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相变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03:08: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草相变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态园林工程建设实践探析

把握“生态园林”建设主题,突出生态功能定位三峡工程建设对坝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多数在采取对策和措施后可以大大减免或修复生态环境。如三峡坝区“秋意园”(绿化面积近38万m2)生态园林建设避免了按城市公园或游园的模式来设计,把生态功能放在首位,以“生态园林”为模式,以“大写意”为表现手法,营造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广泛采用乔、灌、藤本及地被植物各自不同的生态效益和观赏效益,避免单一、简单的组合,在有限的园区内建立尽可能多的植物群落,体现植物的多样性。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建设造成的高砼体墙面与高边坡面等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发展垂直绿化,突出生态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在适宜地段应多营造乔木混交林和乔、灌、草混交复层林,增加乔、灌木层绿化量,改善植物空间结构,向立体空间要绿量和效益。尽量避免地形改造,减少客土更换三峡坝区地表土壤为花岗岩风化砂,不保墒、不保肥,欲种植物需客土更换改良,从其他山地和农田取土更换,如此辽阔的区域,不仅会再次造成大面积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对机械、人力、财力的浪费也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在工程设计伊始即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尽量保持和利用原有地貌特征。“截流纪念园”(绿化面积近10万m2)、“秋意园”位于大坝左右岸厂前区,是坝区的视觉焦点,园林建设场地都是原水利建设施工工地,场地平整是园林工程设计难度最大的阶段,也是能否形成整体自然效果的关键。如“秋意园”在场地竖向设计中,场地平整的重点是115平台纵向石质场地长度达百余米,与相邻场地的落差达12m;苏覃路“废石料谷”以及与之相邻的115平台向原青云公司所在地过渡的坡地地形处理。为了使整个场地与生态园林建设相匹配,在设计中反复调整竖向设计,变苏覃路为“生态谷”的设计理念,在几块落差较大的地形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形成平缓顺畅、排水良好的坡面衔接过渡,较好地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场地的自然化处理,大大减弱了工程建设留下的人工痕迹,营造自然、亲切的地形起伏,形成生态园林建设的整体自然效果,使得坝区环境趋于和谐。又如“截流纪念园”将原坑洼地建成生态水池,形成以缓坡绿地与生态水池相结合的自然生态景观,突起部分修建成小山丘,将大江截流所用剩余四面锥体放置小山丘四周,形成四面体山,避免了地形改造,也减少了客土更换,既节约资源,体现循环发展建园,又平添一处风光秀丽、凸显水电生态风景园林的特色山水景观。

利用乡土树种,营造独特植物生态景观园林植物乡土化是节约型园林的生态学基础。乡土植物适应性强,种植易成活,养护管理容易,造价相对低廉,还可突显地区特色。三峡库区已知种子植物55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达54种,有足够条件营造独具特色与艺术个性的三峡坝区“生态示范基地”。如三峡坝区的行道树和分车带上的植物景观都是就地取材,且一路一景,各呈风采。对库区淹没带下的珍稀濒危植物在蓄水前进行保护性抢救。如2004年实施的“三峡坝区古大树保护移植工程”,在“截流纪念园”、“秋意园”共移植古大树22科38种,152株,其中常绿乔木70株、落叶乔木82株。这些树龄普遍在80~100年间的古大树如今已全部得以存活,在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同时,也丰富了植物品种,实现了生态园林建设对植物多样性的要求。现今,游者还没进入“截流纪念园”,就被园区大门前2棵胸径达2.2m的古大树——黄桷树所吸引和“震撼”,游者纷纷在其前驻足拍照留影,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证三峡工程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的库区珍稀古大树,无疑会成为观光游客们喜爱的另一个亮点,这都将大大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见附图)。附图截流纪念园大门的大树植物景观,减少人工雕琢痕迹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在植物配置中,应掌握各自不同的色相与季相变化,各种植物混合搭配成乔、灌、地被的不同层次的混交林,将树木、花草、地被植物的自然风姿巧妙的组合在一起,达到不是自然胜似自然的目的,尽力避免弄巧成拙的人工雕琢痕迹。如“秋意园”即是用金色来蕴涵秋天的丰收与喜悦,通过高大乔木、色叶灌木和野花组合的植物层次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配置营造自然生态景观,尤其是对野生花境的建植,具有独到之处,抛弃矫揉造作的园林趣味,形成植物季相变化分明、自然质朴、具山林野趣的生态园林景观。“截流纪念园”在植物布局上注重乔灌花草结合、疏密结合、落叶与常绿结合、色叶与基调植物结合。在区域性植物为主的原则下,园区周边布置密林大树,特别是两端为密林大树群,构造出纪念园植物主体空间。中间为疏林、花灌木,以留出足够的空间给游客,同时紧密融合园内景点,地被花灌植物大方成片布置。四面体山是地被花灌布置的重点,通过地被花灌及少量乔木的布置,营造出一种突出四面体山的疏林景观,体现出简洁明快与现代风格。植物色彩通过落叶乔木与大灌木的色彩变化,体现植物季相变化;片植的色叶花灌木,在体现春的清新、夏的馥郁、秋的绚灿、冬的萧肃中,使园区与长江、大坝在自然中融合。利用节水措施,减少养护消耗节约用水、减少消耗应从植物品种选择、配置、绿地灌溉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坝区园林建设在节水措施方面,(1)尽量选择耐干旱植物种类,如宿根植物、球根植物、深根性植物、针叶植物等,这些植物成活后对水分的要求相对较低。(2)采用先进的微灌节水技术,如喷灌、微喷、滴灌等,以节约用水减少浪费。(3)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土壤不同植物,选择不同的浇水作业方式。(4)严格控制园林绿地硬质地面铺装,必须铺装的如园林小道等亦选择透气、透水性的环保型铺装材料,如在“截流纪念园”等园林工程建设中,石板嵌草、植草格、透水性地砖、透水性生态砂石路等生态化园路都有广泛的应用,且节约大量的水资源,为植物的生长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

科学规划设计,精心养护和管理。生态园林应以便于养护和管理作为衡量的标准,园林建设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除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结束后的精心养护和管理,在园林建设的设计施工阶段就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和规范施工。如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如何应用“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这个最基本的生态原理,园林结构相对复杂,生物种类越多,园林系统越稳定,稳定的园林系统具有自我维护和调节能力;要注重以乡土树种为主,切实做到适地适树,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尽量满足各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为后期的养护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从传统园林发展到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总趋势,三峡坝区生态园林工程建设实践表明,要突出“青山、绿水、银色大坝”的生态景观主题。在园林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应将园林环境效益放在园林综合效益的首位,这是建设好生态园林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但营造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本文作者:王平辉王作明张萌工作单位:湖北省宜昌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查看全文

园林绿化工程与花境造景设计研究

【摘要】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已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境造景是近几年兴起的营造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更好地发挥花境造景在提升整体城市园林绿化中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些花境造景设计方法。通过景观的手法结合植物的色彩、品种、层次等多维度要素,力求营造出一个具有观赏性、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混合性以及持续性的花境景观。最后选取2021年参与改造的私家花园青岛9号别墅进行实例分析,通过科学的花境造景工艺和园林设计原理,体现现代园林艺术性与现代化,自然性与复杂化的多样性结合。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景观;花境造景;自然生态;低维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增加,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使园林绿化景观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好地装饰各种空间环境,各种园林绿化设计方法应运而生[1]。其中,花境造景越发受到园艺师的青睐。花境起源于皇家贵族,专门由植物猎人搜罗品种,品种华丽漂亮,需要精心养护,是资本主义享乐的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花境造景不再是一种贵族专享的特定存在,逐渐开始平民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城市园林花境不单表现单体本身的自然美,更重要的是不同植物群落之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交织关系,以及其一枯一荣的不断变化,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感,从而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欣赏到植物的美丽,帮助人们实现身心的双重放松。当前部分学者已对花镜设计造景进行了研究,例如,王兴腾等人对欧石竹“初吻”在拉萨的栽培技术及其在园林花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介绍了“初吻”的特征特性、养护管理、繁殖技术,并对其在园林花境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2];刘梦圆等人对野花特点、应用形式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杭州地区的野花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推荐了针对不同应用形式下合适的野花组合类型,为野花在城市园林花镜造景中的有效运用提供了一定帮助[3];陆洋对花境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花镜设计的意蕴与价值[4]。为真正发挥出花境设计的价值,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花境造景设计进行研究。由于花境塑造的四大重要方面在于花境的空间层次、色彩、季相变化及不同场景下的花境品种选择,为营造效果更佳的花境景观,以下将从这四方面展开花境造景的设计研究。

1花境的空间层次

花境造景是利用不同形体、不同大小的植物对花境进行平面与竖向上的布置,以达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为此,以下将从花境的平面构成及竖向构成两方面进行花境空间层次的分析。

1.1平面构成

查看全文

道路绿化分析论文

一、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原则

道路绿地的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1)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主千线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宽和又通岛绿地不得小于1.5米;(2)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又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3)路侧绿地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地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道路景观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1)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千线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相结合;主千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2)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应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以有所变化;(3)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二、城市道路绿化种树的选择

1.行道树选择的标准

(1)树冠冠幅大、枝叶密、落果少或无飞絮;(2)抗性强,土壤耐瘩薄、耐寒、耐旱,病虫害少;(3)寿命长、深根性、耐修剪;(4)发芽早、落叶晚。

2.行道树选择的原则

查看全文

分析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运用

地被植物依其株型、叶色、花色,可形成不同地面景观而达到绿化美化的功能,而且可应用于广场绿地、起伏不平之地、阴暗地等的绿化。地被植物,是指那些自然生长高度或者是修剪后高度在1m(米)以下,最下分枝较贴近地面,成片种植后枝叶密集,能较好地覆盖地面,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并有较强扩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它们对地面起着很好的保护及装饰作用,有一定观赏价值及良好的生态效果。草坪依其性质来说,也是地被植物,它通常另列一类。地被植物可分为灌木类地被植物、草本地被植物、攀援地被植物。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被植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的绿化和美化。

1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1.1改善环境、涵养水源

地被植物大多数枝叶细密,可以增加绿地的绿量(即提高单位绿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数),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许多地被植物如金鱼草、矮牵牛、鸡冠花、萱草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锦鸡儿、绣线菊等一些蔷薇科属植物不断分泌杀菌素,能有效地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地被植物在改善和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地面辐射热等方面有良好作用。

查看全文

麦田杂草草相变化及防除技术论文

摘要:根据东海县地势复杂的特点以及各种类型田块杂草草相的种类和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麦田杂草;草相;发生规律;防除技术;江苏东海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是淮北地区丘陵山区重点县之一,丘陵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7%,总体上是西高东低,中西部丘陵连绵,岗岭纵横,东部地势平坦低洼,属湖荡冲积平原。我县作物布局是:中西部丘陵地区小麦与玉米、花生或大豆等轮作,湖荡地区小麦与水稻轮作。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常年在8万公顷左右,其中丘陵地麦田2万多公顷。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县地势复杂,应掌握麦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选择适宜药剂配方,才能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1麦田草相变化

我县20世纪70年代以前种植作物均为旱粮,麦田杂草以硬草、狗尾草、早熟禾、苕子、棒头草为主,1970年以后在黄川镇开始试点旱改水,至70年代中后期,在沟、渠、河边上发现看麦娘,麦田中也发现零星的看麦娘。90年代初期,看麦娘、野燕麦成为麦稻轮作田的主要杂草;90年代中后期罔草、麦家公在我县青湖、黄川、平明等乡镇麦田及沟渠河边上零星发生,近5年来,罔草几乎遍及全县稻麦轮作田,上升为麦田恶性杂草。

2当前麦田草相

查看全文

麦田杂草防除技术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麦田杂草;草相;发生规律;防除技术;江苏东海

论文摘要根据东海县地势复杂的特点以及各种类型田块杂草草相的种类和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是淮北地区丘陵山区重点县之一,丘陵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7%,总体上是西高东低,中西部丘陵连绵,岗岭纵横,东部地势平坦低洼,属湖荡冲积平原。我县作物布局是:中西部丘陵地区小麦与玉米、花生或大豆等轮作,湖荡地区小麦与水稻轮作。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常年在8万公顷左右,其中丘陵地麦田2万多公顷。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县地势复杂,应掌握麦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选择适宜药剂配方,才能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1麦田草相变化

我县20世纪70年代以前种植作物均为旱粮,麦田杂草以硬草、狗尾草、早熟禾、苕子、棒头草为主,1970年以后在黄川镇开始试点旱改水,至70年代中后期,在沟、渠、河边上发现看麦娘,麦田中也发现零星的看麦娘。90年代初期,看麦娘、野燕麦成为麦稻轮作田的主要杂草;90年代中后期罔草、麦家公在我县青湖、黄川、平明等乡镇麦田及沟渠河边上零星发生,近5年来,罔草几乎遍及全县稻麦轮作田,上升为麦田恶性杂草。

2当前麦田草相

查看全文

植物园规划设计论文

1基于区域特色的园区功能定位

通过对园区的现状条件、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其旅游资源条件、区域位置、客源市场前景和社会发展背景等因素,确定园区的性质定位为: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突出的乡土珍稀植物景观为主体,将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生态文明教育、经济利益与珍稀植物保护相融合,既能保护珍稀植物资源,为植物研究工作者提供科研基地,又能给人们提供一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创造效益,达到保护和利用珍稀植物资源,实现珍稀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2规划原则

2.1适地适树,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

不同植物的生长,对光照、土壤、水分、温度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应选择适合园区立地条件的植物种类,才能使其正常生长,充分发挥景观效果。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抗逆性强和生长旺盛的特点,而且最能体现出地方特色和风格,应着重考虑。

2.2因地制宜、比例适当、自然式布局的原则

查看全文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论文

1概述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2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1)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

(2)娥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增加层次,美化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还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

(3)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为形成好的心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

查看全文

麦田杂草草相变化及防除技术论文

摘要:根据东海县地势复杂的特点以及各种类型田块杂草草相的种类和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麦田杂草;草相;发生规律;防除技术;江苏东海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是淮北地区丘陵山区重点县之一,丘陵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7%,总体上是西高东低,中西部丘陵连绵,岗岭纵横,东部地势平坦低洼,属湖荡冲积平原。我县作物布局是:中西部丘陵地区小麦与玉米、花生或大豆等轮作,湖荡地区小麦与水稻轮作。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常年在8万公顷左右,其中丘陵地麦田2万多公顷。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县地势复杂,应掌握麦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选择适宜药剂配方,才能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1麦田草相变化

我县20世纪70年代以前种植作物均为旱粮,麦田杂草以硬草、狗尾草、早熟禾、苕子、棒头草为主,1970年以后在黄川镇开始试点旱改水,至70年代中后期,在沟、渠、河边上发现看麦娘,麦田中也发现零星的看麦娘。90年代初期,看麦娘、野燕麦成为麦稻轮作田的主要杂草;90年代中后期罔草、麦家公在我县青湖、黄川、平明等乡镇麦田及沟渠河边上零星发生,近5年来,罔草几乎遍及全县稻麦轮作田,上升为麦田恶性杂草。

2当前麦田草相

查看全文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居住区绿地是人们休息、游憩的重要场所,为了创造舒适、优美、卫生的绿化环境,应分考虑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才能达到绿化、净化、美化之效果。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植物配置

1概述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2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1)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