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02:05: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城乡一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乡一体化规划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助性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所给出的:
(一)、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
城乡一体化分析论文
1对城乡一体化的解释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它是针对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二元分隔状况提出来的。城乡一体化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这无论对于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十分重要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在改善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始终应当是核心、动力和基础。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土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拥有3.61亿人口,占全国28.1%;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23%,是中国主要的能源动力和原材料输出地区,在长期以来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下,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水平却是一条低速爬坡的曲线。在2004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中国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崛起”成为继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之后的第四轮冲击波。中部地区由于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众多,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将会加大。此外,“中部塌陷”,还由于中部缺少大都市圈的带动。
2006年9月18日至20日,首届中部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中部六省的主要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均参加了本次论坛,这标志着中部六省的交流与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中部六省首次通过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共商中部崛起大计,充分显现出了中部六省对于加强区域合作的高度重视。几年间中部六省结合本省实际一直在践行中部崛起,而且亮点频闪。山西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安徽在体制创新和自主创新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江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第一农业大省河南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湖北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湖南从打基础做起,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工作,为加快崛起创造了良好条件。
2对中部省份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道路的认识
2.1城乡关系现状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城乡一体化分析论文
一、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分析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目前约为37.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更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加速城乡一体化面临着良好形势和难得机遇。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项改革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造城、务工经商,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宽敞渠道。
2、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的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还可以通过务上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业公司这个龙头,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农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多地少、劳力过剩,是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民将近2亿,未来20年内每年将有1.2亿至1.8亿剩余劳力。为缓解就业压力,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制订有关政策,强化引导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有序向城镇流动。一方面,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土人员的增加,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扩大人均拥有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无论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4、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着力从政策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比如,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在扶贫方面,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进城,加速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交流材料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城乡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相对于涿鹿这样一个农业传统大县而言,要紧紧抓住被列入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的道路,抓好规划,完善布局,突出特点,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高点定位,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城乡规划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在编制规划时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
首先是完善好城市建设规划。经过近两年“三年大变样”工程建设,涿鹿县城“一城二区二环”的城市总体布局已初具规模,“四纵四横”的城市路网框架已经形成,城区面积由原来的4.5平方公里拓展到11.6平方公里。今后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重点是体现“拓展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理念,在注重项目建设连续性的同时,做到拆迁与建设并重,完善城市框架与改善民生并重,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规划,将县城与周围乡村的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发展、土地利用、城市人口、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
其次是抓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农村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在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各中心小城镇的区位、资源、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等因素,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规划城镇布局,以特色产业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成工业型、农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快培育城乡一体的产业支撑体系。比如,矾山镇是旅游大镇,就要依靠旅游资源发展;张家堡镇区位优势明显,就要依靠科技园区发展;河东镇石材资源丰富,就要依靠石材开发发展;武家沟镇煤炭资源丰富,就要依靠煤炭资源大做文章。根据县城和中心乡镇的不同特质要求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区,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
二、强化支撑,统筹推进工业园区化
城乡一体化探究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有着一条十分明显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了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地方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论述推进城乡一体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质引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思考基本条件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发展势头强劲,扩张、聚集、吸纳能力大,包容性强的城市,能够充分发挥“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源泉。
2.毗邻城市且劳动力转移较快或较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的村镇。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和示范窗口。
3.城乡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这是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在党员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是新形势下党员管理模式的重大创新。认真搞好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改变目前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党员居住地和就业单位之间基层党建工作相对分离的状态,对于促进和形成城乡衔接、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管理工作新格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搞好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深入到8个乡镇、26个村、5个社区、2个城镇私个协党支部、3个“两新”组织进行调研。调研采取面上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召开不同范围的座谈会36场次,收集相关材料44份,个案分析65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深入调查和认真分析,摸清了全县流动党员的现状,总结了近年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做法,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一、全县流动党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全县城乡流动党员的现状。截至**年3月中旬,全县共有流动党员177名,其中,从县内流到县外的113名、在本县城乡之间流动的64名,分别占全县流动党员总数的63.8%和36.2%。这些流动党员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流动地域分散。就县外流动的113名党员来讲,他们分散在3个省市的32个县市区,其中流入比较集中的地方是昌吉市和乌鲁木齐市,人数分别达到38名和44名,流入其它地方的一般只有1至3人。二是从事行业多样。流出党员中,有比较固定单位的24人,从事个体经营的27人,跑出租的12人,跑运输的10人,打零工的35人,投靠子女养老的67人,无法联系的2人。三是不愿接转组织关系。全县举家搬迁的流动党员达165名,这些流动党员都是农民党员(其中:投靠子女的农村“三老人员”56名),他们为了将来能享受或保住现在县财政每年下发的“三老人员”生活补贴,坚持不将组织关系转走。四是平均年龄较低。流出党员中,除投亲养老的部分老党员外,大部分都是年富力强的年轻党员,他们的平均年龄仅有44.5岁。五是生存技能较高。他们中大部分都有一技之长,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一部分还是“小能人”。
(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各级党组织普遍反映,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着去向掌握难、平时联系难、教育管理难、党员作用发挥难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二是全国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还未建立起来,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互通流动党员信息的渠道不畅;三是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之间缺乏衔接机制,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还未真正落实,大量持证党员找不到党组织或被拒绝接受;四是党组织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应流动党员的特点;五是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关怀服务不够,缺乏吸引力;六是一些流动党员的党员意识比较淡薄。
二、加强城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做法
(一)认真排查,健全台账,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底数。坚持每年底采取主动走访、上门登记、电话询问、亲友联系等多种方式,对流出党员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排查,在县委组织部、基层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建立《**县县外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县县内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和《**县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台账)》。同时,坚持流动党员摸排调查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经常更新流动党员信息。
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摘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许昌市城乡经济稳步发展,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入,许昌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进入快车道,但仍落后与一二线城市,城乡之间公共体育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许昌市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城乡居民对于健身地点的选择和公共体育活动的组织情况着手,分析制约许昌市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因素,并提出适应许昌市公共体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许昌市;公共体育;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持续发展.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齐头并进地,由于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不均衡性,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这也成为制约我国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枷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1].由此可见,城乡一体化是破除制约城市和农村发展的枷锁,联动城市和农村逐步解决发展差距的必要手段.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搭建起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桥梁”,使城乡居民逐渐享受到同等的社会服资源,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2].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放在了体育事业发展的最高点,由于城市乡村发展的不均衡性,公共服务在城乡的建设也存在着失衡的现象,城乡居民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差距巨大.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现阶段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失衡较为严重,特别是在贫困乡村地区难以获得基础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严重缺失,限制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许昌市近年来着力于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相较于一二线城市,本市的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许昌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开展调查,找出制约许昌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因素,给予针对性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河南省许昌市公共体育一体化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国知网和其他文献数据库关于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的相关文献资料,为该论文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2问卷调查法.依照本文的研究需求设计调查问卷,对许昌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设置相关问题制定调查问卷,随机向许昌市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7份,其中有效问卷475份,回收率为97.4%,有效回收率为95%.1.2.3数理统计法.通过数理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处理和分析.1.2.4访谈法.依照本文的研究需求,对许昌市城乡部分社区居委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等相关从业人员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走访调查.1.2.5逻辑分析法.通过运用比较法、归纳法、分析法等方法,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许昌市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探讨和分析.
2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西部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保体系
提要: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经济体制转型速度的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快速提高,随之形成了的城乡迥异、相互隔离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建立涵盖西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模式成为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笔者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模式的框架体系,并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转型;农村社会保障;一体化
1问题的提出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人类社会总是要经历从传统经济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过渡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且各个阶段都有其各自的城乡经济社会结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城乡二元格局的典型特征,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似乎更多地强调了区别对待,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城乡迥异、相互隔离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从历史上看,与城镇居民普遍享有社会保障的情形不同,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的覆盖是极其有限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着手建立了面向城市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通过和集体化,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家庭与集体相结合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并未在农村实施,造成城乡社会保障明显的二元化特征。从整体上看,尽管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农村逐步实行了一些社会保障措施,如社会救济、救灾、实行“五保户”制度等;制定了有关的条例和法规,如社会优抚安置等;兴了一些社会福利事业,如敬老院、光荣院、福利工厂等。但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以社队为基础的集体保障在保障项目、保障水平和保障内容上都无法与城镇职工的“单位保障”相提并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行的农村承包责任制,传统的集体核算制被打破,农户成为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原来靠集体经济制有限的保障已名存实亡,除个别特殊对象外,农村居民基本靠土地保障,使原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丧失了赖以支撑的集体经济基础,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将农村居民的保障推向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农村居民没有被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已不能抵御农民面临的越来越大市场竞争风险和生活风险,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尤其是占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西部地区矛盾更为突出,而城镇和农村的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中的劳动者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中,经济主体多元化、劳动力市场化、收入差距扩大化和社会阶层分化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如果不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势必引致社会矛盾激化,直接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提高工业化水平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社会转型阶段,城市化的迅速崛起,使大批没有社会保障基金,特别是社会保险基金积累的农村居民在转变为城镇居民后给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建立城乡有机衔接、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可以更好地借助政府的力量,在完成风险有效分散和损失分摊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稳定,在最大范围内通过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功能达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以陕西省为例,陕西是西部开发的桥头堡,在西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陕西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城乡间社会保障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1998年,全省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单位达1.54万户,职工158.2万人,离
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有责任在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争做××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
1自觉肩负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使命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核心是破解“三农”问题。从我区农村发展的实践看,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环境还没有完全达到宜居标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较为单一,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还没有彻底改变。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对于抢抓××新区开发开放历史性机遇,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率先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是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城乡一体化就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国民待遇上一致,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过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目的就是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通过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破解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难点难题,进一步挖掘农村发展的巨大潜力,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的巨大能量,对于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是适应××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需要。××新区的开发开放是国家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布局,服务××新区发展、支持××新区建设既是我们的重大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从我区实际看,城市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健全,城市功能还不是很完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区域资源的整合,不利于我区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抢抓××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因此,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把城乡资源、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紧密聚合起来,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为××新区开发开放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优质的城市功能服务、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为××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支持。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是实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需要。坚持富民强区、实现率先发展是我们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奋斗目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率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就是顺应全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实际步骤,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稳定,为实现××率先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城乡一体化的社保体系解农民失地之忧
近些年来,伴随我省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类似老杨这样的失地农民也逐渐增多。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工业化和科技能力依托的超前城镇化、现有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阻隔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现阶段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境遇尚不能尽如人意;他们中有较多的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当下生活现状的不满和未来生活前景的忧虑。陷入所谓“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困惑。一方面,他们受益于改革开放,得以摆脱黄土地的束缚,较早而又较快地接受城市文明的熏陶;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社会转型的挑战和冲击,承受着传统农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失地农民的生活之忧,将能为他们重新确立个人生活的坐标和发展的方向创造必要的前提。
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过程的必然产物。人们用“失地农民”这一称呼指谓他们,标志着他们作为一个过渡性社会群体的实际生活状态。朝前看,他们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行程颇费周折;往后望,他们重返农民生活的可能微乎其微。城市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为人们所呈现的是总体上社会在发展、在前进,而局部上有不足、有缺失的表征。这就是说全国每年有300万农民失去土地、河南全省每年有20万农民失去土地的现象实乃不可逆转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之使然。从本质上看,失地农民问题属于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身份认同上的困惑和尽早解决他们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活困难,则需要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失地农民的生活之忧。
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决策者都懂得农民进城依然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捷径,并且相信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局面以寻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一旦他们遭遇体制性障碍、传统偏见的重压、狭隘利益的诱惑等复杂因素的干扰时,便谨小慎微和瞻前顾后而不敢在落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大胆改革创新,以致目前失地农民群体所能享受到的社会保障程度在实然与应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有一些地方的失地农民群体在失去土地保障且在家庭保障呈淡化态势的情况下,依然处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进不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回不来的两脚踏空的尴尬处境。其次,有一些失地农民能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待遇依然处于残缺不全的“半城市化”状态,即他们与原城镇居民相比,不能得到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全方位的覆盖和关照。再次,有一些地方的失地农民虽然名义上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但实际上得到此种体系惠顾的层次较低,比如大额医疗开支只能报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最低生活费用不足百元等。这种杯水车薪的状态远远不能解决他们所实际面临的经济困难。当然也不能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和满足感。最后,一些失地农民中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在计划生育优惠奖励政策方面被打入另册,他们既不能享受到农村计划生育户应该得到的独生子女补助费和计划生育养老补助费,也不能在城镇获得与此有关的社会补贴;他们在乡下人眼中被当成城里人,而在城里人眼里却被当成还未完全脱去泥土味的半个乡下佬。
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失地农民的生活之忧,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努力做到因地制宜。一是要在经济贫困及欠发达的地方加大对失地农民在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的社会救助及慈善救济力度,并应优先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中按照以土地换低保的原则,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理应全部由政府埋单。二是在经济发达及较发达的地方,除了使失地农民获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基本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的社会保障,还应不断提高对他们在就业、生育、住房、工资补贴、劳动保护、卫生保健等多方面的社会保障程度及对多元社会福利的分享程度。三是要按照“就高不就低、就多不就少”的原则整合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赋予失地农民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四是要将及早解决与从长计议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层次,并且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异,以使不同的失地农民群体之间能够获得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保障待遇。
这方面,已有不少地方的做法可资借鉴,比如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天津等13个省区市,在2005年年底以前,已全部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文件,筹集养老保险基金400多亿元,使4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或养老保障制度之中。在河南,也有舞阳市的将失地农民纳入全民医保、义马市的将失地农民纳入城市低保、焦作高新技术园区的与失地农民共同发展、新乡经济开发区四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安置机制等创新举措,为顺利解决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和身份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确保中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很有必要学习和借鉴浙江、江苏、天津、上海等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并充分发挥本省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这一利国利民的事情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