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01:58: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城乡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乡文化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调查研究

摘要:文章以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为调查主体,调查发现西山区公共文化服务在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相融合、“互联网+文化”、特色文化社区、提供精准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也存在资金不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全、土地资源紧张、设施利用率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匮乏、基础公共文化服务未延伸到自然村等问题。为加快西山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步伐,应在以融资解决土地问题,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上,综合实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互促互进、加强需求服务机制建设、健全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建设、深度建设数字化公共文化、统筹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等措施。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公共文化产品;西山区

1引言

云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长期存在“重建轻管、建用脱节、效用不高”等问题,政府积极探索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发展的“昆明模式”———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并率先在全国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是指从政策措施、服务项目、投入资金、服务队伍、监管考核5个方面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系统分类“打包”,做到“有设施、有内容、有人员、有经费、有机制、有考核”。[1]“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自实施以来,涌现出一批优秀项目,其中西山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西山区是昆明市下辖的五个城区之一,总面积881.32平方千米,是昆明市的主城核心区。截至2017年,西山区常住人口68万,辖10个街道,居住着彝、白、回、苗、纳西、壮、哈尼、傈僳、满、蒙古等25个少数民族。[2]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的民族聚居区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非常浓厚。西山区因势利导,成功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同时在建设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完全适应的问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较大的差距。

2西山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本情况

2.1西山区“四馆”建设情况。2012年昆明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昆明市县(市)区“五馆”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17年,昆明市14个县(市)区都要建成不低于国家最低建设标准的“五馆”,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和科技馆,五个开发(度假)园区至少建成不低于国家最低建设标准的“两馆”,即图书馆和文化馆。[3]2.1.1文化馆。西山区文化馆的建筑面积为4,912.2m2,其中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占总使用面积的70%,并于2010年、201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4](1)文化馆功能布局。影视放映厅面积153.6m2,主要播放各类优秀电影、电视和宣传片;西山区老年大学主要负责对全区老年人进行培训、讲座、艺术教育、健身;文化馆小剧场是文化馆面向大众,以文艺表演、排练为主,辅之以论坛、讲座、会议等功能的专业剧场,是西山区文化、知识、信息的传播中心和精品荟萃、人才聚集的百姓大舞台;群众健身空间是西山区群众进行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是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的主要阵地。(2)免费开放服务。馆内常设的免费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瑜伽培训班、排舞培训、合唱队培训、书法培训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举办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每月一场广场演出和露天电影、馆办文艺队排练,每周服务群众达1,100余人次。同时,结合总分馆制建设,搭建以区级文化馆为总馆、以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以社区文化室(文化中心)为基层服务点的“上下联通、资源共享、有效覆盖、服务联动”的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1.2图书馆。西山区图书馆于2010年3月搬迁至西山区一中学校图书馆,实现馆校结合,并于2010年3月31日对外开放。新馆总建筑面积4,500m2,藏书19万余册,设有图书借阅室、报刊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少儿借阅室、自习区五个对外窗口及宣传辅导室、过刊过报储存室、剔旧书库等多个功能室,座席500余个,每周对外开放时间达56小时。然而西山区自从发生“301”事件和民通小学踩踏事件以后,区一中便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不被允许进入,严重挫败了读者读书的积极性。既然读者走不进去,就让图书走出来。区政府提出两种解决方案:第一,开展一系列送书活动。区图书馆将书籍搬到有需要的部队、企业、社区、学校以及机关单位等,相关单位自行开辟出一块空间来摆放书籍以及设置席位供读者阅读,并配备图书馆管理员,负责管理、维护书籍以及与区文体局就书籍相关事项进行对接,确保图书及时维护更新和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第二,区政府在图书馆总馆基础上下设分馆。通过下设诸多分馆,为分馆提供书籍、器材等相关资源,确保西山区群众需求全面覆盖,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互联互通,满足读者对知识文化的需求。2.1.3博物馆。博物馆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为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西山区以国家注册博物馆“滇池博物馆”为核心,打造西山区滇池博物馆。博物馆以自然滇池、人文滇池为主要内容,与古今昆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利用多年积累的与滇池和昆明城有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物藏品,通过化石、标本、文物藏品展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将滇池的自然与人文完整的呈现给观众,不仅可填补西山区博物馆建设的空白,更可打造西山区乃至昆明市、云南省的重要文化名片和城市文化品牌。目前,西山区已完成滇池博物馆陈列布展大纲的编撰工作,建设资金已列入2018年西山区级财政预算,博物馆的建设亟待解决。2.1.4美术馆。目前,西山区没有公办的艺术馆,只有数个民办或企业办的美术馆,其中最杰出的是云隐西山•艾维美术馆。作为云南省第一家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民营美术馆,艾维美术馆由艾维投资集团全资新建并投资运营,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多功能、非盈利性艺术机构。其艺术展览包括传统书画、版画、雕塑、陶瓷艺术精品以及艺术大师在世时展览的部分海报、真迹作品等,并已举办多个精品展览活动,其中“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展览更是创下日观展人数7,000人次的纪录。目前,西山区尚无体育馆和科技馆,但民办或企业投资建设的美术馆弥补了西山区公办美术馆的空白,也是社会力量直接参与公共文化的典型示范。2.2西山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情况。(1)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落实率较高。2017年,西山区10个街道办事处文化站、10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开门率达100%,完成展览、游园、培训、演出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1,600余次;文化站均衡配置文化资源达5类29项,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6类25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落实率达80%以上。(2)举办多场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西山区大力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和校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全年共开展文化节系列活动2,600多场,推出了“图书五进”“西山文化大讲堂”等多场广场文化活动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演出,服务观众近30万人次。(3)加强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2017年,区图书馆采编新书9千余册,新增2个图书流通点,全年馆外流通点流动图书1万余册,推出《新书介绍》7期;开展全民阅读、你挑书我买单、中小学生读书演讲等10余次系列活动;区文化馆继续推行延时服务措施,周开放时间达到72小时,全年服务群众近20万人次。2.3西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使用情况。(1)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到位率100%。2017年西山区应承担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金752万元,实际投入资金755.35万元,整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资金到位率已超过100%。(2)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费用逐年增加。目前西山区常住人口68万人,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费用14元,昆明市规划到2020年实现人均经费20元。2017年之前,市级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费用的10%,区级承担90%;但自2017年起,4个主城区(包括西山区)将不再享受市级10%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区政府承担全额经费。(3)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直接划拨到区文体局,共计700万/年,其中300万经费由区财政直接划拨给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30万,由文化站和分管领导进行自主分配,区级标准是5万/街道,2万/社区。此外,剩余400万经费中的20%作为区里大型文化活动经费,其余经费都落实到街道办事处,主要用于两方面。第一,用于特色文化申报。每年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可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设计活动,将活动方案做成一个系统材料进行申请,审核通过的项目会得到一定的补贴;第二,用于普通活动的开展。每年西山区、街道办事处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这一部分经费作为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主要包括服装、器材、场地费等。2.4西山区公共文化服务监管考核情况。“人少事多”是机关单位面临的最大问题,西山区文体局采用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对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进行考核。第三方属于企业性质,有专业的财务人员,根据区政府年初对资金落实率100%和项目完成率80%制定的详细标准对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①第三方根据区政府标准对基层公共文化经费使用流程进行考核,检查经费是否按照第一季度25%,第二季度50%,第三季度75%,第四季度100%的使用流程,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区文体局。②对文化站和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是否免费开放以及每天开门情况进行考察。第三方工作人员定期到文化站或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进行考察并反馈给文体局。西山区文体局根据第三方反馈的信息进行半年一次考核,结合季度考核对资金进行重新分配。

查看全文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城乡文化健康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必须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可偏废。尤其在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上,一方面,经济发展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农村地区特别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如果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没有文化上的大力发展,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就缺乏有效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城乡差距不但不能缩小,还会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因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就无法真正建立。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要有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当前,由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不仅导致各种愚昧落后现象大量繁衍孳生,同时还制约了农民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信息沟通等方面的进步,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培育文明风尚,抵制歪风邪气,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努力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为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五个统筹,着力构建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

查看全文

城乡融合下乡村文化振兴策略

[摘要]目前,乡镇振兴战略正在我国农村地区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这一战略落实的关键着手点,同时也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在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时,遇到了一些困境,主要包括意识形态弱化、乡村文化主体缺乏等几个方面,这直接影响了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基于此,本文从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地位、实施乡土文化重构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振兴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乡融合视域;乡村地区;文化振兴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地区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社会主要矛盾也逐渐深化,农村地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城乡二元体制与三农问题逐渐凸显,这也使得乡村文化振兴受到一定阻碍,在实际开展相关工作时,无法准确找到着力点。随着我国乡村地区的农业副业化、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可能出现文化传承中断、价值取向缺失等情况,不利于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完善。今后要通过乡村文化塑造的方式加强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进而为城乡经济、文化全面融合奠定基础。

二、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一)文化建设参与意识明显弱化

查看全文

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文化生活日益繁荣,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物质生活的富有与精神生活的贫乏存在一定的反差,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我们认为,当前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突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文化活动经费严重短缺。有的乡因财政困难,文化站每年活动经费(含人员工资)不到2万元。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完整。文化站有站无址或面积不达标,有的村没有文化活动室;有的乡文化中心无专门办公场所,无专人管理,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空壳化”;有的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无专门办公场所,无文化阵地,无法满足广大农渔民朋友对于农渔业、科技、旅游等知识的渴求。设施陈旧,设备落后,缺少文化阵地,群众受益面不广,满足不了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要,严重阻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专业人才队伍严重匮乏。受编制、经费等约束现有文化站长多为聘用或为兼职人员,有的没有站长,更不用说配备文化站工作人员了,高素质专业人才更加匮乏。由于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兼职现象十分普遍。有的村文化室都是出纳或妇联主任兼管,不能够集中精力研究和开展文化工作,导致农村文化工作滞后。

几点建议:

首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持和参与。党委和政府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查看全文

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研究

一、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失衡的表现

(一)城乡文化发展资金投入失衡,资金短缺已成为

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从总体来看,文化投入的整体水平还低,且资金大多都投向了城市,投向农村的资金寥寥无几。2012年2月20日,人民网发表评论,题目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别忘了农民》。评论指出: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但是应该看到,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

(二)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农村文化设施相当落后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城市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完全由国家财政提供,农村则由农民自行解决,国家只给予适当补助。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文化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城乡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几乎所有一流的文化设施都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能够满足不同年龄、职业、阶层的群众文化需要。而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相当滞后,公共文化资源极为短缺,有的地方文化设施几乎还是空白;有的地方文化设施破旧不堪;有的地方虽有相当好的文化设施,但由于缺少设备维修费、活动经费和内容建设费,这些文化设施也是形同虚设。农村文化活动仍然无法有效开展,无法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要。

(三)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查看全文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以重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通过实地调查,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财政投入等方面对重庆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包括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仍不平衡、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与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重庆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

近年来,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眼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环境,探索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在贯彻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过程中,也在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致力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此次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结合相关统计信息,对发展现状进行了整理。

1重庆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1.1文化基础设施情况。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15年以来,重庆市通过一系列方式,逐步构建了从市、区到乡镇、村社的四级现代化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截至2018年底,重庆市每万人拥有的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的面积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617.8m2。目前,公共图书馆43个,图书馆分馆1433个,总藏量已达到1672万册,文化馆41个,文化馆分馆1038个,文化站4564个,博物馆2552个。在区县一级,对图书馆和文化馆进行了新改和扩建,国家等级馆率已达100%和95.12%;对乡镇(街道)、村社两级的文化服务机构进行了提档升级,覆盖率分别达到95.67%、91.47%、84.03%、86.43%。近年来,重庆非常重视智能文化建设,通过“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搭建智慧文化平台,已有43个数字图书馆、7个数字文化馆和580个数字农家书屋,24小时图书馆已建成44个,已运行了巴渝文化云、科普文化云、群众文化云等平台。广播电视向户户通和数字化延伸,完成90万户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和50座无线发射台站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1.2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这些年来,重庆市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包括年均8000多场的大型全民阅读活动、“宇宙大舞台”演出进基层活动、面向10所高校、100所中学、100所小学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农村电影惠民放映向社区拓展,每年在社区放映1.2万场,面向农民工放映600场;农家书屋纳入村(社区)文化中心,打造为基层全民阅读点,每年续配图书55万册。实施流动文化服务进村等民生实事,从2014年开始,累计购买10万场文艺演出,惠及群众3000余万人次。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实现了完全免费开放,博物馆免费开放了73个,美术馆免费开放了13个,年均服务群众在7200万人次以上。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市级品牌文化活动,如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重庆演出季、舞台艺术之星选拔赛、社区文化节等。还有一批区县文化品牌,如培育了巫山红叶节、武夷山民族文化节、三峡移民文化节,年均开展活动1.5万场,参与群众3000万人次。2015年以来,重庆市加大了推进贫困乡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完成了面向14个贫困区县的“六大攻坚工程”,即提档升级文化阵地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指导扶持文化的创作和生产、保护和利用重点文化遗产、培育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在政策层面,制定有《深化文化脱贫攻坚行动方案》《深度贫困乡(镇)文化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深度贫困乡(镇)文化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单》。实施了“三建六送”行动,即建标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电影院或室内固定放映厅,以及“六送”:送设施设备、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图书和培训等活动。1.3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财政投入情况。目前,全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共有工作人员12870名,其中,市级878名,区县878名,区县3046名,乡镇(街道)4428名,村(社区)购买服务岗位3518个,惠民电影放映员1000名。为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了工作督导考核,将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党委政府的考核内容,推动区县党委政府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每年开展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采取随机抽查、实地暗访等方式,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效能督查,对服务效能不好的,会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定期对送流动文化服务进村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进行督查。从财政投入来看,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12~2016年,中央财政对重庆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共计40.92亿元,市财政投入共计33.75亿元,区县财政投入共计54.64亿元,年平均增幅达到14%。

2重庆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措施

[摘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措施。文章针对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等问题,从政策层面和经济层面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推进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河北省;推进措施

1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

1.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各级政府在不同阶段、按照不同标准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1-2]其中“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公共交通与设施、公共文化等。[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一体化,从而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1]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协调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由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化而造成的社会公平、公正等问题,保证城乡互动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举措。当然也是当今创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深化了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理念;另一方面促进了“干预、控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最终实现服务型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1.2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公共文化体育等领域列出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河北省在推进《规划》中提出全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的均等化。而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公共文化的均等化已经成为国家实践与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和主体,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的总称,并以此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和软件的各种资源、服务等方面内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边沁、庇古等提出了均等化的相关思想,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并以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为研究基础进行财政均等化的相关研究,缺乏细分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但以上研究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提供了指导。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并且研究成果较缺乏,主要体现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和研究范畴、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均等化实现的路径和措施、财税均等化问题、均等化的一些实证研究、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者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或者城市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问题。[1-6]

2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2.1政策层面。第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法律的缺乏。当然由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客观上缺失很难有一部法律进行规范和管理。第二,涉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广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部门涉及文化管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教育管理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税收等,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管理。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很难实现服务目标的具体化,因而很难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第三,国家未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上需求迫切,因而还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涉及面广,很难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界定,因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受到限制,当然纳入国家财政预算还任重而道远。第四,历史上二元城乡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一直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服务政策,客观上造成了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差异的存在。从本质上来看主要由我国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造成。已经有很多政策在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也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真正要实现均等化还需要一段时间。2.2经济层面。第一,经济发展总体落后,财力投入不均。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越来越需要文化服务,而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并不匹配,这也是当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于河北省人均收入总体落后,财力投入严重不足,同时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资金明显向市辖区倾斜,市辖区内的文化、体育、娱乐等设施的建设情况基本到位,并处于逐步提升改善的阶段。而县域地区虽然具有基本的管理单位服务和政策支持,但是与市辖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城乡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1]第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目标存在的差异,也是不均等化存在的原因。在城镇突出表现为休闲场所、体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需求。而在乡村对文化公共服务的需求并不迫切或者略显薄弱,而公共服务需求则突出表现在道路硬化、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

查看全文

城乡教育一体化与乡村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乡村文化传承是民族精神延续的原初根脉。乡村文化的现实挣扎揭示出两者之间的逻辑悖论,包括整体思维与一元思维的系统差异,开放性与保守性的特性殊途,文化改造与自然承续的方法分歧,以及制度建设与观念建设的建设思路不同。因为矛盾始于整体性差异,所以只能采用教育现代化文化自觉的共生理念,搁置差异与冲突,引导两者在不同的逻辑路向上寻求价值共识。共生策略是化解逻辑悖论的操作性设计,包括利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重塑乡民的文化观,构建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的“区隔—合作”机制,以及探索乡村教育文化自觉阶段化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文化;教育现代化;文化自觉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项重大、深刻和必然的社会改革。其中,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均依托于教育的支持。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和核心动力。它是我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政策实施以来,中央为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动城乡教育公平与和谐发展而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1]党的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再次提出,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3]费孝通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4],乡土根脉孕于文化。霍尔和尼兹(Hall&Neitz)认为,文化提供了塑造社会角色行动的价值与规范。[5]也就是说,乡村文化形塑了乡民人格,建立了乡村秩序,培育了民族精神。所以,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发展的灵魂。《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明确了“繁荣发展农村文化”[6]的战略任务。在此背景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能否完成乡村文化传承的使命,两者是否存在逻辑上的协同性,这应当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前提性问题。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功能与乡村文化传承的教育责任

教育与文化是一种彼此敞开的关系,城乡教育一体化与乡村文化传承的关系也是基于属性与价值的相互支持,一者承担文化功能,一者履行教育责任。(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功能。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命题,次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城乡一体化是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资源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等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应有之义,它是在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取向下,打破城乡二元僵局,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在保持与发挥城乡教育区域性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城乡互动联结、相互帮扶、相互作用、消解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7]此外,“一体化”具有内在的文化关联性。一方面,“一体化”是“属文化的”。1988年,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命题,其中“一体化”既是一种文化视角,也是一种文化概念。另一方面,“一体化”又是“含文化的”。它是一种全纳结构的发展动向,而文化必定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按照这一逻辑,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文化建设,它也将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有学者提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种基于文化、通过文化、为了文化的教育体系。[8]由此可见,文化功能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在价值演绎。它又可以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分为系统外的“一体化文化功能”和系统内的“文化一体化功能”,前者是“城乡一体化”范畴内教育系统与文化系统的一体化互构,后者则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范畴内文化因素在教育系统内的一体化表征。从外部的系统功能看,城乡一体化中的教育与文化是两种相互区隔且彼此支持的独立系统,两者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系统共同构成城乡发展的“一体”。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质是城乡的统筹发展,教育与文化在整体性原则指导下,围绕“城乡共同体”的目标各司其职、兼收并蓄、协同发展。此外,由于属性、特点、功能、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异,教育与文化又具有不同的系统结构和发展路向。从内部的系统功能看,教育系统中文化因素的“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其在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方面符合“城乡融合”的一体化标准。因为乡村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保守性,所以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进行教育系统内的“文化改造”,使文化因素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表达性”,能够同时向农村和城市“开放”,建立城乡统一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总而言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功能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宏观上形塑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微观上培养城乡间自由流动的“文化人”。(二)乡村文化传承的教育责任。文化是一种体现于符号中的意义的历史性传承模式,是一种以符号形式表达的概念的传承体系,能够交流、保存和发展他们的生活知识与生活态度。[5]传承性既定义了文化的内涵,也规约了文化的属性。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自我传承的需要厘定了延续文化薪火的必要条件——稳定性、保守性和一元性。文化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意义之网”,意义由某一群落的公众编织和所有。[9]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被文化自身及其承载的主体所承续并维持稳定,以文化的纯粹性为矢夯实积极意义的保守状态。所以,文化和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定义着教育的内涵,教育建构着文化的“生命机制”。[10]乡村文化是华夏文明的肇始,是孕育民族精神和性格的摇篮。梁漱溟说:“中国的国命寄托在农业,寄托在农村。”[11]然而,在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随着一座座消逝的村落而日渐凋蔽。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12]如此一来,乡风、家风和民风失去了文化上的物质依托和精神依归,进而导致珍贵的习惯风俗无以为继,智慧的乡规民约无以为守,实用的耕植经验无以为用,朴实的乡民性格无以为傲。村庄的破败与文化的落寞互为因果,它们与孤独的农人共同描绘了一幅萧瑟的乡村图景。在不可逆的时代趋势下,教育成为传承乡村文化最重要也是最后的堡垒。乡村教育的文化责任在于激活教育自身的“生命机制”,担承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乡村教育应当扎根乡村文化深处汲取养分,建立教育与文化的深度对话,将土地里生长出的文化编译成教育的语言和符号。一方面,乡村教育成为“文化化”过程中的重要路径,教育获具文化属性;另一方面,乡村教育承担着筛选、保存和改造文化的责任,使珍贵的乡村文化通过乡民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乡村文化的教育责任是培养对乡村文化知识上认识、价值上认可和心理上认同的“乡民”。所以,乡村教育要使乡民成为理解乡村文化的“文化获得者”,喜欢乡村文化的“文化欣赏者”以及宣传乡村文化的“文化自豪者”。乡村教育不是鼓励乡民“走出乡土”,而是让其怀有愿意“走回乡土”的情怀和自信,同时能够吸引新质乡民的归入。文化是传承性的,乡村的区位(偏远)、样态(聚落)和生产劳动(四季轮回)特征进一步强化了乡村文化的稳定性、保守性和一元性。如果教育志在推动乡村文化兴盛,它必然不能违背文化传承规律,应当尊重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值,避免基于他者逻辑建构教育理解。这也意味着,乡村教育的文化立场是本土的,文化思维是动态的,文化价值是服务于其内在发展的。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与乡村文化传承的逻辑悖论

查看全文

城乡基层社区国防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建设先进的国防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保证。作为构成社会系统基本单位的城乡基层社区在国防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防文化建设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凝聚、培育、整合的功能。现实中由于对社区国防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保障机制缺位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造成了其发展的困境。新时代的社区国防文化建设应体现时代内涵,积极拓展新领域,充实新内容,开拓新思路。

[关键词]城乡基层社区;国防文化建设;思考

一、重视国防文化建设在我国城乡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功能

社区是社会群体、社会组织聚集的区域。每一个社区都有自身的特质,每一个社区与其他社区存在共性,它们构成了社会有机体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群体存在形式。从某种角度来看,正是城乡基层社区构成了我们所身处的宏大社会系统的基本单位。社区的各种关系和文化互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国防文化建设在我国城乡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凝聚人心、培育精神、整合资源等综合功能。对这些功能的重视和提升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我国国民素质和社会发展到新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一)发挥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的凝聚功能。随着市场化与城镇化的推进,各种类型的城市社区与乡村社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单位中国向社区中国的转型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在社区国防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通过内部力量来不断丰富完善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的内涵,同时也要积极向外部借力,利用社区内外的各种力量与资源来提升治理效果。盘活社区内部资源、激发社区内生力量,是推动社区居民成为国防文化建设主体,发挥社区国防文化建设凝聚力的关键。社区加强同社区外部因素的有效衔接与沟通,能够作用服务于更广泛的人群。在城乡基层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的凝聚功能,构建和营造积极的文化态势和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提升归属感,增强社区内广大居民对国防的关切和以家国情怀为主要表现的责任意识,成为国防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而且能有效提升社区人群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二)加强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的培育功能。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建设互动模式中,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推进社会治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基本组成单位,城乡基层社区在对所辖人群的特点和需求的把握和了解上具有天然的距离优势和信息优势。如社区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能全面掌握社区全体居民的性别、年龄、阶层结构等基本信息。根据社区治理实际需要,通过调研和走访,能精准定位居民的文化诉求,了解民心、民意,实时追踪民众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社区还可以发挥自身在社会治理结构中的独特地位和社会网络纽带作用,利用行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结构式互补,走出去、引进来,与相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社会组织、区域内的部队等实现优势互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国防文化资源的优化、流动与共享,国防文化建设经验的互通互鉴,从而提升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发挥自身的国防文化建设的社会培育功能。(三)提升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的整合功能。城乡社区国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主流文化形态在社会基本单元的一种投射和体现,其本身不仅贯彻国家意志和主流价值导向,而且也承载着社会需求,体现着时代特点。社区文化也因其与群众关系密切的特性,兼具了大众文化、群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功能和特征,涉及和渗透到所辖区域人群的社会生活各领域,成为影响大多数成员的一种文化样式。在当前的社区国防文化建设中,要在理念上对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国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逻辑关系有客观而全面的认识。正如2018年8月21日,习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积极提升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的整合功能,建立符合社区特点的文化输送渠道、文化互动模式、文化建设平台,使以主流文化为导向的不同文化相融合,面向社区群体,基于可接受性将多元的文化介质与大众的文化诉求有机整合,共同发挥作用。

二、我国城乡基层社区国防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国防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当前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包含于其中的城乡社区国防文化建设存在先天的缺陷。一些城乡基层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行动浮于表面,社区工作常常依赖上级文件,自主性不高,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缺乏将文件精神与城乡社区现实情况相结合的意识与能力,不能真正与国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接,缺乏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未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基层社区在人员管理、资源配置、职能划分等方面也存在无法匹配国防文化建设的各种需求的情况,如缺乏相关资源、缺乏专业力量、缺乏整合能力、工作效能低下、无法有效组织活动等。这些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社区组织在国防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主观作为少、缺乏作为能力或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二)社区国防文化建设保障机制缺位。对社区国防文化建设在思想上、认识上的重视程度不足和认识不到位,必然导致行动上务虚不务实。政策不到位、人员不到位、设施不到位、经费不到位情况比较普遍,保障机制缺位问题严重。社区国防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拉拉横幅、喊喊口号、发发传单,举办几次作秀式的活动。当前,一些城乡基层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的措施及其实施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临时性的特征,只为完成任务,应付检查,不仅缺乏长远的规划,更缺乏科学的规划与专业的管理。如果不能把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真正纳入社区文化治理及其评估的范畴,就会缺乏实际的约束机制和全面的考评机制,社区国防文化建设的停滞不前是必然的。基层社区作为国防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推进者、参与者,应承担主要的角色,但其实际作用的发挥却因为缺乏积极响应的社会支持系统而受到限制,难以有效整合周边的国防文化建设配套资源及覆盖更多的人群。一些在各类国防文化建设活动中比较有想法、有特色、有作为的典型社区要么处于“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困境,要么陷入“唱独角戏”“叫好不叫座”的窘境,无法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有利局面,对于进一步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三)社区国防文化建设城乡发展不均衡。从各种相关数据来看,一方面,我国城乡基层社区在国防文化建设水平、可用资源等方面差距较大,城市社区整体状况明显优于农村社区,东部沿海地区优于西部不发达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显著,地区差异大。这既是由长期以来城乡基层社区治理的整体状况决定的,也是由国防文化建设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这种差距正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以非常快的速度缩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的要求,2020年我国将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要达到98%以上。在设施建设和资源配套上,乡村基层社区国防文化建设完全可以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为依托,将自身的发展有机整合于其中,实现资源配置的共享与优化,提升基层社区基础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

查看全文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论文

1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

1.1注重凸显地方特色成都市创建了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大庙会等极具地方特色、深受百姓欢迎、具有公益性质的品牌文化活动。同时,成都市依托城乡文化空间,依据市、县、乡、村四级机制的不同需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空间支撑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推进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空间保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统筹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首先务必结合实际,了解公民的文化权利诉求;其次也要因地制宜,创办凸显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树立地区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化创意设计平台,发展特色精品文化产业,并以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带动和促进城乡居民参与文化活动。未能满足客体需求的文化服务体系再“高大上”也只能作为形象工程昙花一现。地方文化特色一旦形成,就会造成一种牢固的“特色占有”,成为最稳定的知识产权。特色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应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础资源,站在长远的角度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

1.2提升设施建设,加强科学管理首先,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且建设一批必备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公共文化设施。成都市即以城乡“两馆一站一室一点”即文化馆、图书馆、乡镇和街道的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的综合文化活动室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作为基本主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强力支撑。文化流动服务网络建设的城乡全域覆盖,数字图书馆城乡联网,文化综合执法数字监管平台建设,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艺术团专车配备,都为文化下乡提供了基础设施与交通工具保障。同时要缩小文化事业经费投入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力度,特别是保障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对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投入,将农民工的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另外要看到乡镇等基层地区由于各自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情况等原因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也存在不平衡,因此加强对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投入有助于对农村基层和老少边穷地区文化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等问题的解决。其次,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科学管理以及机制创新。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层次化建设、个性化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形式及载体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建设,整合全市文化、文物数字资源,建成城乡数字文化文物信息平台公众导航系统;二是建立包括市民学习、民生服务、图书管理、资源共享、监督考核及信息互动等六大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形成省、市、社区三级数字联动的管理结构;三是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平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圈;四是要加强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全方位培训,建立培训机制,保障培训经费,加强对高知识人才的引进,为城乡基础文化单位充新鲜血液,激发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勃勃生机;五是公共文化服务要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求按需定制,特别是针对农民工、残疾人、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需要为其单独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与内容,提供符合群众需要的、适合各群体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六是要积极运用多项宣传方式,建立系统的城乡一体公共文化宣传机制,搭建公共文化短信平台,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设立官方微博等现代化手段以扩大公共文化的宣传力度。另外,在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模式方面,公共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相协调,形成立体发展模式,更应当加强同交通、能源、环境、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结合,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加快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保障以及管理,构建立体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创建城乡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结语

总之,由成都市对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经验可以看到,要始终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前提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始终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真正提高文化聚合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拓展文化发展空间,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繁荣并且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真正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