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12:46: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长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长期护理保险
一、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较好途径之一
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CareInsurance,简称LTCI),是指为那些因年老体衰、疾病或伤残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照顾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的一种保险。当被保险人身体衰弱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甚至不能利用辅助设备生活时,由保险机构付给保险金用来补偿其护理费用。长期护理保险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可以说是人口老龄化的产物。这种产品的出现,不仅在我国有其必然性,全球也是如此。从经济发达国家来看,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而人口出生率却持续保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以日本为例,2005年达到或者超过65岁的老龄人口有2560万人,占总人口的20.04%,超过1/5的日本人口已经达到或者超过65岁。日本2005年的出生率也创下历史新低,平均每名妇女一生中生育1.25个孩子,到2025年日本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8%,约三个半人中就有一个老龄人口。日本是这样,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也不例外。根据联合国规定,凡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称为人口老龄化,处于人口老龄化状态的社会就是老龄化社会。那么,进入21世纪后,全球将是一个老龄化社会。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就成为全球各国必须解决的课题。
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也在加速,人均寿命多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而死亡率和生育率始终保持下降或不变,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亿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以北京为例,2005年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0.7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3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37个百分点。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两大特点:一是基数大,发展快。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从1953年-1982年的29年时间里,65岁以上老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81万人,平均每年递增2.27%,从1982年-1990年的8年时间里,65岁以上老龄人口从4929万人增加到629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70万人,平均每年递增3.10%。两者相比,后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比前2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快37%;二是经济基础差,负担重。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却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此同时,老龄人口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种老年性疾病如老年痴呆、脑中风后遗症、脑损伤、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等的发病率却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些多发病、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再加之意外事故在老龄人群中的发生率也较高,越来越多的老龄人需要接受长期性的护理服务,才能安全地过着正常的生活。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根本无力承担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据有关部门调查,2005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3人,其中: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7人,农村为3.27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31人。大量的“四二一”、“四二二结构”及“空巢家庭”出现,使得广大中青年人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而且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经济、心理和身体压力均较大,许多人处于亚健康中,更有一些人英年早逝,特别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使得子女无暇照顾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加之老年人较过去更为长寿,需要护理的卧床周期延长,导致护理费用不断增多,而护理费用是不计人医疗保险范畴的,这笔不断上涨的费用给老年人及其子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非一般人能承受。而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承保各种专业性或非专业性的长期护理、家中护理或护理机构的护理。在被保险人出现日常活动能力丧失或认知能力障碍,即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不能进行日常生活,包括:起床、穿衣、脱衣、洗漱、进食、行走、移动物品、如厕、沐浴等或患有老年性痴呆等症时,由保险公司给付被保险人保险金。因此,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不仅可以充分满足老年丧失生活能力者的需要,缓解长期患病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和身体负担,提高由于病理性衰老或正常衰老的老龄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而且,对人口正处于老龄化的国家也十分有利。它有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较好途径之一。
二、发展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
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国情。我们考虑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都要从这个国情出发。我国现有人口相当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多。仅65岁以上的人口就接近日本(2005年大约为1.2776亿人)全国人口,尽管近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82321亿元,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很低,2005年人均CDP只有13943.6元,与世界各国比较,排在百多个国家之后,这主要是人口众多之故。从经济发达国家发展经历来看,人口老龄化与其经济发展呈现出正相关,一般是先富后老,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却不是这样,而是在经济欠发达,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时出现的,因此社会经济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并未具备发达国家雄厚的物质基础。况且,各个地区、城乡、行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为3.22:1。(2)不同地区收入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GDP美元值相对差异系数要高于世界各国的相对差异系数,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和差距大的特点十分明显,突出表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等高收入地区,约占总人口的2.2%,相当于世界的高收入发达国家;“第二世界”是天津、浙江、广东、福建、江苏、辽宁等6个沿海省份,约占总人口的21.8%,相当于世界上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第三世界”是山东、东北、华北中部部分地区,相当于世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占总人口的26%;“第四世界”主要是贵州、甘肃、陕西、西藏等中西部地区,相当于世界上的低收入水平,约占总人口的50%。地区差距的扩大,相当一部分表现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差距,特别是东部与西部差距非常明显。以2006年5月为例,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月可支配收入912.77元,收入最高的上海市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月可支配收入为1671.18元,而收入最低的青海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月可支配收入仅为641.2元,二者收入差距为2.6:1。(3)不同行业职工收入差距较大。2004年收入最高的计算机服务业职工平均工资为47725元,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仅为7611元,收入差距为6.27:1。(4)高低收入差距较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显示,最富有的10%的城镇居民家庭与最贫穷的10%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特别是我国还有许多低收入人口,2005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年收入低于683元)的数量为236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5%,低收入人口(年收入在684—944元)数量为4067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4.3%,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数量为6432万人。由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基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保费较高,我国目前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少,人们支付能力不足,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应从富裕地区开始,如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针对中高收入者。从目前来看,由于人们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对保险还有一些偏见,特别是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保费较高,非一般人能承受得起,因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应选择经济效益较好、职工收入水平较高的行业,如:计算机业、软件业、电力、金融、通讯等,重点发展团体长期护理保险,使其作为一些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以此吸引和留住企业关键岗位人员。政府应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减免,在税收上可将企业这部分支出记人费用,免除税收,以刺激有效市场需求。保险公司应在调研的基础上,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客户,不断开发适合不同层次客户需要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论证,加强对疾病发生率、恢复期长短和护理费用率等精算数据的收集,使得长期护理产品的保险责任范围、保险费率以及给付额更加合理。另外,针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特殊性,保险公司应建立一系列配套设施。例如,与一些专门的护理服务机构联合或自己设立相应部门,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信息及服务。
三、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应从商业保险逐渐过渡到社会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推广分析
摘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已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措施。随着第一批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的成功推行,国家医保局在2020年又新增了包括呼和浩特市在内的14个国家级试点城市。本文首先简要分析第一批试点城市运行过程中推行的政策,其次重点分析呼和浩特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第一批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为呼和浩特市长期护理保险推广提出建议。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长护险;推广
一、引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19064万人,在全国人口中占比高达13.5%,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伴随老龄化激增的护理需求日益增长,解决长期护理保障问题已迫在眉睫。我国自2016年起在15个试点城市推行长期护理保险(下文简称“长护险”),在获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2020年9月16日又新增了包括呼和浩特市在内的14个国家级试点城市,拟在更大范围检验试点成果。其中,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城市,作为第二批长护险的试点城市,其推广的成功与否对于全内蒙古地区长护险的推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其他试点城市成功经验的分析,对呼和浩特地区长护险的推广进行研究并提供建议。
二、各试点城市政策分析
(一)第一批试点城市政策分析
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考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五十多年来执政的最基本的经验。党的**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其中尤其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最为突出。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地位,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现实根据,也是符合我国长期发展需要的。
党的**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全党努力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同时,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极大丰富和推进了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就是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摆脱贫困,发展就要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科学发展观对全局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中国的特殊国情看,发展则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难题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要看到:
中长期信贷业务转型研究
当前,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正面临新的挑战。2018年以来,政策环境出现较大变化,国家严控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政策持续出台,并进一步严格管理金融行业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还款、办贷模式单一等发展弊端逐步显露,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力度的政策导向与中长期信贷业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转型已成为全行共识和当务之急。
一、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现状
中长期信贷业务是现阶段农发行服务“三农”最主要的手段。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农发行资产总额69135.8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50400.6亿元(人行口径),占总资产的72.9%,而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0510.1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量的60.5%,在农发行总资产中占比达到44.1%。可以说,信贷业务是农发行的主体业务,而其中中长期信贷业务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从支持领域看,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余额25677.74亿元,占全行中长期贷款余额的84.16%。而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中又以棚户区改造(占比44.25%)、城乡一体化建设(占比23.69%)、农村公路建设(占比12.04%)等为主。此外,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近年来还扩展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经营、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扶贫、农村物流、产业企业科技创新等现代农业领域,但这部分业务在全部中长期信贷业务中的占比为4.94%。从信贷模式看,当前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存量和增量均高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其中又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农发行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在全部中长期贷款余额中的比重已超过七成。从还款来源看,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尤其是基础设施类贷款)主要依靠财政资金,以企业经营性现金流还款的项目占比非常小。
二、中长期信贷业务在农发行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定位
2017年以来,农发行提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排头兵和主力军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农发行在坚持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前提下,正在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中长期信贷业务作为农发行支农报国的主要手段,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长期信贷业务转型已成为农发行新时期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亟需破题的重点之一。因而,必须加快推进中长期信贷业务转型,着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绿色生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作为中长期信贷业务主战场和转型的发力点,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体和骨干作用。要把握乡村振兴中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的基本定位,必须筑牢两个根基,把握三大重点。一方面要筑牢粮棉油业务这个立行之基,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要筑牢全力支持脱贫攻坚这个履职之本,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功能的职责,主动作为,服从于党中央大政方针。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稳中有进,培育一批优质实体客户群;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阔步挺进,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梗阻”问题;重点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前进,拓展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服务功能。从政策性金融发展趋势看,农发行必须也必将建成更加完善的功能齐全、手段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进而通过这一体系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也只有在这样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中,中长期信贷业务的作用才能更充分地发挥。
三、乡村振兴中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转型主攻方向
长期护理保险研究论文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长期护理(LongTermCare,LTC)定义为“由非正规照料者(家庭、朋友或邻居)和专业人员(卫生和社会服务)进行的照料活动体系,以保证那些不具备完全自我照料能力的人能继续得到其个人喜欢的以及较高的生活质量,获得最大可能的独立程度、自主、参与、个人满足及人格尊严”。因此,长期护理包括非正规与正规两类支持性体系。正规的支持体系可能包括广泛的社区服务(即公共卫生、初级保健、家庭保健、康复服务和临终关怀)、私人疗养院以及临终关怀院,也指那些暂停或逆转疾病和残疾状况的治疗。
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CareInsurance),也称长期照料保险,是指为那些因老年、疾病或伤残导致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而需要被长期照顾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老年人是长期护理服务的主要使用者。20世纪70年代,长期护理保险开始在美国商业保险市场上出现。到了1986年,以色列政府率先推出了法定护理保险制度。随后,奥地利、德国、日本等国也相继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在长期护理保险的出资责任承担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个人和家庭应承担长期照料保险的主要融资责任,政府只有当个人无力承担出资责任时,才能作为最后的责任人,由此形成了商业护理保险。商业护理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自愿开办,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另一种是政府要确保老年人享受到综合的照料服务,政府应居于主导地位,而不管老年人是否具有经济上的承受能力,由此形成了社会护理保险。社会护理保险由政府强制实施,以德国和日本为典型代表。
实行长期护理保险需要考虑的因素
制定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在于老年护理保险的需求增加,而需求主体主要来自老年人个人(及其家庭)和政府。
保险业长期增长分析论文
一、世界保险业增长模型
(一)模型建立
1.概述
在现实中,保险深度(保费/GDP)随人均GDP增加而增加,但对应人均GDP的不同规模,保险深度的增速不同,在人均GDP较低的阶段,保险深度增速较慢,而后逐渐加快,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增速又逐渐放慢。这意味着,随着人均GDP增加,保费将以一种超越GDP增长的速度增长,在人均GDP较低的阶段其超越幅度较小,而后逐渐加大,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其超越幅度又逐渐变小。换言之,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保费的收入弹性会发生变化。对于上述情形,使用Logistic模型较为合适,因为Logistic函数所具有的S型特征可以较好地对该现实进行抽象刻画。
Carter&Dickinson(1992)和Enz(2000)建立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刻画保险深度和人均GDP关系的Logistic理论模型(因根据该模型绘制的曲线呈“S”型,因此以下将该模型简称为“S曲线模型”)。本文将在S曲线模型基础上,利用世界各国保险业和经济增长的大量最新历史数据,估算出世界保险业增长模型。
2.模型表达式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五十多年来执政的最基本的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其中尤其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最为突出。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地位,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现实根据,也是符合我国长期发展需要的。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极大丰富和推进了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就是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摆脱贫困,发展就要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科学发展观对全局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中国的特殊国情看,发展则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难题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要看到: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由缺乏财力难以兼顾解决长期积压的问题的阶段进入到了一个有较为充裕的财力开始能够解决长期积压问题的阶段。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23万亿美元的规模,一举赶上英国和法国,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1999年,全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了1万亿大关,2003年突破了2万亿大关,2005年突破3万亿大关。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历史起点。
长期经济波动评论研讨
自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何判断这次经济危机的性质成为理论界探讨的核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内,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是从生产过剩和金融化的角度探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当代表现;另一种则是从结构性经济危机和长期经济波动的视角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在本文中,笔者对国外长期经济波动的理论分歧进行评述,梳理我国学者自1980年代以来在长期经济波动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一、三种解释模式
长期经济波动(长波)也称“康德拉基耶夫周期”,熊彼特最早对其命名并概括为三种周期体系,即在一个康德拉基耶夫周期内还存在着平均大约9年到10年的“尤格拉周期”(中周期),以及平均大约40个月的“基钦周期”(短周期)。对于中周期和短周期的研究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长波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研究不足。在经济史研究领域主要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论呈现出来的,例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划分,与长波的统计实证研究基本上是一致的。从文献史的角度来看,长波理论研究主要有两个重要阶段:二战前的早期研究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范•格尔德伦、康德拉基耶夫和熊彼特等;二是1970年代之后的现代研究阶段,这一时期形成了长波理论的三大流派: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技术决定论”,戴维•戈登等提出的以“积累的社会结构”分析为核心的“制度决定论”,以及曼德尔提出的长波理论。
1.技术决定论。该模式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主要观点为:
(1)“执行新的组合”、创造新的生产函数是打破静态循环流转、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泉,但是这些创新(新事象)的出现“不是象人们依据概率原理所期望的那样,从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如果一旦出现,那就会成组或成群地不连续的出现”(蜂聚),从而周期性地打破循环流转的平衡,形成大小不等的经济周期[1]69,72~74,237~253;
(2)长波与基础创新相联系,间断性的基础创新(产品创新)是解释长波的主要变量,其它经济变量如利润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等都是围绕这个变量而变化的;
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把学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帮助读者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理论局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本报(《深圳特区报》)特辟专栏,邀请我市(深圳)社科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谈谈他们学习《读本》的体会。
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汪开国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分析我国的经济社会现状,正确判断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提出并逐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的应急措施。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最近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这个问题有了明确论述,《读本》认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于发展问题,我们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以饱满的激情和热情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不仅迅速恢复了因战争影响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而且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由于指导思想的偏离,经济建设没能始终作为我们工作的中心和主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曾盛行一时。特别是“”,对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冲击,耽误了十多年的发展时间,错过了许多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纠正了过去“左”的做法,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也开始出现过分看重GDP、过分看重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直接导致了资源消耗过大、环境破坏严重、老百姓富而有忧等社会问题。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的高速发展是以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需要大发展,但绝不是“掠夺”式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特别是经过惨痛的教训,我们对中国的发展问题逐步有了清醒的认识,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因此,科学发展观绝不是阶段性的工作和权宜之计,而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那么,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呢?《读本》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区长期人才培养规划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建设绿色、现代、平安、幸福的新,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0-2020年。
第一章发展背景
第一节发展基础
区面积309平方公里,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万,城市人口31.8万)。2010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7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2亿元。“十一五”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突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夯实人才发展基础,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推进人才工作社会化,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人才总量逐步增加,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展。按区内统计口径截至2010年末,共有各类人才6257人,其中党政人才404人,专业技术人才3976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85人,乡土人才854人。现有省管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市管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4人,区管优秀拔尖人才13人,区管优秀农村实用技术人才8人。人才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展,效能明显提升。
人才工作机制初步完善,人才管理更加规范。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积极营造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参会招商和组团外出招商等途径,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人才;健全人才工作年度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制定考核标准,把人才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镇街和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构,明确责任,落实人员、经费,促进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