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权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03:07: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投资与财权的划分

摘要:政府在公共投资中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的事权和财权。现阶段,我国公共投资在中央与地方间事权划分上存在模糊,错位等现象,而财权的划分又与相应事权不相匹配,严重地影响公共投资的有效实施。因此,需要对中央与地方间的事权与财权重新划分,完善政府公共投资职能。

关键词:公共投资;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

一、引言

公共投资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现其职能的一项重要手段。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联邦制和单一制)都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对投资领域进行明确的划分,以确保其实施的高效性。但当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投资责权不明,财政分配与投资事权划分不谐调,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政府投资格局的“错位”,相互扯皮、推诿、管理混乱的现象接连出现,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公共投资的有效实施。因此,公共投资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合理划分的要求迫在眉睫。原因在于,事权和财权的合理划分是公共投资在政府间分工的关键,同时政府投资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又是合理地划分政府投资职责的标准。因此,需要合理地界定公共投资中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

二、我国公共投资在中央与地方间事权与财权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公共投资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划分模糊不清,造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投资错位,随意性大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共投资在社会建设中的有效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投资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决策权划分问题。公共投资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尽管在政府间已经采取了分工,各级政府具有相当的自主权,但也遵循着中央主导的地位,在公共投资项目的决策上仍需接受中央和上级政府一定程度的管理。而中央政府利用自身的地位优势,在公共投资决策中过于强调其主导地位,以致各级政府缺乏投资自主权,形成上下级之间投资自主权和职责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开展地方公共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公共投资实施的效率。2.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投资结构的不合理问题。这突出表现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公共投资分工方面还存在“越位”、“缺位”乃至“错位”的投资格局。一方面,中央和省级政府投资表现为“越位”和“缺位”的现象。中央政府过多地承担了本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支出责任,而且不合理地直接干预微观企业层面的运行,而对于中央和省级政府本身的责任甩给了下级政府,造成下级政府的投资负担。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资则表现为严重的“缺位”。随着公共投资在政府间的分工,中央权利逐渐下放,地方政府成为独立利益主体,这使得地方政府的投资具有较大的地方利益色彩,大都以短期利益为目的,较多地参与竞争性和营利性领域的投资,导致在该领域存在严重地盲目投资和建设,扰乱了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秩序,而本应该由地方政府投资的非营利性的基础领域则长期存在着严重的投资供给不足,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公益性领域。此外,由于政府间投资分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讨价还价的现象时有发生。当投资项目有利于自身利益时,各级政府会尽量将建设权争为己有或挤进投资者的行列;反之,则会尽力将责任推给对方,开脱自身的职责。由此可见,政府间投资结构的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间投资分工的模糊性所致,其严重地影响公共投资的有效实施。3.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投资的财政投入上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公共投资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职能,明确各级政府的投资事权,依靠各级政府相应的财政投入,才能维持公共投资的有效运行和稳定发展。但随着分税制的提出,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上解中央。由于收入层层集中,导致越往基层,可控财力越少,而各级政府投资事权不断下放,这使各级政府投资的财力与事权及支出范围极不相称。当然,由于中央政府担负着宏观调控的作用,须掌握多一块的财力,但是事权和财权的差距不能差距太大,否则会导致政府投资处于“半缺位”或“缺位”的不正常状况。4.地方政府投资过分依赖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一方面,近年来中央政府在大量下放投资事权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地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收入,致使地方政府收支缺口巨大。大量的地方政府在投资中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陷入“无米下锅”的困境,由此导致了很大程度要依靠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来解决问题。中央转移支付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投资的必不可少的财力来源,以至于许多地方缺了这部分财力,政府投资都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尤为明显地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另一方面,我国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完善,对于转移支付资金的审查还不够科学,形成转移支付的随意性很大,也为地方政府投资运用不规范的手段获取转移支付金提供了机会,造成对于转移支付的过分依赖。综上所述,公共投资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十分模糊,缺乏明晰科学的界定,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公共投资有效运行。而事权和财权的合理划分是公共投资在政府间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因此,须在政府间进行合理的划分。

查看全文

财权博弈安排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从博弃论的角度对财权安排进行分析,从博弃基础,主体、动固、过程以及结论等方面着手,对该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这种博弃的制约机制。[关键词]财权;博弈;实现机制财务治理是相关利益主体责、权、利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主要解决财务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合理配置问题。而控制权与索取权恰恰是财权的主要内容,因此财务治理实质是指一种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而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过程便是利益相关者围绕财权进行博弈的过程。一、财权概述在我国的财务理论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收益分配论和本金运动论等几种观点.纵观这些财务理论观点,可以归纳出几种不同的财务核心概念,即货币、资金和本金.这三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物的价值表现”,都从数量方面说明财务本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种反映与现代企业产权思想相适应的财务观念也在日益成熟。“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力’的结合”(伍中信)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资金运动论”还是“本金投入与收益分配”都只是一种价值的运动。如果说,“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中或从“物质流”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的东西的话,那么某种支配这种价值的权利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的更为抽象的本质力量,该“权利价值”构成了现代财务的本质,我们将这种本质定义为“财权”。我国(公司渤将财权概括为投资权、融资权、财务预决算审批权、资产处置权和财务分配权。郭复初将企业财权概括为筹资权、留用资金支配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和分配权.伍中信将企业财权概括为筹资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资金调制权和其他财权。我们根据各项财权之间的内在关系,将企业财权概括为两大类,即“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二、财权博弈(一)理论基础1.产权理论企业财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表现为两权分离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衍生产权,并与企业制度演变一脉相承。财权起源于原始产权主体,与原始产权主体的权能相依附、相伴随。随着产权的分离,财权的部分权能也随着原始产权主体与法人产权主体的分离而让渡和分离,这样原始产权主体在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同时,也拥有收益权这一财权(当然是产权的权能);法人产权主体在拥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产权权能的同时,也拥有了与此相联系的收益权、投资权等财权(当然也是产权权能)。这样对独资企业而言,由于产权没有分离,企业在拥有完整的产权的同时,也拥有全部的财权,不需要财权安排。对于产权分离的现代公司而言,财权随着产权的分解而分解,而分解的过程便是对财权进行划分安排的过程。2.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其目标是为各利益相关者服务,其发展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的机会分享企业的所有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布莱尔在其名著《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中指出;“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这种理论,最优的企业财权安排是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而且对每个利益相关者而言,这两种权力都是对称安排的。(二)财权博弈分析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之间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均衡问题,它的特点在于研究参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而寻求均衡而非最优。笔者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利益相关者围绕财权分配发生的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博弈过程。1.财权博弈动因随着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利益相关者根据付出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要求相应的权力来保证自身的利益。根据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权利的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为了优化财务治理,进行财权的界定是有必要的。由于在财权分配过程中,博弈主体利益不一致,在各自效应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为争取赢得更大的利益空间,相关利益人围绕财权展开博弈。2.财权博弈主体财权博弈主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动态的状态依存性,动态性是因为他依存于特定的历史、经济,政治环境,而状态依存性决定着利益集团的主体,决定着谁可以分享企业的财权。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可称为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大股东、经理层、监事会成员等。而所谓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是只限于公司边界以内的财务治理,是通过公司内部合理安捧财权实现的.第二类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可称为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公司外部财务治理,是指公司组织边界以外的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签署一系列合约的方式实现的。3.博弈结果(1)降低了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一个契约结合体,而在契约的制定及执行过程中必将发生各种交易费用,通过财权博弈,进行财权的契约安捧,能抑制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交易费用。(2)实现了财务收益权与财务控制权的合理配比,维护了各类利益主体的利益。财务收益权是安排财务控制权的主要依据,而财务控制权是实现财务收益权的重要保证,分别围绕这两种权力进行博弈,使二者达到均衡,实现对称分配。(3)实现合作。如果一种制度安排不能满足个人理性的话,就不可能实行下去。所以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张维迎)。通过财权博弈形成一种制度安拌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利益相关者围绕财权进行多次博弈之后达到的帕累托均衡的财权安排,此时,要想增加一个人的财权就意味着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会减少。三、财权博弈的实现机制为了使利益相关者能围绕财权展开有效博弈并最终实现博弈均衡,优化企业财务治理,达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还需设计、形成有效的财务治理机制。(一)共同治理机制共同治理机制是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财权的博弈,即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参与财务收益权的分配来实现其产权收益;通过参与财务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制衡,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免遭他人侵害,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其内容包括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机制、共同的财务决莆机制、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张兆国)。同时,应该激励利益相关者对财权的要求,使利益相关者认识到财权的重要性,增加财权博弈动力,从而使公司的财务治理更有效率和效果。(二)相机治理机制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就是在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捧使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取得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同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财权博弈中的权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从而确保了利益相关者对管理当局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当局的经营行为,抑制管理当局以牺牲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为代价来追逐个人私利的道德风险行为,通过利用相机治理机制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可以确保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配置,发挥衡量监督和激励是否相容、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否匹配的功效,使得利用财权博弈达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主要参考文献[1]张兆国.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泊理效应研究(第一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伍中信.现代财务治理结构论纲[刀.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3]伍中信.财权流:财务本质的恰当描述.[4]张栋.企业控制权演变与财权配置[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4).[5]李维安.公司泊理理论与实务前沿(第一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查看全文

中央与地方财权关联思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国民党统治后期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物价疯长,投机活动猖獗,给战后经济的重建以及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虽然这段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这段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关于中央与地方财政集权与分权的宝贵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有利于更好地完善我们国家的财政体制。

一、建国初期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及其发展

1.1949年-1950年:高度集中,统收统支。建国初期,国家采取了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管理的重大决策,[1]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财政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一切财政收支项目、收支办法、开办标准和人员编制,均由中央统一制定;第二,财力集中在中央,除地方税收和其他零星收入抵充地方财政支出外,其他各项收入一律解交中央金库;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由中央统一审核,按级拨付。地方组织的财政收入同地方的财政支出不发生直接联系;第三,各项财政收支全部纳入统一的国家预算(地方附加除外)。

2.1951年-1957年: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财政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每年情况又有所变化。1951年,国家财政分为中央、大行政区和省三级体制。1953年,国家财政支出,按照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隶属关系和业务范围,划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1954年实行收入分类分成办法,即将国家财政收入划分为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调剂收入三类。地方预算每年由中央核定,分成比例,一年一定。地方财政的年终结余,由各地在下年度安排使用,不再上缴。

3.1958年:以收定支,五年不变。1958年,中央决定把一大批中央企业下放给地方政府管制。从1958年开始,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财政管理体制。但出现财政收支不实、地方财权过大和激动财力过大等问题,因此,只实行了一年就停止了。

4.1959年-1970年:总额分成,一年一变。针对1958年财政管理体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规定从1959年起,实行“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一年一变”的财政管理体制。5.1971-1973年:下放财权,财政收支包干。1970年,为了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决定把大部分企业、事业单位下放到地方管理,这次下放的企业比1958年还要多。与此相适应,财政管理体制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从1971年实行“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或差额补贴),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体制,简称财政收支大包干。即每年由中央核定省、市、自治区的预算收支指标,收入大于支出的,包干上缴中央财政(按绝对数包干上缴),支出大于收入的,由中央财政按照差额包干给予补助。上缴(或补助)数额确定以后,一般不作调整。6.1974-1975年: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建国30多年来,为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财政体制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也实行过多种办法,总的来讲是围绕集权和分权这个问题变化的,发展趋势是逐渐扩大地方财力和权限。总之,我国财权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是根据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情况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财权体制对于保证各个时期政治、经济任务的完成,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起了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文

企业财权分配治理探讨

摘要:随着公司形式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应运而生,对公司的财权进行分配和规范。财务治理权的分配不均和缺少监督,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出现种种问题。我们分析了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从财务治理权的分配角度探索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财务治理;财权分配;股权分置

在公司制以前的企业形式中,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基本上是统一的,出资人承担无限责任。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原有的经营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企业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要求,不能满足股东、债权人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权利划分及利益要求,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应运而生,对财权的划分进行制度规范。目前,上市公司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主要是因为财权分配而产生的。

一、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问题

1.公司组织机构不完善或不能发挥应有职能。

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形式的最佳体现,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组织结构。《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主要目的就是使其能够互相制约与监督。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或设置完善但部分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这就使滥用职权、损害股东和企业利益事情的发生成为可能。

查看全文

农村义务教育财权事权分析论文

一、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及经费管理分析

1.各级政府事权范围:分级管理,以县为主。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1]200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并且较为具体地规定和划分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投资责任。2005年11月,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布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相关规定,教职工工资、新增校舍建设和改造资金、购置图书仪器等维持学校基本运转的管理责任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中央主要投入以转移性支付形式负责各种政策性的转型补助。县级政府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有个人部分、公用部分、基建支出。其中,个人部分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含民师补助),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奖贷助学金;公用部分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招待费,其他费用;基建费用中包括自筹基建支出部分。因此在整个义务教育体系中,县级政府的管理对保障基本教学秩序,维持正常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各级政府财力比较:中央强,地方弱。如前所述,根据中国国情和政策法规,“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依据中国税收体制、征税范围不同导致政府可用财力不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也有较大区别。

分税制实施后,县乡级财力被削弱,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能力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县乡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即县乡级政府的事权不减反增。以2001年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可用财力作对比,中央和省级政府用县乡级1.37倍的财力负担的人口却只有县乡级总人口的2.2%,无论是在财政总量还是人均可用财力上,中央和省级政府都占据了明显的优势(见下表)。

中央财政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县乡财政可用财力不足,但是按照中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责任范围划分来看,县乡级政府却是农村义务教育主要责任主体,出现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实力与教育责任倒挂的现象。

3.经费瓶颈:经常性经费增长缓慢,投入结构不合理。义务教育经常性经费是指学校用于教师工资、公务费等日常教育经费,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中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经常性教育经费短缺的现象。

查看全文

农村义务教育财权事权分析论文

一、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及经费管理分析

1.各级政府事权范围:分级管理,以县为主。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1]200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并且较为具体地规定和划分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投资责任。2005年11月,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布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相关规定,教职工工资、新增校舍建设和改造资金、购置图书仪器等维持学校基本运转的管理责任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中央主要投入以转移性支付形式负责各种政策性的转型补助。县级政府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有个人部分、公用部分、基建支出。其中,个人部分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含民师补助),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奖贷助学金;公用部分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招待费,其他费用;基建费用中包括自筹基建支出部分。因此在整个义务教育体系中,县级政府的管理对保障基本教学秩序,维持正常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各级政府财力比较:中央强,地方弱。如前所述,根据中国国情和政策法规,“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依据中国税收体制、征税范围不同导致政府可用财力不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也有较大区别。

分税制实施后,县乡级财力被削弱,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能力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县乡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即县乡级政府的事权不减反增。以2001年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可用财力作对比,中央和省级政府用县乡级1.37倍的财力负担的人口却只有县乡级总人口的2.2%,无论是在财政总量还是人均可用财力上,中央和省级政府都占据了明显的优势(见下表)。

中央财政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县乡财政可用财力不足,但是按照中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责任范围划分来看,县乡级政府却是农村义务教育主要责任主体,出现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实力与教育责任倒挂的现象。

3.经费瓶颈:经常性经费增长缓慢,投入结构不合理。义务教育经常性经费是指学校用于教师工资、公务费等日常教育经费,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中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经常性教育经费短缺的现象。

查看全文

财权安排理论基础探讨

[摘要]本文从博弃论的角度对财权安排进行分析,从博弃基础,主体、动固、过程以及结论等方面着手,对该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这种博弃的制约机制。

[关键词]财权;博弈;实现机制

财务治理是相关利益主体责、权、利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主要解决财务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合理配置问题。而控制权与索取权恰恰是财权的主要内容,因此财务治理实质是指一种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而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过程便是利益相关者围绕财权进行博弈的过程。

一、财权概述

在我国的财务理论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收益分配论和本金运动论等几种观点.纵观这些财务理论观点,可以归纳出几种不同的财务核心概念,即货币、资金和本金.这三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物的价值表现”,都从数量方面说明财务本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种反映与现代企业产权思想相适应的财务观念也在日益成熟。“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力’的结合”(伍中信)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资金运动论”还是“本金投入与收益分配”都只是一种价值的运动。如果说,“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中或从“物质流”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的东西的话,那么某种支配这种价值的权利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的更为抽象的本质力量,该“权利+价值”构成了现代财务的本质,我们将这种本质定义为“财权”。我国(公司渤将财权概括为投资权、融资权、财务预决算审批权、资产处置权和财务分配权。郭复初将企业财权概括为筹资权、留用资金支配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和分配权.伍中信将企业财权概括为筹资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资金调制权和其他财权。我们根据各项财权之间的内在关系,将企业财权概括为两大类,即“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

二、财权博弈

查看全文

企业经济财权问题分析论文

企业财权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如何合理地安排企业财权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持续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受到强烈挑战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一、企业财权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

企业财权是关于企业财务方面的一组权能。其内容包括哪些?目前有不同的看法。对企业财权的概括,有《公司法》规定的投资权、融资权、财务预决算审批权、资产处置权和财务分配权;有郭复初(2001)提出的筹资权、投资权、留用资金支配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和分配权;有伍中信(2001)提出的筹资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资金调度权和其他财权;有李连华(2002)提出的出资者终极财权、企业法人财权及其被分割所形成的明细财权。

事实上,由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财务主体的多元性,企业财权是一个具有多维度的概念,其内容不是能用几项权能所全部概括的。我国根据各项财权的内在关系,将企业财权划分为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两大类。其中,财务收益权是指对企业总收入扣除折旧费、材料成本和劳务成本之后的剩余的要求权;财务控制权是指对企业财务施加影响和监控的权利,既包括合同控制权,也包括非合同控制权。两者的关系是:财务收益权是安排财务控制权的主要依据,而财务控制权则是实现财务收益权的重要保证。可见,企业财权的这种划分,对于我国研究企业财权安排和企业治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财权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企业所有权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性质和内容看,无论是企业剩余索取权还是企业控制权,其核心都表现在财务方面,即企业剩余的表现形式是财务收益,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这是因为企业财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的中枢神经,是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所以掌握了企业财权,控制了企业财务,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可见,一个企业如果缺乏必要的财权,就不可能与市场建立密切联系,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一个企业如果缺乏必要的财权,就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其权益也就难以维护。所以,各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所规定的许多战略性决策和权利安排基本上都是以财务为基础的,都直接与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有关。

值得指出的是,企业财权作为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显然不同于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与产权是等价概念,通常是指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张维迎认为,财产所有权是交易的前提,企业所有权是交易的结果,把两者区别开来对理解企业财权安排是非常重要的。杨瑞龙和周业安认为,对一个企业合约来说,财产所有权是订立合约的必要前提,而企业所有权则是它的真实内容或客体。

查看全文

财务财权流本质表述管理论文

在我国,财务本质理论的讨论由来已久,主要有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分配关系论、价值运动论、资金活动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等几种观点,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财务的某些特性,也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财务本质理论的建设。本文试从现代产权理论入手,从与“产权”相近的“财权”角度,对现代财务的本质作一初浅的探索。

一、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标志:

财权1.财权的基本内涵“财权”概念是一个与“产权”相似的经济学范畴,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权能。这一支配权显然起源于原始产权主体,与原始产权主体的权能相依附、相伴随。随着产权的分离,财权的部分权能也随着原始产权主体与法人产权主体的分离而让渡和分离,这样原始产权主体在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同时,也拥有收益权这一财权(当然是产权的权能);法人产权主体在拥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产权权能的同时,也拥有了与此相联系的收益权、投资权等财权(当然也是产权权能)。这样对独资企业而言,由于产权没有分离,企业在拥有完整的产权的同时,也拥有全部的财权。对于产权分离的现代公司而言,财权随着产权的分解而分解,公司只拥有部分的财权。在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下,法人产权主体所拥有的产权权能具有独立性,公司的财权在其拥有的范围内也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公司是否拥有独立自主的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是否能独立理财在涵义上是协同的。由此,理想的财权在独资企业是独立的,在公司制企业也应是独立的。同产权一样,财权同样应具有可分性、可明晰性和独立性等特征,否则便成了与模糊产权关系相伴随的模糊的财权关系,或称模糊的财务关系。作为财产权的产权,它从两个方面对财产实施管理,即实物形态的财产和价值形态的财产,如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基本上是从实物形态对财产实施产权管理,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所实施的职能基本上处于这种状态。而财权侧重于对财力的配置,也就是从价值形态上对资金(本金)进行配置或支配。也就是说,在财权归于产权的内容中,主管价值形态的权能,并构成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内容。如收益权以及收益分配权、筹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使用权、成本费用开支权、订价权等。

2.现代财务与传统财务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我国传统的国有经济中,国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唯一所有者,企业作为经营者只有有限的管理权,国家政府融行政职能、经济调控只能和所有者职能于一体,造成了国家与企业的行政关系和经济关系混淆不清,国有企业的内部无论原始产权还是对生产要素的支配、占有、使用权都统归于国家所有者,企业不是独立的产权主体。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法人产权得以提出和确立。企业产权的拥有者就是产权主体,当企业所有产权的边界都十分清晰时,市场经济的主体才能真正形成,企业才能成为既有内在动力,又有行为约束机制的经济实体。与产权制度相适应,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实质上属于没有财权的“财务”,企业财务是财政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成为国家驻厂的“核算员”,一切按计划行事,“专款专用”、“三段平衡”,企业没有独立的财权(也没有法人产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传统国有企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及其活动,至少可称为无财权的“财务”。那时所谓的“财务活动”是与会计活动融为一体的(会计无需财权),因此,在没有财权的前提下,要对财务和会计作出区别是十分困难的,理论界关于“大财务”或“大会计”的分困难的,理论界关于“大财务”或“大会计”的争论也就不足为怪了。随着企业产权主体地位的确立,企业也相应取得了自己独立的财权,企业有权在法人产权的范围内独立行使投资权和收益(分配)权等各项权能。可以说,独立财权的确立,是现代企业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是企业是否真正开展财务活动的标志,也是财务区别于会计的重要“法码”。

二、“财权流”是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表述依上所述,财权作为一种与现代产权思想相适应的财务观念已经渗透到现代财务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这在学术界已经引起了重视和共鸣。“从西方财务的研究内容来看,在对融资政策、财务结构、投资规划、利润分配、公司改组等一系列财务基本问题的分析阐述中,始终渗透着‘权力’问题,完全可以说是‘价值’与‘权力’的综合考察,如果单纯从‘价值’来论述财务问题,会将其引入歧途”。而且,“单纯以‘权利’论‘权利’,或者单纯以‘价值’论‘价值’,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研究结论,也不利于发展财务理论,服务财务实践。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资金运动”还是“本金运动”都只是一种价值的运动。如果说,“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中或从“物资流”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的东西的话,那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某种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力”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的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带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而且这一“权力”与该“价值”、“价值”与相应的“实物”都是附于一体的,只是前者比后者更抽象、更接近事物的内在本质。为此,我们提出关于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

财权流。1.财权是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也是企业是否真正开展财务活动的标准。因此,用“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有利于体现财务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会计这一最相近的学科范畴)的矛盾特殊性,更有利于体现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本质特征。“本金投入与收益论”可以作为任一时期的财务本质的一般表述,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就很有必要把“本金论”背后带支配力量的矛盾特殊性体现出来,“财权流”的表述符合了这一要求。

查看全文

基于财权流的企业财务论文

一、财务分层的理论基础

(一)财权流理论

财权流(theFlowoftheRighttoDisposeFinancialResource,RDFR)即企业财权的配置与流动。这一概念由我国学者伍中信教授首次提出,旨在用其来描述现代财务的本质。“财权”概念是一个与“产权”相似的经济学范畴,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权能。作为财产权的产权,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财产实施管理,即实物形态的财产和价值形态的财产,如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基本上是从实物形态对财产实施产权管理。我国目前企业资产管理体系,所实施的职能基本上处于这种状态。而财权侧重于对财力的配置,也就是从价值形态上对资金(本金)进行配置或支配。也就是说,在财权归于产权的内容中,主管价值形态的权能,并构成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内容,如收益权、收益分配权、筹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使用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等。对于产权分离的现代公司而言,财权随着产权的分解而分解,公司只拥有部分的财权。在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下,法人产权主体所拥有的产权权能具有独立性,公司的财权在其拥有的范围内也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公司是否拥有独立自主的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是否能独立理财在涵义上是协同的。同产权一样,财权也应具有可分性、可明晰性以及独立性等特征。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thePrincipal-agentTheory),又称为信息经济学,是过去三十年中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这一理论的创始人包括Wilson、Spence和Zeckhavser、Mirrlees、Holmstrom等。经济学家常用委托理论来解释现代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标准的委托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1、委托人对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2、人的行为不易直接被委托人观察到。如果花费一定量的监管成本,使人的行为能被观察到,则某些人积极性的挫伤即可通过其他人对他的监督来弥补。委托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是:现代企业所有者(股东)作为委托人,想使作为人的企业经营者按照所有者自己的利益目标选择行动。然而,所有者不能直接观察到经营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行动,所能观察到的是另一些变量(企业的某些产出),这些变量或产出至少部分地由经营者的行动决定,也就是说,是由经营者的行为和其他的外生随机变量决定。企业所有者应当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产出或变量奖惩经营者,以促使经营者选择对所有者最有利的行动。因此可见,企业所存在的委托——关系是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时便随之产生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矛盾,正是财权监督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企业的多级委托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