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19:17: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政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政学

财政学课程改革论文

1.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

现阶段,财政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转变这种局面,《财政学》课程建设中应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基本立足点,使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成实践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为了成功实现这一转型,必须在《财政学》课程建设以及改革实践的全过程中都贯穿这种实践能力培养理念,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1教学目标定位。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课程改革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相当于行动的导向和指南针。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需要掌握的能力不同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学大纲,主要分为非财政学专业以及财政学专业,而且应该从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也就是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不同能力编制教学计划,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

1.2教材整合。应该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合理整合、重构财政学教材体系以及教材内容,使财政学教学不仅能够满足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也可以满足非财政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其次也便于教师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设计的前沿性、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充分体现出来。

1.3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财政学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财政学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财政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以及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避免传统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4教学过程优化。学校应积极建立实验实训平台,同时应构建课外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明确定位合理的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改革教学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提高财政学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关于财政学建设的透析

关键词:财政学学科专业特色课程设置

摘要:财政学是我院的重点学科,财政学的学科定位、专业定位等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搞好学科建设,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把财政专业办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专业。

一、关于财政学的学科定位问题

过去财政学被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直到目前为止,财政学专业也是经济学科下设的专业之一,这样的定位已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上,财政学的内涵已经大大超出了纯经济学的范畴。

首先,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作为经济范畴,财政学主要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部门经济学。它研究社会资源如何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配置、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提供哪些公共产品等问题;同时,它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主要运用效率准则衡量其经济行为。作为政治范畴,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其目的在于实现政府的职能,财政收支规模的大小及活动范围都与政府职能息息相关,随着政府职能的变化而变化,衡量其行为的主要准则是公平,不仅要达到经济公平,更要实现社会公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的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使市场中的企业几乎丧失了自主经营的权利;政府职能侧重于经济目标,计划经济集中表现为审批经济、权力经济,政府职能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三位”并存的现象;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职能存在重叠、交叉,与市场经济、WTO所要求的服务观念格格不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主体将由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来承担,政府主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工程、调控宏观经济、公平收入分配、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责。

查看全文

财政学演进与财政主体行为深化探究论文

关键词:财政主体,财政基础理论,中国财政学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以及群体规模的扩大,财政主体作为财政活动的决策者和实施者,经历了公众一君主一公民的演进过程。深化对财政主体演进的研究,不仅对指导中国财政实践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要求,而且对发展中国财政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财政主体是财政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国家出现后,国家成了财政主体的抽象物,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者,是活动着的财政主体。

近年来,应对经济体制与社会转型的挑战,财政理论界对西方财政理论进行了引进,开展了大量的对策研究。但立足中国传统与现实,从制度演化角度,对财政主体的决策、执行过程开展动态研究依然较少,导致政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弱化。为增强财政对策研究的针对性,有必要从财政主体这一财政理论基本要件入手,就制度环境变化对财政主体行为方式的影响开展研究。财政主体、对象、目的、方式是财政基础理论的四个要件。在解放后关于财政本质的争论中,财政主体是重要指向之一。20世纪90年代,经过“国家分配论”与社会“公共需要论”的激烈论战,理论界对于财政主体没有形成基本共识。

一、中西财政理论关于财政主体的评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长期占主流地位的财政理论“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集中性的分配,财政分配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主导地位,国家在社会分配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公共需要论”则主张,财政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组织以及原始社会后期的农村公社也是财政分配的主体。当国家产生后国家成为财政分配的主体。就现代财政而言,各种财政学说关于财政分配主体的不同意见趋于统一(陈共,1994)。

西方财政理论建立在社会契约论基础上,具有浓厚的公共经济论色彩,认为财政主体是社会契约意义上的“政府”,是分析市场失效时涉及的“政府主体”(李炳鉴等,2005)。西方财政学论及财政主体使用的大体上是“政府”,而不是“国家”一词,仅从国家政权的一个部分即政府直接分配的角度来把握“财政”概念和分析财政问题。政府在市场中只是与企业和私人处于平等地位的活动主体,公共经济受到私人资本的根本决定和约束监督(张馨,2004)。

查看全文

财政学界公共财政建设的运用

摘要:时下,公共财政建设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深入,不同因素影响下,公共财政发展还有一定阻碍。对财政学界而言,其和公共财政有直接联系,对公共财政建设其积极作用。财政学界需为政府财政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为公共财政理财建设奠定基础,引导公共财政和谐发展。文章对财政学界在公共财政建设中的作用与担当详细分析,旨在为发挥财政学界对公共财政建设的实际作用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财政学界;公共财政;建设;担当

公共财政始于1992年,市场经济提出后,公共财政引入财政理论中。当下,财政教学中将公共财政思想引入知识体系。在财政体制、管理及政策实施上,都以推动公共财政为核心开展。2008年经济危机上,政府强化财政支出,增加社保民生比重,为大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近年来,人们对政府公共预算支出给予更多关注,审计部门也注重对政府预算支出使用监督,对财政支出给予科学纠正。在国家建设上实现公共财政透明化,做好基础性工作。

一、财政学界对公共财政的观点

公共财政是适应经济市场发展的财政工作,其在市场机制支持下,以政府为中心,对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财政可弥补市场时效,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促进国家稳定发展。此外,公共财政是国家的分配活动,其公共财政需确保市场资源配置稳定,注重财政自身的科学资源配置。我党对建设具有国家特色公共财政体系的理念提出,财政学界对公共财政特征深入分析,但是其在认知上存在对应分析,以下就财政学界典型观点具体分析。(一)公共财政三大特征。公共财政属公共部门科学,国家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下财政政策的表现。公共财政是财政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完善的产物,其要求财政政策符合国家发展需求,同时完善财政职能。公共财政是国家财政政策总称,需体现国家意志,体现政府职能。在该观点中,公共财政中财政收入由纳税获得,政府将财权规划到财政部门,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取消。财政收入用于公共领域,致力于公共安全、福利、工程等建设。财政决策属于公共决策,应体现民主性特点,这也是公共财政自身特殊性。(二)公共财政五大特征。该观点认为,公共财政产生及发展主要依据于:政府活动;市场经济活动;公共需要。政府活动是公共财政开展前提,也是其存在基础。市场经济活动是公共财政存在保障。市场经济活动使政府职能向公共事务、需求、物品等方面分配上转变,促进公共选择理论出现。公共财政依据市场失灵,以财政内容,分析政府政策范围。公共需求是公共财政主要内容,政府对公共事物合理管理,但是公共事务办理需落实到公共劳务、物品提供中,针对公共物品中非竞争性及消费不排他性,确定具体物品及服务内容。此观点认为公共财政分配主体为政权组织,公共财政分配以满足公共需求,保障市场机制配置资源高效性,公共财政分配按照政治权利,不经市场开展,具有强制性和补偿性。公共财政分配以社会剩余价值、劳动消耗为中心。公共财政分配经济性是政府对资源的规划,不以营利为目的。(三)公共财政职能特征论。公共财政是政府集中生产总值,以此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政府对资源配置及收支分配,通过此活动调节社会总需及总供给,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公共财政特征体现在不同职能上,优化配置。该观点认为,公共财政运行决定其职能。公共财政能够对经济结构优化,发挥经济效率实际作用。公共财政利用自身资源配置能力,为政府分配物品、资金奠定基础,引导资源合理流向。公共财政发挥缩小收入差异、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作用。公共财政以收入分配方式,对资金科学筹集,设置规范税收及其他收入规范,以税收为代表,对各项收入内容分配,建立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公共财政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通过行驶自身稳定职能作用,以“相机抉择”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支持,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富裕。

二、对制约公共财政建设的问题分析

查看全文

浅析财政演进与财政学的发展

[摘要]财政主体是财政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国家出现后,国家成了财政主体的抽象物,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者,是活动着的财政主体。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以及群体规模的扩大,财政主体作为财政活动的决策者和实施者,经历了公众一君主一公民的演进过程。深化对财政主体演进的研究,不仅对指导中国财政实践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要求,而且对发展中国财政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财政主体;演进;中国财政学

财政主体、对象、目的、方式是财政基础理论的四个要件。在解放后关于财政本质的争论中,财政主体是重要指向之一。20世纪90年代,经过“国家分配论”与社会“公共需要论”的激烈论战,理论界对于财政主体没有形成基本共识。近年来,应对经济体制与社会转型的挑战,财政理论界对西方财政理论进行了引进,开展了大量的对策研究。但立足中国传统与现实,从制度演化角度,对财政主体的决策、执行过程开展动态研究依然较少,导致政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弱化。为增强财政对策研究的针对性,有必要从财政主体这一财政理论基本要件入手,就制度环境变化对财政主体行为方式的影响开展研究。

一、中西财政理论关于财政主体的评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长期占主流地位的财政理论“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集中性的分配,财政分配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主导地位,国家在社会分配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公共需要论”则主张,财政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组织以及原始社会后期的农村公社也是财政分配的主体。当国家产生后国家成为财政分配的主体。就现代财政而言,各种财政学说关于财政分配主体的不同意见趋于统一(陈共,1994)。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财政理论注重对财政本质的研究,强调财政主体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国家分配论”以暴力工具论为基础,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被统治阶级的工具,财政是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工具之一。统治阶级控制着国家的权力,与被统治阶级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抽象物,政府是执行国家意志的载体。

国家开展财政活动时,总是以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中心。即使受到制约,制约的力量也只是来自于统治阶级内部,来自社会大众的制约力量往往是被动的、间接的、滞后的。“社会公共需要论”虽然强调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目的性,但也认同阶级社会中财政活动被统治阶级所主导,对于社会公共需要如何才能得到反映和保证没有过多阐述。

查看全文

浅析财政学科学理论

财政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科学的理论基础,因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规范正确的研究方向、确定正确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的研究结论、建立合理的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

我国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但近年来,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作为财政学理论基础的地位受到很大冲击:一方面,西方经济学从思维方式、分析方法上对传统经济学形成冲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似乎又拉大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我国财政理论中应用理论的研究较为滞后,多限于对财政分配过程的描述及对现行制度政策的诠释上,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应用理论体系。因此一些应用经济学理论纷纷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挂钩而与传统经济学脱钩。甚至有的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同自然科学知识一样,“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科学意义,是无国界、无阶级性的”。“这些基础理论的内容,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财富。”“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学只要照搬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就行了,不需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这种观点未免失之偏颇。首先,西方经济学应用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并不具备,照搬显然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持上述观点的人恐怕并没有深入开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宝库,就断言它已经不适合当代中国的需要了,实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误解。为了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当代中国财政学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理论基础的完整性

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有自己区别于其它科学的独特研究对象,而要正确、有效地探索和掌握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规律,必须要坚持理论覆盖面的完整性,首先就要求理论基础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内容完整、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例,其三个组成部分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加以理解。哲学是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财政经济理论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国家政府等观念,都是一定的哲学思想运用于这些领域得出的结论,它是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界定财政的概念、性质、运行体系、职能范围等基本理论问题,明确财政作为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与国家的本质联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利于国家职能实现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剩余价值学说以及经济周期理论等,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调控理论和相应的财政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三个组成部分有机联系,不可分割,如果只以其中的经济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很难全面地认识这种经济学说的哲学渊源、社会实质,也就很难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了。

二、理论基础的政治性

关于财政同政治、国家、社会之间的辩证依存关系,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们根据对历史实践经验的科学分析,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断,如:从社会制度产生和建立的角度,作出:“任何社会制度,只有在一定阶级的财政支持下才会产生”的理论;从国家和政府的存在与职能实现的角度,作出“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和“废除捐税的背后就是废除国家”以及“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的结论;从国家改革策略任务实现的角度,作出:“如果我们在财政政策上没有成就,我们的一切根本改革就会遭到失败”的结论;从财政与政治关系的角度,作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结论,并把财政工作看作是“最大的政治工作之一”,把政治观点确定为财政工作的首要观点,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可见,政治性是财政的本质属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古往今来一切国家,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是利用国家、法律、民主等形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政治上的统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的立法机关(议会)通过民主程序实现对政府的立法监督,体现出相当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是实现财政管理法制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当前我国财政管理制度存在着相当随意的现象,制度多变,缺乏可行性和权威性,财政管理中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相当普遍,民主法制制度不够健全,财经纪律松驰,方针政策贯彻不力,职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以民主法制为依据的现代财政监督机制亟待建立,确立财政学的理论基础,也决不应把国家、法律(特别是宪法)、方针政策等因素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有意无意将其排除在财政范围之外。

查看全文

财政学案例教学论文

一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及应用型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分析

1.案例教学的定义、特点。一般的研究将案例教学与讲授法进行对比,其特点表现为: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分析决策能力;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切合教学内容、具有教学情境的案例是其核心,但案例不是穿插在讲授过程中引用的案例,而是需要学生参与、讨论分析的案例;从教学方式角度来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角度来看,打破教师教为主的惯例,推崇师生交流、互动、讨论,但不是完全摈弃教师讲授环节;从教学评价角度来看,不能再以卷面考核定成绩,需要建立过程评价体系。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案例教学的核心是契合主题的案例分析,但需要前期基础理论的掌握,包括教师课堂讲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等,中期还需要学生围绕案例提问展开查询、分析、讨论、形成结论,后期仍需要教师适度点评,并不是完全放任无目的的案例讨论。案例教学通过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思考、合作、沟通等综合素质,并且能够结合各个专业课程的特点加以应用,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

2.新形势下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要求。虽然不同的高校对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所差异,但不论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还是创新型等,均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财政学专业人才作为一个共同的核心。随着我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确立,财政专业人才就业由过去的主要面向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等“对口”部门,逐步转向服务各类社会中介、公检法、金融、企事业单位,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财政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更强调对学生具有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应用能力。案例教学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引入到财政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其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特性,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推广的必要性

1.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大变革酝酿时期,多方面因素促使高等教育谋求改革、谋求出路。一是由上而下的高校转型顶层设计促使全国600多所高校面临转型发展;二是每年高校7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各行各业难觅合适人才的矛盾不断凸显;三是高考生源减少带来的高校竞争加剧,危机意识增加。虽然千头万绪,但高校提升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最终目标还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核心环节就是教学的过程,反思过去传统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案例教学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就成为各高校培养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过程中广泛运用的新模式。

2.案例教学能较好地契合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财政学专业课程多数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同时涉及到的学科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及财政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对复杂的财政现象有所识别、甚而对政策后果有所预判,把握好理论知识和经济实践的逻辑关系。此外,我国财政学专业课程基础理论基本上是引进西方国家财政理论,在解释我国财政现象和发展路径上有诸多不适应。现实中的财政问题也是综合式的,不是孤立的、概念式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依靠教师单方面讲授传送知识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只背记知识不深入分析、只了解现象不明晰实质、只坐等灌输不主动思考、只单独学习不注重沟通的问题出现。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针对财政专业课程的特点,通过教师先期从社会经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案例,从相关知识角度出发通过整理并根据教学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分析、讨论,在此过程中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

查看全文

财政学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思考

摘要: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财政学课程和思政教学有机融合,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祖国培育财政专业精英人才,又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以课程思政为基准,从教师能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多维度探究财政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以期实现培育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财政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挥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2020年12月18日明确提出《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并以把握新时代、推进一体化、突出创新性、增强针对性为基本要求,提高思政课程的思想性与亲和力,保证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课程思政是国内各大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充分呈现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但是,每个专业课程均有属于自身个性化的特征,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不同专业与课程展开实际探究.而财政学作为社会科学,要做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适应国家发展现状.据此,优化财政学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有助于推动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发展.

1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在机理

财政学课程隶属宏观经济学领域,既是一门具备独特语言和内涵的学科,又是我国各大院校经济类专业所需设置的核心课程.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财政学学科基础和人才培养方向,掌握人才培养目标,并以目标为基准提出教学原则要求,从而拓展财政学课程思政改革建设深度[1].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向学生讲解财政学基础知识与理论,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财政在国家经济中占有的地位及作用,提升学生应用财政理论和知识剖析并解决经济问题的良好能力.从国内各大院校经济学教育现实状况而言,重视经济学理论及方法教授,注重经济学逻辑思维锻炼和技能培训,轻视法治观念强化、道德品质塑造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想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则必须掌握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内涵.从本质角度而言,“课程思政”主要魅力在于培养其德行和人文素养,而财政学课程思政发展建设内涵即是在财政学课程教育教学进程中全面发挥其魅力,从明确教育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到评价教学成效等环节,均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通过“三全”育人,协助学生构建社会责任、公民意识以及思想品德等综合性价值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精神塑造以及价值培育方面的作用.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时,要利用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客观合理的财政案例引导大学生,利用国家改革开放对应的宏观经济成就鼓励学生,利用财政理论知识的有效讲解,加强学生对国内现实国情的了解.根据财政现象的全面剖析,令学生通晓国家大政方针,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除此之外,在实际授课进程中,任职教师要把价值引领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将财政数据和事实资料作为价值导向支撑.譬如,在教授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列举自改革开放后,中国财政体制的变化,根据一系列讲述,阐述财政在我国发展与国家治理中发挥的支柱性作用,使学生明确财政改革的重要性,继而推动学生更好学习财政理论知识.

2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价值意义

查看全文

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分析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事业的逐渐推进,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高校教学中的财政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财会素质,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基础的一门课程。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财政学课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提升学生课程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以财政学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简述案例教学法应用其中的问题所在,给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学;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实际的教学情境进行典型化推进,促进学生形成思考和决断的思维案例引入其中,并促进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学习,将知识问题进行解决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科学学习效率,促进国家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存在问题

(一)教学资源匮乏。从国家教育教学发展情况来看,就高校财政学课程来说,国家还缺乏相应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教学资源现象。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上,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势,一种是将财政理论和相应的财政政策结合所编制出来的,还有一种是将财政理论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它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财政学科教学内容。但是这样的教材内容只能在财政理论上进行阐述,方便学生更好地将知识进行吸收。但是这样的教学教材不能将财政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展现,而且所涉及的教学案例相对较少,不能将财政学在现实中的表现情况和形势进行完美的展示,使得这样的学科教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限制了国家财政行业的高效发展。(二)教学模式过于传统。高校在针对财政学进行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很多教师依然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了限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难以根据生活实践中发生的情况和问题解决具体的财政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效率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三)案例素材不足。随着国家发展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经济和政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案例,为生活中各项事情的推进做出了基础。但是这样的案例素材都发生在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使得这样的案例不足以支撑教学所需的课程需求。因此,这就为学校寻找反映国家发展中存在的财政问题案例过程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难度。使得很多学校应用的案例还存在一定的陈旧问题,缺乏符合国家发展的政治学特点,没有足够的研究价值,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教学改革策略

查看全文

财政学教学改革论文

一、当前财政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用教材的问题

其一,目前财政学还没有形成权威、科学、规范的教材。其具体表现为:教材体系设置缺乏统一性,内容相差较大。当前各高校、各出版社都有不同的财政学教材面世,种类繁多。光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指定的二十一世纪教材系列中,《财政学》就有三种版本。有一些高校使用的是陈共主编的《财政学》,还有一些高校使用的是本校自己编写的《财政学》。导致财政学这门课程缺乏统一的大纲,教材难以通用,教学无章可循,教学质量缺乏统一标准。有的教材中有很多思想都是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的,还有的教材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理论,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操作性较差。财政学教材的章节体系安排混乱,有的按我国原有的财政学体系来安排;有的则按照西方财政学体系等来安排章节;还有的结合我国原有的财政学体系和西方财政学体系来安排章节。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教材中表述相差很大,像财政收入的原则,有的教材写三条,有的写四条,有的甚至没写;财政支出原则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些基本概念的表述不严密不科学,像财政、财政学这样的概念都没有形成逻辑严密表述科学的定义,更不要说其他一般的概念。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造成教师教学中选用教材和讲授内容的随意性很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成倍增加,且不利于形成稳定系统的教学资料。

其二,财政学的内容不符合财经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际需要。目前的财政学教材普遍对税收的内容介绍得比较少,尤其对税收的计算及缴纳等税收实务的内容介绍得更少,而实际上除财政、税收专业以外,其它财经类专业并没有税收类的后续课程,因此,学生学完财政学后(乃至毕业后)仍对税收知识(尤其是税收实务)知之不多,这就导致一方面学生毕业后面向基层对税收知识需求较多,而另一方面教材提供这方面的知识较少,造成“供求”矛盾。

2.教学方法问题

其一,教学组织问题。目前财政学的教学组织仍然是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考笔记“满堂灌”的教学组织方式,而案例教学、讨论课等教学组织方式则很少采用,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陈旧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未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听课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财政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也不够,经常是一知半解,到考试时只能死记硬背,考完试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同时学生也缺乏对财政实际工作的感性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