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2 08:05: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惩罚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论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论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内容提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呼吁让学生各方面减负的今天,人们的认识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即学生是教师的上帝,骂不得,更碰不得。教师稍给学生一点“颜色”,就会遭到如体罚、变相体罚、损伤学生心理等言论的攻击,导致现在出现了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变得畏畏缩缩,甚至有点像央求学生不要犯错误的现象。其实,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惩罚教育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不是体罚教育,有它本身的原则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能恰当地发挥它的作用的话,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将更加完美,我们的教育手段也会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赏识教育惩罚教育体罚
近年来,[本文转载自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但是,激励和赏识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该拿他怎么办?
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思考,教育是否有惩戒权?惩戒的范围有多大?谁来给惩戒作裁判?一系列问号摆在了面前。健康的教育需要对学生的成长偏失具有完善的预警和惩戒机制,因为成长中的学生不可能没有失误,教育环境对学生失误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是与非,道德与非道德标准的判断与取舍,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品位的确立。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爱学生,就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对于有碍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不良习惯、错误言行、甚或有悖于社会公德乃至触及刑律的恶劣行为,学校和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对其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惩罚。
但是批评和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体罚是个别教育者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所实施的身心上的严重伤害,有背于伦理道德。因此,惩罚教育自身的原则和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
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探究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一直都被运用于学校教育之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使得教育惩罚成为一个受到争议的话题,其消极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合理使用惩罚的教育手段,从而让其发挥出真正的意义。
一、教育惩罚概述
首先对于惩罚的理解,不同的字典和文献有着不同的解释。但综合来看,可将惩罚的概念概括为:惩罚就是指个体或者团体针对个人的过错行为,有意识的剥夺其某些权利[1]。在此基础之上理解教育惩罚的概念就是指:学校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对个体或者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者一定的批评处分,目的在于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2]。由此看来,教育惩罚的含义包含着四个要素:首先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其目的是教育性的;其次,惩罚的主体是具有惩罚权力的教师;第三,惩罚的对象是产生不良行为的受教育者。教育惩罚其实是一种合理的惩罚,是影响学生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
二、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育惩罚内涵的理解不到位
教师对教育惩罚概念理解的不到位是导致小学教育惩罚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由于部分教师对教育惩罚的片面认识和理解,使得他们只看到了教育的惩罚性,而没有认识到惩罚的教育意义。因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他们时常会将教育惩罚等同于体罚,认为通过体罚的形式,教师可以震慑住学生,就能够达到服从权威的目的。类似这种不到位的认识,很难使教育惩罚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试论惩罚在教育中的运用
惩罚虽然是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手段,有时甚至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所带来的消极作用,我们同样也不能忽视。惩罚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维护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让学生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甚至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对学生滥施惩罚,如打耳光、罚站、罚跪、罚抄作业等,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一些学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就采取出走、报复、自杀等行为,以对抗老师。因此,怎样运用惩罚,是教育工作中一个颇值得研究的课题。
什么是惩罚?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惩罚是指对犯有过错行为的人施行的一种处罚,一般地说,惩罚是针对有意犯过的人。我国一般认为,惩罚是指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评价,以使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方法。虽然体罚也是一种惩罚,但我们这里所讲的惩罚,绝不是体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爱护学生和教书育人。体罚,严重地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无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任何一方面的正常发展。体罚,与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与人民教师的师德要求,是格格不入的。研究表明,经常遭受体罚者,将会严重地被不良情绪所困扰,最终导致各种人格障碍,特别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倔执型人格障碍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二、惩罚的作用
1.约束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惩罚与服从的定向。意思是说,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怕受处分,怕受惩罚,为了保护自己,对大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他们主要关心如何避免苦恼和痛苦。所以,惩罚可以制止儿童去重复社会所厌恶的行为,特别是对于还未学会辨别是非的儿童,若他们的行为于人于己或对财物是有害的,那么加以惩罚,就往往能制止这种行为。
2.激励作用。俗话说压力可以变为动力。实验表明,表扬和奖励会促进某些学生(主要是差生)的学习,但批评和惩罚,也会促进另一些学生(主要是优生)的学习。采用适当的惩罚,给学生施加一点压力,可以激励学生改过自新,奋发向上。赫洛克曾作过一个实验,他把106名四、五年级学生分成四个等组,让他们练习难度相同的加法5天,每天15分钟。其中,控制组单独练习,不予任何评论,其他三组为实验组,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第二组为受训斥组,第三组为受忽视组,结果是受表扬组成绩直线上升,受训斥组次之,受忽视组再次之,控制组最差。
3.警示作用。惩罚的威慑力,一方面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得到遏止,另一方面也使其他学生通过“榜样学习”得到间接经验,不敢犯类似错误。
惩罚式家庭教育分析
一、惩罚式家庭教育引发的舆论混战
所谓“惩罚”,是对违纪者在心理或生理上施以不愉快的刺激,从而减退或遏止不良行为出现的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行为。惩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某种思想行为给予的否定性评价。[1]惩罚式家庭教育是以家长为施教主体、以子女为教育对象、以家庭为教育场域,以惩罚为主要手段,对子女的行为习惯进行强制纠正与约束,达到施教者(父母)所设定目标的教育行为。作为一种以家长本位主义为特征的强制性教育行为,惩罚式家庭教育对受教者(子女)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成就感等方面,是一种非理性的教育行为。最近两年,“虎妈”、“狼爸”、“鹰爸”等爆炸性语词逐渐进入了社会的舆情视野,并将“家庭教育”这一事关千家万户并持久赓续的热点话题一次次点燃并引爆,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三天挨顿打”的“北大三子女”、严冬里“裸奔”的“纽约南京娃”、高烧时的“自动康复疗法”,等等,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极端家庭教育案例占据了众多大众传媒头版头条的醒目位置,并一度成为平面媒体的主流话语,充分激发了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成功想象,引发了无数家长、学生、媒体人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媒体受众的参与热情,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
在这些潮水般的论战中,各方用语尖锐,唇如枪,舌如剑,针锋相对;观点激烈,你一来,我一往,互不相让。其声势之浩大,可谓一哄而上、铺天盖地;其言辞之犀利,近乎声嘶力竭、歇斯底里,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话题参与者表达个人观点、陈述教育立场、争夺话语霸权、抢占舆论高地的欲望。口诛笔伐者有之,拾人牙慧者有之,人云亦云者有之,不置可否者有之。一场场媒体混战愈演愈烈,往往一发不可收拾,任凭网络的洪流无限泛滥,可谓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诚然,在这个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与平面媒体极度发达的时代,社会的各种信息以几何速度不加梳理、不加整合地迅速传达,广泛传播,由此引发的持久不衰的思想碰撞与思潮激荡往往已非任何话语主体所能掌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乃至争论到最后已经不由自主地远远背离了某个被陈设的话题之本源意义,胜负难分,真假难辨,近乎一场马拉松式“网络群殴”。如何正确判断某个针对孩子,尤其是以低龄子女为教育对象的具体案例的施动方是否具有主观恶意,其行为在动机及其后果两个维度是否基于个人理性,以及每一位中心话题的参与者在面对无数的对立者时发挥自己评价张力和逻辑引力的能力是否具有可控性,而不至于走向狂躁和极端,一如其所评判的内容一样,值得人们深思、反思。也许,这远比争论本身重要。
二、一种极端化的家庭教育模式
针对形形色色的“虎妈”、“狼爸”事件,以及随之而导致的林林总总的媒体观点,笔者向未以完整的语文形态进行过审慎的思考与系统的陈述。一个主要的现实理由是,作为一位人本主义者,笔者本身不是这种极端教育方式的自觉推崇者,因而并不认为针对某种错误行为具有辩论的现实价值。一个偶然的任务型机会,笔者被赋予就此问题进行语篇分析的尝试,从而得以比较系统地将个人的琐碎成见记录下来。在某种意义上,个人深刻地认为,这种被严重异化的家庭教育行为无异于父母施予子女的“教育暴力”、“魔鬼法则”,大而言之,堪称“家庭恐怖主义”,是某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性病理机制跨代际基因移植后在现实场域中的本能发作。对一种不曾得到也注定不会得到群体多数认可的教育模式,无论它的施受双方是家长与子女还是教师与学生,坦率地说,在道德与观念层面,本人是根本反对的。至少这不应被认为是一种值得效仿与宣扬的教育良策。现代遗传学与基因学认为,在代际传承的过程中,孩子与生俱来具有遗传的自然属性(先天性),潜移默化具有模仿的心理属性(后天性)。可以说,“虎妈”、“狼爸”们在教育观念上都具有一种共同的暴力认同与自我中心意识,是传统的“棍棒之下能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观念在作祟,本质上无异于一种已经成为人类文明档案的社会形态下父权主义的当代变体。如果这种观念在实际的教育行为中得不到自我认知、自我抑制、自我矫正,其对孩子成长的负效应将是深刻而深远的。一方面,这种棍棒式教育以对孩子进行身心强制为直接指向,是一种有悖家庭教育学的“衍生暴力附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孩子的规律性成长,剥蚀孩子的常态需求,使其自然属性异化,从而导致孩子思想逆反,行为逆常,难以融入主流社会;另一方面,这种暴力环境势必产生“后天遗传效应”,破坏家庭生态系统的良性建构,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使其社会属性偏化。
一如一株为接受观赏而生存的盆景,即便称得上秀丽端雅,终归是千刀万剐的结果,可谓遍体鳞伤。无论如何,这种所谓的美都是病态的、残缺的,也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此类问题行为得以曝光,进入社会公众视野与公共领域之后,非但没有得到及时遏止,其施动方(家长)反而成为众多媒体争相追逐、竞相追捧的“新闻素材”而大行其道,甚至在媒体镜头的折射下会被塑造成新时代的“教育名人”。“狼爸”萧某即是一例。身为家长,为人父母,无论他们怎样沾沾自喜、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所谓“育才真经”、“教子良方”,怎样为自己张贴上冠冕堂皇的价值与道德标签,其观念异化的本质鲜明可鉴。在一个信息数字化、思想多元化、社会功利化的时代,如果听任惩罚教育这一广受诟病的育人行为以集体狂欢的方式加入到“社会选秀”的阵营之中,这与其说是媒体的悲哀,毋宁说是社会的不幸。中国有句古话:“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原初意蕴可谓尽人皆知,因为父母既是孩子生命的制造者,又是他们灵魂的塑造者。孩子的未来与父母的思想传达、行为施予息息相关,他们不是任人摆布的器具、物件,可以随意占有、使用和支配;他们不是供人使役的牛马,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旨意任意驯服、驾驭。他们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需要不断精雕细琢,悉心打磨,日后方能树大志、立大业、成大器。而这需要家长们多学点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方法论,即便只是最朴素的,也可以纳入科学行为主义范畴。仅就其观念形态而言,也是值得尊敬和尊重的。我们无以否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本能的良好愿望,用心良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将孩子的行为习惯与成长路径建立在鞭笞、训斥、压制与惩戒等外引性强制行为基础之上,他们还有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童年,从而得以“成龙”、“成凤”?他们还能不能建立起成长历程中的快乐记忆?他们又何以能够建立起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乐观,以及对社会与人际的亲善?考察众多青少年犯罪案例表明,往往是充斥着暴力与压制的不幸童年、暴戾横行的家庭关系导致他们人格扭曲与行为变异,最终走上了反社会的不归之路。在众多现实个案面前,这不是小题大做、杞人忧天,更不是危言耸听、骇人听闻。敬畏不等于敬重,威严不等于威望,希望家长们从善如流,“择其善者而从之”,多发挥一些正能量,多施与一点正定力,让子女敬而不畏,使自己威而有望,这才是为人父母的至高境界。惩罚教育是灌输给孩子的一剂毒药,既伤身又伤心,为人父母者,当戒!
小学教育惩罚实施策略
一、小学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不够充分
目前,许多教师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不够充分或者存在误区,导致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惩罚工作中采取了错误的惩罚方式,使教育惩罚失去其应用的价值,如果教师反复使用错误的惩罚方式,会对学生再次造成伤害。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惩罚和体罚是一个概念,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本来可以采用较为轻微的惩罚方式,但是却采用了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的体罚这种方式,致使学生身心受损,容易出现反抗的心理。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将惩罚和奖励对立起来,比如当学校举行一个活动时,一些同学表现比较优秀,为班级赢得了荣誉,而少数同学的表现较差,教师特别表扬表现优秀的同学,批评表现较差的学生。
(二)变相体罚的现象严重
变相惩罚是教育中明令禁止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受教师素质和学生的影响,变相体罚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令小学生的心理蒙上阴影。一些教师无视政策法规,变相体罚学生,并禁止学生向家长和学校说明,甚至利用退学的理由威胁学生,学生被迫忍气吞声,使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三)心理惩罚程度过重
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思考
摘要:对于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来说,采取教育惩罚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从而使小学生得到健康成长。不过,教育惩罚是需要适度把控的,如果教育惩罚过度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文章中,笔者将以教育惩罚在小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根本,深入分析对教育惩罚进行优化的相关有利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惩罚;策略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始终都被应用在学校教育中,不过最近几年,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使得教育惩罚开始逐渐成为备受瞩目和争议的话题,其消极影响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所以,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教育惩罚手段,让该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应有的真正意义。
1教育惩罚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惩罚很难顺利进行:目前在小学教育中,有许多教师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存在不良行为,那么运用教育惩罚手段则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因害怕对教育惩罚的力度掌控不好在实施期间具有很大顾虑。与此同时,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权利,从而使得教师改变了以往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他们更多的会认为这种惩罚是具有批判性的,完全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对其进行惩罚行为,不管这种行为是否合理,学生和家长都会通过有效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不仅使得教育惩罚开始成为学校和教师的敏感词语,同时也导致学校在面对学生和家长时不能合理维护教师的权益,从而使得该教育手段很难在小学教育中顺利实施,久而久之,教师开始回避这一敏感问题,不断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即使学生在校期间存在过错,教师也不敢对其进行批评,并予以纠正。
1.2惩罚行为存在偏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时所使用的方式存在一定偏差,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不敢惩罚学生。因教育惩罚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点,许多教师在进行教育惩罚时会存在一些顾虑,导致在实际教学期间不敢运用这种方式。教育惩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纠正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如果教师没有发挥出教育惩罚的真正作用,则会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的教育效果带来影响。第二,教师进行过度惩罚。过度惩罚主要是指教师在惩罚期间没有掌控好力度,既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给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我国古代惩罚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从文字起源的视角分析古代的教育惩罚,可以清楚地看出,惩罚是教育的伴生物,是教育的手段和工具,其发展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律。古代教育惩罚与古代礼仪规范等传统文化相适应,具有合理性和神圣性,在某种意义上,有利于对下一代实施惩戒教育,促进教育对象的社会化。借古鉴今,应当以客观、辩证、冷静的思维认识和使用教育惩罚,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代教育;教育惩罚;现代启示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惩罚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特定的文化中进行的,并深受文化意蕴和价值内涵的影响。斯普朗格(Spranger,E.)甚至说:“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下文探讨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下,古代教育惩罚的“众生相”。
(一)文字起源与教育惩罚
汉字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的产生也绝非由一人于某一时期独立创造,而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某些必须使用文字的社会群体长期摸索、使用,然后约定俗成的结果。在殷商甲骨文中,“教”字被形象表现为:儿童在棍棒体罚的威胁下,教下一代尽“孝”。而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具备了“六书”的特征,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换言之,“教”字形象的出现有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教育惩罚”有着一个非常遥远的过去。如果把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符作为甲骨文的起源的话,依此类推,“教育惩罚”的历史可能有6000年,早于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爱心教育惩罚研究管理论文
在近期的《家庭教育报》中看到这样一则启示录--《聪明的惩罚》: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图,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这个孩子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杀了一条狗。这条狗恰恰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了,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这就是该博物馆收藏的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就得益于校长对他小时侯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这位给予麦克劳德的惩罚实在是高明。
在当前的教育大气候下,老师们谈"罚"色变,忌提"体罚"。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惩罚"教育并不是大家口中的"体罚",它完全不同于"体罚",两者不可以划上"="。什么是"惩罚"教育?一言以蔽之:是指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这种教育方式是爱心关怀的另一种教育方式,说得时髦点,"惩罚"教育就是"另类爱心"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感到是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他认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一)、实施"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只要我想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意识,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取、甚至去夺。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甚至把力所能及的事情都看成具有潜在的危险的事情,因此孩子的全部创造都是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完成,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虽然在学校生活中有一定的集体生活,也常听到老师、父母教育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但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还是小皇帝、家庭生活的主心骨,因此互相帮助等行为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缺少真正的行动。试想,如果一味地用"表扬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甚至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大人们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大人们那种表面上的夸奖。可见只是一味地表扬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惩罚体罚德育教育技巧论文
摘要:当赏识教育大行其道时,我们的教师似乎已经遗忘了教育还应该包含着适当的惩戒,我们的学生似乎也越来越脆弱得受不了任何的批评。目前,社会、家庭、学校中不少人谈罚色变,甚至有些人把“惩罚”与体罚、变相体罚混为一谈,影响了教育者对惩罚这一必要的教育手段的使用,阻碍了对学生的教育程度,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惩罚的必要性、惩罚与体罚的区别、惩罚的艺术。
关键词:惩罚体罚教育艺术
惩罚要讲究方法,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科学的惩罚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加速器。可是现在的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性处罚手段,认为处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现在的学生真的就不能惩罚吗?难道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束手无策?下面是笔者对惩罚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惩罚”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过:“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必要的惩罚将有助于学生在将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在人的一生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失败。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和教育,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进行反思和借鉴,以便今后可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惩罚可以使儿童的某种违禁行为与焦虑或恐惧联系起来,儿童自己进行这些行为时就会导致焦虑或恐惧反应,为避免这种焦虑或恐惧反应就不得不终止那些违禁行为。由此可见,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问题研究
【摘要】惩罚教育,是传统小学教育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惩罚教育已经不适应当前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实施恰当的惩罚管理,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惩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小学教育中恰当运用惩罚教育的相关策略,以期可以对我国小学惩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育;合理惩罚;研究
一、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依靠戒尺、棍棒所展开的惩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而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权利的提倡,使得传统的惩罚教育已经不再适合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惩罚教育逐渐被人们当做是不合理的教学方式而摒弃。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对学生造不成伤害的基础上,将惩罚教育合理有效的融入到新课程教学中,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教育惩罚教育现状分析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来看,其大体存在着零惩罚和过度惩罚两种现象。所谓的零惩罚,即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许多小学教师在逐渐改变其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不再采用惩罚教学方式。这一方面是教学理念转变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家长对孩子十分娇惯,从而对学校的惩罚教育缺乏较为合理清晰的认识,因此当教师稍微有惩罚行为时,家长则会指责教师是变相体罚,因此导致很多小学教师往往是谈之色变;但与此同时,在一些乡村学校或者教育资源较差的地区,很多小学教师在管理学生时,经常会采取惩罚教育的方式,甚至在很多时候教师的惩罚教育会转变为体罚教育,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例如在前几年报道的,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为惩罚早自习迟到的学生,让其去教室门口做300个蹲起。这位学生在照老师的要求做之后,便觉得身体不舒服,但老师没有理会学生的这种异常,继续要求学生照做。直到学生回家发现身体异样,到医院检查发现肾衰竭症状。家长便将这位教师告上了法庭。类似于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由于教师对惩罚教育的不合理使用,从而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由此可见,由于当前社会上人们对惩罚教育的不恰当的认识,使得惩罚教育在小学教育的走上了两个极端。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媒体为了获取新闻热点,而对惩罚教育的过度报道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惩罚教育的不正确的认识所造成的。家长或者相关的教育专家要么过度夸大,要么完全抛弃惩罚教育的作用,从而造成了惩罚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这种尴尬现状,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分析合理惩罚问题的研究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