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协调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02:02: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城乡协调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要素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以**省**市**县为例具体分析了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城乡协调;要素;互动;城市与乡村

**长期以来一直在**省承担着农业基地的重任,而**县更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围绕着农业来进行的,区域经济增长缺乏活力,城乡二元落差明显,属于典型的农业型地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及支撑作用大幅度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提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产业要素发展缺乏联动性,互动发展还很不够。究其原因主是城乡之间流动还不够协调,各要素不能完全实现有序互动,从而导致乡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发展失衡。笔者结合**县来探讨城乡要素互动和城乡协调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由此提出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城市概况与发展特点

**设县治始于秦王政25年,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县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杭嘉湖平原,地处**市域的东部,全县土地面积为534.73平方公里。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至沪、杭、苏、甬四城市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查看全文

城乡协调发展与财税策略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然而,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拓展新思路,跳出“三农”圈子,即通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协调发展难在哪儿

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行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个根本性的兴农治本之举,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目前在全社会中,仍然存在农民群众最多,农业战线最长,农民收入增长最慢,农民负担最重的现象。反思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推进城市化,增加城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少农村人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出路。目前,国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为15%,但它却养育着近9亿人口和50%的就业人口。从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经济发展道路来看,解决城乡之间的差距,冲破“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桎梏,都是依靠不断推进城市化并逐步减少农村人口来解决的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同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却落后了11个百分点,更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当区域城市化水平超过50%,区域社会开始从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并向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因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推进中国的城市进程,坚决补上城市化这一课。

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更大。调查报告显示:国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上升到2001年的3.1调查人员认为这还不能真正地反映出城乡居民之间实际收入的差距,城镇居民享受的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等,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

对农业缺保护,城乡分治体现了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保障制度、人事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等方面城乡不平等。对农民缺服务。对农村缺投入,尤其是对农民缺认识,已到比较严重的地步。那些把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纯农,往往被看成“最没本事的人”允许进城经商打工的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仍然被视为“二等公民”社会不能善待。这种“制度藩篱”不仅割断了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阻隔了城乡之间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而且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与冲突,阻碍了城乡差别的有效弥合。

于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十分低下。自从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市场化程度和农业增值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表现或原因。废除、生产大队等旧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以来,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生产方式,由于受到有限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能力的束缚,使得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机械化、种子改良与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推销等市场化生产经营方式“难有用武之地”这种缺乏市场引导、科技扶持和合理分工的家庭生产”完成了填饱肚子”任务之后,已经无力肩负起为农民增收的艰巨使命。

查看全文

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动共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我们对工农业实行了不同的经济

政策,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实行以农补工,使资源配置向城市工业倾斜。这种倾斜的政策造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工农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产品大幅度增长,改善了农产品的供应紧张状况,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忽视了对农业的投入,同时在农产品满足的时候也未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增产不增收。因此,要加快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首先要从政策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废除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造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新机制。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社区建设、交通道路、水利、自然灾害防护、环保、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纳入财政支出,先易后难,先急后缓,改变农村建设发展滞后的状况。

第二,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提高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形成以农业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贸工农一体化的效益农业经济发展格局。

加快建立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管理体系。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走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搞活土地使用权流转,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家庭经营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形成农户的专业化生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双层经营体系。在结构调整中要高度重视把粮食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广高产优质的粮食品种,保护种粮大户,把种粮补贴在种粮前直接兑现到农户,做好粮食的收购、流通与储备,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体系,构建农业发展基金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快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城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最能吸纳先进的生产力及其所蕴含的能量,大城市具有经济规模效益,而小城镇则是传递大城市能量的点。因此,大城市和大工业的发展要带动小城镇和非农产业的发展,而小城镇发展则必须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并进,这样在发展中才能相互协调,大、中、小并举。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在城市化建设中,既要防止规模过大,又要注重城市效益和区位优势及城市结构。大城市塑造自己特有的形象,创造走向国际化的软硬件环境,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并让市场机制在人口乡城迁移,要素乡城集聚,产业乡城调整等方面,发挥作用。小城镇发展要与区域优势、人口集聚、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人口转移和接纳大城市的辐射为主。国家要根据资源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合理调整布局,加大对小城镇中的基础建设和公用设施的财政投入,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提升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的集聚力和带动力,把城镇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城市与农村的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使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查看全文

城乡协调发展论文

1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1.1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不协调

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36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23。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上的差别。首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实物性收入,而且还包括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部分,按现金收入计算,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没有反映城乡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别,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如果考虑到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第三,从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样本偏误,高收入户难以涵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低估。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

1.2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不协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在我国,已初步对立起覆盖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农民由于“身份”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要给人们以更多、更切实的“人文关怀”。由于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某些偏差,农村的社会发展出现某些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养老、医疗和贫困问题。一是养老问题,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约有1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缺乏生活来源,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医疗问题,农村医疗条件差,农民看病难。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在城市投入的15.9%。三是农村贫困问题。我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80%生活在农村。因此,必须建立农村社会高度,为农民的的生存提供最基本保障。

1.3城乡居民享受教育不协调

查看全文

如何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工业化中期阶段将是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提升城镇化水平,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和发展权,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的主要特点

从*年代初开始,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建立了全面控制经济生活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失去市场联系的部门。城市以工业活动为主,城市就业和生活几乎全由国家统一控制了起来。农民则从事农业生产,必须承担国家规定的各项生产任务。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业没有基础,推进国家工业化需要大量资本积累。为了保证以廉价的方式获得农业剩余,国家对粮食和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自由市场交易被严格限制;*年在农村建立了体制。统购统销和体制实现了国家对农民和农业剩余的全面控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通过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从农业部门取得了巨额的资金。改革开放前*多年,国家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从农业中提取的经济剩余估计在*亿元-*亿元之间。

查看全文

中国: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工业化中期阶段将是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提升城镇化水平,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和发展权,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的主要特点

从1950年代初开始,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建立了全面控制经济生活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失去市场联系的部门。城市以工业活动为主,城市就业和生活几乎全由国家统一控制了起来。农民则从事农业生产,必须承担国家规定的各项生产任务。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业没有基础,推进国家工业化需要大量资本积累。为了保证以廉价的方式获得农业剩余,国家对粮食和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自由市场交易被严格限制;1958年在农村建立了体制。统购统销和体制实现了国家对农民和农业剩余的全面控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通过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从农业部门取得了巨额的资金。改革开放前20多年,国家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从农业中提取的经济剩余估计在6000亿元-8000亿元之间。

查看全文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查看全文

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黑龙江省作为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受到中国旧体制的影响极为深刻,其城乡发展状况更是如此,这种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困扰和阻碍了黑龙江省的健康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所以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才能使黑龙江省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

黑龙江省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很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但在其振兴的道路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城乡发展不协调。面对这种城乡不协调的现象笔者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其根本原因。所谓城乡二元结构是指除二元经济的特征之外,在城乡之间实行的区别性政策,使得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城市化程度、工业化程度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差距十分明显。城乡的二元结构严重影响了各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才能使黑龙江省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1黑龙江省城乡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1.1农业劳动生产率与非农行业劳动生产率变化不协调

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需求,农业劳动力在利益的趋动下从农业转向工业,农民收入增加,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反过来,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非农业。本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非农业的比重,且转移人口的比重应与产业结构变化的比重相协调。但在黑龙江省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1952年,黑龙江省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45.8%,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71.2%,2001年就业结构一二三产业比重比为50.2:21.7:28.1,到2004年,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l1.1%,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7.2%,一二三产业结构为48.3:21.2:30.5。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份额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下降份额相比不协调。

查看全文

新农村城乡协调发展思考

坚持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尼勒克县立足边疆贫困县实际,坚持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农民收人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到20*年,农牧民年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了3200元大关,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

坚持新农村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建设生活宽裕新农村。尼勒克县围绕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立足资源优势,在统筹规划全县产业布局的基础上,重点抓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走农业规模化增收的路子。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集聚种养规模,建设产业基地,培育壮大了生态旅游、绿色蔬菜、民族刺绣三大产业。二是按照“龙头带动,基地互动”的思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走农业产业化增收的路子。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围绕特色产业,通过强化农业招商,扶持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引进建立了“天伊亚麻”、“雪龙精淀粉”等6个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尼勒克,实现了亚麻、马铃薯、甜菜、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三是按照“支部+协会”发展模式,完善流通休系。以甜菜制种、牛羊育肥、脱毒马铃薯栽培及旅游开发等经营协会为龙头,以生产大户、农民经纪人为基础,推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城乡一体化的“支部+协会”的流通体系组织建设。

坚持新农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建设环境美好新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处于贫困县的尼勒克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存在一定差距,集中表现在基础设施滞后,因此,尼勒克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坚持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一是统筹规划,明确方向。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整洁优美靠拢”的思路,由县财政出资,用两年的时间,编制完了全县新农村布局详规图,基本形成科学合理、布局有序、适度超前的乡村布局全景图,防止新农村建设无序发展。二是把握时机,试点带动。抓住抗震安居工程有利时机,结合农牧民住房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群众自建,政府补贴,结对帮扶的建房模式,以点带面,渐进式推进新农村住房向“整洁优美靠拢”的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了农家庄园型、旅游度假型、民族风情型、环境整治型、城镇社区型五种试点村建设典型。三是突出配套,改善环境。采取项目支持,县财政列支,乡村自筹,农民自愿的筹资方式,着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新修乡村道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田林网化,地头道路沙石化。一个整洁优美富有生机的尼勒克新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坚持新农村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协调发展,建设文明安宁新农村。一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养新型农民。县财政专门拿出资金,连同江苏盐城对口扶贫建设项目资金近200万元,建成了尼勒克县农牧民职业技术学校,并依托农业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两个关乎农民增收成败的关键,对农牧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夯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人力资源基础。二是围绕健康文明、志趣高雅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开展“流动电影进乡村、革命歌曲进农家、广场文艺联城乡、百册图书藏乡村、全民健身迎奥运”活动为载体,以城乡联动的形式,推动城乡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协调发展,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安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促进了城乡“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三是围绕以人为本支农惠农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围绕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生产与民生“两项重点”,加大农村社会扶贫开发力度。在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社保、低保、医保、助学等“四个保障”的前提下,实施了“县直机关单位对口扶村、机关干部结队帮户”的长效帮扶制度,确保扶贫帮困无空白。

查看全文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政策论文

摘要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要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离不开国家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经济政策财政政策

1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1.1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不协调

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36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23。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上的差别。首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实物性收入,而且还包括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部分,按现金收入计算,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没有反映城乡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别,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如果考虑到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第三,从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样本偏误,高收入户难以涵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低估。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

1.2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不协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