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内容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14:09: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播内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武术期刊内容构建与营销传播对策
目前,我国共有体育科技期刊50多种[1],其中武术期刊仅10种,在数量上所占比例不高,但它在近数十年的武术传承与传播中凸显出无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更是有过动辄百万份期发量的辉煌成就(如《中华武术》在80年代销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发行量多达150万份[2])。可以说,武术期刊的兴衰与武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今时代,制约武术期刊发展的因素较多,内因主要有武术期刊传播内容与读者需求存在较大错位,期刊间内容同质化现象较突出,缺乏优质稿件,以及期刊发行渠道不够完善等;外因主要是武术发展的不理想,新兴媒体的分众,以及受众体育兴趣与需求的转变等。基于此,本文拟从内容建设和营销传播两方面探讨我国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以应对上述制约瓶颈。
1武术期刊的内容建设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3]指出,“所有传媒技术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为王’是传媒业永远的主题”。内容之于期刊犹若灵魂之于生命,内容建设是对期刊灵魂的塑造与提升,目的在于彰显期刊的内涵魅力。
1.1兼容并蓄,树立大武术传播理念
强调武术期刊传播武术应兼容并蓄,树立大武术传播理念。首先是立足于对武术博大精深的全面体现,不仅在风格流派的繁多与技术体系的庞大,还在社会功能的多元与思想观念的错杂,更在对中国不同阶层和社会集团思想风貌、伦理道德以及职业规定性等的涵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映照,对国人生存方式的生动折射,因此,只有从“大武术”理念入手,广视野、多维度地展现武术,才能将武术之真意广为传布。其次,武术的传播现状呼唤武术期刊树立大武术传播理念,引领武术传播方式之走向。多年来,“政府高度认同一些所谓的精华流派,认同那些所谓的官方武术;而对于那些地方性武术拳种流派的认同程度就显得相对较低,甚至于不屑一顾。[4]”这高度认同与不屑一顾的差距造就了中国武术表面繁华和实际落寞的反差,使得如少林武术般的武术之大宗也已沦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划定范畴之内。可喜的是,2010年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明确提出了“大武术”的武术发展理念,因此,武术期刊理应担当起“大武术”的传播责任,挽救一些濒危拳种于即将消亡之际,延续其历史性的生命意义。惟其如此,一些老拳师的离世才不会表征着武术血脉的断开,也许这才是武术期刊在当今时代对中国武术的最大贡献。再次,华夏民族自古以来浓重的家族意识在万千武术流派之间筑起了一道道高墙,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壁垒。武术期刊应着眼于大武术的视角,矢志于打破各拳种、流派间的隔膜,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进而站在民族的乃至世界的高度,更深入地挖掘华夏民族共有的宝贵的武术文化内涵,才能最终造福全人类。
1.2文化与技术互彰,以文化为目的
传播内容中女性失位
(一)传播内容层次的表征
对于第一种女性失位现象,在传播内容层面上有以下几种表现:
有研究者对我国八家主导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文汇报》)新闻版新闻作品研究发现,男性新闻人物在出现频率,被引用频率和被拍摄频率等多方面都远远超过女性,其中在有言论被引述的新闻人物中,男性占91%,女性占9%。男性新闻人物中的职业身份较重要者(如政治领导人,企业团体负责人)占男性新闻人物的70%,女性新闻人物中政治性身份者仅占18、7%①。
也有研究者发现在小学教材中都存在此类型的现象。《全日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1979年—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书中插图明显地男性多与女性,高年级尤为严重。且女性多是保育员、营业员、纺织工人等形象,而男性则多为科学家、文学家、解放军等形象。书中的166篇故事性课文,女性为主角的只有21篇(其中8个是小孩和小学生,7个为一般群众)。而书中出现的国内外革命领袖、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及著名的历史人物无一是女性②。
对于当前占主导地位的电视媒介的考察也看见一斑。有调查表明,在32个省、区、直辖市以上的电视台中,仅有7家电视台有专门的妇女节目,约占22%。妇女节目的播出数量也比较少。据估算,7个台每周播出470分钟,约8个小时,占这7个台周播出总时数(约441小时)的1、8%。大部分妇女节目没能占据晚间的黄金时间段,使节目难以产生社会影响③。
至于电影,美国学者这样评判:“其一,大多数美国电影是由男人和为男人拍摄的,而女人则变成了一种景观;其二,从叙事的角度讲,美国影片多将男性表现为主动者,而把女性打发到配角位置上。”④中国的电影亦是如此,像《天地英雄》之类的电影数不胜数,在影片中,要么将女性置于可有可无的配角位置,要么就是根本没有女性的出现。张艺谋的处女作《红高粱》,影片一开始便是七个呈现在男性欲望目光中巩俐的特写镜头。而女人的登场,不仅成功地解脱了女性悬置于历史父子场景之外的焦虑;同时,想象性地释放、缓解了中国与世界、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巨大张力。
传播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摘要]传播学是高校传媒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文章以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探讨传播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如何适应智媒时代出版行业的发展,形成教学内容特色,使学生能够通过该课程深入了解、分析编辑出版业的各种传播现象。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传播学;教学内容;优化
传播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传播学课程在高校传媒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出版业进入智能化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开设的传播学课程,必须适应传媒时展,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发挥最佳的传播效果。
一、编辑出版学专业传播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原则
(一)与时俱进原则。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出版业面临转型挑战。传播学是研究传播现象与传播规律的学科,包括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等五大研究领域。传播学课程必须随着出版行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强化传播学对编辑出版其他专业课程的引领作用。(二)突出特色原则。传播学课程开设在不同传媒类专业中,其教学内容必须有所侧重。例如,开设在广告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应突出讲授和研究广告传播相关内容;开设在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应侧重讲授新闻传播规律与特点;开设在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应重点研究出版业传播现状与趋势等相关问题。该课程须在教学中结合专业背景,形成教学内容优势特色。(三)联系实践原则。传播学课程理论性强,较枯燥难懂,在教学中不能仅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应该紧密联系出版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加大专业实践力度。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传播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与更新
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可以说,创新不仅关系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未来。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文化是凝固的文化、僵死的文化。不创新,文化难以延续传承,更难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五千年而不衰,就是自身有一种吐故纳新的能力,有一种求变图强的精神。现在,世界文化格局风云变幻,各种文化潮流相互激荡,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文化创新的社会意义日益凸显出来。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才能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对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冷静的审视和深入的反思,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第一,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行创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敏锐发现并引领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使文化更好地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准确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目的的认识,统筹城乡、区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全面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
第二,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行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倾听群众呼声,反映人民愿望,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文化品种、样式、载体、风格的极大丰富,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第三,顺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进行创新。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具有世界眼光,用更加宽阔的视野来观察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时了解掌握国外文化发展动向,积极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扬弃升华,使中华文化不仅能够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兴盛发展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大胆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又不简单模仿、照抄照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之路,使中华文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四,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创新。科技与文化历来紧密相连,如影随形。可以说,谁占有先进科学技术,谁就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生产传播效率。要大力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努力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使中华文化的影响通过网络得以广泛延伸。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传播模式
摘要:本文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为切入点,以易班网络媒体平台为载体,以易班建设为抓手,借助传播主体、信息内容与传播受众三个要素,解构易班平台上网络思政教育有效传播的实现过程,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传播模式,凝练有效传播对策,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传播视角。
关键词:易班;高校网络思政;内容传播模式;探析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到了媒体融合发展对于当代媒体行业的重要性。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媒体传播党的宗旨、党的工作理念,也是媒体行业的重要职责和伟大使命。在这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他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革,从而使其满足时展的要求和高校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易班网络平台就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成为了高校思政网络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符合新媒体发展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
1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播学审视
所谓的传播学,指的是一种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它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知识点,通过多学科的有效融合来对人类的一切传播行为、过程以及规律、技巧等进行勘察的一种方式。从传播学角度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特定的信息传播过程。传播内容是传播过程的关键,而进行传播的目的,也就是将指定的内容输送给特定的对象,同时想通过这样的传播行为进一步引起他们的注意和记忆,从而让他们理解传播内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教育目标。而教育对象会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做出各不相同的反应,主要表现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即传递真实的信息,能够客观、准确地描述事物的发展状态,从而抛去一切虚假的元素,这才是传播内容的关键因素,如果教育对象接受的是虚假的信息,那么就会对他们的思政教育成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而失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就是传播内容的时效性,在信息化发展如此迅速的时候,对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也比较高,如果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其他因素影响,导致其速度过慢,就会使其变成过时的信息。而在当前的思政教育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以及高校学生日益增强的需求,这就导致学生对其传播内容失去了兴趣,以上两个因素,无论是真实性还是时效性,都是影响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
2传播学理论对高校网络思政内容传播的启示
传播内容失位现象管理论文
[内容简介]文章以电影《天地英雄》为由头,对当前大众媒介传播内容中的性别歧视的现象表征进行了分析,试图从传统历史、文化积淀、传播者心理等层次对现象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思考。
[关键词]传播内容女性歧视
前段时间,倍受媒体关注和影迷期待的国产大片《天地英雄》上市公映。诚然,与大多数以西部历史为题材的中国电影不同,何平导演费尽十五年心思打造的这部精装历史影片给受众展示了一段中国历史进入开元盛世之前的英雄逸事。突出完整的故事情节,顶级影星的加盟,贴切主题的背景音乐,壮阔美妙的大漠风光,都给影片增添了无数的卖点。尽管如此,像大多数英雄题材的电影一样,《天地英雄》给笔者最大的视觉冲击就是这又是一个宣扬男权主位意识的典型。影片中的唯一女性主角是一个可有可无、以叙事者身份出现的文弱美丽、需要保护的公主形象。影片的主旨也在突显男性英雄的一些表征:允诺的一言九鼎,尽忠取义的英雄气概,以弱敌强、以寡御众的悲壮。
故此,笔者以为由头,来探讨一下传播内容中的女性失位现象,并对背后的深层原因做一些尝试性的思考。
当然,笔者还试图对女性失位做一下外延上的界定。女性失位包含两层意义:其一就是类似与《天地英雄》式的忽略女性的传播内容,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要么是可有可无的配角角色,要么就是在传播内容中根本没有女性的存在;其二就是女性在传播内容中大量出现,但是却畸形地失去了应有的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充当男性主权的“空洞的能指”,内化为男性的附属物、占有对象。
(一)传播内容层次的表征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传播融合丰富课件内容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多媒体课件的分类;多媒体课件的跳转关系;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制作流程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具体的动画等方式表现出来、学生利用学生工作站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通过问题的形式来训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沿着一个树状分支展开学习活动,该树状结构由教学内容的自然逻辑形成、多媒体课件总体要求内容简洁明了、交互性好、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形式、个教学课件的开发决策制定之前,要对需求、课件所实现的目标及制作课件的物资条件有一个系统的分析、文档提供等方面提出课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指标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多媒体教课件的分类及其制作的过程、方法与技巧,并提出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分类,制作,
多媒体技术则是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传播技术融为一体,综合处理、传送和贮存多媒体信息的数字技术,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中,使课件内容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
1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多媒体课件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结构类型、生成型结构、智能性结构三类,根据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多媒体网络课件可分为:
接受对象特点精准式文化传播策略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中国文化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文章以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背景,提出要充分考虑文化交流与传播接受对象特点的精准式文化传播,探讨了精准文化传播的模式与要素,提出了依据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精准确定传播内容、依据传播客体与传播内容精准确定传播渠道的精准式文化传播策略。
关键词:对外交流;精准式文化传播;大众传播
1精准式文化传播的模式
精准式文化传播是指针对文化传播对象的不同特点,选取合适传播内容,运用科学有效传播渠道进行的文化传播。与精准文化传播相对应的是粗放式文化传播。长期以来,我们对海外受众认知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不够重视,实证性研究也较少,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往往不分对象采取“一视同仁”的方式,交流传播效果不太显著。如果不对文化交流传播对象的历史、传统、信仰、习俗等加以研究,不加区别地以相同标准、内容与形式进行文化交流传播,就很容易造成文化传播的壁垒性障碍,无法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个别情况下甚至可能引起文化交流接受对象的排斥[2]。因此,要变“以我为主”的对外传播模式为精准式文化传播,构建一种“你我结合”的对外传播模式。我们所提倡的文化传播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单向输出,不是要求对方无条件认可、接受、内化中国文化,而是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交流,是国家间民族间的互通有无、信息交换、相互借鉴,通过交流互鉴互学共同促进和丰富世界文化的发展。“以我为主”的文化传播模式中,传播者的主观想法决定了双方文化交流的内容与形式:传播内容选取的是传播者想要交流的文化素材,传播形式选取的是传播者擅长与熟悉的方式方法。这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方式过度关注传播者的主观态度而忽略被传播者的需求与特点。文化传播受众是独立存在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生存背景和生活习俗,他们兴趣爱好不同,思想不同,行为不同,所以这种传播模式对于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有相关文化背景的海外受众来说会有较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对于那些不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是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不尽相同的受众来说则很难引起共鸣,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然,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也不能采取一味迎合对方、受受众支配的传播模式。一味迎合受众者需求,很容易在只选取符合对方价值体系的文化内容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正确的文化传播模式是“你我结合”的模式,即既关注受众的需求,又不失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将传播者的声音巧妙地传达给文化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交流与传播效果。
2精准文化传播的要素
一般来说,传播有5大要素,分别是传播主体(传播者)、传播客体(受传者或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媒介)、传播效果(反馈)。兹择其要者述之。
融合媒介对民俗文化传播的创新
摘要:随着信息媒介的日新月异,手机等移动终端备受青睐,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与透明机制,使得媒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传播形式可以共同服务于同一个对象,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渠道,各类媒介呈现大融合的趋势。多元一体化的传播趋势在丰赡文化传播手段的同时,对文化自身的发展和更新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媒介融合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其对东北民俗文化的创新和推动作用,意在为东北乃至各类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的推演提供前期阐述和逻辑分析。
关键词:融合媒介;民俗文化;文化传播
在当代研究中,融合媒介多是指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传播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媒介逐渐打破壁垒,完成不同传播渠道、媒介形态、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融合媒介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多渠道且快速的趋势,在电子媒介的依托下,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准确传达给受众,并用丰富的手段来准确表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它以数字化为渠道,摒弃了诸多传统媒介存在的弊端,形成了一种具有显著优势的传播渠道链。随着媒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以手机、移动电脑等终端的“第六媒体”集音频、视频、文字于互联网平台上,使得各种媒体不再局限于单一且传统的传播渠道之下,各种媒体呈现大融合的趋势[1]。在传统媒介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次的前提下,民俗文化也随着传统媒介的渗透具有更大的可能性映入大众的视野。媒介融合不仅成为文化传播的有力武器,更成为民俗文化由小众走向大众、由民族走向国际的一种重要助推器。因此,本文依托互联网时代融合媒介的大环境,立足东北民俗文化传播经历的显著变革,探索信息时代下融合媒介对东北民俗文化传播的创新与推动作用。
1整合多样化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新理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媒体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主要集中在丰富门户网站、社群平台、短视频平台、KOL传播阵地、直播等传播渠道;同时,颠覆并重构传播理念,从单一形式的传统展示向多种形式共存的多样化传播转变。一方面,面对当前东北民俗文化传播的现状,要创建多种平台并行传播的模式,选择契合的传播平台,搭建专属传播阵地。东北民俗文化应先从自身文化内容入手,寻求其中积极向上且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内容,深入挖掘和解构重塑,再将东北民俗文化中能够与信息技术产生联系的文化相互契合,制作系列民俗故事动画、有声读物、绘本漫画等传播载体。在宣传民俗文化契合点的同时,不依赖单一的媒体形式,而是依托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搭建专属“二微一抖”等传播平台,进行优质内容生产和投放,通过契合当下受众接受度的传播媒介,实现东北民俗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使东北民俗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文化、受众、经济等多重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融合媒介网状化、公开化、多样化、快捷化、整合性、互适性的特点,可以创新东北民俗文化传播理念,赋予文化传播以新时代的内涵。在电子媒介的依托下,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准确传达给受众,并用丰富的手段准确表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东北民俗文化传播困境往往是其囿于传统观念和文化定位,不敢做出跨越性创新变革而越发故步自封,民俗文化应该顺应趋势,在发展的过程中革新,在革新的过程中完善,去除传统传播渠道单一的弊端,实现渠道的融合。挖掘东北民俗文化中的主题和特色,进行文化传播内容整理,为不同传播平台提供对应的内容支撑,真正做到传播优质内容。
2促进多形式内容开发,推动优质内容生产
手机媒介形态作用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前言;手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与影响;手机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形态的补偿性;手机图书馆建设策略分析;未来展望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数字化的兴起,使图书馆的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手机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过程模式、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基本上完全符合大众传播的线型模式、手机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比较、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信息的个性化、分众化服务是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化、影响与融合、手机图书馆的补偿性、探寻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创新内容资源,提供个性服务、多渠道产业链,提升盈利空间等。具体请详见。
1前言
数字化的兴起,使图书馆的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传播媒介的广泛采用,将对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读者权利意识的觉醒,也推动着图书馆加快角色转变……新兴信息传播形态和阅读形式体现出的特征在根本上决定着其对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手机图书馆,探讨手机作为传播介质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影响及其对媒介形态的作用。
2手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与影响
2.1手机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过程模式
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过程由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等5个基本要素构成,简称“5W模式”。这一线型模式界定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图书馆的本质是信息传播,其传播过程至少也必须具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收者4个基本要素。其中,传播者就是图书馆;传播的内容即作品信息,是人类创作的、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传播媒介是指用于负载、扩大、延伸、传递作品信息的物质实体,可能是图书、音像制品、报纸等;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终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