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绩效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08:06: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务绩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务绩效

工业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研究

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一个企业在有关环境方面是否做出贡献,也成为公众衡量这个企业的标准。本文选取了2010-2014年我国30个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及面板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关系,表明环境绩效直接影响到财务绩效。最后提出了针对环境与财务的双赢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绩效 ;财务绩效; 面板分析

关于环境污染问题有史以来都是一个大难点,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被关注的焦点。大气层的污染、资源的缺乏、人口数量的倍增、植被动物灭绝乃至全球变暖等问题随时都危及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也成为了我国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之一。这就要求企业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履行在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问题尤为严重,其中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纵观这些年来很多企业对于环境问题不予重视。而根据现论,一个企业只有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才能有所发展,对于企业的价值评价不再是单一的经济效益,更多的关注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因此一个企业若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企业的环境效益,披露更多的更加真实的环境信息,从而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的环境问题尤其要引起重视,因此研究工业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

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一直是环境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备受争议的问题,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见解,即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NicoleDarnall(2009)通过分析七个国家的制造业公司,得出好的环境绩效可以有更高的概率来增加企业的财政效益,进而可以抵消由于管理带来的成本,并且可以增加净收益;陈雯(2011)选取了2000-2006年整体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胡曲应(2011)选取2006-2009年我国沪深A股1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同样得出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影响;程巧莲、田也壮(2012)通过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企业环境战略、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发现在我国的制造业中有好的环境战略的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环境绩效,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绩效。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具有负向的影响。Chris-都认为一个企业对于环境方面投入的越多会增加组织的成本费用进而减少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得出是消极的影响的结论。McwilliamsandSiegel(2000)研究发现一个企业较好地履行了环境责任那么将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与那些不履行环境责任的企业相比,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得出与企业的财务绩效是负相关的关系。秦颖(2003)通过选取意大利、荷兰等地区的造纸行业为研究样本,利用了联立方程模型来研究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进行环境投入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也就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对企业的经济绩效产生不好的影响。得出同样结论的还有LarsHasse(2005),他以瑞典证券市场公司作为研究并且利用剩余收益计价模型,也得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收益,因此也是消极的影响。李星元(2014)通过选取我国各个地区的工业企业的环境指标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得出环境绩效得分,来研究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绩效与企业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因而在短期内,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削弱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Rockness等(1986)采用对污染物进行回收重复使用的数据来作为环境绩效的衡量标准,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这种变量对财务绩效是互相完全不影响的;Andreas(2007)简单的分析了股价对于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股价对于企业环境绩效也是没有影响的。综上所述,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现阶段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是对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能够准确的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有利于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二、变量选取以及分析方法

查看全文

保险公司财务绩效管理思考

摘要:近年来,保险公司在业务水平、经营管理能力、产品种类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传统的以获取保费为主的经营理念未被摒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保险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在保险公司财务绩效管理领域的多年实践,谈谈对保险公司财务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绩效管理;思考

1保险公司财务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现有保险公司中,以国企为主,它们规模庞大、业务覆盖面广,但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在国企工作的员工多年以来形成了诸如官僚主义、人浮于事、不思进取等不良作风,不利于我国保险公司竞争能力的提升。随着我国保险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要求保险公司不能够仅仅满足产品和客户数量上的扩增,还应当注重朝着经营业务集约化、高绩效的方向发展。因此,国内保险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对于保险公司自身经营和财务绩效的管理越来越迫切。近年来,保险公司已经开始重视对自身经营绩效的管理,以此作为分析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的重要依据。因此,财务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有必要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绩效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财务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据此构建出合适的、科学的、有效的保险公司财务绩效管理体系,为保险公司发展提供依据。

2保险公司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财务绩效管理方面,保险公司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采用传统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关键业绩指标(KPI)为主要财务绩效管理体系,与先进的绩效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财务绩效管理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和弊端,而保险公司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性财务绩效管理体系。2.2评价指标内容选取方面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人员往往会依据领导的意愿,过于关注于那些领导关心的指标,并以此作为评价和分析公司财务绩效的依据。这些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公司进行比较,只是为了满足公司内部特殊的目的。因此,最终的评价结论不具备较强的可比性,不能很好地帮助公司同其他公司进行竞争力对比,同样不利于监管部门和保险业投资者对公司财务绩效真实现状做出准确的、客观的、公正的分析。2.3财务绩效评价和分析上流于形式。保险公司不能做到持续改进公司的财务绩效手段,只是针对评价而评价,同时,内部对于财务绩效管理的支持和关注程度不够,进而无法将最终的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结果与公司绩效管理和改进工作相结合,最终致使财务绩效评价不具备应有的实用性。

查看全文

财务共享模式的绩效管理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规思路。首先,通过介绍我国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理论,其次深入剖析和探究我国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其指标体系构建、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给出企业在推行财务共享道路中如何加强绩效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绩效管理;财务共享服模式;平衡计分卡

一、研究背景

财务共享模式的理念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还停留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绩效管理思想相对陈旧。中兴通讯于2005年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真正拉开了中国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序幕,在至今的十年当中,已经实施和准备筹建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集团约有八、九十家,企业在集团范围内实现了简化和标准化两个阶段后,共享服务从概念阶段进入实践阶段。

二、我国企业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共享下的绩效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在国外,财务共享模式已经产生了30余年,在很多大型跨国集团中得到普遍应用,拥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同时,国外企业在客观生存环境方面是类似的,这使得它们在采用财务共享模式时,可以通过直接学习这些实践经验,使该模式的效益能够较迅速地得到体现。而迄今为止,我国企业的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试行企业如凤毛麟角,且运营时间尚短,故而能够直接应用的实践经验少之又少。这使得我国企业在本身对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理论匮乏和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绩效管理目标更加不明确。(2)现有绩效管理指标与财务共享模式不匹配。我国部分企业导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仍沿用原有的传统绩效考评方式对企业集团、各业务单元及中心进行考核。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仅仅停留在结果的考核上,单独地进行相关指标的量化,没有综合反映业务单元以及中心在客户满意程度、产品和服务质量、员工发展、财务绩效等方面的真实情况。(3)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绩效管理信息综合度较低。由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处理大量重复的数据业务为主,企业针对这些数据进行的绩效管理尤为重要。成熟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常须具备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通过日报、月报等定期报告以及实时的数据统计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绩效数据支持。

查看全文

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分析

一、当前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等级划分粗放

在多数用人单位中对于考核成绩的划分主要分为如下三种,分别为优秀、合格及不合格。在此种情况下的等级划分相对来说较为粗放,常针对优秀人员给予奖励及不合格人员给予相应惩罚,忽略了合格人员的处理措施,然后在实际情况下合格人数所占比例较多。在等级划分粗放的情况下,合格人员因为等级考核的影响,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忽略,因此对于其积极性有一定的打击,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工作能力。

(二)绩效考核标准不科学

目前在企业中绩效考核相对较为简单,具有较多的经济指标但是在考核质量方面却相对欠缺,尤其是激励政策方面缺乏一定的实际意义,这对于员工的后期成长规划具有一定的影响,人才机制的缺乏容易导致人才流失。绩效工作和奖金不是一个概念,然后企业中还是存在一些人将二者混淆,这主要是因为不了解绩效工作的原因,目前企业中按照成本效益进行工资分配的仍占少数。作为企业的重要部门人员,月收入只是多出奖金而已,这便导致很多人才难以接受次机制,不够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还会造成不公平的工资分配现象,使企业内部环境不和谐。

(三)绩效考核无明确反馈,结果应用单一

查看全文

谈论高校财务绩效剖析

【摘要】文章在界定高校财务绩效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G大学为例,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该校的财务绩效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高校财务;AHP;模糊数学;绩效评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质量总体不断向前发展,高等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与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而保持良好的高校财务状况是高校保持平稳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对高校的财务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促进高校保持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以G大学为例,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高校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希望对高校财务绩效的科学判断与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与实践意义。

一、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界定

财务绩效评价,主要是在对组织的财务报表数据等有关情况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财务状况、盈利水平、经营状况的一种分析评价方法。而高校财务绩效则是指投入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资金而产生的能用数量表示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效果,可以用高校的最终科技与教学等各个方面的数量与质量来衡量;第二,效率,可以用取得的成果与投入资源的比例,反映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效益,可以用预期目的的实现程序与经济利益的实现情况来衡量。

下面从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等确定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以G大学为例,运用模糊数学对该校的财务绩效进行相关评价。

查看全文

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探讨

摘要:笔者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研究绩效与财务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我国各大高校如何以绩效为导向,加强财务管理。

关键词:高校;绩效;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有三类:效益指标、效率指标以及经济指标。其中经济指标指的是我国各大高校在规定时期内的所有支出,以及是否依法使用资金。效率指标指的是高校在规定时期内,预算投入所产生的结果,一般包括了所提供的服务、所执行的活动、服务以及产品的具体数量以及每项服务或活动所产生的单位成本等。而效益指标则指的是服务是否和政策目标相符。通常将产出结果和政策目标相比较,以此判断高校所提供的办学服务和国家政策目标的符合程度。而我国各大高校的办学绩效指的是学校在制定并实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获得办学收入,并对办学资源进行科学地配置,在降低本校办学成本的前提下,加强人才培养,树立本校办学特色品牌,以此获得良好社会声誉。因此,提高办学绩效与强化财务管理之间存在中以下关系:其一,提升高校办学绩效是财务管理的一个主要目标。其二,财务指标能够全方位体现出我国各大高校的办学绩效实际情况。其三,财务预算能够实现办学绩效。其四,高校财务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是提升学校办学绩效的核心手段。

二、高校以绩效为导向,加强财务管理

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推行,我国各大高校为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改进。然而我国各大高校的财务管理重心由微观技术层面逐渐朝着宏观调控层面发生转移,加大了财务管理难度。这就要求我国各大高校应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融入全新的理念。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

查看全文

论财务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摘要:财务战略是企业整体战略中最为重要一部分,它是筹资、投资以及分配等基础性活动,以资本长期均衡顺利流转为其标准,是公司能够长期增长价值的一种有效策略。本文以设备销售公司为例,通过分析财务战略部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提出完善企业战略管理机制、增强企业战略实施整合性、细化财务管理以及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等策略进行探究,以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促使公司在市场经济中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财务战略;企业绩效;设备销售公司

企业在制定整体战略目标时,借助价值管理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战略思维、决策、管理等一系列体系为财务战略。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中的一个分支系统,是整体战略的基础目标,也是所有项目战略在安排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根基。因为财务战略不但影响企业绩效,还对企业整体战略持有决定性作用。为此,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确保公司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稳定良好的发展,继而提高公司自身财务绩效水平。

一、财务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在当今企业管理中,财务战略的选择和业绩评价都属于极为重要的内容,选择适合企业长久发展的财务战略,同时制定有利于企业良好发展的业绩评价,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曾经有学者提出,企业财务战略中的资本经营运行战略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并为企业获取利益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研究表明,获利能力是一种拥有最强扩张能力的财务战略,而稳健型财务战略只能属于较为中等水平,保守型战略则是紧缩型财务战略,且是企业获利能力最差的战略。为此,针对每家企业财务公司现状以及企业经营环境,全面分析每一种财务战略的好与坏。综合各种数据研究分析,企业经济战略的转变往往对企业绩效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为此,企业要定期对自身经营状况予以分析研究,并根据企业经营数据以及市场发展行情对其财务做出风险评估,继而对财务进行战略调整。与此同时,企业选择财务战略不同,且对应业绩指标也会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市场竞争机制越发完善,致使企业结构与战略优化结合之后对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有一些学者明确指出,财务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有许多影响因素,其中财务战略定位与人力资源水平是所有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为此,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要在今后制定财务战略时,应注重以上两种因素,确保企业经营情况保持良好水平。

二、设备销售公司财务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查看全文

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研究

[提要]本文主要对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文献与实证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理论观点展开述评,以期能够为该领域广泛深入地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财务绩效;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20世纪初,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案例屡屡出现,各种媒体频繁报道,社会各界也逐渐意识到企业在保障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节能减排,创造就业机会,严把产品质量关,扎紧安全关。尤其是在肺炎疫情期间广大企业家们积极捐献物资,提供防疫物品,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研究在综述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基础上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较早的概念是由OliverSheldon在1924年提出,其在《管理的哲学中》写道,企业不应该只关注经济利益,也应该满足公司外各类人群的需要,企业的经营也应该对其他的个体、环境和造成的社会影响负责,但是并没有受到当时人们的重视。而Bowen(1953)出版的《商人的社会责任》中首次对社会责任做出了学术定义、他认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该将社会责任纳入到考虑范畴之中,在做出决策的同时也有相应的义务产生。1979年,Carroll在《公司绩效的三维概念模型》中对社会责任进行了四维度的区分,分别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资源责任。将这四个责任做成金字塔模型,一步一步解析了企业需到承担的责任。Friedam在1962年只把经济责任当作社会责任,Carroll拓宽了社会责任研究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责任逐渐和利益相关者结合,学者们开始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定义社会责任,认为企业不仅仅要考虑股东,还要考虑内外部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是社会责任的研究者开始着眼于研究具体的对象,包括消费者、大众、债权人债务人、政府以及对环境的责任,社会责任的研究也逐渐走向微观层面。1991年,Carroll在提出社会责任四维度区分后,又提出了综合性的社会责任,他认为社会责任是社会对企业寄托的期望,包括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Turker(2009)认为社会责任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超过了其经济利益。Aguinis和Glavas(2013)认为社会责任应该将考虑三重底线,分别为经济绩效、环境绩效以及社会绩效。而在中国,学者们也开始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社会责任。贾生华、郑海东(2007)从协同视角看待社会责任问题,认为企业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互动,缺一不可。杨汉明等(2011)基于可持续增长视角,认为只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关注社会利益的企业是不能够长期存在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业绩可持续增长的基础。郝云宏(2012)从合法性视角突出制度理性,认为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逻辑起点。

二、社会责任的维度

查看全文

财务人员绩效管理探析

摘要:高效的财务系统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保证。因此,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绩效管理,保证财务人员在企业价值增值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必要而且紧迫的。

关键词:财会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人才培养

财务部门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职能部门。财务部门的活动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关键环节起非常重要作用。财务信息和财务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管理的水平。

1财务人员绩效考核的意义

财务部门是企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部门。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联系企业管理活动的纽带。从一定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有效的财务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能确保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保证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使财务工作取得更高的业绩,从而更加有效的发挥企业其他资源的作用,帮助企业尽可能地形成决策最优化,进而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完成企业战略目标,最终实现企业自身价值和利润最大化,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和财富。

2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探索

摘要: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教育行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是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大部分的高校面临着资金短缺、财力、物力不足的状况。本文针对当前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展开论述,希望能给高校的财务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1]。

关键词:绩效;导向;高校财务管理;探思

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高校的发展,让高校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绩效是指在个人或者单位在工作的过程之中产生的劳动成果,衡量工作完成的情况,并根据劳动成果进行激励,促进了个人和单位的发展。因此,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同样适用于高校的财务管理。高校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应用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方式,避免在管理的过程之中出现资金短缺、财力物力匮乏的情况,影响学校的声誉,不断促进和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的质量。

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的内部预算不合理。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内部预算管理,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之中,并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对于整个财务管理的影响,因此,大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引入预算管理工作机制,忽视了预算管理对于学校未来的规划布局的重要作用。有一些高校虽然引入了预算管理,但是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预算管理的作用,预算管理趋于表面化和流程化,并没有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并且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之中忽视了整体的预算管理,因此导致预算管理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还有一部分高校对待预算管理没有给予重视,仅仅把预算管理当作财务管理之中的一个环节,缺乏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并未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导致了预算管理的作用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严重影响了高校的财务管理[2]。(二)绩效管理缺乏监督机制。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都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这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高校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因此高校的各个部门在申请经费的预算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费,虚报经费预算、增加学校的财务支出,高校又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很难发现各部门虚报经费的问题,加大了高校的财务支出。高校的部门众多,很多部门发现这个漏洞后,还会增设一些项目,申请更多的经费,很多高校本就经费紧张,加上缺乏监督机制造成资金被过度消耗,很可能导致高校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其它的项目上缺乏资金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三)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高校想要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是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提高财务管管理者的综合化素质,从全局出发进行财务管理。但是目前高校的大部分财务管理者,对高校的财务管理还停留在经费收取和收支核算方面,主要的工作重点还局限在高校日常的经费支出的核算上。财务管理者目标的单一化、进而忽视了对高校的财务风险预测、忽视了对高校的办学成本控制、忽视了对高校经济效益的分析、很容易引起高校的财务危机,影响高校的发展[3]。(四)高校的财务信息化不足。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会计模式,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投入的管理成本不足。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不能与现代的管理系统相匹配,因此很容易出现高校的财务管理与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处于分割的状态,彼此之间不能够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和传递,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财务管理,也阻碍了高校的进步和发展。

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