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07:21: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层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统计制度改革减少统计层级
最近,国家统计数据与实体经济感受之间的差距拉大。如一季度用电量与工业增长背离。同时,各种扭曲性数据加大了各类经济预测模型的局限性,使后者无法为各种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为应对这种统计体系效率不佳的局面,国家开始着手改进统计制度。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多次强调,要着力提升统计调查能力,改革统计方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三部委日前也联合公布了《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要求严格依法统计,杜绝编造虚假数据。
中国当前的统计制度是多级统计,即由基层统计,然后层层上报、汇总,最后集中在国家统计局。这种多层级统计的弱势在于统计信息传输的环节过多;其二,因为层层上报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信息停留耗时过长,最终造成信息的时效性降低,不利于国家第一时间全局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最后,每一层级的统计机构的人员配置以及其他类型的物资与资本消耗,大大增加了统计体系的运作成本。
有鉴于此,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实施的是二级统计体系,即由国家统计局直接管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统计机构。在财政拨款上,基层统计机构的经费等也是由国家统计局直接划拨管理。
另外,统计层级的降低也方便国家统计局第一时间掌握基层统计的动向,根据各种统计工作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方式上的调整。通过精简机构所节省的大量统计成本也方便划拨到基层,增加基层的统计能力与统计质量。
尽管精简统计层级具有上述优势,但部分人认为,中国的国土面积决定了必须采取更多的统计层级。实际上,这一观点是缺乏论证的。比如,土地面积大于中国部分省份和直辖市的瑞典、挪威、丹麦等国采用的是比二级统计体系更为精简的一级统计体系。这就充分证明,中国的省级其实是具备改革精简统计层级的潜力的。因此,改进中国当前的统计制度,不妨先从降低统计层级、精简省内统计机构开始,设立中央、省、基层的三级统计体系,试行顺畅之后,逐渐变革为二级。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探讨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与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体现医院医疗质量的指标不再局限于针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而在于整体医疗质量的体现。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质量中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护士作为医院中的主要工作人员,其专业技术与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因此近年来大众对于护士护理水平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1]。护士分层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为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其在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方面的效果,本次研究针对我院的护士于2017~2018年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探索,并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开展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并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机构,由护士长进行管理,分析开展护理分层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的差异,共10名护士,其中包括主管护士1名、护士2名、护士7名,均为女性,年龄23~41岁,平均(31.5±3.5)岁,从业时间5年以上者6名,从业时间10年以上者4名,专科学历者6名,本科及以上学历者4名;所有护士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年龄、从业时间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1.2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开展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明确护理的职责分工,由主管护士针对我院相关规章制度,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制定相应的职责安排表,并针对危及患者成立专门管理小组。同时要求护士长在日常管理的同时,对收集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反馈意见进行妥善处理,加强日常监督,根据自身职能与护理经验,要求不同层级的护士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专业化护理[2]。(2)构建考核机制,根据不同科室的职能需求,创建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并将护士的日常护理评分纳入综合考核的范围中,设置科学的奖惩机制,提升其积极性与危机意识,同时需定期组织提升训练,如举办专业讲座、外出学习考察等,做到与时俱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另外,提升自身护理能力还需耐心倾听患者意见,定期询问患者真实感受,以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1.3观察指标。观察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之间的差异,观察指标包括优质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件报告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及病房护理评分;满意度调查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综合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百分比(xˉ±s)进行描述数据,χ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开展前护士优质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件报告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及病房护理评分分别为(87.45±12.25)分、(90.15±11.25)分、(88.75±11.08)分、(89.18±11.34)分、(88.35±10.95)分;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优质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件报告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及病房护理评分(95.68±12.56)分、(96.45±12.68)分、(96.18±12.02)分、(96.82±12.67)分、(19.57±13.04)分。组间对比,开展后显著优于开展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层级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科护理中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从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40例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一般组和特殊组。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性护理管理,对特殊组患者则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就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好感度以及两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在护理好感度以及两组医护人员在护理质量等相关数据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特殊组均优于一般组,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护理好感度分别为97.78%(特殊组)和75.56%(一般组)。结论:与常规性护理管理相比,在骨科护理中开展护理组长层级管理模式,可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好感度和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护理组长;层级管理;骨科护理;应用效果
医学上将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对各级分工明确且要求严格遵照医学相关规定开展护理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称为护理层级管理[1-2]。骨科疾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又因其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使得其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同时提升了医护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本文就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剖析,现总结如下。
1信息与方式
1.1基本信息
严格按照自愿原则从我院抽取40例医护人员以及90例于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并按患者接受护理意愿的不同将其分别分为一般组和特殊组,每组各45例患者和20例医护人员。其中,一般组女患者有19例,男患者有26例;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3±15.49)岁;主管护师和护师各2例,其余均为护士(女性),平均年龄为(31.25±3.17)岁。特殊组女患者有20例,男患者有25例;年龄在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8±15.61)岁;主管护师和护师各2例,其余均为护士(女性),平均年龄为(31.43±3.28)岁。比较两组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发现其在该系列数据中并无统计学性质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产房护理中层级护理管理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产房护理中层级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产科收治的20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03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产程观察准确率与并发症(新生儿窒息、难产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程观察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房护理中层级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准确观察产程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房;护理;层级护理
管理产房是临床的主要科室之一,亦是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相关文献显示,产房突发风险事件较多,由于部分夜间值班护理人员的资历较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安全[1]。本研究探讨产房护理中层级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以提高产房护理管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产科收治的20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15±4.11)岁,初产妇74例,经产妇29例,阴道分娩61例,剖宫产42例;对照组: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30.22±4.31)岁,初产妇75例,经产妇28例,阴道分娩63例,剖宫产40例;两组孕妇在年龄、产次与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论文
1资料与方法
护理方法:①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主要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进行基本护理,主要采取的制度是轮岗制和轮班制。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首先是岗位设置,根据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职称、学历和工作年限等分为不同的层级,依次为一级护士、二级护士、三级护士、四级护士。一级、二级和三级护士应该在护士长的领导和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一级、二级护士都应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正确、及时地按照医嘱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及安全输血制度,防止各类护理差错、事故;此外,一级护士还应该做好所分管患者的护理工作,落实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负责办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做好有关文件的记录工作;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出院时为患者做好出院健康指导工作;参与夜班值班;完成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二级护士负责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负责科室内各类药品及器材的使用及保管工作,提前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做好所分管一般患者的护理,并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做好所分管危重患者的护理;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及时进行解释工作和改进措施,做好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办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做好记录工作;参加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护理论文,以提高护理水平;参与并指导护生临床带教工作;完成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三级护士参加或主持本科室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组织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护理病例讨论;负责危重、疑难及一般患者的护理;协助护士长拟定病房护理工作计划,参与病房管理工作;协助护士长对病房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病房的科研、技术革新计划,提出科研课题,并组织实施;协助护士长负责本病房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教学理论授课任务;完成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四级护士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协助护士长把好病房护理工作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负责危重、疑难及一般患者的护理;协助护士长解决本科室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负责指导护理业务查房、护理疑难病例的讨论和护理会诊。协助护士长分析鉴定本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协助护士长组织本科室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业务培训,拟定培训计划,编写教案,负责讲课;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科室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科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开展护理科研工作,每年至少撰写1篇护理学术论文;协助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承担教学理论授课任务;完成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各级护理人员均按照医院相关要求进行护理,履行各自的责任,按照要求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主要根据护师分层级管理模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士培训计划和组织方案,不断完善护士考核制度,实现考核制度和护士绩效制度的有效结合,把护士所护理患者的满意度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去,以此来提高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患者和护士之间的关系,避免医疗事故发生,另外在护理时间的合理安排上,主要采用排班制度,根据护理患者的人数量,适当增加或者减少护理人员。
观察指标:①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②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安全事故。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经检验,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科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研究
在医院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外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一直都是重点内容。通过提升外科临床护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条件[1]。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让更多的患者受益,该院逐步引入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其中,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细则,使层级护理管理模式逐步落实于该院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该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选取的是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取的124例患者作为该文的研究对象,并深入分析外科护理管理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外科所收取的124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43.5±10.3)岁;对照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44.7±9.2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主要涉及到健康宣教、给药护理、病情介绍、用药护理和饮食指导等内容。观察组患者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①明确岗位责任、细化日常护理工作的内容,完善护理安全等内容,以确保外科护理日常操作有章可循;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护理管理监管体系,加强外科护理管理巡视工作,严格落实监督职责,及时纠正外科护理管理中出现的不恰当的行为,全面提升外科护理管理的规范性[2]。②根据外科护理管理的实际需要,明确划分岗位管理层级,其主要由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护士、初级护士和助理护士等成员共同构成。其中,护士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主要负责把握护理的整体质量;护理组长则主要是辅助护士长来共同完成日常的护理管理工作,积极下达外科护理管理的任务;高级护士长主要负责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保持上传下达;初级护士一般负责落实日常护理工作,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助理护士则主要是在日常护理管理中协助初级护士展开护理工作,并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获得患者的信任。全面观察外科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坚持实行8h轮班制。③完善考核制度。坚持对外科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外科护理人员晋升的主要参考条件,以便充分调动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水平的进步,使得护理管理模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也随着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在开展相关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原则,以及目前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性相对较弱,致使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低等[1]。现阶段,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不成熟,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工作的质量,本文的对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与实施分层级管理的效果资料进行了搜集与分析,现报告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我院的70例护理人员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随机将这70例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5例,女30例;年龄21~38岁,平均(29.5±6.0)岁;研究组35例,其中男4例,女31例;年龄22~38岁,平均(30.0±6.7)岁,上述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详细护理内容如下:(1)设置工作:由护理人员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分为各类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而后以小组长与责任护士为核心展开各项分层管理活动。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历、资历以及工作质量将这其分为3个不同的等级,各等级中的人员可根据其具体的工作状态及工作质量进行调换,以此来激发护理人员努力向上的积极性,达到整体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2)工作职责:医院内的所有护理人员应以护士长为中心,对其团队工作进行管理,各科室的护士长可根据其科室内小组任务的差异性,制定小组职责而后对小组进行管理与监督,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与此同时,各小组的组长也应有一定的管理与监督能力,其可根据组内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小组成员进行调配,使之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进行护理工作,保障小组工作质量。(3)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由护长根据各小组的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培训内容,定期举办培训讲座或者是培训班对各小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储备能力与专业性,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4)制定科学的评估制度:由医院的各管理层对于护理管理评估制度进行制定,使之可有效的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若相关护理人员的评估结果为优,则可给予其一定的奖励;若相关护理人员的评估结果不理想,则应指出其问题,并督促其积极改正,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质量[2]。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包括整体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以及护理文书。1.4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均以通过SPSS22.0软件的计算,计数资料表示为%,用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用t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文化管理层级创新
同志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这迎来国家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时代,我们企业文化是国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建设企业文化是时代的潮流。企业文化是强化员工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动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推行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反映,丰富文化生活是广大员工的愿望。
中能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在新世纪的强劲春风里随着公司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在新时代的阳光普照下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发展的。中能的企业文化建设大体经过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中能文化的自生阶段,第二阶段是中能文化的自建阶段。以前我们可以说是文化自生,今年我们就可以说是文化自建。现在以企业文化手册为标志,中能的企业文化建设踏上了一个新起点。以前的企业文化是零散的,现在通过编制的《企业文化手册》使文化变系统了;以前企业文化理念是口头的,现在通过编制的《企业文化手册》使企业文化理念变的书面规范了;以前的企业文化是弱势的,现在通过公司正式批准的《手册》使企业文化变强势了。
中能《企业文化手册》和《安全文化手册》,是对中能企业文化的总结、梳理和升华,它以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崭新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在两本文化手册内容的收集、输理、提炼、编排过程中,得到了公司领导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
公司领导明确了编写文化手册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企业文化许多理念就是直接来源于公司领导的讲话。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关心手册的起草和编制,在草案的讨论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对《手册》的编制完成起了重要作用。公司的员工也在理念征集中提出了许多好的理念素材,为公司理念的提炼丰富了内容。所以,中能两本文化手册是凝结公司领导、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智慧和心血的文化作品。
一、中能文化手册的解读
中能文化手册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安全发展。中能公司是一个煤炭企业,发展是公司的基本使命。怎么样发展?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从文化手册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发展首先是要安全发展。“说一不二抓安全”是两本文化手册共有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标准化、精细化都是为了安全生产。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安全文化就是不完整的企业文化,没有安全文化的系统推进就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
不同层级证券市场监管论文
一、美国证券市场的层级结构
证券市场的层次性主要指其二级市场的细分。证券二级市场传统上被划分为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OTC市场)两大类。证券交易所市场是指在有组织交易所进行集中竞价交易的市场,通常分为全国性市场和地区性市场。如美国的全国性股票交易所是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美国股票交易所,地方性股票交易所则包括中西部、太平洋、费城、波士顿和辛辛那提,没有资格或不希望在全国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可在地方性交易所上市交易。
场外交易市场又分为非上市股票交易的交易市场和交易所上市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其交易方式是分散的、议价的。非上市股票交易市场是面向中小公司的股票市场,又可以分为纳斯达克市场、纳斯达克小型市场、OTCBB市场、粉红单市场等多个层次。第三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机构投资者之间进行大额交易而作出的交易安排。
近年来,随着另类交易系统(AlternativeTradingSystemATS)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地位的确认,第四市场(TheFourthMarket)交易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希望避免向经纪人付费的大机构都可能加入这种直接交易。
图1美国证券市场的层次结构
二、美国证券市场的分级分层监管体系
组织再造改变层级结构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类型;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促使企业形成柔性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代替了管理中层、企业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系统之间保持一致、跨职能工作团队成为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企业组织之间加强虚拟运作、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结构围绕生产制造功能的流程结构向服务型组织结构转变、生产性网络、非生产性网络、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涉及到管理观念、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要全面转变和更新企业经营观念与思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加大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引发了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组织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其中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尤为深远。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类型,并探讨了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
1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促使企业形成柔性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电子商务技术信息处理效率高,企业网络内的每一个终端可以同时获得全面的数据与信息,使企业内外的信息传递更为便捷、直接,高层管理者接近了生产第一线,中层管理者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代替了管理中层。柔性的组织结构可以使管理者充分授权,减少管理层次,增强组织内横向沟通以及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加快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
企业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系统之间保持一致。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协调成本,建立企业组织内及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非产品、成本、技术等方面的虚拟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