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监督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07:49: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务监督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务监督

国企财务监督缺陷思索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企业财务监督的意义,分析了国有企业现行财务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监督;问题;完善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而展开的由各项制度所组成的,用于规范企业基本经济关系的制度体系。依靠产权制度自身运转的内在机制,构建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和约束职能相统一的有机体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特别是在财务监管方面自动地防范和避免背离所有者利益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1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形成明确而有力的,出资者财务监督主体

由于国有资本出资人大多数是由政府部门或上级单位委派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从而造成了“所有者缺位”现象,导致没有人真正担负起对经营管理者实施产权监督的职责。另外,作为国有资产产权代表被派到企业的董事长和董事由于自己并不是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实施监督的内在动力不是来自于作为所有者的产权激励,而只是作为干部履行干部责任而已,对经营管理者没有严格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从而形成了所有者权力的缺失和经营管理者权力的越位。

查看全文

村级财务监督意见

近年来,**镇将强化村级财务监督作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建好监督工作队伍,健全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是加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队伍建设。在去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时,全镇36个村分别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推选出178名具有一定威信、能力强、懂业务的村民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在此基础上,每年举办培训班,对监督小组成员开展村务公开监督内容、方法以及财务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监督的能力。最近,该镇又邀请县农经局有关人员对全镇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及各村出纳进行了专题培训。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监督机制。近两年中,该镇从两个层面上不断完善村务公开监督制度,在镇对村的层面上,制定出台了村干部考核办法、严格控制村干部业务费用的规定以及村干部离任审计、村级财务委托等制度;在村内部层面上,制定了村财务主管工作职责、村出纳工作职责、村级民主听证会、村财务预决算等制度。通过制度的不断建立完善,使全体监督小组成员能根据各项制度,对村级财务进行有效监督。

三是明确财务监督程序与内容。全镇36个村统一制作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专用章,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在每月村出纳结帐前进行凭证审核,主要审核凭证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即支出凭证是否为正规收据、是否按照规定签署了审批意见、转帐凭证是否有详细说明、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相符、办公经费是否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等等。对经审核、符合规定的凭证,由监督小组加盖审核专用章后方可入帐。每季第一个月的15日前,各村填写好财务公开表,通过村务公开栏,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大会,村简报、广播等途径进行向全体村民公开。

查看全文

公司财务监督思考论文

为了保证公司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合法、公正,各国公司立法日益加强对公司的财务监督,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监督模式。在我国,公司设监事会,监事会有权检查公司财务(《公司法》第54条、策126条);公司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的年度财务报告,应依法经审查验证(第175条第1款);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负监管责任等等。

从形式上看,我国已建立起了较完整的财务监督机制。但事实上,一直以来我国存在会计造假以及由此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而且其严重程度已为政府、社会公众及会计界所公认。尤其是虚假报表事件在股市频频出现,己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该建的账不建,或者账外有账,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和账簿的使用、会计报表的编制随心所欲,种种不规范的会计操作在我国十分普遍。造成如此混乱的会计秩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财务监督不力。“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会计行为因缺少必要的外部监督而偏离了公允记录和反映公司财务活动的初衷,成为经理阶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具”。[1]我国政府已意识到了这点,并着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实行会计委认制、政府派驻监察员或财务总监,修改会计法并实施关于惩治违反会计法犯罪的决定。

经修改后《会计法》专辟会计监督一章赋予会计人员重要监督职权,即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等“四个有权”.《会计法》强令会计人员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章中规定,只要涉及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隐匿和销毁会计资料、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违法行为,都属于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凡是利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违法的,不问具体行为人是谁,会计人员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上述规定对于会计人员依法行使会计职责有一定的约束力。现在,我国正在修改《公司法》,因此应该借此机会强化《公司法》对公司财务监督。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督:

(1)从外部,公司法应完善审计员对公司财务监督的职能,在这一点上应借鉴英国公司法上的审计员制度。这一制度已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司法所采。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与英国公司法上的独立审计员制度存在以下区别:首先,英国公司法上的审计员是每家公司必须任命的常任审计员,他随时有权检查公司财务,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是公司按照有关法律的要求临时聘请的审计员,目的是审计公司年度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而且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详细审计,只能采用抽样审计方法,因此,不太可能充分揭示公司的错误及舞弊行为。其次,英国公司法上的审计员具有独立的身份,并且规定了审计员的身份保障制度,审计员由股东大会任命或解任,报酬也由股东大会决定,这就保证了审计员相对于董事的独立身份;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是由董事会聘请,报酬由董事会决定,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按公司意图出具审计报告,董事会就变更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这就导致了一些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考虑经济利益而屈从于公司的可能性。再次,英国公司法赋予审计员执行职务的所需的权力,如有权得到公司有关资料,有权参加公司会议,即便是已被免职的审计员仍有权参加股东大会,发表意见,同时加强了审计员的义务和责任。我国要发挥审计员对公司财务的监督作用,就必须填补《公司法》关于审计员规定的空白,借鉴英、法等国的独立审计员制度的规定,对审计员的任职资格、任命、职权与义务、解任与辞职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2)从内部,健全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在我国,虽然公司有监事会专门负责检查公司财务,但《公司法》缺乏关于监事的任职资格,任命、职权、义务与责任的规定或规定不完善,致使监事会在实践中形同虚设,没能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公司法》等法规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以股东价值为导向,相对重视董事会的作用而忽视监事会的地位,对监事会的运作规定得相当简单,使之在开展监督活动时往往难以在法律上找到可操作的依据。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监事会由于监督体制的健全,监事会确实在财务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股票的分布越来越分散,交易越来越频繁,股东会对董事会的监督越来越少,加强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健全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能:一、赋予监事会独立的法律地位。“法律赋予监事会监督职权,而监事会能否有效行使监督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也就是说,独立性是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灵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是监事会有效履行监督权的根本前提”[2]。二,“强化监事会的权力,在突出监事会享有业务执行监督权和财务检查权的同时,赋予监事代表公司起诉董事和经理的权力”[3]三,为了加强对大型股份公司的财务监督,在监事会之外可以设置会计监事。四、扩大及加强监事的职权,规定监事有权查阅公司账簿和其他财务资料;有权要求执行公司业务的董事和经理报告公司业务情况;有权核对董事会拟提交股东会的会计报告、营业报告和利润分配方案等财务资料,发现疑问可以以公司名义委托注册会计师(或审计员)帮助审查,并向股东大会报告情况等。

(3)在上市公司中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所谓独立董事制度,就是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的非执行董事(亦称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度在约束经理人,减少财务虚假和提高信息披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5],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刚刚登陆中国不久,独立董事一要“独立”,二要“董事”,可是面对我国目前独立董事“独立”不易,“董事”更难的现实状况,应当首先从立法的层面上为独立董事的“独立”和“董事”保驾护航,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司法》修改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确立健全这个重要的制度。“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监控功能上恰好有着互补性。独立董事制度之所以有效,除了因其产生的方式所特有的独立性外,还由于其监督功能的发挥具有天然的事前监督、内部监督以及决策过程监督紧密结合的三大特点”[6]。立法时应当注意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监控功能协调,避免出现矛盾的规定。

查看全文

电力营销财务监督论文

【摘要】电力营销工作是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重点,为供电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监督和评价活动。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供电企业竞争激烈,为此,需要加强电力营销管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电力营销工作的财务监督工作要点进行阐述,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电力;营销;财务监督

1引言

电力营销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是电力企业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且客观的监督、评价工作,通过开展审查以及评价电力营销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营销目标的实现。简言之,电力营销项目财务审计是对电力营销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审查以及客观评价。电力营销项目财务审计也是供电企业新设立的审计项目,因为多年来电力营销工作通常都是用电内部管理部门进行管控的,其审计深度不深,相关工作经验不足,当前电力企业对电力营销审计工作的重视度需提高,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在开展绩效审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出监督和服务职能作用,是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重点。

2电力营销现状

电力市场营销是指在市场环境中,电力企业提供电源产品及相应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相关的市场活动,满足安全供电的前提下的电力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目标。电力营销的主要工作是实现能源的安全输送,完成能源的使用,并获得经济效益。能否实现电力营销的目标,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消费者是否使用电力和增加电力的使用。因此,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是以扩大供求为中心开始的,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及时调整积极的、正确的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合格的电能和相关服务,才能将安全、环保、快速、便捷的电力及服务送达消费者手中,通过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电力市场的销售应包括电力公司的所有业务活动,即电力产品开发、电力传输、电力市场分析、客户市场选择、客户业务验收、电力定价、电力供应和销售和客户服务。

查看全文

财政财务监督管理研究

【摘要】财政财务监督是社会经济监督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对江西省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财政财务监督为核心,建立多层次监督管理体系,开发监督管理系统,解决江西省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江西省;财政财务;监督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如何使财政财务监督走上法制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是当前财政财务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立足江西财政财务监督现状,借鉴发达省份先进经验,提出解决办法,以期指导我省财政财务监督实践。

1江西省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财政财务监督意识淡薄。单位领导对财政纪律认识不到位,对财经工作重视不足。现在有不少单位领导只重视单位的业务发展,而不关注单位的财务管理。比如某高校校长只把注意力放到抓教学上,而不注意抓财经纪律,单位多年存在“小金库”却不知道是违规行为,以为只要把教学抓上去了,其他都不是问题[1]。1.2事权与财权不匹配,预算约束力软化,变通事项多。主要表现在:1)确定了的事项财力跟不上。有些事项财政批准了可以做,但财政拨不出款来,最终导致该办的事没有办,这种情况在财力不足地区表现尤其突出。2)做了没有同意做的事,没有财力支持。有些单位在财政还没有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变通行事,结果没有财政支持。3)财政供应了资金,但单位未完成工作。有些项目财政已经拨款,但单位却没有完成计划的工作,导致预算约束力软化[2]。1.3财政财务管理制度脱离客观实际。目前财政管理制度很多,但针对性强,有些脱离实际,导致制度执行不到位。制度制定后,执行跟踪不够,制度管理不到位。1.4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差,水平低。目前很多单位的财务人员没有后续充电,没有及时学习新会计准则,有的不能按准则进行账务处理,有的还在用老会计科目。1.5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财务管理水平低。目前很多单位基本没有风险控制机制,比如单位私设“小金库”,说明该单位没有进行财务风险控制,没有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1.6屡查屡犯现象普遍,监督效果不佳。不少单位对在财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是及时改正,而是继续违规,屡查屡犯。比如单位在发放津补贴时,自行设立标准,扩大对象、范围;应公开招投标的,采取邀标方式,违反规定操作。

2江西省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实现财务监督更好更快发展

随着全国血站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随着血站两个规范的全面深入实施,各血站工作快速发展,管理不断完善推陈出新。面对一个个新的成绩,一次次新的飞跃,一目目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培感欣喜,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共同付出没有白费,全社会人的大力支持没有白费。而今我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遥望新的发展蓝图。但是,成功的背后是一次次卫生部“两个规范”督导检查不足的改进,是一次次专项检查,财务督查的调整完善。一次次检查都给了我们完善自我,完善管理的机会,同时我们也都把握住了,勇于改进,勇于完善,在自我调整中不断积累,以负责创新的态度使工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上至领导,下至全体职工,我们对问题高度重视,处理问题体现出全面性、果断性。我们清晰的看到:成绩背后是不足。我们正以积极的姿态加以完善,使工作效率更高,管理水平更高,更体现出人之和谐,集体和谐之音。正如一次固定资产清查一样,立足此项工作,即可辐射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辐射财务监督的种种。有利于从中把握上级文件精神,细化工作,完善工作,科学工作。真正做到使财务工作促进血站事业的发展,保障血站事业稳步前行。

一、固定资产清查的定义、形式、目的和意义

固定资产清查是指:上级主管相关部门对单位(企业)固定资产数额、种类等情况,做全面的清理检查。由资质评审单位(公司)通过财务盘点,账目核算,做价评估等手段进行评估,提出完善意见,出具审计清查报告。目的在于了解各单位(企业)的资产情况,加强管理和完善。这有利于认清自身不足之处,完善本单位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运作效率;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国有资产情况,重新认识国有资产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分配情况,完善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二、固定资产清查与资产管理

(一)现金管理现金管理常见的问题在于:收入是否合理,支出审核是否完整无误,盘点记录予否等。由于现金的收入是比较零星,零散的,因此面对各种各样的资金,收入记录会有不尽全面的情况,会有模糊不清之处,莫凌两可的情况出现。因此,收入是否按规定进行,是否按会计要求和法律要求成为审核的一项关键。对于每一笔收入,出纳人员都应该做到分析把握现金来源,从凭证中把握其用途和作用,结合自身收入情况及范围,认真查看,切实以规定要求为根本,做到行为有所依,确实合乎规定,合乎法规。作为财务人员,更应严把质量关,不合规定的收入,违反财务制度的收入等都坚决不应做为收入所得,必须给予退回或退还。对凭证的细致审核要注意很多细节,要注意把握很多规定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仅是一笔小数额的收支工作项目,都要同时经过好几位财务人员的经手,这就是财务收支的过程,这就是财务工作。因此,财务人员对凭证的审核应做为一项重要工作,这也是财务人员工作的起码要求和工作原则。对于细致财务工作而言,工作者始终应有尽力尽心尽责的态度和精神去对待工作,去完成工作,必须努力确保凭证的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同样,就上级领导对出纳人员定时或不定时的现金盘点情况而言,财务人员及时准确记录也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出纳人员一天工作下来,都要求清点现金,确保现金账实相符。有时,上级领导,主管也会对出纳现金进行盘点,同样要求确保现金账实相符。日日清点现金,常规中的现金账实相符似乎成为一种常态和必需,而往往使定期或不定期现金盘点记录成为易乎略之处。因此,从规范的角度,完善现金清点盘点来讲,这就要求出纳人员在定期或不定期现金盘点中形成完整记录,以保证科学工作的记录性,可查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根本上解决清点数不记录的问题,真正做到对这一不足之处的补充和完整。

(二)应收账款管理对于应收账款的存在,它应收而未收的特殊性值得探究。由于历史原因,坏账原因,遗留问题等,使得应收账款的情况始终得不到很好解决或全面解决。在审计审查过程中,审核人员都会确切地了解历史情况,是什么导致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于计提的坏账,在计提时是否合理合法。对于遗留的问题,要把握它现有的原始依据,根据其全面性,完整性做出合理判断。就解决问题而言,历史原因的形成的应收账款,需要立即对其进行追收,可以以发函的形式电话联系进行处理。同时还需更多了解和把握对方情况。做到可以收回的尽量收回,最大限度的追回国有资产。对于坏账情况的,可以向上级反映情况,若得到批准后,也可以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以免长期挂账,使得账户不能足够清晰明了。对于遗留的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以解决,合理解决。例如:我中心应收柳州市百货批发站献血用品少量余款,就是属于历史问题。形成时间为1997年以前,主要为原隶属区血液中心的柳州市血液制品所经营时预付货款,未及时索取发票冲账等原因所致。审计时,也细查单据凭证,由于时间久远,数据不全,现仍是挂账。具体情况已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望予妥善处理。总之,各部门都得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的态度处理,最大限度的保存国有资产,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完善财务工作管理。

查看全文

高校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可利用、可支配的办学资源越来越多,经济业务范围扩大使经济工作越来越复杂,难度增加。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打好经济监督组合拳,是保护高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系统分析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现状、关系,寻找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缺乏合力的原因,探索及实践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联动发展新思路,有效推进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协调机制、各行其职、相互协作,构建更为完善的内控监管体系。

关键词:财务;审计;监督;协作

一、高校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现状

审计监督无疑是一把利刃,近年来,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的开展使得审计触角更深更广,极大程度上起到了风险防范作用,有效推动了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审计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及政策,通过遵循行业规则,利用专业标准及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会计核算等资料的真实、有效、合理性进行检查及评价,出具独立的审计报告,促进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合规、有效运行,给予单位管理层有效的审计信息以供决策。当然,高校审计监督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内审力量不足,知识结构难以满足审计需求。内部审计需要丰富的财务知识、内部管理经验和全面的知识结构,事实上,审计人员虽大多拥有财务知识背景,但难以满足复杂的经济业务判断需求,另外,信息化的要求对很多老审计而言是不小的挑战,仅凭经验和传统审计手段难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第二,审计结果没有被充分利用。多数被审部门对审计结果或意见不太重视,后期没有主动积极整改,加之审计部门任务较多、工作忙,缺少对审计结果的督促和落实,容易存在少得罪人的想法,只要领导不追问,对审计处理或意见的落实就搁置了,没有进行后续结果的跟踪监督。第三,常规审计的事后监督特性导致既成事实的违纪行为难纠正。虽然近年来呼吁“事后监督”变“关口前移”,但除了工程项目审计领域实现了全过程审计,大多数审计事项依旧是老方一贴,“免疫功能”大打折扣。财务监督是会计的功能之一,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职权,将《会计法》规定的各项内容适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察、督促,落实法律规定应依法办理的业务内容。从监督时效性来看,财务监督是及时监督、有效反馈的,但会计同时兼具的服务功能,使得财务监督不具有审计监督的独立性,监督效果打了折扣,主要表现在:第一,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随着高校不断发展,新的经济现象越来越多,加之上级主管部门各种财经政策层出不穷,对财务人员技术含金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财务人员日常工作繁杂,综合知识和业务学习的内生动力不强,导致整体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第二,作为单位内设部门,职责易被职权干扰。虽然财务监督有依据、有规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被理解,尤其是在科研经费监督以及新的财经政策执行过程中,领导的行政干预往往削弱了财务监督职能。第三,内控的不完善导致监督不严。财务监督的基础保障依赖于健全的内控制度。但据调查,大部分高校的内控制度还不健全,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管存在漏洞,有的高校虽有内控制度但不执行或落实,致使监督形同虚设。

二、高校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通过分析高校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作为高校内部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正确、合理、节约、有效地运用公共资金,为学校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决策需要提供监督依据。它们的监督对象都是高校的经济活动,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它们却因为各自职能属性不同和服务对象需求差异,存在以下关系:第一,财务属于审计监督的对象,而审计部门经济业务接受财务监督。审计部门依据审计法规和财务审计准则,对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单位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依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而审计部门开展业务发生的经济活动则由财务部门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判断。第二,两者监督手段及重点各有所长。财务监督较审计监督关口靠前,对经济业务审核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不合规、不真实、不合理的经济行为,从而及时扼制违纪行为的产生,起到防错纠弊的作用,而审计监督往往在事后发现违纪行为,只能盖棺定论、查处落实、造成损失。另外,财务监督偏重于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程序是否完备等方面,而审计监督的手段与方法则更为全面,比如对审计事项进行函证、询问、监盘、检查方法、观察方法、分析性复核等。第三,从监督层次来看,审计监督是较高层次的监督。虽然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同属经济监督,但财务监督只是基础监督,而审计监督内容多、范围广、地位超脱,比起财务监督,是监督与再监督的关系,属于较高层次的监督。

查看全文

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管理论文

一、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基本现状分析

(一)高校内部财务监督缺乏重视力度《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各单位领导及会计人员都具备财务监督之职责,高校内部同样不例外。但是,就目前实践情况来说,高校内部财务监督整体缺乏重视力度,甚至忽视了财务监督所体现出的重要性,导致该工作项目无法得以有效实践。部分高校领导过于追求财务在服务方面的功能,对于其监督职能却采取忽视态度,认为财务管理机制能够直接取缔财务监督机制,这无疑会使财务风险增大。

(二)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在控制制度方面缺乏健全性健全的内控体系制度是高校开展内部财务监督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与保证,但从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实际情况来看,部门高校还未建立起健全的内控体系制度,生搬硬套、不合实际等情况的存在导致高校内部财务监督难以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极大地制约了财务监督作用的发挥。

(三)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基本形式趋于落后通常情况之下,财务监督以三种形式呈现出来,分别是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等,每一种监督模式又代表着财务监督实践工作的三个不同阶段。鉴于此,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实践过程当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深入研究高校运行实际情况,再结合监督内容,有机结合各种监督模式,从而提升监督工作的实践性与有效性。然而,就目前而言,部分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始终强调事后监督,将会计凭证以及会计报表等资料视作其财务工作实践成效的评价指标,将工作重点放在检查会计结果、处理违纪行为等方面,对于经济活动整个程序采取放任的态度,以至于财务监督缺乏其应有的实效性,监督成果也无法达到预定效果。

(四)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高校的基本职能为教学以及科研,因此其内部以专业教师为主,因此普遍存在着缺乏专业财会人员等情况。而为了达到财务管理基本要求,需要教师兼任财务工作。受专业条件限制,大多教师并不具备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及技能,以至于财务管理实践活动中出现较多漏洞,这并不利于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加之部分财会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财务审查、财务监督环节,为了顾及各种人情世故而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凭借自身职务之便,私自挪用学校公款或是制作假账,给学校带来较大损失。

二、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实践策略

查看全文

医疗保障财务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也日益完善了起来。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医保体系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医疗保障基金作为医保体系的专项基金,其在保障人民就医、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医疗保障基金的监管难度逐步加大。尤其是在医疗保障基金的财务监督方面,其存在的问题日益凸出。对此,本文从我国医疗保障基金的财务监督角度出发,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建议性的措施,以期提升我国医疗保障基金的财务监督水平。

关键词:医疗保障基金;财务监督;问题;对策

一、医疗保障基金财务监督概述

医疗保障基金,是由我国医疗保障机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向单位以及个人按照一定比例来筹集的医保专项基金。由于医疗保障基金是向单位以及个人筹集的,因此该基金相应地分为两个部分,即统筹基金账户与个人基金账户。对医疗保障基金进行财务监督,即对医疗保障基金运行过程中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监督。另外,对于医疗保障基金财务监督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监督部门也有权进行查处。因此,对医疗保障基金进行财务监督,不单单是对专项基金或者说对钱进行监督,而且还要对与医保基金有关机构的基金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所以说,医疗保障基金的财务监督过程是涉及全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在对医疗保障基金进行财务监督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医疗保障基金应保证收支平衡。医疗保障基金也是基金的一种,与其他基金一样,应尽量满足收支平衡,避免由基金赤字或是基金盈余而带来利益矛盾或是影响管理效率;第二,统筹基金账户与个人基金账户分开管理。由于我国的医疗保障基金是向用人单位、员工自身依据一定的缴纳基数与比例筹集的,因此对筹集来的医保专项基金也应分别进行管理,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各自的侧重方面,而不是相互挤占;第三,在对医保专项基金进行监督时,应适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提升相关人员对医保专项基金监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监管效率。

二、医疗保障基金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医保基金财务监督主体方面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财务监督问题及原因

摘要:财务监督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监督中最直接、可测量的一种监督形式,是财务治理体系内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公司治理关系的日益复杂,财务监督的重点体现为出资者为保护股东权益通过一定方式对经营者的监察活动。本文梳理了上市公司财务监督的有关问题,分析了其主要原因,为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监督和有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监督;问题;原因

近年来,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然而,上市公司财务监督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了现有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所有者财务监督和经营者财务监督的主体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

一、中小股东财务监督主体作用有待完善

从出资者财务监督看,中小股东对监督内容的获取主要依赖上市公司披露的有关财务信息,相关内容的及时性和全面性还不能对其实施有效财务监督提供足够的保障,加上小股东自身业务知识和监督能力的不足,需要更多地依靠控股单位和投资机构等财务监督活动的开展。中小股东财务监督效力较弱,造成了出资者财务监督主体的部分缺位。因此,中小股东的监督能力和渠道受限,是造成财务监督主体部分缺位的重要原因,其监督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财务监督职权需要进一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