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16:09: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产科护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产科护理

产科中的护理探析

【关键词】整体护理;产科护理

1实施办法

1.1改善服务环境设立温馨病室,室内设施齐全。房间内张贴温馨提示,卡通宝贝图画,备有产妇餐随时送餐。24h供应热水,让环境适合产妇待产、分娩、产后康复,使产妇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1.2实施人性化服务(1)产妇入院后护士与其共同制定护理计划根据产妇所处的产前、产时和产后不同阶段,不断修订、充实、调整护理计划内容,同时护士给予产妇解释、示范并进行具体指导。(2)当产妇进入产程有专职的助产士与家属共同参与全程的陪护,给予心理支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监护胎儿宫内安全。指导孕妇宫缩时可深呼吸,宫缩缓解时给以全身放松,助产士帮助产妇并教会家属配合按摩子宫,缓解疼痛,使产妇及家属在助产士的指导下轻松安全地完成分娩过程,增加自然分娩的成功率。(3)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产妇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乳汁淤积者,责任护士立即给予指导,让家属和产妇亲自动手热敷、按摩乳房、挤奶,并督促产妇增加新生儿的哺乳次数,尽快消除乳胀。

1.3重视健康教育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有反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使孕产妇及家属均随时了解产前、产时、产后的相关知识,让其对分娩有更多的了解。设计多种健康教育处方和图文,免费提供各种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让孕产妇及家属全面掌握围产期各种保健知识,教会产妇如何掌握有关知识和配合助产士的工作。

1.4开展产科远程服务教会产妇及家属为新生儿抚触,设立新生儿游泳。开展亲子服务。产后电话回访,提供咨询电话,开放“网络妈妈”产后上门探视,指导产妇形体训练,教其育婴知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也使围产医学从分娩、产后护理扩展到了整个围产期。

查看全文

浅谈妇产科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浅谈妇产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选择120例产妇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对于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增强产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改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干预;孕妇;分娩

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其往往产生焦虑、害怕等情绪,一旦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不利于分娩的进行[1]。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为产妇开展全面综合的护理服务,改善产妇焦急、害怕等情绪,减轻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抽选60例产妇进行探讨,选择优质护理,获得了良好效果,整理归纳包括。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医院2017年1月至10月妇产科接收的120例孕妇进行分析,平均分组。实验组年龄20-45岁;参考组年龄22-45岁。经过分析两组的基本信息,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参考组开展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2.1环境干预。产妇住院后,创建清洁卫生,优质的病室环境。护士每日按时对被褥消毒,保证其清洁。病房里有必备物品陈例:暖水壶等。随时观察产妇的情况,同时为产妇及家人讲解医院的环境,使其消除陌生感,创建温馨舒适的治疗氛围。1.2.2心理干预。产妇住院过程中,护士须对其开展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引导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对其相关检查,给予全面科学的监管与防护。此外,护士还需为产妇与家人介绍有关疾病知识与治疗方法、手术效果等,让其做好心理准备。术前,护士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改善焦虑害怕心理,使其确保放松平稳的心态进行手术。术后,护士应该备好供氧治疗仪,必要时,方便产妇及时吸氧。切口必须及时的消毒,避免感染。此外,严格监测产妇的生命征,随时掌握其身体情况。1.2.3饮食搭配。根据产妇的身体状态以及饮食爱好,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其补充足够的营养需求。告知产妇不许挑食偏食,防止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且告知选择合适的体位,建议产妇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其身体康复,有效避免伤口黏连,确保切口的干燥卫生,增强舒适度。病室勤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为其提供优质的治疗环境,改善睡眠质量[2],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康复。1.2.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为产妇加强健康知识宣教,让其全面认识到病因、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等,此外,告知其有关治疗的禁忌事项,护士能够随时全面了解产妇的临床症状,及时给予科学的治疗。1.3疗效判定。分析所有产妇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并发症等情况。总100分。1.4数据分析。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达,采用c2检验。(P<0.05)为准,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价值。

2结果

查看全文

产科护理纠纷原因

1产生纠纷的原因

1.1护理人员的问题

1.1.1护理质量的问题产科工作繁琐、周转率极高、产妇与新生儿均需观察与护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病人来住院的时间、人数、病情都难以预料,这给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压力,特别是晚夜班的护理人员一人当班时更为紧张。

1.1.2未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如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制度。未能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不能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情况。

1.1.3专业知识缺乏及实际操作能力差如产妇及家属提问不能正确作出回答及解释,静脉穿刺操作不能一次成功。判断能力差、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如遇急、危重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抢救。

1.1.4护理沟通技术欠缺①说话语气生硬、面无表情、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使产妇及家属认为护理人员缺乏医德,服务态度差,无同情心。②各项护理操作前未作解释,暴露性操作前未作任何遮掩工作,使产妇认为工作人员不尊重他人隐私权。⑧沟通缺乏技巧,不能把握有利时机,讲话不注意分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查看全文

产科病区护理管理研究

产科病区医院非常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主要收治正常分娩和因各种病理因素分娩的孕产妇,护理工作的质量关系着母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对产科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患方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不断增强,产科病区的护理风险也越来越高[1]。因此,产科护理人员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产科病区实施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产科护理风险,是产科护理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2015年以来,我们在产科病区实施了以优质护理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为一家县市级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产科一病区设置床位45张,实际开放60张;开放产床10张,每年收治孕产妇住院人次约为4530例。目前共有护理人员15名,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2.7±4.9)岁;护龄2~28年,平均护龄(11.6±3.7)年;妇产科护龄1~19年,平均护龄(7.1±3.2)年;文化程度:本科4名,大专8名,中专学历3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8名,护士3名。

1.2护理方法

建立产科护理管理组,由病区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管理组的组织领导工作;成员为3名具有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责任心和沟通协调能力的、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负责管理组的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

1.2.1完善制度。管理小组对产科病区护理工作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按照医院管理年的具体要求,制定符合本院产科病区护理实际情况的护理管理方案,主要是产科护理的安全防范管理、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规程、人员岗位职责制度、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定期检查整改制度和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等。医院给予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支持,尽量满足人员岗位充足;各职能科室和后勤部门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为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帮助。

查看全文

产科护理管理满意度分析

产科是当前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涉及到女性妊娠、分娩、难产、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女性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2]。产科属于医院众多科室中的一项风险科室,本次研究将以产科患者为对象,探讨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使用等组实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0例)以及对照组(2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27.7±2.3)岁,本组患者中初产妇166例、经产妇74例,阴道分娩105例、剖宫产1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6.9±2.5)岁,本组患者中初产妇163例、经产妇77例,阴道分娩108例、剖宫产13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在年龄、产次、分娩方式上无差异(P>0.05)。同时我院产科护理人员为30名女性,学历大专及以上者25人、中专者5人,职称为初级者18人、中级8人、高级4人;年龄≤30岁21人、31~40岁8人、>40岁1人。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产科护理管理模式完成护理管理,包括病情观察、危急护理、病房管理、护理监督、解决护理问题等常规内容。观察组则在产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如下:①风险识别:风险识别主要针对患者、工作人员以及探访人员,护理人员应该将每日产科收治的常见危重症患者设为重点监控对象,例如宫外孕、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新生儿窒息、有自杀倾向者等;同时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关注护理队伍中学历较低、能力较差、经验有所欠缺的护理人员,依据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安排护理工作;探访人员中有携带危险物品者、精神异常者、酗酒严重者、神志不清者、不遵守探视制度者等也都是产科管理中的重点风险管理内容。②风险预防: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产科每日工作内容、岗位、要求、标准以及后果等制定重点基础护理指标以及专职护理质量指标,如重点基础护理指标包括药物使用不当、药液注射外渗、输血不良反应、医源性皮肤损伤等,专职护理质量指标则包括产后出血、产后乳房胀痛、产后阴道分娩潴留等;同时管理人员依据上述指标设定相应岗位、责任的护理人员,包括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岗位护士、专职护士等多项护理岗位,划定其岗位内容、职责、标准、奖惩等具体内容,要求管理人员切实做好对上述岗位护士的管理,确保相关护士能够执行医嘱,完成各项重点基础护理指标以及专职护理质量指标的预防护理措施,统筹规划做好应急预案。③风险处理:管理人员应该确保护理人员依据查房制度做好病房巡视、护理,确保巡查护士、岗位护士、责任护士以及专职护士在具体的护理岗位上依据护理标准完成相关护理内容,若仍然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管理人员应该立即落实风险事件报告制度,在风险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刻填写《风险事件报告单》,针对风险事件的人、机、物、环、法等5个方面确定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解决方法、预后效果、警惕内容,分享风险事件的经验和教训,纠正相关人员的行为偏差。管理人员每月应该汇总当月风险事件的发生总次数,针对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人、物进行整改、奖惩、教育,避免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

查看全文

妇产科护理分层管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共计12名,均在我院妇产科工作,均为女性,年龄21~41岁,平均(33.5±5.9)岁;工龄14个月~18年,平均(8.6±1.2)年;学历组成:大专11名,本科1名。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妇产科收治的患者240例(实施分层管理前),年龄19~42岁,平均(33.6±4.5)岁;疾病类型:宫颈炎49例,阴道炎58例,盆腔炎36例,子宫肌瘤15例,人工流产36例,剖宫产46例。选取2016年1—12月妇产科收治的患者240例(实施分层管理后),年龄18~44岁,平均(33.8±4.7)岁;疾病类型:宫颈炎48例,阴道炎54例,盆腔炎37例,子宫肌瘤17例,人工流产35例,剖宫产4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从2016年1月开始,该院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具体措施为:①明确分级方法:首先建立妇产科护理工作各项制度、操作流程、标准及应急预案等,为分层管理制定制度及考核标准。采取N0-N4分级原则,结合妇产科护士入科时间、工龄、综合能力分成5个层级,其中N0级第一阶段为3个月试用期人员(该院无此阶段护士),第二阶段为工作时间为4~12个月且无护士职业证书;N1级为1~5年注册护士,中专及以上学历,N2级为5年以上注册护士或1~5年护师,中专以上学历,N3级为5年以上护师或专科护士,大专或以上学历,N4级为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大专或以上学历。建立护士分级管理档案,从业务知识、教学、操作能力、科研等各方面对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加以明确。②分组:根据护理人员情况将之划分成2个小组,每组由1名N3~N4级护士担任组长,将不同层级护士尽量平均分配到两个组内,5名不同层级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组别固定,由其在制定工作时间内对患者负责,展开整体护理。其中N1级护士辅助护理并跟着学习,接受上级护士的培训;N2护士负责为N1级护士培训、为病情轻的患者提供护理;N3级护士为年轻护士展开业务培训与教育,为重症患者展开护理;N4级护士全面把握护理工作,及时为其他护士提供帮助与指导。③培训:结合妇产科护理工作特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护理部组织展开操作训练、专科讲课及护理查房。科室内应用“一对一”方式对护士分层培训,由上一层级护士负责对相邻下一层级护士培训。培训内容完全根据《四川省护士技术操作》中相应内容展开,包括临床护理工作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沟通交流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应急处理能力、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协助治疗、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服务能力;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培训,技术操作、理论知识等。④适时调整:为护士制定合理、个性化的培训方法,定期展开医师、患者关于护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护士反馈,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

1.3观察指标

查看全文

妇产科护理管理效果探析

临床医学四大学科之一包括妇产科。在临床医学中妇产科的工作内容十分繁杂,而且具有比较大的临床风险,所以说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心理压力也比较大[1]。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产科护理质量。采用何种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管理一直是临床重点研究的问题。该次研究以该院妇产科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该院妇产科为研究对象,2017年1—6月妇产科进行柔性管理,将其设置为观察组;2014年1—6月妇产科进行传统的护理管理,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30例护理人员接受传统管理模式管理,观察组30例护理人员接受柔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管理,具体管理方式为:①行政方式,依靠医院内部行政组织权威,通过下达命令以及下达指示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2]。②思想教育,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宣传、沟通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观察组进行柔性护理管理,具体管理方式为。1.2.1以人文护理为主,加强素质建设组织妇产科护理人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与掌握新技术并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学习,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建设。强调以人文护理为主,以此实现让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3]。1.2.2民主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决策,在讨论问题时实施“群言堂”,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中,各抒己见[4]。另外,在科室内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护理人员营造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遵循互相尊重原则以及公平原则,让大家有平台和渠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发表与工作相关的意见,提出自己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以及护理管理的建议,管理人员要积极采纳科学合理的建议,不断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1.2.3组织行为管理当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要科学理性地对问题进行分析,不能主观臆断,以此避免不公现象出现[5]。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发生不良事件时,护理管理人员应该对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进行了解,对整个事件进行充分的了解与分析,找出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再采取相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追究当事人责任。1.2.4人力资源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人员要对妇产科的每一个护理人员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性格特点等,再根据妇产科的实际工作结合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安排工作,尽量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做到人尽其才。另外,在安排工作是要优化人力资源,将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与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安排在一起工作,以此达到互补效果,让新来的护理人员尽快熟悉工作。最后,要合理排班,安排护理人员轮流休息,缓解护理人人员工作压力,保证护理人员能够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1.2.5激励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开展柔性管理,对表现优、认真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激励,以此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常用的激励方式主要有:目标鼓励、榜样鼓励以及褒奖激励等[6]。1.3评价指标。采用该院自制护理质量考核表对护理人员进行考量;采用该院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1.4统计方法。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最后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房管理效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为(95.34±3.87)分、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36±1.27)分,护理人员考核评分为(90.42±3.8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78.91±4.25)分、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0.38±2.46),护理人员考核评分为(63.31±2.49)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39例患者中有23例表示非常满意,14例比较满意,2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39例患者中有17例表示非常满意,15例比较满意,7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查看全文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该院产科接受治疗护理的158例产妇开展品管圈活动,作为该次研究的一般资料。该次参与研究的患者都知情该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自愿提供研究信息同时签定了知情同意书,此次效果研究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接受品管圈活动管理的产妇年龄在20~39岁,平均年龄(26.7±6.3)岁,怀孕次数为1~3次,该次品管圈分成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健康宣教3个小组,各小组的成员均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工作年限超5年的超80%,且每组成员在所负责的品管圈小组内临床经验丰富。

1.2方法

在该次研究之前该院产科护理工作未应用过品管圈管理模式,护理管理措施在应用品管圈活动之后进行了以下调整。1.2.1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各小组成立前,组织产科所有护理人员接受品管圈知识的培训学习,使其对品管圈有一定的了解,积极主动参与本活动。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体情况和技能专项,由护士长将其合理分配到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健康宣教3个品管圈小组内,每个品管圈小组均包括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和4名护士,各组自由选出圈长,2名主管护师作为该品管圈小组的督导。各小组根据所负责的项目,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的产科护理资料并分析护理缺陷,辨别潜在的风险和质量影响因素,根据组内讨论等方式制定有效的护理策略[3]。1.2.2品管圈小组活动(1)孕产妇护理品管圈小组活动[4]:经调查,在产妇身份识别有偏差、临产孕妇的送房时机不准、孕产妇隐私保护不良等为常见问题,原因主要是护士技术不熟、责任感不强等。对此采取以下措施:①提高巡视频次,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密切观察产妇状态,看准送房时机;②完善产妇信息的查对,要求护士严格核对信息,避免身份信息识别错误,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充分尊重并保护孕产妇隐私;③在使用催产素时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并掌握孕产妇生产进程,避免胎儿宫内窘迫;④注意产后产妇的身体恢复,及时有效的进行产后指导,帮助孕产妇解决问题,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对工作进行总结,小组每15d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整理,肯定取得的效果,同时分析不足。全员探讨,收集、整理大家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并研讨制定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将成功经验加入到标准化的管理。(2)新生儿护理品管圈小组活动[5]:新生儿手圈、胸牌时常脱落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组内讨论,此类问题的发生主要与孕产妇和家属对手圈、胸牌重视程度不够、护士没有将手圈系紧、手圈本身质量不稳定有关,整改措施:①与本院采购科沟通,购买质量过关的手圈和胸牌;②加大对护士的培训力度,标准规范的为新生儿佩戴手圈,同时增佩足圈,双重保险;③强调手圈和胸牌对新生儿的重要性,不可随意摘除,且注意避免其破损或脱落。(3)健康宣教品管圈小组活动[5]:部分产妇对孕产知识的掌握不确切,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品管圈小组:①通过查阅资料及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编制“孕产妇健康宣教资料”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改进,上交护理部,由其组织审定,并制作“健康教育路径表”;②组织组员学习健康宣教的有关内容及业务,并能有效的应用到工作中,加强同孕产妇的沟通;③为保证健康宣教的有效性,对“健康教育路径表”中的内容、作用为孕产妇进行详细的讲解,争取孕产妇的积极配合;责任护士要根据要求,严格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有计划性的教育并适时评价。品管圈每半个月调查孕妇及家属对宣教内容的掌握,认真总结分析,并对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改进实施方式等,确保健康宣教的有效性。

1.3观察项目

查看全文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医患关系已成为我国目前最为紧张的关系。而护理也成为目前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成为医学界和人民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模式会让患者在最少费用、最短的住院时间内的情况下,享受着最佳的护理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妇产科治疗的妇女患者100例,并根据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年龄为20~40岁,平均年龄为(31.23±3.4)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有10例,40例为孕产妇患者,孕龄为19~37周,根据患者选择的分娩方式有23例患者选择自然分娩,而17例患者则选择剖宫产;而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为19~41岁,平均年龄为(32.20±3.7)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有9例,41例为孕产妇患者,孕龄为20~37周,根据患者选择的分娩方式有22例患者选择自然分娩,而19例患者则选择剖宫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妇产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再运用临床护理途径进行护理干预,其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护士长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陪同照顾;护士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态度诚恳,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患者进行全面而精致的护理,与患者多沟通与交流,获取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可以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工作;护士必须详细地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身体状况评估的结果,此外,还要对患者实施的整个护理过程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且记录其结果;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护士向每一位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表,其主要内容主要有患者对妇产科就诊常识和妇产科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3护理满意度的判定标准:在患者住院前一天向所有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并根据患者的回答来打分,满分为100分。其中80分以上的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100例妇产科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查看全文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6月接收的8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化护理组各40例,分别给予人性化护理和常规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高于常规化护理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医疗水平和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现阶段的护理模式也开始由传统的生理护理转变为了集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护理为一体的护理模式,同时,人性化护理理念和方式开始在日常护理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1-2]。该文则针对具体的人性化护理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选取该院于2016年1—6月接收的80例妇产科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配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化护理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接收的8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化护理组各40例,均已签订签了同意书。人性化护理组中有30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平均年龄为29岁,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有15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3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有3例,患有宫颈炎的患者有10例,患有卵巢囊肿的患者有7例,患有其他妇产科疾病的患者有2例;常规化护理组中有31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平均年龄为28岁,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有14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3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有4例,患有宫颈炎的患者有11例,患有卵巢囊肿的患者有6例,患有其他妇产科疾病的患者有2例。两组患者研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3]。1.2研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常规化护理组患者常规化护理,对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的人性化护理方式如下。1.2.1为妇产科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环境良好的住院治疗环境能够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实施,并且带给患者一种轻松的心理感受,缓解患者对医院治疗环境的陌生感,这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极大的益处,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对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有利于患者的早日恢复[4]。1.2.2为妇产科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在社会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患产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产妇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产妇的心理需求不到位,为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在产前护理和产后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此来缓解患者焦虑、紧张、不安、害怕、厌烦等情绪,避免患者出现极度的心理不平衡,以及情绪上的不稳定,以此来降低患者患上心理疾病的概率。为此,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产后恢复情况,为此制定人性化护理方案,并采取相应的人性化护理方式,另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温暖,这样患者能够在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积极配护理工作。1.2.3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述关于疾病和生产的医疗知识、日常护理方式、注意事项,在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同时还能加强常规化护理方式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力度。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及其家属列举该病症的康复实例,以此来增强患者的康复信息,进而更好的接受治疗和护理[5]。1.2.4注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部分患者在患病后、产前、产后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安抚患者的不安情绪,并注意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态度和方式,为患者提供微笑式服务。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帮助患者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在提供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会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印象,还会拉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1.2.5执行人性化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生理护理的时候,注意动作轻柔,积极解答患者的疑惑和问题[6],对患者隐私的进行保护,充分覆盖患者身体,不将患者信息和病情透露给无关人员。1.3观察指标。该次实验对比的是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和常规化护理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其中SAS评分依据是焦虑症自评量表,该表编制于1971年,内普遍的应用在焦虑症测量中[7]。获取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方式是调查问卷打分,打分方向主要有护理环境、护理态度、护理操作专业程度、心理护理情况等,采取百分制,并将分数分为以下几个层次:非常满意(80~100)、满意60~79、不满意(低于60)。1.4统计方法该次研究实验涉及到的数据统计和计算工作均由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该文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应用t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率用[n(%)]表示,并应用χ2检验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