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介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14:02: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播媒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播媒介

蚊类传播媒介的调研

作者:景晓常树珍张世水宫学诗赖世宏单位: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采样方法成蚊主要采用5种方法,人帐诱捕法,该法所用的诱饵为调查者,诱帐用40目棉纱布制成,帐顶方形,面积80cm×80cm,帐底张开后的直径150cm,诱帐的垂直高度130cm悬挂时下沿距地面40cm,上下四周均用绳子栓紧固定。诱捕者持手电筒和吸蚊器立于帐内,随时捕捉飞入帐内的蚊虫。每次以15min为一计量单位。网捕法,用网孔为60目的绢纱自制,网圈的口径20cm,网袋深60cm,呈圆锥形,网柄长60~100cm。由采集者手持昆虫网网柄作“8”型挥动,每次以55次/min的频率挥网5min为一计量单位。灯诱法,采用有关单位研制的吸入式诱蚊灯或二氧化碳三联式诱蚊灯,前者由紫外线灯管、吸蚊扇、供电器三部分组成,后者加二氧化碳释放罐。在各采集点,将灯放置于适当的位置,每次以60min为一计量单位。人工小时法,采集者手持电动吸蚊器在住户的人房、猪圈、牛棚、禽舍吸取蚊虫,采集30min/h为一时间单位,计量单位为只/人工小时。动物诱捕法,在成蚊采集点,放一活的动物(禽或畜),一人手持吸蚊管和手电筒,捕获落在动物体上吸血的蚊虫,每次以15min为一计量单位。幼虫密度:在发现有蚊虫孳生的积水处或容器中,用塑料勺(容积约500ml)捞取的蚊幼虫,以15勺捞取蚊幼虫的平均数作为蚊幼虫密度。然后将部分蚊幼虫带回实验室待羽化后鉴定蚊种。蚊卵的采集:对不同类型的蚊虫孳生地的尘土、木屑等样品,按不同环境分别进行处理,放入恒温箱孵化,进一步饲养,待羽化后鉴定成蚊。

环境因素每次成蚊采集取样时,均测定采集地点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度、风速、降雨量等环境气象因素。每次卵、幼虫及蛹取样时,均记录调查点水的温度及pH值,土壤的酸、湿度,降雨量等环境气象因素。

在蚊虫调查中,共发现蚊类5属28种,其中环股按蚊、朝鲜伊蚊、背点伊蚊、致倦库蚊、暗脂库蚊、拟态库蚊、棕盾库蚊及骚扰阿蚊等7种为这一地区的新记录蚊种。在这些蚊种中,82%为古北界或古北界及东洋界均有的蚊种,18%为东洋界蚊种,表明一些东洋界蚊种可以在古北界区域内生存。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在不同区域的不同生境中,蚊类具有不同的优势蚊种[2]:蒙山以骚扰阿蚊、淡色库蚊、朝鲜伊蚊为优势蚊种,平邑和蒙阴城区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临沂城区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苍山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贪食库蚊及三带喙库蚊,日照优势蚊种则以东乡伊蚊、淡色库蚊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蚊虫种间竞争的存在,蚊虫的种类和优势蚊种在逐渐地发生变化,有些蚊虫从优势蚊种变为常见蚊种或稀有蚊种,而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的密度却逐渐增多,扩散的范围趋向增大,成为一些区域生境的优势蚊种。

蚊虫的孳生,其孳生地非常广泛,除了东乡伊蚊、海滨库蚊在海边石穴、石缝及海水坑孳生外,在地表积水及容器积水中的蚊种按孳生地的水质性质可分为流水和静水两大类。环股按蚊(林氏按蚊)、马来库蚊、拟态库蚊、惠氏库蚊、中华库蚊、小拟态库蚊、东方库蚊、二带喙库蚊、魏氏库蚊、常型曼蚊及黄色蔓蚊偏喜欢孳生于较清洁的水中,而褐尾库蚊、骚扰阿蚊则喜欢孳生于污水中,骚扰阿蚊尤其喜欢孳生于稀粪坑中,此外,济南按蚊(潘氏按蚊)、中华按蚊、迷走库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则在2种孳生地均有较多的孳生。在容器积水中,可分为区2种类型,一种是缸罐、水盆(槽)、水缸、石穴(窝)自然积水,水质较清;另一种为树(竹)洞、尿钵、罐头瓶、废轮胎等容器积水处,水质较混。前者积水中主要孳生白纹伊蚊、朝鲜伊蚊、背点伊蚊,偶尔也发现三带喙库蚊、济南按蚊等孳生,后者发现有白纹伊蚊、仁川伊蚊、朝鲜伊蚊及汉城伊蚊,偶尔也发现有中华按蚊、贪食库蚊等孳生。在流动的较清洁的水质中,曾发现有中华按蚊、济南按蚊、拟态库蚊、三带喙库蚊、惠氏库蚊等多种蚊虫,而淡色库蚊、褐尾库蚊及骚扰阿蚊则可在流动的污水沟中发现。

成蚊的嗜血习性,根据国内外关于蚊类嗜血习性报告[3],我们对沂蒙山区11种常见的蚊虫的嗜血习性作了以下初步判断:淡色库蚊的嗜血范围广泛,但以人血和鸡血为主,兼吸其他动物的血。三带喙库蚊主要嗜吸牛(羊)、马(驴、骡)、猪等家畜血,并兼吸人血。中华按蚊的主要嗜血对象是牛、羊,其次是马、驴、骡,猪其次,而吸人血者较少。二带喙库蚊的主要吸血对象是牛、鸡和人血,马和羊,狗血较少。白纹伊蚊主要嗜吸牛血和人血,而嗜吸其他家畜血液相对较少。骚扰阿蚊主要吸人血、牛血并兼吸猪、鸡及其他家畜、禽血。刺扰伊蚊在牛体上捕获的蚊数量最多,羊、马、驴、猪等家畜血次之,吸人血较少。朝鲜伊蚊主要以牛羊为主要嗜血对象,而吸人血者较少。中华库蚊以嗜吸牛血为主,马、羊血次之,人血较少。潘氏按蚊主要嗜吸牛血,兼吸人血及其他家畜、家禽血。迷走库蚊是野栖蚊种,而以吸人血、牛血为主。

查看全文

探索古代文学传播媒介

媒介是指信息传递或接受过程中的载体和中介。媒介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或技术手段,是传播渠道;媒介也指那些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媒介机构。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活动的中介或中介物,它本质上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物质、技术、符号和人,在社会性的传播过程中,媒介往往表现为媒介组织和媒介机构。媒介形式呈多样化,一般至少可以分为四类媒介:即信息处理媒介、信息储存媒介、信息传播媒介和信息接收媒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四类媒介也呈现出相互转变和融合、形成一个媒介系统的趋向。

理解传播媒介时需要对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载体、传播渠道进行一定辨别,即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载体、传播渠道的区别在于:首先,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或手段(如语言、文字、记号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其次,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等。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如大众传播形式中的媒介就有杂志、书籍和报纸;而一种媒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传播形式,但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第三,传播媒介也有别于传播载体。在传播学中,载体是指某些能传递信息和负载符号的形式或物质,包括符号和媒介两种。传播媒介与传播载体在概念上是种属关系,传播载体是包括符号和媒介在内的大概念,传播媒介是隶属于传播载体的小概念;最后,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在传播学中,渠道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等。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文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很大区别在于:传播新闻的媒介是比较固定的9和专门的,而传播文学的媒介则呈现为多样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学有时本身就是传播的媒介,而新闻不具备这方面功能。此外,文学传播中,更多的是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往往表现为交叉关系,而很难明确进行分别。从这样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传播文学的媒介与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甲骨文是中国原始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广义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龟甲和兽骨是文学的媒介。甲骨文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后期,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红色以示吉利,涂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均以刀刻成,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它们经过几千年沉睡,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被发现。发现地点是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的一个村子,那里是当年殷商第20代国君盘庚的故都。是年由于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人们先是以之为龙骨,用作药材治病。翌年,商人王懿荣对这些甲骨发生了兴趣,他赶到河南收集了许多,带回去研究。后来,刘鄂又继续收集,达到五千多块。于是,便有一些学者将其定名为“甲骨文”。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甲骨文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经成为成熟的文字。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被辨识出的约一千七百多个。从甲骨文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看,甲骨文主要是用来记录祭祀、征伐、狩猎、田渔、畜牧、丰稔、出入、疾病、风雨等事宜,有的还涉及经济状况、社会组织与人事等。

这些文字的组合带有文学的性质,因此,龟甲和兽骨可以看作是较早的文学媒介。与此相近,有的民族原始文学是写在泥上,或刻在石头上,这样泥与石头也可视为文学媒介。跟龟甲和兽骨这一媒介相关的还有“典”、“册”问题。从书的角度看甲骨文,这种“书”是否成册,是目前尚待研究的问题。《尚书·多士》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一般认为其中的“典”、“册”,与后来的“简策”之“策”相同,当时刻有卜辞的龟甲骨多是成册的,这一点在甲骨文的出土实物知识得到证明。今人董作宾在《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发表的《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说,他发现了刻有“册六”的龟版,并有穿孔,并认为在殷代可能就有许多龟片串连成册了。又小屯乙编四五二八片,记事刻辞有“三册,册凡三”五字,亦是记龟册的数目。由此可知,殷代之时,为了便于保存及查检,就把相关的刻有卜辞的龟甲兽骨连成册。这种册,自然不同于后来的册叶装,只不过是串连起来而已。因此可以把这种串连成册的甲骨文,称为我国最早的书,或亦可称为龟甲兽骨之书。但因其尚属于档案性质的东西,还不能等同于后来的正式图书,所以可将其视为我国正式图书出现以前的先驱形式或图书的雏形。

查看全文

电子传播媒介研究论文

十九世纪下半叶,左拉曾经自信地说:"真实具有自己的声音,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听错。"那个时候,浪漫主义的玄奥与夸饰已经让人厌倦,实证论成为左拉们信奉的思想。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自然主义,作家们相信,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生活的真实纹理。根据雷蒙德·威廉斯的考证,这时的"艺术"具有了"真实"的涵义:"最为重要的是,大写字母开头的’艺术’终于成为代表一种特殊的’真实’――’想象的真实’"。真实即己包含了无限的魅力。这种观念迄今不衰。"一切都是真的",这无疑是一个份量沉重的许诺。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电子传播媒介的兴盛无疑得到了真实观念的巨大肯定。相对于书写文化的文字符号,影像是一个更善于呈现真实的符号体系。摄像机不仅将"真实"展示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之中,纤毫毕现,同时,摄像机正在破坏与印刷文明相互协调的一系列界限。这个意义上,摄像机远比所有的文字著作更有资格说:"一切都是真的"。

对于某些哲学家说来,"真"可能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这个字眼背后隐藏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思辨区域。然而,对于电影和电视说来,"真实"与否仅仅是解决这个问题:影像如何为观众制造出"真实感"。人们的感官之中,视觉的意义是决定性的。这个意义上,"看"的消费支持了电子传播媒介的繁荣,人们觉得"看"到了更多的真实。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电子传播媒介的信任与机械有关:这种真实是公正不阿的机械拍摄下来的。机械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摄像机是客观的,中性的,它摒弃了人为的主观判断而忠于世界呈现的真相。

如今,许多事实无不证明,人们对于电子传播媒介的信任过于天真了。影像符号、机械与科学技术提供的是某种表象的真实,这些机械从未脱离过人为的有意操纵。摄像机的推、拉、摇、蒙太奇以及种种匠心独运的剪辑无不暗示出机械操纵者的主观意图。这里,所谓的真实无宁说是机械操纵者所承认、所欲看到的真实,摄像技巧不过是为这一切制造某种貌似自然的形式而己。从摄影棚、模型的使用到特技摄影,电影"弄虚作假"的技术日臻成熟。大力砍向脖颈的刀斧与飞速撞向公主的火车不过是刀斧离开脖颈或者火车离开公主的胶片倒放一下而己,水底飘拂的海藻与沉船的残骸不过是利用玻璃鱼缸拍摄海底景象罢了,至于壮观的舰队或者激烈的空战很可能仅仅是游泳池里的模型船只和手工操纵的玩具飞机在镜头面前产生的效果。换一句话说,只要人们愿意,电子传播媒介完全有条件编造天衣无缝的谎言。

如果说,摄影棚、模型、特技摄影多少与现实原型发生某种联系,那么,计算机――另一种机械――的诞生几乎改变了电影制作之中的所有领域。计算机的数码成像无疑是一场彻底的革命。计算机抛下了现实世界,或者说,计算机正在凭空生产某种"真实"。无论是《真实的谎言》、《阿甘正传》、《空中大掼篮》还是《侏罗纪公园》、《终结者续集》、《泰坦尼克号》,人们可以在银幕上看到种种奇异的景象,生龙活虎,清晰无比――但是这些景象并未出现在摄像机的镜头之前。在我看来,数码成像可能摧毁某些最后残存的界限,例如真或者伪,理想或者现实,艺术或者社会。哪一个美女同时拥有巴铎的嘴、赫本的眼睛和斯通的脸型?这种美女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然而,对于数码成像说来,合成这样的美女不费吹灰之力。换一句话说,真与伪,理想与现实,或者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巨大沟堑轻而易举地被数码成像所弥合。传统的边界消失之后,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正在清晰浮现。

神话的时代已经逝去。神话离人们已经十分遥远。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哪叱探海,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些神话赖以产生的文化环境消失了。马克思曾经问道:"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神话的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能够同自动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马克思看来,科学击退了神话。理性和实证精神正在深入人心,神话式的想象遭到了普遍的嘲笑。相信科学技术无疑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旋律,科学技术是人们观察真实的保证。然而,人们没有料到的是,现今的科学技术业己具有这种能力――它甚至能随心所欲地制造"真实"。相对于原始初民的神话作品,科学技术无宁说是一个超级的神话制造者,只不过科学技术的威望可以将这些神话称之为真实而己。这时,人们可能发现一个奇怪的事实:某些时候,科学技术导致了神话与真实二元对立的消解。技术的日臻完善会不会导致真实的日益疏远?事实上,传统的真实观念遭到了科学技术的沉重打击。目前为止,导演与摄影师成为这种打击的实施者。他们所生产的真实让我们感到了什么?

查看全文

传播媒介发展论文

[内容提要]媒介的干涉是指在媒介发展过程中,每当一种新媒介诞生之初,它不可避免的要借鉴老(旧)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新媒介同时以自己的传播力影响旧媒介形成的固有格局。经过一段纠缠和交错,各媒介的媒介个性逐步确定,媒介格局也稳定下来,这时众传媒处于一种相互叠加的状态。按照这一思路,90年代崛起的因特网目前和传统的大众传媒正处于一个相互干涉的过程。

纵览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在每次新媒介诞生并与旧媒介并列的交叠关头,始终存在着一种“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即尽管新媒介在技术手段、传播特性方面迥异于旧媒介,但在开始发展的一个时期内,它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直接借鉴原有的旧媒介,旧媒介的传播逻辑或多或少的要渗入新媒介。这样要经过一个时期的纠缠交错之后,新媒介才慢慢积淀出完全适合自己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而一旦新媒介独立之后,它就会以一种独立的力量对旧媒介产生强有力的冲击,重新结构媒介格局。本文把旧媒介的传播特色和传播内容渗入新媒介的现象称为媒介的“干涉”,而将新媒介成熟以后对旧媒介的冲击后形成相对稳定的特征并行发展称之为媒介的“叠加”。这两种现象随着报纸的诞生就初见端倪了,一直延续至广播电视。世纪之交,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媒介异军突起,它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它本身目前还不成熟,也正在经历一个“叠加与干涉”的阶段。所以传统新闻媒介的危机感似乎还不那么迫在眉睫。不过可以预见,一旦这一阶段完成,它将以崭新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名副其实地成为“第四媒体”而挑战传统大众传媒。这一过程其实是一个新旧传播时代交替更迭的转折。因此,研究这一课题,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厅?

一、现象扫描;我们首先来看看新闻传媒发展历史当中的“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以此透视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报纸诞生之前,基本上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新闻媒介,那时的新闻往往和政令、商情或演说观点混合在一起。因此,就大众传播媒介本身来说,报纸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特点表现得非常杂,如它的小说连载有书籍的特色,法规的颁布又有政令的特色,很难说它和具体的哪个媒介相干涉了。直到广播诞生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当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KDKA电台于1920年1月2日正式开播之时,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媒介已经步入了一个十分成熟的发展期。这种成熟表现在:

1、报纸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如针对不同信息的类型和不同读者的要求,报纸本身的分层基本成形。既有《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这样严肃的政党报纸,也有诸如《世界报》、《纽约日报》这样的大众黄色小报。报道内容以新闻为主,同时兼顾散文、漫画等适合副刊的内容。在报道题材方面,消息、通讯、特写和评论等新闻文体形式已基本成熟并固定了下来。

2、当时作为唯一的新闻传ッ浇椋ㄖ接涤凶罟惴旱氖苤谌郝洌豢梢运担鞘钡氖苤谝私庑挛牛丝幢ㄖ剑鹞匏荆蛭挥衅渌嘈偷拿浇橛胨赫1ㄖ降纳缁嵊跋炝Υ耸笔俏抻肼妆鹊摹?

查看全文

大众传播媒介发展

一、现象扫描;我们首先来看看新闻传媒发展历史当中的“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以此透视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报纸诞生之前,基本上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新闻媒介,那时的新闻往往和政令、商情或演说观点混合在一起。因此,就大众传播媒介本身来说,报纸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特点表现得非常杂,如它的小说连载有书籍的特色,法规的颁布又有政令的特色,很难说它和具体的哪个媒介相干涉了。直到广播诞生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当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KDKA电台于1920年1月2日正式开播之时,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媒介已经步入了一个十分成熟的发展期。这种成熟表现在:

1、报纸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如针对不同信息的类型和不同读者的要求,报纸本身的分层基本成形。既有《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这样严肃的政党报纸,也有诸如《世界报》、《纽约日报》这样的大众黄色小报。报道内容以新闻为主,同时兼顾散文、漫画等适合副刊的内容。在报道题材方面,消息、通讯、特写和评论等新闻文体形式已基本成熟并固定了下来。

2、当时作为唯一的新闻传ッ浇椋ㄖ接涤凶罟惴旱氖苤谌郝洌豢梢运担鞘钡氖苤谝私庑挛牛丝幢ㄖ剑鹞匏荆蛭挥衅渌嘈偷拿浇橛胨赫1ㄖ降纳缁嵊跋炝Υ耸笔俏抻肼妆鹊摹?

3、报纸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媒介运作体系,从采访、编辑到出版,从成本核算到广告费用的评估。在这一点上最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出现恰恰是报纸为了解决信息来源问题而采取的举措,如美联社的前身港口通讯社,就是由《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等六家报纸联合成立的。合众国际社的前身之一国际新闻社也是有报业巨头赫斯特创办的。

在这种情况下,新诞生的广播将无可奈何的处于报纸的阴影下,因此早期的广播在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都有浓重的报纸的色彩,这表现在:

查看全文

传播媒介农村“疏远化”原因研究

一、农村“疏远化”的原因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理想型的农村面貌是村落人口熙攘、村烟袅袅、忙时收种,闲时聚居,没有“空巢老人”亦没有“留守儿童”使“老有所依,壮有所用”。但是我们在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同时,却也在无意识中使得农村逐渐“疏远化”。(一)话语“失控”。农村“疏远化”最基本的要从语言说起,主要是方言。不同的村落其说话方式和腔调各有所异,这种特色是不偏离“失控”的。语言方面的“失控”主要在于:一、普通话在村落的逐渐推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丢失了农村语言魅力,也许不久的将来方言会逐渐被普通话替代,到那时候农村语言就是真的“失控”了;二是俚语、俗语、谚语的“失控”。农村语言的特色之一就是几千年积累了大量的俚语、俗语、谚语,如“远亲不如近邻,紧邻不抵对门”、“腊月的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但是,随着农村的发展以及新农村的建立,这些俗语、谚语、歇后语只停留在老辈人的脑海里,而新生代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会逐渐忘却,即使是教育,有些俗语、谚语也是收录不全的,大部分村落的“语言精华”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失。(二)艺术“失控”。表面看来民间艺术是在“生理需求”之上的,与经济发达的都市中的“欲望”是同样的弊病,但其实不然。这些民间艺术来源于村民的“糊口仪式”,如“祭祀”在远古时期是为消除病宰、粮食丰收而进行的仪式;“舞蹈”也是对先古的祭祀方式。这些民间艺术是属于“精神”方面,并不同于“欲望”,但不表示农村没有“欲望”,只是要比经济发达的都市少之更少。粮食作物即是食粮,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但现在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口越来越多,好多田地被闲弃,荒草丛生倒是一种“自然艺术”,但“生理需求”即将告终。经济发达、科技更新使老辈流传的民间艺术随之“失控”。

二、农村“疏远化”的过程

“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硬件设施逐渐完善起来。如专业的医疗设施、从幼儿园到高中一体化的教育设施、村落养老公寓、乡镇等,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解决吃、住、行、教育、养老等一系列问题。所谓农村“疏远化”形成的过程与这些措施关系甚大。(一)农村媒介的演变。关于农村媒介的演变,本文主要从语言、媒介技术两个方面论述。首先是语言的演变。从远古部落群居的肢体语言到各朝代的“之乎者也”,再到全国推广的普通话,语言这种交流的媒介演变是随着时段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各村落的方言也随着时代的潮流进而流失,这种流失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悲伤。其次是农村媒介的演变。口语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互联网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对人们影响最大。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技术使人变得“独立”,也正是这种“独立”使农村缺少了一种的韵味。而正是这种韵味的缺失,让农村变得有些畸形,这种畸形比不了城市,却疏远了“鸡鸣犬吠”的农村。(二)农村与城镇的结合化。“建筑主义”会逐渐侵蚀农村的文学与艺术。在本文中“建筑主义”主要是指现在农村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非农村化”现象,这种现象使农村失去了本该拥有的特色韵味之美。理想型的农村面貌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但城乡一体化的结果是楼房耸立、田地荒芜。农村作为一个“世外桃源”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面貌,而变得经济化、物质化。

三、农村“疏远化”的结果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三个时段:原因、过程和结果,“原因”是事物演变的主要因素,也是结果的重要前提。话语权“失控”——语言“流失”和艺术“失控”,这两方面的失控正是导致农村“疏远化”的结果——农村的“消逝”。韵味的消逝。现如今的村落已失去了原有的韵味,而变成了一些商家的原材料的加工和生产地。一些非新农村的村落,也正在加快步伐向新农村建设方向出发。因此,农村的消逝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商业经济化。如果大众传播媒介能把艺术、政治、哲学同商业和谐地、天衣无缝的混合在一起的话,它们就将使这些文化领域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商品形式。好多新农村改革的商业模式已经成型并且运行的非常成功,彻底的和过去以农业为生产力的村落划清了界限,如新农村的商品猪、一体化的轻工业(服装、生产用品等)生产线,从产品的开始就有商家提供技术、资源等,这使得农村工业已经如城市一般走上了规模化的道路。总之,新农村越建越好,人民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好,但是在我们洋洋自得的享受着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是否也该思考一下我们失去了些什么?

查看全文

传播媒介自由与限制论文

关键词:表达自由限制大众传播互联网

[摘要]:

表达自由权利的行使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媒介,简单来讲就是表达所借助的手段或工具。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都是最常用的媒介,也是最有影响的几种大众传播媒介。不同的媒介会产生不同的言论问题,不同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相异的介质,不仅影响到媒体使用者表达自由权利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也影响到政府规范媒介的依据和有效性。文章以美国最高法院所作的相关判决为切入点,探讨了美国规范不同大众传播媒体的法理依据。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人们言论和出版自由和法律,这意味着人们有权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接受信息,并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主张、看法、信仰、信念、见解等传播给他人或社会而不受无端、非法干涉、约束或惩罚。作为自由,它体现为政府不得随意干预民众合法的表达,比如不得对媒体刊登什么或不刊登什么样的内容施加事先约束和审查;作为权利,表现为当民众的表达自由受到侵犯的时候,权利受到侵犯的一方,可以请求司法机关予以救济。

在内容上,表达自由包括人们在任何问题上均有形成和持有信仰和意见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体)交流思想、观念、意见和信息的自由;交流的形式不仅包括纯粹的言论(purespeech),还包括绘画、歌舞和人类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交流方式。此外,所有形式的交流,除了可以面对面或小范围地交流外,还可以跨越地区、国界的限制。

按照美国著名的宪法学者爱默森的观点,表达自由既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基本手段,也是民主政体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表达自由还具有安全阀的功能。通畅的言路和良性的言论生态环境,有助于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将以媒介与表达自由之关系为出发点,以美国最高法院的相关司法判例为依据,探讨不同媒体享有的表达自由。

查看全文

论当代传播媒介对音乐教育的作用

1现代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

现代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既给现代音乐教育带来种种便利,但同时也提出了众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

1.1音乐泛滥使用,欣赏意义流失

现代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使得音乐的普及更为简便,音乐无处不有,音乐无处不在。家庭接受音乐的方式,不外乎电视。电视节目,使用音乐;电视剧,片头片尾曲,插曲也是音乐;电视广告,无不是音乐。商城街道,有婉转动听、柔情蜜意的背景音乐;校园广播,电影院,公园到处都能够与音乐插身而过,就连载运垃圾的垃圾车都播放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旋律。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俨然与音乐息息相关,紧紧相连,然后很多场合播放的音乐目的不在于让听者欣赏,而是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一为营造氛围,缓和气息;二为商业需求。美国尼尔•波兹曼在谈到电视新闻节目时说道:“所有这一类的节目都是以音乐开始、以音乐结尾的;而且在播映告一个段落的时候,所播放的商业电视广告也有音乐。这种音乐的用意何在?跟戏剧和电影一样:刺激观众的情绪,制造紧张气氛,为某种心理期待作铺垫。”[2]长此以往,人们对音乐的泛滥接受使得欣赏意义顿时流失,音乐带来的强烈感受和冲击感也愈发变淡。德国R弗兰德H劳厄指出:正是由此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音乐听赏习惯的平庸化和对音乐的麻木不仁,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无可测算的,而且将长期存在。因此,现代媒介传播方式对音乐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1.2心不在焉的听觉方式

MP3、MP4、手机的多功能,使得大学生与音乐亲密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东西的便捷促使他们终日养成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由于数码音乐传播的便捷,学生们甚至养成了边听音乐边学习的习惯。暂且不说对音乐的欣赏是否具备意义,音乐加学习的模式对提高学习能力是否有用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如此情况日益普遍,大学生对音乐的欣赏需求日益减退,能力也日渐消散,对音乐教育来说是需要重视的问题。这种心不在焉的聆听方式与习惯既不能很好的欣赏音乐,更不可以把握音乐的真谛。因此,音乐教育层面应重视对大学生掌握音乐的特征以及欣赏音乐的方法,合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养成聆听音乐的正确方式和习惯。在音乐欣赏中,必须发挥主体能动的意向,在感知音乐旋律的同时,不断回忆方才消失的旋律,将孤立的音乐片段联结成整体,并且投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补充、丰富和阐释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深入理解音乐的深层意蕴。

查看全文

大众传播媒介分析论文

一、信息传播对社会危机的引导和控制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传播的特点、方式及性质对社会危机产生影响体现在3个方面:信息环境的建构、媒介形象认知、媒介信息传播与认知惯势。

1、信息环境的建构

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信息供给建构了公众认识社会的信息环境。但大众传播媒介性质决定了其信息传播的特点:及时而不隐蔽、注重事件而非知识、强调客观而非主观解释。因此大众媒介提供的零碎化、事件化、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往往不能给公众建构起一个完整、清晰的信息环境。

现代社会危机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风险性等特点,当社会危机涉及到公众基本的价值观、信仰、生存及生命安全时,社会危机的强度就增大,对公众的心理及行为影响就强烈。当社会危机强度超过公众心理承受有极限,而大众媒介无法给公众提供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社会危机图景时。公众对社会危机的认识就处于混乱和混沌状态,无法建立清晰的信息环境,使得决策缺少足够的信息依据,公众在行为上就会处于被动和混乱状态,大规模的社会危机就极有可能爆发。

显然,当社会处于危机状态时,作为公众信息环境的主要建构者,大众传播媒介应,在恪守及时、客观、真实等基本原则的同时,尽可能提供相关的知识性、解释性和引导性的信息,帮助公众建立完整、清晰的社会危机信息环境,为公众行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查看全文

传播媒介和文学研究论文

摘要:世纪之交国际文学理论学会主席、西方当代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在《黑洞》、《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论文学》等一系列论著中对传播媒介与文化文学的关系问题以及文学符号和文学符号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问题作了专题性的论述,在国内外理论批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文章以上述论著为根据全面阐发了米勒关于传播媒介与文学关系,关于人类文学符号及文学符号研究的发展变化过程和未来走向,关于西方现代和当代的文学符号及文学符号研究的具体形态、性质特点等问题的理论学说,为我们了解当代西方理论批评界关于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提供了一幅明晰而透彻的剖面图。

关键词:媒介决定论纸质媒介文学电子媒介后文学

一、媒介决定论

拿破仑说过:“三张敌对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曾利用广播煽动起了德国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60年代肯尼迪曾利用电视赢得了美国选民的好感,在大选中获胜。人类的传播媒介,无论是纸质媒介如报纸、书刊等还是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电脑等,都对社会文化有巨大的影响力,这是不言而喻的。

为其如此,西方的传媒理论家们便不约而同地指出: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如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媒介犹如枪弹,对接触到它的人会产生直接、迅速、有力的效果,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后来人们将此种观念称作是“枪弹理论”(bullettheory)。70年代西方著名传媒理论家诺利一纽曼(ElisabethNoelleNeumann)认为,媒介对社会观念的形成有强大的影响力:某一时期某一媒介宣扬某种观点,一些持不同观点的人由于害怕被孤立而不愿表达他们的看法,这样在大众媒介的压力下支持异常意见的人越来越少,而媒介所宣扬的东西越来越有影响力,以至便变成了主导性的观点。纽曼将她的这种大众媒介强力影响公共舆论的理论称作是“沉默的螺旋”(spiralofsilence)理论。

与“枪弹”论者和“沉默的螺旋”论者一样,西方最负盛名的传媒理论家麦克卢汉也认为媒介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不过在他看来媒介的巨大效力不是由媒介所传输的内容引发的,而是由媒介的传输方式本身引发的。他在名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明确指出:过去人们只注意到了媒介的内容的作用,而没有注意到媒介形式的效力,事实上“媒介的塑造力正是媒介自身”,“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换句话说,媒介的效力主要发生在形式的层面上,主要源自它的运作方式本身对人们的“感知模式”或者说思想方式的“坚定不移、不可抗拒”的深刻影响力。历时地看,人类的传媒方式主要经历了口头语、书面语和电子媒介三大阶段。口头语发生得最早,是人类早期的基本传媒形式。口头语是一种用声音传达人的感知经验的形式,是一种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可以直接通达到人的内在生命经验中去的传输形式。正是这种直接的通感式的传输形式赋予了早期的人类以特殊的思想方式即“整体直觉”式的思想方式,赋予了他们以特殊的思想意识即将全身心完全融会到大自然中和社会集体中的神秘意识和社会集体意识,从而促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机制即“永恒的集体和谐与太平”社会。麦克卢汉将之称作是“部落社会”。书面语发生在口头语之后,是对口头语的超越。西方最典型的书面语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虽产生得很早,但在上古和中古它只是作为一种储存文献的手段而存在,直到文艺复兴后期印刷术出现以后,它才被人们当作一种传输感觉和思想观念的传媒方式运用,才变成了一种主导性的传播媒介。“拼音文字是形声分裂的特殊文字。”它人为地将文字与声音割裂开来,用视觉压制听觉,是一种分割肢解性的传媒形式。“拼音文字在使人脱离封闭的部落回音室而转入线形组织的视觉世界中的转换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拼音文字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人早期整体的立体的有机的直觉的即兴的思想方式,而赋予了他们以分析的线形的机械的逻辑理性的统一的思想方式。“西方的价值观念建立在书面语的基础之上。”正是基于这种分解性的线形的机械的统一的思想方式之上,西方人建立起了他们的线形的连续的机械的现代文化,麦克卢汉将之称作是“文明”状态。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电脑、因特网等电子传媒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逐步取代了书本、报刊等纸质媒介的主导地位。“过去的技术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而电力技术是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电子媒介是一种既有声音又有文字和图像的集合性的传媒形式,在它那里听觉、视觉、触觉等相互融会,混为一体,不可分离。正是这种浑一的多维的整体性的新媒介培育了人们浑一的多维的整体性的思想方式从而拓制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景观——即丰富、多元、整体、和谐的新社会机制,西方人又返回到了前书面语时期通感式的、整体化的、人的心理能得到全面释放的、部落式的文化状态中,麦克卢汉将之称作是重新“部落化”状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