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虫草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20:46: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蚕虫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蚕虫草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家蚕北虫草蚕虫草研究现状

论文摘要:以家蚕幼虫为寄主的北虫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综述了蚕虫草的人工培育、化学成分分析及感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北冬虫夏草(Cordycepsmilitaris)亦称北虫草或蛹虫草,是一种国内外公认的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真菌,是寄生于夜蛾科等蛹体上的不同于冬虫夏草的另一种虫草。目前北虫草一般采用蚕蛹作寄主或大米等作培养基进行培养。

以家蚕幼虫为寄主栽培北虫草简称蚕虫草。家蚕是世界上人工饲养最多的昆虫,利用家蚕幼虫栽培北虫草有着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另外,采用蚕幼虫作栽培材料较蚕蛹所需工时短、节省劳动力、成本低。因此,利用家蚕幼虫栽培北虫草可取得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蚕业的综合利用开拓一个新领域。

1蚕虫草的人工培育方法研究

1.1菌种

查看全文

蚕虫草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家蚕北虫草蚕虫草研究现状

论文摘要:以家蚕幼虫为寄主的北虫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综述了蚕虫草的人工培育、化学成分分析及感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北冬虫夏草(Cordycepsmilitaris)亦称北虫草或蛹虫草,是一种国内外公认的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真菌,是寄生于夜蛾科等蛹体上的不同于冬虫夏草的另一种虫草。目前北虫草一般采用蚕蛹作寄主或大米等作培养基进行培养。

以家蚕幼虫为寄主栽培北虫草简称蚕虫草。家蚕是世界上人工饲养最多的昆虫,利用家蚕幼虫栽培北虫草有着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另外,采用蚕幼虫作栽培材料较蚕蛹所需工时短、节省劳动力、成本低。因此,利用家蚕幼虫栽培北虫草可取得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蚕业的综合利用开拓一个新领域。

1蚕虫草的人工培育方法研究

1.1菌种

查看全文

监督中药材冬虫夏草通知

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据反映,近期一些商贩到我省大别山区收购“虫草”,引发当地农民大量采挖。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鉴定,我省大别山区所产的“虫草”属“亚香棒虫草”,来源于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性状为虫体呈蚕状,头部稍膨大,表面灰褐色。“亚香棒虫草”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所载的冬虫夏草。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要按照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及《中国药典》中冬虫夏草的鉴别标准,加大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特别是中药材经营集中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以“亚香棒虫草”冒充冬虫夏草进入药品流通环节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二、加大对中药材冬虫夏草监督抽验力度。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要结合日常监督抽验,加强对中药材冬虫夏草的监督检查和抽验力度。对可疑的冬虫夏草要及时抽样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

三、强化宣传教育。在加强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不要擅自采挖或盲目服用“亚香棒虫草”,严禁以“亚香棒虫草”冒充中药材冬虫夏草流入药品市场销售。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真伪冬虫夏草的鉴别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净化药品市场环境。

查看全文

明清时期太湖生态养殖论文

一、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生态养殖系统

(一)“农副产品—猪—大田”系统

明清时期的太湖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为了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这一时期特别讲究和重视施肥。猪作为一种特殊的家畜,它可以舍饲,又能够吃人不能利用的农副产品以及残羹剩饭,因此,当时养猪不仅可以获得猪肉,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提供稻田所需要的肥料。因此,以农副产品养猪、猪粪肥田的良性农业循环结构在当时被大力提倡,养猪对于农家种植作物已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明清时期的文献有不少论述。如明代《沈氏农书》说:“种田地,肥壅最为要紧。”“,猪专吃糟麦,则烧酒又获赢息。有盈无亏,白落肥壅,又省载取人工,何不为也!”2《浦泖农咨》中说“:古老云‘:棚中猪多,囷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也。岂不以猪践壅田肥美获利无穷。’”3明末之后,太湖地区的养猪已非常普遍,正如太湖地区普遍流传这样两句农谚:“养了三年无利猪,富了人家勿得之”,“种田不养猪,秀才不读书”。4反映当时养猪对农业和种植粮食带来的好处很大,进一步明确了养猪为农业和粮食生产服务的思想。张履祥在《补农书》中还对太湖地区“农副产品-猪-大田”的良性循环生态养殖系统进行了总结:“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寂、粟。即细而桑钉、稻稳,非无家所需之物;残羹、剩饭,以至米汁、酒脚,上以食人,下以食畜,莫不各有生息。”5以上文献都反映了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副产品—猪—大田”系统在农家非常普遍,在“农副产品—猪—大田”系统中,首先是人们将自己不能利用的农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糠、麸、各种秸秆、剩饭剩菜等作为猪的日常饲料来源,这样既节省了养猪的饲料成本,又实现了对农副产品及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其次,将猪的粪便等排泄物作为大田肥料的重要来源,即“若得小猪十四个,将八个卖抵前本,赢落六个自养。每年得壅八十担”6;最终人们获得了动物蛋白质猪肉和大田作物粮食用以食用。如此不断循环,良性运转。在当时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以一家一户单位为主的小农业阶段,“农副产品—猪—大田”系统将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和种田为主的种植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产生了正面的协同推动关系,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农业资源生态循环利用方式。

(二)“蚕桑—湖羊—桑田”系统

“蚕桑—湖羊—桑田”系统是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生态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太湖地区以养春蚕为主,桑树在每年夏伐之后会有大量的桑叶剩余,农民就将多余的桑叶喂养湖羊。湖羊都是舍饲的,春夏季节饲料以青草为主,秋冬寒冷的缺草季节饲料主要是枯桑叶,桑叶中蛋白质含量高、还富含维生素等,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用桑叶喂羊,不仅能使湖羊在缺草季节仍可膘肥体壮,还能使其品种质量得以改良。反映在“蚕桑—湖羊—桑田”系统中,就是太湖地区长期将蚕桑业和养羊结合,才培育了这种适应桑蚕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特殊优良羊种———湖羊。明清时,太湖地区已成为全国的蚕桑中心,所以将饲养湖羊和栽桑养蚕结合起来的“蚕桑—湖羊—桑田”系统对提高太湖地区蚕桑和养羊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有好处的。养羊壅桑已成为太湖一带农家的习惯。如湖州一带农家养羊多以2-5只关养在一起,栏内垫稻草或吃剩的青草,或加以草木灰,垫草和粪尿腐烂后成为上好的厩肥。每头羊每年尿粪加上草藁共三千余斤,其中氮、磷、钾三要素的总量和比例能完全满足一亩桑地全年对肥料的要求,“以桑养羊,以羊养桑”是这一带农民的传统经验,“农家均皆蓄羊,家各四五头”。1张履祥在《策邬氏生业》一文中为其亡友邬行素遗嘱制定的生产规划时也写到:“畜羊五、六头,以为桑树之本。”2《沈氏农书》中称“:计羊一岁所食,取足于羊毛、小羊,而所费不过垫草,宴然多得肥壅”3,“羊一头可肥田三亩,故有田可耕者,无不畜羊,其数量以田亩之多寡而定”4。也是反映如此。太湖地区的“蚕桑—湖羊—桑田”系统紧密地将养蚕业、养殖业、林业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循环。在这一系统中,蚕桑区在湖羊的饲养与桑园的桑叶产量、肥料投入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循环关系,而且羊粪肥肥效持久,经常使用羊肥,还能够疏松土壤,改良桑地土壤。故当地有农谚称“养了三年羊,多了三月粮”5。

(三)“虫草谷—鸡鸭—田鱼”系统

查看全文

蚕桑产业与粮食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1调查地点及内容

调查地点: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国庆村、太平桥村共15个农户。调查内容:粮食产业,调查小麦、晚稻平均每667m2的成本与收入及效益;蚕桑产业,调查每667m2的培桑成本、张种养蚕成本、张种茧款收入及全年生产的效益情况。

2调查结果

2.1基本情况15户农户多数是既从事粮食生产又经营蚕茧生产,共计家庭人口79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人口32人。共有水田面积65032m2,2016年,种植小麦18009m2、种植晚稻65032m2;共有桑园面积45022.5m2,2016年,饲养蚕种:春蚕75.5张、夏蚕16张、中秋25张、晚秋41.5张,全年合计158张。2.2效益计算15户农户实际种植面积和养蚕数量所花的费用、获得的收入,平均后得出(走访口头调查)。人工费以8h为1工,种粮食的因劳动强度大、以壮劳力为主、每工以120元计算;培桑养蚕的以老年人为主、每工以70元计算。2.3粮食产业的成本支出与收入情况2016年15户农户粮食产业的成本支出与收入情况,见表1、表2。从表1、表2可见,种植小麦每667m2的成本为339.00元、收入为542.46元、利润为203.46元;种植晚稻每667m2的成本为775元、收入为1467.46元、利润为692.46元。从表中也可以看出,种植的成本都超过利润,说明现在粮食生产的成本都较高。15户农户65032m2的水田全年种粮共得利润为73008.27元,平均每667m2水田的利润为748.8元,户均净收入为4867.22元。2.4蚕桑产业的成本支出和收入情况2016年15户农户蚕桑产业的成本支出和收入情况,见表3、表4和表5。从表3、表4可见,15户农户45022m2桑园,全年培桑成本总支出达52021.75元,平均每667m2的培桑成本为770.70元;全年饲养蚕种158张,养蚕成本总支出达137238.80元,平均每张蚕种的饲养成本为868.60元;全年培桑养蚕合计成本为189260.55,其中人工成本占88.6%。从表5可见,15户农户全年饲养蚕种158张,总产蚕茧7279.05kg,总茧款收入240794.67元,平均张种茧款收入1524.02元。从表3、表4、表5可见,15户农户蚕桑生产的总收入为240794.67元,而培桑养蚕总支出达189260.55元,总利润为51534.12元,张种利润为326.16元,平均667m2桑园的利润为763.47元,户均全年蚕桑收入为3435.61元。

3分析与思考

本次调查可见,从667m2利润来看,蚕桑效益略高于种粮效益,但农民反映,种粮积极性高于种桑养蚕。分析其原因:3.1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粮食产业的重视程度高于蚕桑近几年,国家对粮食生产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每667m2每季92.46元,种粮大户还增加每667m2每季100元的规模种粮补贴;且每年播种前就出台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给农民吃定心丸。而蚕桑生产,政府无任何优惠政策和经费补助;且还存在茧价风险。3.2种粮省力化机械化程度高于蚕桑在粮食生产中,种植大小麦、油菜、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已普遍采用省力化的直播技术,既省力又能取得优质高产,农民很受欢迎,收割已基本都采用收割机,省力又快捷,大大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从本次调查中得出,种植小麦667m2只需0.5工、种植水稻667m2只需3工。而蚕桑生产因是种养结合,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和劳动季节性强,虽然现在已推广了省力化培桑和养蚕技术,劳动时间比以前减少,但仍靠人工操作为主,工作很辛苦,而且工值也较低。从本次调查中得出,每667m2的桑园全年管理共需要6.6工、每饲养1张蚕种需要11工。所以,现在培桑养蚕的劳动强度已大于种粮等田间作物,大量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蚕桑生产。3.3粮食作物的新品种多于蚕桑在水稻、大小麦、油菜、蔬菜等农作物方面,新品种很多,选择余地大,而且品种更换也较快,不少新品种不但抗性强而且产量高、品质优,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在蚕桑生产方面,目前桑树新品种比较多一点,而新蚕品种非常缺乏,如现饲养的蚕品种“秋丰×白玉”已30余年,而且种性有所退化,结下层茧太多,茧质难以提高。所以目前很需要理想的新品种来更换老品种。3.4种粮食的收益比种桑养蚕稳定目前粮食价格在稳步提高,农民种粮食收入较稳定,效益也较好。而蚕茧的价格很不稳定,茧价随茧质、丝价、茧丝绸的出口贸易等因素波动很大。笔者调查的2016年是茧价有所回升的一年,秋茧的价格高于春茧价格,收益比前几年稍高一点,总之种桑养蚕的收益很不稳定。3.5种桑养蚕的风险大于种粮粮食生产只要品种优、种子发芽好、出苗齐、水肥虫草管理好,基本能达到稳产高产。而蚕桑生产易受气候、环境等影响,风险大,产量得不到保证,特别是秋蚕因桑园治虫和稻田治虫造成农药污染严重,加上天气恶劣,易造成产茧量下降,甚至颗粒无收,使蚕桑生产效益受到很大影响。3.6建议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对传统蚕桑产业也要重视。一是要重视对蚕桑生产的投入,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文件,“以工补农、以贸哺农”保障蚕农的利益,对蚕茧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维持蚕桑产业能健康稳定。二是蚕桑科研院所要加快新蚕品种的选育,尽快培育出优良的新蚕品种投入生产。三是蚕茧收购部门要加强蚕茧收烘管理,认真贯彻“优茧优价、劣茧劣价”的茧价政策,努力提高蚕茧质量。四是技术推广部门要围绕提高技术到位率,提高科技转化率,提高蚕茧的产质量,提高桑园综合开发经济效益等方面积极开展有效服务。

查看全文

农业局冬种生产发展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冬种是下一年度农业生产的开始,认真抓好冬种生产,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夺取农业丰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冬种生产,实现“绿色过冬”,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冬种生产的指导思想

今年冬种生产要以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增粮与增收并举、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齐抓,以组织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为载体,统筹安排冬种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粮、经、饲、肥等多种作物,积极扩种大(小)麦,大力发展双低油菜,扩大市场适销对路的鲜食蚕(豌)豆、马铃薯,稳步发展冬季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苗木和中药材,加快发展冬季设施农业,鼓励种植冬季绿肥,力争冬季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10%以上。

二、突出重点,抓好冬季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

为培肥地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全县计划建立10000亩绿肥示范基地和千亩双低油菜、蚕豌豆示范基地。为切实抓好示范基地建设,要求各乡镇、街道做好落实工作,并于10月20日前将示范方落实情况及分户清册报县农业局粮油站汇总。

查看全文

农业局完善冬种生产管理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冬种是下一年度农业生产的开始,认真抓好冬种生产,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夺取农业丰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冬种生产,实现“绿色过冬”,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冬种生产的指导思想

今年冬种生产要以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增粮与增收并举、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齐抓,以组织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为载体,统筹安排冬种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粮、经、饲、肥等多种作物,积极扩种大(小)麦,大力发展双低油菜,扩大市场适销对路的鲜食蚕(豌)豆、马铃薯,稳步发展冬季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苗木和中药材,加快发展冬季设施农业,鼓励种植冬季绿肥,力争冬季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10%以上。

二、突出重点,抓好冬季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

为培肥地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全县计划建立10000亩绿肥示范基地和千亩双低油菜、蚕豌豆示范基地。为切实抓好示范基地建设,要求各乡镇、街道做好落实工作,并于10月20日前将示范方落实情况及分户清册报县农业局粮油站汇总。

查看全文

农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2篇

第一篇

一、农业经济运行及农产品生产情况

1、农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6%,达10326元。

2、茶叶生产增产增值。全年产茶1880吨、一产产值达1.5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值23.4℅。其中名优茶850吨、产值12615万元,较去年同期的725吨、产值10610万元增长17.2%增值18.9%,茶叶增产增值一方面是由于名优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春茶受灾严重的情况下,适时加强了夏秋茶生产的引导,延伸了茶叶生产周期。

3、粮油生产保持稳定。2013年实现粮食产量2.88万吨,增长5.75%,总产油菜籽4018吨,平均单产99.2公斤,总产增加271吨,增长7.16%,单产增加6.9公斤,增长7.48%。

4、果蔬生产增产增值。全县蔬菜播种总面积20600亩,产菜16750吨,同比分别增长2.44%和1.99%,约占本县市场供应量55%,水果产量3297吨。全县芦笋基地面积扩大到440亩,主要在碧阳的横岗、钟山,宏村的古溪、龙江四个村,已投产面积240亩,预计年产量可达200吨,产值200万元。

查看全文

县政府农业工作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作××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农业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8年农业工作回顾

2008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十一五”规划中承前启后的一年,我县农业工作在中共××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为工作目标。立足区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抓住机遇,打牢农业基础,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实现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

2008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18元,完成年计划的127.1%,比上年增长37.3%;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955万元,比上年增长0.8%;农村经济纯收入17873万元,比上年增长39.0%;实现农业增加值348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4%;粮食产量3462.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3%;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352公斤,比上年增长0.6%;农民人均口粮264公斤,比上年增长0.8%;橡胶、茶叶、甘蔗产值分别实现8092万元、8990万元和2751万元。

查看全文

县政府农业工作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作××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农业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年农业工作回顾

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十一五”规划中承前启后的一年,我县农业工作在中共××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为工作目标。立足区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抓住机遇,打牢农业基础,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实现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

2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18元,完成年计划的127.1%,比上年增长37.3%;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955万元,比上年增长0.8%;农村经济纯收入17873万元,比上年增长39.0%;实现农业增加值348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4%;粮食产量3462.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3%;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352公斤,比上年增长0.6%;农民人均口粮264公斤,比上年增长0.8%;橡胶、茶叶、甘蔗产值分别实现8092万元、8990万元和2751万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