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01:40: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城乡收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分析
1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东部包括北京、天津等11个省(市、区),中部包括山西、湖北等8个省(市、区),西部包括内蒙古、西藏、重庆等12个省(市、区)。利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农村金融服务图集的相关数据,从农村金融深化及农村金融效率2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
1.1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区域差异
以农村地区贷款余额与该年度GDP的比值代表农村金融深化,比值越高,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越高。从表1可以看出,总体而言,三大区域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呈东部>西部>中部的格局。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程度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程度显著低于东部、西部。2008年以来,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呈快速上升趋势,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的动态变化并不明显,因此2008年以来农村金融深化的区域差异逐渐加剧。2010年,东部农村地区贷款余额在GDP中的比率已达66.74%,高于西部约10百分点,高于中部约32百分点。
1.2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的区域差异
动员和运用储蓄是金融中介机构最基本的功能。制约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发挥的掣肘并不在于储蓄动员能力不足,而在于农村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农村贷款,农村稀缺的金融资源外流,因此主要从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将农村存款转化为农村贷款的能力方面度量农村金融效率。贷存比指农村地区贷款与存款的比值,贷存比越高,农村金融机构将农村存款转化为农村贷款的效率越高,农村金融中介机构服务农村的功能越强大。从表2来看,三大经济区域农村存款转化为农村贷款的比率都小于1,说明三大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农村金融资源流失。总体来看,农村金融效率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的格局。东部地区农村存款转化为农村贷款的比率最高,且呈上升趋势,2010年东部农村地区存贷比高达0.79,远高于同期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存贷比。中部农村地区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比率最低,且呈下降趋势,2008年以来贷存比已下降至0.5以下。西部农村地区贷存比先下降后上升,虽然高于中部地区,但与东部仍有一定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整体上看,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奠定了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必然导致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势在必行。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不利影响;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在收入分配领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扩大,严重影响经济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势在必行。
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6∶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2年达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3∶1,而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比继续扩大为3.33∶1[1]。如果把农民用于生产的费用和城镇居民享受的福利也考虑进来并将其货币化,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为6∶1[1]。
2.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政策效果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和城乡差距问题,2002—2007年,中央财政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1.6万亿元。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2007年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惠及1.5亿农村中小学家庭,这些政策在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上起到了较显著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政策具有暂时性、不稳定性,加上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内在缺陷,导致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城乡收入核对经验交流
民政部将我确定为首批城居民家庭收入核对试点单位后,全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按照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确定首批城居民家庭收入核对试点单位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家庭低收入核对工作。
一、城乡统筹,低收入认定覆盖全域成都。为切实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教育、医疗、临时困难问题,全面推进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结合我开展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战略,2010年8月我民政、公安、工商、住房等10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成都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一是确定了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家庭收入和财产的核定、低收入家庭认定的相关要求等,规范了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二是不仅对城低收入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核对,还对农村低收入家庭收入和财产进行核对,实现低收入认定的城乡全覆盖。
二、分类定标,与救助体系建设无缝衔接。2005年开始,我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救助工作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为配套,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在“吃、穿、住、医、学”等方面基本需求。结合我救助体系建设,我低收入认定暂行办法提出了分类定标的低收入认定方式,即根据不同的救助需求,制定不同的救助标准。民政部门负责核对收入,相关救助部门按照职责要求,对符合相关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实施分类救助。分类定标的认定方式,实现了与原有救助工作的无缝衔接。
三、强化支撑,信息技术成为核收利器。2010年,我依托成都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平台新建了成都城乡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定信息系统,并和相关业务部门建立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摆脱了以往完全依赖人工入户调查、取证的传统核收模式,成为我核收利器。自该信息系统于2010年11月下旬试运行以来,已与房管局比对28万余条住房信息,与公积金管理中心比对29万余条公积金信息,与人保局比对26万余条社保信息。通过信息比对,可以迅速了解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信息,掌握该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从系统运行的情况看,效果非常好,大大提高了核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减少了基层收入核实工作的压力。今年我还将依托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再建三条数据比对线,实现与工商局、地税局、车管所数据共享。
四、细化流程,确保核收工作规范公正透明。一是注重申请人授权,确保核收工作合法性。按照我城乡低收入认定暂行办法规定,凡申请低收入认定的申请人需签署相关授权书,授权相关部门调查和公示其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从而为我低收入家庭经济核对工作扫清了法律障碍,确保了核收工作的合法性。二是部门联动,事前确认。按照我低收入认定暂行办法规定,申请人家庭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无法纳入我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信息平台比对的相关部门,且对核收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采取事先确认的方式。即申请人事先提供相应证明,证明材料齐全后,社区接件办理。三是创新工作流程,方便困难群众。为方便群众办理车辆、工商证明,我新增预申请工作流程,即申请人授权民政部门就相关情况进行统一查询查证。预申请期一个月,且不计入低收入认定办理时间。对统一查询结果有异议的群众,申请人可申请复查,或自行到相关部门开具证明材料。四是坚持民主评议和公示制度,确保低收入认定工作的公正、透明。对城乡低收入家庭的认定,我充分依托村(居)民议事会议制度,始终坚持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在经社区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三榜公示后,再由区()县民政局出具《成都城(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调查情况告知书》,申请人持民政部门出具的《成都城(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调查情况告知书》到相关救助部门申请专项救助。我开展城乡低收入核对工作以来,已累计发出告知书3000余份,未收到一例投诉。
五、加强协作,形成收入核对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我建立了由民政牵头,公安、财政、劳动、房管、金融、工商、税务、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参加的低收入家庭核定工作协调机制,确保了低收入认定的顺利开展。二是建立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联席会议办公室(民政局)牵头建立了城乡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并根据部门需求制定部门间共享信息目录;信息部门利用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部门间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为低收入家庭准确核收、救助资源共享提供保障。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诠释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扩大,成为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变化,也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数据分析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并从多个角度阐明引起这种差距的原因,对于进一步采取对策缩小差距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乡差距问题在解放前就存在,但是由于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不断呈扩大趋势,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接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要求中将“统筹城乡发展”位于首要位置。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意义更加重大。2004年和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最终目标也就是想要通过农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
由此,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和新阶段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城乡关系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整体的现状数据分析
(一)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收入差距试析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些影响因素,从计量意义上得出了一些关于中国城乡差距过大原因的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所存在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就是其中的重要一个。尤其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时候,三农问题被提上了历史日程,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已经是相当一部分农村的现状,由此引起的农村经济、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农村问题从根本上还是收入问题。只有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才能过上好日子,农村才能稳定,农业生产率才能提高,农业才能持久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城乡收入差距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关系社会的稳定,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平稳的发展。所以,探索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并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
一、文献综述
由于中国的农村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王小鲁、樊纲考察了与经济增长有关的因素,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的提供,制度因素等方面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经济增长并不带来收入差距先升后降的结果,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将减少收入差距,财政转移支付虽然有助减少收入差距,但作用不大,而且市场化本身并不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1994年)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王韧(2004年)考察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度,城镇化程度,相关制度因素(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某些制度性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的影响。最终发现,经济开放对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有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帮助,用于支援农村的农业财政性支出并没有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影响,而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实行工农业剪刀差的赶超战略对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的影响。
二、城乡收入差距待考察的原因
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的唯象研究
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人均纯消费以及消费率的演化轨迹
近十年中国城乡人均纯收入分别以12%和11.5%的速度持续增加,截止到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109.44元和5919.01元。伴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也分别以10.6%和11.5%的比例稍滞后的同步增长,截止到2010年底,分别近似达到13471.45元和4381.82元。2002-2010年间全国整体上城乡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的具体演化轨迹为:从上图中可看出:乡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近乎是同比例增长,而城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大于人均消费的增长速度,所以引致下文的城镇消费率下降的演化轨迹和乡村消费率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轨迹。还可清晰看出两者都呈现出增长趋势。在增长速度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大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反,农村人均消费增长速度快于城镇人均消费增长速度。且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远高于乡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任一年乡村人均纯收入都还不及城镇人均消费,同时2010年乡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纯消费还不及2002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这说明,无论在收入和消费上,城乡差距都至少在8年以上。为清晰的观察各省城乡的人均收入以及人均消费的绝对值,以及各省的人均消费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中位序,在此给出2010年各省的城乡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值和相应的排名。随着城乡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量的绝对量的持续提高,那城乡消费率将如何演化?通过以下数据将看到:城市的消费率如今持续下降,即从2002年的0.783下降到如今的0.705①;乡村消费率展现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法则,即先上升在下降的倒U型轨迹②,从2002年的0.741上升到2006年的0.789,再从2006年的0.789下降到2010年的0.740。依据空间上分布的异质性可反映时间上的连续性,故随着时间演化,乡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量持续提高,最终将重复城镇消费率的演化轨迹,则整体上任一省份较为完整的消费率演化轨迹应存在一个近似倒U型的演化片段,即先上升后下降。从上图可看出:初始城镇消费率高于乡村,在2004年后城镇消费率被乡村消费率超过,在2004-2007年间乡城消费率之差持续扩大,2007后消费率差距趋于缩小,而乡村消费率趋势符合方程LogNormal分布f=0.737+0.051*exp(-0.5*(ln(x/2006.6)/0.0009)^2)(1)因整体上的数据分析易于忽视微观和结构,下两幅图分别考察城乡在不同人均收入下消费率的演化轨迹。从上图可以看出:不同收入水平下城乡消费率演化轨迹基本上一致,前者符合线性下降趋势,后者符合倒U型。无论城乡都呈现:收入越高的省份,消费率越低。城镇人均收入大于20000和小于20000的城镇消费率,近似相差4%,2010年前者维持在66%左右,后者维持在70%左右;乡村人均收入大于5000和小于5000的乡村消费率相差6%左右,2010年前者维持在70%,后者维持在78%左右。
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和省域城乡消费差距
在2002-2010年间全国城乡人均纯收入之比大体趋势是上升的,表示为下图的星号的散点图。从2002年的3.11,上升到2009年的3.33,2010年出现下降的趋势,这9年平均差距维持在3.25,而城乡人均收入之比在2010年以后将呈现下降趋势,即城乡收入差距的轨迹必将展现倒U型的片段。大体全国城乡人均消费之比呈现缩小趋势:从2002年的3.28下降到2010年的3.07,这9年平均差距维持在3.15左右,2002-2003年间消费比呈现上升,同样城乡消费之比也呈现倒U型片段。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相反消费差距在不断缩小。从上图可看出:城乡人均收入比在2002-2009年间呈现上升,2009年后开始下降,即倒U型片段。城乡消费比开始出现小幅上涨,接着2003-2006年间一直巨幅下降,2006年后城乡消费比轻微下降且稳定在一较低的3.1值附近。2005年前城乡消费比大于城乡收入比,2005年后城乡消费比开始大于城乡收入比。说明乡村消费率比城镇的高,乡村很多钱没用于储蓄,而是用于消费,相反城镇的储蓄率较高,消费率持续走低。因整体上考察会丧失微观和结构上的信息,在此把城乡人均收入比和人均消费比分别在三个不同人均收入的梯队下加以考察,然后看上述宏观性状是否在微观下依然保留。同时看,在不同人均收入下会显现出哪些以前没有观察到的现象法则。根据各省人均收入水平进行聚类,节点是人均收入分别为20000元和30000元,进而把省份划为三类①。从上图可看出:人均收入比虽呈现上升趋势,但后期都存在轻微下降的特点。特别人均收入小于20000的梯队,2007年后呈现出明显的下降。同时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区域,城乡人均收入比越小,即越富有的梯队,城乡收入差距越小。从第二幅图看,各收入水平下,各梯队同样呈现出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存在明显的差别。人均收入小于20000的省份城乡消费比在一个高水平上下降,且下降幅度最大;人均收入大于20000而小于30000的省份在一个次高水平上下降,下降幅度次大;人均收入大于30000的梯队在一个最低水位上下降,下降幅度最小。如果空间上发展的不均匀性可反映任一区域时间上发展的连续性,那未来第三梯队上人均收入比将缩小,达到第二梯度上的低水平,进而达到第一梯队上的更低水平,这种运动过程是波动式的迂回下降。人均消费比的第三梯队未来也将重复第二梯队的低水平及低速率,以及第一梯队的更低水位和更低速率的运动轨迹。那各省城乡人均收入比和人均消费比将呈现何种演化轨迹呢?从上表可看出:人均收入低的省份(如贵州、甘肃等)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即倒U型,随着人均收入提高,中间出现一趋势不明显的徘徊期(如呈现明显下降的新疆和趋势不明显的海南和广西等),接着进入第二个倒U型区段上,这个区段上省份有河南和湖南等,再次进入过渡阶段,如明显上升的福建、吉林及河北等;随着人均收入持续提升,最终进入高水平上的倒U型发展阶段,如上海、北京及浙江等省份。总之,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城乡收入的差距先上升后下降,经过渡期:下降或徘徊;然后进而中间阶段,再次出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倒U型阶段,接着进入过渡期,即上升和徘徊阶段;最后再进入第三个倒U型的发展阶段上。整个城乡收入比的演化轨迹,是一个有倒U型片段衔接成的向下延展的波,即存在迂回的向下延展,这是与传统笼统的认为:城乡收入比的演化轨迹是一个倒U型轨迹是不同的,上述更强调倒U型仅仅是演化轨迹中的一个片段。从上表可看出:上述演化轨迹表现为,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先呈现下降(如甘肃和西藏),然后进入表征为倒U型的过渡期(如云南和贵州)及徘徊的海南和广西;接着进入明显下降区段(如河南、陕西及湖北等),再次进入倒U型和徘徊的过渡期(如吉林、福建及广东天津);进而进入U型区段(如山东和辽宁等),再次进入下降区段(如北京、浙江及江苏等)。可以肯定说:局部和阶段上是不存在普适性演化轨迹,如先前学者认为的倒U型和U型,W和N型,以及倒W和倒N。整体上若存在演化趋势,这种趋势是有U型、W型、N型以及倒U、倒W、倒N等波段衔接成的波动趋势,即上述都仅仅是一个片段而已,即上升后下降,下降后上升,上升后再下降,下降后再上升等等的延展过程。201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分别达到19109.44元和13471.45元,乡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分别为5919.01元和4381.82元。城乡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差距为3.22和3.07。人均消费差距有缩小稳定趋势,但人均收入差距虽在2010年出现轻微下降,但这个时段内还在一高水位上上升。在过去的15年间,全国整体上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年数,每年在以差距1年的速度拉大,这一直持续10年,即从1996年差距为4年扩大到2006年的12年。而从2006年到2010年这5年间,全国城乡差距基本稳定在12年左右,并在2010年有减小的苗头,即2010年中国整体城乡差距在11年左右。而具体各省省内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从图7明显看出,除四川、湖南以及宁夏外,城乡收入差距的年数在地理空间上呈现聚集性。呈现收入差距最低的省份集中在东北三省、京津、江浙沪,城乡收入差距最高的省份集中在藏滇桂。城乡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地方,城乡差距越小,基本上8年左右,但第一梯队广东是个例外,城乡差距可达到13年久,说明广东虽整体和人均收入较高,但社会风险极大;收入偏低的东北三省,整体上差距比较小,辽宁和吉林分别为7年和8年,黑龙江8年。除此之外,基本上符合越富有地区,城乡差距越小,越落后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如人均收入低的云南及甘肃城乡收入差距年数达到15年和14年之长。同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域,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经济发展水平最好区域,贫富差距最小,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区域,贫富差距居中”①。这并不意味着“贫富差距较小区域,贫富差距就会一直缩小,贫富差距一直很大的区域,差距就会扩大”。如今却显现出:“经济最发达区域,除北京个别省份外,贫富差距好像都在低水位上轻微上升;差距较大省份,除一些省份迂回外,很多在一个高水位上剧烈下降”。说明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贫富差距会缩小,但这种下降,是一延展开来的下降波。3通过对全国和各省城乡人均消费及消费率等面板数据的考察发现:近几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省份,都是乡村消费率与城镇消费率之差在扩大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农村消费率远高于城镇消费率,高达10%以上,如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贵州、云南及甘肃三个低收入省份,分别达11%、17%及10%,乡村消费率平均达85%,城镇消费率平均达75%;收入次高的东北三省及其他省份,城市消费率大于农村消费率,农村消费率较低,基本上维持在68%左右,城镇消费率维持在75%左右,消费率之差也维持在-9%左右,城乡收入差距较小①。收入水平较高的天津、上海及北京等省份,除天津典型外,城乡消费率差不大,基本在1%之内浮动。从上表可看出:越穷区域,农村消费率越高;越富区域,农村消费率相对较低;富有区域的乡村消费率要么很低,要么与其城镇消费率相差很小,甚至农村消费率远低于其城镇消费率,当然富有区域,一般城乡收入差距较小。还发现:最富的地区,城镇的消费率最低;最穷的地方,乡村消费率最高。在一段时间内,只要农村消费率与城镇消费率之差持续变小,城乡收入差距就不断缩小。根据城乡收入差距等级对省份重新聚类,把2010年差距大于3的省份归结为一类,差距小于3的省份②划分为另一类。看“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是乡村消费率大于城镇消费率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省份是乡村消费率与城镇消费率之差较小的省份”的命题是否成立。解析和统计发现:前者乡村消费率与城镇消费率平均之差为4.2%,后者平均之差为-2.4%,说明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大的省份,乡村消费率比较高,城镇消费率比较低。换句话说,城镇的广义储蓄率比较高,乡村的广义储蓄率比较低,具体统计分析如图8。从上图看出:发现乡城消费率差越大,则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越大;乡城消费率差越小,人均收入差距越小。并呈现一个数量关系,乡村消费率每高于城镇消费率1%,城镇人均收入和乡村人均收入之比就大约扩大20%。换句话,前者每提高1个单位,后者就提高20个单位。故在收入分配乏力情况下的,想法设法,降低乡村居民的消费率,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率,是解决贫富差距的一条可行的政策。城乡收入比≈20*乡城消费率差+r(2)为获得更多细节和更容易把握消费率之差与城乡人均消费率间的关系,同样根据各省份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全国31个省份划分三个梯队。从上表看出: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区域,乡村消费率和城镇消费率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区域,乡村消费率较高,而城镇消费率偏低;整体上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乡村的消费率差别较大,高达10%,相反城镇消费率差别不大,仅仅2%左右;越发达区域的城乡差距越小,越落后区域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因城镇消费率在各收入层次上变化不是那么明显,相反乡村消费率在收入的不同层次间变化明显,同样城乡收入差距对收入的不同梯队变化是敏感的,且和乡村消费率对收入梯队的变化是同步的,间接的陈述乡村消费率对城乡收入差距贡献较大,即乡村消费率和城镇消费率之差对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贡献大,其间存在正的因果链。
省际人均收入差距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唯象的研究了整体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和各省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考察了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在地理空间上是否呈现聚集性,分析了乡村消费率与城镇消费率之差与省内城乡人均收入之比存在统计关系。现在问题之一是,如今各省间的收入差距有多大,近似为多少年,如何测算;问题之二是,省际之间城镇收入差距有多大,如何测算;问题之三是,省际间乡村收入差距有多大,如何测算。下述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从上图看出:省际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最高13年,如贵州和上海;最低为0年,如山西和陕西;比吉林人均收入滞后1年的有7个省份,如河北、湖北、重庆、陕西、黑龙江、宁夏以及山西;人均收入滞后两年的有5个省份,有河南、湖南、海南、青海及新疆;比其高两年的有4省份:天津、内蒙古、辽宁及福建。当然从上图还可以清晰看到哪些省份的发展水平较相近。接着问,任意两省份间城镇收入差距年数是多少?任意两省份间乡村人均收入差距的年数是多少?从上图可以看出:城镇收入差距最大的是上海和甘肃,差距近似为8年左右。而大多省份的城镇发展水平滞后于山东省的城镇发展水平2年,有海南、广西、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宁夏、陕西、河北、河南以及吉林13省份,其次是比山东城镇发展水平滞后两年的省份,如黑龙江、陕西、贵州、西藏青海以及新疆。从上图可看出,乡村人均收入差距最大为13年,如上海和贵州;大多数省份的乡村发展水平在选择的尺度上与河南的乡村发展水平较相似,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重庆以及内蒙古;比河南乡村发展水平滞后一年的有山西、宁夏、四川以及新疆,当然这些省份的乡村的发展水平在选择的尺度上较为相近。发展水平相近的可以在地图中清晰看出。同时发现:省际间乡村收入差距比省际间的城镇收入差距大。前者最大差别在8年左右,后者可以高达13年之久。
城乡收入差距分析论文
一、文献综述
由于中国的农村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王小鲁、樊纲考察了与经济增长有关的因素,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的提供,制度因素等方面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经济增长并不带来收入差距先升后降的结果,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将减少收入差距,财政转移支付虽然有助减少收入差距,但作用不大,而且市场化本身并不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1994年)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王韧(2004年)考察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度,城镇化程度,相关制度因素(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某些制度性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的影响。最终发现,经济开放对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有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帮助,用于支援农村的农业财政性支出并没有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影响,而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实行工农业剪刀差的赶超战略对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的影响。
二、城乡收入差距待考察的原因
由于我们获取数据的渠道有限,我们考察下面几个因素: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投入,二元经济体制和农村的金融支持。这几个因素从政府投入、经济体制等方面来探讨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三、模型建立和统计检验
LOG(GAPt)=a(1)+a(2)LOG(ROADt)+a(3)LOG(EDUt)+a(4)LOG(TOWNt)+a(5)LOG(LOANt)+et.
财政支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摘要:我国财政支农对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的财政支农政策,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应借助合理的财政支农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况入手,分析现行财政支农政策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财政支农;城乡收入差距;影响
近年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实现了飞速增长。由此可见,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但属于薄弱产业,因而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1]。财政支农政策作为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维护农业生产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忽略了作为国家经济根本的农业经济,即使财政支农总量不断增加,但在农业缺乏发展活力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份额正逐年下降,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渐拉开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居民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教育差距等。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缩小城市与农村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进一步扩大农民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限制城乡一体化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应加速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建设,为农民争取更多的财产权益,加强城市与农村的各项机制交流与公共资源配置,改善城镇化发展体系,尽可能地缩小城乡、地区与产业的收入差距,逐步形成一种和谐的“橄榄枝”式收入分配模式[2]。此外,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指出,要时刻谨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始终保持协调发展,积极正面地处理各项重要关系,着重关注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系,全面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与农村的交叉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尽管中央政府已针对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问题采取了相关的协调措施,但居民的收入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所决定。面对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问题,需要通过其他路径解决。例如政府部门,可利用政府部门发挥其财政职能,通过财政支农政策有效解决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2当前财政支农政策的不足之处
统筹城乡就业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就业收入。由于就业是民生之本,因而失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往往是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或者称“弱势群体”。这些人本来收入就不高,一旦失业有的就基本失去了收入来源而成为新的“赤贫”。据权威部门的专家分析,近年来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首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下岗失业人员在不断增加。调查表明,80%左右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下降,是因其家庭主要成员长时间下岗或失业造成的。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低下,成了最大的低收入群体,这无疑与我国广大农民长期“就业不充分”密切相关。可见,失业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笔者认为,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应该是积极扩大就业,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趋势
(一)是城市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一方面,高收入者的收入大幅度增长。在一些地区,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相当突出。据最新的调查统计,最富裕的20%的人口掌握的财富是最贫穷的20%人口的11倍,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6~7倍。另一方面,相对贫困化人口在不断增加。据民政部调查,全国城镇应列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达1938万人,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5.8%,在个别老工业基地占20%。而城市贫困人口中95%是下岗职工。尽管大多数城市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线,但由于多种原因得不到实施。一些下岗职工是再就业无去处、生活无着落、医疗无保障、甚至孩子上不起学。因此,笔者认为,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不在于“劫富”,而在于济贫,让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再就业。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是其中之一。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占总收入差距的75%,个别省份甚至可以达到85%以上。2000-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80.0元、6860.0元,7779.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253.4元、2366.4元、2476.9元。城镇居民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79倍、2.90倍、3.10倍。表面上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3.1:1,而实际上可能更高。由于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福利性补贴无法统计,如教育、住房、医疗,以及公共用品上的消费,比如用电,公共交通等,实际收入被低估;而农民收入可能被高估,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不可交易的实物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中要用于下一年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其收入更低。据估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际是5:1甚至是6:1(赵欣欣等,2003;吴忠民,2003),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按照“十五”计划安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保持5%的年均增长速度,这样,“十五”期末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将由2000年的4026.6元进一步扩大到2005年的5193元。“十五”前两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都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2倍以上。2003年前三季度,城乡收入差距仍保持在2倍水平。以此计算,则“十五”期末城乡收入差距将至少继续扩大到3.5:1左右。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增加农民收入与城乡统筹的财政政策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我们国家今后建设小康社会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而农民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解决好农民问题,首要一点便是增加农民收入。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城乡统筹财政政策的切实实行,是实现农民增加收入的保障。
关键词:财政政策农民收入“三农”问题
我国13亿人口中,62%以上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农民收入低,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怎样才能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能否有一个坚实根基的重大问题。
一、农民收入状况及与城市居民状况的比较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实施20多年以来,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较城镇居民缓慢。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实际增长7.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反映居民生活水平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消费水平的质量状况。1978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差267元,2004年扩大到573元,城乡居民之间消费水平的差距较大,城乡消费之比为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