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21:26: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产业内贸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产业内贸易分析论文
一、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产业内贸易的度量有较多的方法,本文选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测定公式来计算和分析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情况。
产品i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其中,Ai——产品i的产业内贸易指数;A——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i——产品i的出口额;M;——产品i的进口额通过对2001—2003年贸易数据进行SITC两位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发现,20012003年我国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已分别达到52.92%、51.57%、50.55%。如果简单地以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还是小于50%来区分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那么,除未分类产品(SITC9)~b,2001—2003年我国产业内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分别为58.45%61.49%、59.56%,产业内贸易已占有较高的份额。
以我国23类主要的进出口产品(该类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大于1%)分析,我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的主要产品类别包括: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SITC74);陆路车辆(SITC78);摄影器材、光学物品及钟表(SITC88)等(见表1),这三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在三个年度里都在80%以上进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比重最高的产品类别是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SrI℃77),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在70%左右。
根据克劳斯(Krause,1987)和帕克(Park,1991)的分类方法,工业制成品按照要素密集度可分为自然资源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类型①。我国从事产业内贸易的主要产品类别,除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SITC65)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其余产品大都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尤其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这反映出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进行着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二、我国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分析
产业内贸易分析论文
一、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产业内贸易的度量有较多的方法,本文选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测定公式来计算和分析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情况。
产品i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其中,Ai——产品i的产业内贸易指数;A——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i——产品i的出口额;M;——产品i的进口额通过对2001—2003年贸易数据进行SITC两位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发现,20012003年我国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已分别达到52.92%、51.57%、50.55%。如果简单地以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还是小于50%来区分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那么,除未分类产品(SITC9)~b,2001—2003年我国产业内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分别为58.45%61.49%、59.56%,产业内贸易已占有较高的份额。
以我国23类主要的进出口产品(该类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大于1%)分析,我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的主要产品类别包括: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SITC74);陆路车辆(SITC78);摄影器材、光学物品及钟表(SITC88)等(见表1),这三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在三个年度里都在80%以上进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比重最高的产品类别是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SrI℃77),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在70%左右。
根据克劳斯(Krause,1987)和帕克(Park,1991)的分类方法,工业制成品按照要素密集度可分为自然资源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类型①。我国从事产业内贸易的主要产品类别,除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SITC65)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其余产品大都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尤其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这反映出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进行着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二、我国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分析
论区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
东盟自由贸易区从1967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35年的发展历程,被视为发展中国家间最成功的区域性组织之一。虽然人们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盟经济合作的评价不一,但东盟各国的经济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出台使东盟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东盟经济合作的步伐加快了。
众所周知,自由贸易在长期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中短期,尤其是那些原来贸易保护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加入自由贸易区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调整成本)。因为关税的取消、贸易壁垒的消除总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重新配置。然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那些原来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会发展壮大,而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则终将被淘汰,从而导致一些产业的部分资本荒置和劳动力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在执行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决心和行动。但是,如果区内贸易的扩大主要来自产业内贸易,那么,各国加入自由贸易区的成本就比较低(DixonandMenon,1995)。因为产业内贸易并不是导致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而是在同一个产业内流动,是产业内的专业化,其资本和劳动力的变动更容易适应新环境(Krugman,1981)。因此,本人认为东盟区域贸易合作,区内贸易的扩大主要是以何种形式——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东盟的区内贸易
自1994年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正式实施以来,在区内关税减免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截止到2001年5月,其CEPT(CommonEffectivePreferentialTariffScheme)(注:CEPT称为《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运行机制。CEPT产品包括四类,即列入清单产品、暂时例外产品、一般例外产品和敏感产品。)产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由1993年的12.76%下降到2001年的3.21%,而且有98.3%的商品属于“CEPT列入清单”,其中92.7%商品的关税在5%以下。2000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内贸易总额为1595.91亿美元(注:2000年泰国区内贸易的进出口值只包括头9个月的数据。),比1993年增加了93.58%。同时,2000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比重为22.32%,比1993年提高了3.1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19%。因此,从区内贸易比重来看,东盟区域贸易合作在扩大区内贸易上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当然,东盟区域贸易合作对各成员国的影响是不同的。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区内贸易比重有所下降,虽然文莱的区内贸易比重居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首位,但其区内贸易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却很低,只有0.74%,而且文莱的出口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变化起伏较大。而印尼、菲律宾和泰国的区内贸易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6.67%、7.92%和4.79%,说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区域内原先贸易保护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加强了同区域内其他国家的贸易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扩大经济规模,增强其出口产品在区域内的竞争力。
二、产业内贸易指标
对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经验性和统计性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涉及经济一体化对贸易专业化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有沃顿恩(Verdoorn,1960)、米歇里(Michaely,1962)、巴拉萨(1966)、格鲁伯和劳艾德(GrubelandLloyd,1975)等,他们都建立了各自的测量指标。其中,格鲁伯-劳艾德指标(Grubel-LloydIndex)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产业内贸易测量指标,简称GL,其表达式如下:
大豆产业内贸易现状研究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大豆是中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中国的大豆生产和贸易曾位列世界第一,但1995年至今中国由原来的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而美国则成为中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家之一。从分析得到,中美的大豆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接近产业间贸易,为了提高中美大豆产业内的贸易,中国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贸易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中美大豆产业内贸易水平,使中美的大豆产业内贸易再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中美大豆贸易;产业内贸易
一、中美大豆产业内贸易现状
(一)中国大豆生产现状
目前每年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将近达到1亿亩,大豆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方、黄淮和东北三个区域,东北是春大豆,黄淮是夏大豆,南方为春夏大豆每年的产量约1350万吨。中国大豆种植面积60%左右在黑龙江省,而九三区域则是黑龙江省大豆的主要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在九三区域中达到了1000万亩以上,每年的产量达到150万吨,产量占中国总量的11%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历史最高点出现在2005年,播种面积为9591千公顷,产量历史最高点出现在2004年的1740万吨,2000—2012年间平均为1516万吨,且近两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未来大豆产量估计将会在1200~1500万吨之间徘徊。
(二)中美大豆贸易现状
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歧论文
摘要: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解释相似要素密集度假定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与完全竞争可以解释不同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研究使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更为密切一些。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新Heckscher-Ohlin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上的分歧源自于新贸易理论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对产业内贸易性质的不同理解。新贸易理论(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分析方法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相似要素密集度(similarfactorintensity)产品的交换。理想状态下的产业内贸易产品被称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产品”(perfectly-intraindustrygoods),指在任一相同的要素价格下,贸易产品都具有完全相同的要素密集度(identicalfactorintensity)。新Heckscher-Ohlin理论则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同一产业内不同质量产品品种的交换,而不同质量产品品种的要素密集度却是不同的。本文分别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观点及争议进行分析。
一、新贸易理论在相似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新贸易理论在产业内贸易研究方面考虑的是产品的水平差异性,即分析相似或相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在存在水平差异时的交换,其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内贸易活动主要发生在技术水平、要素禀赋和收入水平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模型包括Krugman(1979)、Lancaster(1980)、Brander和Krugman(1983)等。这些研究的结果认为规模经济、产品多样性、消费者偏好等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Krugman(1979)将基于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Dixit和Stiglits(1977)封闭经济下的分析扩展为开放经济的分析,证明了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的相互作用是促使国际贸易以产业内贸易形式发生的独立原因。该模型在需求方面假定,每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相同,而且所有品种都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即每增加一单位任何品种的消费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是相同的,并且消费的品种越多,总效用增加越多。该模型在供给方面假定,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产品所有品种的生产函数相同并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每一个产品品种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即厂商数目和产品的品种数相同,每一个厂商也都试图分割市场以形成自己的垄断力量。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每个国家消费者可得到的产品品种种类和规模经济的利用程度都受制于各自国家的市场规模。因此,通过国际贸易创建更大的一体化市场,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产品品种种类,并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从而增进各国福利。该模型认为,在存在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性的条件下,即使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也能开展产业内贸易活动,并且这种贸易会增进两国的福利。
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东盟自由贸易区从1967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35年的发展历程,被视为发展中国家间最成功的区域性组织之一。虽然人们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盟经济合作的评价不一,但东盟各国的经济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出台使东盟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东盟经济合作的步伐加快了。
众所周知,自由贸易在长期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中短期,尤其是那些原来贸易保护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加入自由贸易区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调整成本)。因为关税的取消、贸易壁垒的消除总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重新配置。然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那些原来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会发展壮大,而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则终将被淘汰,从而导致一些产业的部分资本荒置和劳动力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在执行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决心和行动。但是,如果区内贸易的扩大主要来自产业内贸易,那么,各国加入自由贸易区的成本就比较低(DixonandMenon,1995)。因为产业内贸易并不是导致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而是在同一个产业内流动,是产业内的专业化,其资本和劳动力的变动更容易适应新环境(Krugman,1981)。因此,本人认为东盟区域贸易合作,区内贸易的扩大主要是以何种形式——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东盟的区内贸易
自1994年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正式实施以来,在区内关税减免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截止到2001年5月,其CEPT(CommonEffectivePreferentialTariffScheme)(注:CEPT称为《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运行机制。CEPT产品包括四类,即列入清单产品、暂时例外产品、一般例外产品和敏感产品。)产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由1993年的12.76%下降到2001年的3.21%,而且有98.3%的商品属于“CEPT列入清单”,其中92.7%商品的关税在5%以下。2000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内贸易总额为1595.91亿美元(注:2000年泰国区内贸易的进出口值只包括头9个月的数据。),比1993年增加了93.58%。同时,2000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比重为22.32%,比1993年提高了3.1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19%。因此,从区内贸易比重来看,东盟区域贸易合作在扩大区内贸易上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当然,东盟区域贸易合作对各成员国的影响是不同的。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区内贸易比重有所下降,虽然文莱的区内贸易比重居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首位,但其区内贸易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却很低,只有0.74%,而且文莱的出口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变化起伏较大。而印尼、菲律宾和泰国的区内贸易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6.67%、7.92%和4.79%,说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区域内原先贸易保护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加强了同区域内其他国家的贸易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扩大经济规模,增强其出口产品在区域内的竞争力。
二、产业内贸易指标
对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经验性和统计性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涉及经济一体化对贸易专业化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有沃顿恩(Verdoorn,1960)、米歇里(Michaely,1962)、巴拉萨(1966)、格鲁伯和劳艾德(GrubelandLloyd,1975)等,他们都建立了各自的测量指标。其中,格鲁伯-劳艾德指标(Grubel-LloydIndex)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产业内贸易测量指标,简称GL,其表达式如下:
双边产业内贸易视角下的贸易影响论文
一、世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
产业内贸易是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同一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多样化、消费的互相替代性、要素的投入、生产过程与方法的相似性、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等。20世纪中叶以后,第三次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大大促进了使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由产业间和垂直型变化为产业内和水平型,不断促使国际贸易由产业间的贸易转变为产业内贸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内贸易中占整个贸易比例呈现增加的态势,如1970—1980间,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分别增加了5.4%、1.4%、3.6%;当然,伴随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内贸易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国家也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制定相关政策,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发展。
(一)世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分析
纵观世界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从产业间贸易,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化分工的进一步提升和细化,面对市场的消费需求,在产业内贸易,推进了同质和不同质产品发展,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各不相同。对于发达国家,在战后不断升级了产业结构,为世界经中心发展打下了基础,也影响和决定了在产业内贸易中的主导。近年来,在制成品贸易中,据世界银行相关统计,发达国家占有重要地位,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图1所示,国外一些发达国家2012年的年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角色中处于边缘地位,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产业政策,大力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从世界产业内贸易纵向时间序列看,一些工业化国家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都呈现增加态势。
(二)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不断提高了人民收入水平,积极加强了与国外的联系,增强了对外贸易,也增加了产业内贸易发展,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亚洲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为德国、俄国、英国,北美达是美国和加拿大,非洲较少。近年来,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进步,与法国、马来西亚、韩国等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大多是亚洲国家,欧盟、北美较少。在制成品贸易中,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和德国,产业内贸易有一定发展,但未居于主导地位。
产业内贸易机制毕业论文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二战以后,这种新的贸易形式发展十分迅速,在当代的国际经济活动中,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分工、促进新兴和主导产业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贸易模式上,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每一个企业不会去生产完整系列的产品,而会生产某种具有专业化的产品,即专门生产一定的差异产品,这样就会发生以差异产品为内容的产业内贸易。而当代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使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出现了复杂化。因此,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对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对外贸易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的指标是1975年由GrubelHerbert&P.J.Lloyd给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许多研究发现,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水平又高于非新兴工业化国家,如表1所示。
表1世界各国(地区)产业内贸易指数(1978年)
非新兴工新兴工业化工业化
中日产业内贸易研究实证分析
一、引言
在中日贸易迅速发展、中日的经济地位贸易地位日益上升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弄清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各个产业的贸易究竟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特征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特征。以此来对中日两国的贸易进行趋势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数据的选取在选取数据上一般可以采用联合国SITC分类方法,把中日进行贸易的商品分为10个类别。其中,0~4类商品称为传统产品或者初级产品;第5类和第7类商品称为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品;第6类和第8类商品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第9类商品为非常规商品。这种分类方法比较容易划分商品类型。本文选取2010-2015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数据来源为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2、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1)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指数)该指数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标,该公式如下:GLi=1-Xi-Mi/(Xi+Mi)(1)式中GLi表示中日两国i产品的产业贸易指数;Xi表示某年第i类产品的出口额,Mi表示某年第i类产品的进口额。G-L指数取值范围为[0,1],即当GLi=1时代表两国i产品为完全产业内贸易,GLi=0时代表两国产品则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2)边际产业贸易内指数(MIIT指数)G-L指数仅仅只能衡量静态的产业内贸易指标,在不同的时的时期内G-L指数不能反映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化,所以单单运用G-L指数反映中日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是片面的。因此运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基于贸易的流量来度量产业内贸易变动,弥补了G-L指数本身的缺陷问题。MIIT公式为:MIITi=1-ΔX1-ΔM1ΔXi+ΔMi(2)其中MIITi为中日两国i产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ΔXi为出口额的变化量,ΔMi为进口额变化量。MIIT的取值范围为[0,1],MIITi=1代表中日两国i产品边际贸易的部分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MIITi=0代表中日两国i产品边际贸易部分为完全产业间贸易,当MI-IT>0.5时,表明产业内贸易引起贸易增量,反之则由产业间贸易引起。3、计算结果及分析(1)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分析根据公式(1)计算出我国在2010-2015年间与日本的SITC0~SITC9各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见表1)。表1计算出在SITC0-9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中日在SITC3润滑油、矿物燃料及有关原料,SITC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以及SITC7机械和运输设备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很高,并且SITC3波动幅度不大,而SITC6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递增,其中SITC0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以及SITC9没有分类的其他产品产业内指数接近0,表明这两类商品之间中日存在产业间贸易,但是SITC0类产品有上升的趋势,SITC1饮料及烟类从2010年的产业内指数小于0.5到2015年的0.87693即从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并且2014-2015年这一年上升幅度高达56.18%,SITC2燃料以及非食用粗原料一直维持在0.50-0.62左右,这种类型的产品拥有比较低水平的产业内贸易,SITC4动植物油脂从2010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自2011年开始均为产业间贸易水平,并且指数逐年下降。SITC5未列名化学名及有关产品从产业间贸易逐渐转为产业内贸易,而SITC8杂项产品一直稳定在0.6以上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再将SITC0-9商品分为SITC0-4初级产品和SITC5-8工业制成品两个大类别分别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中日两国间初级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均高于0.5,均是产业内贸易,初级产品产业内指数呈波动趋势,但幅度较小,说明中国在初级产品领域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但优势不不明显。工业制成品自2010年开始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上涨,2015年则高达0.94684,说明中国在工业制成品方面的竞争力逐年增加,上升趋势明显。着说明日本由于地理因素以及资源缺乏,虽然科技方面可能较中国具有优势,但是总体上看由于“地小物薄”可能在国际贸易间处于劣势地位。(2)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分析由于G-L指数本身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不能反映一个产业内贸易的变化情况,因此在研究中引入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日两国的10大类产品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分析,表3根据两国10大类产品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反映了各个不同时期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变化情况(见表3)。由表3分析得出从总体上看2010-2015年中日两国的10大类产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均有明显的波动,SITC0,SITC3,SITC9在各个时期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数值均极小,表明了这几类产品贸易变化是由产业间贸易所引起的SITC1,SITC2,SITC4,SITC5,SITC7,SITC8虽然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幅度较大,但是平均值依然小于0.5,所以这几类产品变化也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SITC6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并且,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值大于0.5,其贸易变化由产业内贸易引起。综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总体上大致来说中国与日本之间各大类产品的贸易逐步有要素禀赋差异的产业间贸易向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发展,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贸易产品的范围逐渐扩大,产业内贸易成为中日两国贸易的主要形式,并且趋势不断增强。(3)中国与日本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动因分析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中国与日本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近几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逐步增强,导致日元与人民币的升值,于是中国和日本于是加快了对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以生产为导向的直接投资带动了两国产业结构相应的调整,随着外商投资进一步扩大,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日两国间在原有垂直分工的基础上,水平分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表现的形式为产业内产品、零部件专业化,分工化。中国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生产工厂,由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内贸易计量结果表现为从产业间贸易转为较高水平的产业内贸易。第二,中国与日本的人均GDP的提高奠定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中国人均GDP的提高密不可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两国对农产品和初级产品需求量减少对各种制成品需求上升,人均GDP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变体产品需求增大,即人均GDP变化与各制成品需求量呈正相关,人均GDP越高,需求量越大,促使产品的差别化发展,促进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的不断发展。为了检验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我们选取2010-2015年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样本,选取Y为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选取X为2010-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以美元计)。用EVIEWS7.2回归结果表明2010-2015年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人均GDP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意味着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中日之间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也不断提高,随着各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意味着中国与日本的产业内贸易增长是一个长期趋势,因为中日两国的经济水平毫无疑问将不断增强。
三、影响中国与日本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
1、有利于中国与日本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首先,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巨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市场潜力是中国在与日本进行产业内贸易中获取利益的根本保障。在进行产业内贸易时,同一产业内的不同类型的产品的产品附加值不同,因此各国在生产和销售产品的环节都试图增加产品附加值,在产业内贸易中,国际化分工的形成的因素和条件有很大的偶然性,当中国与日本生产相同类型的产品不同的品种时,假设其中一国率先获得规模经济,在成本或者是价格上获得优势后,这个品种生产会停留在这个国家。中国的巨大的市场规模,为中国在于日本进行产业内贸易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次,根据以往学者对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可以得知一个国家的双边贸易额与国家经济规模(以GDP计)是正向关系,与距离成反向关系,距离的越增大,会影响双方的贸易规模,中国与日本作为世界上比较有经济实力的两个经济大国,相比中国与欧美之间的地理距离要近的多,因此,较近的地理距离促使两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的进行,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提供了现实基础。2、限制中国与日本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首先,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以及日本的对中政策限制了中日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日本近些年不承认侵华战争的事实,日本国内右派对中的消极政策,致使中国居民产生了抵制日货的情绪,这大大减少了中国对日本商品的进口,使得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往来蒙上了一层阴影,当今世界是一个对外开放,互惠互利的世界,如果日本对待中国的态度不够积极势必会大大阻碍中国与日本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其次,中国的落后的产业结构制约了中国与日本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政策重点是建立健全的产业体系,消除产业结构断层。着重以劳动和资金的投入为主要手段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忽视了技术进步,国际间的分工合作在产业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是的中国的产业结构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的产业结构,这和产业内贸易的基本要求:国际水平分工,产品差别化不太吻合。最后,中国产业未普及先进的生产方式也是制约中日产业内贸易的重大因素。在日本的大多数行业实行JIT(准时制生产方式),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JIT是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首先暴露出生产过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费,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淘汰、调整,达到降低各环节的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这就使得日本的多数企业在生产产品时达到零库存、准备的时间短、生产的提前期短、零部件的搬运量低、机器损坏小使得产业利润达到最大化。而中国的产业大部分实行集体大批量生产,会浪费多余的劳动力和资本,未能充分利用,这大大限制了中国在于日本进行产业内贸易时所获得的利润。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解释相似要素密集度假定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与完全竞争可以解释不同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研究使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更为密切一些。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新Heckscher-Ohlin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上的分歧源自于新贸易理论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对产业内贸易性质的不同理解。新贸易理论(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分析方法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相似要素密集度(similarfactorintensity)产品的交换。理想状态下的产业内贸易产品被称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产品”(perfectly-intraindustrygoods),指在任一相同的要素价格下,贸易产品都具有完全相同的要素密集度(identicalfactorintensity)。新Heckscher-Ohlin理论则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同一产业内不同质量产品品种的交换,而不同质量产品品种的要素密集度却是不同的。本文分别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观点及争议进行分析。
一、新贸易理论在相似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新贸易理论在产业内贸易研究方面考虑的是产品的水平差异性,即分析相似或相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在存在水平差异时的交换,其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内贸易活动主要发生在技术水平、要素禀赋和收入水平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模型包括Krugman(1979)、Lancaster(1980)、Brander和Krugman(1983)等。这些研究的结果认为规模经济、产品多样性、消费者偏好等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Krugman(1979)将基于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Dixit和Stiglits(1977)封闭经济下的分析扩展为开放经济的分析,证明了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的相互作用是促使国际贸易以产业内贸易形式发生的独立原因。该模型在需求方面假定,每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相同,而且所有品种都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即每增加一单位任何品种的消费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是相同的,并且消费的品种越多,总效用增加越多。该模型在供给方面假定,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产品所有品种的生产函数相同并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每一个产品品种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即厂商数目和产品的品种数相同,每一个厂商也都试图分割市场以形成自己的垄断力量。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每个国家消费者可得到的产品品种种类和规模经济的利用程度都受制于各自国家的市场规模。因此,通过国际贸易创建更大的一体化市场,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产品品种种类,并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从而增进各国福利。该模型认为,在存在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性的条件下,即使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也能开展产业内贸易活动,并且这种贸易会增进两国的福利。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产业投融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