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07:10: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层次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层次化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研究了层次化设计中如何达到时序收敛。从层次化设计的流程分析,介绍如何人为地选择并且调整一些布局布线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得设计更能实现时序收敛。最后以图文及数据相结合的方式举例说明了层次化设计时序收敛的可行性。
关键词层次化设计;收敛性;模块布局;时钟优化;延时分配;大型设计
1引言
如今一般的后端设计是采用把网表打散,把所有的逻辑单元看作是一个层次上,层次关系不用考虑,一起进行设计,优化。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逻辑关系比较简单,在做优化的时候,可以对逻辑单元直接处理,所有的物理单元都是可见的。但是,随着现在设计越来越复杂,单元越来越多,现在的单层次的EDA工具的承载能力遭到了挑战。由于设计的庞大,使得后端设计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出现了层次化设计流程。
层次化设计流程是指把设计对象分成多个模块分层次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层次之间的关系,顶层模块和底层模块的关系,层次内部的优化等等。最终,在各个模块达到其各自设计要求的同时,满足顶层的设计要求。
2层次化设计的背景
论语义驱动的层次化设计
地图符号设计理念与流程
符号设计理念(1)语义驱动理念本文认为地图符号设计内容应包含以下3点:一是概念语义模型;二是符号设计赖以构成的物质材料基础———图形形式;三是符号的构造生成法则。符号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用于表征空间信息,因而在符号的构成范畴内,语义模型直接描述了空间信息的本质特征,图形形式是空间信息或语义模型的外在表现形式,构造法则更多的专注于符号的构造程序。因此,以语义关系作为符号图形构造的基准,通过语义关系控制符号的图形构成,这种以语义关系为“骨架”来驱动符号图形构造的符号设计思路,本文称之为语义驱动的符号设计理念。(2)符号与符号设计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14]。可以简单的认为,语言为“话”,言语为“说”,语言和言语共同构成了言语活动,即“说话”。类比语言和言语的概念区分,本文界定了符号、符号设计及符号设计活动这3个基本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符号(类比“语言”)是指面向某一领域的约定的符号标准、规范或体系;符号设计(类比“言语”)是指符号设计者(或使用者)通过自己的构思创造(或使用)符号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人驾驭符号语言能力的体现;符号及符号设计构成了符号设计活动的内容。图1符号、符号设计以及符号设计活动Fig.1Symboldesignactivities明确区分符号及符号设计的概念,才能真正使得地图符合人类“第二语言”这一称谓。这是因为:语言最为重要的特征在于交流,交流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输过程。作为人类第二语言的地图,理应具备空间信息双向传输(即交流)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体现在符号设计活动之中:符号设计者(或使用者)通过设计(或使用)地图符号进行空间信息的表达、传输和理解,实现空间知识的双向、互动交流,并最终实现地图符号语言的地理空间认知。相关概念(1)语义特征———亦称义素,反映了空间要素和现象的客观本质,是凭经验或对客观事物本质的了解而分析出来的语义成素。语义特征与词所表达的真实世界的本体有着密切联系。(2)符素———是借鉴语言学中“语素(mor-pheme)”的概念定义的,即一定图形形式和概念语义的最小结合单位。区别于符号,其不可以独立用于符号表达;区别于基本几何图元,其具有一定的语义内涵(基本几何图元仅是图形成素)。符素是地图符号图形结构中,介于符号和基本几何图元层次之间的概念。(3)组合、聚合语义关系———组合语义关系是符号所表达的对象或对象类之间的部分整体关系,具有序列性、整体性和扩展性等特点;聚合语义关系也称上下义关系,即一个类包含于另一个类,包含其他类的类中的词称为上义词,被其他类包含的类中的词称为下义词,具有类型性、继承性和置换与推理等特点[15-16]。符号设计流程以地图符号的语义结构关系为骨架驱动符号图形的构造,语义结构关系的约束使得所设计的地图符号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化特征。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①对应用领域的空间对象进行语义成分分析,提取语义特征词汇。②符素表设计,即合理使用视觉变量,设计步骤①语义特征对应的图形形式,形成符素;符素表即为一定数量符素的集合。③根据应用领域空间对象的内在结构特征,梳理符号系统语义的聚合关系,构建聚合关系语义结构模型。④单个符号组合关系语义描述,即对聚合关系语义结构中的每一个节点(单个符号),形式化描述为符号语义的组合关系结构;⑤符号图形构造,即根据符号组合关系语义结构,通过选取特征语义对应的符素图形形式,组合构造符号,完成符号设计;⑥按照符号设计的一般原则,对符号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美观等操作;⑦遍历聚合关系语义结构的每一个节点,设计构造每一个节点对应的符号图形形式,完成整个应用领域的符号系统设计。图2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流程Fig.2Thedesignflowofthesemantic-drivenhierarchicalmapsymbols从图2看出,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方法的4个关键步骤是:语义特征提取(①)、符素设计(②)、语义建模(③)和符号构造(④、⑤),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地图符号设计方法
基于本体层次的语义特征提取在语言学、本体论和地理本体研究中,语义特征的提取尚无有效理论。例如,地理本体研究领域,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领域标准规范,并结合领域专家知识等方法实现领域知识规范化,归纳概念语义[17]。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语义特征提取的主要手段是依靠经验和内省的方法,如杜清运[15]采用Guarino等的“本体层次”理念对空间信息的语义特征进行了系统归纳,例如:(1)物质(部分-整体层次):水、土、泥、石、沙、植物、人造材料等;(2)形态(形态层次):流动、静态、自然弯曲、规则形态、维度等;(3)大小(形态层次):大、中、小等;(4)功能(功能层次):交通、阻隔、居住、蓄积、旅游、养殖等;(5)等级(社会层次):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部分-整体层次、形态层次、功能层次等即为本体层次。以地图符号表征的地理要素的语义特征为例,可以进行如下的语义成分分析,进而得到语义特征:(1)河流-[水]+[流动]+[自然弯曲]+[交通]+[现状];(2)湖泊-[水]+[静态]+[旅游]+[养殖]+[面状];(3)公路-[人造材料]+[交通]+[约束弯曲]+[线状]+[经济含义];(4)围墙-[人造材料]+[阻隔]+[规则形态]+[线状];(5)建筑-[人造材料]+[居住]+[规则形态]+[面状]+[阻隔]+[政治、经济含义];符素设计符素是本文符号设计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区别于传统符号设计方法的重要特征。符素对地图符号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首先,符素是以基本几何图元(可参见文献[18])和视觉变量构造而成,其自身是数量有限的,但有限数量的符素可组合成无限数量的符号系统。其次,由于符素具有一定的语义概念,基于符素进行符号设计,降低了符号语义形式化描述的难度。最后,符素统一了地图符号的图形和语义的组合关系,使得符号更易于识别和解译,提高了地图符号的易用性。符素的设计应包含以下3个主要原则,以文献[19]和[20]为参照原型进行说明:(1)继承原则现有基本比例尺地图符号或专题图符号标准,均已经过了长期的设计实践积累,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广泛的认知惯性。符素是构成符号的基础,因此符素设计可遵从认知的惯性,从已有符号设计成果中汲取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析现有的符号规范标准,抽象提取满足符素条件的基本“图形-语义”结构作为符素。表1为从文献[19]、[20]抽取出来的符素,并标注有其表征的特征语义。(2)对立与统一原则统一是指对某一类型语义特征,应使用相同视觉变量的不同值进行表达。例如,在设计有系列关系的符素时,可使用不同颜色或尺寸变量进行表达,而不能部分应用颜色变量而部分应用尺寸变量。对立是指符素设计应能体现显著的区分特点。对立与统一原则能够保证符素能够清晰、易识别且不失系统规律特点。例如,可以使用颜色表示公路等级,但不同等级公路的颜色应当具有显著的可分辨特点。(3)相似与抽象原则相似是指所设计的符素图形形式应能够抓住其所表征的对象的某一特征,体现特征的相似性,以激发人的联想。抽象是指符素设计应注意符素图形形式的抽象设计,抓住对象的最主要特征,使得符素简单、规则。在符素设计过程中应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平衡,过于抽象则符素难以识别,过于相似则易丧失简洁特点。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与本体建模具有强烈的类同性。本体建模元语中,具有4类重要的概念之间的关系:part-of,kind-of,instance-of,attrib-ute-of[21]。就本质而言,符号语义的聚合关系即为本体建模元语中的kind-of关系,因此,本文认为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可视为kind-of这一特殊语义关系的本体建模。当前,关于本体的开发或建立方法,基本上均采用手工方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工程方法。归纳起来,比较著名的本体建模方法有MikeUscholdded&King的“骨架法”、Gruninger&Fox的企业建模法、Gomez-Perez等的Meth-ontology方法等[21]。总结这些本体建模方法,其一般步骤是:①明确本体范围:即梳理所要建模的本体范围,定义本体的边界条件;②本体建立阶段:即进行领域本体的获取、概念化、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形式化语言描述以及本体集成等;③评价与文档化:进行已构本体的评估和标准化,并最终形成本体成果并。在这3个步骤中,与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密切相关的是本体的建立阶段,借鉴于上述对本体建立方法的分析,总结了聚合关系语义树构建的一般步骤,如图3所示。其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对象概念的语义分析,并确定与其他对象语义之间的聚合关系。目前,本体构建方法仍无法实现自动化建模,需要人的参与和领域专家知识的指导,对领域知识越了解,其所构建的语义聚合关系也就越完善和科学。根据聚合语义结构建模的流程,结合文献[20]可得到以下基础地理信息符号相关的聚合语义结构,如图4所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符号第一等级可划分为测量控制点、水系……植被与土质、注记等大类。每一大类均可以继续按照聚合关系进行细分,例如,测量控制点可分为三角点、埋石点、……等小类;三角点还可以分为(常规)三角点和土堆上的三角点。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地将整个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符号组织为一个完整的聚合关系树形结构模型。图4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符号聚合语义结构Fig.4Associativerelationstructureoffundamentalscalemapsymbols4.4语义驱动的地图符号生成本节主要讨论的是由符素组合为一个完整地图符号的方法。首先,地图符号的语义应该包括有以下两个部分构成:<符号语义>::=<构词规则语义>|<符素语义>其中,构词规则语义是指符号不同的空间造型赋予符号的含义;符素是构成符号的基础材料,因此,符素语义是符号语义的主体构成部分。其次,单个符号组合关系语义形式化描述。组合语义关系亦称部分整体关系,主要体现在“符素→符号”的构造环节中。以语义“土堆上的三角点”为例,可以将其分解为如图5(a)所示的组合语义分解结构。其中,“土堆上的三角点”、“三角点”为语义特征的组合结构,其余为独立语义特征,该符号的语义对应的图形符号组织方式如图5(b)所示。最后,根据符号语义的组合关系形式化描述模型,驱动符号构造生成。图6示例了语义驱动的地图符号构建流程,符素“测量控制点”和符素“三角测量相关的”可以按照独立构造规则组合为“三角点”组合结构,该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符号出现,也可以作为组合更高一级符号的符素。符素“土堆”采取了极向旋转重复构词规则与符素“三角点”组合成“土堆上的三角点”符号。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其他构造规则,添加例如高程、比高等语义信息,构建更为复杂、详细的符号。图6语义驱动的地图符号构建流程Fig.6Theconstructionflowofthesemantic-drivenmapsymbols语义驱动的符号生成方法具有以下典型特征:第一,符号的最终设计样式取决于语义信息的详细程度:语义信息越丰富,符号样式越详细具体,也更容易认知,反之亦然。第二,符号具有显著的结构规律可循,亦即符号设计时符素、构造规则是根据符号所蕴含的语义信息进行选取的,语义信息决定了符号的最终样式。第三,对于每一个符号,均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将其分解为组合语义结构,进而根据该结构组构符号。
地图符号设计实验
本文设计了一组认知实验,用于验证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实验设计与实施(1)实验素材:素材I为从文献[19]中选取的部分符号组成;素材II是利用本文符号设计方法,对素材I进行重构改进而成。素材II包含有2个部分:一是符素表部分,将符素显式地展现给被试人员;二是按照聚合语义层次结构组织的符号系统。(2)实验人员:被试人员主要为信息工程大学二年级本科学员共计47人,所有人员视力、智力等各方面正常,但不具备地图符号的学习知识基础。实验一:不同符号系统认知效率测试实验。本实验通过测量两套素材在认知效率上的数值指标,数字化测定符号认知效率,以验证本文符号设计方法能否一定程度上提高符号认知效率。本实验设计6次“训练→测试”循环,每次循环均给定训练时间(3~5min不等)。实验结果如图7(a)所示。图7(a)实验一认知正确率均值和方差曲线Fig.7(a)MeanandvariancecurveofcorrectratioofthecognitiveexperimentI实验二:符号信息传输过程模拟实验。本实验通过模拟自然语言交流过程,验证本文符号设计方法是否具有“语言交流机制”这一特征。实验方法是通过给定语义,被试A(或B)设计符号,并交予被试B(或A)识别解译,并通过相似度判断信息传输效率。实验共有6次循环,其结果如图7(b)所示。图7(b)实验二相似度比率均值和方差曲线Fig.7(b)MeanandvariancecurveofsimilarityratiooftheexperimentII5.2结果分析由于所有被试人员不具备地图符号的学习知识基础,因此,本实验结果反映了符号系统的学习、掌握和使用的效率。本次实验不讨论被试具备地图符号学习经验基础的情况。实验一结果表明:①总体趋势上,两套素材的识别正确率均随着学习时间的累积而提高,且标准差随时间累积而降低,反映了被试学习并掌握符号系统能力的提升;②重构后的素材II正确率均值均高于素材I,反映了本文符号设计方法在符号认知效率方面的高效性;③6次实验正确率方差曲线表明,重构后的符号系统在统计意义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认为本文符号设计方法在符号认识效率测试方面表现较优。实验二结果表明:6次实验中,重构后的符号系统在信息传输效率方面均较优,且方差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这说明了本文重构的符号系统在模拟信息传输过程实验中体现了较为稳定的高传输效率。
道德层次化教育思考研究论文
教育历来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层次化”原则,能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使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实效。
一、学生年级(低、中、高)的层次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序的。逐步深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识的积累,行为的强化,体现出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进程。近几年,我国现行的几个德育大纲中,己通过改革,体现出道德养成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原则要求。我们应根据各年级、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各年级各有重点,相互贯通的思想品德教育系列。比如,在初中,初一年级,以抓学习目的性教育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年级,建立以“防分化,促转化”的目标管理,创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廉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初三年级,以人生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为主,让学生作好第一次接受选择的准备。
二、学生道德水平(良、中、下)的层次性
中学生不仅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存在着好、中、差的不同层次,在思想道德品质上也同样存在着不同层次。对道德品质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依据德育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着眼面向全体,进行分类设计,实施分层教育。在中学,对思想品德处于中上位置的学生,注重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理想价值观念是指未来的先进价值观,对现实生活在相当大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对中上等学生进行理想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远的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对后进生这一层次的教育,固然也要进行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然而按照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原则,首先应从他们的行为规范抓起,以贯彻《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心,实行“学和行”的有机结合教育,使他们熟悉“知”,领会规范要求,同时,抓训练,见行动,并努力增强其自律能力。
三、道德内容(褒、容、贬)的层次性
物理实验层次化教学研究
1实验层次设置既有提升又互为基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已实现了向基础、综合和设计性实验这一层次化教学模式转变。有的将大学物理实验明确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4个层次,并在比重上作出了硬性的规定,提出了物理实验教学必须突破基础性、综合性实验的训练范围,进而搞好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教学要求。这种层次化实验教学模式,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物理实验是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基础实验,是为后续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的基础训练,应让有限的学时发挥最大的收益,在层次划分上应简而精,通过基础、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阶梯式训练逐步养成创新思维及革新意识。物理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同小孩学走步,是阶段也即层次培养过程。这种层次化教学模式中,决不能淡化和忽视基础内容和强度。因为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基础实验课,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从三方面达到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第一:学习实验设计方法。对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如何把它变成一个具体实验,从而实际地加以研究,这就是实验方法或实验设计方案的内容;第二:学习测量技术。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是讲精确性的科学,物理实验虽然首先是观察现象,但核心是测量与观察现象有关的物理量。测量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常用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其二是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第三:学习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对于测量所获得的结果,必须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综合才能找出其带规律性的东西,这种分析和综合,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的应用。
(1)基础实验部分好比小孩学走步的初级阶段,需要成人全身心的帮助以了解行走的基本技术。基础实验应涵盖力、电、光及必要的热、声、近代物理等经典实验项目,这对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实验设计思路、常用仪器的使用维护方法和操作规程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没有相当的学时数保证及广泛的了解认识,这些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我们在倡导物理实验向综合、设计性实验方向拓展的时候,过分强调和突出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而对打基础、练功底的基础内容有轻视和淡化的倾向,殊不知万丈高楼是坚实的根基作支撑,没有扎实的基本技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就无从谈起。
(2)综合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知识互补、重复深入、扩大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为目的,为学生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与物理学内在联系,为学生深入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好比是学走路的中期,不能全脱手,但又要鼓励自我尝试与独立。这个层次的实验内容应立足基础,学习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思想的综合运用的技巧和方法。设计性实验以实验内容的基础性、实验方法的综合性、实验过程的设计性和独立操作性为目的,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这个阶段的实验应该少而精,但应在实验思想、方法及技巧上有多样性,深度上可延伸,广度上可拓展,在提供问题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我们在推进物理实验向层次化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遵从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要保证足够学时的基础实验内容,而不能片面追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基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举,做到确保基础、层次清晰、全面重视,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发展及提高能力的培养环境。
2完善层次化教学课程建设,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备配置及学时数上都与基础实验有较大差异,这部分实验宜相对独立于基础实验课程以外,由专门的课程负责人进行规划和组织。课程负责人可依据学生基础实验内容情况,按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专门的学时数。很多人对于设计性实验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设计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一、必须要有复杂的、高级的设备;第二、必须要与众不同、与前人不同的发现与发明。而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设计性实验可以是最常见最简单的实验,只要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仪器的选用;实验误差的分析与控制有创新的成分或元素;实验实施过程中有新向题等待学生去解决、新结论等待学生去发现;这样的实验就是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大有裨益的设计性实验。当然,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拓展、延伸、转移、综合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统一在这样的认识与观念下,才能明确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方向。但目前很多高校包括我校,在大力倡导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时,却忽视了课程建设的严谨性,仅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占有的比例指标要求,缺乏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具体评价和要求,也缺乏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开发和研讨,更缺乏相应的软、硬件建设,这实际上丧失了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积极意义。
老年教育趋向多层次和多样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对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43亿,其中69%是属于低龄健康的活跃型老年群体。这就要求我国的老年教育必须向多层次、多样化、多渠道方向发展。
在学制上,老年教育体现多层次教育的教学体制,分半年(一个学期)、一年(两个学期)和两年(四个学期)等几种学制。有些专业还根据学员要求,分为基础班、高级班、选修班进行分层次教学。农村的一些老年学校还开设了短期科技兴农、农用技术培训班。学员结业后,还可得到结业证书或荣誉证书。
在教学内容上,老年教育将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普及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根据老年学员的年龄大小、文化程度、职业职位和个体习好等差异,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因材施教,注重文化教育、保健养生、实用技能、信息语言等知识和训练教育。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老年教育注重体现科学性,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授课形式就地就近,学量适中,互教互学,教学相长。
老年学校的师资队伍采取专职、兼职与聘任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大多是来自大专院校、文化艺术团体、高级中学的优秀教师,有一定教学教育水平、素质较高,同时又能体察和尊重老年学员的实际情况,从而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老年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例如,老年教育目前还未列入国家教育总体规划,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校际间交流、教育评估体系和标准还没形成,理论研究落后于教育教学实践等等。
道德层次化教育思考论文
教育历来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层次化”原则,能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使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实效。
一、学生年级(低、中、高)的层次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序的。逐步深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识的积累,行为的强化,体现出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进程。近几年,我国现行的几个德育大纲中,己通过改革,体现出道德养成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原则要求。我们应根据各年级、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各年级各有重点,相互贯通的思想品德教育系列。比如,在初中,初一年级,以抓学习目的性教育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年级,建立以“防分化,促转化”的目标管理,创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廉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初三年级,以人生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为主,让学生作好第一次接受选择的准备。
二、学生道德水平(良、中、下)的层次性
中学生不仅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存在着好、中、差的不同层次,在思想道德品质上也同样存在着不同层次。对道德品质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依据德育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着眼面向全体,进行分类设计,实施分层教育。在中学,对思想品德处于中上位置的学生,注重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理想价值观念是指未来的先进价值观,对现实生活在相当大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对中上等学生进行理想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远的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对后进生这一层次的教育,固然也要进行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然而按照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原则,首先应从他们的行为规范抓起,以贯彻《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心,实行“学和行”的有机结合教育,使他们熟悉“知”,领会规范要求,同时,抓训练,见行动,并努力增强其自律能力。
三、道德内容(褒、容、贬)的层次性
道德层次化教育分析论文
一、学生道德水平(良、中、下)的层次性
中学生不仅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存在着好、中、差的不同层次,在思想道德品质上也同样存在着不同层次。对道德品质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依据德育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着眼面向全体,进行分类设计,实施分层教育。在中学,对思想品德处于中上位置的学生,注重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理想价值观念是指未来的先进价值观,对现实生活在相当大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对中上等学生进行理想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远的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对后进生这一层次的教育,固然也要进行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然而按照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原则,首先应从他们的行为规范抓起,以贯彻《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心,实行“学和行”的有机结合教育,使他们熟悉“知”,领会规范要求,同时,抓训练,见行动,并努力增强其自律能力。学生年级(低、中、高)的层次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序的。逐步深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识的积累,行为的强化,体现出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进程。近几年,我国现行的几个德育大纲中,己通过改革,体现出道德养成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原则要求。我们应根据各年级、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各年级各有重点,相互贯通的思想品德教育系列。比如,在初中,初一年级,以抓学习目的性教育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年级,建立以“防分化,促转化”的目标管理,创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廉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初三年级,以人生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为主,让学生作好第一次接受选择的准备。
学生年级(低、中、高)的层次性
二、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序的。逐步深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识的积累,行为的强化,体现出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进程。近几年,我国现行的几个德育大纲中,己通过改革,体现出道德养成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原则要求。我们应根据各年级、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各年级各有重点,相互贯通的思想品德教育系列。比如,在初中,初一年级,以抓学习目的性教育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年级,建立以“防分化,促转化”的目标管理,创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廉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初三年级,以人生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为主,让学生作好第一次接受选择的准备。
三、道德内容(褒、容、贬)的层次性
学生班级管理层次化探析
摘要:高级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而民办高职院校在其中又承担了重要角色。高职院校工作计划的有效开展,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最终都要依靠班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班级管理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极为重要。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现状仍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其成因源自多方面。有些现象是现阶段不太好解决的,难以深究,故此本文也仅就教辅人员的日常工作为突破口,提出一点思路。
关键词:班级管理;层次化
虽然目前国家对高职院校持大力鼓励发展的态度,但一些高职院校本身就存在盲目扩招生源,跟风设立热门专业的问题,导致基本师资尚未配置齐全便行招生办学之举。教育工作,以人为本,若连教辅人员都成缺项,甚至还存在随意抽调无关人员充任教辅职位的现象,谈何班级教育管理?高职院校秉承开源节流,减耗简员的原则,教辅人员设立不足,大部分的教辅人员工作强度委实过大,工作任务及评比事项芜杂繁多,师生比一比数百的也不少见,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辅职工还承担有招生与收缴费用指标,作为稍有职业道德的教辅员工,相应地琐事已致心力交瘁,遑论有心投入于富有成效的有建设性的班级建设了。同样是扩招之弊,同类高职院校争抢生源,大肆降低招生标准,造成职业院校生源素质严重参差不齐,行为与心理带问题学生数量直线增加,学生的遵章及自律能力有很大异同,生活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等诸多毛病,在扩招生源中占较大比例,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较为同一化的今天,的确也不利于一般的管理教学工作的开展。班级建设涉及日常教学秩序保障,社会及校园范围内的奖掖推举、常态化的班团干部选任及职责分工、预备党员的申请及考核,学分评比,班费财务收支,会议活动组织,校内竞赛参与,宿舍管理等,方方面面已然不亚于社会。教辅人员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忽视了高职学生的行为及心理特点,管理过松或过紧,一味放权给学生自主或是过度集中于教辅员之手,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班级建设的探索应该说是一个久不遇冷的课题。
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及心理特点到底是怎样的,如何把握,是卓有成效的班级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常规眼光来看,是因为无法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深造,从而被迫选择的,即世俗看法里的考绩差等生,虽然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考绩差不代表这些学生能力素质不够,职业教育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动手与执行能力,长期的教学经验也证明了这些学生完全可以胜任高职学习,当然部分学生在入学初期确实带有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约束差等诸多毛病,小部分孩子因长期考绩差而与家庭及学校存在对抗心理,甚至折磨出了早期的心理抑郁或孤僻,所有这一切,对教辅人员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班级建设无形中也设立了更高的门槛。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伴随高职院校的扩张,采取以教育成本较高收费,使一部分学生及家庭形成消费者观念,产生出一种高职院校必须服务于我的超人一等心态,希望有很多特权,诸如频繁请假,不参与集体活动之类。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倾向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珍视学业者有,立志向上者有,为父母读书者有,无所谓混日子者有,换个地方继续结伙玩者有,并且个性强烈、自我意识明显的学生不在少数,对班团干部权威自觉拥护低,学生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除开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共性外,个人的学习能动性、学生素质及能力、经济条件相差悬殊,都会映射到学生的行为及心理状态中。这是一种远比普通高等院校内情况复杂的校园关系,教辅工作殊为不易。所以说,针对高职学生的更为宽泛的性格行为体现,综合素质级差大的特点,班级管理实际上不能以陈旧制度一贯到底,而是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本文针对高职班级管理遇到的情形,结合教辅实际经验,尝试运用层次理论来探寻解决之途。在现今的公司企业中,层次化管理其实是一个很成熟的经验模式。但凡一个组织结构内,管理都应该是由上而下的,层级响应,各司其责。将层次管理推移到民办职校班级管理上,是否就是简单那种分好班团干部,只需干部负责的方法呢?很多人也会觉得,这不也是一般常用的管理方法吗,还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呢?前面已经提到过,这是明显忽视了高职学生的行为及心理特点的,趋势曲屈,故后效难见。班级层次化管理绝非一种简单施行,管理是要拷问效果的,若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便失败了。
层次化班级管理,本文的考虑是先将管理目标作层次化区分。当然,在任何高职院校,管理目标首要的,不例外均是教学秩序的维护,比如考勤与卫生制度都为此服务。在较完善的管理下,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达成此目标。而对剩余那一小部分,就需要明显地层次化区别对待了。对问题学生的工作,也就是层次化的重要之处。管理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对学生的层次化培养。首先建立目标台账,因人而异。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目标,或阶段性的制定能够达成的目标,学分考核虽重,学成考核也必不可少,以此督促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对不同性格、不同自律力的学生,除开统一的课程计划外,尽量安排推荐其各自能适应的实践竞赛活动,不以同一要求来限制学生;对不同学习能动性、不同志趣的学生,分别引导至不同的毕业方向,平稳结业抑或继续奋斗深造。细划指标的方式方法,对于有熟练经验的教辅员并非难事,本文不详述。细划目标可能会在工作开展之初带来一定的难度体量,但相对于两年或更长的教辅时期,这些工作也相对算得上便利得宜了。尤其待工作步入正轨后,其效用不言而喻。
层次化班级管理,更多地离不开管理力度的层次化。教辅员的管理力度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觉得,班级会议的频次,对面恳谈的次数,宿寝巡查的常态化,活动共建的紧密性,心理咨询覆盖率,困难帮扶准确性等,都可以细化到管理力度上。矢志教育,必能用心,但教辅员个人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庞大的学生群体,实质上也不呼唤那种尽皆一致的管理力度。管理要做到有急有缓,轻重适度。相对温驯的学生,除开必要的激励外,可适当放松监管,或是促成他们自主地可控管理,相互督促等;心理敏感,思想上有障碍的学生,多注重开导,多考虑学生的面子;性子桀骜的,则是肯定要多提高当面督导频率的,必要时通过周围学生的反映时刻关注了解动态,有犯错倾向的给予适时的调节或威慑;对易发生矛盾的,较难融入集体的学生,则可能要动用包括家庭参与的更多的监管渠道了。总之,管理力度的层次化分类,应该说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管理途径了,当然对教辅员个人的专业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建筑垃圾资源化层次分析法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垃圾年产量数量日趋庞大,随之产生的危害也日益明显。CJJ/T134—2019《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将建筑垃圾分为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五大类别,建筑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壤等产生的污染已严重影响公民身心健康,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已迫在眉睫。科学合理地对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进行选址决策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但由于各地资源化设施选址建设差异较大且考虑因素多,近年来对选址的研究较少。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选址方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桢赞对郑东新区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提出了推进郑东新区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措施,黄雄伟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讨论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中的应用,但未与具体城市数据结合。以河南省郑州市为研究区域,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选择6个影响因子并计算权重,在ArcGIS中对影响因子进行缓冲区分析和重分类并赋值,最后通过栅格计算器得到郑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选址适宜性等级,以期为政府部门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选址提供建议。
1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域
郑州市位于东经112°42′~114°14′和北纬34°16′~34°58′。截至2019年,郑州市行政区域包括惠济区、管城回族区、二七区、中原区、上街区、金水区6个辖区、巩义市、荥阳市、新郑市、登封市、新密市5个县级市和1个县(中牟县),总面积7567.18km2。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常住人口1035.2万人,城镇人口772.1万人。近年郑州市经济发展较快,据统计,2019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约为3.20亿m2。随着旧城区拆迁改造、新城区拓建和城市规划修建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2018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35个市(区)启动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郑州市是其中之一。
1.2数据来源
郑州市人口密度数据来自LandScan人口密度数据集;行政区域、中心城区范围、主要道路分布、地表水分布和居民区分布数据从1∶100万和1∶25万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中获取;高程数据从地理空间数据云获取;土地使用类型数据从数据禾网站中获取。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层次化建模研究
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国内的网民数量迅猛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分析网络整体安全状况入手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安全态势感知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的大规模网络环境中,采用综合防御机制,将网络中传感器收集并记载在各个安全设备上的各类网络状况信息加以融合,并快速提取从而识别分辨出威胁、攻击等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进而整合分析各个安全要素,得到网络安全状况的评估值。在评估网络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感知网络安全的状态和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并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也就是严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网络安全态势变化走势。整个安全态势感知过程中依次包括觉察、理解、评估、预测和决策等五个因素。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是一种主动的安全防御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深度防御[1]。态势感知的目标是采用改进的态势感知算法,实现态势感知的自动化,自动获得自我感知,并开展自我保护。
1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研究
在研究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过程中,先要构建出合适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研究者们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先后提出了大约有三十多个适合的态势感知模型。在这些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1984年美国国防部提出的融合模型JDL模型[2]、1988年Endsley提出的EndsleySA模型[3]和1999年TimBass针对分布式人侵检测提出的融合模型TimBass模型[4],后来提出的感知模型都是在这三个模型上的升华和改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具体实施过程首先是通过传感器采集网络安全设备上记载的监测、过滤、防护等信息,再提取态势要素,进行态势理解与安全态势评估,最后再对当前网络环境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过程如图1所示。文献[5]在经过对态势感知的研究之后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分为三个部分,即网络安全态势觉察、网络安全态势理解以及网络安全态势投射三个层次。这其中,态势觉察主要完成对初始数据的提取并分辨初始数据中的关联信息,即对源数据进行降噪、规范化处理,得到具体有效的信息,其主要目的是辨识出系统中的活动。态势理解主要是实施对分辨出的关联信息进行理解的工作,在有关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的安全形势,有无安全攻击行为的发生以及对安全等级的评定。态势投射主要完成这些活动意图是否会产生攻击的判断任务,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分析并评估各个活动对当前系统环境的影响,并进一步判断是否会对系统环境造成威胁,包括发现已经产生的威胁和预测可能产生的威胁。基于此概念,本文将对源数据的预处理、数据信息的建模、以及模型信息的采集作为态势觉察层进行分类,而将与信息理解有关的机器学习模块以及要素提取作为态势理解层进行分类。需要注意的是,对模型信息的处理和对机器学习的评判这两者之间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反馈以修正最终的态势评级,将态势指标可视化和态势指标评级作为态势投射层进行分类,所建立的层次化模型如图2所示。通常情况下网络态势数据中心收集到的安全态势数据本身并不符合规范,如果直接输人安全态势感知源数据会导致计算量过大、数据维数过高而难以处理,因此必须对源数据进行前期处理,提取数据的显著性特征,将有代表性的样本态势感知关键字提取为显著性特征,这样才能体现出不同情况下不同的网络状态特征,由此得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流程如图3所示。
2网络安全态势要素提取框架
网络安全态势理解与评估之后的态势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态势特征要素的提取。安全事件的预处理与态势要素的提取定位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底层,其中态势要素提取性能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全态势感知结果的准确度。网络安全态势特征要素提取网络的安全态势要素主要包括网络的拓扑信息、脆弱性信息和状态信息等静态的配置信息和各种防护措施的日志采集和分析技术获取的威胁信息等动态的运行信息等[6]。网络安全态势要素提取的核心就是准确地分类识别出网络中记载的海量安全数据,了解把握网络实时的受攻击与被威胁的情况,为下一步评估网络安全状况提供数据支撑。因此,判断态势要素提取方法好坏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识别攻击数据的准确度;二是消耗时间的收敛度。大多数规模大的网络都会呈现出节点数量多、拓扑结构复杂、传输流量大、子网众多等特点,并且网络结构复杂,包括多种不同结构的网络和不同类型的应用平台,因此适宜采用层次化态势要素提取模型,其框架结构如图4所示。络全局分析和局部分析组成,提取过程实施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态势要素的采集是通过融合传感器传输的各类网络安全数据实现。通过学习输入汇总到分类器中的历史安全数据集和当前安全数据集,生成一种学习规则,用这种学习规则来指导网络局部模块的数据分析,在局部模块中经过统计与分析后形成的数据再被反馈传输到全局分析模块,通过这种数据分析机制可以将网络中的局部态势要素及全局态势要素都提取到。目前分类器分类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多,本文所采用的层次化安全态势要素提取框架中分类器采用近年来得到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的聚类方法来进行分类特征提取,通过聚类方法将态势感知数据集分类,从而分辨出正常网络行为和异常网络行为。
3网络安全态势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