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大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22:37: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残疾大学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残疾大学生

奖励残疾大学生制度

各区、市残联、财政局,市残联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3号),切实维护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结合我市救助贫困残疾学生和奖励残疾大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救助和奖励的范围和对象

(一)救助和奖励的范围

1、接受义务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

2、残联系统兴办的残疾人教育培训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

查看全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残疾大学生的运用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但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将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探究其是否适用于残疾大学生。

一、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在残疾大学生中运用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的教材、主要内容及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全校必修课,共16个学时。由于目前没有专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选用浙江省高等学校德育统编教材,由马建青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在内容上,选取了“导论”、“自我意识”、“情绪”、人格”、“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挫折应对与生命教育”8个章节。教学形式采取在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常用的班级团体辅导形式,具体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团体心理活动、体验式活动、心理测试、个案分析等。具体见表1。(二)授课对象。课程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大一学生。笔者授课共11个班级,其中听障生班级8个,视障生班2个,肢残生班1个。班级人数14~22人,小班上课,根据教学活动场景将学生分成1~2个小组,开展班级团体辅导的体验式课程。其中听障生班级采取手语双语教学。(三)课程考核。为体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3个部分:课堂情况(20%);3次实践作业(30%);期末小论文(50%)。课堂情况包括考勤率(10%)和课堂分享发言(10%)。3次实践作业包括:完成“人际关系中我的样子”、“我的人际关系圈”、“我的爱情宣言”。期末小论文要求学生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写出对课程的心得体会,体现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收获的心理体验,以及是否灵活运用到生活中。

二、课程有效性分析和评估

(一)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这是课程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中存在混淆一般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情况,自己给自己贴标签,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科学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认识,卸下了心理包袱。(二)培养心理健康意识。残疾学生对生理健康特别关注,而心理健康却容易被学生和家长忽视。通过课程,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课程中及课程结束后,有8位同学主动预约心理咨询,有一位肢残学生叙述说“生病导致身体残疾,家里父母压力大,自己乱发脾气。以前却从没想过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压力。”学生开始有意识保健心理健康。(三)运用心理调适技能。是否掌握并运用各项心理调节技能是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一位听障生描述“在高中我得过抑郁症,在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情绪调节方法,如运动、看书、多找人聊天,听听歌释放自己的压力。”一位视障生描述“我曾固执认为学习心理学没有用,经过8次课程,让我更进一步审视了解自己,很多时候会分析一下失落或烦躁时情绪变化过程和原因了。”(四)增强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自我认知层面的教学目标。有视障学生说“以前觉得对自己无所不知,通过课程中20个我的游戏,才发现对自己的了解其实只有一点点。”有一位视障同学描述“通过询问身边人他们心目中我的样子,才知道在他们眼中我各不相同,要不是做作业,我不会去问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点。”另一位视障生描述“通过课程知道了自己的气质是抑郁质,让我知道自己平时一些小纠结更多是因为这种气质造成,而不是心理问题,这让我不再为不时出现的小纠结太过担心。”

三、健听残疾大学生与听障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

查看全文

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论文

1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保障残疾大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客观要求

残疾人同普通公民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渠道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但受社会经济发展和传统思维的影响,残疾人在教育中仍然处于弱势群体,侵害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等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的残疾人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享受到了和普通大学生同等质量的教育。但由于受师资力量、课程建设体系、物质条件、教育途径等现实问题的制约,残疾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被边缘化,这严重侵害了参加人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不利于残疾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1.2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丰富高校体育研究体系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研究体系以健全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文化、体育管理等内容,旨在通过各种方式,完成学生基本体育知识、基本体育技术和基本体育技能的教育,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残疾大学生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研究体系,促进高校体育的协调全面发展。

1.3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残疾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查看全文

谈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韧性培养

摘要:心理韧性作为一种重要心理素质,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残疾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校园中一直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增强残疾大学生逆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和谐增强心理韧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带入心理韧性相关模型进行分析,从心理潜能角度论证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塑造的补充意义。体育锻炼通过连接个体与环境,对残疾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精神、行为等方面有较好地重塑作用,帮助残疾大学生统合人格,在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意识及自我察觉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能量来源,进一步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体育锻炼;统合人格

1前言

随着教育部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八年来带来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拥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校园中的残疾大学生数量随之增多,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庞大群体。根据《心理学报》、《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发表文章的计量学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及自我概念、精神疾病、一般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普遍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而残疾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本身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困难超过常人,加之众多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心理韧性是当代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被认为是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重大压力事件或挫折、逆境时的良好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韧性这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紧密相关。残疾大学生的社会弱势地位一时较难改变,因此塑造他们的心理韧性,有针对性地为其构筑心理适应及防御体系对于其今后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已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通过释放紧张情绪缓解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有研究者们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健身运动对心理韧性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虽然是调节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残疾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推进过程却往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场地器材、技能的缺乏及重视程度的不够等问题而屡遭阻碍。因此,在当今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开展项目少、锻炼时间短,现状堪忧的背景下,将体育锻炼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相关联,成为促进残疾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方向。如何通过心理潜能角度论证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塑造的意义,成为积极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的关注热点。

2心理韧性发展模型

无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运动心理学,其作用都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型,获取更加有意义的人生。但是以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为代表的传统心理学一直以来都把重心放在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关注负面情绪、心理障碍、变态行为等,尽管传统主流心理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们已经远离了原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变得有意义。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用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类的心理现象,他们在弄清楚背后的本质的同时,更提醒大家的是,在面对生活重大压力、挫折甚至逆境时,很多人依然努力着,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曾放弃。然而这种逆境下的生存能力并不是人人具备,而是表现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催生出“心理韧性”这一概念,其作为一种特质或能力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同(Connor&Davidson,2003)。心理韧性被认为是一种涉及一个人的健康与幸福生活等的重要心理素质,每个人的心理韧性可以通过有效训练得到提高和改善,许多研究认为心理韧性是当个体面对的逆境、严重压力或创伤性生活事件等危险因素需要克服时才发挥作用的。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发展脉络经历了前中后三个明显阶段。前期的心理韧性模型聚焦在对韧性内在特质因子和外在环境保护因子的探索上,以Werner、Germezy、Butter等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的大多是能力型概念或结果型概念,关注是什么个体特质或者保护因子让个体在逆境中的表现结果不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心理韧性的研究重点逐渐侧重于其动态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个人———过程———环境”心理韧性框架(Kumpfer,1999)以及心理韧性重组的过程模型(Richardson,2002),即通过动态交互作用,在外在保护因素的作用和个体特质功能的发挥下,个体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逆境的过程。进入新世纪,心理韧性这一概念才结合着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在西方学界掀起研究热潮,学者们的关注点逐步转向个体的积极心理特质和心理潜能,该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心理韧性动态模型的构建和提出。模型如下图一所示:图一心理韧性的动态模型(李海垒,张文新,2006)该动态模型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潜能。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价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来自于外部保护因素“学校、家庭、社会和同伴群体”以及它们之于个体的“亲密关系、高期望值和积极参与”为个体的发展需要提供满足后,在个体身上会自然地发展出一些个体特质,即图一中所示的心理韧性特质“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觉察、目标与志向”等。这些心理韧性特质会在个体面临逆境时保护其自身发展不受危险因素影响,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然而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由外部保护因素到青少年需求这一链条却几乎处于断开状态,从根本上阻碍了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特质的形成。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极为有限,身体的残缺往往伴随着家庭教育的缺失、同伴群体的缺失、社会支持系统不足等客观因素,这些缺失的支持条件都不足以给残疾大学生带来亲密关系、高期望值以及积极参与的体验,因此残疾大学生的诸多需求例如归属、爱、尊敬等都大幅度低于常人。不利的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的偏差使许多残疾面临自我意识模糊、缺乏归属感、对未来丧失目标与志向等心理问题。从根本上说,心理韧性是一种个体在身处逆境或被问题困扰时能够迅速恢复,甚至获得力量和成长的能力,来自于个体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力量。但是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在其拥有的外部保护因素现状下,无法较好地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获得良好发展提供能量。在心理韧性的潜能性定义视角下,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力量正是培养和发挥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潜能来源。如何帮助残疾大学生发掘这种积极力量是重中之重。

查看全文

消除残疾大学生心理障碍消除的渠道透析论文

[论文摘要]残疾学生是普通高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文章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文化课学习、同学关系和生活环境,就其诱发成因与如何消除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提出具体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人道主义意识普遍提高。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体检标准的修改与放宽,高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态度明显转变,有关招生政策得到落实,越来越多的残疾考生顺利进入各类普通高校学习深造。据调查,这部分残疾学生大多数都是肢体残疾,以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柱弯曲者居多,极个别身体瘫痪,倚靠拐杖行走,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目前我国高校为残疾学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支持远远不够,残疾学生还有许多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的困难和问题,引发了心理障碍。残疾学生一般外表形象欠佳,自卑、敏感、缺乏社会交往,加上社会对残疾人尊重理解不够,校园人文环境和生活学习设施不完善,使得残疾学生理想和发展目标不稳定,自我价值观迷失。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及时消除残疾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发展的目标,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知识,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河南部分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调研,了解残疾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归纳出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办法。

查看全文

高校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

摘要: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自身因素和经济因素为次要因素,学校因素为主要因素;提出了拓宽高校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经费来源,为残疾学生提供专门的锻炼器材;为残疾学生培养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建立残疾学生体育协会等对策.

关键词:高校;残疾学生;体育锻炼;制约因素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指出:“普通高校要创造条件扩大招收残疾学生规模,为残疾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根据统计,目前在高校的残疾大学生达3万人以上;高校对残疾学生的扩招缘于国家对残疾人教育的重视,对残疾人这个群体给予关怀,在残疾人的治疗、康复、教育、就业、生活等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加强高校残疾大学生的体育工作,促进残疾大学生康复健身,提高社会参与能力,是高校体育工作应尽的责任.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铜陵学院、池州学院、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16所高校的406名学生.

查看全文

大学生辅导员特殊教育论文

摘要:培养残疾人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尤为重要。本文从高等特殊教育残疾大学生辅导员思政队伍的现状与问题出发,就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注重对残疾大学生人文关怀、加强残疾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把握住残疾学生意识形态总开关等问题探讨残疾大学生辅导员思政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残健融合;高等特殊教育;辅导员;思政队伍

残健融合教育是根据残疾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将残疾人大学生与健全学生融合式教育和培养,共享人文环境与教育资源。帮助残疾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融入社会的能力。其对于残疾人的教育、康复、融入社会,平等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尤为重要。辅导员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先锋战士,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航人,其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和水平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残疾大学生辅导员思政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1.1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确,职业认同感相对较低。职业院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于残健结合的班级而言,辅导员具有“舆论”的导向性,也就是说,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将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的行为反应。辅导员日常工作细致、琐碎而复杂,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加之一些突发事件,经常会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中,没有集中的时间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深入地思考思政工作艺术、方法手段等,工作缺乏创新性。长此以往,年轻辅导员会进入工作“瓶颈”期,老教师则容易“倦怠”。1.2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方法不得当。大学生特别是残疾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学生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应当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1]。目前从辅导员的专业分布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占的比例不高,思政工作开展理论功底不够厚,教育和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在工作的方法和程序上缺乏理论支撑,更多的是在事件中摸索。1.3辅导员工作存在任务重与工作经验不足的矛盾,导致职业威信不高。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既要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又要抓学生的思想建设;既要参与教学考核、教研活动又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既要满足学校对于学生教育管理的规定,又要协调家长与学校、学生的沟通和联系。许多辅导员较年轻、缺少历练,缺乏经验的积累和技巧的沉淀,加之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频出的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导致许多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持续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之下。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情绪,会导致辅导员队伍中的人员辞职和跳槽。1.4对于信息化时代残疾人大学生思政的特点掌握的不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无障碍工具的出现,网络已经不能将残疾人“拒之门外”。信息化、自媒体、微时代,很多残疾大学生为独生子女,个性张扬、思想前卫甚至存在叛逆心理,对于呆板的说教“不屑一顾”。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辅导员对于残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区别对待,在工作方法上往往千篇一律,健全学生和残疾学生不能区别对待,特殊问题和普遍问题不能鉴别处理,导致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但胡子眉毛一起抓,效果不是很明显。

2残疾大学生辅导员思政队伍的建设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殊教育探析

摘要:残疾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亟需高等院校对残疾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从而有助于社会更加关注残疾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全面发展,增强残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特殊教育;融入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13027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或进入特殊教育学院接受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残疾大学生无论从理想信仰、民族情感还是对社会道德的领悟等方面都是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但也有少部分残疾大学生由于自身缺陷产生了强烈的自暴自弃心理,不愿与人正常沟通和交流,宁愿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导致他们人生目标缺失,对学习失去兴趣,长期处在自我否定的状态中。因此,亟需将残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高等特殊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方向需要由先进的、正确的思想体系来引导,因此,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原则。残疾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要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来武装残疾大学生的头脑、来指导实践。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激发残疾大学生的爱国情操;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残疾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提升残疾大学生的道德修养。2.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残疾大学生具有接受新事物理解较为吃力、反应速度较慢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忌照搬照抄教育健全大学生的成功经验或者教学方法,更不能照本宣科,对书本生搬硬套。而是应当结合残疾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以残疾大学生身边的普通事平常事开始谈起,由浅入深,娓娓道来,从而启发残疾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情操,加深残疾大学生的思想认同感和社会使命感。因此,“启发式教学方法”应当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方法进行提倡。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定具体情境,让残疾大学生展开讨论式教学,并通过预设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前课后探究的提问,这些都应该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切实贯彻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在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同时,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查看全文

小议残疾大学生的权利救济

论文关键词:残疾人大学生;学生权利;权利救济

论文摘要:做好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工作,对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拓展教育救济形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拓宽物质救济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政策;开拓就业救济途径,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等是残疾人大学生权利救济的有效途径。

“权利是规定或隐藏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在走向权利时代的今天,学校和学生之间已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关系,更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虽然我国法学界早已就“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而法应当以权利为本位”达成了共识,但漠视甚至扼杀学生权利的现象仍时有出现。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由于残疾人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和残疾人群体中的极少数,他们的权利保护往往不能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以致成为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桎梏”。因此,做好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工作,对于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现状

1、受教育权。早在1985年,原国家教委、计委、劳动人事部、民政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高等教育招收残疾青年和毕业分配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应从残疾考生的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全部考生德智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应仅因残疾而不予录取”。《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二条、《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九条等条款中也规定:“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再加上其他一系列有利于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各类高等院校接受残疾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从1990年至2000年普通高校招收近万名残疾人大学生,仅2003年进入普通高校的残疾人大学生就有3072人,进入特殊教育院校的有827人。尽管绝对数字有较大增长,但占当年高校新生的比例仍很低,不足千分之二,这与残疾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的比例极不相称。仅以湖北省为例,据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资料显示,“入学残疾考生由1996年的0.06%下降到20O4年的0.028%”,3J另外还存在残疾考生被降格录取或高分低就的种种不公平现象,有的高校甚至将残疾考生拒之门外。这表明,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物质帮助权。残疾问题是人类社会不能也无法回避的,对残疾人的重视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权的重要内容。残疾人群体是最困难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大学生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经过顽强的拼搏,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幸运地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他们的大学生涯更加充满艰辛。许多残疾人大学生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他们有的父母也是残疾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生活境遇可想而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资助残疾人的工作已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像广西北海、辽宁鞍山等市已先后启动“扶残助学金”工程,但这项工作还不够普及;大多数高校对残疾学生都给予了一定的生活补助,或把残疾学生等同于贫困生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的援助,但却鲜有高校针对残疾学生的特例政策;此外,各高校在为残疾学生提供无障碍设施方面还很欠缺,如很少或没有专门供轮椅通行的坡道、聋人交流所需的助听设备、可触摸的盲人标识和残疾学生的康复设施等等。

查看全文

残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保障策略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保障残疾大学生就业的角度,对目前残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残疾大学生就业保障策略,希望对进一步缓解目前残疾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保障策略

一、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残疾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存在不合理。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岗位选择、规划存在模糊的认识,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适合、喜欢或者说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哪些工作,但谈到未来工作环境、薪酬、内容确要求甚高,可以说是目标明确,如,工资大于五千,不加班、不熬夜、工作轻松无任务、每逢节假日休息,完全是想象主义,与实际毫不结合。因此,当前导致残疾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来自于残疾大学生自身过于传统、保守的择业观以及对自身不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虽然也有部分学生为追求梦想的实现,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或是放弃大企业工作机会,到更具发展潜力的中小民营企业中去发挥自身的能力。但与其相比,更多的普通残疾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国企单位,将择业的选择对象放在对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的报考方面,希望通过考取公务工作,来谋求未来长时期工作的安定。但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毕业后经过长期的考试准备以及漫长的考试结果公示、面试、审查等待时间,往往一般的学生都积累一定就业经验,顺利实现就业一年时间,这些报考的学生还处于等待阶段。加之近年来我国采取紧缩的公务用人政策,公务员招考人数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这就造成了成功考取公务人员的学生比例逐渐降低,一旦落榜,不仅又要重新开始面对就业选择,与应届生相比自己的年龄条件处于劣势,与往届生相比又缺乏工作经验,从而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的实现。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在大学阶段得到了众多教师、同学的认可,表现优异,来到社会上也理应受到企业的重视,从而一心寻找大企业工作机会,甚至在进入大企业之后,对上级没有委以重任而心存不满。

(二)社会文化欠缺包容性。就残疾大学生就业而言,社会文化包容性的欠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送孩子外出求学读书的目的,大部分是出自于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传统观念,很少考虑孩子的个人成长。进而最终导致个别家长以工资多少、工作环境好坏、待遇高低、所在城市级别等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有出息,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二是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被人们耳熟能详的开放择业观,仿佛只是停留在口头,社会对于残疾大学生放弃高薪职业,选择从事基层工作的态度,大多是不认可的,认为是对人才的浪费。如,最近再一起引起社会高度热议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在年近50岁又再次放弃铁饭碗,重操卖肉旧业,一时之间社会褒贬之声不绝于耳;三是不健全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使得那些选择在外地工作的毕业生,由于外地户口的限制,不能与本地户口残疾大学生一样,享受到同等的社会普惠政策。外地残疾大学生短期内在无法解决户口问题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回家或是到那些政策较为宽松的地方进行就业。总之,社会包容性的欠缺,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学生最初的就业梦想,使学生不得不为了满足他人的眼光,而对自己的就业观、就业类型作出“社会化”的调整。

(三)社会人才供需方面的问题。社会人才供需问题,包括人才供给与需求。一是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下,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总数呈历年上涨趋势。这使得原本就激烈化的社会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从而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之,高校各专业的不合理性调整,使得高校的学科教学内容远远滞后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知识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即便是一些学校能够保证其培训人才知识体系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但竞争能力不强、社会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等教学之外的内容,仍然是目前高校残疾大学生的硬伤。二是高科技在产业中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化代替了传统的人工,一些生产企业为调整产业结构,甚至多次作出裁减员工的决定,相比较那些一般人才,企业更需要那些能够灵活运用机械化的高精尖人才,但那些人才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还是那些不出众的普通人才。岗位数量的减少、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发激烈。此外,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由于经济、交通、资源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难以吸引大量的投资商来到本地进行商业开发,就业机会的稀缺也直接导致了本地区对人才吸引力的降低,从而导致本地区残疾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愈演愈烈化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