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均富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17:12: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政均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政均富

财政均富理念分析论文

摘要:城乡居民间初次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区域间再分配差异日趋扩大,财政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转轨财政体制架构的理论建设滞后等,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只有按照“财政均富”指导理念,坚持再分配“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才能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政均富,财政体制

一、“财政均富”理念的背景

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财政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再分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并没使所有人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不能再放任群体间个体收入差距的日趋扩大问题。国民收入再次分配的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目前在初次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一是经济总量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地区间和城乡间居民收入差异。二是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劳动者所得持续下降,逐步拉大个体收入差距。三是电信、石油、金融等垄断行业收入偏高,直接扩大了全社会居民收入的差距。可以说,收入初次分配已相当不均等,财政、税收杠杆的调控作用,远未得到有效发挥。

(二)不能再忽视区域间财政收支差距的逐步拉大问题。随着我国财政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域间差异也呈逐年扩大趋势。一是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的差异。据统计资料分析,按照总人口计算,199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收入比为2.30:1.29:1,到2005年扩大为2.54:1.40:1;最高的上海市人均财政收入7972元,是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18.36倍。二是区域间人均可支配财力的差异。199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可支配财力比为1.71:0.86:1,到2005年扩大为1.91:0.87:1;最高的上海市人均可支配财力9106元,是最低的湖南省的9.56倍。三是区域间人均财政支出的差异。199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出比为1.64:1.13:1,到2005年扩大为1.56:0.85:1;最高的上海市人均财政支出9259元,是最低的安徽省的7.94倍。

查看全文

财政均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财政均富”理念的背景;“财政均富”理念的提出;“财政均富”理念的理论探源;“财政均富”理念的实践识踪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不能再放任群体间个体收入差距的日趋扩大问题、不能再忽视区域间财政收支差距的逐步拉大问题、不能不质疑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引致地方财政困难问题、调节财政分配起点的公平、注重财政分配过程的公平、实现财政分配结果的均等、马克思关于财富公平分配的理论、西方学者关于财富公平分配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财富公平分配的理论、西方国家收入分配均等化的实践、中国收入分配政策变迁路径、现行分税制体制均等化功能逐步显现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城乡居民间初次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区域间再分配差异日趋扩大,财政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转轨财政体制架构的理论建设滞后等,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只有按照“财政均富”指导理念,坚持再分配“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才能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政均富,财政体制

一、“财政均富”理念的背景

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财政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再分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并没使所有人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不能再放任群体间个体收入差距的日趋扩大问题。国民收入再次分配的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目前在初次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一是经济总量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地区间和城乡间居民收入差异。二是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劳动者所得持续下降,逐步拉大个体收入差距。三是电信、石油、金融等垄断行业收入偏高,直接扩大了全社会居民收入的差距。可以说,收入初次分配已相当不均等,财政、税收杠杆的调控作用,远未得到有效发挥。

查看全文

试论正统经济思想的内容及关联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经济思想的内容,提出了贵义贱利、黜奢崇俭、轻徭薄赋、重本抑末和平利均富为封建正统经济思想,与目前较权威的认识有些不同;探讨了正统经济思想所包括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讨论了重本抑末这种在先秦法家提出的思想与儒家的正统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得出这些思想之间是互相融合的结论。

【关键词】正统经济思想/贵义贱利/轻徭薄赋/重本抑末/黜奢崇俭/平利均富

【正文】

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的经济思想,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比较发达和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关。在众多的经济思想中,有些思想是对封建社会主要经济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被封建统治者所接受、为当时和后世大多数思想家所认同,在思想领域中处于主导地位,我们称之为中国正统经济思想。从以上对正统经济思想的理解上,我们可以看出“正统”主要体现一种继承关系,是个中性词,也就是说,正统经济思想既可能是保守的、教条的;又可能是进步的和有生命力的。与封建时代儒学占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相一致,中国正统经济思想应由儒家或儒学化的经济思想所构成。那么,中国正统经济思想具体由哪些内容组成?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本文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以期求抛砖引玉之效。

一、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内容

前些年出版的一本权威著作,把桓宽的《盐铁论》成书看成是中国正统经济思想形成的标志,并且把贵义贱利、重本抑末和黜奢崇俭归纳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三大教条(注:赵靖、石世奇《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1卷,第664—673页。)。但仅把封建正统思想归结为以上三个,就显得单薄了些。贵义贱利是总纲,有经济问题从属于封建道德问题的含义;重本抑末是对社会不同经济部门的认识,或者是关于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黜奢崇俭是讲消费领域问题。但关于封建社会的两个重要领域,即财富的分配问题和赋税问题都没有涉及,而在先秦思想家对这两个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当时和后世的统治者和思想家的影响很大。事实上,在赵靖先生的新著《中国文化通志·经济学志》中,把讨论物质财富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时产生的“均”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四大要旨之一(其他三个是富、庶、义)(注:赵靖《中国文化通志·经济学志》第19—2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就体现了对原来认识的修正。

查看全文

金融危机立足国内外建立科学财政策略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我国财政政策决策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各主要经济体都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欧盟经济前景堪忧,日本经济也是内忧外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美国何时能走出危机、积极财政政策要有长远打算、我国财政的回旋余地有多大、全面准确地理解财政政策的内涵、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扩大政府投资,对冲经济“发动机”的减速、下大决心改善投资环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激发市场活力、实施促进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稳妥有序地转换出口结构及外向型发展战略、坚持公共资源公益化,反对泛市场化、高度重视与有效发挥粮食、石油、建立以公平、均富为导向的利民强国的财政体制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应有长期准备与长远打算。让政府有效发挥作用,让各部门各单位有效发挥作用,让市场有效发挥作用,这是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所在。

美国的次贷“飓风”,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危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判断与预测,并在立足国内外实际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财政政策决策,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从国际角度看,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各主要经济体都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受其影响,世界经济已开始告别“高增长、低通胀、贸易流量大幅增长”的黄金时期,经济增长减速、就业压力加大与贸易保护抬头使世界各国步入“多事之秋”。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0.3%,剔除贸易的贡献,内需增长率是-1.43%,个人消费、房地产投资以及企业设备投资等降幅都比较大。与美国相似,欧盟经济前景堪忧,日本经济也是内忧外患,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俄罗斯12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正式登记的失业人数达130万人,实际失业人数可能高达460万人,而且拖欠工资现象也很严重。综合来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以及世界经济难以在短期内扭转结构性失衡,全球经济开始走向衰退,各主要经济体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被大为挤压。客观地讲,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大于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任何一个开放的经济体都不可能置身其外。

从国内角度看,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业规模巨大但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等,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出口企业困难、制造业产能过剩致使经济发展减速、失业率上升,加之近十年来形成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楼市、车市)形势也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政府与市场积极主动应对,共克时艰。

查看全文

立足国内外实际制定积极财政政策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我国财政政策决策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各主要经济体都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经济体如何以及何时走出危机或困境,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美国何时能走出危机、积极财政政策要有长远打算、我国财政的回旋余地有多大、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扩大政府投资,对冲经济“发动机”的减速、下大决心改善投资环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激发市场活力、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正确引导与促进国内消费、稳妥有序地转换出口结构及外向型发展战略、坚持公共资源公益化,反对泛市场化、高度重视与有效发挥粮食、石油等重要物资的储备功能,积极应对国际博弈、建立以公平、均富为导向的利民强国的财政体制等,具体请详见。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应有长期准备与长远打算。让政府有效发挥作用,让各部门各单位有效发挥作用,让市场有效发挥作用,这是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所在。

美国的次贷“飓风”,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危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判断与预测,并在立足国内外实际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财政政策决策,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从国际角度看,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各主要经济体都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受其影响,世界经济已开始告别“高增长、低通胀、贸易流量大幅增长”的黄金时期,经济增长减速、就业压力加大与贸易保护抬头使世界各国步入“多事之秋”。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0.3%,剔除贸易的贡献,内需增长率是-1.43%,个人消费、房地产投资以及企业设备投资等降幅都比较大。与美国相似,欧盟经济前景堪忧,日本经济也是内忧外患,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俄罗斯12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正式登记的失业人数达130万人,实际失业人数可能高达460万人,而且拖欠工资现象也很严重。综合来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以及世界经济难以在短期内扭转结构性失衡,全球经济开始走向衰退,各主要经济体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被大为挤压。客观地讲,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大于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任何一个开放的经济体都不可能置身其外。

从国内角度看,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业规模巨大但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等,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出口企业困难、制造业产能过剩致使经济发展减速、失业率上升,加之近十年来形成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楼市、车市)形势也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政府与市场积极主动应对,共克时艰。

查看全文

会计师事务所制度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频繁的发生财务丑闻和审计失败事件,其中一大部分是由于审计师缺乏独立性造成的,因此,公众对独立审计制度提出了质疑。监管者认为,应采用不同的机制来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其中就包括了审计轮换制。审计轮换制度主要分为审计师轮换和会计师事务所轮换,由于审计师轮换政策已被某些国家政府所采纳,对此能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也达成了一定共识,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强制轮换。本文主要阐述了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国际经验,以及国外强制轮换制度的研究发展,结合案例,分析事务所轮换制度的利弊,研究是否有采用这一制度的必要。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审计师独立性

Abstract

Therearealotoffinancialscandalsandcasesaboutauditfailuresurfacedaroundtheworldoverthelastfewyears.Mostofthemwereattributedtothelackofindependentonauditors.Therefore,thepublicqueriestotheindependentauditsystem,whichquicklyledregulatorsworldwidetoconsiderdifferentmechanismsforenhancingauditorindependence.Auditrotationsystemisoneofthesemechanisms.Therearetwokindsofauditrotationsystems:rotationofauditfirmandthatofauditor.Duetotheauditorrotationsystemhasintroducedandadoptbymanycountriesorgovernment,thisthesisismainlydiscussaboutthemandatoryauditfirmrotation.Thisthesisexpoundstheinternationalexperiencewiththemandatoryrotationofauditfirmsandth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mandatoryrotationofauditfirmsresearch,combinewithacase,analyzetheadvantageanddisadvantageofthissystem,andexamineifthereisnecessityoftakingeffectthemandatoryrotationofauditfirms.

Keywordsregisteredpublicaccountingfirms,mandatoryrotation,auditorindependence

五、结论••••••••••••••••••••••••••••••••••••••••••••••••11

查看全文

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必要性研究论文

(一)开征遗产税赠与税有利于调节社会财富再分配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经济发展观,公平观已被多数人认可。国家一方面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充分发展,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另一方面又主张采取措施,防止贫富两极分化,从而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开征遗产税赠与税是实现此目标的措施之一。

(二)开征遗产税赠与税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合理利用税收资源。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较低。2000年是14%,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和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减税空间不是很大。在保持税收与经济发展同步,或者略高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税收政策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作出有增有减的调整比较合适。通过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可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合理地利用税收资源。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情况看,在税收收入中,遗产税所占的比例很大的。如日本的遗产税占税收收入的3.5%,美国占1.1%,法国占3%,我国台湾占1.6%,新加坡占0.4%。可见,遗产税是国家税收收入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三)开征遗产税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与主权完整。税收征收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有关的国际条约的规定,遗产税的征收一律采取属地主义原则,即由遗产所在国征税。由于世界上多数国家均开征遗产税,所以,中国公民到外国继承遗产,都要按照遗产所在国法律缴纳遗产税。而我国未开征遗产税,外国公民在我国继顾遗产则不需纳税,这既损害了我国国家利益,又不符合国际交征中平等互利原则。开征两税,可避免此种情况发生。

(四)开征遗产税赠与税有利于完善我国税制结构,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功能,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通观世界多国税制结构,遗产税赠与税是税制结构中重要的税种。通过征收两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功能,从而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尤其我国公益事业经费严重短缺,通过此税调节,可广开经费来源。“征收遗产税是美国社会慈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联邦法律规定,无偿捐赠给医院、学校、展览馆、研究所、教堂等机构的钱,都可从遗产税中扣除。”因此,“美国巨富们纷纷把钱捐给公益慈善机构,或以自己名字命名设立基金会,这种作法已成为富人减税和出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我们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捐助慈善公益机构巨资的行为豁然释怀。在日本因其遗产税负最重,最高可达应税遗产的70%(1988年前最高税率达75%),因此有三代之后无继承遗产之说。如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之女田中真纪子,因继承其父私邸交不起高额税负,只得宣布放弃继承,把私邸出售给社会公益机构,即作为社会公益财产交给社会。从以上美日两国遗产税实例看,“遗产税的确是调节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最重要的不可缺少法律,也是调节个人资产所得非常有效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的理论根据

遗产税是一个古老的税种。据史料记载,早在埃及、古罗马时代就开始对遗产征税,其作用主要是将征收的税金作为老弱士兵的养老金。近代的遗产税制,始于1598年荷兰开征的遗产税,此后,欧洲各国先后建立了遗产制度。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开征遗产税,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开征了遗产税和与之配套的赠与税。如英、美、日、法、德、意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均有遗产税赠与税制度。

查看全文

国内财政政策抉择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应有长期准备与长远打算。让政府有效发挥作用,让各部门各单位有效发挥作用,让市场有效发挥作用,这是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所在。

美国的次贷“飓风”,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危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判断与预测,并在立足国内外实际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财政政策决策,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从国际角度看,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各主要经济体都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受其影响,世界经济已开始告别“高增长、低通胀、贸易流量大幅增长”的黄金时期,经济增长减速、就业压力加大与贸易保护抬头使世界各国步入“多事之秋”。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0.3%,剔除贸易的贡献,内需增长率是-1.43%,个人消费、房地产投资以及企业设备投资等降幅都比较大。与美国相似,欧盟经济前景堪忧,日本经济也是内忧外患,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俄罗斯12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正式登记的失业人数达130万人,实际失业人数可能高达460万人,而且拖欠工资现象也很严重。综合来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以及世界经济难以在短期内扭转结构性失衡,全球经济开始走向衰退,各主要经济体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被大为挤压。客观地讲,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大于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任何一个开放的经济体都不可能置身其外。

从国内角度看,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业规模巨大但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等,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出口企业困难、制造业产能过剩致使经济发展减速、失业率上升,加之近十年来形成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楼市、车市)形势也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政府与市场积极主动应对,共克时艰。

一个经济体如何以及何时走出危机或困境,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化解危机的“药方”是否“对症”,二是自身“机体”的综合素质。应该说,与十年前相比,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国有银行体系改革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建成等,为我们成功应对此次危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查看全文

剖析我国养老保险部分不平等改变研究论文

摘要: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面向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了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成败,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然而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双轨制”,导致了其在社会人群之间的不公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不公平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例,对其产生的作用做了一些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公平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养老也就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此同时,其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也逐步反应出来,并随着经济发展越加明显。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面向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了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成败,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与否。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

(一)社会保障制度追求公平。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价值目标。社会保险制度作为国民收人再分配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其目的和功能在于缩小因市场经济制度所导致的初次分配的不公平结果,消除绝对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养老保险作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制度设置也必然以公平为导向。

(二)现阶段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不公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职工退休逐步过渡到社会化养老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却开始强化了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正是退休金制度上的这种“双轨制”,导致了现在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人群之间的不公平。目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与企业不同的退休养老制度。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缴费的养老金制度,政府财政承担所有职责;城镇企业职工实行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个人缴费的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承担最后“兜底”职责。相比企业职工,事业单位的职工工作期间不缴费,退休后领取养老金这总是不公平的。

查看全文

养老保险推进公平性建设透析

摘要: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面向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了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成败,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然而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双轨制”,导致了其在社会人群之间的不公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不公平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例,对其产生的作用做了一些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公平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养老也就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

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此同时,其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也逐步反应出来,并随着经济发展越加明显。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面向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了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成败,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与否。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

(一)社会保障制度追求公平。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价值目标。社会保险制度作为国民收人再分配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其目的和功能在于缩小因市场经济制度所导致的初次分配的不公平结果,消除绝对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养老保险作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制度设置也必然以公平为导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