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16:26: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政机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研究
摘要:财政税收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模式是我国政府税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也是政府税收监督管理工作是否可以顺利实施的主要制度,因为各项因素的影响,财政税收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利用监督管理机制工作的效应,避免各项问题的产生。所以,在整个监督机制运用过程,有关工作者要依照我国相关税收规范条例财务相应的管理。同时为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体制的监督工作进行创新和优化,并提升其科学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模式;优化措施
一、导言
现阶段,在财政税收进行创新改革的整个过程,我们要通过对于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的监督机制进行优化,从而在财政税收工作进行综合的公共财政管理。同时为能够创造更好的财政税收创新改革的良好环境,需要把财政税收工作与监督机制模式相互结合,共同运行,从而提升整个税收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水平,创造更为优良的环境。此外,在进行相关税收体制监督机制工作中,需要优化不良规范行为,对于优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约束及规范,保证整个过程能够更好的进行,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模式
现阶段,国外的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其监督机制发展相对较早。通过多年发展与运作其管理体系比较健全和完善,可以借鉴的工作经验也比较多,其主要成效较为显著,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推进相关税收监督管理机制的发展与优化,还可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工作机制。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在财政税收体制中的监督机制工作中为其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及提升控制,使其能够科学有效的促进我国税收管理机制的整体发展。从而研究出更为科学的监督机制,推动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运转。国外相关部门,在其财政税收工作中实施监督机制管理工作时,其主要从内部管理部门入手,保证其能够全面化的实现管理工作。同时建立税收监督管理机制,为其相应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此外,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的监督机制控制途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与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相联系。因此这就使得相关部门在其监督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优化和创新相关工作。我们需要从监督管理职能分析对于财政税收工作体制全方面的监督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整体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通过阐述财政税收体制中监督机制工作的发展现状,从而实现优化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税收相关监督机制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以上通过对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监督机制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实现税收监督机制模式的不断创新,及提高税收监督管理机制水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将其能够与各项监督机制工作有效结合。所以,使得税收监督管理工作的环境和分为能够更为全面和科学的进行发展。除此之外,我国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工作中,其包含公共会计、财政监督的管理模式和监督工作者等方便进行工作的开展。所以,这就促进了财政税收各个部门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更为充分的实现了其整个工作的创新及优化目标。不但更为有效和规范性的推进了相应的监督机制工作的实施,还在很大程度上为财政税收机制中综合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基础。
分税制财政机制完善论文
论文摘要:1994年我国成功实施了分税制改革,但是没有一种体制是十分完美、一劳永逸的。根据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具体分析和总体把握,我们看到了利弊共存。因此,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税收管理体制也必须相应改革以得到完善。
论文关键词:税收管理体制分税制财政体制
税收管理体制由来已久,但是对于稳定的税收管理体制,尤其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税收管理体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还不够全面与深入。建国以来,我国税收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调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以及财政体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是1994年我国全面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了保护各省市,特别是富有省市的既得利益,中央还设计了一套税收返还制度。这次税制改革是建国以来最重要,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是我国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首先,“分税制”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制度是一种公共性规则,具有强制性与约束性,制度创新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规则和契约安排。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增进自身的福利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或在预算约束下提高目标水平。税收管理体制是一组特定制度的组合,规范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的税收管理活动。这次税制改革的成功在于它形成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博弈双方都成为体制的受益者,形成一个双赢。总的来说,分税制改革给中国带来了红利。
分税制财政体制这一激励相容的机制,真正调动了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分税制首次规范了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范围,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从1994年以来在税制、税种和税率以及收入分配比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既促进中央财政收入增加,也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增长都明显高于分税制改革前的情形。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前,中央有求于地方,特别是有求于那些“财大气粗”的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后,地方有求于中央,这既包括那些不发达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也包括那些沿海发达地区,没有中央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财政援助,这些省区也是无法维持下去的。这有利于强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调节与控制,使中央财政在宏观调控中处于主动地位,从政治意义上讲,这有利于从体制与制度上保证国家的统一,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税收规模迅速扩大,也使国家财力日渐雄厚。
其次,这次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税收制度的要求,对传统的税制进行了结构性调整,进一步确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相互配合、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的复合税制体系,通过这次改革,使税制进一步简化,规范。
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决策机制研究论文
一、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层次性,决定了地方公共产品必须由地方政府来负责提供。从提高公共产品效率的角度来看,地方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而不是由中央政府来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具有空间限制的特点,如公共教育、交通安全、环境卫生等只能是就近的居民才能享受,因此,地方公共产品必须相应地处在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
图中从公共产品效率的角度表明了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来提供,会产生更高的效率。因为地方公共产品的供应不只是与受益范围有关,而且与各地区居民的不同偏好有关。由于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各地居民对地方公共产品的偏好是不同的,对同一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也不一样。最典型的是我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假设东部和西部两地区内的居民分别对本地区公共产品的偏好是相同的。D[,1]和D[,2]曲线分别代表这两个地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其中东部地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大于西部地区。再假定公共产品的人均成本是不变的,为OP,则西部地区居民的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为Q[,1],东部地区居民的需求量为Q[,2]。如果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只可能存在一个供应量即Q[,c]。中央政府为了公平起见,只能在两个地区居民的需求量中取一个折中水平来提供公共产品。这样,对西部地区居民来说中央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超过了其需求,而对东部地区居民来说中央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小于其需求。因为人均成本是同样的,对西部地区居民来说是成本超出收益,其福利损失为△ABC部分;对东部地区居民来说,其需求得不到满足,福利损失为△CDE部分。从中可见,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是不可取的,会造成各地区的福利损失。
附图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ABC和△CDE面积大小与Q[,1]、Q[,2]之间距离及Q[,1]、Q[,2]的斜率有关。也就是说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造成的福利损失大小与不同地区居民需求差异及价格弹性有关。Q[,1]与Q[,2]之间距离越大,福利损失也就越大;需求曲线D[,1]和D[,2]的斜率越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则福利损失也就越大。我国各地区因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差别很大,应该采取分权方式,让各地方政府自行提供公共产品,以减少居民的福利损失,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总之,地方公共产品由各地方政府提供要比中央政府统一提供更有效率。
二、地方政府对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调节作用分析
环境保护财政资金保障机制研究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的资源浪费问题以及生态失衡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居民产生了危害影响。党的十八大指出,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环保问题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大量关注,目前已有较多的学者从环境保护支出效率、投入产出率等方面进行研究。譬如,朱浩等(2014)[1]从环境保护支出的角度研究了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率,以及分析了对环境保护支出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孙开,孙琳(2016)[2]基于投入产出率对环境保护支出效率进行了研究。金荣学,张迪(2012)[3]研究了针对省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戚扬(2014)[4]从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角度分析了财政保障机制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张计超(2013)[5]针对促进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李敦亮(2005)[6]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角度研究了治理解决环境污染的主要政策手段。逯元堂(2011)[7]分析了财政环境保护的预算支出,并提出了优化建议。罗贤东(2012)[8]分析了财政预算对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本文受到河南省政府招标决策课题(财政专项,2016BC326)的资助,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这几个主要方面对河南省环境保护进行分析。
二、河南省环境保护的财政现状
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情况如下图:图1如图1所示,近10年,河南省的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规模总体呈现增大趋势,但增速整体较为缓慢,从绝对规模来看,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从2007的60.92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119.95亿元,年均增长10.55%,但主要增幅集中在2007至2010年,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增长率从2008到2011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11年以后有所上升,但没有回苏到之前的较高水平。从相对规模来看,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河南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3.2567%下降到到2014年的1.9897%。由此可知,河南省政府逐步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全省公共财政对环保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财政的节能环保支出规模基本保持增长,但节能环保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并没有得到持续的提升,比重较低的问题一直存在。
三、河南省在支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与云南和山东相比较,尽管在环保支出方面,河南省的支出总额绝对值要大于云南省,但在环境保护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比重上,河南省明显低于云南省。从长期趋势来看,河南省财政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的比重有所下降。与山东省相比,尽管山东省在前期对于环境支出的比重较低,但在加深对环保方面的重视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总体来看,河南省对于环保方面的支出规划依然需要完善。
财政投入效益的传导机制诠释
[摘要]农业财政投入的经济效益显著,且短期波动和临时冲击均会带来持续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农业财政投入对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渐进的推动作用。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农业财政投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一、引言
“为了遏制城乡差距的扩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同时,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开始探索缩小城乡差异的统筹发展之路。其中,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的重要途径。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农业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低等特征,使得对以追逐高投资回报率的市场主体吸引力不足,财政不得不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主导力量,并以此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各地政府持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在此背景下,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研究农业财政投入取得的效益及其传导机制,对合理安排财政投入,使其切实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在强调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开始关注财政投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孙美玉,2007),即着手研究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从目前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一些学者着重关注经济效益,如石爱虎和霍学喜(1996)、孙良(2002)、马树才和李华(2003)等:另外一些学者则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农业财政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如李嘉晓和罗剑朝(2004)、侯石安(2005)等。笔者认为,立足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经济、社会与生态三类效益的关注不可偏废,且不仅应关注投入与效益的关系,还应进一步研究其背后的传导机制。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从动态角度对财政投入效益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即从单位根检验人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农业财政投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投入效益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掌握农业财政投入变动对三类效益的影响、传导机制和持续效应。
二、模型及方法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机制优化
一、当前我国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机制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支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的缺失。近些年来,虽然地方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财政投入在不断增加,然而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仍然徘徊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此外,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以加大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机制,地方财政实际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出相比较于中央财政支出却大打折扣。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在县一级财政支农投入中,中央财政支农投入所占比例为51%,西部地区为69%,中部地区为53%。由此可见,地方政府虽然在原有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较小的基础上可以大幅度增加财政支持力度,但只是短期的,这种超过的增幅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所以,地方财政支农体系尚未形成持续稳定的财政支出增长机制,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缺失大大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其次是支农资金监督管理机制的缺失。从目前国家审计署对全国五十多个县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的结果来看,一些地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额虽然增加了,但是这些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环节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财政支农资金“空投”以及财政支农资金被挤占、被挪用。在科学分配财政支农资金后,如何使用这些资金,这些资金能否真正用于支农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就我国目前财政支持新农村现状而言,支农资金监督管理机制的缺失是一个大漏洞。因此,相关部门应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审计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除此之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交叉重复并存以及效率低下也是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只有妥善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1]。
二、完善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的有效对策
1.健全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虽然从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现状来看,缺乏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然而,从财力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已经基本具备了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的可能以及基础。因此,地方财政应尽快建立健全该机制,一方面可以确保财政支农投入的均衡性、稳定性,提升财政支农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社会各界投入的积极性。此外,地方财政还应遵循“存度适量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提高用于农业农村财政支出在整体支出中的比重。具体而言,相比较于财政总收入的增长幅度,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增长要高。此外,每一年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都要有所提升,以切实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地方财政还应积极探索,通过采取补助、贴息、保险等多种途径吸引社会投资,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2.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整合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
财政税收监督机制模式研究
摘要:建立健全的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财政税收管理问题的发生,加强对税收源泉的控制,增加政府税收来源。优化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能够巩固各个机构的职能,使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本文主要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模式建构及其优化进行研究,在参考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的针对性建议,为我国建立完善的国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模式建构
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税收的重要保障,是政府税收监督机制能够顺利执行的制度保障,由于各种原因,财政税收体制可能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监督机制发挥作用,防止财政税收问题的产生。因此本文选择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外的一些措施,找出制度建设的要点,并针对我国财政税收制度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为当前的财政税收机制提供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
1外国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主要措施及其要点
1.1外国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主要措施。1.1.1优化监督管理机制。很多西方国家都十分注重监督管理机制在财政税收体制中的作用,通过将监管方式写进法律来保证其能够得到执行,通过对财政税收体制不断进行修正,使之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鼓励进行财政税收体制的科技研发,提倡体制创新,这对于完善财政税收体制,改善财政监督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是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不断健全的主要动力,要将创新和修正之后的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才能保证其具有实际的效力,才能不断优化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实现制度创新。1.1.2重视法律的作用。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要想能够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需要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其实行,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执行要在不同的法律中都有体现,保证其具有全面性。财政税收的预算机制也需要通过立法来保证其公平性和合理性,只有全面、彻底地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其真正发挥作用,体现其价值[1]。1.1.3利用权利分配平衡不同的权利,实现权利分配的均衡也是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只有确保权利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足够合理,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权利不被滥用,从而使得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能够有效执行,逐渐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1.2优化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中的要点。1.2.1完善立法程序。法律是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能够组织实施的最后一道屏障,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征,要想保证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有一个可靠的财政税收法律体系作为依靠。执行健全的法律体系能够对执行过程进行制约,保证决策的制定符合规定的程序。通过完善立法程序,可以优化财政税收的模式,糅合不同模式的优点,对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另外完善立法程序也可以保证实施的效率,节约时间和资源,实施人员只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即可,无需再制定执行方案,可以大大提高办事速度。1.2.2明确政府的权利和义务。财税监督机制构建的目的是对财政税收活动形成监督和制约,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有多样化的预算方法,政府要合理对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利用科学的手段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进行管理和控制,根据不同的预算方法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并将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为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构建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在很多西方国家,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与部门内部的管理策略相符合。政府要划分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并将二者合理结合,可以对立法程序进行修订,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部门的业务开展状况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进行修正和完善,积极进行新型管理体制的研究,落后的管理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有效监督。
2对我国目前财政税收监督管理体系的分析
财政局民生机制调查报告
财政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安排,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近些年来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要进展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支出范围基本覆盖了政府、企业和家庭等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集中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要求,财政保障范围也相应进行了调整,逐步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着重保障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重点加大“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党的十六大以来,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继续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着力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2003年—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投入累计达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7.8%,地方各级财政也相应加大了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03年—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支出累计分别达到2.43万亿元、1.95万亿元、6311亿元和3111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8.6%、14.9%、24.4%和16.5%,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1.41倍、1.27倍和1.3倍。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支出合计达到1.82万亿元,占当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36.6%。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建立等,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国家财政进一步加强了对民生等重点支出的保障。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5955.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7.9%,主要用于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国财政安排教育支出9081.95亿元,增长27.5%,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84.33亿元,增长22.7%,重点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等;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499.06亿元,增长25.6%,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日益明显。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保障总体上覆盖范围较窄、标准较低,且农村人口所占比例高,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建设需继续加快。行政成本较高,一般性开支控制不够严格,影响财政对民生的保障力度。财政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刚刚起步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壮大财政实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立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财政监督机制指导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财政厅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省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实施办法》精神,确立财政大监督工作理念,建立财政大监督工作机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完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利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精神,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积极探索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的信息化动态财政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约的财政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全面提升财政监督能力和财政管理水平。
二、目标任务
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的目标是:确立“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控”的财政大监督理念,增强财政监督是所有财政职能部门共同职责的意识,分清业务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与专职财政监督机构的重点检查职责。“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管理与监督的有机融合”。将专职监督机构转变为“牵头组织、综合管理、协调督促、保障全局”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全市财政监督制度机制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重大财政政策执行和资金项目检查评价,进行会计信息和内部监督等。
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五个结合”,保障“两个安全”:
财政局监控机制建设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县财政局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现就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县财政局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认识
县财政局被确定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试点以来,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全面开展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并下发了《实施方案》。全局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化对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认识,充分看到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是县委、县政府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新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我县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创新;是关心和爱护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行政效能,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各股室、单位要把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作为加强财政管理、规范财政资金分配,推进依法理财、推进依法行为能力的有利契机、更加积极主动的做好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目标任务
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是建立“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事前的行政权力廉政风险评估防范机制。廉政风险评估防范机制,是指科学分析、识别、评估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在行政权力运行之前,有针对性的提出预警防范措施的机制。全面查找各类行政权力和权力运行不同环节中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和评估。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强化监管措施,提高廉政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上一篇:财政金融期刊范文
- 下一篇:财政集中支付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