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10:36: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务造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务造假的问题及战略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
根据4号公告所涉及的十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情况如下:
1.2003年湖南某上市公司,据分析是天一科技,为掩盖其利用募股资金和银行贷款1.94亿元,转移账外买卖股票的事实,与其在当地的开户银行相互串通,通过伪造银行对账单的方式,多记存款1.31亿元,少记贷款7100万元,造成资产、负债均不实。
2.在2003年山西省的漳泽电力公司所属的发电厂违反了国家规定,累计提取了3965.8万元的“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计入了生产成本。2003年末,发电厂以“能源基金”名义,将上述资金金额上交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直接将此笔资金在“其他应付款”挂账,造成2003年生产成本多计了3965.8万元。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未能查出上述问题。
3.四川省天科股份于委托购买国债的名义,将3000万元资金交给深圳几家公司,实际用于股票买卖,截止2004年3月已损失1623万元。
2004年3月,该上市公司为掩盖上述委托理财损失,与其大股东控制的某公司签订了虚假协议约定由该公司出资3000万元。受让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形成全部财产。双方在当月另签合作备忘录,约定原投资损失仍由上市公司承担,该上市公司未能将此重要信息对外披露。
公司财务造假识别探究
摘要:2016年12月16日,浑水公司提出了一份关于在国内率先实现奶源全部来自于规模化自营牧场的大型乳制品企业——辉山乳业公司的沽空报告,认为辉山乳业公司价值接近于零;紧接着,2016年12月18日,其又提出了第二份沽空报告,指出辉山乳业公司报告的收入存在欺诈现象,股价暴跌以及后续的事实证明了沽空报告的合理性。然而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四大国际事务所之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2014—2016年,连续三年出具的却都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尝试解剖浑水公司识别辉山乳业公司的财务造假手段,进而分析传统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到要重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逻辑性多重验证、实地考察与第三方证据等启示。
关键词:辉山乳业;浑水公司;财务造假;传统财务分析
一、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国内外在财务造假识别上的发展阐述说明目前财务造假识别手段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其次,针对案例辉山乳业公司,通过传统分析方法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再次,结合浑水公司沽空辉山乳业公司的两份报告中提取其财务造假识别手段;最后,探究传统财务分析在识别财务造假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启示。
二、对辉山乳业公司财务的分析总结
本文以辉山乳业公司和同行业对手光明乳业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数据来对比分析辉山乳业公司的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从偿债能力角度来看,辉山乳业公司2013—2016年应对短期债务风险与长期债务风险的能力表现较好;分析其盈利能力中,虽从各指标表现盈利能力的时间趋势来分析,辉山乳业公司呈下降的趋势。但总体来看,辉山乳业公司的盈利情况较同行业光明乳业公司的盈利能力强,从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等数据分析,辉山乳业公司在同行业里处于一个较好的盈利情况。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思考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及成因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屡屡发生,多家财务造假公司收到证监会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万福生科承认财务造假,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ST博元财务造假,年报无法保证真实性;欣泰电气因存在欺诈发行、虚假披露等问题,成为创业板第一家被终止上市的公司。财务造假,分分钟让一个企业从云端跌入谷底,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相关事件的发生,产生了极其恶劣影响,严重影响股民对证券市场的态度和信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涉及范围广泛,信息用户以此作为其科学决策的依据,因此对需求的依赖性强、期望度很高。上市公司作为证券信息的所有者和者,如果披露的信息不规范、不完整甚至披露虚假信息,将导致公司股价波动或严重背离公司价值,侵害投资者的权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是监督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公司管理层以操纵股价、虚拟利润盈利数据或进行会计盈余管理,这显然违背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初衷。(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自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发生过因上市公司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而遭到公开谴责的会计丑闻,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缺乏信任感的案例频频出现。如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公司,国内的万福生科,日本的东芝财务造假事件等,均被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美国股市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也仅有5000余家上市公司,目前A股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已经超过3000家。随着中小板的设立和创业板的推出,中国上市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的格局被彻底打破,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主体。能够将企业上市,已经成为当下众多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的梦想,是向人们展示他们领导才能和管理才华的最佳手段。并且上市还是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快速获得个人财富的最佳途径。为了上市,一些人便对企业的财务数据下了各种工夫。对上市公司而言,财务造假不但累而且成本很高,但造假企业还是乐此不疲,企业造假动力十足,为了利益不惜违反法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的分离,导致了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根据经济博弈论的观点,作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同市场各利益主体即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等构成博弈的两方,各方出于利益和需求的动机,均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策略并付诸实施。由于会计信息供给和使用者双方对会计信息来源的不对称性,向外界披露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使自己获利甚至进行欺诈。因此,信息不对称是会计造假的原因之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不强。部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为了维护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和自身利益,不履行职责。一些违反职业道德、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不揭示,还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为造假者服务。在会计事务所不断扩张中,审计造假已成普遍难题。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大多属于集体舞弊,手段繁多,识别财务造假也是帮助投资者正确投资决策的关键一步。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造假,涉及面广泛,时间跨度大,牵涉的数据资料多。近年来,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造假的指向也较为明晰。(一)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处理方式,操纵会计利润。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为达到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粉饰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目的,利用现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可选择性,在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存在时间和处理方法的估计和选定,选择有利于自身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以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日本东芝公司选择利用完工百分比法延迟确认工程成本,7年凭空虚增利润20亿美元。英国TESCO公司随意控制收入和成本的确认时间,虚增利润6亿美元。(二)操纵关联交易。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操作的方法主要有:关联方占用资金使用费;向关联企业收取管理费;特许权使用费;特殊购销业务;内部转移定价,高买低卖或高卖低买等。(三)虚构客户交易,虚拟交易。虚构交易是指捏造不真实存在的交易,使公司的销售收入和资产虚增。虚构交易事项是指公司利用假合同、假单证、假发票等,虚增收入,及虚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在建工程。为了达到增加利润、粉饰业绩这一目标,公司会虚构客户或以真实客户为基础,按正常销售程序进行模拟运转,包部门认可的销售发票等。由于是虚拟的,所以客户订单、发货凭证、销售合同是假的,所用的客户印章是伪造的,但销售发票一般是真的。虽然开具发票会多交纳税金,但公司认为多缴纳一些税金也是值得的。这是一种常见的、性质恶劣的财务造假手段,使得财务报表与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大相径庭,财务报告上所反映的经济事项全部或部分不存在。(四)通过虚减成本、费用,虚增企业利润。漏记或少计费用,亏损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实现“扭亏为盈”的目的。不合理的费用资本化,上市公司通过打会计制度打擦边球,将利润表的费用项目反映为资产负责表的待摊项目或长期待摊项目中。损失调整不及时,企业为了实现其融资、维持股份、完成评估指标等目的,在财务报表报出时,不及时调整投资亏损和价差损失。三峡新材采用少结转成本,虚增利润的方式;南纺股份选择少结转成本、少提取坏账准备、骗取出品退税的成本费用造假方式。(五)虚构收入。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收入确认的会计准则日益完善,但是随着对收入的操作手段越来越复杂隐蔽,上市公司往往通过提前、推迟收入确认时间,利用虚拟客户,或者巧立名目将一次性收入包装成主营业务收入,以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常见的有虚构收入、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三种。海联讯、万福生、银广夏科均采用通过伪造收款流水,以虚增收入;华锐风电则采用提前确认收入。以上公司均属于典型的收入类造假。
三、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一)中小投资者应具备基本的财报分析能力,规避造。假标的中国A股市场的市值规模,继美国之后位列全球第二,但投资者中,自然人占比超过99%,持股市值在50万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比超过95%。中小投资者在整个投资者比例中,占据绝大多数。财务造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左右股价。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了解财务造假发生的原因、掌握财务造假手段,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学会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规避造假标的将更有价值。投资者利用财务报表分析上市公司时,枯燥的财务报表、冰冷的数字反映的只是表面现象,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例如,存货的大幅增加,对于供不应求的公司就是好事,而对于衰退的企业就是坏事。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能够让投资者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二)规范上市公司财务行为,促进公司健康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与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息息相关。现阶段,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正变得越来越严重,主要成因是公司治理层面的监督机制失效。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的监督职能,以达到长期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普遍难题。虽然A股纳入MSCI后的增量资金只能带来数百亿美元,但更多的意义在于国际金融市场对A股是否认可。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未来将会有更多地国际机构投资者对A股进行指数性的配置,一方面,将改善投资者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将帮助投资者树立注重企业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意识。从受益品种分析,结合外国投资者主要偏爱中国股市中的各行业领头羊的投资偏好,这对高企业市场价值的企业形成利好,其盈利的可见性和流动性对外资具备更强的吸引力,这也将促进各上市公司规范自身的财务行业,注重企业自身价值成长,促进公司健康发展。(三)加大监管力度,提高造假成本。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财务造假事件在所有的资本市场都很普遍。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尚不成熟,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财务造假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我国立法缺失、执法不足的现状,尽管相关部门针对企业上市初、上市后不同阶段的财务状况建立了相应的配套监管机制,严格把关,但仍有不少企业存在财务造假行为。上市融资原本是为了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强企业活力、发展优质企业,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财务造假事件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企业发展环境,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造假受到的行政处罚远远小于违法所得,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财务造假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企业是否会选择违约,主要还是比较违约成本的高低。现行的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很显然已不适合当下的证券市场,证监会的处罚与造假带来的丰厚回报简直九牛一毛,如此一来,造成60万的“顶格处罚”现象一再出现。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是杜绝财务造假行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突显了我国《证券法》修改的迫切性。(四)关注审计意见,识别财务造假。中小投资者要关注非标审计报告及管理层对此作出的说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通常隐含着这家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会计师往往不是不知道上市公司造假,但他们一般不直接指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他们倾向于非常委婉的、用说明段和解释段内容来暗示该公司存在严重财务问题。比如,会计师强调“应收款项数额巨大”时,这时投资者要注意这些应收款项存在发生坏账的可能或者业务是虚构的;当会计师强调“主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某家公司尤其是外国公司”时,投资者必须注意收入可能是虚构的。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探讨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
根据4号公告所涉及的十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情况如下:
1.2003年湖南某上市公司,据分析是天一科技,为掩盖其利用募股资金和银行贷款1.94亿元,转移账外买卖股票的事实,与其在当地的开户银行相互串通,通过伪造银行对账单的方式,多记存款1.31亿元,少记贷款7100万元,造成资产、负债均不实。
2.在2003年山西省的漳泽电力公司所属的发电厂违反了国家规定,累计提取了3965.8万元的“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计入了生产成本。2003年末,发电厂以“能源基金”名义,将上述资金金额上交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直接将此笔资金在“其他应付款”挂账,造成2003年生产成本多计了3965.8万元。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未能查出上述问题。
3.四川省天科股份于委托购买国债的名义,将3000万元资金交给深圳几家公司,实际用于股票买卖,截止2004年3月已损失1623万元。
2004年3月,该上市公司为掩盖上述委托理财损失,与其大股东控制的某公司签订了虚假协议约定由该公司出资3000万元。受让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形成全部财产。双方在当月另签合作备忘录,约定原投资损失仍由上市公司承担,该上市公司未能将此重要信息对外披露。
财务造假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摘要:很多企业为了维持表面的繁荣,采用财务作假的手段来粉饰太平。如何能够快速识别这些财务造假手段,就需要我们要加强对财务作假行为的防范,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让企业回归健康发展的正轨。
关键词:财务作假;会计制度;防范手段
财务造假一般指的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为了公司利益或者一些其他目的利用会计法和财务报表统计中的一些漏洞和空白来变更统计类目,虚报财务数据的行为。有些企业会计人员为了让财报显得好看甚至会采用捏造数据和选择性进行财务统计的方法。这些财务造假行为不仅会让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失真,而且会降低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让企业的真是经营情况无据可查。
一、财务造假行为的危害
(一)对企业的危害。财务造假行为不仅不能够让企业的真实情况得已反馈,而且还会让企业的决策层依据错误的报表信息做出错误的决策和战略。让整个公司的经营陷入困境。因此财务造假虽然在短时间内会让企业的财务报表看起来更加合理,但是长期来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百害而无一利。严重时还会让企业的信誉受损,直接影响公司的长久发展。(二)对合作方的危害。企业的财务报表一般都会通过统计途径来向社会公布,尤其是上市公司对于自身的财务报表都需要定期公开,上市公司对于自身财务报表的信息准确性负责,同时企业的相关合作方也会根据该企业的财务数据来决定自身下一步的合作方案。证券市场股权投资者也需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在财务报表上进行造假,不仅会对企业自己造成影响,更大的会影响合作方,让合作方无法准确做出判断,从而得出错误决策并承受由此带来的损失。(三)对证券市场的危害。财务报表造假对整个证券市场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证券市场是连接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纽带。如果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方面进行造假,首先是会破坏整个证券市场的秩序;其次会对企业投资人的信心造成打击严重;再者会对整个证券市场的走向产生负面影响。
二、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舞弊三角理论下财务造假案例探析
[提要]本文基于舞弊三角理论视角,对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压力、动机和借口主要涵盖融资压力、业绩压力、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监管的缺失等,最后对如何防范财务舞弊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舞弊三角理论;财务造假;万福生科
一、引言
中国市场经济改革30多年来,资本市场已日趋发达,但完善程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显著的例子是当股票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理财渠道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时有发生,不仅对上市公司监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更让企业中小股东蒙受经济上的损失,对我国市场经济造成不良影响。2012年顶着“稻米深加工第一股”光环的“万福生科”出于各方面压力,承认财务造假,这成为我国创业板造假的第一股。对此,本文从舞弊三角理论视角出发,从压力、机会、借口三个方面对万福生科进行研究,探究上市公司为何舞弊以及舞弊的后果,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舞弊三角理论案例分析
从舞弊三角理论出发,对万福生科舞弊的压力、机会、借口分别进行剖析,从个案的研究合理延伸到我国的资本市场的目前状况。那么,万福生科如此严重的舞弊到底有哪些压力,存在何种机会,又会找哪些借口?(一)压力要素。本文对万福生科财务舞弊的压力可以分为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万福生科内部的压力主要包括:首先,资金需求的压力。万福生科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但是由于各种外部因素,万福生科不可能引入战略投资者,再加上自身本身的利润不多,留存收益根本无法满足资金的缺口,故万福生科虚构财务报表,达到上市的法定条件,在股票市场上筹措资金来满足发展的需要;其次,避免退市的压力。资本市场上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出现了ST、*ST就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万福生科出于股东、债权人及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压力,避免退市的风险,就只能对财务报表接连粉饰达到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要求;最后,公司内部股东套现的压力。我国《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的买卖股票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可能正是因为对公司重要股东套现的限制导致了万福生科的股东必须对财务报表持续造假的压力。万福生科造假的外部压力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的压力,万福生科的地址为海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当地政府出于地方政绩的压力,对万福生科给予一些非常优惠的条件,万福生科的董事长龚永福迫于地方政府的压力和一些优惠条件的诱惑,铤而走险走上了财务造假的舞弊之路;造假上市之后,上市公司应当对一些重大事项适时披露,但是万福生科为了避免遭受处罚,只能持续造假,此可谓为违规信息的披露遭受处罚的压力。(二)机会。有了舞弊的压力或动机并不必然会产生舞弊,舞弊的实施需要有客观机会的存在,万福生科的舞弊到底存在哪些机会呢?本文也试图从内部机会和外部机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为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提供的内部机会有:公司股权过于集中。根据资料显示,龚永福与妻子杨荣华合计持有万福生科59.98%的股份,使得中小股东几乎没有话语权,这为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提供了权力上的途径。另外,万福生科的董事会与独立董事也是形同虚设,对公司的治理和监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股权过于集中和董事会特别是独立董事失职的公司的内部控制还能保持有效,这些都为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提供了内部机会。2、为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提供的外部机会有:中介推荐机构唯利是图。根据资料显示,平安证券两保监人对万福生科2012年1月至6月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跟踪报告,报告显示万福生科公司很好地执行了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中介机构唯利是图,平安证券在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中,并没有起到相应的监督作用。另外,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要求以及给万福生科的一系列优惠条件也为其提供财务造假提供了机会;较低的舞弊成本和巨大的利润以及当前的法律对于舞弊者处罚力度过轻,加上市场约束机制和信用评价不健全,使得像万福生科这类公司铤而走险。(三)借口。一些为了上市而财务造假的公司可谓煞费苦心,公司的管理者普遍会这样设想:通过财务舞弊达到上市条件上市之后募集资本,通过募集的资本发动后发优势和预期收益与之前的假财务数据对冲,这样既达到了上市的目的,也没有损坏任何一方的利益,而且对公司及相关政府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些造假的借口只不过是造假当事人的自圆其说,自我安慰罢了。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严重破坏市场环境,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和主要手段,给投资者提供一些识别企业财务造假的思路,并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造假;原因;识别手段;防范措施
一、财务造假的含义
财务造假是指造假行为人主观捏造、违规变更会计事项,隐匿公司真实的财务境况、经营业绩与现金流量情况,进而为特定对象谋求私利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国外对于财务造假的定义,类同于财务欺诈,并且被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定为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或泄露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
二、企业财务造假行为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大部分上市企业是由家族企业和国企改编而成,并没有按照公司法内部的规定来形成相互制约的平衡结构,经营层、股东和董事会高度重叠。其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截至2019年,我国11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44.8%;第三,独立董事制度虚设和监事会制度缺位。失去监督和制衡的经营层(大股东),利用中小股东的信息不对称,随意粉饰财务报表使得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深受其害。(2)激励不当,只求短期利益。上市公司内部的评价体系是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各部门的业绩和员工的薪资,职务升降与企业整体的业绩,短期财务指标挂钩,而缺少了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挂钩。这样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激发企业员工的活力,奖勤罚懒使企业内部保持竞争,促进企业发展;但同时会导致企业急功近利和只关注短期利益,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负责任。而财务人员往往直接面对来自高层管理人员行政压力,经营层会为了短期财务指标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和利诱会计人员,从而导致财务造假现象的出现。2.外部原因。(1)经济发展快,制度推进慢。目前我国使用的会计准则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蓝本的,国际会计准则是以概念框架为基础的原则性准则,对于解决会计制度和准则推行的滞后性有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的经济交易方式的出现让会计准则的滞后性带来的缺陷放大和变得突出。特别是我国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服务行业的发展都领先于世界,互联网经济形式和服务形式的更新迭代很快,在创业板目前上市较多的科创公司时刻面临着新业务的出现,对于企业会计也需要更多的会计职业判断,灵活性处理变多,这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天然条件。(2)外部审计弱,审计师职业道德缺失。在会计市场上委托者、受托者和被审计者的博弈中,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受托者是弱势群体。按照正常的公司治理结构,委托审计者应该是公司的基本权益所属者,也就是公司的股东(不分大小)。被审计者通常是被所有者赋予了经营权的管理层。而我国目前的状况却是大股东就是管理层,委托审计者和被审计者合二为一,变为一体。这些委托者通常是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的大股东,决定着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一般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完全掌握在大型上市公司之手,由此极易滋生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3)惩罚力度小,违法成本低。我国目前对于涉及财务造假的注册会计师主要是以行政处罚为主,多为罚款和吊销执照。针对外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误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诉讼尚不多见,这种处罚对审计职业界难以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对相关造假企业与人员也只是进行行政处罚,对造假公司的处罚金额相对于财务造假所获得的收益来说是九牛一毛,企业财务造假的成本极低。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探索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部分上市公司不惜采取财务舞弊的方法来实现种种利益目标,比如通过伪造会计凭证、虚增收入利润、关联方交易舞弊、隐瞒披露事项等方式进行财务造假。这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败坏了诚信经营的市场风气,应予以摒弃和制止。本文以瑞幸咖啡为例,结合舞弊三角理论,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财务数据和舞弊手段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力求减少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瑞幸咖啡;舞弊三角理论;财务造假
一、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许多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选择在海外注册上市来获取境外投资,这些选择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就是所谓的“中国概念股”。中概股最初受到热烈追捧,但是近几年,问题频发,不断遭遇诚信危机,也让人们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以瑞幸咖啡为例,通过对其财务造假事件、手段的梳理分析,结合舞弊三角理论的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方面,综合探讨,最后为防止和减少企业财务舞弊提出相关建议。
二、案例公司简介
瑞幸咖啡(Nasdaq:LK)注册成立于2017年6月,主要经营饮品及轻食,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高品质咖啡品牌和专业化的咖啡服务提供商。2018年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率先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始营业。而后经历不断发展和融资,瑞幸咖啡于2019年5月1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仅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从公司成立到首次公开募股最快的公司。2020年公司市值一度超过100亿美元,直营门店数达到4507家,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特征指标分析
【摘要】近几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虚假财务指标对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误导,带来了资产永久性损失的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异常财务指标的排查就成为投资决策时的首要工作,只有确定财务报表没有问题,之后的各种分析才有意义。本文提出一些常见财务造假的特征指标,以期为投资者决策做出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指标
近三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快速攀升:2015年证监会对财务造假处罚数量为6起,2017年为11起,2018年为29起,逐年翻倍。频发的财务造假事件,对投资者决策造成了误导,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毛利率异常
毛利率足够高的企业往往能引得投资者更多的青睐,因为它反映了企业某种竞争优势。有的是行业壁垒,比如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如烟草、机场、高速公路等;有的是品牌壁垒,可以享受品牌溢价的企业,如奢侈品行业中的路易•威登(LV)、爱马仕(Hermes)等;还有的是高技术壁垒,如很多生物医药企业、高科技行业,也能享有高毛利率。相反,低毛利率则象征着同质化严重或者壁垒不高的行业。一家公司的生意模式和竞争能力在短期内是难以发生巨大变化的,所以一家企业的毛利无论高低都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一旦出现毛利率的重大波动,或者说远远高于同行的情况,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觉了。比如2019年2月上市的立华股份(300761),主营商品鸡,上市前公司异常的毛利率数据就引发了媒体广泛的关注。一是远超同行均值的毛利率(见表1):2014-2016年,立华牧业黄羽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6.80%、16.27%、15.47%,同行业上市公司黄羽鸡业务平均毛利率分别为9.21%、7.37%、12.40%,立华牧业黄羽鸡业务毛利率远超行业均值。二是大幅波动的毛利率:2014年以来,立华牧业商品猪毛利率由-13.49%上升至30.78%,上升了44个百分点。而在2017年1-9月,立华牧业商品鸡销售毛利率又大幅下滑至9.27%。毛利率的大幅波动引起了证监会的关注,要求立华牧业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及市场变化情况进行解释。毛利率的异常只是质疑的起点,进一步甄别还可以结合别的指标,比如:1.存货周转率(InventoryTurnover)如出现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而毛利率持续上升的现象,则可推测该公司可能做了假账。首先,如果是生产环节的原因,存货周转率的下降说明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速度,毛利率也应是下降趋势;另外,如果是销售环节的原因,存货周转率下降说明产品竞争力是下降趋势,毛利率也必然下降。2.现金循环周期(cashconversioncycle)高毛利率一般意味着企业在产业链上拥有着强势地位,这种情况下,企业一方面会尽量占用上游客户的资金,另一方面不给下游客户很长的赊账期,那么它的现金循环周期一般要小一些,甚至会出现负值。如果出现高毛利率与该指标的持续背离,往往意味着其经营数据的有问题,需要警惕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高现金、高负债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深度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出于各种目的而进行财务造假屡见不鲜,这不仅严重侵害了投资者权益,同时扰乱市场秩序。文章对辅仁药业的造假案例分析,分析其造假手段及动因,最后提出建议。
[关键词]ST辅仁;财务造假;现金分红;信息披露;内控
1案例简介
*ST辅仁,A股代码600781,全称是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辅仁药业)[1],是一家以药业为主导的综合性集团公司,集生产、研发、投资等多个方面为一体。旗下拥有众多全资、控股子公司,产品涵盖了中、西药制剂、生物制药、酒和保健食品等[2]。在2015年9月,上市公司首次试图对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药集团)进行资产重组,然而最后辅仁药业主动终止此次资产重组。在2017年,辅仁药业重启收购开药集团。在2017年12月26日,这桩大型的医药并购终于完成。此次兼并重组被誉为“中国资本市场医药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此次重组完成,评估增值率为216.42%,构成借壳上市。辅仁药业并购扩张研发,2018年发展达到巅峰,然而在2019年7月19日却宣布无法按照原计划发放股东权益,原因是公司资金安排。但是与此同时根据辅仁药业在此前的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账面上有着18.16亿元的货币资金余额,然而至今并未兑现。辅仁药业由于此次的失约现金分红事件被上交所接连问询以及证监会立案调查,辅仁药业公告称账面现金仅剩1.27亿元,并且1.23亿资金受限,只有300多万元能调配。十几个亿账面资金消失,证监会立刻启动立案调查,牵涉出辅仁药业财务造假、违规担保、信息披露不及时以及债务违约等问题,面临强制退市危险。辅仁药业也被冠上ST的帽子,变成*ST辅仁。而辅仁药业在2019年11月26日公告称因流动性极为紧张,2018年以来,部分融资业务未能及时筹措足额资金,辅仁药业在2016年度的第三期非公开债券“16辅仁药业PPN003”发生违约,此次债券违约是辅仁药业首次违约,同时在此之前就有7.76亿债务违约,辅仁药业面临着巨大财务危机。
2辅仁药业现状
辅仁药业曾经市值高达245.22亿元,然而截至2020年6月28日,ST辅仁仅有25.90亿元市值。而2020年在披露2019年年报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两次推迟:由原定的2020年4月20日披露最终推迟至2020年6月24日才予以披露。而在随后公布的2019年年报中,辅仁药业仍然最终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表示:由于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违规侵占巨额资金及违规对其进行债务担保;2019年度还有一系列高额债务违约;还有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等原因,无法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来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年报中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辅仁药业共借款16.36亿元给控股股东及旗下关联方、并且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共计有1.4亿元[3],并且未按规定进行审议,同时2019年未计提预计负债与信用减值损失;由于23.86亿元债务逾期且无法偿还,高达账面负债的40.50%,辅仁药业已涉及诉讼并构成违约。辅仁药业在2019年报告期末预付款项的余额账面共计6.99亿元,扣除16.36亿元借款后辅仁药业的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2.13亿元。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无法确认辅仁药业与其供应商以及往来单位的商业实质和款项的可回收性。开封制药作为本公司重要全资子公司之一,在被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发现其货币资金内控上存在重大缺陷。开药集团承诺重组三年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36亿、8.08亿以及8.74亿,然而开药集团仅实现净利润的金额为5.62亿元,而仅仅完成在业绩承诺中第三年所需净利润金额的64.32%,。同时开药集团一年内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4.39亿元,其总共拥有37.76亿元的账面余额,而这就占据了开药集团主营收入的74.07%,应收账款比例过高。开封制药销售收入为7.26亿元,但是河南同源作为其子公司销售款项有1.58亿元均未回款。在此次被出具了无法出具意见的审计报告之后,根据有关规定,ST辅仁将“披星”变成*ST辅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