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23:35: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超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院超声科主任竞聘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要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在这里进行竞聘演讲。请允许作自我介绍:我叫,现年46岁,大学本科文化,主治医师职称,现任功能科负责人,参加工作22年,主要从事超声及心电图技术诊断工作。
这次我竞聘功能科主任,主要是具有三个优势条件:
一是我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较好的工作业绩。
我曾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约5年,也曾进修学习过超声及心电图诊断技术等科目,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约17年,从事科室管理工作约5年多。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和岁月的磨练,使我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室管理素质逐步得到完善。目前,科里的所有疑难病例几呼由我一个人负责诊断与把关;在我院被公认为超声检查最难的领域--心血管疾病及产前诊断检查项目也几乎全是我一人承办,填补了我院超声检查的两项空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群众的真诚满意。
二是我精力充沛,肯干实干,能够适应功能科主任工作。功能科主任的岗位职责是重要的,要安排好科内工作,制定科室发展规划,设计好科研项目,增加业务收入,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科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非常繁杂的,要做好功能科主任工作很不容易。我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不怕辛苦,不怕困难,肯干实干,具有较强的问题处理、系统分析、理解判断、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这些都是保证我做好功能科主任的基础条件。
超声进修小结报告
大半年的进修生活已经结束,进修回来已经一个多月,很早就想写写关于进修的一些感想,一直因为种种原因今天才开始。
头三个月去的是医院,学习超声心动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科室气氛和各位老师的技术精湛。科室中气氛融洽,温馨。主任认为学习全靠自己,所以管的很松几乎不过问进修医是否去上班。病人相当的多,一天都是一百以上,每天都有好多没有见过,甚至是没有听过的先心病及心脏的瓣膜病,各位老师的速度也是飞一般,正常的不过三分钟左右,异常的也不过十分钟。第一个月进修时间大部分是坐在老师后面看老师操作,熟悉常用的切面。第二个月偶尔有机会上机练习,但如果上机老师都会很耐心的教。这个月也是慢慢熟悉报告的一个月,延安医院的报告写的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描述,这也是印象很深的。第三个月上机的机会比较多一些,因为老师知道你要结束了也会多给你一些机会,常用的切面基本都能打出,打报告也成了主力,不是特别复杂的在老师打完的同时都能同时完成报告。
度过了轻松的三个月后转战附一院,附一院在省内可谓是大哥大的地位,对进修医的严格也是早有所闻,刚报道的第一天管进修医的老师就警告说必须按时上班,不能无故请假,请假后还要延期学习等很多的规定。在附一院学习的腹部超声因为以前干过所以想象中应该比较容易适应,其实不然。首先是报告模板不一样,虽然描述的意思是相同的但是老师就要求用他本人习惯的模板,于是又得习惯各个老师的用词。第二是上夜班,我们在科室是不上夜班的,进修时却要跟着老师排夜班,也许是人们公认的最好医院,晚上的生意也是相当的火爆,一个晚上平均都是二十五、六个病人,有时比一个白天做的病人还多,最让进修医感到无奈的是报告为手写,即使是正常的也得写上一大页纸。上完夜班时手变成了鸡爪,头成了浆糊,晕沉沉的,得睡上两天才能恢复。其次科主任的严谨、耐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说是主任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不管有多少病人都认真、细致。早上一般都到中午一点半左右,下午都是七点以后才休息。在检查病人的同时也认真的带教。讲一些自己的经验,她的后面总是坐满了进修医。
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分析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1996~2004年我院产科门诊或住院12孕周以上孕妇6180例,常规进行二维超声或彩超检查,对经引产或分娩证实的51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孕妇年龄18~42岁,平均30.2岁,孕期3~9个月,孕次1~3次。
1.2方法
采用岛津EUD-450型、ALOKA1400型、东芝SSD-240、SSD-340、SSD-35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5MHz、3.5MHz,经腹进行多切面扫查,依次扫查头颅、颜面部、颈椎、脊椎、胸腹部、内脏及四肢等,对怀疑异常部位反复仔细扫查,并随访观察,常规测量有关数据并记录双顶径、肢体长度、羊水量、胎盘厚度等。
2结果
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析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高质量严要求,使超声医学的教学模式随之不断更新,教学改革成为必然。从“病案分析法”到基于病案分析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综合学习能力及规范化培训质量。本文就笔者所在科室实际情况,将人员配置、病案准备要求、组织流程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一组学员完整教学活动进行示例,结果表明基于病案分析的翻转课堂教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与学互动不断进步。
关键词:病案分析法;翻转课堂;超声医学;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病案分析教学法是一种以病案为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1]。其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培养学员临床思维能力。超声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亚专业众多,超声新技术不断开展更使其在临床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规范化培训学员渴望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掌握较为全面的超声知识和技能,然而超声诊断“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的复杂多样化,使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员需求。因此,基于病案分析的翻转课堂应用于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自2010年起,上海长征医院超声规培基地不仅完成了官方规培机构提出的教学任务,还成功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扎实专业技能,能独立诊断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住院医师。现将基于病案分析法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超声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初步应用报告如下。
一、教学方案及具体实施步骤
自2010年起笔者所在教研室坚持进行超声规培教学改革探索,2015年开始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旨在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①微课时间短,学员课件内容比较单一、片面,部分内容不够严谨、科学;②科室其他学员对课件内容陌生,课堂讨论不活跃。针对以上问题,2017年笔者所在教研室继续尝试基于病案分析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员以小组形式自主学习病案、分析讨论,带教老师从旁辅导及指引,切实满足当前超声规培学员的教学需求。现就我科基于病案分析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思路介绍如下:1.人员配置:教学助理1名,统筹全科教学任务,安排人员分组、确定课程进度及科室讨论时间;带教老师4名:具备教学资质(3年以上主治经验或副高职称)及丰富教学经验,在学员学习过程中提供引导帮助及质量把关;学员10~12名,根据学员在科的总学习时间、学习掌握情况进行分组,每组包括不同年级学员2~3名。教学准备阶段对各小组学员进行宣讲,强化团队协作及良性竞争意识。2.病案准备基本要求:根据我科工作模式及学科特色分3个亚专业组。每年8月份规培学员入科,根据规培大纲要求、亚专业特色、科室工作需要等,教学助理即安排新一轮教学计划,使学员尽快完成医师身份转变,以适应临床诊断工作。课堂教学大致分三步骤:①科室公布学习计划,各小组学员收集在科学习期间随访的漏诊、误诊或疑难病例,每人每月5例,最后小组讨论确定6~8例典型病例进行汇总及资料完善;②概述疾病特征及鉴别点,结合典型案例分享,加深理解,以幻灯片形式展现;③思维拓展、文献检索,特殊少见疾病超声表现及新技术对于疾病鉴别的应用。当然,根据不同章节疾病特征,带教老师也会指导学员进行内容结构调整,使学习及教学更加有效率。3.组织流程与评价标准:沿用笔者所在科室实施的翻转课堂形式“规培生讲堂”的组织流程及评价标准[2],结合病案分析教学法的特点在课堂时间及评价标准方面做了调整:①规培学员共分为4组,每周进行一次课堂教学,授课时间为每次30min,授课内容侧重于案例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分析;②评价标准:增加病案资料是否完整、采集图像是否规范、疾病特征描述是否全面、鉴别诊断是否准确、前沿技术是否权威等多个方面。4.具体应用简介:以完成基于病案分析的翻转课堂教学其中一组学员的教学活动进行示例。(1)该小组成员组成情况:共3名学员(兼顾不同学历层次、规培时间和性别构成),包括2017级本科学历学员1名,女,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消化系统超声检查,对于常见疾病超声表现有初步认识;2016级硕士研究生学历学员1名,女,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参与科室急诊值班,熟悉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诊断,无临床科室轮转经历;2015级本科学历学员1名,男,参加超声规培1年半,能独立完成常见疾病及部分疑难疾病的超声检查,初步形成临床超声诊断思维,无科研基础。带教老师1名,女,硕士研究生学历,主治医师、讲师,科研助理,具备上海市及校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资质,参与该小组3名学员的临床带教,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2)确定病案及资料收集:首先,病案资料准备,小组学员确定病案讨论方向——甲状腺结节,小组学员根据病例随访结果,从中选择8例具有学习价值的病例。之后,由带教老师及学员围绕“甲状腺结节相关病例”进行讨论,由浅入深概括出三大部分:①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种类及相互之间的鉴别点;②特殊部位鉴别结节的来源,排除其他邻近器官结节,如甲状旁腺结节、咽食管憩室等;③临床思维培养,询问病史,排除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疾病,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等。待讨论完成后,由小组学员进行分工:①2017级学员翻阅书籍资料对甲状腺结节从超声特点、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归类整理,制作成幻灯片;②2016级学员根据甲状腺结节特点结合科室工作及随访结果进行典型案例分享及详解,强调良性结节的共同点及良恶性结节的鉴别点;③2015级学员搜集特殊部位结节及少见疾病相关病例,翻阅杂志、查阅文献了解疾病特征及鉴别方法、标准。(3)翻转课堂实施流程:①病例讨论,播放病例完整资料,科室所有成员参与讨论,描述特征、讲述诊断思路、得出结论。②知识普及及相关案例分享;③思维拓展,选择一疑难或少见病例,跟大家分享这类疾病的超声诊断依据及难点、以及工作中遇到类似病例该如何鉴别等。教员们最后对该小组学员语言表达、幻灯制作、与科室人员互动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分,教学助理汇总后由教研室主任进行点评。
二、阶段性效果和讨论
医生的超声教学感悟
本文作者:彭晓琼刘丽萍蒲大容工作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精选教学内容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属于医学继续教育范畴,其培训对象大多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依据全科医生“宽、浅”的原则[1],作者对教学内容进行如下改革。重视超声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超声诊断基础虽不是教学大纲的重点,但却是教学的难点,该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讲解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超声医学基础理论的讲授,适当增加介绍与成像有关的知识,让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基层医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超声成像原理有初步认识,并在讲解中将原理见之于超声图像,并结合临床,引导学生总结出超声检查临床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选择有效的检查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如讲解B型超声成像原理,其是由多束超声波传播过程所遇到的各界面的回声构成,每一界面回声对应一个光点,光点的明暗程度表示回声的多少。如没有反射就没有回声,B型超声图像上就没有光点,呈黑色,称无回声型,如清澈的胆汁、尿液以及病理性的胸腹水等。这样一讲,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人体囊性组织多呈无回声,实性组织多呈低回声或中等回声,而气体、骨骼等组织与其他组织所形成界面时会呈全反射型,这样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根据全反射原理,学生们也容易推导出超声检查的局限性,肺部及骨骼系统病变的超声诊断效果就不如X射线检查。气体是影响超声诊断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胃肠道气体的干扰会影响腹部脏器的超声诊断。相反,除肺部、骨骼及含气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外,全身其他囊实性脏器或组织都适合应用超声检查[2]。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诊断是教学的重点从专业上讲,全科医生主要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明确诊断的慢性疾病的医疗服务[3],而不是疑难少见病的诊治。因此,对全科医生的要求比较广博,而不是精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讲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超声表现以及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如为减少气体干扰,上腹部脏器检查前要禁食、禁水8~12h;检查盆腔脏器,如膀胱、前列腺和子宫附件等需要适度充盈膀胱。全科医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不仅能够更好地指导患者做好相应的检查准备工作,同时还能提高对超声报告内容的解读能力,而不仅局限于看报告结论。适当介绍超声新技术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生大多来自基层卫生医疗单位,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而当今科技日新月异,超声技术不断更新。目前,主要有内镜超声、介入超声、术中超声、血管内超声及三维立体超声、超声造影成像等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些新技术大大促进了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4]。如内镜超声可较好地显示胃肠肿瘤病变的所在部位和范围,还可克服肠腔气体及相邻骨骼干扰的缺点,提高对胰腺头部病变的诊断[5]。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较方便、准确,并可在超声引导下插管、引流等,减少手术创伤。因此,在超声医学教学过程中适当讲授新知识、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全科医生对超声应用的认识,对其以后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6-8]。
改革教学手段及方法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保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质量。多媒体教学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单看和单听的记忆率[9]。多媒体教学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科学性和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能够较好地模拟动态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较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同时,其图像质量高、片源选择余地大,使用方便,减少了教师板书书写时间,是目前教学的主要模式[10-12]。对于课堂上受到限制无法展开授课的内容和技术,如超声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如三维及四维超声、声学造影,超声引导下肝、肾、肺穿刺,静脉导管植入等用录像片和多媒体教学作介绍,既形象直观,又可反复播放,丰富和扩大了教学的知识层面,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今后多媒体教学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比较影像学(comparingimaging,CI)的教学CI是指对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采用最有效、最能获取准确诊断价值的、优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13]。其是以掌握多种影像检查为基础,每种影像检查手段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这就要求超声学带教教师在原有超声医学教学内容基础上适当介绍该疾病的其他影像表现和相关影像检查间的异同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什么情况下最适宜做超声检查,什么情况下不适合,熟识各种检查手段的优缺点,并学会灵活应用,如在常规条件下肺脏不适宜做超声检查,但一些边缘性病灶超声是可以探及的,而且对于引导穿刺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只有掌握了比较影像学,才能实现优化选择、降低患者就诊费用和不必要的检查带来的损害,同时提高病变检出及诊断的效率[14]。重视机旁见习,充分利用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资源超声医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形态学科,具有多切面、实时动态显像的特点,B型超声的断面解剖和CT不同,CT都是横断面,而B型超声探头就像一把解剖刀,可以显示人体的任意切面,单靠短时间的课堂理论教学,培训学生对超声图像的理解是很有难度的。因此,必须重视机旁见习,通过在机旁实时观察和思考,加深理解超声图像的形成过程;观察人体内液体、实性软组织、骨骼或结石和气体4种介质的声像图表现;明白B型超声切面图像与人体断层解剖的关系、诊断疾病的原理、适应证和不同检查部位相应的准备工作;懂得超声检查申请单的正确书写和注意事项等,同时也加深对超声诊断报告的解读能力。由于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见习学时短,内容覆盖面广,单靠传统的机旁见习,所见的临床病种有限。而充分利用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资源(pictures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system,PACS),可以极大地提高B型超声见习课的效率[15-16]。目前,大多数医院都有PACS,在超声见习教学过程中可直接从PACS调出很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典型超声图像,以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各种疾病声像图的认识。总之,从教学经历中,作者认为授课教师必须明确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学生特点,以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有限课时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超声医学的认识,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
妇产科急腹症超声诊断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实施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产科急腹症患者开展研究,88例患者均接受了妇产科超声检查。检查后,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卵巢囊肿扭转、黄体囊肿破裂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4、5.826,P<0.05)。异位妊娠破裂、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感染、盆腔炎症病变、子宫肌瘤变性、产后子宫内膜炎、胎盘早剥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0.732、0.000、0.042、0.000、0.043、0.000,P>0.05)。结论:超声检查无创、方便灵活,对于妇产科急腹症检查有着较高的准确率,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超声检查;妇产科急腹症;超声
在妇产科超声工作中急腹症较为常见,腹部疼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尽早诊断与干预,可能危及生命。如何尽早诊断,尽早干预成为医护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实施超声诊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针对2017年1月—2019年5月前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从中选择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为(30.26±1.27)岁;患者病程在1~15日范围内,平均病程为(4.03±1.83)日。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88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均被确诊,均出现腹痛等症状。本研究排除已明确因外伤导致急腹症患者。1.2方法。88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均接受了病理诊断。采用菲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腹部与阴道探头频率设置分别为3.5兆赫、6.0兆赫。经腹部超声检查选择在患者耻骨联合上方,重点扫描检查患者子宫、附件等,经阴道超声诊断,使用避孕套包裹探头后缓慢地放入患者阴道后穹窿位置[2]。通过探头详细检查患者子宫、附件等部位,明确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位置、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周围组织关系等。1.3观察指标。超声检查后,结合患者病史及症状体征进行超声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临床病例诊断结果进行比较。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0.0软件包整理资料。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卡方值检验。若P<0.05,表明两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带外鞘超声探头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吸脂术超声探头鞘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带有外鞘的超声探头吸脂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997年~1998年对110例局部脂肪堆积的患者进行带有外鞘的超声探头吸脂,术中通过进行持续同步冷生理盐水灌注,降低了超声探头和组织的温度,外鞘可以避免超声探头直接与周围组织接触。结果:减少了超声吸脂的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利用外鞘可以冷却探头并将探头与外周组织隔离,增加超声吸脂的安全性。
ULTRASOUND-ASSISTEDLIPOSUCTIONBYTHEPROBEWITHTHESHEATH
OUYang-chunYUGuo-zhongHUShu-lietal.
Depart.PlasticSurgery,AestheticPlasticSurgeryCenteroftheFamilyDoctorSunYat-Sen
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s,Guangdong,China(Guangzhou510080)
肝包虫病的超声及诊治
1.肝细粒棘球蚴病(肝包虫囊肿)
(1)多数病灶位于右肝,单发,直径较大,超过l0CM者可达50%以上,最大者可达30CM。也可呈多发病灶,分布于肝左、右两叶。
(2)其内部回声多样化,可表现为囊性、囊实性、实性回声,因病程发展、病理改变、是否合并感染而不同。
国内学者将肝包虫囊肿回声分为以下6型。
①单发囊肿型:多见,约占70%,为无子囊包虫。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无回声暗区,囊壁较厚,直径可达3~5CM,回声增强,光滑,与肝实质分界清楚,囊肿后方回声增强。典型者囊壁呈双层结构,其间可见极窄无回声间隙,囊内可见“囊沙”所致的点状或簇状强回声沉积物,改变体位后光点漂浮于囊内,呈“落雪征”。也可表现为薄壁囊肿,囊壁无双层结构。动态观察,囊肿逐渐增大。
②多发囊肿型:肝内见多个独立或彼此相连的囊肿,为肝内多发包虫或外生性子襄所致。囊肿大硝、、囊壁、内部回声不尽相同,以右肝多发较多见。
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系统分析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女性患上盆腔肿块的概率很高,该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一般很难发现。当症状明显时,病情已发展到恶性晚期,治疗效果不会理想。因此,针对治疗盆腔肿块疾病,就要增强诊断有效率。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发展成为恶性的晚期肿瘤。我院采取腹部超声检查疑似盆腔肿块患者,在确定肿块大小、位置还有类型等均取得不错的成绩。现选取我院疑似盆腔肿块患者89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超声科进行诊断的疑似盆腔肿块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3±3.5)岁;所有的患者在诊断前出现下腹疼痛,并有不规则出血的情况发生;患者无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并诊断前签署同意书。1.2方法: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诊断,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首先,诊断之前嘱咐患者多喝一些水,保持膀胱适度的充盈。并指导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其次,将超声的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将探头放在患者的下腹部,进行斜、横、纵、多面扫查,观察患者盆腔肿块的位置、大小还有形状、病灶区域等,并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册,最后整理成诊断报告[1-2]。1.3诊断评价标准:盆腔肿块诊断结果中,可将次分为盆腔良性肿瘤和盆腔恶性肿瘤两种,其标准如下:评分低于9分视为良性肿瘤;评分大于9分视为恶性肿瘤[3]。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所有的研究数据,并如实记录诊断数据并反复核查检查数据,组间的差距的采取t检验和χ2检验做代表,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盆腔肿块检出率分析:我院89例疑似盆腔肿块患者中进行腹部诊断后,检出结果显示80例盆腔肿块,占有89.9%;而经过手术后确定有86例盆腔肿块患者,占有92.1%,因此,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6%(80/83).根据数据分析,腹部超声诊断与手术确定结果无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可确定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2.2肿瘤类型诊断分析:所有患者经过腹部超声检查,从其诊断结果分析肿瘤类型,一共有80例盆腔肿块,其中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分别为51例和29例,与手术后确定结果一样,可说明,腹部超声可以对肿块的类型进行正确的诊断,有助于为临床做针对性治疗提供正确的治疗方向,提高治疗效果。
3讨论
腮腺肿瘤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常见腮腺肿瘤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比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总结其特征性表现。结果45例腮腺肿瘤患者中良性41例,恶性4例,良、恶性肿瘤在肿瘤形状及边界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部回声、有无囊变及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在腮腺肿瘤检查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其中肿瘤的形状及边界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腮腺肿瘤;超声诊断;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涎腺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3%,涎腺肿瘤中最常见的即腮腺肿瘤,约占80%[1],腮腺由于其位置表浅,且肿瘤多发生于浅叶,患者常因偶然触及无痛性肿物而来院检查,超声作为无创方便的影像检查,可以快速明确肿瘤的来源、大小、边界等信息,并对肿瘤性质做出初步判断,临床已将超声作为腮腺肿瘤影像学检查的首选[2],因此,提高超声诊断腮腺肿瘤性质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分析既往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其特征性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民航总医院收治住院并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4~83岁,平均年龄(57.3±14.0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良性肿瘤41例(多形性腺瘤11例,腺淋巴瘤23例,基底细胞瘤5例,腮裂囊肿伴感染1例,脂肪瘤1例),恶性肿瘤4例(腺样囊性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鳞状细胞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1.2仪器。本组病例为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的超声仪器主要为飞利浦IU22,其他另有百胜Mylab90、GELogiq9及西门子S3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谱7~12MHz。1.3方法。患者均于术前行超声检查,选取线阵探头,调节至设定的腮腺条件,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充分暴露腮腺组织,连续多切面扫查腮腺内肿瘤,记录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囊性区及血流信号等。1.4血流丰富程度判断标准。参照Martinoli分级标准,将血流丰富程度分为4级:Ⅰ级,无彩色血流信号;Ⅱ级,偶尔出现短暂的彩色血流信号或在其中心见到一只血管;Ⅲ级,出现多点彩色血流信号或有管壁清晰的血管穿过肿块;Ⅳ级,肿块内见大量的血流信号[3]。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