程度与与脑挫裂伤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脑挫裂伤愈严重,GCS评分越低,入院时血糖含量越高,其预后也越差,GOS评分越低。早期检查血糖可作为伤情及预后判断指标。
【关键词】脑挫裂伤血糖预后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hangeofbloodsugeratearlystageinpatints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anditsclinicalsignificance.Methods68cases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weredividedintoseveregroup(GCS3-8)、mediangroup(GCS9-12)andslightgroup(GCS13-15);theyhadCOSsocreforprognosis2weeksaftertreatment,thentheyweredividedintodeadorvegetativebeing(GOS1-2)、diablitygroup(GOS3-4)andwellrecoveredgroup(GOS5).Bloodsugerwasmeasuredonadmission,theresultswerecompared.ResultsThecomparisonofaveragevalueofbloodsugerofdifferentgroupsshowe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hreegroups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1).ConclusionsAtacutestage,thebloodsugerrisesinpatints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theleveloftheriseiscorrelatedwiththeseverityofinjuryandprognosis,themoreseverethe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is,thelowertheGCSscoreis,andthebloodsugerishigheronadmission,theworsetheprognosiswillbe,andthelowertheGOSscorewillbe.Sothebloodsugaratearlystageof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couldbeahelpfulindexforjudgmentoftraumaticconditionandprognosis.
【Keywords】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BloodsugarPrognosis
脑挫裂伤急性期机体产生多种应激反应,使各项生化指标发生变化。其中血糖升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受到一致肯定[1]。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的升高,直接影响预后,是导致患者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68例脑挫裂伤患者入院时进行血糖测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创伤外科护理管理问题及对策
1创伤外科的护理风险
1.1创伤患者引发的风险。①患者心理因素。实际外科手术之前,创伤患者往往会因为惧怕疼痛,担心手术是否顺利,是否会产生后遗症,手术后功能是否能恢复正常,对以后的生活、工作是否有影响等因素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此外,在受到意外伤害之后,患者在心理、生理两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产生紧张刺激的情绪,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脉搏、呼吸加速,血压升高,甚至出现出血、休克等症状,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例如,患者在面对伤口、疼痛或者出血时,往往会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甚至担心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等。创伤患者在手术前睡眠质量差、不思饮食且焦虑不安,不了解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担心手术后肢体的成活情况,功能恢复后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是否有影响等,这些心理反应对伤口的愈合以及手术的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②其他因素。少数患者因为教育水平、文化差异等因素,对护士不尊重、不礼貌,从而造成护患关系紧张。还有一些患者和家属因为突发疾病或者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等因素,当医疗费用超过其预算时,往往会产生不良心理,造成行为过激,引起护患冲突。
1.2护理人员引发的风险。①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较差引发的风险。导致护理缺陷和护理纠纷原因包括:有些护士在实际操作中缺少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能力;有些则不熟悉护理的操作流程,造成操作不熟练;有些则不能认真、严格的要求实习生。②不能充分评估护理风险。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对医疗费用有意见的患者则属于医疗纠纷潜伏期人员,当这些人员的行为、言辞出现不当时,应当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及早识别、处理,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另外,还应该为患者着想,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时的发现潜在或已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应对,避免引起护理缺陷。③护理记录风险。有些护理人员不能够认真的执行记录,不能真正做到“做我所写、写我所做”。有些人员不重视护理记录,比如随意记录患者的血压、体温等,护理观察不仔细,记录与实际情况差别大、记录不及时、重点不突出、内容不连贯等。④未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引发的风险。护士在执行护理任务过程中,不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可能会引发患者伤口感染。没有严格遵循交接班制度,可能引起对再植肢体血液循环的观察不详,因此对血管危象的发现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再植肢体的成活。查对制度执行的不严格,就可能导致给患者多用、少用、错用药物;从而导致护理缺陷,后果严重。
2创伤外科的护理管理中存在问题
2.1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医院单位护理人员配置不是根据工作特点、工作量而定的,而是随意聘用一个或俩人,导致从事护理人员数量与工作特征不相符,缺少专业护理人员,造成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严重危害了护理人员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医院综合效益。同时,领导思想不重视,内审机构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协调,导致不能够有条理、有秩序、有高效率的开展护理工作。
2.2护理职责不清。有些医院由于护士科室没有配备专门的特护职位或专业人员技能素质低,出现不符合标准护士上任,从而导致护理职责不清,容易引起一连串腐败现象的发生。比如,医生、护士,不能用专业的角度来对患者的术后饮食安排、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康复状况,分工不明确,互相推诿责任,不认真执行患者术后的康复工作,不跟踪患者的康复过程等。
骨科创伤安全护理措施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安全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创伤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安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科创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对服务质量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创伤后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满意度,对降低护患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科创伤;安全护理;护理措施
骨科创伤疾病病程时间比较长,而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1],因此护理难度比较大,需要进行切实做好安全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本次调查选取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安全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0~65岁,平均41.2岁;对照组患者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0~66岁,平均40.9岁;两组患者创伤均为打架斗殴、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和锐器所伤,且在年龄、性别、创伤原因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做好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工作。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的措施。①健康护理。骨科创伤患者入院后,发放健康宣传册并进行指导,帮助患者了解骨科创伤常见的问题和危险因素,指导其正确使用呼叫器,同时提高自身预防跌倒和自我防护的意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②做好跌倒风险评估。骨科创伤患者要做好跌倒风险的评估工作,加强对患者的巡视,由高资质的护士进行巡视,同时做好跌倒风险提示工作,做好跌倒危险警示牌[2],同时做好病房的管理,如设置床栏,减少病房障碍物,患者如厕时要保持家属在旁,全程进行陪护,如厕时们不可反锁,需要家属在门旁进行陪伴,此外在交接班过程中要做好跌倒风险过高患者的监测工作。③做好护理人员安全护理培训。对顾客创设患者常见的坠床、摔倒等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总结安全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护理责任心,防止出现院内跌倒的勤快。④做好并发症的干预。骨科创伤患者较为特殊,部分患者创面比较大,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感染和各类并发症的出现,因此需要做好患者的并发症干预,做好伤口处理,对不能移动的患者给予气垫床,同时指导家属在喂食过程中要太高床位,防止呛咳。1.3观察指标。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实行百分制,大于90分为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不满意例数)/总例数,同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数量和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呈百分比(%)表示,采取卡方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骨科创伤护理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对于骨科创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06~2015-06入住我院的骨科创伤患者70例,根据其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3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对疼痛程度优良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1.43%和94.2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68.57%和7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模式;骨科;临床疗效
骨科创伤是医院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疼痛是骨科创伤患者治疗期间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研究对于骨科创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06~2015-06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70例。3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23~79岁,平均(48.6±13.1)岁,致伤原因:摔伤51例、车祸20例、砸伤18例、情况不明3例,骨折分型(Evans):Ⅰ型5例、Ⅱ型32例、Ⅲ型41例、Ⅳ型8例、Ⅴ型6例;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25~79岁,平均(49.1±10.8)岁,致伤原因:摔伤48例、车祸22例、砸伤20例、情况不明2例,骨折分型(Evans):Ⅰ型6例、Ⅱ型35例、Ⅲ型40例、Ⅳ型7例、Ⅴ型4例。此外,本次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的情况下,自愿签订知情确认书后方进行本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