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2 11:14: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成果转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分析
1文献回顾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研究,Henry提出要以企业为主体,买断现有的科技成果,在对科技成果再次进行发展的基础上实施转化,以避免转化后可能存在的利益分配问题,即科技成果转化的二次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成熟的资本市场,因为对企业的要求较高[1]。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方面,Eriec在对30个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行评价时采用了SFA方法,分别对这些国家在是否考虑环境因素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异同进行了比较[2]。HongKyuHan在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研究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实证分析方法,能够弥补传统评价方法的很多不足[3]。国内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也有较多研究,刘漩华等对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并将广东省和北京、上海等6个省市的转化能力进行横向对比[4]。杨栩等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效益和环境效益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评价[5]。胡中慧等人从科技成果应用、科技成果商业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国际化四个方面构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指标体系,计算了2012—2016年全国30个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值[6]。唐五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发现学者们在设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普遍采用13~17个底层评价指标[7]。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供给、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制度环境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五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熵值法对青海省2012—2016年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出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措施建议。
2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2.1构建原则。(1)系统性原则。科技成果转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设计的指标体系需要能全面地反映科技成果转化能力。(2)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指标应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尽量使用现有的统计数据,避免对数据进行随意推断和假设,对于一些无法收集到数据的理想指标,用近似的指标来替代。2.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设计。构建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充分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过程。通过文献研究,咨询有关专家,并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发现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供给、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制度环境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综合把握这五个方面,可以对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系统把握。因此,本文构建了包括科技资源投入、科技转化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制度环境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在内的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证分析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个层次之间的联系与重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借助科学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本文将运用熵值法来分析影响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要素,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3.1数据采集与处理。本文所采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青海统计年鉴2013-2017》《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3-2017》。对于无法搜集数据的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将其量化。评价指标部分则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3.2实证评价。3.2.1数据标准化处理。鉴于所选指标均为正向,所以选取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标准化处理后指标值,如表2所示。3.2.2评价结果。运用熵值法计算并得出信息熵e、信息效用值d及权重,如表3所示。对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投入、科技转化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制度环境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五个方面进行计算,得出能力得分值,如表4所示。
技术成果转化规章制度
一、本市实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制度,并设立专门机构,对在沪开发的或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实施转化的项目,进行技术等级。市场前景、项目风险及知识产权状况等方面的认定。由市政府颁布*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目录,法人或自然人均可按照市政府颁布的目录,申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凡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享受本规定的有关政策。
经认定的软件、集成电路、现代生物技术和中药产业的成果转化项目,可从优享受本规定的政策和本市相关产业的有关政策。
二、市政府设立*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组织有关部门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立项、工商登记注册、税务登记和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提供“一门式”服务;培育和指导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组织;采集、应用领域的科技信息,推广国内外科技成果,开展产学研成果信息交流;建立科技界与产业界、金融界的沟通渠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设立*技术产权交易所。*技术产权交易所是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专业化权益性资本市场,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等提供产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等服务。
市和区、县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或融资担保。
对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政府优先将其列入市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在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方面给予扶持。
科技成果转化的弊端与战略
本文作者:乔根平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机理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是人们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自己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史,它是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在科学技术的促进下,不断地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的结果。从严格的理论上讲,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成为显性生产力,而是一种潜在生产力,也就是只有当科学技术从“知识”状态下被应用到劳动过程中时,它才能改造并提高劳动资料尤其是劳动工具的性能,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转化速度的加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增强,科学技术真正地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从历史发展角度讲,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首先来源于社会实践,来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为追求获得更多的物品,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而逐渐形16成的。如往土地里施肥、嫁接上摔断的且、计算一年的长度等等,都是为了节省时间,节省体力,医治创伤,获得收益的例子。很多很多的生产经验经过反复实践后形成“一般”的知识即所谓“理论”,作为科学技术,向其他人群传播,向后人遗传,这就是教育。随粉人口的增多,劳动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改进和应用,社会就需要有人来专门进行科学研究。加上生产的风险性不断增强,科学研究成为人类的分工的一部分不仅必要而且必撼。因此科学研究就从生产过程中相对分离出去。通过一系列模拟真实生产过程的实验,获得指导实践的方法,然后再推广到真实的社会生产过程中,这种活动不仅分享到分工益处,也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科学研究日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生产活动之外的运行系统,尤其在人类知识积萦量增多,信息大膨胀的年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传播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教育是知识传播、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培养的方式,同时承担着相应的科研任务。教育系统内部科研人员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科研活动,获得科研成果,完成自己内部对科研成果结果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创造、研究、积累和传播(指教育的内部)遵循着上述一个简化了的内部过程(如下图方框内),一些基础性科学研究在短期内的确如此,它暂时“脱离”了生•产实践,但从长期来看它不会脱离生产活动,最终还是要为社会服务的。而对于应用型科学研究则绝对不能脱离开生产实践,它必须从立项开始就以生产需求为目标,以应用于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效果为检验标准,只有这样科学技术才能发挥其巨大的创新作用。离开实践的所谓从知识到知识的理论推论,终究不能成为“科技成果”。人才的集中地,所以更有优势来直接进行科学研究,这也是大学能够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哺育场所和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的原因。但是我们更应看到大学除了具有人才集中的优势外,它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由于它相对游离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之外,因而大学在科研时的立项选择、研究对象、结果侧脸等‘系列环节就受到一定限制。高等学校的这种特点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中都客观存在着,它们都面临着如何把科学研究同生产活动相结合的问题。在如今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高校能否把科学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创造联系起来,已成为评判高校是否成功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地位的衡t标尺。
二、我国商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一项科研成果从产生、成熟到应用能否顺利实现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科研立项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客观生产活动(2)科研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教育质量(3)科研设备的优劣,科研人员的积极程度—投资体制(4)“试制”产品的转化速度—企业的吸纳能力这四个因素对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应用甚为关键,缺一不可,否则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将成为一句空话。在传统体制下,高校在行政上隶属于国家教育部门或其它部委,经费来源由财政拨款,这种体制强化了科技开发同产品生产的分离,使其成为间接甚至互不相干的关系。虽然,我国高校在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改革步伐大大落后于其它方面的改革。也就是说,计划经济体制的锁链仍严重束缚着高校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技术成果所有权仍归国家或集体单位所有参科研立项和成果质量由主观部门批准和评审。这就严重地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随省其它各个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体制也开始进行探索,并取得了许多鼓舞人心的成功范例,如频传高校科技成果在拍卖市场上创出高价;校企联合攻关以及学校创办的著名企业等等。但就总体而言,大部分高校科研成果仍然是墙里开花,不能离开象牙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受阻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剖析:第一,高校科研投资体制不合理长期以来,高校的一切经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工资、学生学费以及科研费用等都由国家包办。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当归国家,至于科技成果是否有用或有多大用处,同科研人员并无直接关系。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上的拮据,学校的经费开支转由政府拨款、学校创收和学生收费几方面来支持。但由于高等教育原本是一种昂贵的高层次教育体系,其教育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等,所谓的“不封顶”教育。高等学校的各种硬软件设备(教育技术设备、教学经费、师资培养等)都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机构.因此,目前学校从以上三个方面所获收人远远不足以支撑学校各方面的质与t的提高。而我国的企业,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在改革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企业一方面要求高校能为其提供有用的、及时的、适宜自己发展的技术来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它们也有资金,有惫愿给学校投资,并利用投资者身份让学校为其更好的服务。但是这种要求在现行体制下,尚未形成有效的运作方式。资金投人的不足,使高校科研工作捉襟见肘,许多项目难以启动,或半路夭折,科研人员无心恋战,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去做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事情。话又讲回来,即便学校有经费,但离开企业的现实土壤,科研立项一开始就可能是缺乏实践基础的,所谓的科研成果不是过时,就是无法适应生产工艺的18要求。第二,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无法培养出科研型人才自恢复高考的20余年间,高等学校为社会各界翰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他们正逐步地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骨干力t。但是当我们同世界列强相比后,才发现,我们的杰出人才太少了,具有全面素质的优秀人才严重不足。一般而言,留在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理解、把握和应用等诸方面的能力都高于同类学生,可以说是大学生中佼佼者。但令人遗撼的是,他们要么受自己能力限制,要么受宏观环境的制约,不能创造出优异的科学成果来。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我们教育体制上有问题。我们一直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简单灌输,忽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注重理论的自我推导,而不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理论,只重视学生成绩考核,不重视他们的动手创新能力。长期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其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从大学的基本教育体制改革开始,要以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目的来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第三,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延缓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市场体制尚不健全,资本市场、劳动市场、信息市场才刚刚开始启动,这些都使高校的技术在转化过程中受阻仇从企业角度讲,国企改革尚未彻底完成,企业采纳和应用科技成果的动力不足,缺乏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从高校的角度讲,高校的各项改革滞后,学校在人事、职称升迁等制度上对科技人员的创业形成一种强大的反向压力,致使许多科技人员顾虑重重,不敢“下海”。随着科研投人费用的增加,研究成果的未来潜在收益也高,但风险也同时增加。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科技成果的试验、检测和应用都会受到限制。.同时,短暂的科技体制改革历程尚未在知识所有者和资产所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未来利益分配关系在旧观念、旧体制下的前景预测仍是模糊的。第四,高校科研部门的行政机构设置阻隔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的科研部门是学校的一个行政机构,同市场进行资源交易的渠道并不畅通,各种资源的交易几乎不能发生。科研立项、设计、试验测试及评判都是系统内部的事情,与市场无关,市场标准在此是无效的。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是进行科研的最佳单位,但是正象我们前边提出的,科研成果本身要划分为基础理论型和开发应用型。由于基础理论型科研更侧重于基本理论研究,更倾向于未来长远的战略研究,更依赖于人类大脑的主观思维和逻辑推理,甚至想象,或者验证某种理论所推行的结果。这种研究要么需要的资金投人不多,要么姚量巨大,一般企业无力支持,就需要由政府或特大型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而对于开发型技术成果来讲,这种技术的最初萌芽,大部分落育于实际生产过程,是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素材和要求。高校的相对封闭使科研人员没有机会或能力去发现这些问题,并去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象海尔集团每天都有自我专利的新技术产生,如果不是在生产营销、经营的第一线上及时获取信息,这些成果是不可能获得的。高校科研体制的相对封闭使校企联合的交易费用增加,不同利益主体在收人分配、资派利用、相互责任和义务之间分歧常会发生,尤其在市场机制并不完备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为了减少交易费用,理论上的校企合并或者企业同科研机构的合并在所难免。
三、疏导高校科技转化的几点措施
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第一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及其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对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转让、引进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等活动。
第四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当遵循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形成的知识产权及其利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他人科技成果,侵犯他人商业秘密。
注重抓好学习成果转化
军委主席近日在考察部队时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求深入、见实效,进一步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部队党员干部来说,要从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高度,以忠诚使命的责任感,在学深悟透、注重转化、狠抓落实上下工夫,努力掌握蕴含在党的创新理论中的世界观方法论,着力转变与十七大精神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学深悟透是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不能满足于文件读过了,会议传达了,讨论搞过了,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长期学,反复学,深钻细研,真正把观点与观点之间、原理与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明白,把重要思想理论脉络理清楚,把其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理解透,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注重转化是关键。思想、思维、思路上有了转化,才能把政治要求变成理性认同和行动自觉,才能带来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精神状态的新变化,才能架起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桥梁,使十七大精神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克服学归学、做归做的“两张皮”现象,努力把理论武装的成效转化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坚定信念,转化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科学筹划部队建设的思路方法。学习还要紧密联系本单位、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对已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展思路、工作举措认真进行梳理,自觉树立起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理念,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的理念,以人为本、团结和谐的理念,勤俭节约、质量效益的理念,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谋划指导工作的水平。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狠抓落实是目的。要切实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注重实效、解决问题上,不能只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只满足于一般号召,不进行跟踪指导,只做上篇文章,不管下篇文章。要强化抓落实的意识,坚持“实”的工作要抓实,“虚”的工作要坚持虚功实做、由虚变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一切着眼于解决问题。要敢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在工作评价机制上,大力倡导想事干事、敢抓敢管的工作导向,大力培养注重“结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和工作安于现状、照抄照转的现象。要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终端,建立抓落实的反馈机制,在反复抓、抓反复中,提高落实的质量。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与对策建议
【内容摘要】科研成果转化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中的四种主要模式及各自的优缺点,将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划分为三大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的优化对策,包括增加面向企业市场化需求的课题数量、完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推进建设中试基地、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和风险投资等。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取得了不少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服务大众,因此,除了要关注基础科学的理论研究外,还要关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指出,科研成果转化能够为社会带来技术和工艺上的突破、产品和服务上的革新进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基地,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设备以及资金,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并不高[1]。探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分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化效率的优化对策,既是高校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论文、专利等形式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现方式[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通过内部转化、外部转化、合作实施等多种方式实现。据此,可以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为校办产业、技术转让、校企合作和科研计划四种模式。(一)校办产业模式。校办产业模式是指高校依法组建公司,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并参与市场以追求经济利润的模式,该模式要求高校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充裕的资金以及有效的融资渠道[3]。校办产业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转化路径直接高效,有较强的技术支持能力和后续优化保障能力;缺点则是校办企业中的科研人员缺少市场开发经验,相对于企业而言,高校的市场开发能力处于天然劣势。校办产业模式在许多著名大学中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实践,比较典型的代表诸如清华紫光和北大方正,两者均是高校的特色学科在科学地经营管理下成长起来的著名企业,并且极大推动了高校内部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二)技术转让模式。技术转让模式是指高校(出让方),通过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方)与企业(受让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将科研成果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给企业以获取经济收益的模式[4]。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高校和企业可以实现技术、资金和需求的“对话交流”,从而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资源。缺点是技术转让的过程较为繁琐复杂,不仅如此,技术转让后的产品更新和后续服务优化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部分欧洲发达国家具有十分成熟的技术转让市场,例如德国、瑞典等国家存在许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科技中介组织,能够为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便利和服务。(三)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指高校和企业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来成立专门的项目团队对科研项目进行攻关,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5]。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点在于其具有敏捷、高效的转化过程,高校和企业的直接对接保证了产品或转化成果的供需统一,同时,长效的合作机制保证了产品的后续优化和改进服务。缺点则是校企合作的项目攻关团队在运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头领导、管理成本增加等负面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学院等校企合作是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式。(四)科研计划模式。科研计划模式是指政府制定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时部署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科研成果转化方式,这些科研成果涉及基建、军工、航空航天等关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科技需要,转化过程由政府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科研计划模式的优点是其具有制度保障、执行力强、目的性强,在特殊时期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国家整体的科技战略规划而言,意义重大。缺点是由于科研成果转化终点不是市场,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该模式缺少经济活力,短期回报不明显。
二、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分析
诠释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关系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而资金约束是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障碍。通过分析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提出对策建议,以形成健全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体系。
关键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金融
1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有效的金融支持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商品技术含量、品牌、质量安全性和成本的竞争。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能够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对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把握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以及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现科技成果价值的最大化。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周期性较长,要经过小规模试验—中间试验—商品化生产规模放大生产等阶段,每一阶段都需要有充分的资金支持,而且这种资金需求量会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的进行而逐步增加。良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环境,是实现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和保障。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我国每年约有20,000余项比较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但是其中最终转化为工业产品的成果不足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则高达45%。产生这种困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缺乏发达、高效率的针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战略资源,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到核心作用,已经成为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配置工具,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启动剂、润滑剂和制动剂。从世界各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演进过程来看,为刺激经济发展,各国政府都趋向于将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整合为一体,依赖金融的支持积极地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分析
一、法律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力量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得到了较多推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提升的速度相对较慢,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依然很严重,研究法律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在我国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1.推进农业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业问题,多次对农业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国家主席多次强调农业转型的理念,并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以科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政府提出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使农业发展质量得到提升,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开展。2.农业科技转化是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法宝。进行科技扶贫需要有一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保障,依靠科技进步帮助人们脱贫致富。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业扶贫工作的开展,颁布多项扶贫优惠政策推动农业扶贫力度。通过不断增加农业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来推动农业朝着精细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让科技弥补农业发展中的不足,让农业科技成果惠及广大百姓,切实通过农业科技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3.“一带一路”倡议下扩大国际市场的重要法宝。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广和执行,我国与国际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在不断打开国际市场、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的同时,我国的农产品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国际竞争。“一带一路”倡议为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带来了诸多机遇,它意味着更多的贸易机会、更大的产品销量、更广阔的交易平台,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挑战。我国的农产品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提升与国际上农产品竞争的能力,因此我国必须坚持以农业科技发展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打造农产品优势品牌。(二)探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农业也要与之共同进步。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使用新型的农业科技进行劳作越发有必要。这就要求不断取得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并有效地转化成生产力投入劳作之中。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周期长,推广环节复杂,使得很多科技成果并不能得到有效推广。在现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科技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产品更新换代越发频繁。逐步引导农业科技适应社会发展,采取有效举措保护农业创新劳动成果,并将成果有效推广到实践中。这也就强调了知识产权的作用,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来保障农业科技的发展进步。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问题十分突出。农业科技人员是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的主体,关系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着国内主要的农业科研工作,但基于高校的特殊角色,其科研成果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这就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受到阻碍。在很多农业科研单位中存在着不以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最终目标,只关注这项成果能否获得奖励或者,能否带来荣誉和利益。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课题数、科技数以及农业知识创新成果均呈增长趋势,但是农业科技投入和产出资源分布明显不均衡的现状了。企业受制于其本身的收益导向性质,因农产品研发的周期长,成本和资金的回流较慢,使之参与农业科研的积极性并不高。企业多聘请科研人员进行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价值越高,企业获得的收益越多,科研人员获得的报酬就越多。但是如果科技成果不能得到有效转化,科研人员无法从中得到满意的经济效益。这使得绝大多数企业科研人员认为收回技术研发成本是参与技术成果转化的首要目的,较少人出于社会责任去参与成果转化。因此,如果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合理,很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怠于转化科研成果的现象。(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可用资金短缺。对大多数的转化主体来说,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资金短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致需要经历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进行运转。农业科技成果研究所投入费用的多少是体现国家对农业科技重视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投入农业科研的经费也在逐年增长。但是,企业和其他机构的资金投入仍然占较小比例,政府仍是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主体。而且从政府投入结构来说,财政对于农业科技的支持重点不够明确,未能围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予以扶持。每年出台各种农业科技发展优惠政策,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财政支持力度还是不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融资缺乏法律保障。企业投资农业科技多数情况下需要自己筹资或向银行贷款,但随着农业科技需求的不断增加,有效资金融入不足的问题日渐严重,通常表现为过分依靠政府扶持,并且存在向银行贷款融资困难的现象。当前,我国企业并未有效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融资方式。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可质押的知识产权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规定,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登记制度,以及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短缺并且人才匮乏。(四)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我国有较好成效,但是在现如今政府职能转变的大环境下,不重视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做法会越来越制约农业的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时间较短,国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非常薄弱,无论是农民还是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都很少申请专利保护。虽然这些年农业专利申请数量在逐年增多,但是高校和企业申请专利数量仍然是占绝对比例。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对策
(一)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1.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法律法规。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法律法规。《农业技术推广法》作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已经进行了多次修订,但仍然有许多地方应加以补充。针对农业科技人员注重研发而轻成果转化的问题,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职责加以明确,有效处理好职务发明和个人发明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2.通过立法建立资金支撑体系。足够的资金投入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媒介。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税收优惠是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法律手段。可以通过减免所得税,直接采用低税率或者投资抵免等多种形式的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体参与到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中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其次,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多种项目扶持政策,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还有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开拓多种转化资金的筹措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逐步形成多元化融资机制。(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执法。1.明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执法主体及其职责。完善的法律法规需要有强制力确保实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就需要有强有力的执法队伍保障。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具备相关知识的执法人员,注重加强执法人员的知识培训;其次,要明确各行政单位的职责分工,给予充分的管理权力,通过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来推动执法工作的高效开展。2.科研管理和转化管理并重。基于现有的农业科技研发模式,许多科研主管部门只负责科技成果的研发,并不负责成果的保护和转化。改革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将农业科技转化率纳入科技计划实施评价体系中,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科研机构的工作。(三)完善有关人才队伍建设的法律规范。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有科研人员的创意、专门的技术服务人员以及农民的互动参与。目前,我国的专业农业技术推广团队规模弱小,相关的法律规范还不够完善,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难以满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对此要完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规范来确保相关人员享有接受农业知识培训的权利以及履行提高自身农业知识素养的义务。在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的同时引进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使之参与到农业科技转化中来,不断壮大农技推广团队。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对农民相关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培训,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和转化中去,并加强农民与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使科研人员真正了解农民的诉求,研发切实有用的农业新产品。
科技成果转化成农业科技论文
1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成效
1.1推动了技术和品种的转化应用湖南农业大学依托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紧密对接地方政府的战略需求和涉农企业的实际需求,先后与湖南省14个地市(州)、100多个县(市、区)政府建立了科技战略长期合作关系,与300多家涉农企业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学校选派了110余名科技特派员和挂职科技副县长到当地开展技术、品种等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在全省建立了100多个不同类型的成果转化和推广示范基地,共转化推广新技术、植物新品种、专利等科研成果400多个(项),农作物应用面积达1亿亩以上,其中由湖南农业大学选育审定(登记)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每年推广示范面积超过5000万亩。例如:依托食品学院周建平教授的发明专利技术“油茶籽油水酶法提取工艺及产品开发”创建的湖南康奕达油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水酶法提取茶籽油工艺,不仅打破了“蒸炒—压榨—浸出—精炼”的传统工艺,省却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全部保留了营养成分,而且加工过程中不产生苯并芘,保证了食品安全。同时,该技术还提高了废水废渣的综合利用率,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再如:“培两优188”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优质两系法杂交稻品种;“C两优396”和“C两优9号”这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抗性等表现深受农民朋友认可,在湖南及周边省市的推广中已成为主栽品种;“湘油11号”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3号”、“湘油15号”和“湘杂油1号”也是我国推广面积相对较大的“双低”油菜品种。
1.1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湖南农业大学的品种专利等科技成果被湖南省40%以上的大型涉农企业和农业专业组织使用,湖南50%以上水稻栽培品种和80%以上油菜栽培品种都由湖南农业大学育成,农业科技成果有效支撑了水稻、油菜、柑橘、生猪、水产、茶叶、葡萄等湖南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有“金健米业”、“隆平高科”、“金浩茶油”、“坛坛香食品”、“唐人神”、“正虹饲料”、“洞庭养殖”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期与湖南农业大学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有“金健大米”、“安化黑茶”、“东江鱼”、“临武鸭”等四大农产品品牌,主要由湖南农业大学提供产业链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另外,学校有13位科研人员担任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有10位科研人员担任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他们从农业生产实践和产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与技术服务,引领了产业的持续发展。
1.3有利于农科教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加强了湖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优势、人才资源与农业产业的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高校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科技人员在开展科研活动时,把科研项目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把科研选题和需要解决的产业技术难题相结合,研究的技术成果符合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同时,引导激励了广大师生深入农村服务“三农”,提升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使之成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2.1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农业高校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开展工作的出发点主要是经济社会效益,迫切需要政府的稳定支持,但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大量农业科技成果因缺乏资金支持无法实现转化应用。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配套技术的影响较大,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应用周期相对较长;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比较收益和经济回报率相对较低,受中试、产业化高风险性的影响,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往往缺乏投资兴趣;三是农业科技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技术和市场风险,风险投资的资金往往倾向于成熟技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获得风险投资的优先支持相对较难。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论文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我国每年都取得数以万计的最新科技成果,其中高校科技成果每年就达3万多项,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显示出了我国的科技潜力和实力,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同时,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后,能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而真正形成产业的还不到5%。国家知识产权局2003年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工作的调查资料显示:高校为了独占市场而申请专利的动机比重不足1/3。目前,在高校明显存在专利申请量年年上涨,但成果转化情况令人担忧的现状,这样势必影响到技术进步。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加快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转变已迫在眉睫。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一定时代的实践主体基于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条件,为了提高或扩散技术、促进和发展生产、丰富和改善生活,在研究、开发、试验、生产、营销等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已有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突出强调已有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产业化生产、社会化普及。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经过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的传播、技术的应用、应用结果反馈与改进等环节,这是一个随时间螺旋式推进的过程。
阶段I是技术开发阶段。主要是研发人员通过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产生出创新思想和技术设计思路,并通过一定渠道使其广为人知。此阶段可能涉及到研发者和技术潜在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阶段II是技术推销阶段。同时涉及技术开发方和技术使用者,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地交流使两者对技术的功能和评价达成某种共识,使技术的潜在使用者能够采纳或至少了解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