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10:57: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冲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黄土冲沟高填方路基的质量控制论文
一、工程特点
K96+610-K99+900段沿线均由黄土覆盖,由于多年洪水冲刷及地表水的渗漏,形成黄土冲沟和塌陷。依据地势条件,东西向冲沟发育,并且多形成“U”形沟,沟深在20-50米之间,沟底宽度10-30米不等,沟面坡度约30°-45°。两侧坡面陡峻,灌木丛生,地形起伏多变。沟面黄土柱状垂直节理发育,由于黄土遇水膨胀,干燥后又收缩的特性,多次反复坡面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裂缝和剥落,并且沿深度逐渐减小。在地表径流容易汇集的地方,在土质松散,垂直节理较多的黄土地段,形成暗洞、暗穴等陷穴。路线跨越的九条沟最深处中心填高34米。这种不规则的地形及特殊的地质情况,会造成路基填挖结合部薄弱,相应地也给准确进行土石方计量带来困难,如何控制好这些路基的工程质量及如何用科学的手段准确计量成为本项工程的重中之重。
2、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冲沟特殊地形地质情况,参建各方人员精心组织,严把工程质量关,制订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对路基填土施工及沟面处理采取了如下几点措施:
1.机械清除沟底及坡面30-50cm厚的杂草、松散土,挖除沟壁多年剥落的落坡土直至坚硬部分,使其沟面几近规则。
2.K96+610-K105+500段属Ⅰ、Ⅱ级非自重失陷性黄土段,原地面清表后将地面土翻松40cm疏干,地基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采用25KJ冲击压路机碾压10遍或采用50T以上重型压路机碾压6遍,碾压宽度为路基两侧排水沟外1.0米范围内。
冲沟高填方路基质量控制论文
1K96+610-K99+900段沿线均由黄土覆盖,由于多年洪水冲刷及地表水的渗漏,形成黄土冲沟和塌陷。依据地势条件,东西向冲沟发育,并且多形成“U”形沟,沟深在20-50米之间,沟底宽度10-30米不等,沟面坡度约30°-45°。两侧坡面陡峻,灌木丛生,地形起伏多变。沟面黄土柱状垂直节理发育,由于黄土遇水膨胀,干燥后又收缩的特性,多次反复坡面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裂缝和剥落,并且沿深度逐渐减小。在地表径流容易汇集的地方,在土质松散,垂直节理较多的黄土地段,形成暗洞、暗穴等陷穴。路线跨越的九条沟最深处中心填高34米。这种不规则的地形及特殊的地质情况,会造成路基填挖结合部薄弱,相应地也给准确进行土石方计量带来困难,如何控制好这些路基的工程质量及如何用科学的手段准确计量成为本项工程的重中之重。
2、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冲沟特殊地形地质情况,参建各方人员精心组织,严把工程质量关,制订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对路基填土施工及沟面处理采取了如下几点措施:
1.机械清除沟底及坡面30-50cm厚的杂草、松散土,挖除沟壁多年剥落的落坡土直至坚硬部分,使其沟面几近规则。
2.K96+610-K105+500段属Ⅰ、Ⅱ级非自重失陷性黄土段,原地面清表后将地面土翻松40cm疏干,地基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采用25KJ冲击压路机碾压10遍或采用50T以上重型压路机碾压6遍,碾压宽度为路基两侧排水沟外1.0米范围内。
3.对坡面裂缝和路基范围内的独立土柱,采用全部挖除或爆破的方法,挖弃至路基范围以外。
剖析湿陷性公路路基施工论文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在干燥情况下,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压缩性,遇水后在一定外力作用或在自重作用下强度骤降的一种特殊岩土。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宁夏、陕西和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其中以03马兰组黄土最具有代表性。湿陷性黄土对公路工程的工程危害主要表现为遇水后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公路路面大面积开裂、下陷,从而引起其他次生公路病害,进一步加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引起恶性循环。所以公路工程中的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运营期养护工程。
省道临午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北地区,公路等级为23m宽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设计荷载100kN.m。沿线经过汾河阶地、昕水河阶地和山前台地。在河流阶地以及山前台地地表覆盖有厚度达5m~9m厚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Ⅱ级自重湿陷。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施工措施恰当与否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省道临午线K15+900~K17+100段为山前台地,地表覆盖9m厚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表冲沟、陷穴发育。设计中对填方路段原地面清表后采用1000kN.m夯击能强夯处理消除湿陷性,对于挖方路段挖至距离路床后采用1000kN.m夯击能强夯处理消除湿陷性并设置30cm后灰土封层。对于高挡土墙及桥台地段则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整个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施工过程中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图纸及当地实际情况,对不同段落分别采取了措施。具体如下:
1填方路段
黄土路段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防排水,避免施工场地排水不畅或浸水。对各个处置措施的施工工艺均应设置试验段,以确定各施工参数。
黄土高路堤稳定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路堤的离心模拟试验和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总结了高路堤的平面离心模型试验和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及对高路堤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所取得的结论,提出了反应黄土基本性质的K—G模型和改进黄土高路堤设计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路堤高路堑稳定变形研究
1黄土的基本性质研究
为全面了解国道312线沿线黄土的基本性质,先后在会宁县鸡儿嘴(K105+150)和青江驿(K54+740)取代表性黄土土样,在界石铺到青江驿段K54+680的U形黄土冲沟内取饱和软黄土土样,及在国道309线王源岘子及雷家岘子内取夯填黄土土样,现场测定了含水量和容重,在室内进行了微观结构观测和矿物成份分析及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并进行了饱和及非饱和黄土力学性质的本构关系研究。从试验中可以看出,对非饱和的黄土填土,采用Daniel方式的E—μ非线性弹性模型,可以较满意地描述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而对于饱和软黄土,其不排水应力应变及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具有特征阶段性。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若用E—μ模型表达,当应力水平S>0.5时,破坏比Rf的微小变化将引起弹性模量Et的很大变化,即放大倍数β对Rf非常敏感。对此研究提出了适合饱和软黄土的一个新的K—G模型及相应的参数确定方法。
实验表明,上述模型已能很好地描述饱和软黄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随着施工的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及振动碾的采用,填土的干容重已远远超过过去人工夯实及非振动式压路机所能达到的水平。为此,由重型击实标准确定的最大干容重达到18.72kN/m3,最佳含水量降至12.5%。填筑干容重由过去的15.7~16.7kN/m3提高到17.64kN/m3。这对高路堤的性态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干容重的提高使击实土的湿陷系数降至远小于0.015,变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此外,土的压缩系数在P=200kPa、300kPa、和600kPa时,而一般天然黄土的压缩系数为2.0~20.0×10-4kPa-1,这意味着路堤的沉降比过去有所降低,预留沉落量也可相应减小。
骨干坝除险加固工程问题及措施
[摘要]根据某骨干坝水库工程的工程现状,分析现阶段水库存在的工程隐患,提出除险加固的方案,进一步对新建溢洪道、放水管维修以及坝面破损处理等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为骨干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提供相关设计施工依据和方法,也为同类型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骨干坝;存在的问题;除险加固措施;溢洪道设计;探究
1工程概况
直沟1#骨干坝位于丘陵山区,该沟道内共有4座骨干坝,自下游往上游依次为直沟1#至4#骨干坝,兰新高铁及G6国家高速及国道109线公路从直沟1#骨干坝沟口北部穿行而过,骨干坝为确保沟口段王家口村群众生产、生活及沟口建筑及交通设施免受沟道内洪水威胁而建,但在其建成后的长期运行中,因资金等原因工程缺少必要的维修养护导致泄水建筑物水工结构老化失修等问题严重,已不能正常使用。直沟1#骨干坝始建于2007年4月,原工程设计控制面积3.58km2,主沟长6.6km,比降4.9%,可淤地面积为3.27hm2,总库容为50.49万m3,其中淤积库容为36.25万m3,防洪库容为14.24万m3。目前该坝已运行至今11年,其已淤积库容为25.19万m3,拦沙量为25.19万m3,剩余库容为25.30万m3,已淤地面积为2.27hm2。目前直沟1#骨干坝由放水建筑物和坝体“两大件”组成,无溢洪道,该坝自建成至今运行多年从未进行过除险加固,坝体及放水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坝体下游有兰新高铁及G6国家高速及国道109线公路、王家口村和耕地等重要保护对象,因此直沟1#骨干坝的除险加固工作迫在眉睫。
2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案
通过进一步核实直沟1#骨干坝病险情况,确定其目前存在以下隐患:(1)坝体:1)坝体运行时间年限已接近设计年限,并无增设溢洪道设施,已淤积库容达原工程设计淤积库容69.4%,结合坝体下游有重要保护对象,对坝体正常运行有安全隐患;2)上游坝面坝前淤积处冲刷较为严重,约20m被冲刷掏蚀为2m高立面,已影响坝坡稳定,上游坝面卧管附近坝脚坍塌较为严重;上游坝面左岸冲沟2条,分别长5m,深1.5m,宽0.3m和长4m,深0.6m,宽0.2m,陷穴共4处,直径0.3m深0.3m的3处,直径0.3m深0.5m的1处;3)上游坝面右岸冲沟4条,分别长2m宽0.2m深0.7m,长5m宽0.3m深0.3m,长10m宽0.2m深0.5m和长12m宽0.5m深0.2m。陷穴共11处,直径0.7m深2m的5处,直径0.5m深2m的2处,直径0.3m深0.6m的3处,直径1.2m深1m的1处;4)坝顶路面横向裂缝2条,分别为长16m,宽15cm,深1.5m和长5m,宽10cm,深1.0m。陷穴共6处,直径0.7m,深1.5m的4处,深2.5m的2处;5)下游坝面左岸横向冲沟3条,分别为长1m,宽0.2m,深0.2m和长9m,宽0.2m,深1.5m另一条长5m,宽0.1m,深1m;下游坝面右岸与坝肩交界处冲沟1条,长6m,宽0.3m,深0.6m。陷穴共5处,直径0.3m深1m的2处,直径0.5m深1m的2处,直径0.2m深0.8m的1处;6)坝面上下游两岸均无排水设施,两岸坡面洪水对坝面及放水建筑物冲刷严重;坝体下游马道无纵向排水设施,坝面雨水对马道冲刷较严重。(2)溢洪道:直沟1#骨干坝原设计无溢洪道,本骨干坝淤积库容已超过50%。(3)放水管(卧管):卧管台阶砼腐蚀严重,表面部分脱落,左右两侧的边坡较陡,放水孔部分被粘土掩埋或堵塞,卧管最低处基础被掏空。(4)放水明渠:槽身轻度腐蚀,表面混凝土大面积脱落,受坡面雨水冲刷,部分横向断裂损坏,损坏长度为10m;涵管出口下游约15m处至放水明渠出口被淤泥填埋,已无法继续使用。进一步核实该淤地坝病险情况,经认真分析研究,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对该水库工程采取以下工程方案进行除险加固:(1)坝体:修复坝面冲沟,对坝面冲沟以1:1的边坡开挖后进行换填,回填土压实度系数需满足碾压土石坝回填土压实度要求;坝体上、下游坝面两岸增设纵向排水沟,减轻坡面雨水对上下游坝面的冲刷;下游马道内侧增设横向排水沟,减轻坝面雨水对马道的冲刷破坏;对26眼坝面陷穴直接采用进行人工封填处理。(2)泄洪建筑物:增设溢洪道,从而防止出现漫坝的危险,确保下游村庄及道路设施的安全。(3)放水建筑物:将进口卧管两侧陡坡分两部分进行削坡,陡坡下部分以1∶0.75边坡进行削坡后留1m宽马道,上部分以1∶1边坡进行削坡,掩埋或堵塞的放水孔进行人工清理,放水孔进行表面冲洗后砂浆抹面,保证卧管放水孔畅通;拆除已损坏段12.7m出口明渠及消力池并重新修建,其余明渠进行表面冲洗后砂浆抹面。
复杂地形地区涵洞平面设计研究
摘要:在进行复杂地形地区涵洞平面设计时,既要考虑近期地块未开发状态下的山洪排放要求,也要考虑远期其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发挥排水防涝、泄洪功能。复杂地形地区涵洞平面定线应尽可能结合现状地形情况,沿现状冲沟布置以减少填挖方量,同时满足水力转弯半径的要求。另一方面,涵洞平面布置应避开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功能区,为远期城市开发预留空间。复杂地形地区涵洞与规划道路交叉布置时,还应充分考虑道路雨水管网系统接入的便利性。
关键词:复杂地形地区;涵洞;平面设计
常见山地城市其地形一般起伏变化大、现状冲沟、山坡分布变换频繁,在区域建设初期的规划过程中,需对现状起伏大的地形作一定平整,并对原有多而杂的自然冲沟、水系进行梳理、合并,这使得山地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中,经常需对跨越一定区域的长水系采用涵洞进行连接设计,这些涵洞作为城市泄洪通道将长期保留使用[1]。由于复杂地形地区涵洞功能定位、地理条件等不同于一般的公路涵洞,也不同于平原地区一般的河道整治工程。复杂地形地区涵洞平面设计中需综合考虑的因素较多,涵洞的平面选线既与涵洞的工程造价、实施可行性、水力稳定性息息相关,并且与城市规划、城市防洪、城市排水系统等紧密相连,是涵洞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对于高填方公路排水涵洞设计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多[2,3,4],但对于复杂地形山地城市涵洞平面设计的要点及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报告不多。文章以重庆市大竹林片区肖家沟水库涵洞工程为背景展开讨论,通过对复杂地形地区涵洞设计工程实例的分析,总结提出复杂地形地区涵洞平面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为复杂地形地区涵洞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大竹林片区肖家沟水库涵洞工程起点接金洲大道上游已设计涵洞,终点排入青堡立交南侧现状水系,涵洞总长度约2.5km,其功能定位为替代原自然地形状态下水系和冲沟,作为上游肖家沟水库的泄洪道,同时,远期作为城市排水通道使用。涵洞设计流量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进行计算确定:)/(3QsmKFnp=式中:K—径流模数F—汇水面积(平方公里)n—面积参数根据不同汇水面积和设计流量,新建涵洞断面形式分2种,桩号K0+000~K0+794.5为上游段,长度794.5m,汇水面积3.38km2,设计流量为49.80m3/s,涵洞断面尺寸为:B×H=4.0×4.0m;桩号K0+794.5~K2+544.2为下游段,长度1759.7m,汇水面积4.49km2,设计流量为68.82m3/s,断面尺寸为:B×H=5.0×4.0m。涵洞形式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箱涵形式。两段涵洞设计参数具体如表1所示。
2涵洞平面设计原则
滑坡整治论文:铁路滑坡原因与整治透析
本文作者:孙鹏工作单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滑坡发生过程及形态特征DK60+695~+850段路基工点中路堑部分于2011年8月开挖,约半个月开挖成型,2012年3月24日线路DK60+820右侧45m处发现地表裂缝;该段路堑工点最大边坡高约21.43m,路堑开挖后形成临空面,边坡沿土石界面滑动,形成牵引式滑坡,即为Ⅰ号滑坡体。Ⅰ号滑坡体南北延伸约90m,东西宽约108m,厚约3~14m,面积约6200m2,体积约9.3万m2。线路中线DK60+780处裂缝发现于4月初,受征拆影响,施工单位为方便四号隧道施工,将部分隧道开挖弃渣弃于DK60+700~+760段冲沟中,弃渣范围长约130m,宽约70m,弃土最大厚度15m,总方量约8万m3;尔后,将该弃方作为施工便道,重载车辆来回碾压,造成该段山体沿土石界面形成推移式滑坡,即为Ⅱ号滑坡。Ⅱ号滑坡体南北延伸约220m,东西宽约280m,厚约10~20m,面积约21700m2,体积约36万m2。线路左侧山体滑坡发现于2012年5月8日,施工单位在施工四号隧道明挖段时,将弃土堆弃于线路左侧坡顶,共弃土约20万m?,致使坡体形成推移式滑坡,即为Ⅲ号滑坡。Ⅲ号滑坡体南北延伸约230m,东西宽约350m,厚约8~19m,面积约50100m2,体积约75万m2。滑坡整体形态清晰,轮廓明显。滑坡后壁呈圈椅状,东西南北侧边界明显,北侧为厚层施工弃土覆盖。滑坡体地表发育众多裂缝,土体整体破碎。Ⅰ号滑坡主滑方向为S70°W,Ⅱ、Ⅲ号滑坡主滑方向为S50°W,滑坡形态特征见图1。滑体岩土特征滑坡发育范围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滑坡体原地表冲沟发育,砂岩、泥岩节理裂隙发育,为地表水入渗的主要通道。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砂质黄土及块石土,两侧及前缘厚度较薄,土石界面东北高,西南低,整体倾向沟心方向,具顺层趋势。滑体物质组成:人工填土、砂质黄土、块石土。滑床岩土特征根据调查、勘探成果揭露滑坡体滑床主要为三叠系中统(T2Ms)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呈全风化~弱风化。滑动面(带)特征经现场详细勘察及调查,滑坡前缘、后缘及两侧较为明显,通过试坑及观测点可见土层与泥岩层接触面处有光滑面,并且有滑动擦痕;在滑坡中部,钻探孔揭示与土层接触的泥岩层可见完整结构面,其结构面见滑动擦痕;在滑坡后部滑动面(带)为土石界面,即沿覆盖土层下的泥、砂岩全风化带滑动。滑坡整体滑动面顺层倾向沟心,埋深5~19m。
滑坡形成原因分析
地形地貌工程所在位置为山前缓坡地带,自然坡度8°~20°,北高南低,表层覆盖厚层黄土,残坡积层较厚;区内发育4个冲沟,沟深壁陡,受多条冲沟切割,地形破碎,在冲沟两侧存在高陡临空面。地貌特征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及地形条件。地层结构滑坡区地层结构上部为第四系砂质黄土,其下为块石土,下伏三叠系中统砂岩、泥岩,勘察资料显示,土层界面基本向冲沟缓倾,角度约3°~10°。砂岩、泥岩交替存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全强风化层遇水后易软化,强度降低,客观上存在沿土石界面滑动的条件。降水因素滑坡发生前区内多次降水,气象统计显示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区内降水量为73.3mm,相比近几年同期明显偏多,且受今年春融影响,地表水下渗量增加;经多次、长时间降水下渗,使岩土体容重增加,岩体强度逐渐降低,土体凝聚力减小,抗滑力减弱。滑坡发生后区内也发生多次较大降水,主要集中在2012年6月~7月,降雨量为194.6mm,相比往年同期明显偏多,其中7月21日单日雨量达91.1mm,为该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单日最大降雨量;经观察,每次降雨后Ⅲ号滑坡体位移均有明显增加,6月5~6日、6月26日、7月23日降雨后,Ⅲ号滑坡后缘裂缝位移增加趋势明显。大气降水是促使滑体滑动的主要原因。工程因素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改变了原始的地形地貌,排水措施没有及时施做,导致地表水排水不畅,渗入坡体的地下水量增加,岩土体容重增加,降低了坡体的稳定性。另外,路堑开挖后,至今未实施防护工程,边坡失稳,形成Ⅰ号滑坡。Ⅱ号滑坡上方弃土8约万m2,Ⅲ号滑坡上方弃土约20万m2,也大大降低了斜坡稳定性,是滑坡滑动的原因之一。
谈论水库工程地质勘探
l工程概述
拟建情久水库位于开阳县双流镇情久村,水库所在光洞河为长江流域乌江支流清水的鱼粮河一级支流。库容1308万m,拟建坝高约55m,水库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枢纽及输水建筑物,工程具有工业供水、灌溉等功能。
2区域地质
2.1地形地貌
测区地处云贵高原北部斜坡地带,构造运动以间歇上升运动为主,地势总体北西高南东低。测区最高点海拔17l3.0m,位于水库北西面狼鸡岭,海拔1440m以上的山岭为大类山期剥夷面,形成于第三纪早期,见于光洞河两岸分水岭地带;测区中部稍低,海拔一般1200~1350m,为山盆早期剥夷面,最低为测区东南部一带,海拔约1100m,为山盆晚期剥夷面。测区大地地貌元属山盆早期夷平面,相对高差一般100~200m,区内地貌单元主要属浅切低中山侵蚀地貌、溶蚀型的峰丛沟谷、溶丘谷地地貌。
2.2地层岩性
街办事处城市建设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中等城市战略部署,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的环境,完成全年城市建设任务,特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项目安排(六项)
(一)、背街小巷建设
继续围绕背街小巷建设实施核心区无黄土裸露工程,每个社区至少修一条背街小巷。背街小巷开通、升级改造要达到“路通、灯明、卫生、安全、美观”的标准,且路面无坑槽、有排水设施,有密闭的垃圾集散点,6月底前竣工。
1、信用社北侧巷,完成道路整治、亮化。
责任单位:气象街居委会
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分析
摘要:对于煤矿建设,事先勘探工作极为重要,整装勘查作为一种全新的一体化勘查,在找矿开矿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贵州省金沙县禹谟煤炭整装勘查区为例,从地质、气候、地表水、地下水,地层富水性,断层、小煤矿、老窑等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从而为以后煤矿的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煤炭整装勘查;突水原因;水文地质;地质
1.引言
贵州省金沙县禹谟煤炭整装勘查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属于内水系丰富、水量充沛。想要最大程度的保证煤矿开采安全,让煤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要加强对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规划煤炭资源的开采,可以促进当地煤矿开采投入产出的健康协调发展。
2.勘查区以及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1勘查区概况。禹谟整装勘查区位于贵州省金沙县南部及黔西县的北部,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中游偏岩河干流及乌渡河支流,地处乌江支流偏岩河与乌渡河的上游支流间的河间地块。整体海拔高度在850m~1450m之间,地跨东经106°11′42″~106°27′58″,北纬27°13′15″~27°30′44″。北接遵义县,西抵大方县,东邻修文县,交通便利。勘查区内及周边出露的地层年代,包括以下十种: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茅草铺组(T1m),中统松子坎组(T2s)、狮子山组(T2sh),上统二桥组(T3e),侏罗系早中统自流井群(J1-2zl)以及第四系(Q)。2.2区域水文地质概况。整装勘查区地形为溶蚀型低中山,总体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勘查区北部勘查区最高点;勘查区北东部偏岩河河谷位置为最低点。勘查区北、北西、北东大部地区,其中分布三叠系碳酸盐岩,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长期溶蚀下形成峰丛槽谷、峰丛洼地、岩溶盆地以及形态各异的落水洞、暗河天窗等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由于岩石抗风化强度不同,故南东部沿地层北东-南西走向上,形成近似台阶地形。玉龙山灰岩组成较高山岭,长兴灰岩多陡峻峭壁,煤系地层多遭侵蚀成低山、丘陵、山沟,该地势起伏较大,冲沟发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