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20:51: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产业集群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升级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的产业增长。这一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地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中小企业走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进而成为意大利经济的特色与支柱。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类似于“第三意大利”曾经经历过的发展瓶颈,从历史角度比较浙江与“第三意大利”,从中发现二者异同点,总结“第三意大利”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调整,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比较“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

“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在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且在迎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承接的挑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对比二者会发现在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政府支持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2.1相似点

查看全文

产业集群演化论文

[摘要]分工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性制度安排,分工的制度效应在于分工制度和产业集群演化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集群是以完善分工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所以产业集群是一种以降低交易费用、带来递增收益为目的的制度安排与组织创新。产业集群既促进了分工合作,又降低了交易成本。基于分工的制度变迁推动了产业集群升级。

[关键词]分工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制度变迁

一、分工促进产业集群演化的制度效应

分工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是人力投入的特定组织形式,是一种生产性制度安排。分析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不能忽视分工的制度效应。这种效应主要在于:分工制度规定各投入要素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新古典经济学派通常关注于既定的稀缺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稳定增长和静态特征,由于各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减,经济增长的路径是越来越“绷紧的”(tightening)。而产业集群中的分工制度为改造投入要素的质和量提供了内在积累机制,为不断扩大各投入要素的作用提供了内在组织与刺激机制,由此产生收益递增以抵抗收益递减趋势,产业集群使经济增长的路径可以越来越“拓宽”(widening)。因此,分工制度如果是完善的,则产业集群能达到较高水平;反过来,如果产业集群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和速度,则其分工制度一定是相当完善的;分工制度决定着产业集群演化所处的状态。大量历史经验表明,产业集群演化并不是平滑和谐的过程,而是具有高涨、平稳、停滞、衰退等各种状态的波动过程。产业集群发展究竟处于何种状态,这取决于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政治、法律、社会制度对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所规定的限度,而这个限度又是具体地集中到分工制度上来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

例如,在我国东部沿海各地,在土地、人口、自然资源等方面都没有显著变化,而产业集群发展状态却出现很大差距。一方面,在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由于较早提供了对外开放政策,在税收制度、贸易开放制度和自由市场制度的建设上起步最早,表现在分工制度上,是制造业内部分工大为深化,较深地融入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链条,使得企业间的社会分工、行业间的产业分工和地区间的区域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业集群发展呈现高涨状态;另一方面,辽宁、河北等北部沿海省份,改革开放的进度相对于南方较慢,在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制度建设、贸易开放制度等方面相对落后,致使分工制度的局限性比较明显,分工制度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也受到局限,在山东、河北、辽宁等省份,产业集群的数量、规模和发展态势,比广东、浙江、福建、江苏要落后许多。

分工促进产业集群演化的制度效应就在于降低交易费用。分工制度是否完善,决定了交易费用的大小。完善的分工制度存在于一国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指有利于分工深化的各种组织制度和与之相关的政治、法律、社会制度比较健全。社会分工自身会增加交易费用,但完善的分工制度则会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就是以完善分工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

查看全文

产业集群模式研究论文

一、两种集群对发展中国家FDI拉动效应的差异

目前,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外源型集群虽然产成品的科技含量略高,但实际只侧重于高科技产品的简单组装等劳动密集环节,不掌握核心技术,对比内生型集群和外源型集群的产业结构的优劣,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来说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所以,内生型集群与外源型集群的差异,不在于产业结构,而是由于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根本性区别,导致二者对发展中国家FDI的拉动能力有明显的差距:

1.企业剩余的最终流向不同

外源型集群与“草根型”的本土企业实际上是生存于两种不同的市场秩序、政治伦理框架之下,分厂的存在意义是将落后地区市场秩序中能攫取的利润,输送到更稳定、更完善的发达地区市场秩序之下,并借助发达地区市场秩序这一最重要的制度环境要素,求得更大的发展。所以,两种集群内企业剩余的最终流向是不同的。

2.技术整合能力的控制者不同

技术整合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研发中心、总部、市场总部等设在发达地区,不仅仅是人力资本、市场网络等要素的作用,法律秩序的完备性、社会发展水平等制度环境要素的作用同样重要。

查看全文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论文

摘要:比较“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的增长模式,从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方面发现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就两者的区别来看,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有其不容忽视的劣势。对此,要借鉴“第三意大利”成功的经验,使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得以升级转变,从中求得飞跃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第三意大利”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的产业增长。这一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地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中小企业走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进而成为意大利经济的特色与支柱。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类似于“第三意大利”曾经经历过的发展瓶颈,从历史角度比较浙江与“第三意大利”,从中发现二者异同点,总结“第三意大利”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调整,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比较“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

查看全文

产业集群战略实施初探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以其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巨大生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备受瞩目。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德州,随着工贸带动战略的全面实施,目前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的知名品牌。但是德州工业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而从产业集群的效应来看,产业集群战略是解决德州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发展新突破的有效途径。

一、德州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业集群战略的适用性

在工业化过程中,受历史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德州工业从总体上讲,经济总量小、工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外向度低,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具体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专业化、特色化较差

德州工业在纺织、机械、玻璃钢、食品、太阳能等产业上虽已形成一定规模,有一定影响,但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产业虽有区域性聚集现象,但总体上缺乏区域功能定位和工业布局的统一规划,造成区域功能杂乱无序,不同产业犬牙交错,使得产业特色难以凸现出来。

(二)产业链短,关联度低

查看全文

国内产业集群及途径思考

一般来说,民族地区受制于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尽管民族地区存在集群经济,但目前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相关职能部门重视必不可少。对于民族地区集群发展的研究,当前大多只是停留在发展集群对民族地区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层面,而对于如何促进其产生、成长和发展却难以展开深入的研究。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问题一是企业的趋同性很强,差异化不明显;二是企业的一体化程度高,而专业化低;三是外部环境较差。可见,民族地区的产业集群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同时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引导民族地区的产业集群往好的方向发展是问题的核心。

一、产业集群的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产业集群的理论与现实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某一特定领城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城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它就具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内在机制促使其进一步的成长,不仅使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而且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集群也表现出特有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节约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内企业大部分交易在群内进行,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关系密切,可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二是产业集群有利于获得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三是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集群内,大量专业化的企业集聚在一地,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四是产业集群有利于推动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集聚加剧了竞争,而竞争是增进企业生存活力的重要因素。五是产业集群有利于创造学习与创新环境。产业集群具有更高的学习与创新效率,主要表现在知识、信息的快速流动和新企业的快速产生与成长方面。

可以说,产业集群是聚集经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产业集群表明在有意识引导本地相关主体,如企业、居民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大量企业聚集在一起能够促进企业有效地信息交流,特别是面对面的交流。这些信息也包括促进废料再生利用的信息、清洁生产的技术信息、循环经济发展的信息等,这样可以使企业或潜在的创业者及时了解到相关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因而有利于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的发展。另外,在特定地域内多数企业集中,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可以以产业集群为空间组织形式,不能够走分散化的老路,有些地区乡镇企业分散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就是明证。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同时也必须走循环经济的道路。环境问题是有些传统产业集群的瓶颈,所以要运用循环经济的有些理念来发展集群,实现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集群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

查看全文

产业集群调研报告

一、引言

综览当今世界上众多富裕的区域,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而实现的。美国境内比较均匀地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各类产业集群,一些州还有多个不同的产业集群;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境内都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各类产业集群;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较富裕地区亦不例外,如印度、墨西哥、印尼、巴西等国的一些富裕地区基本上是产业集群发展得较好的地区。正如斯科特与斯多波所言,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被创造出来的。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使得产业集群创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财富。目前国内外关于以特色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以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对快速发展的区域出现的产业集群特征进行广泛的研究,由于它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受到各国各地及其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台州目前已经发展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总的创新能力还较薄弱,因此提高台州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台州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经济机理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一批能独立于国内和国外整体经济形势而发展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当国内和国际经济陷入衰退和停滞的时候,这些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势头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在新一轮经济高潮中表现出比其它地区高得多的发展速度。这些产业集群在国际上以美国硅谷最典型,国内则以台湾地区的新竹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最为突出。

新兴产业集聚不但包含了区域内直接从事某一特定产业的生产和经营企业,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对其存在和发展起直接和间接支撑作用的各种行为主体,比如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客户和行会等。实际上,任何产业集聚体的发展都不是某一孤立的行为主体所能完成的,其发展都可以看作是区域内外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产业集聚只不过是保证各种行为主体相互间各种活动具有更高效率的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

查看全文

产业集群中战略联盟

产业集群与战略联盟

(一)集群对地区竞争优势的影响

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一词,之后又在1998年发表的《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新的高峰,他认为,产业集群往往从三个方面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

提高该区域成员企业的生产率,具体表现为:集群提高了企业专业化程度;空间的临近性、技术联系和人际关系使技术和专业化知识在集群更好地传播和积累;集群可以促进产品互补和联合营销;同时集群会给面临相同环境的竞争者带来强大的激励效应。

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增强了创新能力。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使之成为创新中心。同时近距离的观察模仿,使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管理方式得到迅速扩散,增强了企业快速反应的能力和灵活性。集群有利于判定创新需求,降低参与者在获取信息上的花费,更能灵活地将创新机会转化为运营和战略优势,从而带来未来生产率的增长。

促进新企业的建立。集群提供了更丰富的资产、技术、投入和员工配置,从而能够降低新企业进入的门槛,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

查看全文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第三意大利”

论文摘要:比较“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的增长模式,从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方面发现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就两者的区别来看,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有其不容忽视的劣势。对此,要借鉴“第三意大利”成功的经验,使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得以升级转变,从中求得飞跃发展。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的产业增长。这一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地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中小企业走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进而成为意大利经济的特色与支柱。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类似于“第三意大利”曾经经历过的发展瓶颈,从历史角度比较浙江与“第三意大利”,从中发现二者异同点,总结“第三意大利”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调整,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比较“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

查看全文

推动动漫产业集群化

动漫产品的开发具有前期投入高,后期复制成本低,衍生品的市场潜力极大的特点,具有长尾效应。正是因为动漫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有着区别于其它产业的特性,所以必须区别对待,在动漫产业发展和集群化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遵循动漫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经济学家波特的理论,所谓产业集群,即在某一个具体产业里相互发生关系的市场主体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集中的现象。产业集群有着巨大的规模效应,可以产业协同效应,增强竞争中的博弈通力,许多动漫企业的集聚可以促进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减少市场交易成本。动漫产业集群要想形成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是以动漫产业为核心的,而非鱼龙混杂,这是集群最核心的要求,也是整个集群的骨骼。第二,这些同行业的动漫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或是竞争,或是产业链的上下游,互为客户,从而形成盘根错节的脉络关系。最后,产业集群是有机的、复杂的一个综合体。在这个集群里,不光有动漫企业,同时还有服务于产业发展的相关政府、金融、中介机构,比如政府、银行、商会、展厅、影院等。从面使这个集群形成一个复杂有机的生态系统。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也日渐形成集群化现象,而且动漫的上游产业:动漫软件产业集中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以上海和广东为主,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人们对娱乐产品的需要更大、更广,对动漫产品和相关衍生品的消费量更大,而且东部人才集聚,软件人才和动漫开发的环境较好。

动漫原创产品开发

作为一个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动漫的生命力是与原创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原创,动漫产业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加强动漫原创产品的开发,才能使动漫产业有着源源不断的发展源动力,才能不断的开拓市场和发展疆域,原创是动漫的灵魂。要想推进动漫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必须为动漫原创产品的开发为基点。

(一)动漫企业要加强原创开发投入

作为动漫产业,要对原创引起充分的重视,在原创产品的开发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以支持原创动漫产品的制作和开发。没有好的动漫产品,就不能吸引消费者,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后续的一系列的下游产业的发展和衍生品的开发也将失去支撑。动漫产品的原创是我国的一大弱项,是发展中的软肋。其实不是不重视,也不是没有原创,只是原创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差,空有量,而没有质的提高,而且模仿的意味较强,真正的创作稀缺,难以给人们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多是昙花一现。没有鲜明的特征,没有文化背景依托的动漫原创是不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我国动漫产品的一味模仿,使其不具有区别性。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浩渺的历史文化,在文化中有不少的寓言、经典故事,可以作为动漫原创的题材,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故事和人物,不仅能缩短消费者接受的时间,让其第一时间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而且也能继续发扬我国的悠久文化。总之,一定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文化资源,创建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产品。这就要求创作者要本着传播我国悠久文化的思想,结合我国的民族特色,不仅要学习国外的先进制度和技术,以及对情节和角色方面的处理,更要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优势和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在场景布局背景设计等领域结合我国民族特色风景,创作有民族特色的动漫画作品。

(二)提高动漫创作者的素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