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05:50: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城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镇化农村管理探讨
1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
众所周知,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然而,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谈及到人均土地占有量,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很少,属于严重的土地资源匮乏国家,而最为严重的是,我国山地荒漠相对较多,因此,耕地资源严重缺乏,即便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很少,却依然会出现很多人对土地肆意浪费,造成土地的损坏,不能使用。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出现了很多地区一味地追求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有些地方的工程建设还没有完成,甚至是有些地区的工程刚开始开发建设,又开始对其它地方进行开发建设,造成了很多地方同时建设,交通堵塞,无法按照正常的工期完成,甚至存在一些在公路主路周围建设很多的民用住房或者是一些商场酒店或者是娱乐场所,目前逐渐向着城镇不集中的趋势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1年为止,我国在工业上的土地用地总量占我国土地总量的百分之零点四到百分之零点七之间。这种发展方式,必须依靠强大的资金支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扩大生产规模,这对刚开始进行城镇化建设阶段具有很大帮助,但是,当城镇化建设进行一段时期后,这种模式就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了,无法满足供需平衡的要求,这种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然而却收效甚微,并没有得到实现规划好的城镇建设的目标,此外,这种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模式不但不能对城镇化建设起到帮助作用,反而在某些方面极大妨碍了城镇化建设发展。因此,在面对如此多的困难情况下,负责城镇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可以引进国外新进的土地管理思想并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而政府加大调控的力度,在进行土地资源使用时,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规划,让群众参与到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城镇化建设上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通过这样,不但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土地进行管理,还能够提高城镇建设发展的脚步。
2讨论城镇化中土地管理出现的问题
(1)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土地利用体系。我国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在土地利用上存在严重问题,首先,并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土地使用制度体系,对土地利用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大多数被征用来的土地都应用在民用房的建设或者是应用于工业领域,使民用住房的数量以及工业区面积显著增多,这样就相对降低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备的土地使用量,在土地资源的分配方面,并未做到合理公平,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根据我国现有的城镇化建设情况,自我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很多在规模上并不大的城镇自发地开始城镇化发展,但是眼光并不长远,只是放到了当下,所以城镇化设计方案相对片面,缺乏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因此,在城镇化后并没有实现最初的目标,这就造成了原来那些相对较小规模的城镇在城镇化建设期间,数量很多,但是效率并不高,没能够建立完善的、科学的体系,与其他规模较大的城镇相比,技术上也没有突破,最终完成的城镇化出现了很多的质量问题,造成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严重浪费。(2)土地资源较好的耕地被非法占用,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十分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开始重视经济开发区以及主题公园等建设。根据相关数据报告表明,从1996~2005年,在大约十年的时间里,城乡建设面积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开始的约20km2增加到了25万km2,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每年将会减少更多的土地资源,而在这些被浪费的土地资源中,大约有超过百分之五十是土地肥沃的耕地,在工业上的土地使用也达到了7万km2。对于上述所提到的耕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会永远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不再能够进行农作物种植,这样就造成了农民经济利益的严重损失。此外,还会出现由于相关部门或者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很多被征用的土地资源被长时间搁置,工程无法进行下去。
3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明确“以人为本”,增加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我国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总体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里所说的风险就是城镇化建设必然需要征用大量的土地,这里可能会包括很多肥沃的土地,造成土地不可逆转的损伤,农民失去了土地后造成经济受到损失,可能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甚至是由于土地非法征用,造成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根本无法生存下去;这里所说的契机就是由于进行城镇化建设,很多农民由于土地被征用被迫走出农村,去外面打工,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但是,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事与愿违,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城镇开发建设人员都是想建设完美的城镇,并宣传想要发展一定会有相应付出的口号,征用了很多农民的土地资源,无所不用其极,只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却忽略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导致所建设的城镇质量并不理想。面对出现的种种问题,相关的土地管理人员以及城镇开发人员必须停下脚步,对问题进行思考,不能一意孤行,要多做调研,下基层进行走访,听取大家的意见或建议,从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出发,遵从他们的意愿。如果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农民出现了纠纷,首先要关注的是农民自身的利益,一定要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农民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答,不得出现强拆的现象。如今,存在很多黑心商人,他们打着政府部门的旗号,进行强行征迁,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打击力度,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于违法行为坚决取缔。(2)认真贯彻节约资源战略,完善土地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土地管理问题与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解决好土地管理问题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得出,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三亿,人口数量还在逐年增多,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的总面积还达不到0.17亿hm2,可以使用的耕地面积也在显著减少,而且土地遭到了严重破坏,且人口数量还在显著增多,造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明显下降。所以,相关的土地管理人员一定要建立科学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在进行城镇化进程中,尽量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对于不必要的土地征用尽量减少,对于已经征用的土地,一定要做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集中使用土地,尽量较少土地浪费情况的出现。相关管理人员在管理已经征用的土地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拒绝浪费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保证镇化建设的质量。(3)调动人民参与规划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合理使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城镇化的进程也在加快,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人民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负责土地管理的相关人员一定要让人民参与土地的管理,积分人民的土地规划热情,让人明充分了解城镇化建设,减少其中的误会。扩大土地规划的宣传工作,做到人人知道,可以通过举行活动,或者发邀请函的形式,让人民了解城镇发展的进程和实时动态,做到土地管理的透明化。此外,在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监管,避免出现违法违规的事情发生,切实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从而维持社会治安的稳定,增加社会效益,带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城镇化发展论文
一、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点:
我国是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总体水平低、发展滞后、城镇人口比重大。
1、我国城镇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与产业结构变化相比,城镇化也滞后于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动;与我国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城镇化也大大地落后了,例如1949年我国的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相差不多,仅为1.93个百分点,而到1998年,差距就加大为11.8个百分点,而最高的时候为13.43个百分点:另外,我国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落后,跟不上时展的脚步。
2、国城镇化水平滞后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起步太晚,发展时间短而且波动较大,期间工业现代化又持续增长,导致城镇化延后;其次,在其发展过程中,粮食的供应紧张制约了城镇人口的增长,重工业导向战略使城镇人口的扩张力减弱,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城镇化的行政干预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的坚冰难以突破。
3、国城镇化水平滞后的后果——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滞后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轧钢内,阻碍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妨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阻碍了城镇建设和城市中心功能的发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它还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用地的集约利用和城乡生态建设。
二、建国以来我国成镇化的发展过程:
城镇化文化建设研究
一、文化活动
通过调研发现,张家港市部分社区居民主观上不关心社区文化活动,其主要原因是新城镇居民从农村生活模式转为城镇化社区生活模式后,不习惯于新的城镇化社区管理模式,未意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责任与权利,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不能深切体会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的乐趣,更不能通过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来显示自己在社区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社区,农村居民在迁入城镇之后,首先接触的文化环境就是社区文化,首先接触的干部是社区干部,因此农村居民能否顺利地融入社区是其能否顺利向市民转化的先导性因素。在日常工作中,社区应帮助新城镇居民树立主人意识,让社区居民了解自己在社区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社区居民切实体会到投入社区建设当中的乐趣,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时刻带入社区生活中;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邻里和谐
邻里关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中,不同的邻居就会使邻里关系有不一样的特征,新市民和老市民必然会在社区中存在交集,因此这些居民的和谐程度不仅关系到城镇化的推行,也关系到社会的问题。从调研数据来看,张家港市的邻里和谐评价较高,为3.85分。可以说张家港市在新市民融合方面有着独到的工作方法,其具体经验可以总结如下:(1)张家港市在小区规划中布置了许多公共活动场所,这让居民在体育锻炼、散步等日常生活项目中,加强接触,并为不愿到对方家中打扰的居民们提供交往的场所。(2)旧城改造和农村改造中,尽量做到了原地安置居民,维持原有的社会结构,维护邻里关系的延续性。(3)张家港市有关管理部门在安置小区住户时,尽量将同一单位、同一行业的住户安置在同一幢楼、同一小区,历史上形成的良好邻里关系是长期相处的结果。老邻居往往是新邻里关系的核心,张家港市政府将新邻居吸引到紧密群体中来,传播了邻里相处的优良风气。
三、教育
教育是农村居民市民化的重中之重,经验表明,农村居民向市民的转化往往需要一至两代人才可以完全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教育。在此次调研中,我们把教育分拆为“受教育便利性”和“受教育质量”两个要素。调研结果显示,张家港市居民对张家港受教育方便程度基本满意,这与城镇化过程中张家港市成功的教育资源规划与大量投入密切相关。张家港市的每个镇区均有公办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这些学校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满足所辖学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同时,还建有多所民办高水平中学,可以满足高收入居民对于教育资源的诉求;此外,还在市区集中建设了3所高等学校、8所成教中心、6所中职学校以及1所特殊教育学校,形成了梯度性的教育资源配置形式,居民可以很便利地接受所需教育。张家港市居民对受教育质量评价不高,原因在于在设计梯度性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选择的因素,大量的优质教师和优质生源被位于市中心的私立学校吸引,镇区学校,尤其是离市区较远的镇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相对较低,这也是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农村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等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经营小城镇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落实省委“两个加快”、市委“两个强力推进”有效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抓紧抓实抓好。
一、对*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20*年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2000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20*年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城镇化提供就业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中国城镇化的瓶颈制约;总结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成为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扩大整个国内需求的切入点、农村内需不足的制约、农村承载缓解“通缩”、启动消费和需求的重任、劳动力就业的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农村实际需转移的就业人口间的供求距离越来越大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非农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城镇化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国内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启动农村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城镇建设加快进程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比要低约20个百分点。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主要是城镇实力的竞争。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龙头。
关于县城镇化的研究及思考
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步而向前推进的。*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工业落后,在推进城镇化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平原地区显然更加艰难。如何有效地推进*的城镇化,已多有高论,本文对*的区域城镇化作些粗浅的研究。
一、*县城镇化的特征
城镇化是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在封建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化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走上城镇化道路,并取得较大成效,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年底,全县城镇人口达到68870人。纵观*城镇化的发展,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城镇化起步较晚。中国城镇的发展是比较早的,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演进带来的变化,早在*年,清朝政府就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人口满5万者设镇,不满5万的为乡。”*年,民国政府也颁布了《县组织法》,规定“满100户以上的集市为镇。”*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先天不足,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人口分散,自然村达2360多个。到上世纪的30年代中期才设立了罗阳、百丈两个镇。但在“公社化”时期,又撤了罗阳、百丈两个镇建制,以至县政府所在地罗阳,长期处于自然村落状态,村庄割据,有城无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的城镇才逐步发展起来。*年5月才恢复罗阳镇建制,*年建立三魁、雅阳、百丈、泗溪四个镇,1987年建立仕阳镇,1992年建立司前、筱村、彭溪3个镇,*年增设了龟湖、西旸两个镇,全县建制镇总数达到11个。此后,我县农村人口才慢慢地向城镇转移,到*年,全县城镇户籍人口达到了72015人,占总人口的20.13%。由于经济落后,虽然城镇的数量发展较快,城镇的质量却没有跟上城镇化的需要,城镇工商业的发育和供水、供电、排污、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当滞后。
(二)城镇规模小。在镇区面积上,受山区地理条件的影响,除县城以外,其他10个镇的建成区面积平均不足2平方公里,不如发达地区的一个专业园区的面积。在人口规模方面,全县34.7万人口,设立了36个乡镇,平均不足1万人。到*年底,11个镇,平均人口规模只有1.7万人。县城所在地罗阳镇只有39664人,小的镇只有9200人,少于下洪、东溪、雪溪、凤洋等乡的总人口。从经济规模看,*的城镇都是由乡改建而来,经济基础差。11个镇*年工业企业总产值只有64926万元,只占全县总产值的37%。产值在亿元以上的只有罗阳镇,5000万元以下的就有泗溪、百丈、筱村、西旸、龟湖、司前、三魁7个镇,其中,三魁镇仅有25万元,大部分镇没有工业。
城镇化须保障农民地权
日前,山东省诸城市撤销辖区内全部1249个行政村的建制,合并形成208个农村社区,并逐步选举产生社区党委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这些社区大体上以两公里为服务半径,向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治安警务、劳动保障、文化体育、社会救助、司法调解、人口计生等公共服务,同时开展生产性服务、积聚商业,并引导农民向社区中心村聚合居住,形成了“多村一社区”的诸城模式(8月19日《南方农村报》第3版报道)。
另一方面,广东近日出台《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欲打造世界级城镇群,为配合这一规划,广东将在地方政府的事权上进行改革,比如对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地区的城市,适时撤销镇一级行政区划,设立街道办事处,以强化城市的统筹协调能力;通过扩权强镇等方式,赋予更多行政资源;加快推进城市(镇)增长区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型,城市(镇)增长区的乡镇管理机制转变为现代城市管理体制(8月17日《南方农村报》第7版)。
这两个地方的改革显示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两种不同类型的乡村地区、乡村居民城镇化的模式。
城镇化是文明演进的自然趋势,现代工商业的发展会加速这一趋势。城镇化的本质是原来生活在乡村的人口,逐渐过上城镇式生活。很多人错误地以为,城镇化就是造城。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如果我们从人的角度来观察,则城镇化的真实含义其实是,居民可以更为便利地得到一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享受现代技术所保障的生活上的便利。为了较有效率地获得这种便利,人们才需要集中起来,形成地理上的城镇。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这些公共服务和公共品也完全可以延伸到乡村地区。换言之,生活在乡村地区的居民,也完全可以过上城镇式生活。
据此,城镇化其实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演化:第一个方向就是人们熟悉的城镇化,即人口聚集于城镇。过去二三十年来,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已经出现了大量这样的人口聚集区,现在这些聚集区的建制通常是镇。这些镇已经具有城市的“质料”,政府现在应当做的事情是,让这些“半城市”成长为城市。目前进行的简政强镇具有这个意图,但还不够充分。应当考虑突破现有行政建制,设立“县辖市”,享受目前建制市的政策,使之成为经济、社会、文化的中心,乡村人口可以逐渐聚集于此,实现城镇化。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全中国所有农民都必须进入城镇居住,即便在珠三角地区,更不要说在广东广大地区,必然会有一部分农民不愿进城居住。从文化角度、从社会角度看,保持大量地区为乡村地区,也是完全有必要的。在内地广大地区,事实也肯定会如此。
农村改革及农村城镇化
一、农业的重要性及改革现状
(一)农业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农业在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必须消耗粮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然而从目前来看,粮食也只能从农业耕种而收获。千百年来,农民躬耕于田地,为世界的亿万人口的生存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同时,农产品不仅仅只作为粮食来维持生命,还可以为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农村、农民还是输出劳动力与工业品消费的巨大市场,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这样评论农业:“可以恰当地说,城市的全部财富和生活资料都是从乡村获得的。”
可是仅仅有农民、农业还不足以满足世界的发展、还不足以满足人类的多方面的综合需求。于是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也就相继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由于分工的不同、工种的不同、价值的差异、效益的区别,人们的经济收入自然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城乡之间生活水平相应地也具有了一定的差距。
随着工业的发展,随着服务业的兴旺,随着知识、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同时,这差距相应地也反映出农业的局限性、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穷。
(二)农村改革的现状
新型城镇化乡土文化保护研究
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在土地、乡村、农民三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的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乡村生活、工作、娱乐以及思维等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现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农民的精神食粮。乡土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性文化、规范性文化、表现性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性文化包括乡村自然风光、建筑风格、农作方式等,规范性文化包括行为方式、制度或社群、习俗、舆论和文化观念等,表现文化包括乡村语言、图像、色彩、音调和姿势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曾在《乡土建筑的价值和保护》一文中这样评价乡土文化:所谓中国文化,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儒学、佛学、道学和帝王学,但究其根本其实也不过是典籍文化;有这样一种文化,它凝聚着广大农民的生活智慧,滋润着我国辽阔的村野大地,诉说着我国历史长河中星星点点的故事,这就是乡土文化。本文立足于目前在保护乡土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并在现有基础上,探索发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在乡土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关键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实际解决方案。本文试图呼吁人们重视乡土文化的保护,探讨乡土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找到保护乡土文化的新的突破口。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土文化的保护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在以城市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我们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乡土文化相关法律不完善。时至今日,可以说,乡土文化的保护问题依然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2015年5月19日举行的全国文化法治工作会议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梳理了我国文化类的法律法规。目前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已初步创建起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涵盖知识产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服务公共文化等领域。其中,关于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有《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关于文化方面的行政法规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10多部,文化部目前有32个有效的部门规章。由此可见,对于有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的中国法律体系来说,文化类法律的比重小之又小,更别说是对乡土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了。我国是农业大国,乡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缺失乡土文化保护的上位法,也就迷失了乡土文化的保护方向,会使得地方政府保护乡土文化的随意性增大,甚至会为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分得一杯羹牺牲乡土文化。(二)乡土教育缺失。《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隔一小时,就会有4所学校消失;每隔一天,农村就减少3所初级中学、63所小学,外加30多个教学点。十年来,初级中学少了1.06万所,教学点少了11.1万个,学校减少的数量更是惊人,约减少了22.94万所。初中、教学点、小学减少幅度分别为25%、60%和52%;除此之外,在2010年,农村初中生比十年前少了1644万人,降低了三成;而初中学校中就读的学生减少了二成,小学就读的学生减少了一成。此外,农村学校作为特定区域内的文化传播机构,无论是师资还是教育经费的水平普遍偏低,导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到城里上学,有些家长由于担心孩子安全,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因此放弃农村的工作,到城里打工。农村学校的教育受到城镇化带来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只重视应试教育,而严重忽视了乡土文化的教育,常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去往更大的城市,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现实的写照。于是,农村教育的内容与城市教育如出一辙,都是为小考、中考甚至高考而学习的应试知识。这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家长们认为乡土文化无用、青少年不愿意传承传统工艺的尴尬局面。(三)乡土劳动力流失严重。近年来,城市不断扩大,以放射型的形势吞并着周边的农村;高架桥、高速公路、工厂等不断修建,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大量肥沃的农用土地被占用。虽然说企业和国家都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助,农民们拿着这些补助可以去谋求更好的生活,但是有些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农民们脱离了曾经世代相依的土地,这也意味着与耕地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在慢慢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模糊,直至消失。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断言:“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二是中国的城镇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化可以带来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确,城镇化是一种促进我国发展的方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对我国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其所形成的城市文化强烈冲击着我国的乡土文化。城镇化进程中快速、紧张的生活节奏,正在冲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知足的生活模式,不断打破农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坚守。成千上万的农民迫于生活的压力或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放弃耕地,成为费孝通先生所称作的“宣泄出外的人”,也就是农民工。而青年在外读书的,也会因为就业条件、发展空间、生活条件等因素,选择在外创业或者继续深造,这些人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或者为了生计选择不回家。也有许多人将打工挣来的钱寄回家里,纷纷盖起了洋房。慢慢地,少了土地、农村、农民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乡土文化必然是破碎的,终将抵不过城市文化的强烈冲击。(四)乡土文化被过度商业化。随着一部获得了高票房与高口碑的影片《大圣归来》对古典的致敬,“大圣故里”争夺战再次成为人们的谈资。中国文化学界一直争论《西游记》中齐天大圣的“户籍”归属问题,于是乎,吴承恩笔下的“孙猴子”诞生的顽石,近年来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甘肃、山东、江苏连云港等地纷纷表示,齐天大圣的故乡是属于他们的。后来加入争夺战的还有山西娄烦县,该县的文物旅游局还声明,授权娄烦县花果山生态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名为“花果山”的风景区。借着经典之名对虚幻的景观进行人为搭建、大肆宣传,过度商业化,这难道不是对经典的亵渎吗?除此之外,为了方便乡村、名镇的统一管理,当地管理部门多采取统一规划的方式,破坏其原来的格局,强行进行改造。喜欢去古镇旅游的朋友不难发现,乌镇、凤凰古城、靖港古镇、镇远古镇等知名旅游景点,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商品店面、特色小吃、纪念物品、节目表演等都千篇一律,没有独特之处。据笔者调查,四川省江安县大井镇九角村就曾有过这样的情况,当地政府为了打造历史名城形象,要求路边的每家每户必须贴上红砖青瓦,挂上大红灯笼,看似整齐划一,实则是伪造古董和乡村。更有甚者,将乡土文化当成文化旅游的吸金石,雇佣农民使其成为专业的歌舞演员或是销售员,使得传统工艺、传统技能成了制造旅游纪念品、迎合游客的手段,也使得乡土文化仅剩下经济效益。(五)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危机。我国文化发展一直表现为城市、乡土文化二元发展的格局,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已然成为“主流文化”,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等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仍不断释放着巨大的生机。反观乡土文化,已经因为种种原因被逼到边缘线,不断受到城市文化的排挤,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正如陈波、耿达在《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一文所提出的,乡土文化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趋同,由政府所主导的文化下乡活动内容基本上趋于一致,都是送戏、送书、送体育器材、送电影等大同小异的文化活动,并没有考虑到乡土文化的差异性;二是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文化正在强有力的吞并着乡土文化,使得乡土文化逐渐失去群众基础,向“看电视”“打麻将”等娱乐活动集中。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越来越多关于建设农村文化的政策和措施,这说明国家对农村文化越来越重视,经济、文化、人力等资源向农村投入的比例持续加大,持续稳健推进农村文化的建设。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双重支持下,各地方政府自然也十分重视对乡土文化的建设。于是,各乡各镇逐渐兴建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各村配备专职于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并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乡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正在顺利进行,但是“十里一风,百里一俗”的乡土文化特点,真的能以这么简单的方式保护传承下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使国家如此重视乡土文化建设,即使各职能部门毫无偏差地将政策执行下来,即使各公务人员将工作做得面面俱到,也只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乡土文化繁荣假象。(六)对乡土文化存在偏见。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在思想价值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和多样化,从而发生文化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再加上我国的贫富差距增大,使得乡土文化在人们眼里越来越“没价值”,许多人认为乡土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的乡土文化开始面临断层和失传的危险。今天的城市,甚至出现了邻居之间十年都未见过面的情况,就是这样相互不熟悉的人组成了我们现在的社会,因此再小的事情都必须完全讲清楚,甚者需要立下字据,这样才发生法律关系。但是在过去,乡土社会中发生法律关系是罕有的,从初次打招呼到熟悉再到信任,大家的信用并不是用契约等纸质条例来体现的,而是依靠于自古以来的生活习惯和道德约束。此外,有人认为乡土文化就是落后的、愚昧的文化,有一段顺口溜是这么说的:“山炮进城,腰扎麻绳,反穿皮袄,外露毛绒……”这是对农民赤裸裸的讽刺,讽刺其没有文化,没见过世面。其实质更是对乡土文化的鄙视,似乎乡土文化只会让人变“土”、变“俗”甚至变“野蛮”。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保护的对策建议
文化是城镇的灵魂,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能只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要重视精神富裕。乡土文化保护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对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造成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一)建立健全乡土文化相关法律体系。保护乡土文化,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法律体系。现有的法律文书主要是针对城市社会、商业社会编制的,但是乡土社会一直以来以熟人社会为主,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完全不同。因此,要想使法律在农村行之有效,必须充分考虑其实际情况,在立法时应处理好一般性法律法规和民间规范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健全农村司法救助体系,从而保证广大农村居民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或是权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司法救助体系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法律援助。另外,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之间,要有充分的时间引导人们了解此法律,避免“法盲”现象,减少农民与执法人员之间的矛盾。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让农村居民了解《文物保护法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现有法律,以及《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使农村居民懂得用法,让更多的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也为乡土文化的保护创造有利的条件。(二)改善乡土文化教育条件,创新教育内容。乡土教育对于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化的特殊性及其必要性,为乡土文化保护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地区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城镇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抱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想法,认为只要发达城镇的教育搞上去了自然会带动乡村教育发展。乡土文化有其特殊性,首先,政府要加大对乡土教育的财政投资,号召社会的捐款资助,鼓励知识性人才下乡支教,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环境。其次,应成立全国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项基金,大幅度提高乡村教师的薪酬待遇,让乡村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高薪职业,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乡村教学队伍。再者,教师职称评定与评奖评优应适当向乡村教师倾斜,还应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专门的乡村教师评职、评优之类的奖项。因为从目前的评比情况来看,无论是评比内容、名额、过程与规则,都有利于城市老师,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教师在评比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适当向农村教师队伍倾斜可以点燃乡村教师的教学热情。此外,教学内容也不能仅限于应试内容,在让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地的乡土文化的特点,增设相关选修课程,培养和保持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去亲身体验农耕文化,感受民俗节庆的热闹氛围,参与手工艺品的制作,深入接触乡土建筑等遗址,以此来拉近学生与乡土文化之间的距离。学校也应举行与乡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如“三月三,跳竹竿”“讲讲我的家乡故事”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和竞争过程中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思考乡土文化传承的方式。也许在短时间内,教育资源还是会比较少,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教学内容的丰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乡土文化感兴趣,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乡土文化保护的队伍中来。(三)就近城镇化,解决乡村就业问题。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乡土文化保护的主体自然也是农民。陈少峰在《文化的力量》一书中提出,目前城镇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农村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模式,如美国、日本、英国等;另一种是农业从业者分散向中小城市集聚而形成的族群网络状城市化模式,如法国、南斯拉夫等。而在中国,要解决乡村就业问题,“就近城镇化”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就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或附近县域,从事非农劳务及工作的新型城镇化方式,其实质就是将农村的人口或劳动力就近、就地迁移。因此,对于有条件进行就近城镇化的区域,政府在保护好古村、古镇、古街的同时,政策也应当进行相应倾斜,相应增多优惠,引导企业投资建厂,增加就业岗位,上级政府应给乡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此外,着重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农村居民自主创业,将当地特色小吃转换为地方知名品牌;集合大众,将民俗风情转换为吸引游客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如此,在带动地区经济的同时,避免了乡土文化保护落入无人保护的尴尬境地,使农民在工作之余,时刻享受并保护着乡土文化。(四)商业化过程中保留乡土文化的真实性。过度的商业化造成了乡土文化繁荣的假象,实则已经破坏了乡土文化的最本质的内涵。在城镇化进程中,之所以掀起复古怀旧风潮,流行起寻根之旅,流淌出“乡愁”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被乡土文化纯真的魅力所吸引,这是乡土文化区别于城市文化的根本所在,也是地区与地区乡土文化多样性差异的源头。乡土文化商业化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及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利用人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对乡土文化进行开发并取得相应经济利益的过程。部分学者过分强调使用商业化手段的重要性,忽视了乡土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自然也是如此,有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偏离乡土文化的本质,对商业化过程中的乡土文化的真实性造成威胁。张振鹏在《新型城镇化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道》一文中提出,“无中生有”和“复制粘贴”出来的乡土文化商品或许看起来与乡土文化无异,但始终只是“赝品”,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土文化,文化的历史性拒绝历时性的模仿。因此,在乡土文化商业化的过程中,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尊重乡土文化的本来面貌,防止为追求整齐划一、方便管理而采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式,避免大规模复制乡土建筑、仿古建筑等。其次,政府应该在乡土文化商业化过程中起监管作用,对于那些外包企业为迎合消费者认同和占据消费市场而进行恶性竞争,背离乡土文化初衷的商业化行为进行严惩。最后,转换消费观念,让消费者从高档品、奢侈品的消费转移到乡土文化的消费上来;呼吁到乡村旅游的游客们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为乡土文化的保护提供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五)政策制定因地制宜,明确农民在乡土文化保护中的主体地位。2014年以来,由国家统一指挥、地方政府主导的农村“五大工程”建设,旨在推进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对全国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全面覆盖。其内容大致为:推进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室、有线电视(电视差转站)、图书馆(室)、有线广播、公共电子阅览室(公共网吧)、篮球场与排球场、文化大院等公共设施的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全国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但是,很多措施并没有受到农民的拥护,很多人认为这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甚至不知道。因此,乡土文化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必须深入基层,充分了解当地乡土文化的特殊性,深入调查研究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诉求,借鉴其他地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政策和经验,将其融合成适合当地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的地区适应性,增加居民对政策的认同感,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并且,应该更加明确文化是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沉淀所形成的,因此文化建设工程是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目的的,使农村居民能在乡土文化保护中自觉选择传承与创新优秀乡土文化,而非创造出新的乡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坚定并明确农民在乡土文化保护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文化自觉性。费孝通先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文化自觉性是人们对自身所处文化坏境有充分认识,了解文化发展的渊源,参与到文化发展的现在,并且能预测其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一种人们对文化的自我认同、自我反省、自觉行动等自发的行为。人们的文化自觉往往会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产生,通过交流了解自身所处文化的特殊性,并加深对其的喜爱,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无论是处于乡土还是远离乡土的人,乡愁往往在受到城市文化冲击的情况下显得十分强烈。吃西餐喝红酒时不自觉地会想起家乡菜和自酿米酒,过圣诞节吃火鸡时会怀念大年三十晚的团圆饭。渐渐地,“文化自觉”让我们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反思乡土文化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同样,生活在农村的人会用实际行动遵循着乡土文化的传统,坚守着最原始的乡土记忆。(六)发挥媒体优势,提升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度。在城镇化过程中,媒体对信息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态度与言论对乡土文化的传播与舆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媒体能够强化乡土文化传承意识,吸引乡土文化的潜在受众,拓展乡土文化的传播范围。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媒体能将这样的故事性加工转换成一种视觉文化,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接受并传播。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媒体对乡土文化进行正面宣传,鼓励媒体对乡土文化传承方式进行创新。比如海南电视台举办的《呀喏哒嘀》琼剧比赛,将海南方言、海南传统戏曲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琼剧与方言的魅力,激发了广大群众对传承乡土文化的热情。除此之外,偶尔浏览的新闻,偶然听到的资讯,以及所有有关乡土文化的正面报道,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乡土文化的看法,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乡土文化的“土”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农民最朴实无华的品质;真正了解乡土文化不是落后、腐朽的文化,而是最富有魅力和内涵的文化。由此提升农民的乡土文化自豪感,以及他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如此,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乡土文化保护的良好氛围。结语物质生活条件再好也取代不了精神家园,马路再宽也难以承载胡同所记载的乡愁。或许“乡土文化”本身只是被外人赋予的名词,农民一直把它当成生活常态,但是,忽视乡土文化、一昧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城镇化,一定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文化是根,根断了就难以再续。在城镇化过程中,只有重视乡土文化的保护,才能迎来乡土文化繁荣的新机遇,才能真正实现有灵魂的城镇化发展。
作者:韩雨彤 单位:深圳大学
乡长在城镇化推进会发言
我乡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城镇化主要在、、三个小地区,近几年来虽然、、等地城镇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也只能说是镇。我乡虽有5.8万人口,但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化率仅10%左右,主要集中在街。近年来,我乡新农贸市场建设、改造街水泥路、整治小城镇环境、建设休闲广场等城镇化项目都使我乡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也提升的对外形象。
二、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一是以中材原材料基地建设为契机,将近40户拆迁户统一安置在农贸市场附近。目前已征地20多亩并动工建设,该安置小区建成后,进一步促进了集镇的城镇化。
二是进一步整治街道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对街道进一步改造,并完善亮化、绿化、美化设施,完善管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