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2 23:36: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成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电阻抗成像系统设计论文

1系统构成

本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的结构,上位机由PC机担任,进行可视控制、图像实时显示;下位机由单片机担任负责电极选通切换、数据采集以及与PC机进行数据通信。这里单片机选用美国Cygnal公司最近推出的高速C8051F121(最高处理速度达100MIPS),其片内具有128KFlash、(256+8)KRAM以及增益可编程放大器和采样率达100ksps的12位A/D转换器。

图1系统设计的整体框图

EIT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恒流源激励信号发生器、电极选通与驱动单元、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解调处理单元、A/D转换(C8051片内12位A/D)单元等,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PC机作为上位机提供一个可视界面,可设置激励源的频率、激励模式(如相邻模式、相对模式),命令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接收的反应阻抗信息的数据来重建图像。单片机按PC机发出的要求对激励信号源进行频率选择、相位及幅值控制;按激励模式依次选通激励电极与测量电极;选择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启动A/D转换并将数据存储后转发给PC机。

2激励注入与信号提取

查看全文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这次再版的人教版新教材把另一个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了“生活中的透镜”中,相对于第1版来说,这次教材明确提出了实验时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u>2f、f

●〇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查看全文

计量技术在核医学成像的运用

1计量技术为医学放射成像提供技术保障

医学放射成像技术中,计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常规X射线机、数字X射线机等X射线摄影装置利用X射线穿透不同人体组织的衰减不同的特性,反映人体组织密度和形态的不同,实现人体组织成像。X射线的辐射输出的质、输出的重复性、输出的线性,以及X射线管的电压和电流等计量参数是X射线摄影装置的成像质量的重要保障。医用诊断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通常称作CT机),用探测器测量X射线通过人体脏器断层时沿X射线路径的总的衰减系数,将射线强度转换成电信号,经数字化后由计算机处理、计算出与人体某一层面上脏器的每个体素相关的吸收系数,进而用不同灰度的图像显示人体脏器的形态和密度。CT机的主要计量参数有剂量指数、CT值及其噪声等等。

2核医学成像的计量特点和主要参数

核医学成像的主要成像装置有单光子发射型CT(通常称作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CT(通常称作PET)。它利用人体某一器官(或组织)对特定放射性核素药物的选择性吸收或不吸收,储聚或排泄等代谢功能的特性,给病人口服或静脉注射含有特定种类、特定活度和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示踪剂。采用探测器来探测示踪剂在人体内的特定器官聚集、发射出的单光子(γ射线)射线并转化成电脉冲信号,记录下这样γ射线信号的大小和空间分布,进行数据处理和重建图像,得到反映人体脏器形态和组织功能特征的医学图像。示踪剂聚集多的部位发射的单光子射线能量强,呈现较亮的图像,通常称之为“热点”;反之,则称之为“冷点”。核医学成像装置的计量参数有示踪剂的放射性活度;装置的最大计数率、旋转中心漂移、固有能量分辨率、固有均匀性、空间分辨率和线性等;图像的断层热点源分辨力、断层冷点源分辨力,以及断层图像均匀性和线性等等。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的技术特征来看,示踪剂进入人体发射出的射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应尽量少,尤其应当灵敏、准确地计量这样微量的单光子射线能量产生的微小电脉冲信号,应当将计量结果对应的热点、冷点转换成真实、清晰的图像。相对于其它医学放射成像中的计量技术而言,核医学成像计量是更微量、更准确的计量技术。

3计量技术在核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3.1放射性核素药物活度计量的重要性和计量技术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探讨MSCT在冠脉成像中的注意事项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筛检冠心病患者及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冠脉内支架术后评价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对18例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通过回顾性心电门控的薄层数据采集和心脏扇区图像重建算法以及二维和三维图像重组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图像,并结合临床进行影像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4例正常,8例左冠狭窄,2例单纯右冠起始部狭窄,1例右冠开口起始于左冠主干且发育细小,3例经DSA内支架术后随访复查均未见再狭窄。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筛检冠心病(包括无症状者)患者及行DSA冠脉内支架术后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筛检;冠心病

MSCT技术的应用给临床带来了极大的进展,它的快速扫描明显地减少了运动伪影,在一次屏气中即可完成整个脏器的、大范围扫描,还可获得不同层面的薄层图像,因而提供了早期检出和鉴别诊断的能力,尤其在心脏的检查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冠状动脉及其病变显示清晰,这种无创检查为临床筛检病人和术后影响学评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冠心病的检查方法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常用检查方法,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为有创检查,并有一定的并发症。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MSCT),为无创伤性检查,通过造影增强及三维重建可以显示冠脉管腔的大小,直接评价冠脉有无明显的狭窄。本文对36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159支血管同时进行了MSCT和CAG检查,旨在探讨MSCT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指标,采用64排螺旋CT对1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400节段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64排螺旋CT能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96.37%,特异度96.14%,阳性预测值95.88%,阴性预测值96.6%。但对慢性闭塞性病变诊断性的准确率稍差,灵敏度50%,特异度96.77%,阳性预测值62.5%,阴性预测值94.7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心肌桥、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搭桥术后随访手段。

查看全文

凸透镜成像教学论文

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初二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根据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根据奥苏伯尔的命题学习理论,新的学习内容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三种类型。

(三)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教案-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2.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知道潜望镜、万花筒的光学原理

技能目标学会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重点

查看全文

微光成像技术在航空机载的应用

摘要:随着微光成像技术的发展,微光夜视系统在现代化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微光成像技术的特点及在航空机载领域的典型应用,梳理了微光夜视系统在国内外航空机载领域装备应用情况。讨论了航空机载领域微光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国内航空机载微光夜视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光成像;微光像增强器;机载夜视;夜视镜

微光成像技术是在夜天光(如微弱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照明条件下实现光-电子图像信息之间相互转换、增强、处理、显示的一门技术等。利用微光成像技术,能将人眼不能或不易看见的近红外辐射、极微弱星光等景物图像通过各类微光像增强器和微光视频成像器件进行光谱和光电转换,变成亮度被增强的人眼易看的可见光图像,从而弥补了人眼的局限性,扩展了人眼的视野和功能[1]。随着20世纪4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微光夜视技术开始研究以来,作为微光夜视技术核心的微光像增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先后有了一代、二代、三代和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的问世,代表的厂家有美国ITT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法国的PHOTONIS公司、荷兰DEP公司等。我国微光夜视技术经过发展,已具备一代和二代以及高性能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的批量生产能力,并大量装备部队。三代微光器件研究已获得重大技术突破,实验室样管可以达到美国标准三代管的水平[2、3]。国外目前已大量装备微光夜视系统,尤其是在航空机载领域,美军表现比较突出,其在轰炸机、歼击机、加油机、运输机以及各种旋翼机平台上都配备了多种微光夜视系统,以突出其在夜战中的优势力量。目前,国内微光夜视产品由于受核心器件发展限制,微光夜视产品从装备数量和技术指标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

1微光成像技术特点及在航空机载领域的应用

微光成像系统通常有两种类型:直视型微光夜视镜和视频型微光夜视摄像机。其中,前者通过目镜直接观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后者通过各类视频型微光器件转换为视频信号,能够实现图像的传输、多传感器信号叠加以及图像优化处理。微光成像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成像效果与人眼的视觉效果接近;(2)微光夜视仪体积小、重量轻,而且由于工作方式是被动的,便于隐蔽使用;(3)不易识别伪装目标;(4)作用距离与观察效果受到气象影响较大。综合国内外航空机载领域夜视系统装备平台和应用领域,夜视系统在航空机载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在灯光管制等特殊环境下进行舱内及舱外观察,并可辅助飞行员目视观察进行飞机的起降及搜索目标;(2)可辅助进行夜间飞行编队,有效缩短编队距离;(3)可以辅助观察它机或本机特定波段激光照射所产生的激光斑;(4)可进行夜间空中加油的观察与监视;(5)配合其他传感器完成飞行员飞行数据信息综合显示。

2国内外航空机载领域微光夜视系统装备情况

查看全文

消防中红外热成像仪应用研究论文

对于所有可以直接看见的设备,红外热成像产品都能够确定所有连接点的热隐患。对于那些由于屏蔽而无法直接看到的部分,则可以根据其热量传导到外面的部件上的情况,来发现其热隐患,这种情况对传统的方法来说,除了解体检查和清洁接头外,是没有其它的办法。断路器、导体、母线及其它部件的运行测试,红外热成像产品是无法取代。然而红外热成像产品可以很容易地探测到回路过载或三相负载的不平衡。

美国MAI公司对许多已经进行过一般电气预防性设备做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发现其中不少已接受过维修的设备仍然存在电气故障。例如一个重要电子产品生产厂家,这个公司对其电气设备每两年进行一次停电维修。在这停电运行期间,进行设备清扫,对所有连接点紧固和断路器的跳闸试验。并对高、低压开关装置安装进行测试。在传统维修之后进行的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仍然确定了一些隐患。在不同设备上发现的严重隐患有19个,一般隐患有179个。这些严重隐患是指被测设备的表面温度超过NEMA或UL的最大设计温度。大多数隐患是在电动机控制设备上发现的,另外也在开关装置和动力盘上发现一些隐患。又例如一个联邦政府办公用建筑物内一个主要电动机控制中心发生火灾之后,每六个月对设备进行一次预防性维修。在这次火灾之后进行过两次维修,又进行一次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其结果是:严重隐患预防维修之前为3个,而预防维修之后还是3个。所以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使用红外热成像产品代替传统方法的清扫和紧固可以节省大量费用。这种节约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进行的十分快,而不像传统的方法那样花费大量人力去进行设备的清扫和紧固。另外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在进行时,不要求设备停电,而只是在找出隐患后,在进行修理时才要求短时间停电。并且为修理个别隐患的停电只是局部性的,停电时间很有限,甚至可能安排在计划停电时间内进行修理。下面是几个例子。

1、美国的一个《资产管理公司》推行一个包括所有电动机控制设备、照明、动力盘和开关装置的完整维修项目(不包括断路器跳闸试验)。其收费标准根据工作量而定,一个典型的办公大楼(250,000平方英尺,10层)平均维修费用为6,500美元。同样的大楼进行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只要一天便可以完成对所有电动机控制,配电盘和开关装置的检查(并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其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服务费大约为600美元到800美元。因此,红外热成像产品的费用仅是传统方法费用的1/10。

2、一个《电子设备制造厂》在签定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合同之前,是采用4天停电,由3个组5个电工进行传统维修,工人每天工作为12小时,以便清洁和紧固所有开关装置、电动机控制设备和动力盘中的连接点。这些工作的人工费用为30,000美元。对于同样设备的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也进行了4天,并在2个工厂工人协助下完成,其费用只有3,000美元。

3、一个大型《办公/旅馆/售货商业综合楼》每三年进行一次高、低开关装置的传统维修,在维修期间花在清洁和紧固工作上的费用至少有20,000美元。而对同样设备进行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则只用12小时,花费仅2,000美元,发现了12隐患,其中两个为能引发火灾的严重隐患。

查看全文

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安全管理研究

医用磁共振成像原理很复杂,简单归纳为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是利用射频电磁波(RF)对置于磁场中含有自旋不为零的氢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励,发生核磁共振(NMR),用感应线圈采集共振信号,经处理,按一定数学方法,建立数字图像的系统。与其他医用设备相比,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有着自身的结构特点,因此其安全管理也要从设备的构成原理出发,根据结构特点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

1静磁场系统的安全管理

静磁场系统中的磁体是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它能够让人体内的氢原子排列整齐产生纵向磁化矢量,为产生共振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最后的呈现足够的清晰,磁体的磁场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目前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磁体主要采用的是开放式结构,其射频发射线圈由螺旋管型改进为平面型,并且在考虑到射频磁场均匀性和发射效率的基础上,采用了正交射频发射线圈。在医用NMR设备的实际操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磁体系统进行磁场均匀度调整,用高斯计测出有效视野内各点的磁场强度,以便对其非均匀性进行调整。磁场均匀度在MRI中要求很高,磁场不均匀会产生信号丢失以及空间畸变,图像质量就会降低。现代医用NMR设备引入超导磁体线圈来调节检查腔内达到均匀磁场。结合以上特点,特提出了如下安全管理措施。首先,对于静磁场系统出现的在强磁场作用下,铁磁性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投向磁体的问题,即抛射物效应。这种情况下静磁场的磁体很容易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磁体所产生的主磁场会延伸到磁体的外界。所以必须绝对禁止患者和操作者身上具有铁磁性物体,不然就会在磁场的作用下出现位移或者倾倒,使患者身体受到损害。冷却剂泄漏。超导型MRI设备一般用液氦和液氮作冷却剂,当发生失超或容器破裂时,可能造成冷却剂泄漏。正常情况下泄漏的冷却剂有专用管道排出,但也有可能发生意外而进入检查室,其危险性有:超低温冷却剂引起人员冻伤;液氦和液氮的直接伤害。液氦本身具有毒性,液氮虽然无毒但是可引起局部空间氧气含量降低而造成人员窒息。对此两类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医用NMR设备的相关参数标准时刻观察设备的实际运行参数,如物体质量参数、物体磁导率参数、磁场的强度参数等来判断是否会产生投射效应,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停止设备运转并根据参数对比找出问题原因。其次,由于接受线圈收集到射频噪声、磁场强度不均匀、屏蔽不好等因素导致的最终成像出现伪影现象。对于这一问题可以根据原有的扫描数据进行甄别,最为根本的方法是检查线圈的接口是否完好。如果在线圈接口完好的情况下出现伪影,那么就需要更换不同的线圈。如果在更换线圈之后伪影现象仍旧存在,就需要对医用NMR设备及其运行环境进行整体性检查,如辅助设备是否有异常,磁体间的温度、湿度等是否达标,干扰物的存在等。

2梯度磁场系统的安全管理

梯度磁场是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的好坏与否和图像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梯度磁场系统其实是静磁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两者都是磁场系统,但是由于磁场强度以及稳定性要求的不同,使得梯度磁场系统成为独立于静磁场系统的磁共振成像设备构件。一般情况下,梯度磁场系统的磁场强度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人体组织的不同会对磁场有着细微的影响,这也是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能够准确得到人体组织图像的关键所在。从这一特性出发,梯度磁场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如下:梯度磁场系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最终的成像一半清楚,一半模糊,对于此问题需要对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逐一的排查,把PF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做一遍,其中肯定有一项测试指标和标准指标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在其他测试指标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在做Mars测试的时候,pci-star测试的结果为notok的时候,那么就说明这个部分出现了问题。在确定问题方向之后,把相关的零件更换一遍,然后重启机器。主要思路是通过逐一测试来缩小范围,这种维护方法虽然较为麻烦,但是如果能够熟悉医用NMR设备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话,也是能够迅速地找到故障地方,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3射频场系统的安全管理

查看全文

桌面试剂成像仪结构设计

桌面试剂成像仪用于家庭中的医疗自测,通过对试剂卡中试剂测试样品进行图像拍摄后分析数据,以此来判断被试对象的身体状况。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创意与造型设计的完成并不是设计的终点,设计若想实现产品化并推向市场,还需经过结构设计、模具设计、表面处理等多个程序。这其中,产品结构设计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产品的结构设计原则

结构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实现产品功能创新、交互方式创新和造型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设计流程中,产品结构设计往往是一种“被动”式的设计,即要在已经成型的造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这就需要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既不能破坏产品的造型美感,又要尊重产品的造型细节,如某些装饰嵌件、分型线的位置和形态、按钮的效果等。产品结构设计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即功能性结构设计、交互性结构设计和造型性结构设计,下面分别加以分析。(一)功能性结构设计。功能性结构设计是指为了满足产品的功能而进行的结构设计。包括产品的结构固定、限位以及对产品结构强度和材料特性的把握等。功能性结构的设计是产品顺利实现其功能的重要保证。如图1所示为可租赁自行车的锁具结构设计,该设计主要针对产品各部件的位置固定和限位,以及针对钣金材料进行功能部件的划分。(二)交互性结构设计。交互性结构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产品的操作方式和交互方式而进行的结构设计。如产品部件的展开方式,产品按钮的响应方式,产品各功能的组合方式等。交互性结构设计能够保证产品在操作方式和交互方面的创新性。图2所示为不同时期的手机开盖方式的结构设计,不同的开启方式给用户带来的操作感觉不同,从而造成了产品交互方式的变迁。(三)造型性结构设计。造型性结构设计是指为了保证产品的造型细节而进行的结构设计。这是结构设计中最难进行的环节,由于受到了造型的限制,结构要最大限度保证造型的完整性,这往往要牺牲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整个过程中应该保证造型设计师和结构设计师之间沟通的顺畅,在某些细节问题上双方做出取舍和让步,有必要的话还要进行方案的修改。

二、桌面试剂成像仪的结构设计

(一)产品装配结构分析。该产品的造型设计由甲方委托相关工业设计公司完成,效果图如图3所示。该设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上壳、中间装饰性嵌件、下壳。三部分应能主要通过卡扣进行自然的连接,且方便拆装与维护;产品内部主要结构为一个结构支架,可用来支撑摄像头、电路板等内部元件以及试剂卡的滑轨和卡槽设计;产品细部结构还包括底部的电池仓设计和电源开关结构设计,其中,电池仓要能容纳四节5号电池,而电源开关要实现能够透光的LED灯效果,以彰显科技感。该设计的难点在于造型中间装饰性嵌件的设计。由于整体尺寸的原因,嵌件的宽度会很细小(<3.5mm),这就必然对其结构强度有着严格的要求,既要保证该细节的造型特点,又要保证其结构强度,同时还要兼顾模具设计的难度。而由于造型设计已确定,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不能以损害造型的细节设计为代价,所以只能从结构的功能性设计出发,以保证产品造型性结构的完整性。这也是此次结构设计的总原则。经过初步的结构分析,决定在产品的内部设置支撑构件,该构件用来作为连接上下壳和支撑装饰嵌件,同时还能对试剂卡槽起到限制的作用。产品的总体爆炸图如图4所示。下面分别就结构设计的重要部件进行分析:(二)试剂卡槽与滑轨之间的连接。之所以将卡槽与滑轨之间的连接作为首先要分析的结构,是因为对于整个结构设计来说,这部分的结构处于整个结构设计布局的核心位置。其装配关系如图5所示。重点要说的是图中绿色的构件,该结构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为产品装饰嵌件起到支撑的作用,二是为试剂卡槽和滑轨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先说前者,由于产品的要求是要做到上壳、嵌件和下壳三部分的卡接结构,如果三者直接连接的话,连接部位的壳体厚度会比较小,影响了产品结构的强度,而通过图中绿色部分的构件设计,可以将结构强度的要求转化到该构件部分,从外部看丝毫不影响外观;对于后者来说,该结构的存在则是必须的,因为卡槽与滑轨属于整个结构中最易损的部件,不断插拔试剂卡的过程也要求该部分能够有较为稳定的位置和结构,所以该部分与卡槽之间的配合方式选择较为牢固的螺纹连接。(三)上壳与嵌件之间的连接。严格来说,上壳与嵌件之间没有直接连接,而是靠上文中提到的绿色构件作为桥梁进行连接的。具体的装配关系如下:上壳通过卡扣与绿色构建进行连接,嵌件通过卡槽与绿色构建进行连接。其中,上壳与绿色构件之间的连接较为牢固,而嵌件的连接部分则为接触连接,并不牢固,绿色的构件只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对嵌件进行了限位,防止产品在使用的时候出现偏移或错位。因为就效果图来看,嵌件的设计较为轻薄,很容易在装配的时候把握不好位置精度。所以,对其进行限位设计是必要的。但嵌件还需要与下壳之间进行连接,以增加它的连接强度,该结构将在下文中进行讲解。具体的装配关系如图6(剖视图)所示。(四)嵌件与下壳之间的连接。嵌件与下壳之间的连接同样是一个插接结构,而下壳与绿色构件的连接则为螺纹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绿色构件为中心的较高强度的装配整体。而嵌件在上下壳都有牢固结构的基础上,被上下挤住,由于有严格的限位结构做支撑,它也获得了较为稳固的结构强度。这样,就完成了该结构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可见,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有清晰的设计思路,需要在保证产品造型设计不被改变的基础上,巧妙运用符合产品特征的结构连接方式,保证产品的结构强度和位置关系。该部分的具体装配关系如图7所示。(五)其他部分的结构设计。首先说电池仓的设计,由于产品尺寸的限制,底部空间有限,所以,将四节电池分为两组,分别以立式和卧式两种方式放置,具体的结构如图8所示。再说一下前面提到的产品开关设计,若想实现LED灯的透光效果,有如下方法:1.可以购买自发光开关,即开关顶部自带led灯的开关。2.选择轻薄的开关,在开关的侧面放置贴片led,视贴片放置的数量,可能会出现发光效果不均匀的现象。3.如果按键与开关的位置可以错开,可以在按键正下方放置LED灯。

三、设计分析与总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