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风险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04:08: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操作风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探究
摘要: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金融事业发展的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日益增加。徽商银行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其操作风险的案件频发,不但对银行的声誉和经营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严重危害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监管机构和银行本身应该针对操作风险,从实际出发,对徽商银行面临的内部外部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完善的风险管理对策,推动银行健康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一、引言
在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金融业不断向市场化推进,同时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压力加大,银行内部管理疏漏、内控薄弱,因此操作风险日益突出。徽商银行作为成立不久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其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更加严峻。网络金融兴起,对传统银行业业务造成冲击,同时由于其缺乏有效监管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徽商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近两年控股权争夺不断,这给银行留下了不小的风险因素。因此徽商银行操作风险案件频发,且牵涉面广,数量金额较大,影响较恶劣。对此徽商银行急需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引导,以维护金融秩序,促进银行稳定发展。
二、什么是操作风险
早期操作风险主要指银行在日常经营业务中产生的人为的操作失误、欺诈还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引起的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定义操作风险是不完备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以及一些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2007年,中国银行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也对操作风险进行了定义,并广为国内银行业接受。1.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的企业,在世界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面临的操作风险也更加多变。银行内部机构越来越庞大,银行产品越来越复杂与多样化,互联网金融也在不断的推进与发展;这一切都极有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操作风险甚至对银行的经营状况,造成严重的危害。例如徽商银行,在2017年被开出数十张罚单,发生多起因管理不力而造成的资金被改变用途,甚至去向不明的案件;其中合肥支行更是因为违规承诺理财收益而被罚款50万元之多。近年来徽商银行业务发展迅猛,但管理能力滞后,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形势,如:业务流程设置不合理,银行本身的制度缺失;内部工作人员没有强烈的风险意识,缺乏应对风险的经验与能力;操作风险的监管不到位等。这些导致各种操作风险的案件频发,其操作风险呈现出范围广、内生性、人为因素多、危害大等特点,操作风险有失控之势。2.互联网背景下网上银行操作风险。21世纪以来,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普遍运用的情况下,加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互联网金融业也应运而生。2015年国务院颁布《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是对互联网思维的深层次的应用,利用通信技术与网络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而金融业也通过此次机遇开启了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互相融通合作的模式。商业银行纷纷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积极开发APP以便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网络金融服务。在这种形势下,徽商银行也积极开发有关业务,发挥自身优势,嫁接最先进的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并在2017年凭借智慧金融获得了中国国际金融展“金鼎奖”。而互联网金融在带来多重机遇的同时也使金融市场更加复杂化,金融风险更难以掌控。徽商银行近年为顺应潮流主动与各新型金融类平台合作,当下时兴的借贷平台P2P也在合作之列。2017年,徽商银行已经对接17家P2P平台,2018年平台数量更是成倍数增长,同时徽商银行采用嵌入式存管模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以直销银行账户代替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虚拟账户。而P2P作为新型平台,发展速度过快,配套监管措施无法跟进,近两个月P2P平台大规模跑路,出现集体爆雷的现象,而商业银行作为合作方却往往无有效监管措施来防范这一现状,这导致许多客户资金流失,对银行的股价造成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不仅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失职,同时也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缺失。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测论文
[内容摘要]预警指标的设计是有效构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所在,但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操作风险影响因素的不同特点,从人员因素、流程因素、系统因素、外部事件四个角度分别设计了相应操作风险的定性与定量预警指标。
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诸多大案要案的不断暴露,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逐渐引起了国内银行界的高度关注。中信银行3.9亿元的票据诈骗案、农行包头分支机构重大违法经营案、中行河松街支行“高山案”等案件表明,忽视操作风险管理的后果可能比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更为严重。
实际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从萌芽到暴发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萌芽状态时就能够掌握其动态并进行准确的预警提示,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就不易使银行陷入被动。因此,商业银行操作管理的第一步应该是设计一套操作风险预警指标,通过对预警指标体系及其动态变化来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跟踪关注,及时发现不利预警信号,从而为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防止操作风险的发生和恶化。可见,预警指标的设计是有效构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所在,设计一套较完善的操作风险预警指标对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领域,对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研究还很缺乏。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设计原则
在引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诸多因素中,有相当多的变量可以作为脆弱性指标,而选择哪一个变量则取决于对操作风险具体成因的了解与识别。一个有效的操作风险预警指标不仅应该能够识别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状况,还要求这种指标传递的信号准确程度较高。要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灵敏性。所设计的指标灵敏度高,指标的细微变化就可以映射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变化情况。
我国房地产操作风险的原因及战略
一、房地产行业操作风险概述及特征
由于房地产经营性质的特殊性,在现代复杂的信息社会中,房地产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房地产信用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是学术界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但操作风险却很少引起关注,房地产行业操作风险正在成为房地产业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房地产营运的主体以及参与者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商、银行、政府、房地产中介、购房者等,他们的操作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所以房地产操作风险就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国内房地产业在房地产操作风险管理观念和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首先对房地产操作风险认识不足,很多人将房地产操作风险理解为房地产开发商、银行、政府、房地产中介在各自的房地产业务操作中的风险,或者误解为操作性风险,更有甚者称为房地产犯罪。其次国内房地产业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由于房地产开发商、银行、政府、房地产中介职责分散,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不同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缺少协调统一,致使各部门高层管理者无法清楚了解房地产业面临的操作风险整体状况,有些操作风险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
房地产行业操作风险大多内生于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地产中介的业务活动,覆盖面大,不宜区分和界定,除具有地产风险的多源性、唯一性、隐蔽性、滞后性、风险控制牺牲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特有特征:一是风险内生性。根据操作风险定义,由于程序、人员和系统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操作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中介组织、购房者的管理活动中,可以说是一种内生于内部各层次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二是风险诱因与风险损失的相关性难于判断。房地产操作风险与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中介组织、购房者的整个体系有关,只要有各个机构和人员存在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有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管理过程中的一点小疏忽就会将操作风险遗漏,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三是损失无限性。操作风险涉及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中介组织、购房者各个层面,有时可能导致他们整体严重受损。四是损失数据不完整。操作风险的发生不会立即呈现,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中介组织、购房者都具有回避已发生风险的动机,有时记录不及时或根本没有相关记录。五是计量的困难性。操作风险的评估除考虑直接损失,还需考虑经营中断、法律成本等间接的损失,有时还有无法计量的损失。六是风险不易分散。操作风险难于通过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中介组织、购房者自身内部机构对冲和分散风险,因为它与不同的区域文化、素质不同的员工、特定的经营机构,甚至是信件收发人员都有关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二、海南省房地产行业操作风险历史回顾
房地产行业操作风险与建议
一、房地产行业操作风险概述及特征
由于房地产经营性质的特殊性,在现代复杂的信息社会中,房地产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房地产信用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是学术界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但操作风险却很少引起关注,房地产行业操作风险正在成为房地产业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房地产营运的主体以及参与者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商、银行、政府、房地产中介、购房者等,他们的操作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所以房地产操作风险就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国内房地产业在房地产操作风险管理观念和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首先对房地产操作风险认识不足,很多人将房地产操作风险理解为房地产开发商、银行、政府、房地产中介在各自的房地产业务操作中的风险,或者误解为操作性风险,更有甚者称为房地产犯罪。其次国内房地产业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由于房地产开发商、银行、政府、房地产中介职责分散,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不同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缺少协调统一,致使各部门高层管理者无法清楚了解房地产业面临的操作风险整体状况,有些操作风险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
房地产行业操作风险大多内生于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地产中介的业务活动,覆盖面大,不宜区分和界定,除具有地产风险的多源性、唯一性、隐蔽性、滞后性、风险控制牺牲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特有特征:一是风险内生性。根据操作风险定义,由于程序、人员和系统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操作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中介组织、购房者的管理活动中,可以说是一种内生于内部各层次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二是风险诱因与风险损失的相关性难于判断。房地产操作风险与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中介组织、购房者的整个体系有关,只要有各个机构和人员存在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有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管理过程中的一点小疏忽就会将操作风险遗漏,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三是损失无限性。操作风险涉及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中介组织、购房者各个层面,有时可能导致他们整体严重受损。四是损失数据不完整。操作风险的发生不会立即呈现,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中介组织、购房者都具有回避已发生风险的动机,有时记录不及时或根本没有相关记录。五是计量的困难性。操作风险的评估除考虑直接损失,还需考虑经营中断、法律成本等间接的损失,有时还有无法计量的损失。六是风险不易分散。操作风险难于通过商业银行、开发商、政府、中介组织、购房者自身内部机构对冲和分散风险,因为它与不同的区域文化、素质不同的员工、特定的经营机构,甚至是信件收发人员都有关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二、海南省房地产行业操作风险历史回顾
1988年4月,国务院批准海南建省办特区。在新设省级经济特区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各地投资商都看好海南省。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海南省在一夜之间成为投资者的乐园,各级部门甚至一些高校、研究所都在海南省设有办事处,投资商、投机者云集海南,房地产需求有了惊人的增长,从而形成了房地产的集中开发热潮。由于包括银行在内的机构参与,多方炒作。许多盲目的投资决策与非理性投资行为相互作用使海南省经济陷入恶性循环。1993年我国针对投资膨胀采取了紧缩银根的金融政策,金融机构的资金迅速退出海南省房地产,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急转直下,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严重影响了海南省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论文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类型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
(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
(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的行为。
(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规所引起的赔偿要求。
(4)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探讨论文
1变量与模型的选择
本文主要是要考察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适用性。由于现阶段国内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着数据缺乏的问题,因此很难获得金融机构内部数据,所以我们这里采用自上而下模型中的收入模型。我们知道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来说,存在风险与报酬的一一对应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一定适用于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损失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收益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我们这里建立收益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对应关系。
收入模型将企业的净利润作为目标变量,然后考虑可能影响企业净利润的风险因素,将其作为解释变量。这些因素可以是市场因素以及信用因素等。企业净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这些因素解释,而余下的那些不能解释的部分将被作为该企业由于操作风险引起的收入波动。由于操作风险引起的收入的波动:σ2=σ2total(1-R2),我们假设收入的波动服从正态分布,那么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我们将3.1倍标准差作为操作风险,这样就包括了99.9%的置信区间。这基本就可以包括了操作风险引起的未预期损失。OpRisk=3.1σ,即将收入的方差中无法被模型解释的部分作为操作风险。也即将企业收入的波动中不能被其他风险因素所解释的部分看作是由操作风险所导致的。(樊欣、杨晓光,2004)
模型如下:y=c+b1x1i+b2x2i+b3x3i+…+ci,其中,y是企业的净利润,xi是第i个风险因素,bi代表了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从宏观的角度,我们认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主要因素有:1、经济增长。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过程中,银行发展与这种经济增长是相关的。我们使用真实GDP的增长率作为这方面的代表变量。2、银行的资产质量。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和风险状况。我们使用不良贷款率作为体现银行资产质量的指标。因为就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来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仍然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信用风险仍然是最主要的风险。而信用风险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贷款人的不良资信状况所引起的。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及还款的及时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3、股票市场指数。银行的收益受市场的总体表现的影响,而股票市场指数是整个市场状况的晴雨表。我们选用股票市场指数作为市场总体表现的指示变量。因此,我们最终选取的风险因素包括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c=GDP/CPI)、不良贷款率(bl)、上证指数一年内平均值(index)三项。为了探讨银行收益究竟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我们将进行OLS回归分析,建立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良贷款率、股票市场指数与银行净利润(profit)选择情况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rofit=c+b1(GDP/CPI)+b2bl+b3index。
为了方便数据的获取且使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选择股份制商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具体数据见表1、表2:
2实证结果及分析
浅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银行经营规模和交易范围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形势不容乐观,文章对操作风险的定义进行阐述,分析引发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管理操作风险、减少损失成为金融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巴塞尔监管委员会(BaselCommittee)在2004年正式的《新资本协议》中把操作风险纳入管理框架内,对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我国来看,近几年由操作风险引起的大案要案频频发生,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既影响了银行的社会形象,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操作风险,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吸取管理失败的教训,建立科学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成为我国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操作风险的内涵
操作风险,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操作风险是仅将存在于商业银行“运营”部门的操作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并将其界定为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致的潜在损失的风险。这些风险是商业银行可以控制的风险,但不包括外部事件,如监管者或自然灾害的影响。广义的操作风险是将操作风险定义为除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之外的一切金融风险。这个内涵很广泛,它的优势在于涵盖了所有市场和信用风险以外的剩余风险,但该定义使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计量非常困难。银行业普遍认同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根据2003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征询意见稿,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突出强调了银行内部人员操作和业务系统因素所导致的操作风险。这一概念侧重于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基本上涵盖了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线,是比较实用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银行经营规模和交易范围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形势不容乐观,文章对操作风险的定义进行阐述,分析引发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管理操作风险、减少损失成为金融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巴塞尔监管委员会(BaselCommittee)在2004年正式的《新资本协议》中把操作风险纳入管理框架内,对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我国来看,近几年由操作风险引起的大案要案频频发生,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既影响了银行的社会形象,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操作风险,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吸取管理失败的教训,建立科学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成为我国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操作风险的内涵
操作风险,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操作风险是仅将存在于商业银行“运营”部门的操作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并将其界定为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致的潜在损失的风险。这些风险是商业银行可以控制的风险,但不包括外部事件,如监管者或自然灾害的影响。广义的操作风险是将操作风险定义为除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之外的一切金融风险。这个内涵很广泛,它的优势在于涵盖了所有市场和信用风险以外的剩余风险,但该定义使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计量非常困难。银行业普遍认同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根据2003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征询意见稿,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突出强调了银行内部人员操作和业务系统因素所导致的操作风险。这一概念侧重于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基本上涵盖了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线,是比较实用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
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调研报告
风险贯穿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全过程,从风险管理的趋势看,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控制已成为信用社关注的重点之一,有效防范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自然成为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当务之急。从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实践看,风险防范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引发的经济案件和不安全责任事件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还是制度落实不到位、操作风险防范乏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因此,有效防范操作风险,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必须找准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高发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强化制度执行力。
一、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表现
由于内外部经营环境以及一些历史渊源,农村信用社在日常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操作风险,但最为普遍、影响较大的还是会计和贷款操作风险。
1、会计操作风险
由于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机构分散,办理的业务额小、量大,且工作人员偏紧,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人多岗等现象,因而在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内部规章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内部制衡监督体系不健全、内控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人为简化业务操作流程,有意无意地弱化和降低了内控机制的效能和作用,因而容易诱发各类风险。
现象一:信用社人员编制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对一些岗位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有些内部短期交接不规范,从登记的书面交接记录看,交接内容笼统简单不具体,缺少监交人,交接责任不清;一些信用社、分社内勤人员执行会计制度不到位,对业务凭证、账表不换人复核,重要空白凭证购入、出库、使用、销号一人经手,在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人员配备不尽合理,业务交接频繁的状态下,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潜在一定的风险。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论文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类型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
(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
(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的行为。
(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规所引起的赔偿要求。
(4)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