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报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04:51: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测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儿童监测报告
20*年,是实施《房山区“***”时期儿童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狠抓规划落实,使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妇女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男女平等、儿童优先意识增强,儿童事业有了长足进展。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对各项规划目标实施状况进行了监测统计,现就房山区“两纲”监测情况浅析如下:
一、《儿童纲要》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儿童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区教委以“***”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贯穿“1123”工作思路,以增强区域教育实力为核心,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狠抓课堂评价、基础管理、教师考核、职称改革、山区中学搬迁5项工作重点,努力加快两个“转变”,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速发展学前教育,大幅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儿童受教育水平逐年提高。目前,我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10.16%,比2005年上升15.1个百分点。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连续六年达到100.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因有外地借读生,所以连续六年超过100%,初中生辍学率由2000年的0.4%降低到20*年的0.04%。全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315人,其中男生181人,女生134人。
——儿童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
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大力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免费接种工作,巩固发展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儿童卫生保健教育,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年,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62‰和6.08‰,分别比2000年降低1.06和1.8个百分点;低体重出生率由2000年的2.45%下降到20*年的1.39%;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21.83/10万下降到20*年的0/10万。
农村小康监测报告
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现状,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市统计局通过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年报及市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辅以一些社会调查数据,对2012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
一、农村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
按照农村全面小康监测综合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6个方面18个监测指标对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经过测算,2012年农村全面小康的综合评分为37.3分,比2011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7个指标实现程度达到100%。
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3.92%。经济发展实现程度由2011年的-0.4%提高到2012年的3.92%,提高了4.32个百分点。促使经济发展实现程度由负转正主要是2012年反应农民收入状况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42元,扣除价格因素后为3276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加了236元,实现程度较上年提高了6.23个百分点。
社会发展实现程度为79.74%。反应社会发展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实现程度均达到100%。影响社会发展实现程度提高的瓶颈依然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2012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较上年虽有提高,但幅度不大。
人口素质实现程度为7.8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2年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为7.52,实现程度7.5%;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0岁,实现程度9.09%。劳动力受教育情况关系到农民收入高低,从统计年报看,初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口呈上升态势;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人口呈下降趋势。
经济预测报告格式
经济预测报告,是对经济活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所调查的资料,从而作出预测,来反映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书面报告。经济预测报告可对经济发展的前景作出推断和描述,以提供经济决策的科学依据;能改善计划工作,以减少不确定因素,使指标定得积极和稳妥;对经济活动前景的勾画可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以掌握经济管理的主动权,增强企业竞争力。经济预测报告的特点是:在调查的内容上有广泛性;从调查的动机看,它有预见性;从它的分析方法看,它有科学性。
经济预测报告的种类很多,根据内容可分为综合性经济预测报告和专题性预测报告;根据经济对象分,有宏观经济预测报告和微观经济预测报告;按预测范围分,有全国性经济预测报告和地区性经济预测报告;按预测时限分,有长期经济预测报告和短期经济预测报告等。
经济预测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
标题。经济预测报告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单位、时间、事由和文种组成;另一种是论文式标题。
正文。经济预测报告的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经济预测报告的开头,简要说明预测的目的和意义,介绍预测对象的历史和现状,说明预测的方式方法。这一部分数据要准确,资料要典型,表述要概括精当。
职业病监测报告方案
为加强全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和报告质量,为制定、评价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可靠依据,以有效的预防、控制职业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
系统地收集汇总、分析评价有毒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信息,使信息报告及时、准确,全面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准确掌握职业病发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技术标准是制定本方案的依据。
三、适用范围
海边气象观测报文传输分析
1概述
北海三面环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各种气象灾害很多,例台风、低温阴雨、暴雨等,气候环境是典型的近海地区气候环境。基本上在北海市,所有的气象环境,所有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自动气象站数据)都是靠近海边,实际观测场所离大海不超过50000m。气象观测的定义是指观测人员在地面使用仪器或目力对大气物理过程及气象要素相互作用的现象进行连续观察和测定。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气象预报准确效率要求越来越高,预报的基础是各种要素准确观测,越来越多气象资料种类使气象数据流量越来越大,气象数据传输时效性是气象业务基本要求,有很多的气象数据传送都要求在分钟级。经过多年努力,广西气象基础数据系统已经形成标准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2气象电报之地面报传输时限的规定
国际标准是基本要素的观测数据标准时间为每天每隔6h进行一次数据的全球交换。时间分别是00、06、12、18时。国际标准时间以伦敦格尔威治时间为标准,我国以北京时间为标准,比国际标准时间提前8h,例如:我国标准时间08时正是等同伦敦格尔威治时间00时;同时,广西数据采集统一规定(以00时为例):00:00时至00:15时为统一收集各地基本观测站的地面数据时段,在00:30时,所有观测基本站的数据上传到国家气象局专用服务器存放。过了这个时间段,极定义为资料逾限,超过02:00时,定义过时;超过06:00时,定义为缺报。其他时次以此类推。
3地面报监控的具体操作过程
作者长期在北海气象观测站一线工作,深刻认识到在基础观测站,在规定时限内,将资料准确而又高效地上传到省局服务器是最重要的业务。因此,所有观测站一线工作员工必须要有高度责任心,严格按基本气象观测业务规范认真做好具体细节。现以基本地面观测报文的传送为例,整体介绍气象基础观测业务的过程。第一步,正点前检查:正点前检查必须形成例行检查制度,就是在正点来报前3min,彻底检查整体收发网络是否正常,是否有不正常的隐因素,判断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正点时间注意监控:在正点10min前,必须特别注意各种气象观测资料的实际上传情况。若此时发现观察数据资料没有上传到省局服务器,要立即检查专用气象宽带业务网络是否正常。若出现极端情况,如网络线断开、各种告警信号灯出现、通路堵等故障情况,尽量在规定的时间段进行应急处理,当班工作人员要以最快速度上报,由市局网络管理员调动人员,处理线路故障,并记录备案。
水电厂水情测报制度
1.总则
1.1为加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以下简称测报系统)的管理,保证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在防洪、发电等方面的作用,提高水电工程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原能源部《水电厂防汛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电力行业的大中型水电厂。其它水电厂可参照执行。
1.3水电厂应根据需要积极建设测报系统。
1.4测报系统建设应遵照实用可靠、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原则。设备选型原则上应立足于国内。
1.5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水产养殖病情测报工作现状及建议
水产养殖动物病情测报是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公益性职能,加强病情测报、预警预报和防治工作对于减少养殖病害发生,降低因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我省水产养殖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开展病害测报工作已有十余年,从2016年起使用病害测报系统软件上传数据,2016年我省共上传测报数据1156条,全面较好地反映我省水产养殖疾病的发生情况。
一、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现状
1.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初步建立按照全国水产推广总站部署和要求,我省已初步建立了“省—市—县—场”四级病害监测及防治网络,并积极开展工作。根据各地水产养殖生产实际,全省设置28个测报县(区),每个县不少于3个测报点。全省共设置鱼类病情监测点84个,监测水生动物13种,监测面积3584公顷(表1)。对青鱼、草鱼、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虹鳟、泥鳅、白鲳、南美白对虾、大鲵、观赏鱼及其他类13个养殖品种的37种病害(表1)开展监测预报工作。泥鳅、白鲳、南美白对虾、大鲵、观赏鱼因养殖规模小、数量少,各监测点未监测出病害。全年共监测出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等17种水产养殖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1种、细菌性疾病7种、真菌性疾病2种、寄生虫病4种,非病源疾病(维生素C缺乏症、氨中毒症)2种、不明病因疾病1种。全年无重大疫情发生,渔业生产总体平稳。2016年我省水产养殖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08万元,较上年减少2.92%。从养殖品种看,草鱼、鲤鱼损失较大,分别为182万元和94万元,鲢鱼损失14万元,鲫鱼、鳙鱼各9万元。
二、水产养殖病情测报存在的问题
根据全国水产推广总站的安排,从2016年元月起使用“病情测报系统”上报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为此我省在2015年12月份举办了“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系统应用技术”培训班,对市县级测报数据管理员进行了培训,通过各种渠道给全省28个重点测报县配置了电脑,每个测报县的测报员配置了手机并安装了测报软件,建立起省—市—县—测报点四级网络。去年向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库上传数据1156条,较好地反映了我省水产养殖疾病发生状况。一年多来,通过对市—县—场三级测报机构的调研,发现县、场测报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测报点、测报品种设置不科学,不具备代表性按照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要求,测报点应以县为单位,按照覆盖主要养殖方式、主要养殖种类的原则统筹设立监测点;同一个县(市、区)、同一养殖对象、同一养殖模式监测点设置应不少于3个,且相对稳定,维持两年以上。监测品种应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选择当地养殖面积较大、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种类进行监测。各地总监测面积不少于总养殖面积的3%。测报点设置存在的问题:我省有的测报县将水库大水面放养鲢鳙鱼作为测报对象,由于水库存在凶猛鱼类,当鲢鳙鱼生病、活动能力下降后很快被凶猛性鱼类吃掉,很难监测到鱼类疾病。有的测报县将苗种繁殖场选作测报点,苗种繁殖场的亲鱼由于养殖密度稀、年龄较大、相对抗病力强,很少发生疾病,繁殖出的鱼苗很快卖掉,也较难监测到鱼类疾病。测报品种方面的问题:有的测报点将青鱼、泥鳅、白鲳、南美白对虾、观赏鱼等品种作为监测对象,这些品种全省养殖数量少、面积小,不是主要养殖对象,不能客观反映该品种疾病发生情况。2.测报员素质参差不齐测报员是县级监测机构选定的具备水产养殖相关专业知识和水生动植物疾病诊断能力、且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人员,我省各测报县选定的测报员大部分是养殖场场长,有的县选择本水产站人员做测报员。测报员中有的懂水产养殖专业知识,有的不懂。还有测报员怕自己渔场发生病情被别人知道影响产品销售,存在虚报、瞒报情况。3.测报信息上报不及时测报员应在当月月底前上报本测报区域水产养殖疾病。有的测报员月初上报上月信息,系统将信息自动统计为本月信息。如2016年11月初我省一测报点上报了小瓜虫病,该病发病水温15~25℃,当水温降至10℃以下或升至28℃以上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11月份的水温已经低于10℃,不可能发生此病,此信息应是10月份信息,这就是迟报造成测报信息混乱。4.测报点缺少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测报员在上报信息时需要输入水质相关参数信息,如水温、pH值、溶氧、氨氮等参数,而有的测报点没有水质检测设备,测报员无法取得准确水质相关数据,使病害信息上报困难。5.缺少病害测报经费水产养殖病情测报工作开展需要测报员辛勤地工作。测报员要准确诊断养殖疾病,离不开必要的设备,如解剖设备、显微镜、水质检测设备。由于缺少经费,下乡了解鱼病情况无交通保障,出差困难;没有设备,诊断困难;病情信息上报困难。
三、做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工作建议
水位自动测报管理论文
1、前言
水位自动测报已在水文测报中普遍运用,但作为三峡工程明渠截流中有着特定条件、特殊要求的阶段性水位监测服务的水位自动测报系统,既要求功能完善、精确可靠,又要求操作简便、有统一美观的计算机操作界面,同时还要考虑其经济性。因此,系统结构形式的设计、设备的选型、软件的编制、设备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方式等都成为组建系统的关键因素。
图1水位自动测报站布设示意图
2、三峡水位自动测报系统的结构形式设计
2.1系统结构
根据系统功能及设计要求,各水位自动测报站布设见图1。
刍议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编制方法
地面气象观测报表制作的注意事项
伴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普及、观测技术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以及观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进步等,我国目前的地面气象观测日益健全,观测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普及,办公自动化的开展,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制定也有巨大变化,制作电子报表代替了以往由观测人员手工编制的报表。技术上的发展变化,对旧的处理记录数据、编制报表的方法等方面无不提出很过质疑之处如有的为了易于操作处理,合理简化存在可疑性的记录以及观测残缺的记录,还有一些为了简化而刻意删除一些较复杂的数据处理规定,以便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此外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记录处理方法和统计时尽量减少人为因素,为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提供最原始的数据记录。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和手工制作报表相比,制作电子气象观测报表无不显得更便捷、准确。但是我国目前的电子气象观测报表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对其应用尚有很多欠缺之处。为了能够合理的发挥电子气象观测报表的功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报表填制过程中的细枝末节:(1)在填写报表封面和封底文件时,要做到细致认真,比如按月更正传输时期,完整填写封底的气候概况一栏。(2)在云量记录时,要根据需要在对应表格中填写日照时数。一般而言,当观测记录上的云量是高云或者为0时,则需填写对应时间的日照时数。因为只有在云量记录为低云、漫天中云或者云量在9成左右时,日照时间才是0。再比如,因不准确的安装日照计,便会出现记录数据上的上午线长,下午线短;者上午线短,下午线长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记录中的错误数值进行标注核实,然后及时更正。
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编制方法
参数设置基本参数包含着人工观测方式、自动观测方式、不同观测站相差异的具体参数等诸多方面的规定。为了保障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应及时有规则的对地面测报软件中的参数进行修改设置。在基本参数和B文件的转换过程中,为确保其相符性,一般应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特定情况,定时定期变动观测项目,例如每年在年初改动雨量参数;在初雪前修改相关参数以及参数下的观测项目,取消“自记降水”,这样地面测报软件中的“雨量”项目便会相应的变成灰色。以假设本台站出现问题,借以指出应对措施。(2)对地面数据的审核中,首先确保地面审核规则库的审核参数设置合理,如若尺度过窄便会出现多余的审核信息,而过宽则会致使有些数据的漏审,除此之外人工对错误信息的忽略等都是科学审核造成一定的不利因素。数据处理在气象报测中对搜集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还简化或者删除一些实用性小以及处理复杂的记录数据,确保文件处理的快捷高效。对于一些特殊的气象现象在报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指出,订正相对稳定误差值的疑误记录。对于因仪器故障而引起的缺测漏测,可以采用相类似的以往记录替换补充。当地面温度出现错误记录时,因为气温和地温之间的紧密相关性,可以参考天气现象、日照及气温变化进行预测得出相应数据。另外还可以和相邻气象台的测量数据相对比,并进行核实,发现确有误差,让气象台预审员进行参考记录的数据再度检查核对。某些异常值有可能是特殊天气现象造成的,并非测量仪器或者认为失误,异常值会造成对数据的误读,但它也有其可存在性,这便要求气象工作人员在文件处理时具体研究分析,结合相对应的天气现象、日照、湿度等因素进行判别,以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完善文件处理工作。文件的审核在提交A文件和J文件前注重对文件数据的审核。要素值显示表格中,首列固定列为日时数,首行固定行是分钟数,其中的“时”标识是在该时次上记录的记录。因为在地面气象观测软件中忽略对比A文件中的天气现象的降水起止时间和J文件降水量及降水起止时间,因此J文件中常出现降水量不符合对应的天气现象,在处理这种不符合时,需要人工校对分钟降水量和降水起止时间的一致性。又或者借用专用质量控制软件dmsh.exe来查错。当缺少对分钟数据的测量时,应从邻近气象站导入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中的数据,获取RTD文件进行恢复。加强测报工作测报人员是测报工作的实施者,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基层测报站的各项制度不仅掌握、运用好气象测报的观测技术和业务技术,同时还应会熟练操作数据观测流程的每个具体环节。在观测工作中刻苦学习,高速高效运用新的检测仪器,对观测仪器的各种突发或常有故障及其应对措施有及时的处理能力,以减少错误的记录。在排除相关故障之后,分析所记录的气象数据是否符合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及时找出导致错误的因素并作及时的修改。及时认真总结经验,做好气象测报报表编制工作。
综上所述,地面气象观测时气象工作的基础,是气象工作能顺利开展的重要前天提。在当前,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应对症下药,注重对基层台站进行技术指导,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教育等。如果说地面观测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那么编制气象报表便是基础中的关键。现代化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应该具备的不仅仅只是掌握足够多的观测知识,而且还应该熟练使用好不断更新换代的现代化气象设备,为地面气象观测赋予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本文作者:杨敏工作单位:西充县气象局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引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以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而在水情信息化建设中,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也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则能完成水情信息的自动采集和传输,从而对水情进行科学预测,继而为调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因此,相关人员还应加强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研究,以便更好的推动水情信息化建设。
1GPRS技术概述
所谓的GPRS技术,其实就是无线服务技术的英文缩写,可以对GSM网络中为使用的信道进行利用,从而进行中速数据传递业务的提供。不同于以往的频道传输,GPRS采用封包形式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将以传输资料单位进行数据传输费用计算,传输速率能够达到56-114Kbps。从特点上来看,GPRS技术属于SGM系统的一种分组交换技术,能够进行无线IP连接业务的提供,所以可以借助IP0verPPP进行远程接入。从接入时间来看,采用该技术平均2s就能建立一个连接。此外,应用GPRS技术的用户始终处于在线状态,能够迅速完成数据访问。因此在小数据量的实时传输方面,GPRS技术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2基于GPRS技术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
2.1工程概况。某水库位于河流干流上,为防洪、供水大型水库,拥有1个中心站、2个分中心站和4个水文站,另外有1个水位站和13个雨量站。为实现水情自动测报管理,该省对省内各水情测报系统进行统一改造,利用YDH-1终端机进行雨量和水位遥测,并利用GPRS无线通信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将数据传送至分中心站进行统一分析。2.2系统结构设计。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结构上来看,该系统由25个遥测站、GPRS网络、水情中心和水情分中心构成。如图1所示,各遥测站配备有GPRS模块、YDH-1终端机、水位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利用蓄电池,则能对太阳能板收集的能量进行存储,然后为终端机供电。利用传感器,则能完成雨量和水位信息的自动采集,而终端机则能完成数据的自动存储,并利用GPRS模块进行数据传输[1]。完成数据接收后,分中心站会进行数据的规范化处理,然后将数据传输至水情中心。水情中心则会将数据存入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实现水情调度。在中心站,也可以完成各站状态的实时监测,并对各终端机参数进行远程设定。2.3系统配置分析。在系统配置上,首先还要做好终端机的选择。而使用YDH-1终端机进行数据遥测,能够利用微处理器进行远端设备的控制和监视。作为一种通用设备,其内部拥有固态存储器,能够将全年水情数据保存下来,并为数据的本地和远端下载提供支持。同时,其也能完成数据的定时发送,工作状态较为可靠。在工作制度上,其采用自报方式,及主动进行数据的发送[2]。而在完成数据发送后,其还要等待中心站的回复,在中心站确认信息已经接收后,可以进行参数的加载和配置。此外,该种终端机带有防干扰功能,能够采用光电隔离方式进行信号干扰的屏蔽,所以能够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并减少雷电对终端机的破坏。从网络配置上来看,系统采用光纤进行各站连接,并且完成了局域网的构建。在系统中,分中心为执行系统业务的主要结构,能够进行遥测站各种数据的接收、存储和预处理,并提供一些辅助决策信息,如供水预报等。在网络布局上,分中心配置了由分布式多微机构成的局域网,能够利用服务器或客户机进行多路数据终端的连接,从而获得GPRS系统数据。在实际操作中,分中心使用的是WindowsNTWorkstation4.0操作系统,拥有星型网络结构,网络遵循TCP/IP协议,使用的软件为YZJ9000水调软件包。从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情况来看,系统采用了塔式服务器,型号为HPProliantML150G2,可以利用网卡进行数据传递,并实现数据共享[3]。此外,水情中心配置有YSK-1型终端,能够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并向指定测站进行数据提取。利用该终端,可以进行控制命令的发送,从而实现对遥测终端的操纵。用于拥有调制解调器,该终端还可以进行双路信号接收和数据转发,并完成数据检查。除此以外,该终端拥有复位的功能,能够在系统出现软件故障时进行复位。2.4系统数据通信。从系统数据通信上来看,还要完成遥测数据通信网的构建。具体来讲,就是利用GPRS为遥测站到中心站数据传输的网络信道,并利用超短波通信作为备用信道。采用该种组网方式,则能在GPRS信道发生故障时确保系统数据能都得到正常传输。在实际进行数据传输时,遥测站会根据参数设置完成数据的定时发送,并利用GPRS进行采集数据的自动上传[4]。而在GPRS信道发生故障时,遥测站会自动完成信道切换,然后利用备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在中心站进行确认信号的发送后,遥测站则能借助GPRS信道完成信号接收,并结束该次数据传输任务。未得到确认信号,遥测站会重新进行数据发送。在进行系统GPRS信道组网设计时,可以在GSM基础上进行空中接口的增设。采取该种模式,则能使系统具有无线分组交换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分组IP连接业务。该种数据业务是建立在移动分组的基础上的,需要在GSM系统中进行GPRS服务节点、网关节点和分组控制单元的设计,并完成原有系统的软件升级。采用该种组网方式,能够使系统网络保持在线。只要设备处在开启状态,就能在3s内进行核心网络的登陆,并保持700-3000MS的时延。由于网络的核心设备依然在移动公司的机房中,所以能够保证系统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即便存在信号较弱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完成信道自动切换加强数据传输,因此能够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因此从水情自动测报的系统数据流转情况来看,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分级处理[5]。具体来讲,就是在在遥测站完成水情数据信息收集后,将完成数据初步处理,然后利用GPRS信道完成数据远程传输。而系统分中心则可以完成数据的接收和控制,并将数据上传至水情中心,然后进行数据的存储和。2.5系统功能分析。从系统功能组成上来看,系统可以进行雨水情信息的采集、转发和存储,并完成数据的预处理和分析,从而对水情进行合理预测。实际上,水位等信息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所以结合系统中存储的历史数据信息能够对一段时间内的水情变化进行判断,进而为水情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6]。其次,利用系统,可以完成各种水情信息的查询,并进行各种报表的打印。通过合理进行参数设置,则可以利用系统完成特定区域或整个监测区域的水情参数的显示,并进行数据报表的打印,从而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此外,系统还能进行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接入,从而实现系统功能的扩展。就目前来看,系统预留有多个接口,能够进行防汛指挥系统的连接,以用于实现防洪指挥[7]。最后,通过合理进行参数设置,还可以根据采集得到的水位和雨情信息进行报警。比如在水位测量值超过预先设置的限值时,系统就可以进行报警信号发送。2.6系统运行分析。如表1所示,为系统技术指标。系统将在900/1800MHz频段内工作,并且达到40kb/s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误码率则不超过10-5,平均无故障时间为20000小时。从系统运行情况来看,遥测站每天会在2、8、14、20时进行一次水情信息的报送,报送的信息中不仅包含雨量累计值和当前水位等信息,还包含为剩余数据等信息。而遥测站会进行水位和雨量的实时检测,并在水位在设定时间范围(6min)内产生0.5mm变化时进行数据上传,并进行报警信号的发送[8]。而在该时间内,如果雨量累计值超出1mm,系统也会进行报警信号的发送,并自动进行实时数据的上传。所以,系统雨量分辨力和水位分辨力分别为0.5mm和1mm。从系统通信上来看,其能够完成数据实时传输,并且数据传输费用较低,同时能够完成迅速组网,因此能够满足水情自动测报需求。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