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贫困居民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06:19: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城镇贫困居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镇贫困居民家庭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通过对城镇贫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了当前城镇贫困产生的根源,结合实际分析了以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利弊,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地区收入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这一主要发展趋势不协调的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不断增加,城市贫困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必须尽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1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城镇贫困居民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对城镇贫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了当前城镇贫困产生的根源,结合实际分析了以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利弊,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地区收入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这一主要发展趋势不协调的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不断增加,城市贫困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必须尽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1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城镇贫困居民家庭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对城镇贫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了当前城镇贫困产生的根源,结合实际分析了以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利弊,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地区收入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这一主要发展趋势不协调的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不断增加,城市贫困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必须尽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1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城镇贫困居民家庭情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这一主要发展趋势不协调的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不断增加,城市贫困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必须尽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1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近几年的城市贫困发生率基本为6%-8%,而20*年
我国城市贫困率为5.3%。城市贫困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大大高于十年前水平。
城镇化发展多维减贫效应分析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最新的年收入2300元(2010年标准)为贫困标准线,我国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039万人减少到了2017年的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97.5%降到了3.1%,贫困人口的规模和深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状,我国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扶贫减贫任务依然艰巨,尤其是老、少、边、连片特困地区,脱贫困难重重,制约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官方统计资料一般采用单一指标即贫困发生率来测度贫困人口的变化,仅从收入角度反映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于除收入以外的医疗教育等隐性贫困并不敏感,因而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贫困程度,制订出相应的对策。因此,在对贫困进行测度时,采用多维贫困的视角[1],除了常用的收入贫困外,加入了反映居民文化程度的“教育贫困”指标和反映居民可接受医疗服务程度的“医疗贫困”指标,以便更完整地反映居民的贫困状况。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镇化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研究城镇化的多维减贫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1.1理论假设。著名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和缪尔达尔认为:一国的人均收入必须迈过一定的门槛才能逐步发展起来,否则会陷入“贫困陷阱”中,进入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在“贫困陷阱”中主要制约力量来自资本积累,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对于资本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城镇化将城乡二元结构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本积累率,从而使得经济摆脱“贫困陷阱”而迈向更高水平的均衡状态。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2-13],本文认为城镇化推进贫困减缓主要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公共财政支出三个方面,因此提出以下三个假设:假设1:城镇化发展导致资源集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经济增长从而提高人均收入以及对教育、医疗等资源的获得性。假设2:城镇化所带来的人口迁徙一方面让农村贫困人口直接接触到了城镇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劳动力的流入刺激了服务业的发展,进而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减贫。假设3:政府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加大财政公共支出力度,优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从而有益于贫困减缓。1.2模型设定。为了检验城镇化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了基本计量模型:Povit=α0+α1Urbit+α2Macroit+vi+γt+μit(1)公式(1)中,Povit表示贫困程度,Urbit表示城镇化率,Macroit表示宏观控制变量,包括财政干预、人均GDP和产业结构三个指标,vi为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固定效应,γt为时间固定效应,μit为随机误差项。为了更加准确地估计城镇化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在公式(1)的基础上加入空间变量和滞后期获得动态空间面板模型。Povit=ρåwijPovit+LnxTitβ+δåwijxTjt+λåwijμij+vi+γt+ϵit(2)公式(2)中,ρåwijPovit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ρ为滞后项系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LnxTit为解释变量,δåwijxTjt表示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δ表示其空间滞后项系数,åwijμij为扰动项空间滞后,λ为扰动项滞后系数,vi表示地区固定效应,γ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ϵit~(0,σ2),通过对模型的相关系数进行控制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空间面板模型。当λ=0且δ=0时,可以得到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滞后模型主要是度量被解释变量存在的直接空间效应;当ρ=0且δ=0时,可以得到空间误差模型(SEM),空间误差模型主要度量被解释变量除直接因素外的误差项产生的空间效应;当只有λ=0时,可以得到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于如何选择SAR、SEM、SDM三种空间面板模型,可以通过LM检验、Wald检验和LR检验来确定最合适的空间面板模型,为了便于比较和检验结果的稳定性,本文将三种模型同时进行了回归分析。权重矩阵是空间计量分析中表达空间交互结构的纽带,也是最为核心的步骤之一,本文采用的是空间嵌套权重矩阵,由邻接矩阵和经济权重矩阵相乘得到。采用嵌套矩阵一方面能够较好地反映相邻省域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另一方面能体现不同省域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嵌套权重矩阵wij以表1所示的方式得出,同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所涉及的变量主要分为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三部分,具体情况为:(1)被解释变量。衡量贫困程度的指标通常有贫困发生率、SEN指数、GT指数等,这些指标都是以收入作为衡量的标准,在识别贫困程度上显得过于片面,而贫困实际上是一个多维度的指标,故借鉴傅鹏等[14]的做法,通过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三个维度来综合表述贫困状况。对于收入贫困,由于缺乏2010年前的贫困发生率数据,故采用单德朋等[10]的方法,选取恩格尔系数来衡量贫困状况,在模型中各省份的恩格尔系数可分辨该地区发展的贫困程度,数值越大表明贫困程度越深,即为正向指标,部分年份统计年鉴中没有给出恩格尔系数,本文利用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进行了计算,得出相应的数值;对于教育贫困,选取各省份15岁以上文盲人口所占比重来衡量,也为正向指标;对于医疗贫困,选取各省份每千人口卫生室人员数来表示,为负向指标,即数值越高贫困程度越低。(2)核心变量。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城镇化水平(Urban),采用各地区城镇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重即城镇化率来衡量,人口城镇化率能够有效反映劳动力要素的聚集,从而对贫困人口的城乡流动带来的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人口流动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城镇化水平。(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包括对减贫有明显影响的其他因素,如:财政干预(Fin)、实际人均GDP(PGDP)和产业结构(Ind)。其中财政干预用各省份的政府财政公共支出占当年GDP的比重来表示,实际人均GDP以1978年为基期,除去通货膨胀的影响得出,由于产业结构的层次主要由第三产业来推动,故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产业结构。
2数据描述与实证分析
2.1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为保证时间的长度,尽量避免中国城镇化发展政策变迁对减贫的扰动影响,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和《中国财政统计年鉴》选取了2005—2017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被解释变量、核心变量、控制变量进行了归纳整理(见表2),表2展示了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2.2多维贫困的空间相关性分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带动资本和人口的广泛流动,贫困的空间分布可能会存在着越来越强的空间相关性。为了验证各省份之间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的空间特征,本文使用空间自相关Moran’sI指数来进行检验,其计算公式为:MoranI=Måijwij×åijwij(x)i--x(x)j-xˉåi(xi-xˉ)2(3)其中,M为区域的数量,xi和-x分别表示某区域的样本观测值和总体样本观测均值,i=1,2,…,M。wij为i与j区域的空间权重赋值,如果两地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赋值为1,否则为0,Moran’sI指数的取值范围介于-1至1之间,数值越大意味着该指标的空间相关性越强,若取值为0则意味着不存在相关性。利用空间嵌套矩阵对2005—2017年全国31个省份的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分别进行了Moran’sI指数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的结果显示,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的Moran’sI指数绝大部分为正值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我国各省份的三大贫困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收入贫困的莫兰指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呈现出倒“U”型的发展趋势,这表明我国收入贫困状况在2005—2010年间呈现出愈发增强的空间集聚效应,之后空间集聚效应有所减缓。而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的莫兰指数值逐年减少,表明其贫困集聚状况有减弱的长期趋势。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扶贫措施,打破地域界限,加快了人口和资本跨区域流动,从而让贫困集聚效应有所减弱。2.3空间模型的实证结果。本文以全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并且对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其结果也支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采用空间嵌套权重矩阵,运用Stata14.0软件进行空间面板估计,依次探究城镇化等指标对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的减贫效应;同时列出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结果,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直观地进行对比,也能检验估计结果的平稳性,且每一种模型都根据空间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和双固定效应进行控制,通过比较拟合优度R2选择空间固定效应为最佳模型,最终得到了以下实证结果:(1)收入贫困分析。收入贫困的实证结果如表4所示。为了便于进行对比,本文将普通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也放入表中,在表4各个模型的估计结果中,可以观察到,SAR模型和SDM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且其空间相关系数ρ显著大于零,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贫困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呈现出区域性的贫困聚集。根据拟合优度最高的SDM模型的估计结果,城镇化水平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收入贫困产生负向影响,其系数值为-0.1648,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收入贫困降低0.1648%。对于控制变量而言,发现产业结构和人均GDP指标显著地有利于收入减贫,政府的财政干预显著但反向作用于贫困减缓,其原因可能在于地方政府比较注重GDP的考核,故投放的财政支出大量用于基建等项目支出,而对于改善民生的项目投资较少,导致居民的收入贫困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水平上显著(下同)。(2)教育贫困分析。教育贫困的实证结果见下页表5,在此同样把普通面板回归模型放置其中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发现城镇化发展对于教育减贫并没有显著的作用,可能的解释是城镇化对教育贫困存在着倒“U”型的影响,随着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过了门槛值使得其对教育贫困的影响变得非常有限,甚至抑制了教育贫困的减少。观察拟合优度最高的空间杜宾模型可以发现空间自回归系数ρ显著大于零,故教育贫困也存在着空间集聚作用,各变量中除城镇化对教育减贫有消极效果外,产业结构也对教育减贫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也解释了服务业发展所导致的人力资本流动使得农村教育资源的流失更加严重,而财政干预和人均GDP指标显著地有利于教育减贫,说明财政支出中逐年增长的教育支出改善了居民的教育水平,相对来说教育具有更多的公共品属性,故服务于大众的政府财政支出对于教育减贫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3)医疗贫困分析。医疗贫困的实证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不管使用哪种模型进行回归,城镇化对于医疗减贫的效果都是显著的正相关,即促进了人们在医疗资源上的可得性,根据拟合优度R2的数值大小选择最合适的模型可以发现,时间固定SDM模型效果更好,拟合度达到了0.8503,根据该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空间相关系数ρ显著为正,表明医疗贫困同收入贫困和教育贫困一样具有空间集聚的特点。对医疗减贫的影响要素中,城镇化水平、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对医疗减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医疗贫困减少0.966%,说明人口的城乡流动有利于医疗服务覆盖面的扩大,经济增长和服务业的发展也对医疗减贫产生了积极影响,而财政支出不利于医疗减贫,其原因可能与收入贫困类似,政府的财政支出向GDP绩效的项目倾斜而忽视了医疗公共服务的投资。2.4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通过空间杜宾模型(SDM)效应分解所得到的城镇化减贫的效果如表7所示,其中直接效应是指本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对本地区减贫的影响,而间接效应是指本地区的城镇化对于周边地区减贫的空间溢出作用。由表7可知,城镇化发展对于本地区的收入贫困和医疗贫困均有着直接的抑制作用,但对教育贫困没有明显的效果,这与上文分析结果相似。对于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对周边地区的收入贫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虽然对于医疗贫困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为正,方向仍然保持一致。总的来说,各省份之间的减贫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关联效应,而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的收入和医疗减贫,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跨区域的联动减贫。2.5分区域进行检验。为进一步考查上述解释变量的多维减贫效应在不同区域有何差异,即检验其空间区域性特征,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对于全国省份进行了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划分,并分别对各地区的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进行了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知,对于收入贫困而言,城镇化指标只对西部地区都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于东部和中部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待发展地区的城镇化更有助于收入减贫,财政支出的减贫效果不太理想,与全国样本的分析保持一致。人均GDP则有着区域分化的态势,仅在东部和中部有着较强的减贫效果。而第三产业的减贫效果则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有着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系数值更高,说明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越能带动贫困减少。对于教育贫困,与全国样本类似,城镇化发展不利于教育减贫,在东部地区甚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在越是城镇化发展面临饱和的发达地区,城镇化对于教育减贫越失去了助推效果。财政干预对教育减贫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并不显著,人均GDP的减贫效果最好,在东部地区系数值最高,中部其次,说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增长越能带动教育减贫。至于医疗贫困,城镇化水平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有着1%水平上显著的减贫作用,在东部地区系数值达到了最高的1.4671,表明经济越发达,其医疗减贫效果越好。经济增长的医疗减贫效应则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生积极作用,而服务业发展只在中部地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财政干预对于医疗贫困没有减缓作用,这与收入减贫有着相似的表现。
3结论
中国城镇贫穷人口问题探讨
摘要: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成份、经济利益、就业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社会群体、利益格局和分配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人民群众生活在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同时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城市贫困人口。本文将对关注这一群体并对其所处困境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城镇贫困人口、城市化、对策研究
一、造成城镇人口贫困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国家人口基数过大,以及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种种问题,大多数城镇居民的生活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从收入分布的情况来看,大致呈橄榄形,即收入很高和收入很低的人群在城市人口中都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收入介入二者之间,属于中等水平。社会上中等收入的群体所占比重越大,社会的稳定程度越高。这是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逐渐被“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所取代,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局面初步形成。特别是近些年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报酬,使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开,加之一些垄断行业不合理分配造成的高收入和一些人或多或少的“灰色收入”,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高收入人群。
与此同时,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城市中一些弱势群体的生活却没有改善或改善很少,从而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一些城市由于主导产业为煤炭、森工、有色金属等弱势产业,加之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国有经济成分比重过大,又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形成了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贫困区。这部分人不仅是收入很低,而且生活的安全感比过去大为降低,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其中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单一的人对前途缺乏信心。进入九十年代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1997年20%的最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是20%最低收入户的3.1倍,1998年扩大到3.3倍;1997年城镇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是10%最低收入户的4.2倍,1998年扩大到4.4倍。贫富差距的另一个侧面是地区差别,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容易导致地区歧视的产生,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人们“相对贫困”感的增强,对社会心理造成很大冲击,也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极重要的不安定因素。同时,由于中国城镇人口与单位制的结合相当紧密,个人完全依附在单位之中,因而使单位(企业)经营状况对退休人员的收入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九十年代以来,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开始推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的养老保险方案,近年来,政府更是将“社会化管理”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来抓,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确实处于很糟糕的经营状况,无力支付,同时近年来下岗人数激增,所以养老保险的问题迄今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应当指出,在城市贫困人口中,大多属于相对贫困状态,真正处于赤贫状态的人为数较少。
二、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估计
城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研究论文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截止2005年9月底,中国城市共有贫困人口2186万人;[1]截至2004年底,中国农村共有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人,[2]以及近6000万低收入人口。城乡贫困人口在构成、致贫原因等方面并不相同。在城市,下岗、失业、困难企业职工,以及上述人员的家属构成了贫困人口的主体,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是导致这部分人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在农村,自然条件因素和个性因素同时对贫困起作用。上述城乡贫困人口的差别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无关系,与这一社会结构同样关系密切的还有城市和农村各自独立的社会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也不例外。
一、城乡贫困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障覆盖
1.卫生服务利用之比较
2003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显示[3]了城市不同收入居民的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按照收入五等分法划分,从最低收入的1/5家庭到最高收入的1/5家庭(从左到右),两周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差别并不明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调查数据的来源是“居民自我报告”,如果考虑到收入不同的被调查者对患病的主观判断因素在内,结果可能略有不同);然而,从因病卧床率的数据来看,收入最低的1/5家庭却远高于其他收入的家庭;同时低收入人口的未住院率和未就诊比例均远远高于其他人口(见表1)。
表12003年城市不同收入居民健康和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12345
夯实扶贫帮困要点汇报
近年来,在州、县民政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我镇扶贫帮困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年初确定的扶贫帮困工作目标,按照“有访必复,有难必帮,有忧必分,有灾必救”的工作承诺,充分发挥扶贫帮困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和作用,不断推进居(村)民自治的进程,努力为人民排忧解难,着力做好低保、贫困户建房、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救济救助等工作,现将我镇扶贫帮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一个行政村,一个牧业大队,无贫困村(居)委会,全镇总户数1599417户,总人口4536451人,家庭生活困难居民占全镇人口的5%。无劳动能力231337人,不赡养、抚养老人594人,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生活困难人员45353人,年享受低保人524309人(其中遗属136人,特殊政策享受低保268人,残疾人158人,下岗失业16人,无劳动能力505人,老年人384人,学生214人,红袖标341人,其它8565人),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因:一是居民文化低,无劳动技能;二是部分居民年老体弱患病,丧失劳动能力;三是因病反贫;四是就业难。截止年月,我镇最低生活保障户14512505户,12524人,月发放保障金123125.09万元,月共发放低保金455291.1万元。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组织机构完善,职责明确
根据上级规定设立了社会宗教事务办公室及爱心捐且站等职能管理服务部门。制定了年度扶贫帮困工作计划和相应的考核细则及目标责任书。
物价上涨对家庭影响的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全区市场物价出现了新一轮上涨,特别是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较大。脂油、肉禽蛋、蔬菜、水产品等食品价格涨幅都超过了10.0%,物价大幅上涨对我区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全区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
(一)收入情况。1-5月,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74.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月人均994.84元。将全区100户调查户按相对收入不等距分组:1-5月份,低收入组居民家庭(占抽样调查户数的20%)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84.04元,月人均536.80元,仅占全区月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95%。
(二)支出情况。1-5月份,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417.46元。其中: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030.65元,恩格尔系数为39.7%,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成为主要因素。截至5月末,我区低收入组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180.49元,食品支出人均582.57元,月人均仅为116.51元,恩格尔系数为49.4%,比全区平均水平高9.7个百分点。
二、物价上涨对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的影响
据资料显示,1-5月份,全区低收入居民家庭,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对生活的影响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管理论文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高等教育经费的需求迅速膨胀,而且财政拨款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导致当时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紧缺。198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以下简称成本分担)制度开始在高校中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如今各高校已经全面实行了收费制度。在教育制度改革初期,推行成本分担政策对缓解高校经费紧张状况,改善办学条件起了巨大的作用,为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奠定了基础。
但高校在实行收费制度不过十几年的时间里,收费标准提高较快,以1990至2001年为例,学生人均学杂费由最初的不足100元上涨到2001年的将近4000元,1998年以前,历年学生人均学杂费均低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而到1998年两者基本持平,1999-2001年间前者已经超过了后者,差距逐年增大,且增大的速度相当快(见表1)。近几年,不断上涨的学费让工薪家庭越来越感觉负担沉重,农村贫困家庭更是难以承受。如何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保证高等教育公平(以下简称教育公平),让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条件而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为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倍加关注。
本文拟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学杂费与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水平与社会实际承受力的适应性,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成本分担影响教育公平的理论分析
成本分担是指教育成本由各个方面共同来承担,一般认为承担方主要包括:学生的家长、学生本人、政府、工商企业等。本文中的成本分担主要指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以缴纳学杂费的形式对教育成本进行部分补偿。教育公平主要是指在高考分数达到国家规定录取线的前提下,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学生享有同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即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应由于经济原因而受影响。我国成本分担的主要形式是收取学杂费,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基本上实行免费的高等教育。现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让受教育者分担部分教育成本已成为可能。由免费到收费的转变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但一般说来,人们普遍认为收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而主张收费越低越公平,最好是免费,这样就不会有人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能够上大学。
然而西方学者经过对免费的高等教育反思和验证后,认为免费高等教育不利于教育公平,理由有二:首先,免费高等教育实际上是用纳税人的钱来供富有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如果高等教育实行免费,高等教育经费则需由主要来源于税收的国家财政供给,而富有家庭的子女由于各种有利因素往往比其他阶层的子女有相对较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免费高等教育实质上是让富有家庭的子女占有了其他阶层子女应该享用的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其次,接受高等教育会使个人获得较高的收益,免费的高等教育是在用国家的钱为个人投资,因而对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