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2 01:39: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插秧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1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必须把握好5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把握3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机插秧苗须达到2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1.1软盘育秧

1.1.1准备工作。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稻田、旱地或菜园。按照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1∶100的比例留足秧田。大田一般需备软盘300~375片/hm2。准备宽2m的农用薄膜63m/hm2,长2m的竹弓60根/hm2。床土为过筛的营养细土(菜园土)1500kg/hm2。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品种。大田一般需备足杂交早稻种子22.5kg/hm2(常规稻30kg/hm2)。种子应经过精选,以保证出芽率。并用药剂浸种预防病虫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催芽标准为:手工播种根芽长度不超过2mm,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1.1.2精细播种。软盘育秧按播种方式可分为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手工播种方法简便通用。手工播种的作业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熟化;晒种→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铺放空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封膜→揭膜炼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1.1.3苗期管理。①播种至出苗期。主要是保温湿,快出芽,促齐苗。膜内温度保持在30~32℃,如超过35℃,应揭开两头通风降温以防高温灼苗。如遇连续阴雨天,每隔2~3d,选中午揭开膜的两头通风1次,床土水分一定要充足,若床土发白,必须补足水分,保湿全苗。但要避免雨水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②一叶期。控温控湿,防徒长。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内,超过25℃应两头揭膜通风降温。③二叶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揭膜炼苗,干燥促根。揭膜应在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④三叶期。应注意保温防寒,除阴雨天外,实行日揭膜夜盖膜的方法,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时方可拆棚,并要求床土湿润不发白,含水以透气。移栽前3~5d控水,保持床土干燥,以利机插。⑤喷施送嫁药(肥)。

查看全文

插秧机农田操作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水稻生产机械化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根据笔者近年来水稻机插技术推广的经验,介绍了水稻插秧机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田间作业操作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选择;安装调试;田间作业技术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入人心,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民加大了对购置农业机械的投入,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是制约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薄弱环节和关键,其中水稻机插技术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为此,国家在推行购机补贴政策中,各地将插秧机补贴率放在最高位次,安徽省补贴额度已连续几年在50%以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霍山县插秧机从无到有,至2010年5月,已达到200余台。实践证明,水稻生产机械化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普及和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是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责,学习和掌握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是农民机手的迫切要求。

一、水稻插秧机的选择

目前在霍山县推广的插秧机,按操作方式来分,有步行手扶式插秧机和方向盘式即乘座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来分,有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按插秧机栽插行数来分,步行手扶式插秧机有2、4、6行,乘座式插秧机有4、5、6、8、10行等。如东洋PF455S和南通2Z-455型为步行手扶式普通插秧机,东洋P600和久保田SPU-68C型为乘座式高速插秧机。东洋PF455S型插秧机作业行数为4行,它具有价格低廉(价格为1.7万元/台),结构简单,轻巧,整机重170kg,操作灵便,使用安全可靠,作业效率一般为1666.67m2/h。东洋P600型插秧机作业行数为6行,其科技含量高,与步行手扶式插秧机相比,具有舒适、效率高的优势,作业效率一般为3333.35m2/h。但机器较笨重,整机重550kg,且价格偏高(价格为9万元/台)。现在插秧机技术比较成熟,适合目前农村自然和经济条件,适应水稻栽插的农艺要求。但该技术对育秧技术标准化程度要求高,对插前大田耕整地要求严,对机手操作使用插秧机技术要求过硬。因此,农机手在选购插秧机时,应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水稻作业面积、插秧机的作业效率以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全面考虑确定选购步行手扶式插秧机还是乘座式高速插秧机。

查看全文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1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必须把握好5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把握3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机插秧苗须达到2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1.1软盘育秧

1.1.1准备工作。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稻田、旱地或菜园。按照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1∶100的比例留足秧田。大田一般需备软盘300~375片/hm2。准备宽2m的农用薄膜63m/hm2,长2m的竹弓60根/hm2。床土为过筛的营养细土(菜园土)1500kg/hm2。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品种。大田一般需备足杂交早稻种子22.5kg/hm2(常规稻30kg/hm2)。种子应经过精选,以保证出芽率。并用药剂浸种预防病虫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催芽标准为:手工播种根芽长度不超过2mm,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1.1.2精细播种。软盘育秧按播种方式可分为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手工播种方法简便通用。手工播种的作业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熟化;晒种→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铺放空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封膜→揭膜炼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1.1.3苗期管理。①播种至出苗期。主要是保温湿,快出芽,促齐苗。膜内温度保持在30~32℃,如超过35℃,应揭开两头通风降温以防高温灼苗。如遇连续阴雨天,每隔2~3d,选中午揭开膜的两头通风1次,床土水分一定要充足,若床土发白,必须补足水分,保湿全苗。但要避免雨水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②一叶期。控温控湿,防徒长。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内,超过25℃应两头揭膜通风降温。③二叶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揭膜炼苗,干燥促根。揭膜应在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④三叶期。应注意保温防寒,除阴雨天外,实行日揭膜夜盖膜的方法,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时方可拆棚,并要求床土湿润不发白,含水以透气。移栽前3~5d控水,保持床土干燥,以利机插。⑤喷施送嫁药(肥)。

查看全文

机械插秧技术论文

摘要: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项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集成技术。从育秧技术、大田耕整以及大田管理等方面对单季晚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加快推进**地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

关键词:单季晚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地区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项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集成技术,经过3年的发展,在机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方面已经初步成熟。现将**地区单季晚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介绍如下。

一、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

1.1育秧硬盘准备。育秧塑料硬盘内尺寸为58cm×28cm,按常规粳稻大田用300只/hm2、杂交粳稻用225只/hm2进行准备。

1.2秧田准备。按秧田∶大田=1∶100的比例确定秧田面积。选择排灌和交通便利、高爽、无沙石田块,提早10d耕整秧田,按秧板宽1.6m、沟宽0.4m(沟泥先不起)放好样,秧板必须平整,育秧硬盘排放2排,沿沟边空0.2m。

查看全文

水稻机插秧技术宣传步骤

近几年来,农机主管部门加大了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力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水稻机插秧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为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一定贡献。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我认为要做好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就应做到“四个到位”。

一、宣传发动到位

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在农村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些农民对此认识不足,心存顾虑,等待观望。同时农机部门技术推广力量不足,尤其是既掌握农机又熟悉农艺的技术人员较少,难以满足示范推广工作的需要。为此,农机部门要注重宣传发动,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一是通过送科技下乡,印发宣传资料,图片展示等形式大力宣传机插秧技术,宣传机插秧的好处和优点。二是依托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机插秧示范点,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发挥其规模效益,使农民眼见为实,增强农民对机插秧的感性认识。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成功典型和先进经验,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技术培训到位

培训的重点对象是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杌专业合作社成员。要把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纳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和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农机部门按照工作到户,服务到机,指导到田的原则,抓培训效果,实行农机农艺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示范现身说法与现场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参训农民既懂农机又懂农艺,既掌握技术又能熟练操作。

三、跟踪服务到位

查看全文

育插秧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1水稻插秧技术推广困难的原因

1.1水稻插秧育秧技术要求较高

在水稻插秧育秧技术的推广中,尤其是机械化水稻插秧技术的推广,其技术要求较高。许多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愿意使用机械插秧技术。而机械插秧是水稻种植技术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环节,这种插秧模式与传统的人工插秧相比,机械插秧的播种面积较大,其标准化的要求较高。想要实现机械插秧,需要具备以下几点基本要求:首先,想要使用机械插秧,需要一块标准的水稻插秧地,水稻的秧苗需要均匀的分布。第二,水稻的秧苗需要健壮,并且无虫害,满足水稻高产的要求。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户家庭均采用家庭劳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农户更加偏好传统的插秧技术,机械化的插秧技术成本较高,对于收人低下的农户家庭并不是一个良好的选择,这就导致机械插秧技术不能够在水稻插秧技术推广中得到良好的运用。

1.2机械插秧的技术限制

在插秧的过程中,也可能受到降雨量的影响,在秧苗的插秧季节无法提供其需要的水量,就导致秧苗不能正常插秧;等到降水足够之后,秧苗又生长壮大,而机械并不能够采用大秧苗进行插秧,这样插秧机就成为了摆设。

1.3稻田中的水利灌溉设施落后

查看全文

插秧技术推广问题及战略研究论文

摘要总结了无为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无为县水稻机插秧技术成果快速推广应用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优势;存在问题;对策;安徽无为

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突破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当前的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1-2]。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加速水稻机插秧的推广工作,推动无为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解决水稻生产“瓶颈”制约问题,无为县农机部门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以示范推广为先导,做了大量宣传与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水稻是无为县种植业的大宗产品,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尽管机插秧技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机插秧技术推广面积和插秧机的推广数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现将无为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无为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优势

1.1机插作业市场广

一是水稻种植面积大。水稻是无为县种植业面积最大、总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水稻面积逾6万hm2,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69.2%,总产量为47万t,占全县粮食总量的90%以上,搞好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前景广阔;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多。全县常年有40万青壮年劳力在外务工,在家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

查看全文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介绍了水稻机插育秧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包括机插育秧技术、机插大田技术、机插作业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插秧;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机插作业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机插育秧技术、机插大田栽培技术和插秧机操作技术。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武宁县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拟定多项技术方案,反复育秧,多次试验、比较,初步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水稻机械化插育秧的主要技术要点。

1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必须把握好5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把握3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机插秧苗须达到2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1.1软盘育秧

查看全文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与种植机械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人口基数不断增大,粮食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多,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产物类型,已经逐渐开始重视水稻农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已经有所进步,这对于我国水稻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先从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进行分析,然后说明我国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特点,从而引出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优点,最后再说出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种植机械;发展趋势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较大,而且水稻种类较多,种植模式也各有不同。在我国农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水稻种植环节尤为重要,是水稻生产机械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主要有直播、育秧移栽这两种水稻种植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种植效率过低,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大程度上阻碍水稻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提升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对种植机械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这对于我国水稻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

机械化插秧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而且我国是最早使用自动插秧机的国家,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机械化程度也正在不断改变,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在不断上升。机械化插秧是模拟人工插秧方式,在这基础上加入机械和科技,这就需要机械化插秧具有高性能的特点,而且需要和育秧技术相配合[1]。在插秧之前需要进行育秧,在这过程中对秧苗进行统一管理,而且对于插秧机械要求较高,插秧机械所播种密度、出苗情况都直接关乎到插秧效率。插秧机规模各不相同,但是插秧效果大多一样,机械化插秧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说机械在插秧的过程中无法改变插秧之前所设定的规格、密度等,而且本身插秧机械成本较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但是也有一定的优势,就是可以在插秧前根据田地的实际情况对插秧距离、取样量还有深度进行调节,即使在插秧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能够保证插秧的深度不出现变化[2]。我国的农机市场中,水稻插秧机品牌较多,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插秧不均匀,容易出现漏苗、伤苗的现象。这就需要在研制插秧机过程中,对插秧机中各部分进行优化,根据当前我国的水稻情况进行创新,以此来提高插秧效率,这样也能够适当各种情况。同时还应该研究适合每一种水稻的新型插秧机,研究提高插秧机的自动化水平的方法,以实现自动插秧和遇到问题自动停火的目的,完善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拓展插秧机的功能,让插秧机在非水稻种植季节也能够发挥自身价值[3]。当前,我国主要有东洋、洋马和久保田这几种插秧机,在与外资合作的插秧机中主要包括移动系统、发动机、传动系统、插深系统和液压仿形系统这几方面。其中液压仿形系统是水稻插秧机械的主要核心,手扶插秧和高速插秧在分插结构上大不一样。高速插秧机的机器转动一次,就能够进行两次插秧,而且在这过程中还能够保证插秧的姿势稳定,插秧的工作效率较高,能够准确的完成插秧工作,保证秧苗的质量,促进秧苗向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2水稻机械化插秧机技术特点和优点

查看全文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水稻;机械化插秧;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机插作业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了水稻机插育秧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包括机插育秧技术、机插大田技术、机插作业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提供参考。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机插育秧技术、机插大田栽培技术和插秧机操作技术。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武宁县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拟定多项技术方案,反复育秧,多次试验、比较,初步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水稻机械化插育秧的主要技术要点。

1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必须把握好5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把握3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机插秧苗须达到2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1.1软盘育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