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10:34: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产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产妇分娩痛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观察的标准为凡在2003年9月~2004年5月来我院门诊定时检查且在本院住院的初产妇,年龄22~32岁,单胎头位,孕周37~42周,无妊娠合并症,可拟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排除剖宫产者,观察组48例,对照组42例。
1.2方法运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产前教育产妇入院后由分管护士收集产妇资料,对产妇生理及心理状态做出正确评估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娩知识宣教。(1)通过讲解、示范,配以电化教育,让产妇及家属了解分娩过程、增强产妇对分娩痛的认知,减轻她们的思想负担,消除紧张恐惧和焦虑不安心理。(2)对产妇进行呼吸法训练及“触摸―放松”运动的练习。
1.2.2产时护理分娩过程中,由分管护士实行陪伴分娩,给产妇强有力的心理和情感支持,适时给予精神鼓励,并鼓励其进食进水,保持体力。(1)为产妇播放平缓、轻柔、优美的轻音乐,音量在70dB以下。(2)潜伏期产妇可在产科区域内走动,分管护士用亲切的语言解释分娩痛的性质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使产妇心理放松,同时严密观察产程,满足产妇生理需要。进入活跃期晚期和第二产程,分管护士床边指导产妇掌握呼吸技巧,用鼓励的语言来消除产妇对临产的恐惧,在宫缩来临时,给产妇以舒适的抚摸,并通过诱导性想象、听轻音乐、触觉转移等方法分散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使产妇在整个产程中获得持续的心理生理支持。
1.2.3分娩痛评定标准疼痛程度分级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标准可分为,0级(无痛):腰酸或稍感不适;Ⅰ级(轻度):轻度可忍受的痛,腰酸痛,微汗或不适,睡眠基本不干扰;Ⅱ级(中度):明显腰酸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但可忍受,睡眠不干扰;Ⅲ级(重度):剧烈腰酸痛,不能忍受,呼叫辗转翻身,不能睡眠[1]。
高危产妇孕产期服务方案
为了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根据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年度“两纲”妇幼保健重难点项目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县从年9月至年8月实施省级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项目。按照项目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情况:我县地处山区,辖区内有11个镇、5个乡,271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总人口30.51万,其中妇女儿童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二。
(二)医疗保健机构情况:全县有三家县级医院(县医院、六都医院、县中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所及16个乡镇卫生院(其中3个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8个村卫生所(室)等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有7所,为一级助产机构;县级医院3所,县医院、六都医院为二级助产机构,县中医院为一级助产机构。
(三)妇幼保健技术服务人员情况:全县从事妇幼保健、助产技术服务的县乡级人员有84人,取得助产技术合格证的有84人。县级三所医院妇产科人员共6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45人;乡镇级妇幼保健人员17人,其中专职4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3人。乡镇卫生院16所,其中三所配备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其它均为兼职,且妇、儿保由一人承担,只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分妇保和儿保。村级妇幼保健员271人全部由村医兼任,全县没有家庭接生员。村医中女医生共65人。
(四)妇幼保健所人员配备情况:定编14人,在岗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妇保人员3人。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方案
根据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医疗卫生补助资金的通知》(财社〔2008〕311号)和《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妇社发〔2009〕12号)文件精神,中央财政提高了我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资金的标准,并把补助范围扩大到全省129个县市区,为全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确保中央安排我县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经费得到规范管理、合理使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补助资金适用范围和对象
1.补助对象
项目执行期内,在持有经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县、镇乡两级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本县农村户口的孕产妇;城镇户口的特困户、下岗女职工、待业女工孕产妇持相关部门颁发的有关证明、证件,经县项目办审批后可进入项目管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救助:
(1)孕妇在未取得助产技术服务许可的机构中住院分娩的。
循证护理对产妇焦虑影响
产褥期妇女不仅面临着机体方面的恢复,心理及角色方面的转换也有其独有的特点,如处理不佳不仅对其母亲角色的转换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极大地影响到产妇的生存质量[1-3]。本文中笔者就循证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0年10月~2011年11月的150例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为单胎足月。对照组的75例产妇中,年龄21~41岁,平均(26.9±4.2)岁;初产妇70例,经产妇5例;剖宫产31例,顺产44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6例,大专以下49例。观察组的75例产妇中,年龄21~42岁,平均(27.0±4.1)岁,初产妇69例,经产妇6例;剖宫产32例,顺产43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5例,大专以下5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生产方式及文化程度构成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75例产妇以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包括对饮食、环境、机体恢复、哺乳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疏导方面应予以加强,通过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状态予以针对性疏导。观察组的75例产妇则以循证护理的方案进行干预,首先根据产妇的产后情绪状态、接受能力及机体上存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将其中发现的问题采用循证处理的模式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及实施,解决性方法从国内外的权威医学数据库中的相关问题解决方案中提取,并结合平时的经验,将多方面的知识点进行融合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应用,其中对于每例产妇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均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并且这个方面是整个护理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的方面,另外对于产妇出院后的相关指导问题也予以强化指导。后将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2周SCL-90量表中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情况进行比对。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案
为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提高我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根据《湖北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㈠目的
进一步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改善基层卫生设施,培训产科技术人员,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促进住院分娩,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提高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㈡意义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下简称“降消”项目)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是省政府承诺2008年为民办十件实事的内容之一,降低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关爱,把温暖送给最贫困、最艰难、最需要关心帮助的人,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
重症产妇高危因素及干预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ICU收治的90例重症产妇的临床资料。1.2方法。统计重症产妇入住ICU的主要病因(若合并多个疾病,以第一诊断为准),以及年龄、户籍所在地、孕产次、是否正规产检、疤痕子宫等5种高危因素,分析高危因素与重症产妇疾病谱的关系。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1.0或GraphPadPrim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高危因素与疾病谱的关系分析中,将重症产妇的疾病按合并的高危因素的数量进行等级分类,方差分析后多组比较(Dunn's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重症产妇年龄分布特点。90例重症产妇中,年龄21~48岁,平均(30.43±5.34)岁,各年龄段重症产妇病例数随年龄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中26~30岁为生育年龄最高峰。见图1。2.2重症产妇的高危因素分布情况。本组重症产妇中存在的高危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孕产次≥3次、疤痕子宫、非正规产检、外地户籍、年龄≥36岁。见表1。2.3高危因素与重症产妇疾病谱的关系分析2.3.1高危因素个数与重症产妇疾病的关系。本组90例重症产妇入住ICU的疾病包括产后出血47例(52.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0例(22.2%)、其他疾病(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肝内胆汁淤积等)23例(25.6%)。见表2。其中61例孕妇(67.8%)存在2个以上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的高危因素数量[(2.6±0.24)个和(2.55±0.29)个]显著高于心血管疾病等其他疾病[(1.35±0.2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年龄与重症产妇的关系。本组重症产妇按照年龄区间的疾病谱分布见表3。随着年龄的增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各年龄组间与产后出血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61(P=0.0056),见图2。
3讨论
随着两孩政策全面放开,生育妇女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就诊的高龄孕产妇、二胎产妇越来越多,成为重症产妇增加的重要因素,导致危急重症产妇数量急剧上升[4-5],产科重症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患病人群越来越被重视。在死亡的孕产妇原因中,80%以上可通过孕期保健和提高救治水平而得到预防和避免[6]。罗美玲等[7]对孕产妇死亡各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产前检查、分娩地点、分娩方式、计划生育指标、胎盘非自然娩出和妊娠合并症,均为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我院ICU进行抢救的重症产妇回顾性数据分析显示,出现病情变化的产妇中存在的高危因素分布依次为:孕产次≥3次、疤痕子宫、非正规产检、外地户籍、年龄≥35岁。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健全、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孕产妇的围产保健也得到不断完善,但外籍户口的孕妇孕期保健存在意识薄弱,不正规进行产检而对孕产妇及胎儿健康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需要重视孕期评估、产前检查,控制高危因素,对高危孕妇建立电子档案、高危孕妇追踪管理等多个环节层层把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追踪管理。本研究分析显示,重症产妇入住ICU原因前3位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其他疾病,产后出血为当前重症产妇患者抢救榜首,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依然是入住ICU的最常见原因,与既往研究报道相符[8-9]。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3%孕产妇需要重症监护医疗,共约40000~120000例患者(基于每年400万次分娩计算)[3]。在一项为期6年半的研究表明,产科患者中入住ICU的比列为0.1%~0.9%[4]。而我院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平均入住ICU的比例为0.2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存在的高危因素并不低于发达国家,说明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未得到充分重视和提前干预。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可能存在以下原因:①患者及家属意识淡薄,认为生孩子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拒绝去ICU监护治疗;②产科医师认识上的偏差或对风险的评估不到位,不能及时把患者转入ICU,等到出现危急情况甚至出现不可逆转的情况时才转ICU监护治疗,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在入住ICU的孕产妇患者抢救中85%是产后的[5]。同时由于ICU医师不熟悉产科处理措施,也不愿意接受带孩子的孕妇,从而导致入住率降低;③对入住ICU的孕产妇没有统一的收治指征或评分标准,应用综合ICU患者的收治指征进行评估往往标准太高,不能体现孕产妇的专科性及特殊的生理变化。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都应收治ICU进行加强监护,需要明确和区分不同级别的监护,提前给予干预措施,其中大多数患者仅需要简单的干预、监护和支持治疗就可以减少孕产妇病情变化的发生。产科ICU的建立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0]。多项研究报告也显示[11-13],高龄孕产妇较合理生育年龄孕产妇而言,高危风险因素明显升高。不同年龄段发生的风险不同,随着妊娠年龄的增长其风险也在增加,与有关报道一致[14-15]。本研究显示,26~35岁孕产妇为我院产科重症患者抢救的高发年龄段,与张广霞等[16]报道一致,因此,高龄仍是孕产妇预防风险和治疗的重点。
妊娠糖尿病产妇剖宫产外科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妊娠糖尿病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妊娠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缓解情况、24h阴道出血量、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4h阴道出血量、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减少手术后出血,预防并发症产生,加快康复,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妊娠糖尿病;剖宫产;围手术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孕妇妊娠期极为常见并发症之一,而感染是GDM的常见并发症,直接影响孕产妇的健康[1]。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干预,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为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产妇分娩时多采用剖宫产手术[2]。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及严重产科并发症的有效分娩方式,在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3,4],但使用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其产后身体恢复的速度慢,阴道的出血量大,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5]。因此,剖宫产术后能够快速实现产妇快速康复非常重要。快速康复理念(fasttracksurgery,FTS)指采取一系列、一整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减少手术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以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6]。为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妊娠糖尿病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本院妇产科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妊娠糖尿病初产妇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择期剖宫产、无妊娠期合并内外科疾病的GDM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术后均使用自控式镇痛泵。观察组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7.41±5.23)岁,孕周38~40+6周;对照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6.90±5.01)岁,孕周38~40+3周。两组GDM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1.2.1.1术前宣教与禁食由医护人员向其详实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的风险,并让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再对GDM产妇宣教相关剖宫产手术的知识;指导其本人和家属有效配合治疗,术前12h禁食,术前禁水6h。1.2.1.2术中保温措施与术中操作对照组产妇入室前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至25℃,术中操作确保手术安全性。1.2.1.3术后镇痛模式、营养干预、术后早期活动、尿管以及母乳喂养①术后疼痛无法忍耐时给予镇痛剂;②产妇在肛门排气之后,及时嘱咐其饮水,在其排便后再指导流质食物进食,逐步向正常饮食过渡;③24h后产妇自愿活动或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被动活动;④术前常规放置尿管,术后平均留置24~48h;⑤指导产妇正确母乳方法及喂养重要性。1.2.2观察组采取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护理方法参照《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5]。1.2.2.1术前宣教与禁食观察组产妇术前接受医护人员讲解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及风险,并由GDM产妇和其家属签署自己的手术知情同意书。此时,医护人员将FTS的各项措施和实施的好处,向产妇和其家人作非常详实的解释,提高她们的依从性。进一步取得GDM产妇的理解和配合,同时消除其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促使术后快速康复。术前禁食,依据美国麻醉师协会(The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于2017年重新修订的术前禁食及应用相关药物降低肺吸入性风险,任何年龄病人术前2h可以进清饮料,如清水、茶、咖啡、果汁等[7]。1.2.2.2术中保温措施与术中操作观察组的产妇在术中不断监测其体温,特别是全程保温。室温保持25℃,加保温被覆盖,术中输液用输液加温器加温至38.5℃[8],术中行精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尽量减少手术应激反应。1.2.2.3术后镇痛模式、营养干预、术后早期活动、尿管以及母乳喂养①留置镇痛泵24~48h,护士应用《面部表情疼痛评分法》及时进行疼痛评分,疼痛评分为中度及以上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9];②手术后2h,评估GDM产妇的吞咽功能(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方法)及肠蠕动情况,如果其生命体征平稳,吞咽正常,肠鸣音达4~5次/分,可以适当饮用50~100mL的温开水。在6h后,可适当进食一些流质食物,通气后可半流质,逐步向普食过渡。③术后1h,可指导GDM产妇适量开展踝泵运动,术后6h则对病情及肌力进一步评估,确认有无异常,协助产妇早期的下床活动;④术前常规放置尿管,术后12h内拔出[10];⑤术后1h内,指导产妇乳头清洁,其后在指导早吸吮、喂奶体位和新生儿含接姿势,重点阐述按需哺乳和母乳喂养的好处。1.3评价指标。记录两组GDM产妇术后疼痛缓解情况、24h阴道出血量、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其中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1](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价产妇术后12h、24h、3d、5d时的项疼痛感受,共计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0分:不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够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可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难以忍受。1.4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7.0统计软件来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来表示,组间比较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农村孕产妇分娩政策扶持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5年,全市住院分娩率达到98%,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以内。其中,到2010年底,使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7%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0/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5‰以内。
二、实施时间、单位与对象
㈠实施时间。补助工作自年月11日起正式实施。
㈡实施单位。市卫生局审核颁发《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
㈢实施对象。在具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助产技术)执业许可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的符合国家有关生育政策的农村(以户籍为准)孕产妇享受住院分娩补助。
产妇分娩痛护理探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实施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同期住院产妇90例,分观察组48例,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并运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及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差异有显著性;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运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实施护理干预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生理状态,能够减轻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而不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分娩痛;实施;护理干预
近年来,社会卫生健康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分娩的医学模式也逐渐向科学的回归自然的方向发展,要求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同时提倡自然分娩。而分娩时的疼痛却往往使产妇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在宫缩时易发生躁动,消耗体力,影响产程的进展,严重时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发生难产、流产、产后出血等[1];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产妇对无痛分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减轻和缓解分娩痛已成为人类所关心的重要课题。笔者对临产妇运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减轻分娩疼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观察的标准为凡在2003年9月~2004年5月来我院门诊定时检查且在本院住院的初产妇,年龄22~32岁,单胎头位,孕周37~42周,无妊娠合并症,可拟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排除剖宫产者,观察组48例,对照组42例。
1.2方法运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