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12:37: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采摘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采摘技术

铁观音茶叶采摘技术

1采摘鲜叶的标准

铁观音优良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鲜叶原料的质量和制茶技术的正常发挥,只有优质的鲜叶才能制出优良的茶叶;优质的鲜叶特征是:叶芽壮、芽梢重、节间短、叶片厚、叶色浓绿光润,持嫩性强,叶内内含物质丰富,各种有机成分例协调。所以鲜叶原料是形成铁观音品质的基础,采摘铁观音茶叶鲜叶原料成熟度一般要求顶叶小开面至中开面驻芽2~3叶,尤以驻芽3叶为优;小开面为顶叶面积为第二叶面积的1/2,中开面为顶叶面积为第二叶面积的2/3;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标准,春秋茶一般采用中开面采,夏暑茶应当适当嫩采,采用小开面采;丰产茶园茶树生长茂盛,持嫩性强,采用中开面采摘,普通茶园采用小至中开面采摘,标准成熟叶子是形成铁观音高香品质的物质基础的保证。采摘过于幼嫩,茶叶多酚类较高,形成铁观音香气物质较少,而且在摇青工艺中极易损伤幼嫩梢,产生”断芽”、”断梗”等现象,影响正常的“走水消青”,造成品茶浸出物含量偏低,常形成香低、味苦涩且带有青气,铁观音外形、内质应有的特殊风味难以表现出来。采摘偏老鲜叶,过于成熟的叶片中有效物质基础差,儿茶素总量、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果胶物质含量偏底;粗老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含量偏高,成品茶形成外形粗、色泽枯泽、黄片多、滋味淡、薄,不耐冲泡,品质较差。所以把握鲜叶采摘标准是形成铁观音品质的关键。

2采摘季节和时间

铁观音对采摘时间要求较严格,一年中内安溪一般分4季开采,外安溪一般分5季开采。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春茶,产量达到全年的1/3;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夏茶,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至下旬)为暑茶,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秋茶;在11月至12下旬间制作的为冬茶;全年以春、秋两季茶叶品质最高,春茶以立夏前后采摘质量为更好,秋茶以寒露前后为更好。在一日中,以下午青即午后12时至下午4时前采摘的鲜叶中有充分晒青时间,新鲜清爽,品质最好。由于采摘鲜叶的时间不同,影响鲜叶内部的内含物、晒青等方面,对铁观音品质的形成也造成影响。早青为上午10时前采摘的茶青,鲜叶大多带有露水,其制成的茶品质较差;上午青为上午10时后至中午12时前采摘的茶青,因茶树经过一段时间阳光的照射,露水已消失,制作茶叶品质优于早、晚青;晚青为下午4时后所采的茶青,因采摘完鲜叶后,无法利用阳光晒青萎凋,错过晒青的最佳时机,制茶品质欠佳,总体优于早青;所以应尽量选择下午青作为制作原料。北风天气所采茶叶品质较佳,制作优质铁观音,应选择连续晴朗天气的午青鲜叶制作,才能达到上乘品质。

3采摘方法

采摘的方法有手采法、刀割法和机采法3种。目前铁观音最普遍的采摘方法为手采法,该种采法特别适合制作高档茶,茶农通过长期实践,创造为适应做青“走水”需要的“虎口对芯”采摘法;即采摘时将拇指和食指分开,从芽梢顶端中心插下,稍加扭折向上一提,将芽梢采下,这样就形成每摘下一芽叶,有一半叶握在手中,另一半露在手掌外,可避免握在手中受热与压伤。刀割法和机采法这两种方法采摘的鲜叶质量明显较差,特别是机采法,没有选采性能,但能克服采茶用工困难,适应低档的大面积生产,有一定面积应用。同时应根据茶叶生长情况确定一定高度的采摘面,枞面上的新梢全部采摘,枞面下的芽梢全部留养,以形成较深厚的营养生成层,达到充分利用光能,促进芽头生长均衡,达到增产提高的目的。每季一般分2次采摘,第1次按标准采开面3~4叶,第2次采茶蓬面下芽叶。铁观音采摘多数采用手工采茶法,采茶时实行提手采、分朵采,切忌一把捋,才能形成标准统一、容易掌握、茶青完整度较好。

查看全文

铁观音茶叶采摘技术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铁观音茶叶;品质形成;采摘技术

论文摘要采摘对铁观音茶叶品质的形成起至关重要作用,介绍制作铁观音茶叶的采摘技术,主要包括采摘鲜叶的标准、采摘季节和时间、采摘方法、鲜叶保管等内容。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杰出代表,是属于半发酵茶,加工工艺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技术性强而灵活。安溪县茶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积累了独特的初制工艺,其制作工作流程为:鲜叶采摘-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复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毛茶;在整个制作工艺流程中,茶农根据经验,形成在不同季节、气候、鲜叶成熟度、栽培水平等方面差异,灵活运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的制茶技术,力求使铁观音茶叶感官品质水平达到最佳效果,从而形成铁观音外形长、索紧结、肥壮、沉重、匀整;色泽油润,红点明显,带砂绿色。内质气浓郁持久,具有自然的花香味,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观音韵回味悠长;叶底软亮,匀整,红边明显。铁观音的品质形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其中采摘是提供优质制作原料的关键和基础,笔者经多年的观察,对采摘技术提出粗浅见解。

1采摘鲜叶的标准

铁观音优良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鲜叶原料的质量和制茶技术的正常发挥,只有优质的鲜叶才能制出优良的茶叶;优质的鲜叶特征是:叶芽壮、芽梢重、节间短、叶片厚、叶色浓绿光润,持嫩性强,叶内内含物质丰富,各种有机成分例协调。所以鲜叶原料是形成铁观音品质的基础,采摘铁观音茶叶鲜叶原料成熟度一般要求顶叶小开面至中开面驻芽2~3叶,尤以驻芽3叶为优;小开面为顶叶面积为第二叶面积的1/2,中开面为顶叶面积为第二叶面积的2/3;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标准,春秋茶一般采用中开面采,夏暑茶应当适当嫩采,采用小开面采;丰产茶园茶树生长茂盛,持嫩性强,采用中开面采摘,普通茶园采用小至中开面采摘,标准成熟叶子是形成铁观音高香品质的物质基础的保证。采摘过于幼嫩,茶叶多酚类较高,形成铁观音香气物质较少,而且在摇青工艺中极易损伤幼嫩梢,产生”断芽”、”断梗”等现象,影响正常的“走水消青”,造成品茶浸出物含量偏低,常形成香低、味苦涩且带有青气,铁观音外形、内质应有的特殊风味难以表现出来。采摘偏老鲜叶,过于成熟的叶片中有效物质基础差,儿茶素总量、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果胶物质含量偏底;粗老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含量偏高,成品茶形成外形粗、色泽枯泽、黄片多、滋味淡、薄,不耐冲泡,品质较差。所以把握鲜叶采摘标准是形成铁观音品质的关键。

2采摘季节和时间

查看全文

铁观音茶叶采摘技术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铁观音茶叶;品质形成;采摘技术

论文摘要采摘对铁观音茶叶品质的形成起至关重要作用,介绍制作铁观音茶叶的采摘技术,主要包括采摘鲜叶的标准、采摘季节和时间、采摘方法、鲜叶保管等内容。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杰出代表,是属于半发酵茶,加工工艺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技术性强而灵活。安溪县茶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积累了独特的初制工艺,其制作工作流程为:鲜叶采摘-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复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毛茶;在整个制作工艺流程中,茶农根据经验,形成在不同季节、气候、鲜叶成熟度、栽培水平等方面差异,灵活运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的制茶技术,力求使铁观音茶叶感官品质水平达到最佳效果,从而形成铁观音外形长、索紧结、肥壮、沉重、匀整;色泽油润,红点明显,带砂绿色。内质气浓郁持久,具有自然的花香味,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观音韵回味悠长;叶底软亮,匀整,红边明显。铁观音的品质形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其中采摘是提供优质制作原料的关键和基础,笔者经多年的观察,对采摘技术提出粗浅见解。

1采摘鲜叶的标准

铁观音优良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鲜叶原料的质量和制茶技术的正常发挥,只有优质的鲜叶才能制出优良的茶叶;优质的鲜叶特征是:叶芽壮、芽梢重、节间短、叶片厚、叶色浓绿光润,持嫩性强,叶内内含物质丰富,各种有机成分例协调。所以鲜叶原料是形成铁观音品质的基础,采摘铁观音茶叶鲜叶原料成熟度一般要求顶叶小开面至中开面驻芽2~3叶,尤以驻芽3叶为优;小开面为顶叶面积为第二叶面积的1/2,中开面为顶叶面积为第二叶面积的2/3;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标准,春秋茶一般采用中开面采,夏暑茶应当适当嫩采,采用小开面采;丰产茶园茶树生长茂盛,持嫩性强,采用中开面采摘,普通茶园采用小至中开面采摘,标准成熟叶子是形成铁观音高香品质的物质基础的保证。采摘过于幼嫩,茶叶多酚类较高,形成铁观音香气物质较少,而且在摇青工艺中极易损伤幼嫩梢,产生”断芽”、”断梗”等现象,影响正常的“走水消青”,造成品茶浸出物含量偏低,常形成香低、味苦涩且带有青气,铁观音外形、内质应有的特殊风味难以表现出来。采摘偏老鲜叶,过于成熟的叶片中有效物质基础差,儿茶素总量、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果胶物质含量偏底;粗老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含量偏高,成品茶形成外形粗、色泽枯泽、黄片多、滋味淡、薄,不耐冲泡,品质较差。所以把握鲜叶采摘标准是形成铁观音品质的关键。

2采摘季节和时间

查看全文

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发展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和农村生产劳动力的不足,致使果蔬产业中人工成本占比较大。为此,研究果蔬采摘机器人以减少果蔬生产成本和降低劳动力的依赖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组通过介绍果蔬采摘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目前果蔬采摘机器人作业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采摘机器人的可靠性、提高识别率和定位精度、扩展设备的通用性以及降低维护和生产成本等发展趋势,为果蔬采摘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支柱,其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在城镇化不断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以及大量青年人外出务工等的驱动下,农村严重缺乏生产劳动力,而缺乏生产劳动力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1]。目前,我国果蔬等农作物采摘方式以人工采摘方式为主,由于劳动力的不足,大量的人工成本严重影响了果蔬生产效益。因此,随着国家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逐渐从传统农业向智能化、智慧化农业发展,因而在农业生产中普及智能化设备、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研发制造适用于果蔬等农作物采摘的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农业生产,对于推进农业智能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2]。

1果蔬采摘机器人的作业特性分析

1.1采摘对象多样化,生长环境差异化

果蔬的种类繁多,其大小、形状、颜色、重量以及坚硬度都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坚硬度不高的果蔬采摘时容易造成损坏,所以在作业时,采摘机器人需要根据果蔬的大小去调整末端执行器以及控制抓取力度。由于果蔬的生长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而环境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采摘机器人的采摘作业环境也就大不相同,进而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查看全文

铁观音加工工艺和关键技术分析

 

祥华铁观音是安溪铁观音中独具特色的精品。茶树品种和种植环境是形成祥华铁观音茶质特征重要原因,但独特的加工技术,恪守传统制作方法是使祥华铁观音形成特有的“观音韵”的关键。本文介绍祥华铁观音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要点,并浅析祥华铁观音品质特点。

关键词:祥华铁观音;加工技术;关键技术;品质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符合自己的个性和品味要求的产区所产的茶品,小产区茶叶越来越受到青睐。福建安溪县盛产铁观音,虽同为安溪所产的铁观音,不同产区也有着不同特质,茶叶滋味不同,最具代表性的三大产区西坪、祥华、感德3个乡镇所产铁观音各具特点。其中,祥华乡位于安溪西部边陲,多为丘陵山坡,山高雾浓,其独特的土壤、区域小气候和精湛传统的制作工艺,使祥华铁观音在安溪铁观音中独树一帜,逐步形成具有稳定的小产区铁观音市场。祥华铁观音能够脱颖而出,形成其独特的品质,除了茶树品种优质、种植环境自成特点外,制法上多数恪守传统方法进行最为关键。以下简述祥华铁观音加工工艺及其关键技术,以供同业参考。

1鲜叶的采摘与保管

1.1采摘季节与标准因茶园立地条件以及气候、海拔、施肥等条件不同,祥华铁观音具体采摘期可以分为春茶、夏茶、暑茶和秋茶。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春茶,品质最优,产量约占全年产量的45%;在6月下旬采摘制作的称为夏茶,产量约占全年产量的30%;在8月上旬采摘制作的称为暑茶,产量约占全年产量的25%;10月上旬制作的茶被称为秋茶,产量约占全年产量的10%。科学执行鲜叶采摘标准关系到铁观音的最终品质[1]。祥华铁观音的原料要求采摘较为成熟的鲜叶新梢,待新梢形成驻芽时,采下2~4叶梢,俗称“开面采”。春、秋祥华铁观音是“开面采”。丰产茶园茶叶茂盛,持嫩性强,则采摘1芽3~4叶。选择每个茶季中的晴天,下午2∶00—5∶00采摘鲜叶。1.2鲜叶采摘鲜叶采摘时候采用“定高平面采摘法”,即根据茶树生长情况,确定一定的高度的采摘面,把纵面上的芽梢全部采摘,纵面下的芽梢全部留养,以形成较深厚的营养生长层,达到充分利用光能,提高萌芽率,以促进增产提质。芽梢生长旺盛的茶树,可以分2次采摘,第1次按标准采1芽3~4叶,第2次再依该标准另采制,下一季采摘则在此采摘面的基础上适当提高[2]。祥华铁观音一般采用手工采摘,确保鲜叶质量,稳定采摘标准,为制作出高品质的祥华铁观音成茶奠定基础。1.3鲜叶保管由于大部分祥华茶园山高路远,采摘后的铁观音鲜叶需要运输至茶场付制,因此需要注意鲜叶保管。鲜叶采下后装入通透性好的竹筐或编织袋内,放置于阴凉干净处。在贮运的时候,应做到不同品种分开,晴天和雨天茶青分开,不同采摘时间段分开,不同采摘标准分开保管。运至加工厂的待制茶青应薄摊于竹匾上,以散发热量,保持新鲜度,防止热闷或红变。

查看全文

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的运用

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整体经济一直受到农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影响。在这一基础上,我国对于农业发展趋势也越来重视,对农业科技发展相关技术研发支持也越发关注,尤其是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科学技术设计发展。鉴于此,本文以农业生产中的大棚蔬菜种植为例,针对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运用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1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美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发展成果比较突出,特别是在机械化发展的范围上已经实现了全国普及。相较于美国,日本由于国土面积比较小,其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也十分成熟[1]。而我国除部分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实现了全面的生产自动化之外,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并未全面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这是我国农业生产目前面临的重要待解决事项。

2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2.1有利于元器件的高精度反馈度提升。在农业生产机械自动化发展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对控制精度的要求十分高,而高精度、快反应的技术则需要依赖元器件信号的精准反馈。此外,机械位置传感器的功率消耗与理论消耗上并不等同,前者远超出后者,想要保持生产效率,还需要定期更换机械组件。2.2有利于自我诊断工作质量提升。与应用其他类型的农业机械生产不同,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监控,当系统出现异常反应时,就会立刻发出声音、光线感应等类型的报警,并显示具体故障发生点,帮助农业机械自动化维护人员快速找到故障点进行维修,促进维修效率的提升[2]。当系统出现常规性故障后,自动控制技术还能够进行故障系统修复,唯有必须更换的系统器件损坏时,才需要维修人员介入。

3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有效运用

查看全文

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在不断深化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迫在眉睫。笔者利用高职教师现有的科研项目,通过项目化的专业实践与双创教育的有机结合,设计了一款多台采摘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并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集散控制系统(DCS)对多台采摘机器人的实时运动参数监测与精确控制,解决多台采摘机器人同时作业时相互干扰、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优化采摘端的传感器、PLC控制器、通信模块RS-485等硬件设计。教改实践证明,项目化实践和双创教育的结合,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专业教育;双创教育;DCS;PLC;采摘机器人

近年来,国家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提出,其主要目的是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此背景下,2017年2月,教育部提出“新工科”的概念,此举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中工科的创新能力。新工科专业的内核是以新兴的产业为核心,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用于传统的工科专业改革。同时,对于高职的工科专业来说,需要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实践能力更强、创新能力更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迫在眉睫,以学生导师现有的研究方向为指引,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工程能力,在理论上设计一款基于集散控制系统(DCS)的采摘机器人,通过此项目的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工程能力。

1设计思路

集散控制系统(DCS)在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多控制对象有着良好的控制精度和效果。此次控制的对象为果蔬采摘机器人,解决采摘机器人只能单体控制不能进行多个采摘机器人综合控制的问题。多个采摘机器人在同时运作过程中易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导致多个采摘机器人协同作业效率低、对目标识别不精确等。针对此种现象,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作为多个采摘机器人的控制核心,同时在外部加入PLC技术、传感器技术,对多个采摘机器人进行控制和运动参数监测,并保证控制系统与外部设备数据的传输,最终达到多个采摘机器人按控制要求同时动作的目的[1]。

2DCS控制系统结构

查看全文

采摘观光果园旅游产业研究

摘要:在一些地区经济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优化过程中,旅游业也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果园观光采摘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外出旅游休闲方式,与其他旅游资源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介绍了采摘观光园在旅游开发中应用的意义、建设的原则及技术管理要求,以供探讨。

关键词:采摘观光园;建设原则;技术管理要求

在一些地区经济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优化过程中,旅游产业也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如今人们的旅游活动形式已向多元化、特色化和体验化演变发展,果园的采摘观光旅游正好顺应了当下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外出旅游的休闲方式,与其他旅游资源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现将旅游开发中采摘观光园应用的意义、建设的原则和技术管理要求进行阐述,以供探讨。

1采摘观光果园在旅游开发中的意义

1.1社会效益。采摘观光果园的建设提升了周边的环境品质,满足了人们娱乐、休闲、观光、科普的要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给人们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通过动手采摘,加强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春华秋实、岁月静好的景象会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生态效益。采摘观光果园树种的多样性,丰富了当地植物种类,增加了绿地面积、美化了环境,降低了废气、粉尘、噪音的污染,果树作为完好的引源植物,还可吸引大量的虫蝶和鸟类,形成良好的自然生物链。1.3经济效益。各种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不同,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观。有的花香、有的果奇、有的叶美、有的形怪、有的味美,可集观叶、赏花、品果、赏树等独特景观效果于一身,会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和愉悦性,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性和感召力。采摘观光果园和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使果品经济与旅游产业齐驱并进,并辐射拉动服务业、土特产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可有效的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

2采摘观光果园建设的原则要求

查看全文

茶树树冠技术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茶树;树冠管理;修剪;采摘

论文摘要茶园是否优质高产取决于茶园的管理技术,而茶树树冠的管理是茶园管理的关键技术。茶树树冠管理包括茶树修剪和茶树采摘2个方面,介绍了茶树修剪和采摘技术。

1茶树修剪

1.1茶树幼龄期的定型修剪

在茶树幼龄期进行3~4次定型修剪,可抑制幼龄茶树主干的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增加骨干枝数量,迅速形成健壮的具一定高幅的采摘面。第1次定型修剪在扦插苗移栽后进行。当移栽苗高达25cm以上时,在离地面15~20cm处留1~2个分枝,剪去顶端新梢,部分茶苗高度不足25cm时,可留到5月中旬。进行修剪时,用整枝剪逐株修剪,只剪主枝,不剪侧枝,剪口要平滑,剪后留柄宜短。第2次定型修剪:一般在翌年春茶萌动前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用整枝剪在第1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40cm。修剪时注意剪去内侧芽,保留外侧芽,以促使茶树向外分枝伸展,同时剪去根颈处的下垂枝及弱小分枝。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定型修剪1年后进行,用篱剪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即离地面40~55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促进骨干枝正常生长。通过3次定型修剪后的幼龄茶树,可形成树高40~55cm、树幅60~100cm,具有一定数量的、粗壮的骨干枝层,然后采用“春、夏茶打顶轻采,蓄枝养蓬”的技术措施。秋茶后进行轻修剪,即在上次剪口上提高5~10cm,用篱剪剪成平顶形或略带弧形。经过2年打顶轻采养蓬,在茶树高达60~80cm、树幅达100cm以上时即可正式投产,进行成年茶树修剪管理。

1.2成年茶树的周期修剪

查看全文

观光采摘型果桑园设计改造方案

摘要:观光采摘果桑园是游客品尝桑果、踏青采风、科普蚕桑文化的好场所,也是果桑经营业主增加生产效益的途径之一。如何将普通的果桑园改造(建设)成融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质量的观光型果桑园是经营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的老旧果桑园改造为例,阐述并分析了果桑园改造(建设)中的方案设计理念、改造(建设)实施项目及相关技术措施,期以借鉴。

关键词:观光采摘;果桑园;设计方案;改造项目

构建现代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体系为业界共识,近10多年传统的蚕桑产业逐渐融入食品、饲料、医药和旅游等大产业[1],其中,各类蚕桑观光旅游项目较好地促进了我国乡村的生态、产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光采摘果桑园是重庆市蚕桑观光旅游项目的亮点之一,不仅使果桑经营业主增加了生产效益,而且成为吸引游客品尝桑果、踏青采风、科普蚕桑文化的好场所[2]。为了提升观光采摘果桑园的体验品质和经营效益,我们以普通果桑园转型的观光采摘果桑园为例,进行新理念设计与技术改造,期望为果桑经营业主提供有益的借鉴。

1试验果桑园概况

选择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的果桑园作试验地,面积约3万m2。利用该果桑园自创并连续举办了11届以“桑-果-游”为主题的采果节,使重庆万州城区及周边市民在“五一”假期获得了“桑韵蚕趣”的美好体验。旧果桑园建于18年前,果桑栽植密度达9000株/hm2,后来根据观光采摘要求增添了部分便道,但其栽植模式、道路系统、生态环境条件等仍不能很好满足游客观光采摘的全部需求,且连年的观光采摘已致树体老化、树形衰败、果产量锐减,尽显疲态的果桑园亟需进行技术改造。

2果桑园技术改造方案设计理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