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2 07:47: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成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在成都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成都,曾被《新周刊》杂志誉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中国第四城”。作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在中国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现又正值中国入世,深化西部大开发的双重历史机遇,如何招商引资,打造城市竞争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好西部城市的表率。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加深对税收政策的领悟,了解税务机关——税务机构——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来到了成都锦瑞税务师事务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7月——8月)的挂职实习。
二、实习单位简介
成都锦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和四川省地方税务局注册税务师事务管理中心批准成立,为企业提供税务,税务咨询和税务策划等方面服务的税务中介服务机构。公司主要分为两个部门:综合部与部,此次实习我主要在部工作。
三、实习成果
部主要业务是为企业做税务,其中主要包括:1、税务登记;2、税款计算和纳税审核;3、申报和缴纳税款并依法退税;4、申请减、免税;5、企业税收复议,提供涉税诉讼税法依据;6、制作涉税文书。
成都构建西部消费中心研究
成都打造西部消费中心潜力分析
成都作为特大中心城市一直以来发挥着集聚扩散功能和枢纽作用,随着对西部区域的辐射、带动力逐渐增强,形成西部商贸发展的主要增长极;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构建起现代交通系统和物流体系,建成与北京、上海、广州比肩的中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目前,成都已成为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建立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首选城市之一,此外,以“天府新城”为依托的成都,形成了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科技创新资源和高端生产要素强大的集聚力,成都已经具备西部消费中心的条件。在西部腹地核心区域发展中,成都—重庆—西安构成了“西部金三角”,这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较一个城市综合实力有很多参考因素,要成为区域的消费中心,则要侧重于有利于发挥其消费优势的因素。西安,多极寒、酷热等极端天气,加之,西安常住人口规模的限制,使其成为区域消费中心的瓶颈;重庆历来是老工业基地之一,其工业上的优势与区域消费中心的休闲逸趣则显得格格不入。相比较而言,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区域的消费中心则具有她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打造区域消费中心,不仅要留住本地的消费者,更要吸引外地消费者来消费。根据成都零售商协会2010年11月的《成都市中心城区外来购物调查报告》称,成都中心城区的外来购物比重已达到57.1%,该比例远高于西部其他主要城市,从未来趋势观察,成都商业辐射力将继续增强。
打造西部消费中心成都尚需努力
(一)城市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般被称为“城市病”,其中包括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这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成都私家车拥有量已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广州,虽然,成都中心城区内高铁、地铁纵横,但城市的出行时间任然较长,这样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不利于城市的畅通发展。(二)缺乏规模化效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都的商业和娱乐休闲业的设施建设和营业情况在量上都有了相当的积累,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规模化,还没有在第三产业里形成行业的巨头。作为成都娱乐休闲业的经营载体—度假饭店,事实上遍布成都的大街小巷,饭店客房充足,但这些度假饭店都不是成规模出现,不能满足集中消费的需求。消费者需要引导,中国女鞋之都落户成都武侯区后,引导成都本土鞋企进军国际主流鞋业市场,并占据鞋业的产业高端。鞋业企业、贸易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和品牌企业生产基地的集中,吸引的不仅是本地的消费者,更多的是整个西部甚至全国。有了规模和名牌,消费者会自动向名牌,名人和名企的聚集地靠拢。这是成都获得的中国鞋业界首个“国”字品牌称号,也是区域品牌的名片,是区域品牌,多几个这样的品牌,是成都需要努力的地方。(三)主题化的特色经营不足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不止注重单纯的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引起他们内心深处的体验。成都不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没有充分与消费市场和产品结合起来,主题化的特色经营不足,这样就不能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和情感共鸣,除了消费了一次,客人什么也没有留下。(四)服务的质量服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可区分经营场所是优异还是平庸。世界上最豪华的饰物也不能补偿恶劣的服务和粗暴的态度带来的不快。成都定位为西部消费中心城市的构想,需要政府的引导,整个服务业的服务质量也只有在这个定位之后才能有质的提高。荷花池是成都有名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每天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之景,但这里面只看见了钞票在飞,没有服务可言,成都市民也许可以容忍因为便宜所带来的消费体验,试想外地消费者旅途劳顿,没有高质量的服务,我想他不会再涉足荷花池。总之,建立西部消费中心涉及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打造成都消费中心的地位,吸引大量外来购物,有必要围绕塑造现代商业大都会繁华形象,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消费主导作用,增加中央商业区和主力商圈硬件建设的投入,加快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引进,优化繁华购物环境。
本文作者:徐小东于代松工作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成都农村建筑节能经验借鉴
一、成都农村节能工作的特色
1.将农村建筑节能工作融入城市发展背景,体现行政为民理念,立足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1)这其中就有从“过度集中”到“聚散相宜”,即改变过度集中的方式,并将这一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中。成都在新农村建设方式上不是简单地把城市小区克隆到农村,而是农村聚居点在选址、布局、农房设计、环境营造等方面都科学考虑;特别是在农村节能方面,根据农村城镇化的不同程度,制定不同的农村节能标准,同时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了前瞻性设计。这些措施有力地解决了农村建筑环境恶劣、室内空气质量较差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了民生。值得指出的是,通过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已充分认识到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这个中心来开展农村建筑节能工作,才能健康快速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2)结合灾后重建,提升农村建筑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农村地区是成都市灾后重建的重点区域,农村建筑重建需要有合理的模式,而“安全、经济、实用、节地、节能、特色”应作为农房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农村建筑重建也是一次提升农村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发展起跳的重大机遇。成都市坚持科学规划、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8个结合(与连片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土地整理相结合、与各类移民搬迁相结合、与交通、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和开发区建设相结合、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提高人居质量结合),整合叠加相关政策和项目资金,以片带面来提高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其次,积极开展了住房重建、基础配套、风貌整治、沟渠清淤、庭院清理、垃圾清运和改水、改圈、改厨、改厕等环境建设治理工作,有力促进了灾后重建进程,为提升科学重建水平,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基础。再次,成都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农村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更加细化,全面融入节能设计理念,将农村建筑性能提高到新的水平。此外,通过人居环境治理,达到基础、公共配套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使灾后重建村庄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特色突出、生活舒适,充满活力。(3)以技术导则、标准图集为基础,推广标准户型、先进做法,扩大受益群体首先,按照因地制宜、务实创新的指导思想,成都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本市、覆盖城乡的技术标准,作为指导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农村建筑节能的地方性技术文件,包括《成都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实行)》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成都市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已启动了《成都地区农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编制工作。其次,成都市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联合相关专家参考成都城乡一体化典型案例中的“红砂村”、“幸福梅林”等,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方案,特别是编制了农村节能建筑的标准图集,设计了标准户型,为之后的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此外,为推进成都的农村建筑节能,成都市政府联合相关院校及科研单位针对农村建筑围护结构改善等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取得了具有国内领先的成果,这些研究项目为成都的农村节能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以上技术规程、建设方案、研究成果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使广大农村居民得到受益。(4)加强自保温新型墙体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试点示范在2005年3月前,成都市完成了对全市行政区域内尚存的309家粘土砖厂的全部关闭,成为全国第一个成功关闭行政区域内全部粘土砖厂的省会城市,全面实现了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砖的目标,同时为自保温砌块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成都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建筑节能重大专项《自保温隔热围护结构系统和新型墙材的关键技术开发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开发了烧结自保温砖(砌块)等产品技术体系,并编制《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烧结自保温砖和砌块墙体保温系统技术规程》、《烧结自保温复合砖和砌块墙体保温系统技术规程》等应用技术规程及标准设计图集和工法。其次,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自保温新型墙体材料应用试点示范,有步骤地在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节能建筑,努力探索农村建设中推广节能建筑的“成都模式”。组织申报的郫县安德镇泉水村2号点新农村社区示范点和邛崃市油榨乡马岩村居民聚集点农村建筑节能示范项目,被列入中国政府与联合国“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9+2示范项目以及成都市农村节能建筑示范项目。目前这两个项目均已开始实施,邛崃市油榨乡马岩村居民聚集点近期已完工入住。成都市将通过试点示范进一步总结经验,鼓励支持和广泛开展自保温新型墙材节能建筑在农村的推广应用,通过示范带动,整体提高,城乡一体,推动成都全域发展。
2.根据成都快速城镇化进程采取不同的农村建筑节能对策
2012年10月,成都《关于促进全域成都“三圈一体”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圈层发展定位,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健全融合发展机制。其中,一圈层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成都高新区,二圈层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和郫县,三圈层包括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和新津县。三圈一体战略着力解决市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统筹谋划和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公共设施建设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明晰三大圈层的功能定位,实现借位发展、协调发展、一体发展,实现市域经济雁群联动齐飞。其次,优化核心区域,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推动城市形态向“高层次”转型,推进第一圈层“头雁高飞”:打造主体区域,担当其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区的发展定位;推进第二圈层“中雁竞飞”:做强腹地区域,全面兴起“三化互动”;推动第三圈层“尾雁快飞”。目前三个圈层的社会经济建设差异还比较大,特别是三个圈层中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差巨大。(1)一圈层借鉴城市建筑的节能路线,形成适宜的节能技术应用体系一圈层区域中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城乡统筹建设中,基本实现城市化,已无传统农村。该圈层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用能习惯、建筑能耗也都与城市居民相同。由于一圈层已经不存在传统农村建筑,所以该圈层农村建筑的节能模式可以借鉴城市建筑的节能路线,主要从建筑规划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终端用户用能效率几个方面考虑。对于该圈层建筑,根据《成都市“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提纲》,“十一五”期间成都市积极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相关技术政策,在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和公共建筑中全面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并具有地区适宜性。(2)二圈层在统筹统建的背景下实现农村建筑节能标准化设计和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普及二圈层区域中的农村在城乡统筹中由政府统筹统建,农民住宅基本为政府统一修建的安置小区,土地也是进行统一管理,农民生活方式、用能习惯接近城市居民,建筑能耗不及城市住宅建筑。因为二圈层农村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做到了统规统建,农民由政府统一规划修建住宅小区集中居住。根据这一特点,成都将该地区农村建筑节能的重点放在了农村建筑节能设计地方标准的制定、农村节能建筑标准图集的编制、标准户型设计、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商品能源与新能源结合利用等方面。其中,节能设计标准、图集为农村建筑标准化设计提供了依据,这样可以在农村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大大减少建筑的体形系数,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墙体材料方面,成都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主导建筑体系以砖混结构为主,辅以框架体系。此外,根据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不足部分再辅以商品能源供给。(3)三圈层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以试点示范为引导,将规划布局和自建相融合三圈层区域中的农村还处于传统农村形式,农民大多分散居住;住宅一般为农民自建房,居住舒适性低,建筑单位能耗不高。三圈层农村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也相对落后,其农村还停留在传统阶段,舒适性极低,是重点与难点所在。对于该圈层农村建筑,成都市一方面采用规划布局、试点示范和农民自建相结合的形式,并在这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助;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能源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农村地区对新能源应用,包括成都在一些有条件的农村修建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等,以此来弥补在提高生活品质过程中对能源需求的增长。
3.以示范工程为抓手,攻坚克难,探索成都农村建筑节能之路
论科技传播在和谐成都建设中作用
传统的图书、期刊、电台等在传播科技知识方面,则相对较弱,无论是哪一类比例都不高。3.不同的群体对科技知识内容的选择侧重点有所不同年龄越低,兴趣爱好越广泛,选择面越宽,而年龄越大,则越倾向于民生科技。如50%的中学生认为学习科技知识的主要原因是对科技知识感兴趣。大学生认为学习科技知识的主要原因中,63.4%是有益于生产、生活,58.5%是丰富生活、保持身体健康。普通市民组,80%的认为学习科技知识主要原因是有益于生产、生活,65.8%是丰富生活、保持身体健康。4.市民普遍认识到科技知识的传播对城市建设很有好处市民们普遍认为大众科技知识的传播对城市建设的主要好处,应是让市民参与到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决策过程中来。5.对市民学习科技知识的态度满意度总体不高如,中学生组中有50%的比较满意;大学生组中有31.7%的比较满意;普通市民组中有50%的比较满意。同时,市民参与科技宣传的积极性也不高,如在中学生组中,有时间就参加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占50%的比例;大学生组有68.5%的是参加自己感兴趣的,29%的是有时间就参加;普通市民组有65%的是有时间就参加。
通过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在目前成都城市建设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媒设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大众传媒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上,其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还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1.成都市政府应重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重要作用,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地方媒体大力传播科技知识,并给予政策支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借助这股强劲的东风,成都市政府应着力打造地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平台。据笔者了解,成都市的市级、县区级电视台都没有专门的科技频道,也极少有与科技相关的栏目;而报纸、电台也没有专门的版面、栏目。主要原因当然有科技传播人才的匮乏和资金的短缺,但笔者认为,更多的是对科技传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政府应积极采取行动,引导媒体发挥科技传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科学传播氛围。在这方面,应向武汉市学习,同样是市级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在政府的支持下,倾全台之力,努力打造一流的大型科普栏目《科技之光》。如今《科技之光》已成为武汉市在“科教兴国”战略中亮出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2.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要全面创新,立足本土、贴近民生,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特点成都不同种类的大众传媒,在科技传播上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本地报纸尤其是都市报与电视媒体,在科技传播上成绩相对突出。虽然这些媒体没有专门的科技版面和电视栏目,但每一次重大的科技事件、科技活动,报纸均在头版浓墨重彩地进行宣传报道;电视则在新闻节目的重要时段进行重点报道。尤其是都市报,有些版面,如健康版,常常介绍与人们健康相关的科技知识,而房产、汽车、家居等专刊,也不时介绍与房产、汽车、居家相关的科学知识;与之相比,广播、杂志在科技传播上的成绩则明显不足。成都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如成都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的故乡;另外,国内外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校、机构都落户成都。这些都为科技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本地大众传媒在科技传播方面,就应首先打好本土化战略,传播与百姓利益、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民生科技。3.媒体、科技界和市民三方有效互动,增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效果从大众传播学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在传播过程中,从来就不是媒体的单方面行动,它必然涉及到与受众的联系。然而事实上,电台和电视中科普节目往往是题材雷同、节目制作较粗糙,节目播出时段不当,很少考虑公众的真实需求。报纸很多限于新闻报道,以消息的形式出现,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科普杂志和小说缺少内容新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之作。
大众媒体要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大众关注的热点题材,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科技传播的重任。另一方面,媒体也应与科技界密切合作。媒体不能及时传播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甚至误读、误解科技。而大众传媒超强的传播功能,或许稍不注意,就会带来事与愿违的效果,导致科学界缺乏对媒体的信任。正如王大明所说:“科技传播并不是大众传媒的天然职责,需要科学技术的主体力量——科学共同体与媒体携手合作,来推动社会公众的科技传播工作。”①大众媒体是科技界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大众媒体要及时与科技界联系,及时传播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也要及时搜集公众的反馈信息,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公众也应积极参与到科技传播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以适应现代化的都市生活。
本文作者:许建华工作单位:成都大学
成都旅游业及特色小吃业融合分析
摘要:成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及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特别是历史街区等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得到了快速发展。成都的传统美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吃文化更是成都历史变迁的见证。通过问卷调查,利用SWOT法分析成都旅游业与特色小吃业的发展优劣势,探讨跨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成都;旅游业;特色小吃业;融合发展;SWOT分析
成都旅游资源丰富,而小吃作为成都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能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打造“天府之都”。为了综合分析旅游业与特色小吃业融合发展的优劣势,引入SWOT分析法,通过向200余位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并根据问卷调查情况深入分析了旅游业与特色小吃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
1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成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人文气息浓厚的景点,还有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等让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更有峨眉山的猴子以及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等。(2)地理优势明显。作为“天府之国”,成都盆地气候温和宜人,物产丰富。成都是九寨沟、稻城亚丁、四姑娘山、泸沽湖等旅游景点的必经之地[1],是重要的国内外旅游集散地和中转地,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3)美食资源丰富。成都小吃品种约在300种以上,堪称中国和世界之最。“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四川小吃的种类与精品大多都集中在成都,素有“成都小吃甲天下”的美誉[2]。成都于2010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荣誉称号,成为全球7大“世界美食之都”之一[3]。成都小吃不仅品种丰富,还集中了煮、蒸、炸、烤、煎等多种烹饪工艺及麻、辣、甜、鲜等多种风味,突出体现了巴蜀小吃的精华。(4)小吃文化内涵丰富。成都有龙抄手、夫妻肺片、赖汤圆等特色小吃,这些小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许多非遗小吃,例如军屯锅魁、蒲江米花糖等。军屯锅魁起源于三国时期,蒲江米花糖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清朝就开始制作。小吃往往伴随着一些独具特色的风俗,例如九斗碗的制作技术和风俗吃法就为当地特色小吃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另外,还有宽窄巷子、锦里、琴台路等具有独特风格的民俗及美食街区,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感受美食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旅游资源。
2劣势分析
试论三国文化对成都文化品牌建设的启示
摘 要:透视三国文化品牌形成历史原因可以发现一个文化品牌形成的理论规律:一是具有容易传播的特质,内容不简不繁;二是在群众中已具有一定影响力;三是具有契合普通大众思想和性格的精神内核;四是依靠实力强劲的创作人员提炼和扩大文化固有精神内核以上升到精神生活层面,再借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出影响力广泛、大众认可度高的经典艺术品。成都市目前着力打造的三大文化品牌距离最终形成都还有一些关键要素需要补充和完善,建议从深挖文化精神内涵、注重多途径宣传文化、创作反映文化内涵经典艺术作品着手。
关键词:三国文化;三国演义;成都;文化品牌;启示
三国文化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以三国故事的传播演变为流,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文化[1]。时至今日,三国文化已被亿万中华民众所熟悉,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重要文化之一。透析三国文化品牌形成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城市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三国文化品牌形成历史原因透视
(一)三国历史的自身特点是三国文化品牌形成的基础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三国历史只是很短暂的一段,并且历史上类似于“三国”的分裂时期也有多次,秦统一全国前的战国时期,秦末的楚汉之争,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之后中原大地出现的“五胡十六国”,隋末又是大乱,唐末大乱后中华土地上出现的五代十国,元末同样如此,为什么这么多分裂期唯独三国历史最终形成三国文化品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说:“三国底事情,不象五代那样纷乱,又不象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2]透过鲁迅先生这段话可看出三国历史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简不繁。众所周知,矛盾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矛盾过少,情节发展缓慢;矛盾过多,情节线索过于复杂。这两种情况对一般普通大众来说都是不乐见的,三国历史记载了三个国家历史事件,既不像楚汉两国相争只能围绕一对矛盾描写,又不像五胡十六国,描写线索纷繁复杂。三个国家历史事件使得三国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不只有一对矛盾,同样也没有多对矛盾,既做到主次分明,有效推动情节发展,又不至于情节过于繁芜,杂乱无章,普通大众既易接受,又易于传播。因此,三国历史本身不简不繁、容易传播的特点,是其形成一种文化品牌的基础。
成都式城乡同步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在综述成都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都模式”的概念;简析了该模式的八个核心点;分析了“成都模式”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最具有价值的三方面原因是代表性问题,农民问题,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问题;重点分析了组成“成都模式”的三个重要子系统“三个集中”的内涵、意义和推广价值,分析了“三个集中”与城乡一体化的逻辑关系是:前者是对后者的主要空间过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将城乡一体化的三个核心环节即城市发展、以人为载体的城乡融通以及乡村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三个集中”构建了城市与乡村的经济社会运行的良性互动机制;最后还对成都市每一个集中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机理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三个集中
1.引言
先从一个故事讲起。从前,有一人要带三件物品过河,这三件物品分别是:鸡、米和黄鼠狼。由于船小,每次只能带一件过去,而且不能借助任何外部条件。这下主人就犯难了:如果先运“黄鼠狼”,把“鸡”和“米”放在一块“,鸡”会把“米”吃掉;如果先运“米”,把“鸡”和“黄鼠狼”放在一块,“黄鼠狼”又会把“鸡”吃掉;如果先把“鸡”运过去,此岸的“黄鼠狼”和“米”倒相安无事了,但第二次无论运什么过去,都会在对岸“悲剧”重演。那该如何才能成功地将三件物品运到对岸,又能做到完好无损呢?这个故事的答案是分五步就能圆满地完成任务。这里讲的好象是一个有关逻辑思维的故事,其实,这更是一个统筹兼顾的故事。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个人、一件事,都有统筹兼顾的问题。党中央讲的统筹兼顾是从国家发展大局来讲的“五大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成都市从2003年11月开始,就正式全面启动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我们认为这是结合成都实际抓到了五个统筹的根本。这是因为只有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据统计,2003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之比为2.637:1。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强劲,城市建设发展很快,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农村却处在发展较慢的小农经济状态,交通信息相对闭塞,农民的生产生活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公民权益问题,如果农民与市民在国民待遇上不平等,就不能体现公民人格平等、不能体现发展机会均等,其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系。而要打破这一体制性障碍的唯一途径,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经过近6年的努力,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誉为“成都方式”、“成都实践”、“成都模式”。截至2008年,成都市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水泥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从2003年的2.637:1缩小到2008年的2.26:1。同时,成都整合了部门职能,先后对规划、农业、财政、交通、园林和林业等30个部门进行了改革调整,初步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大部门管理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也初步形成,2008年全市财政支持“三农”资金达147.7亿元。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已在青羊区、温江区、郫县、邛崃市等10个区市县试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半年将在全市推开。
2.根本解决农民问题的“成都模式”最有价值今年上半年《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成都实验》的封面文章,不仅在全国“两会”的会议上引发热议,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目。
成都特色农业保险开发与探索
一、引言
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成都试点以来,成都的特色农业保险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9个品种的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新形势下,进行成都特色农业保险的开发与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填补国内外有关试点城市的特色农业保险研究的理论空白,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和成都农业现代化体系构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特色农业保险开发的研究,我国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探索。李丽莉以区域特色农业保险为研究背景,对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措施。王艳萍从财政补贴、保险公司、特色农业保险品种、覆盖面等方面入手,着重对县域特色农业保险发展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潘胜莲以湖北省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为例探析了特色农业保险的机制构建和保险模式的开展,提出了优化财政政策、创新保险产品设计、建立巨灾风险基金等措施。
二、新形势下成都特色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自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成都试点以来,成都的特色农业保险取得快速发展,2012年成都市开设了14个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新形势下成都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将保险险种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延伸,扩大了承保范围。(一)特色农业保险险种更加丰富。新形势下,成都市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结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和现实特点开设研发特色农业保险险种并扩大了承保范围。当前成都已自主开展了猕猴桃、水产品、食用菌、有机农业、蔬菜种植业、水果种植业、农房、杂交水稻制种和小家畜禽9个品种的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并扩大了覆盖范围,猕猴桃覆盖面50%,食用菌覆盖面50%,水产养殖业覆盖面50%,有机农业覆盖面50%,蔬菜覆盖面50%,水果覆盖面40%。成都市不断创新和丰富特色农业保险险种,推动了特色农业保险多元化发展,为特色农户提供了切实的风险保障。(二)政策加大对特色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方向和新目标,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特色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成都市财政局牵头对特色农业保险实行市财政局和各区(市)县财政两级补贴,省级财政对贫困县提升特色农业保险的奖补标准,加大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在现行分档奖补政策基础上相应提高10个百分点。(三)承保机构日益增加。随着国家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多家保险公司开始抢占农业保险市场,农业保险牌照发放速度加快,成都已拥有法国安盟四川分公司、人保财险成都分公司、中华联合财险公司等4家特色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特色农业保险的保费迅速增长,占承保指导性计划的比例逐渐提高,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了成都特色农业保险发展良好的势头,也为成都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风险保障。(四)特色农业保险承保机制更加完善。成都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制定承保特色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包括开展的业务内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资金实力、风险管理水平以及有关保险条款、费率、保险责任、理赔工作等。在承保机构选定上,根据优胜劣汰原则,由政府采购、比选、综合评定、招投标等方式严格筛选特色农业保险的经办机构,为特色农业保险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新形势下成都特色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农业保险覆盖面有待扩展。尽管成都市特色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了,但当前的特色农业保险主要集中于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和专业性农业合作社,并且处在试点阶段,覆盖范围有限。从现有覆盖范围来看,猕猴桃、水产养殖业、食用菌、有机农业等特色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大部分都在50%左右,与能繁母猪、奶牛等传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100%覆盖范围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且特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投入成本较高、损失也更高,使得特色小农得不到全方位保障。新形势下,特色农业保险须积极响应特色小农对于全覆盖承保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二)特色农业保险险种种类有待丰富。从现有的特色农业保险品种来看,主要有猕猴桃、食用菌、有机农业、蔬菜种植业、小家畜禽等9个特色农业保险险种,但根据调查显示,还有很多特色农业没有受到保障,现有的特色农业保险种类目前还无法满足特色小农的需求,例如茶叶、中药材、花卉苗木、鱼塘养殖等品种需要进一步开发。成都市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农业积极组织领导保险机构开发探索更多的特色农业保险险种,不断丰富特色农业保险品种,满足部分农户对于新型保险的需求。(三)特色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还不成熟。成都市自试点以来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外合资保险企业经营模式,即“安盟模式”,由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市政局提供资金支持,以安盟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保险机构承保特色农业保险。由于成都市自身现实情况,外资企业可能存在“水土不服”问题,短时间难以适应现实环境,需要一个融入的过程。新形势下,构建农业现代体系的目标对成都市特色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特色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还不够完善,无法为特色农业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因而特色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须紧跟时代需求和市场化经济的不断调整,探寻符合成都实际情况的特色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四)特色农业保险承保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成都市采取政府和市场结合的承保运作机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政府和市场脱节的情况。当前承保特色农业的保险机构多为保险公司,而对于尚处在初期阶段的特色农业所存在的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仅有保险公司参与承保是不够的,尽管成都市出台“银保财互动”,鼓励农业信贷,但未形成有效支撑体制,银行、担保和保险等金融领域不同平台的合作还未达成一致。政府虽加大了对特色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但忽视了对产出效果的考核测评,造成了一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五)承保机构的定损理赔服务有待提高。特色农业由于自身种类繁多、受损后有一定自我恢复能力的特性,使得特色农业的定损很困难,定损评估的复杂性和高强度、高难度的理赔工作需要保险公司长期积累经验,且对于风险评估技术要求较高。由于技术人力的限制,承保机构在定损时间、定损方法、核实受损面积、受灾程度、核定费率、赔偿标准等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对于保险事故发生后农户未及时报案导致损失无法确定的风险防范还不够,承保机构由于自身体制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的查勘定损和理赔时效性低等问题需要承保机构不断提升定损理赔服务质量,为特色农业保险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为特色农户提供切实的保障。
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调查研究报告
在去年,随着上级一系列的经济举措的出台,我省经济形式出现明显好转,成都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010年,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2010年,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受“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成都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为我市消费在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中心,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优势来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利用SWOT分析可以对成都市文化资源构成、及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进行深入剖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成都市;文化产业;SWOT分析;发展策略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其规模、结构及产业化程度等,都与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对称,发展潜力尚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加强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综合考虑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对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有着深远意义。
一、内部因素分析
1.优势分析
成都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文物建筑2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4座,各类博物馆23座,馆藏文物24.5万余件。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文化、以武候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杜甫草堂等为代表的盛唐文化,和以佛教、道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等,都奠定了成都文化资源富庶大都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