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经验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2 08:44: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成功经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海南文化旅游成功经验与认识
近期,笔者随考察团到海南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考察期间,到了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万宁市兴隆热带植物园、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三亚南山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区等景区进行参观,初步了解了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海南省把旅游与文化的紧密融合的一些做法,让我们深受启发。海南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成功经验近几年来,海南根据自身优势,制定了由旅游文化向文化旅游转变的发展思路,即:塑造海南特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满足国内外游客的精神诉求,借以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传播海南文化,从而实现新的历史机遇下文化和旅游合作的共赢。
(一)自然生态环保文化,提升了海南旅游资源的品味
过去10多年里,海南生态省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海南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海南省委、省政府注重海南岛上原有生态情形的呵护,在培植文化旅游过程中因地制宜,积极保护原有地形、地貌与植被,建筑气概与四周情形相协调,缔造协调的海岛生态旅游情形,提升了海南旅游资源的品味,为旅客带来舒适放松的享受。
(二)独特红色文化,增强海南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
中共琼崖特委坚持抗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等革命历史,电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革命故事与歌曲等让无数国人对海南的红色旅游心存向往。海南利用这一卖点,凭借五指山、母瑞山等红色资源,建立了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云龙改编旧址、潭口抗日第一枪阻击战遗址、冯白驹故居、大水之战主战场故址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了一批红色品牌,为海南旅游增加了独特的文化元素。
(三)热带岛屿海洋文化,赋予海南旅游产品特有性
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家电制造企业海尔企业文化建设为例,通过对世界著名企业的文化管理案例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从另一个视角阐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世界知名企业文化以及理论对我国企业界的影响,指出我国企业在营造特色企业文化中的关键以及在借鉴与学习先进企业文化中所面临的问题与误区。
关键词:企业文化海尔核心竞争力CIS
文化与企业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美国作者芬化斯•米勒在其《美国企业精神》第一章开头就强调“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虽然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员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亦即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与销售以及管理活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的要义是,组织在商业活动和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有了这种理念和精神,分散的组织个体就会产生精神崇拜,价值认可,最终达到行为趋同。这样,零散的个体行为就会产生聚合效应,这是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中所特别看重和强调的,也是企业文化质的规定。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持久的影响因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成功经验探讨
摘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道署西街聊城粮库改造为东昌府区博物馆,是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典型代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2020年,东昌府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通过阐述道署西街聊城粮库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改造利用情况和展示利用取得的成效,总结成功经验,对其他地区只保不用或停留于点状保护利用状况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活化利用工作以期起到启发拓展的作用。
关键词: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道署西街粮库;东昌府区博物馆
文物保护单位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文物保护单位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在聊城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中,目前活化利用比较好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道署西街聊城粮库。
一、道署西街聊城粮库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
道署西街聊城粮库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区府衙街,其基址为明代到民国的市级政府驻地。据现存最早的聊城方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东昌府志》卷一《府城图》所绘[1],东昌府知府衙门(相当于今市级政府驻地)便坐落于今古城区府衙街,其后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国初年,东昌府改为济西观察使司,东昌府衙初改为观察使公署,后改为道尹公署。1950年,道署西街聊城粮库在此基址上建造。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粮仓的建造是参考苏联提供的施工图纸、建筑技术和方法,所建的粮仓习称“苏式仓”。道署西街聊城粮库的“苏式仓”类型是最常见的房式仓。其每栋有东、西、南、北四个青灰色松木大厚门,墙的厚度是50厘米。房顶是人字屋架,墙体为青砖砌垒,房顶檩条上满铺松木板材,檩条、松木板材均浸透桐油,板材上先做防水毡层,再做泥灰背,最后覆盖青瓦。仓库内外设有防潮设施,仓内地面为松木地板,地板上面靠墙基位置设有通风口,地板下面设有南北贯通的通风道和通风口。仓外明沟排水。在粮仓外部,间与间之间由方形青砖壁柱隔开,壁柱之间的墙被粉刷成白底,上面写满了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著作中的语录,字迹有些已经斑驳。如今粮库的外墙已经成了时代的见证。粮库是随着储存粮食新技术的出现而退出历史舞台的。由于“苏式仓”在储藏粮食方面损耗大,不易机械操作,在20世纪70年代,就不再使用。但在聊城市,这种“苏式仓”是唯一的,是新中国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后,聊城现存最早的储粮仓库。改造前,除了房顶上有些瓦被换成了红瓦之外,粮库整体框架至今完好。由于粮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改造利用情况
政治因素是中国最重要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引起国内外无数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对中国崛起进行了各种解释。我认为,中国的经济腾飞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也是一个政治现象。仅用经济学理论还解释不了,必须用政治经济学,或从政治学和经济学两个视角、两个维度来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原因。
从*年到1957年中国
已出现过一次经济起飞,但西方人没有关注这个特点;从*年到*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9.2%,已经高于同期日本的经济增长率(7.3%),但十分可惜后来很快结束了,这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这一时期的增长,实际是中国特有的政治资源在推动。中国共产党以其特有的政治资源,使一个极端落后的国家,或者说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实现了强有力的经济起飞,没有一个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可以做到这一点。
中国的改革模式确实不同于一般国家,无法用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解释。中国的改革是“基于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的经济改革”,即思想解放模型。这可能是中国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贡献。我认为,政治原因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实际上,经济学上的解释是相当有限的。当然,政治原因已经作为假定和暗含放在经济学理论中了。所以我把政治因素界定为中国最重要也是最难得的成功经验。
思想解放与观念变革做法类似于Ideas(观念、主意、知识、经验、创新等)增长模型。由于Ideas是一个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特性的投入,我们暂且把它称之为“无形要素投入”或“软投入”,以区分于资本、劳动、资源等“有形要素投入”或“硬投入”。即使是在没有增加“硬投入”的情况下,“软投入”仍然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地增长。
在1963年就已谈到,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就是的重要观点:精神财富可以转变为物质财富。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是外界或外部强加的,而是内部改革型,是领导人自身根据内外部挑战主动提出、主动发动、主动推动的,因而这种改革是自我改革、自我完善,也是自我发展的。这种情况大大不同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经济改革之初,中国是通过思想解放“换思想”,而不是采取“大换血”的做法。此外,全党学习的政治传统促使突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去研究当时中国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中国的这套话语,不是经济学的话语,但是对中国来讲却是最适合的。
农合社成功经验考察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主要做法;主要特点;几点意见和建议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高度重视,努力营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良好氛围、策扶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规范运作,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开展贷款授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性的认识、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良好氛围、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健全和完善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村生产,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抓好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日前,我市组织了赴浙江省温州、绍兴、台州及我省宣城等地进行了考察调研。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努力营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良好氛围。浙江省是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诞生地,2003年,该省最早被列为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省。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求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浙江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608家,注册资金已近5亿元,固定资产达37亿元,平均每年新增1000多家,入社社员33.6万人,带动农户245万户,产业门类涉及了各大主导产业,经营领域涵盖了生产、加工、营销、服务各个环节。
(二)政策扶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地区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时,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积极引导,加强配套政策扶持且措施到位、落实有力,那么该地区的专业合作社发展层次就高、内部管理制度相对完善、农民收入增长就快。在这方面,浙江省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列,2004年11月率先出台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随后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的若干意见》明确经工商登记的性质为“合作社”,把合作社从企业法人中单独列出。与此同时,《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和《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一系列规范化制度纷纷落地,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07年该省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千社五化”建设列为农业工作十件实事之一,不少合作社都实现了“五有”运作。
(三)规范运作,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浙江省温岭市是全国大棚西瓜之乡,该市狠抓西瓜这个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扶持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指导该合作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行业管理功能,帮助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生产的西瓜优质率达到95%以上,并直接带动该市东南沿海8万亩西瓜产业带的形成。其“玉麟”牌西瓜先后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2005年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其西瓜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家电制造企业海尔企业文化建设为例,通过对世界著名企业的文化管理案例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从另一个视角阐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世界知名企业文化以及理论对我国企业界的影响,指出我国企业在营造特色企业文化中的关键以及在借鉴与学习先进企业文化中所面临的问题与误区。
关键词:企业文化海尔核心竞争力CIS
文化与企业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美国作者芬化斯•米勒在其《美国企业精神》第一章开头就强调“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虽然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员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亦即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与销售以及管理活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的要义是,组织在商业活动和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有了这种理念和精神,分散的组织个体就会产生精神崇拜,价值认可,最终达到行为趋同。这样,零散的个体行为就会产生聚合效应,这是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中所特别看重和强调的,也是企业文化质的规定。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持久的影响因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日本乡村振兴运动成功经验及启示
1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思路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中明确指出,我国已经步入了新时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之中,必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新时代农业农村未来发展的总蓝图,是解决“三农”这一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总抓手,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2018年1月2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高度凝练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2]。日本与我国相邻,同属东亚文化圈和小农经济区,在地理位置、要素禀赋和发展脉络上存在着一定的共性;2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长期都是在“发展主义至上”理念进行;社会发展模式大致都属于“赶超式现代化”[3]。研究日本乡村振兴运动,对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思路。国内学者对日本乡村振兴运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日本政府布局乡村振兴运动的政策研究。日本通过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推动农地改革、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及发挥农协多元化功能等来推进日本农业现代化转型,解决农民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空心村”等问题[4]。(2)对日本乡村振兴运动的目的、影响因素和实施重点进行研究。通过土地因素、劳动力因素和资本因素来推动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将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农业的收益转化率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等作为实施重点[5,6]。(3)引导日本农业协同工会(JapanAgriculturalCo-operatives)来协助推动乡村振兴运动,具体包括建设优美社区、对协会成员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指导、集体销售农产品和开展相关金融保险业活动[7]。(4)深入分析日本通过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来加快乡村振兴运动[8,9]。通过对日本开展乡村振兴运动的背景、历程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国际经验,以期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2日本推行乡村振兴运动的历史背景
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粮食产量匮乏,日本政府通过加大对生产资料的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使得粮食产量增产效果明显。但是,随着城镇一二产业的发展和日本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实行,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被抑制,农民收入始终无法得到提高,农业部门的收入也相对减少,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数据显示[10],农民家庭平均收入占社会整体平均收入的比重从1955年的77%下降至1960年的68%。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日本当时的主要矛盾。2.2农业生产以超小规模自耕农为主体。二战后日本实施了农地改革,先是强制要求地主将土地转让给佃户,但收效甚微;后来则将租佃地低价转让给佃农,实现了地主制度的瓦解。1952年颁布的《农地法》,标志着“碎散的家庭小农私有”的农地制度以及小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的形成[11]。1950年日本农户所经营的土地户均规模为0.82hm2,到1980年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到1.01hm2。以超小规模自耕农为经营主体,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导致日本农业和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处于劣势。2.3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随着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日本国内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数据显示[12],1965年日本国内总就业人数较1955年增加了837万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产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较1955年提高到77.2%;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较1955年减少了410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较1955年下降了15.4%。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严重流失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多为高龄老人和妇女,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逐渐形成了以兼业农户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并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2.4日本农产品市场受到严重冲击。1955年日本加入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当时日本政府为了加快融入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加强工商业发展和工业商品的出口,采取了扩大农产品进口规模的措施。大量农产品的进口严重影响了日本本土粮食的投入产出能力,最终日本的农产品市场严重受挫。1955~1959年日本进口农产品的比例上涨了49%;有43%的农产品品种完全对外开放,1963年该比例达到了92.1%[13]。2.5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20世纪50年代日本推行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理念,使得城镇化和工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投放到了生态环境中,严重破坏到水质、土地和植被。在此期间日本境内发生了“琵琶湖事件”“米糠油事件”“痛痛病事件”“水俣病”等事件,均于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有关,给日本农村受污染的居民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
3日本推行乡村振兴运动的历程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实施共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1956~1966年)乡村振兴运动,第二阶段(1967~1978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实施,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21世纪初)“造町运动”。3.1第一阶段:乡村振兴运动初期。1956年日本开始实施乡村振兴运动,这个阶段乡村振兴运动的工作重点是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财政倾斜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激发乡村发展内在动力。具体内容包括:划定新农村建设区域;成立农村振兴协会;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出台专项法律来提供保障。这一阶段的乡村振兴运动经历了7年,完成了划定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通电通广播和公共设施等,以及完成了耕地整治工作,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耕地利用率。农民的总产值从1955年的16617亿日元提高到1962年的24381亿日元,总产值同比增加了7764亿日元,农户的年平均纯收入增长高达47%[14]。3.2第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67年日本开始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这个阶段乡村振兴运动的工作重点是主张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努力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同时加大就业岗位的提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具体内容包括:加大政府投资;改善乡村环境;为失业农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该阶段大概持续了12年,期间通过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日本乡村建设发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果,不仅提高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生产力,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大提高。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就已经基本实现了水利化、机械化、良种化和电气化。在此期间日本的农业生产总值从1967年的41661亿日元提高到1979年的115640亿日元,共增加73979亿日元,增幅比例高达178%。而到了1979年,日本农户的年平均收入达到了533万日元,比城镇普通家庭的年平均收入高出13%[14]。3.3造町运动(20世纪70年代末~21世纪初)。1979年日本开始实施“造町运动”。具体内容包括:因地制宜开发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对农产品进行粗加工,提高其附加值;激活农协组织的作用;加大对农业人才的培养。通过“造町运动”,有效降低了城乡差距;2002年日本农户的年平均收入达到550万日元,其中非农收入在其收入比例中占86%[15],已经超过城镇家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还刺激了农村地区的消费购买能力。把青壮年吸引在了农村,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的保护开发,还提高了农村福利水平和农民健康。
考研成功经验交流材料
每年的这段时间,我们都要怀着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送走大四的学长学姐。每当看到他们独自徘徊在河大校园,眼睛盯着教学楼的台阶;每当看到他们聚集在一起穿梭在校园里的每个角落拍照留念;每当看到他们相拥而泣,相对无言的时候,我们都明白那是他们对母校的眷恋,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情结,是离别的淡淡忧伤。
然而,纵有再多的不舍离别依旧悄然而至。曾经,在这美丽的校园,他们留下读书的身影,留下串串的欢笑,留下拼搏的汗水......但是他们觉得这些远远不够,他们更想为我们这些依旧留在母校学习的学弟学妹们留下他们的宝贵经验。他们把四年来的学习经验亲身体会汇成几千字的寄语留给我们。其中的一字一句都凝结着学长学姐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那些真诚的话语必将为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树起前进的路标,为我们的生活指引明确的方向。
一:心态
考研不难:考研不像大家普遍想像的那样有难度,得高分不难。
我开始时对自己也没有把握,认为最多能考340分,即使复习到最后也是这么认为,可是结果却让我惊讶许多。所以告诉大家,只要耐心、坐得住,高分触手可及。半途而废想凭借运气的可能会考的可以,但绝对不会是高分。
考研复习的日子比较漫长,也比较枯燥。只有埋头苦修是不够的。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都会比较大。建议:从现在开始锻炼好身体,一周跑步三次即可。保护好视力不可忽视,不管现在还是以后的复习,看书时间过一个半小时一定要休息十分钟,最好做眼保健操。复习烦躁的时候,找人交流下复习进度和经验要远远好过烦躁的去玩游戏消遣时间(玩游戏男同学们尤其注意)。
城市基层社区管理成功经验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抓管理———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是时代的呼唤;抓关键———以社区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不断破解难题;促落实———建好城市社区,让人民安居乐业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城市社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建设城市社区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学合理地划分社区规模,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前提、各实验区还加强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很多城市社区建立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居民委员会、转变政府职能、实现重心下移,这项工作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城市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十几年前,人们还对“社区”这个概念觉得有些陌生,如今它已深入千家万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1991年,民政部提出了探索社区建设的新课题,许多城市纷纷响应。1999年,民政部在全国选择了北京市的西城区等26个城区作为社区建设实验区。
一年多来,各实验区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不仅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也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为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探索出一条新路。
抓管理———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是时代的呼唤
城市社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建设城市社区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城市基层的社会化管理。1999年9月,同志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适应新的情况,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尤其是要把社区党建搞好。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也曾多次到全国各地考察城市社区建设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成员的“单位”、组织属性逐渐减弱,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剧,致使城市社会管理相对滞后。企业剥离和政府转移出来的许多社会职能、服务职能,大部分也要由社区来承接。随着居民与社区关系的逐步密切,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
公务员面试成功经验
今天我顺利通过了浙江省的面试。很成功,居然得了九十多的高分。
我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今天的面试很公正。我觉得发挥的基本还可以,不过分数出来后还是有些意外。可能是别人发挥不是很好的原因,所以我就得了高分。
下面总结几条经验给各位需要面试的同志:
1、面试前一定要认真复习,多看一些面试题目。熟悉面试的套路。
2、有一些问题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如“...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你的看法?”这一类题目,自己情况的总结提前都应该准备好。题目一出,不管他前面是什么,只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一谈,然后一套。肯定OK。所以像这些提前可以准备的东西一定要准备好。类似的还有如“与同事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报考这个职位的原因”。虽然题目可能不一样,但是答案其实基本上可以一样的。
3、面试前对重大的国内时事一定要多关心一下。什么如第一要务、两个务必、三个代表,还有如朱镕基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记者招待会之类的最近热门的话题一定要多看几编。一些名句应该背下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次面试就有两个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