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16:07: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办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党校创办思考
20**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习分别在会上讲了话。这个《条例》,是中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这次会议,是中央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两位领导同志的讲话,特别是总书记的讲话,是十分重要的讲话。这些之所以“十分重要”而不是九分九重要,就是因为《条例》、会议和领导同志的讲话郑重、科学并且非常明确地解决了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如何把执政党的学校办得更好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这件事情委实是与执政党的建设、与整个执政者队伍的建设息息相关的大问题、大事情。
中国的共产党是由中国的一批满怀着拯救、振兴我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而又接受了正确、先进的世界观及其理论体系的优秀知识分子发起创立的。党从成立时起,就不懈地以其崇高理想和先进理论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不懈地致力于提高全党将理想和理论付诸实践的素质和能力。这个党有一种鲜明的精神气质或文化品格,那就是在知行合一的意义上重理想教育和理论教育。因此,党历来把办好自己的党校看得极重,抓得很紧。而党校自瑞金时期以来,自延安时期以来,尤其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不断增强党的思想文化力量方面,在党的干部教育方面,也的确长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长期而复杂的种种考验中形成了党校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校特别是中央党校一直以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旗帜,走在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前列,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并以其最新成果教育培训干部,坚持并捍卫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党校历史乃至党的思想史和干部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荣的新篇章。曾长期担任中央党校校长的同志所总结的党校工作九条经验,就是对这一历史新篇章的集中、深刻的概括,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办好党校所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经验。
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不断培养造就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队伍,是关系新时期党的事业之战略全局及长远发展的一项根本大计和迫切要求。更好地担当起这一任务,是党校的使命与责任,各级党校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培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
共产党是最重理论指导的党,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行动指南。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广大干部系统地、实际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达成这一目标,正是党校教育培训干部的首要任务。各级党校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目标。
党校是党的学校,同时也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担负着党所赋予的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这一重要任务。其中,特别是要深入研究党的基本理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以不断发展的党的基本理论来回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党校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同时以此为基础,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发挥思想库作用。
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虽然提出的时间至今并不很长,但就其基本含义而论,共产党从来就具有学习型组织的性质和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主张,将其视为一项战略任务,并提出以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来引导、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与党校的上述作用相联系,各级党校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建设学习型政党进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
职校教育创办探讨
中等职校创办之初,很多学校办有企业,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收入上起到很大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市场化和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有些职校企业能够依靠优势继续发展,但是也有许多职校的校办企业由于管理手段、经营方式以及产生的效益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势,而因种种问题自生自灭,原有的校办企业或者承包出去,或者变成了出租房屋,只收租、不育人;有些校企虽然在办,也达不到中职校企应该实现的育人目标,“产教结合”浮于表面,名存实亡,提高人才质量大受影响。这对于职教发展和实现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极为不利。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输送高质量的劳动者,为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可靠生源,是科学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建设和社会繁荣更加高质量化的重要支撑。
搞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使学生相应地掌握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达到熟练应用本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在本行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水平。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兴办校办企业,实行“产教结合”必不可少。因而,专业教学设施、实习基地和校办企业,就成为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就成为“产教结合”的重要依托。
中等职教校办企业的存在有无必要,怎样充分发挥校办企业的作用,这是关系职教生存、发展和保证质量的重要问题。
中职校办企业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银行创办与经营
一、中国企业银行的创办
(一)中国企业银行创办的社会背景。中国工业化运动发轫于19世纪60年代,而银行则出现于9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在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银行的主要职能就是调动、集中众多的社会闲散资金,通过放款贴现、投资等形式辅助、扶持现代产业发展,并在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扩展。晚于新式产业出现的近代中国银行业并不是根基于新式产业产生的,而是对外贸易与政府财政激发的产物。因此,近代中国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从一开始就是不同步的。并且,银行资本在发展运行过程中不能及时充分转化为产业资本,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商业的投机性利润长期高于产业的投资性利润,银行资本自然是流向回报率较高的商业投机;二是社会信用无保障,如若企业家办理工厂时无周密计划,经营不善致使工厂倒闭容易拖累银行;三是工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巨大,而商业投资资金容易收回,风险小。企业家为谋求生路,开始创办企业集团专门的储蓄机构,直接向社会招揽吸收储蓄存款。刘鸿生创办的中国企业银行恰是此时刘氏企业寻求社会资金的产物,同时还有其他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也陆续开办内部储蓄机构,如郭氏企业集团的永安银业部,荣氏集团的同仁储蓄部,以及先施新新中原等百货公司、中法中西等药房、九福公司、同昌车行、ABC内衣公司、大世界等,均曾有储蓄部之设。出现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它是近代中国企业生存环境依然恶劣的反映。这种环境迫使企业想尽各种办法、动员一切资源进行抗争,以求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可以说,中国近代企业集团的内部资金调拨流动,本质上是企业“自救”“求活”的无奈之举。(二)刘鸿生创办中国企业银行的初衷。1.实现各企业之间的资金调拨和集中管理。1930年前后,刘鸿生已经先后办了火柴、码头、水泥、煤矿、毛纺等企业,但各个企业之间的资金并不能直接调拨:一怕彼此拖累,二则是各企业的董事、经理各自为谋,彼此间存在矛盾。但一个企业的资金,总是有时多、有时少,多的时候存在银行里给别人用,少时向银行借款又要支付利息。为实现各企业间资金的盈缺调拨,刘鸿生决定创办中国企业银行。2.减少利息支出。刘鸿生曾说过:“吃银行饭的人最势利,当你需要款子的时候,总是推说银根紧,不大愿意借给你,即使借给你了,因为利息高,自己所得的利润,大部分变为银行的利息。而且届期催还得很紧。”银根紧缺是其一,就算借到资金,繁重利息支出也使利润大为缩水,用己之财则己之善,用人之财则人之善。刘鸿生的企业1929年和1931年的利息支出占总支出的27.55%、49.19%,这让刘鸿生有巨大的动力去创办一家服务于自己企业的银行也秉承了刘鸿生的基本理念:“肥水不流外人田,肉要烂在锅里”。3.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刘鸿生曾说过,他开银行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吸收游资,以充实企业资金的来源。向银行贷款不仅利息高、手续麻烦,而且钱根总是掌握在他人之手,难免仰人鼻息。而吸收社会游资便是解决企业资金匮乏的好方法,民间闲散资金数量虽然零星,集中起来也是相当大的一笔资金。于是,中国企业银行雇跑街向各工厂商号拉存款的同时,举办各种储蓄存款,名目众多,五花八门,丁点零星都不愿错过,足见当时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
二、中国企业银行的经营方法
(一)营销手法多样。1.广告宣传。特派员驻厂,鼓励职工将工资储蓄在中国企业银行,并且打出了十分诱惑人心的广告:在目下在世界经济悲惨时机,失业危险已成为一个极严重的问题。大部失业的群众,固然感到极度的痛苦,抱有职业的人们,也常在忧虑着厄运的来临:深恐一日突然失业,生活费用就要无法维持。为求免除这种忧虑和恐慌起见,只有先从储蓄做起,如果我们能把每月收入中的一部分,逐渐积蓄起来,几年以后,即可成为一笔巨款。那时我们虽遇到意外问题,也就可以应付自如了。此外,在我们人生过程之中,还有许多事件要预先筹划,例如婚丧疾病等临时费用,子女的抚育费,年老时的养老金,都总很重要的,倘若平时没有毕备,临时必然感到诲蹶。如上一切成功,都是从小处做起,俗语所谓:“聚沙成塔涓滴成海”。从诸君日常开支中节省一二,将来就可成为巨才。我行为诸君便利起见,现在贵厂设有办公处,诸君如要存款,请至敝厂面洽。用婚丧疾病等临时费用、子女的抚育费、年老时的养老金等激发人们储蓄的欲望,营销手段可谓高明。2.储蓄品种多样。除了吸收职工储蓄,中国企业银行还举行小学生零星储蓄、儿童幸福储蓄以及小学生务寒储蓄,只要有一丁点吸储的希望,中国企业银行就不嫌少,坚信聚少成多、涓滴成海。3.会计独立。1935年时处上海市面不景气时期,增加存款之银行共十家,减少存款之银行共八家,中国企业银行不幸反列于减少存款行之一,尤为减少存款额之最多者,殊为忧虑,不得不对于各种施舍努力改进——实行会计独立。(二)坚持服务于刘氏企业集团的使命。中国企业银行从一开始成立就决定了它的历史使命:招揽社会储蓄,调剂企业集团内部资金,为刘鸿生企业集团的资金运营及产业发展服务。1931—1936年间,中国企业银行对刘氏企业集团的放款占银行放款总额的比重平均在60%以上,可见,中国企业银行设立之初衷主要在于为刘氏企业集团服务。从历年有关系之放款总额可见,中国企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将为本企业服务作为中心,仅有少部分放款为商业往来。仅1935年度,中国企业银行对外放款总数为3256000余元,其中有关系之放款约合三分之二。这也决定了中国企业银行不像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扩大规模、追逐利润,而是谨慎保守经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保守经营,稳定盈利。从中国企业银行开业伊始,适值日军侵我东三省,沪市萧条,金融市况受公债暴落影响,尤为凋敝。中国企业银行在此形势下,对于各项业务自不得不力求寡慎,未敝遂行扩充。对于数笔大数放款,宁愿放弃大笔贷款利润,也要力求紧缩,收回若干,以避免无法收回之危险。直到1949年,国内一直战争不息,市面萧条,银根时紧时松,银行存款最高额与最低额相差甚大,皆为短期存款性质,不可进行长期投资,处境艰难。但中国企业银行向来谨慎行事,故虽处惊涛骇浪之中,但经营保守谨慎,历年来始终保持10%的盈利率。虽然期间也有投机行为,但同当时一般投机大户的投机活动比较起来,中国企业银行所做的投机买卖相对地说是较小的。中国企业银行从1931年11月12日创办以来,恰逢国内局势动荡,一路艰苦经营,素主谨慎,虽未获发展壮大,但稳妥经营,历年保持盈利,最终坚持到新中国成立。1951年中国企业银行并入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1952年底加入公私合营银行。虽然中国企业银行由于资力有限,最终没有承担对刘鸿生所属各企业的资金实行集中调度的任务,但其在刘鸿生企业集团曾起到一定的资金补充和调配的作用。同时,也是近代企业成长艰难的缩影,在局面动荡、银根紧缺的近代中国,企业运行中资金不足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这些企业集团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中国企业银行的创办实际上代表刘鸿生等一批近代企业家在内外压力的挤压下寻求“求生”“自救”的无奈之举。
作者:曾璐璐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县篮球协会创办会致辞
在县篮球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篮球协会成立大会,目的是以友谊赛为契机,宣传和动员我县广大篮球爱好者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培养群众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全民健身素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篮球比赛活动,从而提高我县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培育更多的篮球后备力量。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前来参加大会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县篮球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随着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人的健康素质已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而篮球运动越来越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几年,我县篮球比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上了—个新的台阶,在全疆和昌吉州的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民篮球赛中取得了冠军,为我县人民争得了荣誉。年7月我县文体局承接的国际女篮邀请赛,是我县历史上首次国际赛事,影响面大,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观赏国际比赛的愿望,同时为我县篮球爱好者开阔了眼界,提供了总结、积累经验的大好时机。在日常活动中,篮球爱好者自发组织联系邻边县市和驻县部队举行友谊赛,通过比赛加强了经验交流,发挥了各自的特长,进一步提高了技术水平。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协调组织,篮球运动只停留在自发和民间组织的无序状态,影响了我县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县篮球协会成立,不仅是广大篮球爱好者的共同愿望,也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大势所趋,希望篮球协会能立足我县实际,开拓创新,规范运作,努力开创我县篮球运动新局面。
—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以各种比赛为契机,最大限度地宣传动员各级干部职工,各族群众参加各项体育健身活动,使全民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形成合力,促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要加强协会领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积极探索好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使内部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宣传动员广大体育爱好者加入到协会中,发挥协会优势,使篮球运动项目在体育项目中占主导地位。
议创办优良的班级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大多数语言环境中,它特指精神财富。重在培养,旨在育人。班级文化就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班级精神、文化环境和行为方式。它是班级成员智慧的结晶,凝聚着班级一切成员的感情、意志和追求,包括班级的班风、学风、人际关系、班级环境、独特的信念与情操等复合因素,是一个班级的本质、特色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的主要阵地”。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与落实,是一种很重要的隐性教育方式。它不仅对于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净化教育环境、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塑造学生高尚精神风貌方面,如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健全美好心灵,激励奋发进取精神等,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必须以育人为目的,调动各种因素,充分发挥一切教育因素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多层次的熏陶、感染、启发和教育。我认为,可以用从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建立优美的班级环境
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优美的环境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启迪人们对美的感受,启迪人们对美的追求,激发人们产生美的行为和美的心灵。这种陶冶与教育是无声的、潜移默化的。这种客观的、真实的、美的环境,撕掉了华丽的包装,抛弃了人为的偏见,使学生更易于接受。这种稳定的、长期的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的环境更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一个班的班级环境,不仅反映出一个班的班风、班貌,更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的无声力量。为此有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净化。干净是第一标准,要时刻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明亮。洁净的地板、整齐的桌椅、明亮的玻璃、素雅的窗帘、整洁的墙壁。真正做到“窗明几净”。其次是美化,以美的思想、美的方法创造美的环境。无论是班级制度的制订、黑板报的制作、教室字画的书写、电视机柜的装饰、整体的环境设计,都要以美的标准进行创造。最后是专业化,突出特色,使学生在班级文化氛围中受到行为规范,专业知识教育。我们要在创设净美的环境中重视这个问题。总之,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创造一个干净、美丽、突出特色的美好班级环境。
二、建设规范高雅的语言氛围
创办保密简报经验感言参考
推动了工作开展。通过简报的编发,三是提升了干部素质。更加促使我对保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自身综合业务素质,加强对保密工作规律的研究和对保密工作形势的判断,从而推动并促进了保密工作开展。办好简报的同时,还加强对涉密人员培训,抓好领导干部保密学习教育,认真做好密级文件管理和清退工作,毫不懈怠地管理好涉密计算机,开展复印、印刷、废品回收行业保密大检查,建立和完善保密委员会工作规则、县直保密工作协作组工作制度和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暂行办法,努力消除泄密隐患,坚决堵塞泄密漏洞,推动保密工作规范化建设引向深入。
由县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县国家保密局主办,保密》简报创刊于年月。至今已编发75期、60多万字、7000余份。自创刊以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受到广大涉密人员广泛赞誉和欢迎,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上级保密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应运而生缘起:呼之欲出。
宣传教育是关键。面对形势日益复杂的保密工作局面,做好基层保密工作。面对思想日益多元的社会受众群体,如何有效地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一直是努力解决的课题之一。工作实践中,感到只有突出载体建设,创新宣传方法,才能使保密教育入脑入心,才能有效提高群众保密意识,推动保密工作顺利开展。为此,通过认真筹划和精心酝酿,推出《保密》期刊,作为宣传保密工作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宣传教育工作。
保密工作形势日益严峻,一是适应保密形势要求。随着信息化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给保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严峻的态势下,人不设防就会防不胜防,潜在风险就会变成现实影响。为此,通过编办《保密》简报,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经常讲、反复讲,陈述道理、说清利害,引导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在思想上更加警醒起来、重视起来。特别是结合典型案例,通过活生生事例,使大家深刻明白,保密工作无小事,出不得事,也出不起事。
要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上级保密主管部门在部署工作时,二是响应上级部署要求。保密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也都反复强调保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为此,积极响应,利用《保密》这个载体,狠抓宣传教育,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和单位在保密工作上重视不够、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坚持不懈地宣传,来警示他提高保密意识,进一步知保密、懂保密、会保密。
创办和谐的党群
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营造更加和谐的党群关系,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只有党群关系和谐,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只有党群关系和谐,才能理顺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和行业、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等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凝聚全民族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而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则需要深入分析群众工作遇到的新问题,然后从解决问题入手,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包括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群众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而组织发动群众的任务更加艰巨、群众对各级干部的满意度总体较好而对干部的期望值和要求更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从中找出更加合理的办法来加强这项工作。
一、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
总的看,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群众工作趋向多样化。一是工作对象多样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泛出现了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了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体,群众工作的对象、类型呈现多样化。二是反映问题多样化。当前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就业保障等问题,也有安全生产、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历史遗留等多层面、多领域的问题。基层自治管理中引发的矛盾、公共突发性事件等也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新热点。这些问题又往往是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复杂程度增加,处置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使个别问题、局部问题变成影响全局的问题。三是利益需求多样化。群众的需要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单一化趋向多样化、从普遍化趋向差异化,党和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的利益群体统筹群众工作。四是工作手段多样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党组织必须广泛发动人大、政府、政协、群众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把当前和长远、局部与全局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工作,形成党领导群众工作的合力。
矛盾纠纷趋向复杂化。一是直接利益冲突和间接利益冲突并存。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地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还不平衡。一方面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群众的要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沟通、诉求机制还不健全,民意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和释放。同时也存在大量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潜在参与者,往往是少数不法分子违法犯罪与一些群众无目的参与相互交织,一旦产生诱因,往往会出现众多的围观、起哄甚至挑衅者,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二是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诉求并存。从实际情况看,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的是由于初次信访重视不够,该解决的没有及时解决。但也有个别人,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对于通过法律渠道能够正常解决的事情,动不动就越级访、重复访和集体访。三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并存。当前的矛盾以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但也出现了一些对抗性矛盾的苗头和倾向。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人民内部矛盾,竭力挑拨离间党和群众的关系,危害极大。
矛盾形成原因趋向多样化。一是由决策失误带来的。有的地方在执行政策、形成决策的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措施、办法脱离实际。这不仅造成经济、政治损失,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二是由处置失当带来的。有的干部对群众的生产生活不熟悉、不了解,与群众的联系不紧密,把握不了群众的思想动向,工作方法简单,处理矛盾纠纷不够及时。有的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具体执行公务中,考虑社会效果不够,工作不深不细,作风简单粗暴,等等。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矛盾激化,成为影响稳定的隐患。三是由渠道失畅带来的。当前,群众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用各种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不论在数量上、程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广度上,都呈上升趋势。尽管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拓宽利益表达诉求渠道,但渠道狭窄乃至缺失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四是由心理失衡带来的。一些群众对改革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思想准备不足,不能站在全局、长远的角度理性地看问题,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和认识偏差,产生怨气,引发不满。如贫富差距拉大,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不满情绪增加,等等。
二、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一般规律
创办和谐平安校园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价值观以及个人的价值取向随着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平安、和谐的校园建设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在平安、和谐校园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及社会的引领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维护校园的稳定,为打造“和谐、平安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应对策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价值观以及个人的价值取向随着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和谐的校园建设乃至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近年来,学校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自杀、食物中毒,校园暴力——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直接威胁到学校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有资料统计:每年大约有1.6万中小学生因校园的安全问题而失去生命或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无疑是学校在新形势下赢得长远发展的一项根本举措和紧迫任务。
为落实平安校园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环境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创办劳福事业
我们xx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年产原煤达500万吨,过去经济一度辉煌,获得过全省经济十强县,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关井压产,煤炭产业锐减,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县下岗职工增加,党政机关欠发工资,工会经费收缴艰难,直接影响了工会生存与发展,为摆脱困境,发挥好工会组织作用,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总工会的帮助指导下,依托资源优势,创办职工扶贫基地,积极发展工会实业,收到了明显效果。到目前为止,共创办养殖基地一个,种植基地一个,工会实业二个,共安置下岗职工50多人,分流机关干部3人,年创产值5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为保证全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增强创办工会劳福事业的自觉性
几年来,由于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受资金困扰,企业生产不景气,一些职工下岗,特困职工生活出现了困难,给职工队伍的稳定带来了影响。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我们工会组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使下岗职工重新得到安置,使特困职工脱贫致富,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如何为县域经济走出困境做出贡献,如何解决工会自身生存与发展,工会应该怎么办,是等,是靠,还是一推了之,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到外地考察,到困难职工家中走访,到市场经济中寻找答案。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萌发了创办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扶贫基地的设想。起初我们一班人了有种种顾虑,归纳起来是三怕:一怕项目选不准,掉进去;二怕没能人干不成;三怕有人说工会不务正业。面对这些顾虑我们县总工会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关于工会兴办劳福事业的有关文件精神和上级工会提出的工作重点,分析研究了自身能力,大家认为工会组织要想生存发展下去,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在职工出现困难的时候帮他们一把,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传统观念,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把发展经济作为工会扶贫的突破口,走出一条自我解困,自我强壮,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在此基础上,县总工会研究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大力兴办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扶贫基地,增强工会自身的经济实力,为企业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在特困职工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做一点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对兴办扶贫基地,县总工会是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的:
1、工会举办劳福事业是履行维护职能的需要。维护职能是工会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工会兴办扶贫基地,可以安置一部分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就业,这样即减轻了企业负担,又对职工群众有利,是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
2、工会兴办劳福事业是推进“送温暖”工程,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年来,由于部分企业生产不景气,不能保证正常开资,致使一些职工生活困难,部分职工很有意见。他们有的集体上访,有的滋意闹事,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的扶贫基地办好了,可以为特困职工脱贫创造条件,从而为企业和社会缓解一些矛盾,提高党和政府的声誉,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3、工会兴办劳福事业,是壮大自己,增强经济实力的需要。工会要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说到底需要有经济实力,没有经济实力,腰杆就不硬,办实事就兑现不了。实践证明单靠工会自身能力是无法帮助困难职工的,如果工会扶贫基地办得好,经济实力就雄厚,就可以更好地为特困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才能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认识提高后,增强了我们创办扶贫基地的自觉性,几年来县总工会始终把这项工作当成大事来抓并且收到了实效。
二、加大扶贫基地建设力度,使扶贫基地健康发展
小议为留守儿童创办服务型特色教育
摘要:中组部等七部委联合署名下发了《关于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关爱留守儿童的通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家乡小学校闻风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教育服务新观念;创办服务型教育是山区教育的必然;打造教育新环境,为留守儿童创办服务型特色教育。
关键词:留守儿童服务型特色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村村社社、家家户户都走出了进城挣钱的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据统计,全国留守儿童已超2000万人,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国务院总理给农民工子女题词:“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中组部等七部委联合署名下发了《关于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关爱留守儿童的通知》,党和国家的政策,有如春风化雨,惠及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家乡小学。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得到父爱母爱,享受家庭的温暖,使其快乐学习和生活,身心得到健康成长,王家小学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关爱留守儿童、推行教育服务,创办特色教育。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教育服务新观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宗旨,同时也是“以人为本”办教育的具体体现。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留守儿童大量涌现。农村山区教育必须向服务型教育转变。教育是服务是现代教育价值观和思维原点,教育是服务,即要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教师就是让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其教育教学工作能有名利双丰收的保证;服务于学生就是让学生发展至上,使其在学校愉快生活,快乐学习,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服务于家长就是让家长安心务工,不为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而担忧。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打造教育新环境,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创办服务型教育是山区教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