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1 01:4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参与式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参与式教学

农村小学参与式教学刍议

参与式教学最基本的形式是师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活动。但是,在课堂中不管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就是不开口。尽管有许多老师积极的想办法,可总感觉效果比较差。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大部分农村学生,不敢在自己长辈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农村很多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孩子犯错时不是悉心的开导,而是采取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甚至很多家长来学校会吩咐老师,自己的孩子犯错就"狠狠地打,让他多长点记性。"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的长辈有一种抵触、害怕的心理。渐渐养成了有话也不对长辈和老师说的习惯。

第二、"出头的椽子先烂",如果哪位学生发言较积极,就会被其他人认为是在当众出风头。所以,学生们都不愿意在课堂上说话,免得背上"骂名"。

第三、受条件的制约,农村中学开展的课外活动非常有限,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差,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存在障碍,参与式教学中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当然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第四、有的学生不愿意开口,是担心自己说不好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记得有一次在讲授《孔子拜师》时,我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来说说"风餐露宿"这个成语的意思,有一个学生说:"就是喝风吃露水。"立即引来其他学生的哄堂大笑。事后那位学生找到我,很委屈的说:"老师,你以后再也别叫我回答问题了,同学们现在都叫我’杨喝风’"。可见,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多大的伤害。

怎么才能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查看全文

参与式教学角色互动分析

摘要: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扮演了新的角色。无论是参与式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是师生角色的扮演,都离不开良性的角色互动。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充分认识角色互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角色互动的能力,确保参与式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角色;角色互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参与式教学方法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1]。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参与式教学不仅要求师生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而且要适应新的角色,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原本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但在参与式教学中,由于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给师生之间的互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果教师和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和扮演好自己的新角色,不能达到彼此的角色期望,则参与式教学就无法体现其优势和特点,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角色与角色互动

角色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属性。美国人类学家林顿认为,角色是指与行动者-他人身份的某种特殊结合相联系的各类愿望;一个社会角色不只是一套规范,它还是规范与反规范的一种复合;对于大多数角色,社会共识有时并不存在,不同个体在扮演同一角色时其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主观自我色彩[2]。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具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占据着一定的位置,我们称之为“社会地位”。人们对于不同地位上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期待,从而使得特定地位的人拥有一套与社会期待相一致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这就是角色。角色和互动密不可分,没有了互动,角色就失去了依存条件,无法实现实际的角色行为[3]。角色体现了一种社会期待,来自于行动者-他人的关系。社会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相互联系,才能组成为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都来自于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如一个人扮演“女儿”的角色就反映了她在家庭中与父亲、母亲的关系及家庭地位。另外,社会角色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者-他人对于角色认识的一致性。由于角色体现的是他人的社会期待,而期待更多是人们对于某种社会地位的看法,因此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如对于“领导”这一角色,不同的人就会有各自的期望和要求,形成了对于这一角色多种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期望。这给角色的扮演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角色的扮演者要成功地扮演好一个角色,就离不开对于角色期待的认同和理解。

二、参与式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动

查看全文

管理学学生参与授课参与式教学研究

摘要:针对《管理学》课程特点,以《管理学》课堂教学为例,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授课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结果体现出,学生参与授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管理学》;学生参与授课;应用探索

一、概述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了教学质量。我国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法,建立和培养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中介,以发展为目标”是现代课堂教学的突出特征。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参与为媒介,主动学习,师生合作完成教学,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学生参与即主体参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现在课堂教育的主流,因此,这种教育教学理念随之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应用开展开来。作为我国高校许多专业的核心基础学科,《管理学》在高校许多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要掌握《管理学》并不容易,作为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体现在其是对管理理论的基本规律的总结,艺术性体现在管理具有灵活的管理方法和技巧,这决定了《管理学》教授的难度,特别是作为经济大类的基础课程,针对的都是大一新生,大一新生对于经济管理的知识完全没有概念和意识,想要把管理学的科学和艺术都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灵活掌握,并为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就需要不断摸索与总结设计《管理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管理学》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也引入了参与式教学。

二、现有参与式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和学生参与授课的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

参与式教学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也不断应用。目前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方式研究和运用的更多是案例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等,这些方式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些方式由于学生没有亲自参与到教的环节中来,其效果也是有限的,如案例讨论法,结合案例让部分学生参与到案例讨论中,发挥了参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是因为种种限制,比如课堂时间比较紧,学生对案例的了解程度不够等,所以导致只能是部分学生参与讨论,班级剩余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和看其他同学的讨论,积极的学生争取到的发言机会比较多,不积极主动的学生相反会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成为旁观者,从本质上并没有改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状,也很难培养出自主学习和创新型的人才。基于此,学者们提出了学生参与授课的参与式教学方式。有学者研究,张云(2012)提出,在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总结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郭卫东(2014)提出学生参与授课,在学生素质、综合能力发展、学生技能、学习能力、主动性等方面都会得到提升。陆翔(2015)提出,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授课的过程中,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将部分课程分配给学生讲授,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共同完成案例搜集、内容讲解、PPT、讨论等环节,相对于其他参与式教学方式,学生参与授课的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到教的环节当中来,这种参与式教学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慢慢向以学生为主进行转变,体现教育主体双方的公平性和民主性,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这是教育的进步,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育人理念,培养更加符合现代企业需要主动性、创新型的人才。

查看全文

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研究

参与式教学指的是由全体师生共同建立和谐、轻松、热烈的教学氛围,促使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属于合作或协作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不高等现象,学生表示“数学课太枯燥”.在这种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参与度非常低,就会对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不利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具有乏味、枯燥等特点,课堂学习氛围比较沉闷,无法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感染作用,使学生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课堂的参与度比较低,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必须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在讲“概率的简单应用”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做法是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教学内容,然后进行例题分析,最后以练习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参与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特点,以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我们都喜欢中奖,而中奖又不能以我们自己的意志所决定,大家都将获奖与否归结为运气,其实就是概率,那么如果买饮料可以中奖,如何提高中奖的几率?这个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且会思考的一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在思考之后,学生热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学生各抒己见,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调动课堂学习氛围.这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参与式教学,必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参入学习活动,实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目标.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对促进教育领域的发展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应该融入素质教育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讲“概率的简单应用”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扔硬币的时候,是不是想扔到哪一面,就可以扔到哪一面?为什么?学生根据常识对问题做出了准确的回答.在学生通过问题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之后,教师引入本单元研究的重点“概率”,引导学生对概率的计算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扔硬币,扔出正面的概率是多少?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硬币扔出正面的概率是50%,原因是由于硬币有正面和反面两面.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探索中提高学习能力,而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参与式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合理进行分工,提高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查看全文

独立学院参与式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自觉性不强和学习兴趣缺乏等现状,为了实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在课程教学中全面推行参与式教学方法。以某独立学院为例,探究应用参与式教学法开展课程教学时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变化特点;最后,针对参与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参与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自觉性不强和学习兴趣缺乏等特点。如何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专业知识传授、职业技能锻炼以及专业素养培养三位一体,是急需解决的难题。传统教学模式搞“一言堂”,教师是绝对权威,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或者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群体,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导致很多学生产生消极的厌学情绪[2]。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国内普通高校积极探索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某独立学院自2013年春季学期开展参与式教学方式的探索,探求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的新特点。

1参与式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模式旨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老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识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参与式的理念和方法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和应用,广泛应用于国际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4-5]。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在参与式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其结构框架将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的关系,具有参与的情境性、参与的整体性和参与的群体性等特点[6-7]。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以分小组活动为主,每小组以4~6人为宜,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譬如: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协作学习,在有网络教学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形式学习,甚至翻转课堂等。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要求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譬如: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主体的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这样既保留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又发挥参与式教学的特点,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加强[6]。

2教学实践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在高师古代文学课程中构建参与式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专业教学训练为导引,以观摩研究、学习探究、实践深究、考评细究等教学基本流程为依托,以问题解决、讲述–探究、经典诵读、情境体验等教学模式为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设计应关注其开放性、生成性特点,重视师生教学共同体的构建,并实现与移动互联网的融通。

关键词:古代文学;参与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批判反思

参与式教学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学界对其适应性、教学理论基础、教学实施要领与策略、教学效果等问题已有深入研究。虽然相关研究涉及小学至大学的众多课程,但关于高师古代文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研究寥寥。早有学者指出,古代文学课程以其富于生命精神的特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其生命热情与人生体验”[1]151,而高师以教师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开展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有鉴于此,本文以小学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对高师古代文学课程参与式教学展开系统性探究。

一、实践性探索

参与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师生信息交流对话与评价反馈机制,运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设计富有趣味、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它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2]。多年来,笔者将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应用于小学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操作方案。(一)以专业教学训练为导引。高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突出师范专业的特色,在文学史教学的基础上,将文学史中的生命参与意识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构建形神兼备的全方位参与式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框架中,专业教学训练起着导引性作用。参与式教学主题的选择,“要遵循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与师范生成长的现实诉求:强化师范生教师基本素养,促进师范生的教师成长,引导师范生建构教师信念”[3]76。在小学,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语文、思想品德等常规课程和国学教育类校本课程中,也体现在国学经典诵读等实践活动中,更体现在传统文化传承的精神性浸润中。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在文学史的学习中有目的地加强对上述内容的关注,无疑会契合他们成长的现实诉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古代文学经典诵读训练、古诗词教学训练、古代叙事类作品复述等实践活动,则更有利于强化其教师技能与教学素养,构建教师信念。随着20世纪末儿童读经活动的展开和国学教育在各级学校的普及,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前阶段、中学阶段的国学教育教学活动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高师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以相关专业教学训练为导引,既有利于参与式教学的展开,也有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学理念的构建。(二)以基本教学流程为依托。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在注重其结构性、程序性的基础上,突出参与式教学的主体性、自觉性、选择性特点。在具体模式设计中,应以基本教学流程为依托,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师古代文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包括:(1)热身的观摩研究。这一环节属于参与式教学的引导阶段,可通过展示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古代文学相关的课文、国学教育校本教材、古诗词教学视频、国学经典诵读视频、国学知识竞赛试题等,引导学生将所学古代文学内容与小学教育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在明确学习内容文学史价值的基础上,突出其专业价值。(2)深入的学习探究。这一环节是参与式教学的核心,可根据古代文学教学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情境体验、案例分析、参与讲授等活动,探究所学内容的文学史价值及与小学教育教学的契合度。(3)灵活的实践深究。这一环节属于参与式教学的应用阶段,可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实践、国学经典诵读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强化学习所得。(4)多元的考评细究。这一环节属于参与式教学的总结阶段,可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师生共评,对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等进行多元化评价。以上教学流程同样适用于高师其他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同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环节,能够突出参与式教学的主体性特征即可。(三)以多种教学模式为主体。在基本的参与式教学流程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形成参与式教学的主体架构。以小教专业为例,从小学教育的教学出发,可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古诗词、说理文(如政论文、哲理文等)、叙事文(如小说、神话、寓言、史传等)三大类型。这一划分虽不契合于严谨的文体学归类,却与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密切相关,有利于小教生未来的职业融入。在此基础上,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类型选用教学模式,列举如下:在古诗词教学中,可选用“问题解决模式”。如南宋“永嘉四灵”之赵师秀、翁卷,他们的诗作《约客》《乡村四月》等以浅显生动、文笔优美而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甚至成为精读课文,但他们在文学史中虽占有一定地位却并非大家。在教学中涉及这类诗人的作品及其文学现象时,即可采用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模式主要通过问题的设置与解决,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着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提出与小学语文教学、高师文学史学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并在成果展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评或师生点评加以总结。在上述系列环节中,问题设计是起点,也是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以赵师秀的《约客》、翁卷的《乡村四月》为例,教师可设计“这两首主题完全不同的诗在艺术风貌上有何共性”“在文学史上,这两首诗的艺术风貌对宋代江西诗派的创作能形成怎样的冲击”“这两首诗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层层深入地揭示永嘉四灵与江西诗派在艺术特色方面的异同,无疑能保障后续教学环节展开的有效性,也能对小学语文相关内容的教学起到由表探源的促进作用。在说理文教学中,可运用“情境体验模式”和“经典诵读模式”。“情境体验模式”的设计源于江苏省小学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念,该理念以情理融合、思美一体、求真创新的特色,被誉为“蕴含东方智慧”、显示“中国品格”、形成“中国气派”的当代著名教育理念[4]11。在高师古代文学教学中,同样可以采用情境教学以实现与初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同时,“情境体验模式”还在情境教育理念基础上增强了“体验”性,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过程中主体的参与性,弱化因说理文的文言特征带给学生的疏离感。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情境、总结转化的教学结构,使学生有效地认知并获得情感体验,提高文本理解能力和引导小学生走进文本的能力。“经典诵读模式”的设计源于20世纪90年代广泛兴起的儿童读经活动。据统计,至2001年8月,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深圳等地至少有120多万儿童先后投身于读经活动,武汉、南京等地甚至一度出现青少年读经热[5]。随着儿童读经活动的迅猛展开,部分中小学开始选取一些传统蒙学教材、儒道经典、古诗词等在课堂上诵读。为呼应小学的国学教育实践,高师的古代文学课堂应重视诵读教学,并可在较难的说理文教学中将诵读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通过创设诵读情境、体验诵读情境、升华诵读情境的教学,使学生加深诵读体悟,增强诵读技能。在叙事文教学中,可运用“讲述–探究模式”。在古代文学课程中,神话、寓言、小说、戏曲剧本、史传等作品均具有鲜明的故事性特征,适宜采用“讲述–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篇目,通过学生讲述作品、师生分析探究、师生交流反思、学生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文本体悟力与专业技能水平。“讲述”既是“探究”的基石,又是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讲述”环节可设计为教学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在讲述的同时扮演教师角色进行片段教学。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非僵化不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灵活调整。如“经典诵读模式”,它不仅适用于说理文教学,也可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与叙事文教学;该模式与“讲述–探究模式”结合可生成“讲述–诵读–探究模式”,与“小讲座模式”结合可生成“诵读–讲座模式”,等等。总之,参与式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在应用上也可灵活变通,究竟采用哪一种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在教学情境中体现参与式教学的主体性精神。

二、批判性反思

查看全文

旅游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法改革

一、旅游经济学特点与教学现状

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系统学习、掌握旅游经济学相关理论有利于塑造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经济学是伴随着旅游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形成的,以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等多学科知识与方法,专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特有现象及矛盾,解释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条件,指导旅游经济健康发展,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理论与实际结合是旅游经济学的重要学科特点。传统的旅游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黑板、粉笔为道具,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方法陈旧和落后,难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强调知识传承与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的求异、求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思辨的冲动和想象的空间,他们基本不会对教学内容产生置疑,不会主动提出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出知识全面、思维灵活、创造力强的学生,因而,有必要对旅游经济学教学法进行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二、参与式教学法及其运用优势

1.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种进行教学、培训和研讨的方法。参与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参与式教学法鼓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参与式教学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甚至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是一种师生共同推进教学的教学形式。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参与式教学法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参与课堂教学,运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辩论、与他人在特定环境内练习生存技能、音频或视频活动等形式,让学习者发挥想象,自由思考,能够使学习者具有创造性地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

2.旅游经济学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体现。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课时间早,学习内容具有延展性,是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今后专业学习形成创新思维基础的良好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根本要求,是符合当代社会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趋势的。参与式教学法注重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突破了传统的教师单向性教育,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教师的指导地位得到促进。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从以往的“管、灌、压”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这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科学途径。旅游经济学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对于本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也可以多种形式为载体丰富突出。传统的旅游经济学教学,对课程内容以讲解为主,容易造成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忽视,很难甚至无法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旅游经济学属于社会学科,其实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是较为紧密的,便于学生寻找案例资料。例如,在参与式教学法运用中教师策划完成课题之后,学生便可以充分地发挥自我能力去搜集资料、调查分析以及书面总结进而形成个人的观点。学生根据自我发现,理论联系实际,提出的观点会新颖、直接,即大大增强学生对于旅游经济活动领域中的现象、规律讨论,更好地启发他们的智慧。

三、旅游经济学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实践

查看全文

参与式教学法特征与策略

为了模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企业经营与管理上的问题,国际主流的工商管理教育趋势是在讲授和练习之外,另外加上案例研究、讨论和对话,其中最著名的是欧美许多知名大学商学院发明出的案例教学法(case-merthod)。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理念认为,其所面临的问题很少是单一层面和单一职能的,但传统商学院中的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只针对企业管理的某一个方面,需要通过案例教学全面模拟企业管理的真实情境,以训练学员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近几年国内一些商学院都积极使用了案例和参与式学习(case–merth-odandparticipant–centeredlearning,简称CMPCL)教学法。

一CMPCL教学法的特点

(一)教材的准备方式

教授式教学法与CMPCL教学法都需要教师相当熟悉所传授的知识,传统教学法的课程准备的重点在老师要说什么,以什么方式说;CMPCL教学法的准备重点则是更进一步,教师要问什么?什么时候问?问谁?以什么方式问?(Thetrueartofcasemethodistoasktheringtquestionattheringttimetotheringtstudentintheringtway)这样就提供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可能性,即让学生以自己的观点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回应其他同学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这也创造了老师向学生学习以及学生之间彼此学习的机会。

(二)知识交流的方向

CMPCL教学法,其知识交流的方向不再是老师对学生单向地输出,二是老师与学生双向互动,更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所以在传统教学法里,老师学习学习如何把课教得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趣,像一位专业的演员,要求自己的表演更上一层楼;而在CMPCL教学法中,老师积累的是一种对教学动态的敏感度,是一种问好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引导讨论的能力,更像一位导演,通过引导,让参与演出的每一位学生都作出最棒的演出,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查看全文

论经济法学参与式教学办法

《经济法学》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构建系统完善的法学知识体系至为关键,但是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对经济法学的学习兴趣远远不及民商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学科。因此,笔者从去年开始在两个教学班内进行了一个学年的经济法学参与式教学实践,目的是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把学生认为无趣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掌握经济法学的精髓。

一、参与式教学法简述

理想化的参与式教学法应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首先是一种全员参与,班级的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尤其是对一些“不参加讨论的学生”,其次是一种主动参与,在教学之初,如果学生还不能主动参与的话,至多在三节课之后就应当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的兴趣和习惯。再次是一种深度参与,这种参与不是通常的师生之间的问答式参与,也不是学生之间看似热烈实则肤浅的嬉笑怒骂,而是围绕争议性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式的、有启发性的、能够挑战学生知识并促使学生有所思索的参与式活动,通过参与式学习学生可以体验到智慧提升的快感。最后是一种反馈式参与,在参与式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既要充当参与气氛的营造者,又要充当参与程序的组织者,还是争议性主题的设计者,但是最关键的是,教师要作为一个积极反馈者。在学生参与的同时,教师应作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对参与者的行为特征、知识背景、性格差异等进行总结。待参与活动结束,教师应对参与者的参与活动作出准确的、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但是同时不失客观的评价。通过这个反馈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其参与的外在评价,意识到其参与活动尚存的提升空间,激发其参与的信心和兴趣。在流程设计上,参与式教学包括以下四个程序:评估学生、营造气氛并设计程序、选择争议性主题、及时反馈。

二、学生个体知识水平、性格差异评估

学生参与是参与式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设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是目前大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一些课程内容不引人兴趣的学科,学生往往采取一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只求考试及格。经济法学目前就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这样的特征。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上认真探讨。笔者通过一个学年的实践发现,必须要对学生个体的先有学习经验、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营造参与气氛,设计参与程序,选择争议性主题,并在反馈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才能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方面,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以往考试成绩的方式大体获得一个学生知识水平的初步判断,但是这个判断未必是准确的,因为总有一些学生从来不把重心放在应付考试上,而是放在阅读书籍、提高操作水平上,因此考试成绩不是太好;也会有一些学生把精力和重心都放在应付考试上而获得较好的成绩,也就是说考试成绩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能够反映其真实水平的,但是有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不能反映其水平的。所以,除查阅成绩之外,在第一次上课时,可以进行某种形式的专业知识水平测验,对学生水平进行一次简单评估,重点关注成绩和测验不一致的学生。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由于学校图书馆经济法学方面的藏书较少,学生受制于经济水平自己买书的也不多,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只是反复阅读教材,由此导致学术视野较为狭窄,在对知识的掌握上,由于缺乏不同学说的对比竞争,也只是围绕教材人云亦云,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在一开始就选择前沿性的、有重大难度的议题,必然会削弱学生的参与信心,因此应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对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评估的意义在于确定问题学生,这些学生身上所具备的一些所谓问题,有些甚至是很可爱的问题,在实践当中往往影响参与式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予以重点关注,努力引导、纠正或消除其不利影响。评估的办法是在预备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细致观察,通过参与当中的行为特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评估。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学生(尤其是新生)往往具有纯朴、勤奋、敏于行而讷于言等特点,又因经济法学的内容距离其生活经验较远,缺乏感性体验,尤其需要教师在营造气氛、设计程序、选择主题、信息反馈方面有针对性的安排。通过这两项评估,教师可以大体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性格差异,然后据此安排以下流程。

三、营造气氛和设计程序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设置探讨

摘要:新课改不断推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越加关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把学生参与学习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能体验到学习乐趣,发展自己的情感、学会明确自己的态度,以便将来实现自我预设的目标,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层出新,其中学生参与式教学任务的设置需要独到的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参与型教学任务;设置措施

在整个教育行业都在经历新时期的改革,很多能提升学习效果的新教法被推广,传统的教学则被淘汰,教师应该怎么样开展教学,设置哪些教学任务,如何把学生把握到自己的讲课中,如何让学生学习之后会做题,能拿多少分等等引发了教师们广泛的思考。新课改时期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更多的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从人本角度出发,打造人与人平等学习、人与人互相帮助学习、进而学会独立学习的教学。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往往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现象使得新课改不能像预想的一样无差别的进行大胆的课堂革新,参与式教学任务的设置也不能完全得到实现,接下来本文将从参与型教学任务设置相关问题做简要分析。

1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设置的好处

参与型教学法起源早期在教育学员体能、生存方面的培训训练用得非常多,用于教学的时间最早是在国外,我国的使用研究和实践则不是很长,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通过学习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手脑等感知知识学习中的困惑,提出个人的疑点疑惑,在解决这种些困难疑惑中发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设置教学任务可以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加优化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关系。因为参与型语文课堂将从传统的独立教和接受式的学变成平等的互相促进的状态,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大胆地提出个人不懂的疑点疑惑,在寻求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此过程中学生之间是不断进行交流的,其表达的能力将得到很好的锻炼,在结合他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包含的是知识点的内化认知,巩固知识的能力的提高。若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向老师提出和所学知识相抵触问题,这说明学生的思想已经开始转变为由传统的教师经验或书本知识转向个体可以发现问题,说明设置教学任务可以使得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学生能根据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进行学习,也能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要怎么样学习。这种相互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代表着平等关系的确立,说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权威型关系在参与式课堂中逐渐消失。另外教师在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的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给优等的学生提出难度较大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习很差的学生完成记录发言的准备稿,这样差别的进行任务划分就更好的实现了新课改重人文的要求。

2从学生参与的案例分析当前教学任务设置的不足与出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