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2 05:06: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成本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成本

加强责任成本提高成本监管

一、责任成本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成本费用管理则为重中之重,成本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的总和,是衡量生产耗费和补偿的尺度,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因为它既受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成本费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企业利润的多少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小,并决定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加强成本费用管理,降低成本耗费,既是改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推动力,又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之所在。

就企业而言,既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进行产品成本核算、计算产品盈亏,又必须建立和发展适应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需要,有利于落实经济责任制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

近些年来,许多企业实现生产和效益增长,经营状况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成效的取得一方面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效应,另一方面是企业立足内部挖潜,大力压缩成本费用开支,强化科学管理的结果。同时,也是加强财务管理,开展责任成本,注重经济责任制的成果。一系列的实践结果表明,推行责任成本,充分调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以人为中心,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责任成本及其与相关成本的区别

责任成本是按成本划分责任,是以各个责任中心为对象而归集的可控成本。所谓责任中心,是指一定范围内有专人承担规定责任和行使相应职权的企业内部单位。而所谓可控成本则应符合三个必备条件:(1)责任中心有办法知道将发生什么样性质的耗费;(2)责任中心有办法计量它的耗费;(3)责任中心有办法控制并调节它的耗费。凡是不属于各类责任中心可控的成本,均属非责任成本。

查看全文

谈成本起因与企业的成本决策

一、战略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costdriver)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这些原因构成了成本的决定性因素(determinant)。由于各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同,影响其成本的因素也会不同。到底什么是影响企业成本的最重要的因素呢?对于传统的管理会计而言,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即产量就是唯一重要的成本动因。这是与传统的制造业下,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占制造成本较大比重的情况相联系的。随着新制造环境的出现,产品的成本性态发生了改变,使得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对成本信息的扭曲越来越严重,导致了作业成本法的诞生。在作业成本法下,许多过去不被重视的各种作业计量尺度如材料移动次数、定单数量、准备次数等都被看作成本动因。但无论是产量,还是材料移动次数等都是作为客观的被动的成本动因用于成本分析,可以把它们称之为作业性成本动因。事实上,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影响成本的因素的话就会发现,比作业性成本动因对成本影响更大的因素委实不少,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战略成本动因。

所谓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与前述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它具有如下特点:

(1)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连,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等。

(2)它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长期、更持久、更深远。

(3)与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这些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为困难。

查看全文

小议成本企划对企业成本监管启发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意识的社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受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影响,不得不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成本企划便是一种有效的管理论文"target="_blank">成本管理方法。现在这种将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与市场竞争有机结合起来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已被世界上许多企业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看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引入成本企划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主要是对成本企划这种先进的成本管理体系加以介绍,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进行探讨。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注重对成本的管理。成本企划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之一,以其显著的成效及其与众不同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组织方式,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成本企划的基本立足点是约束全生命周期成本。它首先确定待开发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然后由企业在此成本水平上开发生产拥有特定功能和质量且如以预计价格出售就会有足够盈利的产品。它使得“成本”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事后消极结果。企业只要将待开发产品的预计售价扣除期望边际利润,即可得到目标成本,然后的关键是设计能在目标成本水平上满足顾客要求并可投产制造的产品。

成本企划通常是把产品成本在设计阶段限定在一定目标之内,然后运用价值工程实施开发,在设计、试产和生产准备等各个阶段,组织各部门通力合作,以求达到目标成本。成本企划把成本管理的思路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开发设计阶段,具有超前意识;成本企划通过市场上消费者认可的售价,减去期望利润,倒退计算出目标成本,作为设计的依据,在将材料、零部件等汇集在一起装配成产品的同时,就把成本一起“装配”进去,在设计产品的同时也设计产品的成本:成本企划并不把成本看成是单纯的账簿的产物,它具有较强的管理工程学的属性。

成本企划的具体做法有着不同的模式,但其方法流程则却大体相同,通常包括六个阶段,即:产品企划;目标成本设定:目标成本分解;设计中实施成本降低;转向生产准备;初期流动管理。其中,目标成本的设定、分解和达成是其关键。

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长期以来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全部成本法为内容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低下,成本耗费高,经济效益差,不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我国企业而言,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着重对成本企划加以推介,希望它可以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查看全文

公司成本决策

[摘要]一个公司的资本成本应该是一种包含各种动态变化因素在内的综合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资本成本决定着公司的一项重大资本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如果一项投资能够收回资本成本,那么对财产、设备,或另一家公司的投资决策就是明智的。

[关键词]公司成本;筹资资本;投资决策;资本成本决策

1资本成本的概念及意义

1.1什么是资本成本

从投资者角度看,资本成本是资本市场投资特定的项目所要求的收益率,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如果有更具吸引力的投资选择(更高的期望收益率),投资者将转移其投资。从企业角度看,资本成本是企业为实现特定的投资机会、吸引资本市场资金必须满足的投资收益率。如果企业资本收益率低于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则难以在资本市场上吸引投资者;反之大大高于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将导向大批的投资者进行投资。

1.2资本成本的实际意义

查看全文

小议成本管制

摘要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和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两个层面的内容。战略成本管理存在一个目标体系:第一,降低成本;第二,以成本为杠杆,利用成本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配合企业尽可能增加利润;第三,通过获取成本优势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包括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和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包括战略成本分析体系、成本管理的战略方法措施体系以及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战略;成本;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正在发展探讨过程之中,其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从企业竞争战略角度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涵义、基本目标、基本思想和方法措施体系作些探讨。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战略是对全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向所作的谋划,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略一经确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未来整体格局的发展演变起指导作用。在管理理论中,由于对战略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战略理论可以归纳为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和目标战略学派。竞争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重点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其所著《竞争战略》(1980年)和《竞争优势》(1985年)两书已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著作。书中所提出的通用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已经成为竞争战略的经典理论。资源配置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是现有资源和计划资源的配置,以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这一观点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目标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主题是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认为战略是由目标、意志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一种模式。按照战略的本义来判断,关于企业战略的上述三类观点只是这些观点分别强调了企业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企业战略的不同侧重点,相互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在激烈竞争环境条件下,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得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全局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战略的重点自然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当竞争的强度不足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者竞争均势已经形成,竞争者相互都无法击败竞争对手时,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在此之时,企业战略的重点理所当然地转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谋求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离不开对竞争发展态势的判断和对企业资源配置的考虑,目标战略理论只是抽象掉竞争重点或资源利用重点等具体情形而对企业战略所作的抽象。它们的共同特质是都没有脱离战略的一般涵义。正因如此,在管理领域,一般将战略理解为实现长期目标的方法,一个单位所应用的战略是为使该单位的技能和资源与在外部环境中发现的机会相适应所作的谋划。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二是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前者是企业战略中的成本侧面,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而对成本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等所进行的谋划。

查看全文

烤烟栽植成本

烟叶种植作为农业项目,为百姓的发家致富提供了一条可靠而稳定的途径,过去有“一亩烟,五亩田”的说法。由于烟草行业依旧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计划经济的运作模式,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小,价格比较稳定,没有滞销。所以,对于烟叶种植来讲,只要烟农能产出优质的烟叶,效益就一定不菲。也是基于此,烟叶种植一直是一项炙手可热的产业,也为地方和国家税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目前是全世界第一大烟草生产国,烟草行业在社会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烟草生产产区,种植烤烟是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高产高效作物兴起,与之相比,种烟比较效益偏低,人们对烤烟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导致了目前这种“种烟能脱贫致富,脱贫致富不种烟”的现象。目前,影响烟叶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成本问题。要想减工降本,我们首先要了解目前烟叶种植成本组成,掌握了这些信息,我们才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解决种植成本高的问题,并为烟农制定出合理的种植面积。为此,我们进行了烤烟种植成本调查。

1材料和方法

本项调查实施时间为2011年春至冬,按烟叶生产规律分阶段进行。调查的内容涵盖了种植烟叶所有环节所用的费用,从育苗开始,一直到烘烤结束,每一项工作的费用和价格都一一列出,并将其分为物资投入、机械投入、人工投入和烘烤投入四大块,然后对所有的费用进行统计。其中,物资投入包括了育苗费用、化肥、农药、地租等前期投入的费用;机械投入包括翻地费、起垄费和刨坑费;人工投入包含从移栽开始到烘烤结束所用的所有雇佣人工费用;烘烤投入包括烤房折旧、烤烟用电用煤、售烟运输费以及其他费用。同时,还将每户烟农种植的面积数列入调查,观察不同面积数之间种植成本存在何种的关系。

2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涵盖了宁城县四个烟叶收购站,包括五个乡镇,共167户烟农,烟叶收购结束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2.1烟叶种植各环节成本投入比较

查看全文

论战略成本

摘要」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和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两个层面的内容。战略成本管理存在一个目标体系:第一,降低成本;第二,以成本为杠杆,利用成本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配合企业尽可能增加利润;第三,通过获取成本优势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包括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和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包括战略成本分析体系、成本管理的战略方法措施体系以及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战略;成本;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正在发展探讨过程之中,其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从企业竞争战略角度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涵义、基本目标、基本思想和方法措施体系作些探讨。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战略是对全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向所作的谋划,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略一经确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未来整体格局的发展演变起指导作用。在管理理论中,由于对战略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战略理论可以归纳为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和目标战略学派。竞争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重点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其所著《竞争战略》(1980年)和《竞争优势》(1985年)两书已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著作。书中所提出的通用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已经成为竞争战略的经典理论。资源配置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是现有资源和计划资源的配置,以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这一观点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目标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主题是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认为战略是由目标、意志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一种模式。按照战略的本义来判断,关于企业战略的上述三类观点只是这些观点分别强调了企业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企业战略的不同侧重点,相互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在激烈竞争环境条件下,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得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全局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战略的重点自然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当竞争的强度不足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者竞争均势已经形成,竞争者相互都无法击败竞争对手时,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在此之时,企业战略的重点理所当然地转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谋求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离不开对竞争发展态势的判断和对企业资源配置的考虑,目标战略理论只是抽象掉竞争重点或资源利用重点等具体情形而对企业战略所作的抽象。它们的共同特质是都没有脱离战略的一般涵义。正因如此,在管理领域,一般将战略理解为实现长期目标的方法,一个单位所应用的战略是为使该单位的技能和资源与在外部环境中发现的机会相适应所作的谋划。

查看全文

腐败成本思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地区或行业,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甚至有泛滥之势,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去搞腐败?为什么他们会“前腐后继”地去腐败。原因自然很多,而现如今腐败“成本”太低,也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腐败是利用国家赋予的公权力去谋取私利。腐败者敢于藐视公权力,至少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能得心应手地玩弄制度中的缺陷;二是行为本身所带来的后果并不足以令他们心惊胆战。对前者,一些腐败分子信心十足,因为我们现行制度中的众多漏洞实在太容易被发现被利用,有些制度缺陷简直可以说是为腐败“提供的便利”;而对后者,一些腐败者心里似乎也很有“底数”,传统的“官官相护”观念在许多地区非但没被唾弃,而且还大有蔓延之势,权力关系网、金钱网、家族网、人情网使腐败者能够轻而易举地逃脱法律制裁,腐败利益共同体在那里保护了腐败分子。

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心理怂恿下,一个道德衰退的人,恰好生活在一个制度并不十分健全、严密,法治力度又相对有限的社会中,权衡利弊的结果是,低“成本”成了他们选择“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许有人会对上述观点持不同意见,他们会列举杀胡长清、成克杰的典型判例来说明我们法治的严厉。应当承认,这些“典型”的确大快人心,确实表明了我们党对腐败者决不纵容姑息的决心。而我想说的是,恰恰是这种“抓典型”“杀一儆百”的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对社会风气清明,遏制腐败蔓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面对今天如此严峻的腐败现象,“杀一儆百”是远远不够的。“谁撞上枪口谁倒霉”侥幸心理加之较低的风险“成本”使腐败分子自然会产生“不捞白不捞”的心理。

许多人赞赏新加坡、香港反腐败的有效性,他们有什么秘密吗?其实一是人家法律制定得较为严密,与社会的每个人都联系紧密;二是人家实施法律很严格,一律依法办事;三是没有法律之上的特权,无论什么人都在法律监督范围之内。

要真正按照小平嘱告的那样“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我们要坚决打击为腐败分子说情,利用权力、关系干扰腐败案件查处的歪风邪气,此风不煞,腐败难查;我们要采取腐败一露头就打的方针,严阵以待,众志成城;我们更应当加强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工作,不要等到它蔓延、泛滥了再去“严打”。要下大力气抓住“小腐败”、“灰色腐败”,而不是将“打击”仅仅理解为杀了、判了多少人。

依法治国的核心不仅仅是“治民”,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说是治吏,是治权。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严”字。“严”就是要加大腐败分子的“腐败成本和风险”,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查看全文

漫谈成本筑入

一、论题的由来:崛起的成本企画模式

对于现代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领域新近崛起的日本“成本企画”模式,①人们在叹服其令世人瞩目的卓越管理成效时,往往试图更深一层地探索其方法体系的内在核心。日本一些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此作过阐述,②这类论述内容过泛过宽,尽管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很难被认同这是在真正研究方法核心问题。笔者认为成本企画方法的核心是“成本筑入”,围绕这一核心对成本企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实质进行多重侧面的研究才是更为紧迫的课题,它有助于我国这样成本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尽快地移植进而构建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

在全面展开论述之前,先对成本企画模式及其核心范畴“成本筑入”作一基本的探讨。

首先,成本企画的方法立足点值得关注。较之于欧美模式,成本企画模式的方法立足点有了重大的转换。传统欧美式的成本管理是基于财务成本信息的管理,其管理方法在成本会计学科中有所体现,即借助财务会计的成本资料,运用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成本的数额与形态实施控制、分析和评价。成本企画则对成本有另一种理解,日本人认为,成本绝非单纯是帐簿的产物,既然它在制造过程中发生,就应该从工程学的、技术的层面去把握成本信息,从开发、设计阶段开始结合工程学的方法对成本进行预测、监控。其基本立足点可认为是全生命周期成本(wholelifecyclecost,wlcc)思想(详见下文)。一般而言,愈是处于wlcc的前阶段,能确定的成本额愈大,且功能、构件变更的容易程度也愈高,这两种因素的结合,使得前阶段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增。因此,有必要针对开发、设计、生产乃至销售阶段的目标成本,将成本计算与产品设计一体化分析,以达成根本性的成本降低。

其次,必须对现有的成本企画定义加以分析。日本成本企画特别委员会将成本企画定性为企业确立中长期竟争优势的、与产品开发相关联的战略性管理方法,作出了较具发展观的定义:“成本企画是指在产品的策划、开发中,根据顾客需求设定相应的目标,希冀同时达成这些目标的综合性利润管理活动”。③笔者认为该定义有三点值得注意:(1)其目标是针对“顾客满意”(customersatisfaction,cs)的,与欧美的成本管理目标相吻合;(2)它是以成本管理之形式达成终极的利润管理之目的;(3)其手段是综合性的,即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是融为一体贯彻实施的。显然,这三方面对传统的成本管理学科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但手段上的综合性突破尤为突出。其三,有必要对“成本筑入”这一术语作一简略说明。成本筑入的“筑入”译自日语“つくりご△み”(此译是否达意,专家们不妨发表高见),大意为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同时“深深地嵌入”或“紧密地结合进”新的要素(因而笔者认为“筑入”也可权且英译为“buildingn”)。上述成本企画的分析体现了“成本筑入”的基本要求,即以先行的或者说先导性的综合性手段(会计、工程与组织)针对wlcc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在源流阶段的实施),使得以wlcc为轴心的成本管理形式达成终极的利润管理目的。

二、成本筑入的检验标准:全生命周期条件下的目标成本

查看全文

论物流成本研究

企业都是要进行成本核算的。整个市场经济制度实际上就建立在一切经济活动的可计算性基础之上。但是,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的框架内,恐怕还没有什么其它的成本分配比物流成本的分配更困难的了。虽然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但毋庸讳言,我们对物流成本的测算、分析和研究,无论是总量的,还是企业实际支出的,还是行业标杆水准的,基本上还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可是,如果没有对物流成本尤其是其结构的正确的(不是准确的)把握,就很难去讨论企业物流管理的改善,更不要说去研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

一、物流成本研究的目的

无论如何,企业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物流总成本(TotalLogisticsCosts)。我们之所以要研究企业物流管理,就是要寻求降低物流总成本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客户具有终极话语权。因此,企业要保证其市场地位,就必须尽可能满足客户服务要求。显然,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过程还受到企业投入资源的能力制约。所以,企业必须在物流服务成本和客户服务要求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权衡。

对企业物流经理来说,合理的控制存货——既不能损害客户服务水平,也不能使企业因为持有过多的存货而增加成本——就成为物流管理或物流成本控制的首要任务。所以,把物流管理理解为“对处于运动(运输)和静止(仓储)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就更具有物流成本控制的操作性意义。

因为物流成本不是面向企业经营结果,而是面向客户服务过程的,所以,物流成本的大小就具有了以客户服务需求为基准的相对性特点。这是物流成本与企业其它成本在性质上的最大区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