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站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03:36: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草原站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草原站

草原站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市委、政府及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我自觉践行“*”重要思想,按照《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奉公若干准则》的要求,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以廉洁从政为重点,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针对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情况、新问题、新目标,紧紧围绕年初市委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加强自身建设,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中央和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抓好本站的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使草原站职工廉洁奉公、恪尽职守,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学习,扎实工作,不断进取,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自己能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准则和规定,坚持用党章、党纪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本着干净、干事、干成事的原则,努力塑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按照组织上的要求,现将本人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为保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上的坚定,我结合日常工作,不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党的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八荣八耻”、倡导八种良好风气和十七大报告等)以及中央和市委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不断强化自身的廉政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筑牢思想道德和党风廉政建设两道防线,力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积极树立新时期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二、践行“*”。

“*”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使我们的一切奋斗,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求、解人民之所忧。

三、坚持以身作则,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查看全文

草原监理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草原监理体系现状

1.机构设置。根据1989年11月1日颁布的《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细则》精神,1991年7月10日,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青海省草原监理站,之后各市州、县(市)也相继成立了相应的草原监理机构。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省共设立草原监理机构48个。其中,省级草原监理机构1个,市州级草原监理机构8个,县级草原监理机构39个。2.管理体制。根据省编委《关于成立青海省草原监理站的批复》(青机编发〔1991〕100号)精神,省草原监理站隶属原省畜牧厅管理,为副处级事业单位,核定副处级领导职数1名,事业编制9名。2003年5月原省畜牧厅与省农业厅合并为省农牧厅,同年9月,经省编委批复,省草原监理站被核准为正处级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隶属省农牧厅管理,列事业编制12名,核定处级领导职数2名(正处1名,副处1名),经费实行全额预算。2004年2月,按照省人事厅《关于青海省草原监理站等单位纳入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范围的批复》(青人公字〔2004〕43号)精神,省草原监理站人员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2014年新增军队转业干部编制2名,目前共有编制14名。全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草原监理机构共17个,其中省级1个,市州级1个(果洛州),县市级15个。各地草原监理机构中,市州级均为科级建制;县级除黄南州泽库、河南县、海西州格尔木、德令哈市草原监理站为正科级外,其余多为股级。3.人员编制。截至2015年底,全省县级以上草原监理机构在编人员共有481人。其中,省草原监理站在编人员13人;市州级草原监理站在编人员85人,果洛州草原监理站为单设机构,玉树、黄南、海北、海南、海西5州草原监理站与草原站合署办公,海东市和西宁市草原监理站与畜牧兽医站合署办公;县级草原监理站在编人员383人,除乌兰、门源、天峻、乐都、化隆、循化、贵南、兴海、玛沁、治多等10个县为单设机构外,其余各县的草原监理站均与草原站合署办公。4.工作职能。各级草原监理机构成立初期,职责单一,主要是宣传贯彻《草原法》和《青海省实施〈草原法〉办法》,查处草原违法案件,保护草原及草原建设设施。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任务的不断加大,草原监理机构的职能也有了相应的加强。目前,全省各级草原监理站主要承担着以下的工作职责:宣传贯彻草原法律、法规和规章,监督检查草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依法对违反草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进行查处;负责办理草原承包经营权、草原使用权的登记、造册和发证的具体工作;负责草原权属争议的调解;负责草原动态监测工作,指导监督草畜平衡工作;负责草原防火的日常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草原防火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配合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办理其他有关草原监督管理的事宜。5.队伍结构。全省草原监理人员从知识结构看:文化程度达到硕士研究生的5人;大学本科206人,占42.8%;大专185人,占38.46%;中专以下74人,占15.38%。从专业结构看:草原专业人员218人,占45.3%。法律专业人员26人,只占5.4%。其它专业人员224人,占到了46.56%;有行政执法证的人员346人,占71.9%;男性273人,占56.7%;女性209人,占43.3%。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省草原监理机构成立之初,业务比较单一,职责范围简单。随着国家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后,对草原监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草原监理已延伸到草原生态保护、管理和建设的各个方面,各级草原监理机构的工作职责有了新拓展,任务量大幅增加。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而我省草原监理体系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要求不同步,与新形势下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机构建制不统一,监管职能较弱。全省48个草原监理机构,大多与草原站或畜牧兽医站合署办公,机构、编制、经费、人员、职责不明确,出现了哪头紧抓哪头,草原监理工作时断时续,弱化了草原监理工作职能。2016年1至3月,海东市6县相继在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当中撤销了草原监理机构,其草原监理职能由新成立的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承担,部分人员计划将随编划入执法大队,但草原防火职能不明确,暂由县草原站负责。下一步如何开展草原执法和防火工作,尚需进一步衔接和规范。(二)队伍力量薄弱,业务素质不高。草原监理工作既有较强的草原和法律方面的专业性,又有行政管理性。各级草原监理机构普遍存在着人员编制少、业务素质不高和非草原和法律专业人数过多问题。据调查现状来看,全省草原监理人员2011年为601名,2014年为547名,2015年全省为481名,人员流动性较大,总体呈减少趋势。大专以上人员为425人,占77.7%,与往年相比,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非专业人员比较多,占46.56%。同时,因受编制限制,大专院校草原、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很难补充到草原监理队伍中,草原监理队伍缺乏新鲜血液。(三)投入相对不足,监理手段落后。长期以来国家没有草原监理专项经费和草原监理体系项目支撑,州县两级又没有将草原监理的各项业务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没有给予资金支持。我省牧区气候恶劣、海拔高、面积大、战线长、交通不便,工作成本高,而州县两级草原监理机构基础条件差,交通、通讯和办案取证设备缺乏,经费严重不足,难以保障草原监理工作正常运转。草原监理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局面,职能难以体现,作用难以发挥,难以做到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全覆盖。

三、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的思路及总体设想

围绕国家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这一重大机遇,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机构设置合理、队伍结构优化、设施装备齐全、执法监督有力”建设草原监理体系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化草原监理机构能力建设,在牧区半牧区健全草原管理机构,在农牧部门内设副科级草原监理单位,人员编制由各县在现有编制内统筹解决。配齐配强执法人员,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的精神,以健全体系、完善功能、强化服务为目标,以保护草原生态为重点,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理顺草原监督管理体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草原执法人员装备力量,完善草原承载力监测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装备精良、高效廉洁的草原监理队伍,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维护草原生态安全保驾护航。(一)单设参公,健全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的有关规定,本着“机构全、责任明、体制顺”的原则,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管理有序、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草原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单设州、县草原监理站,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行政执法单位,建制相应提高,即在州(市)设副县级草原监理机构,在县级设副科级草原监理机构,加强草原监理的领导力和对草原法律法规的执行力。二是将各级草原防火办公室设为常设机构,专职负责草原防火工作。三是设立乡级草原监理机构。在乡镇增设或依托农牧业综合服务站增挂草原监理机构牌子,明确乡级草原监理机构的工作职能。(二)核增编制,壮大队伍。按照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要求,根据各级草原监理机构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担负的任务量,本着“区内统筹,区内调剂”的原则,加强草原监理队伍建设。一是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将省级草原监理机构编制核定到35名;州级草原监理机构编制核定在15名;县级草原监理机构编制核定在15人以上;各乡镇增设2—3名草原监理人员编制;结合草原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工作,按每3万亩草原设置1名的标准,配置村级草原管护员。二是落实各级草原防火人员编制,扭转我省草原防火没有专职人员的局面,确保草原防火工作常态化正常运转。三是通过多种形式,从高等院校、其他行业吸纳引进具有草原或法律专业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壮大草原监理队伍。(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逐年提高投入“三农”资金的比例要求,依据国务院《草原防火条例》和《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的规定,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对草原监理体系建设的倾斜力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将草原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依托国家实施的一系列草原生态项目工程,进一步加大本级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并配备相应的装备与设施,不断改善一线人员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同时将草原监督管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及时到位,保证草原监督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建立健全草原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机制,积极开展草原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推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加强内部管理,认真抓好草原监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知识更新、聘请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草原监理队伍。(五)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草原监理机构作为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机构,已成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管理的中坚力量,作用发挥的越来越为明显。各级政府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草原监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和领导,把草原监理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解决草原监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能力建设,并要协调各方密切配合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管理,形成工作合力,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发展。

查看全文

县草原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草原的保护、管理、建设和合理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天祝藏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畜牧业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以下简称《草原法》),《甘肃省实施草原法细则》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规定,结合自治县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县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所有草原,包括牧区、农林区的天然草原、草山、草坡、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退耕还牧地、郁闭度在0.3以下的疏林地和灌木林地,以及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宜牧地。

第三条自治县人民政府畜牧主管部门主管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草原管理工作,乡(镇)建立草原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本乡(镇)的草原管理工作。

第四条自治县设草原监理站、草原工作站,负责自治县草原行政执法、监督和草原技术推广工作,受畜牧主管部门领导,乡(镇)设立草原监理站或配备专职、兼职草原监理员,具体办理乡(镇)草原管理委员会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事项。各级草原监理员执行公务时,必须佩戴证章,并出示证件。

第五条自治县草原监理站行使下列职权:

(一)宣传贯彻执行草原法律法规,监督检查草原的保护、管理、建设和利用;

查看全文

如何加强草原承包合同管理

为提升林草资源保护发展质量,吉林省率先建立林草资源管理新机制,在市县开展建立林(草)长制试点工作。在这新形势下,针对洮南市境内的草原承包合同如何加强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1洮南市草原承包合同及草原管理基本现状

1989年国土一调数据显示,洮南市草原面积为15.47hm2;2015年国土二调数据公布的洮南市草地面积为4.41hm2。二调数据较一调数据减少了11.06hm2草原。1997~2015年期间,全市共签订草原承包合同490余份,涉及草原面积6.12hm2,承包期分别为30年或50年。受历史、体制、人为等诸多因素影响,一直以来洮南市草原工作站一直围绕签订草原承包合同的6.12hm2草原深入开展了草原执法和保护工作。

2草原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

2.1很多草原合同效力认定上存在争议

以国土二调数据认定草原地类使大部分草原承包合同无法成立,目前吉林省各地均以国土二调公布的地类数据来认定草原地类。而洮南市所签订490余份草原承包合同是从1997~2015年期间按照国土一调时公布地类数据签订的6.12hm2草原承包合同。2015年国土二调公布数据时,合同内草原面积仅为2.36hm2,合同内改变草原用途面积为3.76hm2(其中变为耕地约为1.42hm2,盐碱地约为2.34hm2)。如果按照国土二调公布地类数据认定草原地类,那么改变用途3.76hm2草原所涉及的草原承包合同按照规定应解除或者划转。但是草原承包合同是以合同形式集中管理草原的民事约定,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应该解除或划转。

查看全文

市草原火灾应急预案

1总则

1.1目的

1.2工作原则

1.3编制依据

1.4适用范围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查看全文

市打击私开滥垦乱牧动员大会讲话

同志们: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从目前我市情况来看,草原、生态草、河道、未利用地管护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随意放牧现象随处可见,草原及生态草破坏严重,特别是有的生态草地块已经又退化到了治理前的程度;二是私开滥垦屡禁不止,草原面积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市每年私开滥垦草原面积近千公顷,严重影响了我市的生态环境;更有甚者在“一江两河”和水库库区河滩地非法围堤造田,并且这一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破坏生态,威胁行洪安全,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据了解,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的是行洪区内职工群众所为,有的是邻近乡(镇、场)群众所为,还有个别乡、村干部受利益驱使,与外地亲友勾结,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有的以乡、村集体或村民名义把河滩地违规对外发包。三是草原(生态草)管护力量薄弱,草原(生态草)保护设施破坏严重,生态草围栏被破坏70万延长米,生态草围栏完好率仅占50%;四是因草原合同、土地地类纠纷和私开滥垦乱牧引发上访事件不断,一些人把黑手伸向农村的草原、河道、滩涂和未利用地,把其变成淘金的乐园,牟取暴利,民怨极大,成为群众上访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每年涉及私开滥垦乱牧的上访案件达到260多起,小则写上访信,大则集体上访,甚至出现群殴和越级上访现象,处理难度较大,给市委、市政府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乡(镇)领导错误地认为,牧业部门是草原执法主体,禁牧和管护与乡(镇)关系不大,从而推卸责任,没有纳入工作日程,能推则推,能躲就躲,能糊弄一时是一时。特别是少数干部对市里的要求和规定重视不够,抓的不紧,工作敷衍搪塞,根本不深入到实际,甚至有的向群众散布不禁牧等不负责任的言论;更有甚者,个别人暗中指使群众抗拒草原执法人员执法,到市里集体上访,甚至有的暴力阻挠生态草管护人员执法。前段有不法分子打伤两名生态草管护人员,气焰十分嚣张,影响了禁牧工作的顺利实施。还有的部门认为执法难度大,遇到集体抗法不好办;人员不足,缺少力量;法律没有赋予强制手段,不能拿物抓人,这些模糊认识也直接导致禁牧和生态草管护工作不力。二是行政执法力度不够。有的部门执法队伍形同虚设,对市里出台的禁牧规定执行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只是口头上通知告诫,有的执法人员不按照法律程序严格执法,不使用财政统一票据,执法方式简单粗暴,还有的对放牧户超标准处罚。尤其是个别执法人员借禁牧名义“寻租”,影响恶劣。三是政策规定不够具体。1983年农业区划时,全市草原面积是354万亩,1996年土地部门进行土地祥查时,把大部分草原划归到未利用地范畴,这就给私开滥垦草原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非法开垦和征用草原的当事人与村委会以开发河滩地和泡沼等退化草原为名,大面积开垦种植农作物;有的村将本村使用的草原开垦成耕地,并按人口数量分配给各户;草原承包人私自将所承包的部分草原开荒,自己耕种或承包给他人;还有的农户私自围垦草原,象过去“跑马占荒”一样,置政策法律于不顾,以为谁开谁有,从中牟取非法利益,所有这些都是政策不明确、不配套造成的。四是部门之间缺少配合。近年来,由于林业、发改、农业开发、芦苇等部门相继投入到退化草原治理中来,草原(生态草)治理主体发生了变化,虽然加快了植被恢复的步伐,但是也出现了“龙多难治水”的局面。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无论谁治理、谁管护,只要有利于保护草原、只要有利于恢复植被、只要有利于改善生态,政府都支持、群众都欢迎。各部门要站在“生态立市”和“牧业富市”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打击私开滥垦乱牧行为的重要意义,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齐心协力保护好得来不易的治理成果。

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这次全市打击私开滥垦乱牧动员大会,可见市委、市政府对打击私开滥垦乱牧工作的高度重视。因为随意破坏草原、生态草、河道、未利用地的现象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但多年来的禁牧成果会付诸东流,我们赖以生存的草原也会质量越来越差,数量越来越少,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也会丧失,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无法保证。所以,市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场)要本着对事业、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打击私开滥垦乱牧行为纳入工作日程,切实抓好。说到底,关键是端正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态度,做到思想上认识,工作上重视,措施上务实,真正把这项事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强化措施,做好工作

“禁牧舍饲”和依法打击私开滥垦是市委、市政府的一贯方针,也是实施“牧业富市”和“生态立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场)和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落实。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查看全文

畜牧兽医工作部署实施意见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川坝蔬菜、半山药果、高山草畜”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王书记畜牧产业发展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今年畜牧兽医工作要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在确保千家万户畜牧生产健康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努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区域布局,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牛羊草食畜,高标准建设生猪养殖小区,突出兴办科技示范点,加快草原补奖政策的落实,力争年内在草畜产业开发上有新突破、新进展。

一、全力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长会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县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畜牧兽医工作大局,认真落实市委王书记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预防为主,最大限度的降低动物重大疫情发生的风险,着力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县范围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1、认真开展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按照“双轨、三包、两挂钩”责任制要求今年在全县范围内实行规模养殖场(户)全覆盖免疫,散养户畜禽春秋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规模养殖场(户)要采取程序化免疫、规范化监测和加强防疫监管的方式,坚持“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是最重要的基础免疫工作,各乡站要扎实做好此项工作。坚持“强化免疫、程序免疫、常年免疫”相结合,对新补栏畜禽、漏免畜禽要及时补针,使畜禽常年得到有效免疫抗体保护,保证防疫质量和防疫效果。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98%,规模养殖场(户)必须达到100%。免疫抗体达到80%以上,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2、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性病学调查工作要有新突破。各乡镇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及时掌握动物疫病免疫状态和疫情动态,增强疫情预警能力,使动物防疫工作有的放矢。认真做好日常监测、定点监测、集中监测、应急监测等各项监测工作,按时完成检测、采样任务。通过开展抗体监测及时评估免疫效果,抗体未达到要求的要及时进行加强免疫。要开展家禽布病和家禽棘球蚴病等流行性病学调查工作,要全面掌握高效病性禽流感、猪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生规律,科学判断发生风险和流行性趋势。今年要完成日常监测禽流感、猪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600份的任务。

3、加强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认真要做好实验室建设配套和管理工作,配齐实验室人员,靠实工作责任。通过派出去培训和邀请省市专家现场培训的方式,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操作技能。健全实验室档案记录、按照实验室有关管理条列,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生物安全监管责任,组织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堵塞安全漏洞,力争年内通过市上的考核验收。

查看全文

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

我局今年的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稳定发展畜牧生产,加力推进高原现代特色畜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力开展好产业扶贫工作,最大程度改善民生,确保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康。现将我局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畜牧业经济指标情况

今年,牲畜存栏数已达到44.83万头(只、匹),总增8.05万头(只、匹),总增率达18%;出栏牲畜8.05万头(只)、出售肉用畜6.26万头(只)、商品率达14%;肉产量达0.55万吨,奶产量达1.88万吨,畜牧产值、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比重提高、农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0.8,牲畜改良完成100头、只,品种选育完成4000头、只,标准化养殖小区完成新建1个、改扩建1个,水产量未达到5吨。

二、项目建设开展情况

(一)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建设

1、县2015年度退牧还草工程项目总投资2201万元,建设任务为60万亩围建,18万亩草地补播,15000亩人工饲草地,180户舍饲棚圈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

查看全文

生态有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要:2011年黄南州被省政府确立为全省有机畜牧业示范区,跻身全省四大现代农牧业示范区之列。通过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黄南有机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诸多制约持续健康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因此,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草原法律法规宣传,理顺草原管理相关部门关系,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建立健全执法体系,加强草原综合治理以及加大草原保护力度等对策,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场的永续合理利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草原生态;有机畜牧;综合治理

1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及草原生态保护现状

1.1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

全州总面积1.89万km2,可利用草场面积15780km2。黄南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原生态生产方式、天然无公害无污染草地状态,呈现“北农南牧”区域布局,是青海省四大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之一,具有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的广阔前景。泽库县、河南县是世界教科文组织公认的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有着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天然优势,境内草原、牲畜实现国家有机认证全覆盖,是全省有机畜牧业示范区。河南县属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泽库县认证为全国有机农业(牦牛,藏系羊)示范基地,可利用草场面积15780km2。目前已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4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4个,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8个,农牧业龙头企业19家,家庭牧场91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国家示范社2家,泽库“拉格日”模式在全省推广。以生态有机畜产品生产、特色生态种植业开发、全省健康生态养殖示范为重点的三大绿色生态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高原现代农牧业产业新体系加快形成。

1.2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成效

查看全文

乡畜牧兽医站工作总结

2018年在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和乡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站紧紧围绕县畜牧局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以畜牧业发展为己任,全面实施各项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18年来的畜牧兽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全站职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贯彻会议精神,深入开展防疫工作,不迟到、不早退,勤勤恳恳完成每一天工作。

二、狠抓动物防疫工作,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一年来我站召开了村级防疫员春防,秋防等工作会议并与六个村委会签订了畜牧业生产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目标责任书,集中开展春季,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严格按照“一畜一标一证一针一帐”五个一的要求,坚持做到“四不漏”(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按村组、农户建立专门的畜禽养殖免疫档案,详细记载规定内容,做到免疫工作有据可查。

2、认真贯彻《省动物防疫法》《省动物防疫实施办法》等,坚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走家进圈对全乡1221户牲畜结构进行调查,并做有关法规宣传。

3、一年来狠抓防疫工作,注射猪瘟疫苗4021头,防疫密度达95%,应免数达100%,注射猪口蹄3899头,防疫密度达94%,应免数达98%,牛口蹄2063头,防疫密度达91%,应免数达95%。禽流感防疫8538羽份,防疫密度达100%。注射羊包虫病2853头,防疫密度达100%。注射牛布病2043头,防疫密度达100%。为控制疫病在我乡发生,我站对进入我乡的畜禽进行严格的检测。对出栏的畜禽进行严格的检疫,一年来检疫猪123头,牛240头。对规模养殖户及散养户进行畜牧技术推广。要求做好动物防疫和圈舍消毒,同时向他们宣传养殖技术方法。直接推广4户,辐射13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