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就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3 01:15: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城乡就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乡就业

城乡就业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城乡就业工作会议是继全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一次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会议。关于过去一年城乡就业工作,陈沪生局长在全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报告都已经提到了,而且很全面,我不再回顾了。下面我着重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今年全市城乡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年,全市城乡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十七大和市委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提出的“两创一促”的总要求,围绕全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城乡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各类院校毕业生、渔农村转移劳动力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以服务创新促进全民创业,以全民创业促进充分就业,以充分就业促进富民强市,努力营造竞争有序、安定和谐的就业环境。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年城乡就业工作目标是: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2**人;引导和帮助35**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人;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净增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50%以上的城镇社区基本达到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标准。全市新增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人,配合有关部门减少人均年收入在3***元以下渔农村低收入家庭6**户;培育渔农民就业带头人25人;渔农村充分就业社区累计达到20个;渔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9%。至年底全市城乡社区劳动保障室全部实现计算机联网。

二、关于今年全市城乡就业的工作重点。

查看全文

城乡统筹就业意见

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就业的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现就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全面推进我市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延伸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培训网络,巩固扩大培训基地;建立健全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加快农民非农化步伐,力争五年内使全市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低于20%的水平。

二、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

(一)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制订促进城乡就业规划。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城乡统筹就业发展的要求,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政策限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障碍,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城乡统筹就业,控制社会失业率,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完善的城乡统筹就业政策体系。同时,各地应根据实际,制订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相关政策,特别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列入各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查看全文

城乡统筹就业意见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平安浙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为指导和全面推进我省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就业结构调整更好地顺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破除城乡壁垒,深化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城乡的新型劳动保障制度和相关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和就业稳定,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结构比较合理。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

查看全文

企业代表在城乡就业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参加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关于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座谈会,听了同志们的发言,看了一部专题片,内心很感动、很激动,也很触动。现在,我们的市民、我们的城乡居民,他们最希望、最盼望的就是就业,这是民生之本。就业能给一个家庭带来新的希望,按照记者们的说法,能带来一片灿烂的阳光,不仅给失业者本人,更给他的家庭、朋友都带来希望,使他们看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失业者最困难的时候,社会各方面能伸出友谊之手,能诚献出救助之心,使失业者从绝望的边缘振作起来,重新开创自己的事业,迈向光明的前景。这是社会的责任,是社会力量的体现,是社会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所在。社会是共同创造的,按照恩格斯的观点是合力推动的结果。我想,我们在座的企业家,没有你们企业广大员工的努力和奋斗,你们的企业也不可能成长为现在的明星企业和优秀企业。所以我认为,市委、市政府在新年伊始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确实是具体落实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学忠同志的说法,发展就是水平,解决问题就是能力。如果一个地方,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多的人就业,那么这个地方就会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经济就会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就会处于和谐之中。

第一,现在市委、市政府已经作出“十一五”规划,这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关注民生、体贴民情就是要解决就业问题,解决经济快速发展的问题。那么,有没有发展机遇?现实条件又怎么样呢?“十一五”规划给我们企业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绘制了很好的蓝图。我们市的经济要快速增长,不仅在西部,而且要在中西部地区实现“新三最”目标,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优、综合竞争力最强。具体来讲,我们已经实施和即将实施的包括地铁工程、80万吨乙烯工程和1000万吨炼油工程等,都是投资高达几百亿、上千亿的大项目,它们能带来很多商机,给我们创造很多发展条件和空间。我最近翻阅了一些资料,我市每年人口机械增长10万人左右;房地产每年开工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销售1000多万平方米;全市商品零售总额每年递增15%,去年接近1000亿元,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又蕴藏着多少商机!所以说,我们市是有很好的条件去创造商机,加快发展的。

第二,我们企业应认真思考自身做强做大的问题,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个做强做大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力推动,同时我认为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现代化,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要加快发展。只有做强做大才有坚实基础,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听曹世如同志说,今年他们又可以解决1000人就业,这就很好。我看,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红旗连锁不仅可以在城区里搞,而且可以搞到重点镇去,甚至搞到村上去,你看这个面多大,配送需要多少人员,销售服务需要多少人员。各个企业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确确实实,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和谐之基。说到底,人不能不生存,失地农民进了城以后,没有生活来源就要出事情。所以说,这是一种政治责任,更是良心。公务员之家:

第三,希望广大的企业家在关心人和培养人方面下力气。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很多“4050”的人员由于历史的原因,知识文化水平有限,这就有个再教育的问题,有个岗位培训的问题,还有个转变择业观念的问题。最近,我联系的一个村,为他们找到了50个人的就业岗位,结果挑选出来的50个人上岗后,不到一个星期,就跑回去30多人,原因是其自身适应不了工作的要求,甚至有人认为每天紧紧张张地工作8个小时,远不如在村上打点小麻将,生活更加自在。这就是个观念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来加以解决。

第四,是企业的诚信问题。我看了政府的一个材料,新闻记者到温州去采访,谈到的第一点就是诚信。企业要发展,必须讲诚信,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很重要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温州是不可能有这样快速的发展的。在温州,可以说很难找到没有就业的人。诚信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我们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按照市委的要求,在去年项目年的基础上,做好“加快产业发展年”的各项工作,企业要认真思考如何把各自的产业做大做强,做长做粗产业链,形成自己的品牌,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查看全文

城乡统筹就业试点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步伐,建立适应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市有关城乡统筹就业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统筹城乡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工作目标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就业运行机制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能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用工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20****至20****年期间,新增城乡统筹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以内。

三、工作内容

查看全文

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近几年来,特别是连续三年实施“暖促”工程后,有效缓解了我市渔农村培训和就业难问题,奠定了城乡统筹就业的良好基础。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建立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4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的通知》(浙政发〔20**〕21号)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暖人心、促发展”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舟委〔20**〕1号)精神,现就全面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就业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及**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按照“以港兴市、全面跨越”的总要求,抓住重点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加大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促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围绕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构建城乡统筹就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劳动用工管理、就业失业登记、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从20**年起,力争每年实现8000名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8000名;到2010年底,力争我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20%以下。

二、工作内容

查看全文

全力扩大统筹城乡就业

榆树市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力扩大城乡就业。

榆树市共有城乡人口1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万人。由于人口基数太大,给城乡就业造成极大压力。几年来,榆树市非常重视城乡就业,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开发就业岗位23005个,帮助1502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输出农业人口29.1万人,是全省开展“一推双带”活动的模范县(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榆树市委、市政府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大力扩大城乡就业。

成立四级服务网络,构建组织化服务平台。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以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意见。领导小组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立了办公室,负责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具体实施指导、协调、联络等工作。各乡、镇、街和企业主管局,成立了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成立了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服务站,各村民、居民小组成立了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服务点。自上而下形成了覆盖城乡、联结村屯的就业服务网络。

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新建榆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大厦,内设城镇职工就业再就业服务厅、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厅、各种医疗保险服务厅、劳动监察与仲裁服务厅,建立职业技能实训中心、鉴定中心,全系统工作人员在大厅实行一场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推进管理模式由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

建立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实现素质就业。依托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建立榆树市境外就业实训基地、技工实训基地、远程教育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和劳务输出培训基地。计划每年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5000人左右,培训后争取100%就业。鼓励各乡、镇在中学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支持具有教育资质的专家、学者创办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经各类职业机构培训后,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可持有效证件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职业培训补贴。

加大维权力度,保证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一是强化劳动合同的签订,建立企业用工登记制度,建立最低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二是加大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市成立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各乡镇在劳动保障事务所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具体负责宣传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为促进城乡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加大劳务纠纷处理力度,成立劳动争议仲裁院,认真受理劳动纠纷和劳动争议,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查看全文

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通知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印发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部发[]27号)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同意市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批复》(劳社部函[]87号)精神,现就做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政策统一、城乡一体、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充分配置和合理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促进我市工业兴市战略实施,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帮助农民增收,全面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工作目标

统筹规划,整体开发,合理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妥善解决农民工的权益维护和社会保障问题。试点期间,实施一项制度(就业实名制)、完善二个体系(劳动力市场、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四项工作(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保护、困难群体帮扶、新市民工程)。全市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1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万人,培训城乡劳动者24万余人,城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市城镇从业人员规模达到从业人员规模的60%以上。

三、工作任务

查看全文

城乡妇女就业观调研报告

加大力度推进城乡妇女就业,按照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的要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提高女性的创业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探索出贴近妇女实际的就业观念的引导,是解决妇女就业的根本途径。

一、当前妇女的实际素质状况

据连云港市*县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常住人口女性中,初中以下(含初中)的占76%,这当中大部分是农村妇女。虽然,近两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培训力度,但是对农村妇女通过培训教育成功就业的不多,这个庞大的群体当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差,生活方式、生活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模式都无法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由之而来引发了多种现象,如:女性职业下沉、贫困女性化、在家庭婚姻中处于劣势、离婚女性单亲家庭增多、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缓慢等。据统计,上述问题70%~80%发生在初中以下文化的女性身上。妇女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素质差已成为当前阻碍妇女就业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成为当前制约城乡妇女参与小康建设、分享小康生活的关键所在。特别是作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妇女,与城市人相比较,她们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还处于较落后的层面。帮助这些由于文化素质低,影响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素质将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只有提高了她们的素质,才能使之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成为优质的人力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引导,更新观念

据调查,现在劳动力市场不是绝对的难找岗位,而是有岗位空缺但没人去,关键在于失业妇女(含农村无业妇女)在就业观念上陷入了误区:“工作时间长的不去”;“又脏又累的不去”;“工资低的不去”……观念落后成了城乡妇女就业的一块绊脚石。因此,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促使她们把观念转变过来,由现在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对此,我县已开始了尝试,开展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专题讲座暨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活动,目的就是要深入到城乡妇女中进行观念引导。让妇女认识到城乡经济的发展为她们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岗位,提供了生存发展、改善生活的大好机遇,让她们把握好机遇,提高素质,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投身到经济建设中。活动中的主讲人用大量的现实事例来描绘身边的小康生活美景,激发妇女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让妇女认识到:必须转变惰性厌学观念,树立学习观念;转变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看不起打工一族的观念,树立积极参与竞争观念;转变自我满足、不思进取、小富则安的观念,树立努力创造新生活、灵活择业观念;转变怕苦怕累、死爱面子的不切实际的观念,树立劳动光荣、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正是这种贴近妇女的转变观念和“四自”精神的宣传教育讲座,能够有效地鼓励她们自立自强,增强信心,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身于“创造新岗位”的实践中。观念正确了,就会造成一种求学、求知、求职的大氛围,也就能够激发妇女创造新岗位和追求新生活的热情。

三、提高素质,促进就业

查看全文

探索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玉溪市积极探索,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诸多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执法体系和劳动监察制度,清理、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重视探索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逐步解决养老保险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行业、煤炭等采掘业参加工伤保险,强制用工单位及时足额为农民工交纳工伤保险费;根据农民自愿,可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统筹,也可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点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积极探索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有效服务和管理的模式与机制,将农民工纳入就业所在社区管理,帮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社区,实现由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

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的问题,严格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将农民工工资纳入当地收入和就业宏观调控之中,逐步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

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推动各类企业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订立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明确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流转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