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14:34: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播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传播学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新媒介传播学研究
网络凭借传播过程的多媒体性、信息传输全球化、交互性、媒介资源多样性以及媒介功能融合等优势特点,真正突破了以往传统概念,生成了以信息为基准的跨文本、跨国界、跨语言以及跨文化的新空间,对社会当中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切实转变了以往传播学的研究模式和方法。以往传播理论很难充分解释互联网传播现象,所以以往传播学研究模式与手段应进行全面调整,唯有如此才可顺应新传播形势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而所谓传播学的研究模式与方法主要是指思辨批判主义以及实证经验主义两种研究方法。实证经验主义是传播学领域主流研究手段,更是互联网传播的主要研究手段依据,并且互联网实务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新媒介研究领域的核心所在。在新媒介环境下,对于互联网媒介深层次的批判性研究,亦逐渐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一、新媒介下的传播环境新特点
(一)媒介环境具有明显时空一体化特征。多样性的移动终端设备于网络时代下体现出传统媒介缺少的明显优势,在传统网络环境中,社交网络受众所应用的媒介普遍局限在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等工具上,而这些工具于移动性方面有着明显缺点,致使社交网络受众在选择应用的空间与时间层面受到较大限制,受众只能在固定的联网环境下的电脑前才可应用社交网络,受众被局限在固定的地理空间当中,在实施信息传播活动当中和外界实际环境缺少互动,此种传播环境于某种意义上而言缺乏开放性,唯有在与外部环境维持足够交互的条件下,才可称作开放性系统。而新媒介的诞生,彻底弥补了以往网络环境下受众社交网络应用的弊端,终端设备与移动互联网充分融合,把空间和时间有机整合,为受众创设时空一体化的新媒介环境,受众能够不受时空桎梏应用网络和亲朋好友交流互动,而同时在此环境下,受众对于时空观念的界定和感知亦产生明显改变,原有网络环境下,因互联网应用环境制约,受众于社交网络当中对于时间流动的感知相对明显,而对于空间维度的感知则相对不足,但是在新媒介环境下,空间与时间正在受众的认知里不再缺席,受众在虚拟空间中可感知到时间不断流逝,同时放眼现实世界亦可感知到现实空间和环境的存在。现阶段,时空趋于一体化的媒介环境,为社交网络受众带来全新的生存、互动环境感知,而该环境亦伴随受众和外部互动性加强的过程当中逐渐趋于开放化,信息内容也更为多元化。(二)媒介环境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现如今,媒介环境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换言之,媒介环境逐渐趋于重视受众体验的方向发展。在网络时代下,受众体验逐渐从机器为核心转变成以人为中心,伴随新媒介形态的普及运用,以及新媒介对于社会现实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真正证实了媒介人性化演变理论,该理论强调媒介最终会趋于人性化方向发展,媒介信息处理模式亦会如人一般自然,且优于传统各种媒介。当前,传播媒介已然为“人”而让道,受众作为交互的主体地位逐渐回归,人机一体的新媒介环境中,受众需求由传统媒介实现向受众自我实现方向转变,受众体验获得有效改善,而手机媒介切实代表了新媒介工具的人性化演变。
二、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经验主义研究的转变。以经验主义为基准的传播学研究是新媒介环境下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是以自然科学为依托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与解释,而经验主义研究中相对明显的特点便是将媒介视作工具,将其视作没有任何意识倾向和价值的客观存在事物。原有的大众转播体现出:专业化媒介机构采取前沿的产业化手段与传播技术,将社会大众视作研究对象而实施的大规模信息内容生产与传播活动。此种大众传播所具备的特征在于,信息内容普遍通过单向化与线性化方式进行传输。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媒体往往会按照延时的、有限的和不精准的受众反馈内容,传输者对于大众需求的预估,以及信息传输政策的具体要求进行信息传播,此种信息传播模式易被认定是符合大部分受众现实需求的。为形象而抽象地掌握信息传输过程与实质,传播学研究领域衍生出诸多传播形式,包括韦弗模式、5W线性模式、循环模式、互动过程模式以及系统模式等。诚然,这些模式均有效归纳与总结了以往媒介传播活动,然而这些模式不足之处在于其普遍将信息传播者与受众群体分离开来而展开分析,并且普遍以线性模式为主要研究思路,与新媒介的现实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互联网传播的诞生及发展,有效延伸了信息传输的深度及广度,真正突破了传统社会大众多样性信息传输的局限。互联网所传输的信息具有海量性特征,且传播过程有着较强的交互性,同时互联网传播的信息也显著体现出了多元化、小众化以及个性化态势,从而能够落实针对性的信息传播。现阶段部分传播学专业学者亦对于互联网传播过程展开深入探索。以加拿大传播学领域专业学者们的研究观点而言,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电子媒介的诞生,均会对当前社会结构、人类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形成深刻影响。以这一维度而言,互联网这一个性化与交互性的媒介出现,为传播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课题。若以往传播理论与方法无法顺应新形势,则失去其应有意义。所以传统线性传播模式应进行一定调整,从传统以同步与异步传播为基准的分类研究,逐步转变成以交互性研究形式为依托的新方法。(二)批判主义研究的转变。尊重与保护人的自由和尊严,深入探索恢复人的根本价值的途径及方法,是法兰克福学派传播学,批判主义学者的主要研究特征。实际上,此种研究特征亦是传播学领域批判主义研究的既定传统与习惯。现如今,互联网媒介为恢复人类主体价值、尊严以及自由供给了全新的机遇,亦为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学的批判性研究提供了全新切入点。一般而言,任何媒介均具体化存在于实际社会制度环境当中,通常存在诸多性格爱好、知识体系、思想理念以及价值倾向差异的个体应用。所以,媒介作为一种人的延伸,时常存在超出机器性质的东西,即存在一定倾向性,无法始终保持客观公正与中立。基于批判视角而言,媒介并非独立且客观于个体存在而存在的实物,而是实质上囊括文化价值、意识以及意识形态的世界,个体于该世界当中生存,甚至由该世界铸造个体的生活。换言之,媒介属于充满意识倾向与价值判断,且与人类密切相连的世界。而对于如何认知该世界,批判学者表示不应过度追求于无望的中立、客观,应积极加入个体价值判断,这亦是传媒批判主义的基本内涵。如此一来,对于媒介属性及个体价值判断的差异性认知,便成为批判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差别。当前,对于媒介的批判性研究,逐渐成为多数学者的传媒学研究热点内容。网络媒介作为全新工具,是经验主义领域研究带来的深刻启示。社会大众在应用这一具备较强个性化与交互性特点的新媒介过程中,所生成的诸多非意识形态与权力层面的反向影响,例如审美道德降低、信息冗余以及不良信息泛滥等问题,由此可见,因媒介与技术所有关系的差异,网络传播淡化了主导意识形态及阶级权利批判的迫切性,然而且又着重加强对于这一个人主义意识与行为、无中心化以及虚拟化批判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因此,批判性并非有所降低,而是产生了全新的批判任务及对象,此种变化推动传媒学领域研究者不断探索与确定更为准确、科学的新媒介传媒学研究模式及手段。综上所述,网络这一新媒介有着较大魅力与威力,其飞速发展的趋势导致原有大众传媒逐渐失去优势,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亦面临巨大挑战。在此环境下,我们仍应深刻认知到不管网络技术手段如何变革发展,其始终是被人掌握的信息技术,始终隶属传播工具范畴。所以,传播学研究过程只要以自身为着眼点,改造与变革以往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便可用于引导当下网络传播实践。
参考文献:
媒介技术的传播学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更新提速的年头,数码技术、光纤卫星通讯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大放异彩。在所有这些技术逐渐走向融合和协调的基础上,世界性的因特网迅速崛起,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媒介,它不但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国家疆界,还打破了文字、声音、图象等各种符号形式的隔膜,更使得个人的单向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类型和规模的传播走向统一。其影响的触角也正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传媒界而言,这些变化中包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传播学研究界而言,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构成推动媒介分析研究的动力:一方面,要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新环境、新实践作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释,离不开传播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传播领域层出不穷的新变化,将一系列有关信息传播高新技术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新传播研究课题摆在了学术界面前。将传播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从前人的成果中获取启示,而又追求联系实际充实传播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传播学界的双重任务。媒介分析作为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分析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的关系为核心的研究部类,正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切入口。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与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地域的贸易,有助于帝国领土扩展,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制度不强的社会体制。英氏还探讨了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的媒介理论认为,建立在强调时间偏向的传播手段或强调空间偏向的传播手段基础上的两种不同的权威和知识垄断——宗教的或国家政府的,道德的或科技的,是帝国兴衰的主要动力、文明兴衰的主要动力。这种理论还把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视为辨证的统一体,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和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地机制。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对科技理性的怀疑态度,尽管英氏很看重媒介技术发展史在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但他并未从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中看到解决现代文明中如下重要问题的希望:如何发展道德的力量去和物质科学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向抗衡,以维持一种社会的平衡。例如,他在《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一书中,英尼斯对知识的机械化中所隐伏的问题作了如下的评论:“机械化强调了复杂性和混乱,它造成了知识领域的垄断。对于任何文明而言,如果它不屈服于这种知识的垄断的影响,对此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调查和提出批判性的报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事项。思想自由正处于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及伴随他们的西方文明摧毁的危险之中。”也许尽管英尼斯在对待科技的态度方面的悲观论调和怀旧情绪并不可取。但是他对现代西方文明过于强调物质科技的力量,忽视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考确是每一个习惯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尊重的。
假如说英尼斯是将媒介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先驱,那么麦克卢汉则是继续开拓这一领域、并在传播学领域研究中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研究传统的关键人物。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以其一系列大胆新颖的论点,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重视,非但如此,他还在美国媒体与大众之间掀起了一阵麦氏风暴。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这即是麦克卢汉与另一学者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也是其媒介理论的发人深思的主题。麦氏从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阐述了“媒介即讯息”的论点。首先,麦氏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的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要问,‘那么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就是非言语的’”。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效果的角度赖理解“内容”,认为一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是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也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
麦克卢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他把媒介技术比作人体或人类感官的延伸,并提出了“感官的平衡”的概念。他指出,使用不同的传播技术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例如,文字与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器官——耳朵的延伸,而电视则是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麦氏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在每个时期,人类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思维的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与此相应的是部落文化、脱离部落文化和重归部落文化。他认为人的感觉需要平衡,任何一种感觉一旦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另外的感觉的作用被人们所疏远,这样的个体不会是健全的。而新兴的电子传播时期,将会使人重新走向和谐,使人的各种感觉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另外,麦还有关于“冷媒介、热媒介”的理论。
传播学下京剧翻译传播研究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文化交流与输出方面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中国京剧作为优秀的中华文化使者,在国际上所发挥的文化传播作用不容忽视。京剧被翻译成各种形式的英文文本,海外观众通过京剧译文了解京剧这一舞台艺术的内涵,但目前京剧翻译依然存在着重翻译轻载体的问题。京剧译文需要适当的载体,将正确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观众。本文通过将传播学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探究对京剧进行翻译并推广的可行性,同时对译文以何种形式传播进行思考。
关键词:传播;京剧翻译;舞台;受众;载体
随着全球化不断加深,中国国际地位也随之提升。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更加注重文化交流与输出的重要性。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亟待继承与创新,以此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京剧作为当下优秀中华文化输出的代表艺术,具有较为深厚的传播基础,围绕京剧翻译方法的研究也层出不穷。然而,在洞察观众需求的原则上,京剧译文在舞台上的传播载体也不容忽视。祝一舒(2108a)指出: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译者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就是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译文通过配合对应受众与恰当载体进行传播,才能够激发除专业观众外非专业观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为传统艺术注入生命力。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我国在世界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陈仲伟,王富银2018,李擎,2018)。
一、京剧翻译传播的可行性
1.传播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舞台艺术已由单纯的表演艺术,转变为具有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不仅在中国有着重要地位,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在世界不同民族与地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京剧作为当代“国粹”的代表之一,有着较丰富的对外传播经验。“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于1919年、1924年的访日演出,到1930年、1935年先后访问美国和苏联,再到程砚秋1932年的访欧活动”(孙萍,2015),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早期进行出访,为京剧奠定了可观的海外受众基础。但是,随着传播程度的不断加深,文化、语言等因素成为京剧进一步传播的障碍。一些学者意识到京剧翻译的必要性,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熊式一教授的《王宝川》译本促进了京剧在海外更为广泛的传播(马会娟,2017)。这一实践的成功,说明海外受众确实具有京剧翻译的需求,也从侧面说明了京剧翻译传播的可行性。2.基于“5W”模式的京剧翻译。拉斯韦尔(2012)曾提出“5W”模式的传播学理论: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布雷多克又对“5W”模式进行补充,加入“传播的目的是什么(Why)”以及“在什么场合下进行(Where)”两个要素,成为“7W”模式。以这一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则可将译者、京剧演员以及所有参与京剧传播这一活动的人员作为传播者。京剧的唱词以及唱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为翻译中所要传播的信息。传播媒介为舞台、字幕以及表演所需的配器,传播受众为外国观众。取得的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通过想要传播的信息,对受众产生了何种影响,同时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认知或是行为。这一过程的最终效果取决于该过程前的其他部分,应与“传播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环节进行对比。在京剧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的目的应是令外国观众最大程度地了解唱词及其文化内涵。最终让观众们能够站在艺术的角度上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从而提升中华文化整体的影响力。传播目的是传播者对一个传播过程的完美预想,不应与传播所“取得的效果”混为一谈。此外,因为京剧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舞台艺术,京剧翻译的最终落脚点应为演出的剧场,故此处研究的传播场合为剧场舞台。
二、译文传播所面临的问题
传播学的审美研究
一、传播学视角下服装表演形式及艺术特点
服装表演核心目标是要将最新设计的服装(包含服饰等)产品通过媒体出来。一般情况下,服装表演都需要请时装模特按照设计师的要求将所要展示的服装穿戴于身,表演的现场通常有专业的公司进行设计和制作。根据服装表演目的及性质的不同,笔者认为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当前服装表演应该主要包括加强宣传、促进销售型服装表演,提升品牌、促进交流型服装表演,竞技比赛、促进学习型服装表演这三种表演形式.
二、视觉文化传播与服装表演艺术之间的关系论述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针对服装表演来说,它是由人或者人构成的组织发起的信息传播活动,它的受众也同样是人群。第二,服装表演是组织者与受众信息交流的过程、互动的过程。第三,在服装表演过程中,模特们通过准确的形体动作,将其对服装的体会与理解表达出来,使观众能够直观准确地接收到模特们所传达出来的服装信息。
三、传播学视角下服装表演中的审美问题研究
任何表演类活动都必须与当时社会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服装表演代表了服装艺术传播形式的一种新载体,拓展了艺术的传播渠道。
浅谈传播学下中国传播体制
一、传播学批判学派概述
传批判学派的研究多关注宏观层面的问题,如大众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等问题,弥补了经验学派在宏观层面的缺失;批判学派主要是对现行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强调社会弱势和边缘群体的利益诉求,避免了经验学派在既有体制下为既得利益者而服务的研究。
二、中国传播体制的特点
(一)政府主导的传播体制。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传播媒体经济归国家所有,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须坚持党性的原则等特点。(二)受法律保护的传播体制。我国对于传播制度制定有相关的法律,谣言传播、新闻传播等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相关法律的制定为我国的传播体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有利于我国传播业的健康蓬勃发展。(三)具有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经济职能是指一个事物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传播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而社会职能是指一个事物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够做出贡献,传播行业的积极方面对于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形成具有推动的作用,而消极、负面的信息传播却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阻碍的作用。
三、中国传播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网络媒体的管理还不够完善。近些年来,网络媒体迅速地发展,各种发表言论的平台也随之出现在大众的生活中,然而,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的传播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信息的真实与否还需要人们去辨别,并且许多网络平台上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所的网络信息存在诈骗等违法行为,这些情况都是我们应该共同抵制的。正是因为网络发展迅速,影响难以控制,相关部门还未及时对相关情况做出有关规定,才使不良分子有了诈骗等行为的机会。(二)传播媒体行业的社会职能还有很大发挥空间。传播媒体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媒体没有完全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而仍然在追求所谓的经济利益,这就导致整个媒体传播行业还未完全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从而可能在以后的发展中走上错误的道路。(三)政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播媒体的发展。我国的媒体传播业作为国有经济下的一部分是由政府主导的,我国的国有经济大部分是由政府财政支撑发展的,因此在每一部分的财政拨款都是有计划的,导致传播媒体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了发展的动力,所以说我国的传播体制在政府主导下相比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体制是缺乏发展动力的。
企业思想传播学思考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工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涵盖了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两大类型。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员工按照企业的意图进行理解、解读。在三种解读模式并存的前提下,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协商性的解读模式。员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地位的重视和凸显,让员工有了更加积极、平等地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强烈欲望,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一种非线性传播状态,需要企业与员工的互动交流,且需要呈现一种和谐的状态。我们需要发展员工的倾向性解读,稳定员工的协商性解读,规避员工的抵抗性解读,这样才能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和谐互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才能为和谐企业的构建提供保障。
文章目录:
一、形式的颠覆: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多元化与优化。“言传”更需“身教”。树典型,扬风范。多渠道,全方位,逐步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二、内容的提升:贴近员工,拓宽领域。1、贴近员工。2、拓宽领域。
三、话语权的分享:员工参与和公共领域的建构。1、员工参与。2、公共领域的建构。
传播学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播技术大大推进了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由H.A.英尼斯、W.施拉姆、E.罗杰斯等人开启了传播与国家发展的相关性的研究。直至九十年代,关于此项课题的研究大约有四个不同的路径。其一是受到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持强烈批判的立场,揭示出传播技术强化并加速了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建构,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依附(E.罗杰斯、H.I.希勒、M.特劳等);其二是从后工业主义历史观出发,指出传播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造就了后工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D.贝尔);其三是从国际政治及伦理学角度,分析信息资源分享的不平衡,指出南北国家间日益加剧的差距,提出建立新的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主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MacBride报告);其四是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立场,揭示在媒介饱和信息超载情形之下文化变迁和文化认同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D.哈威)。⑴在世界体系的单极化与多极化的矛盾愈来愈明显的情形下,传播和国家发展的关系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和敏感,并由此引出对发展中国家相应的文化策略和传播观念的思考。
传播技术推动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突出的生活现实。吉登斯指出全球化有四个基本特征: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扩张、民族-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调整、世界军事安全秩序建立和全球信息传播网络的形成。⑵全球化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前途。一个是世界多极化,平等竞争,合理发展;另一个是世界单极化,建立新的霸权和依附关系。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毫无疑问是要争取前者。
信息传播的新发展是全球化的推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自己的生产及其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⑶传播作为人类交往的形式是同发展问题密切联系的。布罗代尔考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十五世纪开始建构时,航海交通、货币信贷和印刷术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他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构筑在于不断地创造并扩张着某种“统一的语言”。掌握统一的语言,是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⑷所谓“统一的语言”应当是广义的,包括共同的市场游戏规则、货币金融体系、国际交往准则、全球军事力量控制协定和全球传播体系(媒介、语言、符号意象等)。英尼斯将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史联系起来考察,重点研究了加拿大与欧洲、美国的传播关系及其对于运输和贸易的影响,揭示出传播技术对于社会体制、权力、知识系统的决定性作用。他在《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等著作中阐明了传播媒介的优势不仅造成新的权力统治形式,而且会导致新文明的出现。杜波夫以十九世纪美国电报业和总体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研究个案,说明电报改进了市场的功能,加强了竞争,同时也刺激了垄断的形成。随着电报传播提供的技术便利,大规模商业运作、交易保密、时空控制和区域市场集中都成为必然的结果。⑸现代传播技术和资本主义全球化有天然的联系。
现代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形成过程。从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发展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同历史进步的信念联系着。这是一种关于人类完美理性和历史发展完善化相统一的信念,可以称作“进步目的论”。当这一信念被诸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人均收入、工业输出量、资本回报率、城市化程度、公民识字率、国民教育水平以及电话电视拥有量等量化指标所标示的时候,发展的实质即资本主义全球化则容易被掩盖。资本刺激并利用科技进步,通过市场运作机制,实现对全球资源和生产财富的配置。这种配置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按布罗代尔、华勒斯坦等人的观点,资本主义恰恰是产生于市场竞争,最终又转而遏制竞争的趋于垄断的体系化力量。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过程也是连续的霸权争夺转移过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程度,实质上是以其融入全球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来衡量的。依附理论认为,发展分为两种情形。一个是处于资本主义体系核心地位的国家,主要凭借对全球市场和先进技术的控制而获得自我推动的力量。另一个是那些处于半边缘或边缘地带的国家,主要通过对前者的依附关系(技术、资金、管理、文化及国际政治等各个层面)而取得发展。早期的依附理论曾寄希望于这种依附关系会随着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和发达国家的内部矛盾激化而得以解除,由此出现世界多极化的局面。但是,本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实际发展情形却说明,科技进步的力量(包括传播技术)缓解了发达国家的内部矛盾,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更强的分化和吸附作用。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不只是技术、资金和管理方式的一体化,它还包括一系列市场运作游戏规则、文化符号和行为价值系统的一体化,它促成了全球资本主义的新的利益格局。这些正在对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形成巨大的压力。
传播技术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并且制造出世界霸权。十五至十六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海上霸权依赖其优越的航海技术。当时海上航线是沟通全球物资和信息的主要通道。这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初显端倪。英国在十八世纪末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建立其霸权,主要依赖于它在各大陆建筑的铁路交通和电缆电报系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霸权受到来自美国和德国的挑战。交通及通讯技术此时得到更大的重视并完全服务于地缘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尽管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德国和日本急速推进军事工业,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企图攫取世界霸权,英美同盟国却得宜于他们横跨欧亚大陆的电报、电话通讯网络、先进的无线电通讯技术、雷达监测技术,取得了二战的胜利。二战之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在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卫星传播、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光纤技术等传播技术带来了新的商贸机会,这使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得以通过跨国公司扩张、高科技垄断,攫取超额利润,对半边缘和边缘国家实施分化、排斥或吸附。西方强国通过将工业经济形态转向知识经济形态,而缓解了国内的能源、市场供求危机,调整了本国劳动力的分工比例,提升了全民教育、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摆脱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事实上,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过程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过程几乎是同步推进的。休杰在他新近出版的《1844年以来的全球化传播:地缘政治与技术》一书中详尽论证了传播技术同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霸权更替的直接关联。他写道:“如果信息是一种权力,那么谁掌握了电子传播系统,谁就可以对全世界发号施令。旧的地缘政治的概念必须扩展开来。支配世界经济不必通过控制疆界,更确切地说,它主要通过对经济体系的剩余产品的不合比例的分享来实现。”⑹对信息资源的不平等占有必然直接导致对其他资源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这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铁的事实。
传播学批判学派
一,美国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直接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相对的批判学派,主要集中在美国,所以有"欧洲批判学派"之说,这是由于批判学派的思想来源,主要在西欧。第一次两个学派(这只是从现在使用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上)的冲突,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流亡美国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学者,通过论证意识形态霸权的美国形式──大众文化,开始与萌芽时期的经验主义传播学对立。这些受到法西斯迫害而来到美国的学者,其哲学思辨的传统与美国社会科学中反思辨的倾向发生冲突。出于对本土法西斯统治的憎恨,以及学术传统的延续性,他们较多地注意到美国与纳粹德国的联系和相似性,美国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不尽相同的研究题材和契机。对法西斯的批判并没有导致简单地认同美国文化,他们认为这都是权威主义,只是形式不同,美国不是用恐怖和高压统治,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众传媒为途径的大众文化,来实现"权威主义"。所以他们倾向于使用批判的、较为极端的词句来谈论美国的大众社会和大众传播媒介。
他们大多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影响不大,其中一些人后来回到欧洲(例如阿多诺,Adorno,T.)。但是他们在美国还是培养或影响了一批新的批判学派学者,使得连续出现关于美国媒介文化研究的著作,主要讨论大众传播的"内容"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效果",进而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影响。他们认为,当今娱乐与新闻已经不可分离,特别在电视中,只有娱乐节目才能使新闻得到销售。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早期的例如C.米尔斯(Mills,代表作《权力精英》thepowerelite,1956)、B.罗森伯格(Rosenberg)、D.布尔斯廷(Boorstin)等等。他们注重大众传播的"内容"对"效果"问题的研究,通过批判性的考察传播效果而阐述了媒介如何发生作用,如何影响受众的思想。
70-80年代从各方面审视传播现象的批判学派代表中,较为激进的如J.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而最为"激进"的是H.席勒(Schiller)的一系列著作,他提出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代表作是《大众传播和美国帝国》,其他著作还有《思想管理者》(1973)、《传播与文化霸权》(1976)等。其他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H.甘斯(Gans,代表作《什么在决定新闻》decidingwhat''''snews,1979)、J.凯里(Carey)、T.吉特林(Gitlin)、M.里尔(Real)、L.格罗斯堡(Grossberg)等等。
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McLuhan,M)从媒介技术和文化角度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如果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他不同于美国的经验主义学派,但与批判学派的观点差距也很大。批判学派是从大众媒介的内容及其控制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着手进行研究的;麦氏是从大众媒介工具本身、尤其是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工具对人的认识及人类的社会作用,着手进行研究的。
就研究方法而言,早在40年代L.林德就对经验主义的研究偏向提出了问题:"坚持它的人通常将自己置于现行的体制之中,暂时接受它的价值和目标,从事收集数据和描述趋势这些工作……时间是漫长的、数据总是不会完整,形势不断在变化,当''''客观的''''分析家在情况中发现更多的应记录东西时,他就会被更深地拉进假设的网络中,从这种假设出发,他正在研究的体制假装在运转。"(殷晓蓉,1999:29)当经验主义传播学深入证明一些假设的时候,例如色情和暴力的电视镜头是否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研究项目,批判学派的观点不在于证明是或否,而认为即使数据证明无害也无意义,因为这是要靠价值观来解决的。数据在这里无能为力,科学的数据只能客观地发现存在什么,但不能表示应该存在什么。
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
[摘要]国内对传播视域下的翻译虽然有了一些研究,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统计和分析国内基于传播学视域下翻译研究的历年刊文和专著数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可以知道,目前翻译传播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数量总体偏少、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方法略微偏重于宏观研究;还没能建立完整的翻译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指导作用研究还不够具体。因此,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到传播视域下的翻译研究中去。
[关键词]传播学;翻译;统计分析;综述
一、引言
任何信息的交换和传递都是一种传播行为,所以信息的沟通过程就是一个传播过程,这种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在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间有目的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就叫作传播。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相同意思表达的语言,这种转换行为就叫翻译。而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充分地理解源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再运用多种方法将理解到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并且可以采用这种新的语言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实际上,翻译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这种传播活动涉及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语言系统,这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传播活动。德国的威尔斯和美国的奈达都认为翻译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强调在翻译研究中必须充分重视其传播的性质,他们是从传播学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的代表学者。国内相关研究的先驱者是吕俊教授和廖七一教授:吕俊教授于1997年首次提出了翻译传播学的理论,廖七一教授于同年从信息论角度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翻译的传播学理论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关注。为了使研究者进一步了解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发展情况,笔者对迄今为止11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刊载的相关论文以及从超新图书和其他购书网站上搜索到的相关专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完成了此次文献综述。希望对今后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计量法、理论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选择了11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文章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分别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选择以上期刊后,分别在两个数据库中选取关键词和主题词“翻译”与“传播学”对每种期刊进行一一检索,搜索出所有相关论文,将论文汇总后,采取逐一分析法,共得到相关论文10篇,形成了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通过对超新数字图书馆和当当网购书网站的搜索,共检索到两部相关专著,一并作为本研究对象。笔者将这10篇论文和2部专著下载构成本研究的资料库,然后再依据文献发表(或者出版)的年份、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来进行整理统计和归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