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2 05:24: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成本分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刍议间接成本分摊依据的选择
摘要:医院要进一步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就更加重视成本核算。间接成本分摊是医院成本核算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虽然间接成本分摊方法有许多,但结果仍不理想。本文对间接成本分摊依据的选择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间接成本;分摊;原则
医院成本核算就是将一定时期内医院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成本水平,考核成本计划完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的目的主要有控制成本、制定收费标准、按绩效分配、经营决策、实现成本补偿的尺度等。医院成本核算是建立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间接成本分摊是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虽然人们创造了直接法、顺序法、交互法等诸多分摊方法,但结果仍不理想,甚至还会招致许多抱怨,究其原因,是间接成本分摊基础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所致。
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将某项资源消耗计量到某科室或部门,需要由2个或2以上的科室或部门共同承担的成本,包括职工教育费用、科研费、房屋设备折旧费、水电费等。间接成本分摊是将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过程。医院总成本分解成科室成本和服务项目成本是通过一系列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完成的,间接成本首先在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之间分摊。医疗服务间接成本又在科室之间分摊,最后再将科室成本分解成服务项目成本。通过成本的分摊,我们可以确定医院各科室或部门的经营效率,能够正确计量医疗服务的成本,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间接成本分摊依据选择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科室成本及服务成本的高低,关系到医院、科室、个人和患者的利益,医院必须认真对待,选择恰当的分摊方法。我认为间接成本分摊方法的选择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间接成本分摊至少涉及两部门——成本摊入部门和摊出部门。所谓合理性是指成本分摊方法要尽量使两部门均能接受。为使医院各个部门在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上目标趋于一致,就需要建立起一种平等协商的机制,由成本摊入、摊出方及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商讨一个合理的成本方案。在实践中可采用人头数、服务量、床位数、固定比例等分摊方法。如对其他医疗组的病人住到本病区对水、电、房屋折旧、公用材料,均采用按实际占用总床日分摊;对某一病区,各科室按使用面积和重置价值来分摊整个病区房屋折旧等。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人力成本分摊探讨
摘要:人力成本作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一项重要内容,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有重大影响。近年来,公立医院人力成本已经超越药品成本占比,跃居成为公立医院第一大支出。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有关指导意见,提出要稳步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意味着医院人力成本将进一步提升。然而,很多公立医院仍然没有转变成本管理理念,人员管理僵化,使得医院的人力成本归集与分摊出现较多问题,导致公立医院存在病种成本核算与医疗服务定价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就公立医院人力成本的归集与分摊做出初步探讨,以期帮助医院提升成本核算准确性,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公立医院;人力成本;分摊模式
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人力成本归集与分摊的重要性
医院成本核算是依据医院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报告,提供相关成本数据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医院一般应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目前,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强制性规定,科室数据可得率和数量质量并未达到科室全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人员经费、固定资产折旧等七大类支出数据不完全可得且质量较低,影响科室成本数据的归集。因此,很多医院虽然开展了科室成本核算,但尚未开展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中存在较多问题。其中,人力成本是医院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公立医院人力成本已经超越药品成本占比,跃居成为公立医院第一大支出。根据国家关于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要求,公立医院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要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薪酬待遇,推动公立医院编制内外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医院的人员经费占比将会继续上升。可见人力成本的有效归集与分摊对医院的成本核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医院成本核算中人力成本归集与分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依据《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医院的支出项目按照其经济内容可以划分为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及其他费用七大类支出。其中,人员经费是指医院业务发生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在医院成本项目中,人力资源在医疗机构中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作为成本核算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人力资源成本具有再生性、增值性、多重性、社会性及时效性等特点。(一)成本核算中人力成本归集与分摊的现状。在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人员经费要求按核算科室对全院人员进行定位,将员工发生的各项工资福利性支出直接计入该核算科室的成本。成本精准的归集和分摊,是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关键,只有对员工进行科学的分类才能确保成本的精准分摊,从而保障医院成本、科室成本和人员成本的核算质量。但是,很多医院的人力成本管理仍然停留在事务性管理的阶段,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过于僵化,导致医院人力成本的归集与分摊不准确、不科学,成本核算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医院的考勤模式仅能满足管理要求,只提供出勤天数、出勤方式等简单的数据统计,且准确性较差,远远不能满足全成本核算下对人力工时成本的精细化要求。(二)成本核算中人力成本归集与分摊存在的问题。1.员工分类不细化。目前,人力成本的核算对象为医院各个科室,在核算过程中,仅将医院员工进行会计分类进行成本归集,分别为直接医疗人员、医疗技术人员、医疗辅助人员及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在粗放型的人力成本核算模式中,上述四类员工按照其考勤科室归属其人力成本。这种归集方式严重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2.住院与门诊无法分开核算。目前,大部分医院无法将住院与门诊的费用分开核算。其中,人力成本难以归集是主要因素。由于出诊医生的流动性大、统计难度大等特点,很多医院都是由病区统一进行考勤管理,造成在成本核算系统中医生的人力成本全都自动归属于病区,在核算诊次成本时人力成本缺失。3.具有双重性质的科室人力成本无法准确归属。医院中有部分科室既有治疗性项目又有诊断性项目,具有临床服务类科室与医疗技术类科室双重性质。这类科室的人员经费在成本核算系统中无法准确归集与分摊。4.部分特殊身份人员的成本归属不清。医院中有临床医生又担任管理层干部的双重身份人员、科室轮转人员及退休返聘人员等情况,但受到科室考勤管理规定的限制,人员经费未能得到准确归集。
利润贡献度中成本分摊研究论文
摘要:作为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利润贡献度分析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利润贡献度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成本分摊是指将特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各项成本,向成本分析对象(客户、产品、机构等)进行分摊,以充分反映其应承担的成本信息。建立什么样的成本分摊模型?选择什么样的成本分摊方法?本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利润贡献度;成本分摊;模型
信息是有价值的资源,只有在得到充分开发时才能发挥它的效用。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核心之一,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巴塞尔Ⅱ(BaselⅡ)新协议的出台·促使国内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建设。MIS是1961年在美国由J.D.Godllagher首先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锁定企业整体目标,运用对企业及其环境的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加工和提供,以辅助和支持企业的管理与决策。特别是能根据企业的目前状态和相应的功能标准,来控制企业行为,运用历史数据及有关模型预测企业的未来。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建设准确高效全行集中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全面提升内部经营管理决策、满足外部监管和全面严格信息披露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利润贡献度分析、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几大主题。而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利润贡献度分析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利润贡献度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成本分摊是指将特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各项成本,向成本分析对象(客户、产品、机构等)进行分摊,以充分反映其应承担的成本信息。银行成本主要是期间费用,银行成本的分摊主要是期间费用的分摊,各项费用依据其与业务的相关性,可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销售或业务活动的费用支出,如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间接成本是指那些虽然没有直接用于产品销售或业务活动,但间接支持产品或业务活动正常运转的费用支出,如租金、水电费等。
目前国际领先银行主要采用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但纵观国内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在网点层面基本没有实现标准化,且缺乏实施作业成本法所必需的大量基础数据。因此现阶段,在商业银行成本分摊尚处于从无到有的转变过程之中,商业银行在考虑成本分摊问题时,应简化操作过程,实事求是的制定实施方案,其关键点在于成本中心的认定,成本分摊思路的制定以及成本分摊方法的选择。
利润贡献度中成本分摊研究论文
摘要:作为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利润贡献度分析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利润贡献度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成本分摊是指将特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各项成本,向成本分析对象(客户、产品、机构等)进行分摊,以充分反映其应承担的成本信息。建立什么样的成本分摊模型?选择什么样的成本分摊方法?本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利润贡献度;成本分摊;模型
信息是有价值的资源,只有在得到充分开发时才能发挥它的效用。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核心之一,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巴塞尔Ⅱ(BaselⅡ)新协议的出台·促使国内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建设。MIS是1961年在美国由J.D.Godllagher首先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锁定企业整体目标,运用对企业及其环境的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加工和提供,以辅助和支持企业的管理与决策。特别是能根据企业的目前状态和相应的功能标准,来控制企业行为,运用历史数据及有关模型预测企业的未来。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建设准确高效全行集中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全面提升内部经营管理决策、满足外部监管和全面严格信息披露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利润贡献度分析、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几大主题。而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利润贡献度分析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利润贡献度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成本分摊是指将特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各项成本,向成本分析对象(客户、产品、机构等)进行分摊,以充分反映其应承担的成本信息。银行成本主要是期间费用,银行成本的分摊主要是期间费用的分摊,各项费用依据其与业务的相关性,可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销售或业务活动的费用支出,如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间接成本是指那些虽然没有直接用于产品销售或业务活动,但间接支持产品或业务活动正常运转的费用支出,如租金、水电费等。
目前国际领先银行主要采用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但纵观国内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在网点层面基本没有实现标准化,且缺乏实施作业成本法所必需的大量基础数据。因此现阶段,在商业银行成本分摊尚处于从无到有的转变过程之中,商业银行在考虑成本分摊问题时,应简化操作过程,实事求是的制定实施方案,其关键点在于成本中心的认定,成本分摊思路的制定以及成本分摊方法的选择。
浅谈制造成本分摊会计核算
摘要:现阶段,在制造业中,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制造成本。可以说,企业能否实现长久发展,和制造成本休戚相关。因此,现阶段制造企业十分重视成本的管理会计核算。
关键词:成本核算;发展;制造业;成本分摊;会计核算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下,成本分摊核算在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发展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而制造业企业制造费用分摊准确性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的质量。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制造费用的分摊方法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任务。可以说制造费用分摊是会计领域引起争议、辩论最多的课题。迄今为止,分摊方法的界定没有绝对的标准与定论。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制造费用分摊方法展开详细地论述。
一、制造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制造业处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大环境内,其一方面在推出常规的、低成本产品,另一方面致力于拓展高附加值的产品市场。然而,因为制造业的科研水平不高、资产因素、研发能力、技术、品质以及设备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性影响,再加上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空间小,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出现了显著的产能过剩、同质化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要想长期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中实施以常规产品为主的低成本战略以及差异化竞争战略,致力于开拓新市场。对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而言,基于竞争激烈程度日益提高的国际市场内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壮大,实施降本增效。同时,要全方面地了解并掌握整个价值链,自设计、营销、采购等整个全过程中入手做好成本管理工作,让整个产业链内的所有主体均有获利的可能,在成本管理方面实现双赢,确保我国制造企业的价值链竞争力不受到任何不利影响,拥有持续低成本的长期竞争优势。在此大背景下,价值链成本管理就此形成。
二、制造业的成本核算
成本分摊制度创新论文
摘要: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可以内部制度化,也可以向外转移,还可以向后累计推移。二十年来农业制度变迁虽然比较成功,但是在成本分摊上仍然留下了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新一轮农业制度变迁的阻力。文章先对制度变迁成本进行一般分析,然后再具体分析农业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方式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制度变迁成本创新的政策思考。
关键词:成本分推制度创新农业制度变迁
农业二十多年制度变迁经过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达到了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制度设计目的。但是制度安排时也留下了一定的后遗症,制度变迁成本分摊采取的向后累计推移目前已经到了非化解不可的地步,制度化的成本也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沿未制度化的成本又亟待制度化。可以说当前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制度创新成了整个农业制度变迁的突破口,这个问题不解决,新一轮农业制度变迁就无从着手。
一、制度变迁成本的一般分析
(一)制度变迁成本的类型
1、制度实施后成本。一是政治成本。政治成本有两层意思,制度变迁主体的政治风险和制度变迁所造成的社会政治风险,这种成本必须内部化。因为成本内部化是与改革收益内部化相对应的,作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其改革是为了追求潜在的利润,当然其政治成本应内部化。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只要制度安排成功就可获得最大的租金,还可获得支持和巨大的政绩,甚至职位的提升,因此其改革成本理应由改革主体自行承担。二是制度更替引起的制度利益转换成本。一是旧制度下的能够获得的利益,在新制度安排后,被取消,这部分成本可以称之为新制度安排的机会成本;二是新制度安排后,由某些人承担了的费用,如农业制度变迁后,予以制度化的乡统筹、村提留。三是新制度安排后,未予以制度化的成本,可以在制度运行期间与制度化的费用一同由微观主体承担,也可以向后累计,找适当的时机予以分化解的成本。
医院成本管理系统构建及措施研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医疗体制改革,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医院要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医院的成本支出最小化。加强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开展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这不仅有助于医院增强竞争能力、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同时也可以为上级管理部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和医院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医院成本管理的难点在于:医院领导和职工缺乏成本意识、核算对象(末级)不能确定、人数和工作量等基础数据欠缺、分配参数无法确定、分摊流程不准确、没有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成本控制没有落实到责任人等问题。为了克服困难、加强成本管理,我们引进和应用了成本管理软件,同时,探索构建适合我院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
1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市场上的成本管理类软件很多,我们通过考察比较,认为北京望海的医院成本核算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较为成熟与完善。它遵循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按照预算支出科目确定成本项目,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运用分项逐级分步结转法分摊成本,并将成本核算定位在能生产(提供)最终医疗产品(服务)的科室(即临床科室),这些原理都与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相一致。同时它能够实现与财务管理系统和医疗信息系统等(HIS)软件对接,形成数据共享的完整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这也与我们构建的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基本一致。因此我们通过该软件,搭建我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方便实施,将成本管理系统划分为几个子系统:
(1)全成本核算系统: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全成本核算。
(2)成本管理系统:根据全成本核算结果,分析成本变动原因,控制成本,提供管理评价。
(3)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系统、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系统、病种成本核算系统:针对不同核算对象,细化成本核算。
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难点
【摘要】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是人民基本生命权益的保障,为人民的日常医疗提供基本的服务。随着国家基本医疗制度的建设,基本医疗服务逐渐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方向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环境。因而,在制度改革方面,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显的就尤为重要。基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是成本测算的根本目的。但当前,在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方面仍存在诸多难点,本文拟就从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难点入手,并基于现实状况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价格;基本医疗制度;成本测算;难点;解决方案
现当前医疗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在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医院发展正面临着严峻而又复杂的形式。解决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测算的问题如医疗服务例数难以核算、医疗服务项目归类和统计难、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难、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当量确定难等。本文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成本测算难点的分析,并就此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1-2]。目前对展开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是未来医疗体系的客观需求,能有效的控制医院运营成本,精细化管理对人、财、物等各方面资源的有力组合,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经营水平,实现医疗服务成本的最小化和医疗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所作出的有力改革。即达到控制在医疗服务成本的同时,又能使医院的经济收益得到保障。
1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意义
国家对基本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测算的主要出发点是为推进医院经济管理的精细化发展,适应和引导医院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医院医疗物质配置效率和经营管理有效性,在市场经济新环境和医改新政策条件下,引导医院结构更好的发展。基本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1)有效补偿医院运营成本。基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3],其对医院的运营成本补偿机制做出了相关调整,在政府补偿有限和医药加成补偿缺乏的调价下,有效测算医疗成本对于医院的常态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4];(2)为基本医疗服务项目计价提供科学数据。随着医疗价格机制的改革,医疗服务的价格逐渐以市场和医保谈判的方式来确定,为能促进医疗定价的科学性,成本测算将是其重要基础和保障;(3)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结构改革重点在于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和操作流程,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等;(4)增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5]。在资源和政策红利不足的时代大背景下,医院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内部资源的挖掘。以成本测算为基点进行全面的支持预算,能够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和对人、财、物的精细化管理。
2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难点
房地产企业可售车位成本不同分摊方式
[摘要]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中,土地增值税清算是一项重要内容,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可售车位业态是否参与分摊土地成本,将影响土地增值税的清算结果。本文详细分析了可售车位业态分摊土地成本与否对企业税后净利润产生的影响,实例分析过程可被选用为成本控制管理案例教学。本文对比分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在税收政策范围内实现企业税后净利润最大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可售车位成本;土地增值税;企业利润
房地产企业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为了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而发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土地增值税是影响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征收目的是通过税收手段对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本文仅探讨房地产企业作为开发商修建房屋进行转让的行为所确定的土地增值税,即销售增量涉及的土地增值税。企业为了提高利润,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根据公式“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税费”,收入一定时,成本和费用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因此,要想有效拓宽利润空间,必须首先有效降低成本和费用。本文通过实例研究成本控制管理,可售车位成本业态是否参与土地成本分摊,从而影响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进一步影响企业税后净利润,同时也为财务管理教学提供了印证实例。可售车位业态成本分摊分析可售车位业态是否参与土地成本分摊,将影响企业土地增值税计算,从而对企业利润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全国各地关于可售车位业态是否参与土地成本分摊的规定是不同的。如湖北省规定可售车位业态参与分摊土地成本。当企业取得该土地的实际使用权时,应包含其地下建筑物,计算范围也包含其中,故参与分摊相对应的土地成本。然而,厦门市规定,可售车位业态不参与土地成本分摊,企业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将购买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所有金额用于分摊土地成本,包含可销售建筑面积,不计算地下停车位、顶层和转换层、人防工程等。目前,西安市尚未针对此类情况出台正式文件。因此,选择不同的分摊方式,其税务清算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还存在一定空间,为企业争取更适合的分摊方案,提高企业利润。
可售车位业态成本不同分摊方式实例分析
由于西安市相关政策尚不确定,本文将通过实例研究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中可售车位业态是否参与分摊土地成本,对比分析不同分摊方式将导致土地增值税和利润产生的差异,在成本控制管理教学中,可作为案例选取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本案例进行教学时,教学重点是掌握成本不同来源于分摊方式不同,从而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难点是如何进行灵活运用,运用时必须熟悉税收政策及相关规定,进行灵活处理分析,从而规避“一刀切”的风险。X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A,净用地面积406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4552平方米,其中,不计容积率的地下建筑面积为2316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为61436平方米,可售面积为75000平方米左右,总货值共计5亿元。该项目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建筑密度小于30%,容积率不超过1.5,总体绿地率大于35%。该项目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A项目主要业态是:6栋住宅、车位、底商等。1.A项目车位业态分摊土地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由表1分析,收入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扣除项目越大,增值额越小,对应适用的增值率越小,应纳税额越小。在车位业态参与分摊土地成本的情况下,其他业态可售面积25250.55平方米,转让房地产收入总额13916.6万元,开发成本为6808.98万元,开发费用1128.86万元,扣除项目金额合计15454.46万元,由于成本大于收入,出现成本“倒挂”现象,应缴土地增值税税款为0元。通过分摊一部分土地成本给车位业态,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成本相应减少,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分摊给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成本较少,导致应交土地增值税税款增多。普通住宅业态为46088.63平方米,其收入总额为36870.9万元,开发成本12428.1万元,开发费用为2060.44万元,扣除项目金额合计28850.6万元,应缴土地增值税税款为2406.09万元。非普通住宅可售面积13212.82平方米,转让房地产收入总额13212.82万元,开发成本3562.92万元,开发费用为590.7万元,扣除项目金额合计8418.96万元,应缴土地增值税税款为1496.6万元。通过分析,车位业态分摊土地成本时最终应缴土地增值税税款为2852.22万元。2.A项目车位业态不分摊土地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由表2分析,在收入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扣除项目越大,增值额越小,对应适用的增值率越小,应纳税额越小。在车位业态不分摊土地成本的情况下,其他业态可售面积25250.55平方米,转让房地产收入总额13916.6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6808.98万元,房地产开发费用733.25万元,扣除项目金额合计10311.58万元,应缴土地增值税税款为1081.51万元。在车位业态不参与分摊土地成本的情况下,普通住宅业态和非普通住宅业态成本的分摊比例会相应增大,在收入总额一定的条件下,分摊给普通住宅业态和非普通住宅业态的成本增加,土地增值税税款相应减少。普通住宅共计46088.63平方米,收入总额为36870.9万元,开发成本为12428.1万元,开发费用为2367.91万元,扣除项目金额合计32847.61万元。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增值金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比率小于20%,将不会产生土地增值税金。应缴土地增值税税款为0元。非普通住宅可售面积13212.82平方米,转让房地产收入总额13212.82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3562.92万元,房地产开发费用678.84万元,扣除项目金额合计9564.83万元,应缴土地增值税税款为1094.4万元。通过分析,车位业态不分摊土地成本时最终应缴土地增值税税款为1125.44万元。根据公式“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税费”,收入一定时,成本和费用越大,利润越小,反之则越大。由表3可知,车位业态分摊土地成本时,收入64000.32万元,成本37800万元,土地增值税为3902.69万元,企业所得税4678.4万元,利润为14035.21万元。车位业态不参与分摊土地成本时,土地成本根据占地面积进行分摊,收入64000.32万元,成本37800万元,土地增值税金2215.57万元,企业所得税金5100.18万元,利润为15300.55万元;土地成本按可售面积分摊,收入64000.32万元,成本37800万元,土地增值税为2175.91万元,企业所得税5110.10万元,利润为15330.29万元。此类情况下,土地增值税最少,企业利润最大。3.对比分析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根据公式: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增值额=收入总额-扣除项目,扣除项目=土地成本+开发成本+开发费用及加计+税金,对于同样的收入和成本,车位成本是否参与分摊土地成本,对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及利润计算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车位业态不参与分摊土地成本时,土地成本分给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比例明显增大。然而,在这几种业态中,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单价高、收入高,属于优质业态。目前,西安市车位总体售价较低,部分项目在出售住宅时,车位常常被定为赠送业态。相比之下,优质业态分摊成本会降低土地增值税。由于西安市车位售价低,车位收入较少,不属于优质业态,车位分摊成本会增加土地增值税。通过分析以上三表,根据公式“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税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土地增值税的大小将会影响企业利润,增值税越大,会增加企业成本费用,从而降低企业利润。通过选择不同的分摊方式,对企业土地增值税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税后净利润。该实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操作性强,通过让学生对案例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能够让学生亲自完成成本控制管理过程,运用实践操作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完善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分析中,运用案例演示、数据对比分析、总结等进一步讲授如何选取不同的成本分摊方式,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在现实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开发,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比分析不同的成本分摊组合方案,根据对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分摊方式。与此同时,财务人员需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协商,在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确定最优的分摊方案。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建议
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
【摘要】管理会计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海量的数据中探寻和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助力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并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过程离不开信息化手段。处于大智移云时代的企业越来越重视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化推动和加强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特别是新兴金融行业。文章以第三方支付企业为例,从需求分析、战略框架、实现过程、评估改进和经验总结五个方面,深入分析TL支付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战略制定和战略落地过程,涵盖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内部报表管理等内容,不仅能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也能为一般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预算管理;成本分摊;报表分析
TL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TL支付”)成立于2008年10月,是一家综合性支付服务企业。按照“支付-金融-电商”的模式,TL支付成立6年多来实现了高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业界领先的行业支付解决方案及综合支付服务提供商。TL支付主要有受理市场、网络支付、新兴支付、金融服务、通商合作、移动支付6个业务条线,即可提供6大类服务。作为一家高速发展的第三方支付企业,TL支付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制定了管理会计信息化战略?该战略如何落地,如何有效达到预想目标?有哪些关键成功要素,怎样持续改进?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分析与总结,不仅能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也能为一般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一)业务发展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提出要求
伴随公司业务的快速成长,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分支机构已达37家,海外跨境业务探索也已起步。公司收入及盈利能力连续5年快速增长,市场网络延伸至近300个地市、1000个县级市,员工规模达到5000余人,与百家银行开展合作,服务百万级商户,由此对深挖盈利空间、提升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伴随公司规模扩大,基于手工操作的预算编制、成本分摊和报表分析等管理会计工作遇到了效率低、准确性和及时性受限,数据分析粗放等瓶颈,信息化将有利于改善财务工作效率,提高组织内信息效益。如何精确衡量每个产品、每个分支机构的盈利性,如何深挖客户、行业、合作机构的价值,提高人员及资产的投入产出,实现管理层精细化管理要求,建设管理会计系统成为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