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力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01:13: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力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企业财力分配论文
“财力”,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实力的财务表现,即从价值形态上表现的企业实力。它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在本时期可以动用的现实资源,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企业继续获得这种现实资源的能力。笔者把它们分别定义为企业的“现实财力”和“潜在财力”。
现实财力是企业在现阶段已经拥有或可以控制的财务资源。根据其来源途径不同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的基本财力。它是企业的股权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财力,表现为企业的注册资本。由于注册资本不能随意变更,因此这部分财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它是企业得以存在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抵御风险的最终防线。(2)企业的杠杆财力。这邵分财力是企业通过各种杠杆方式由企业外部所获得的财力,表现为企业所形成的各种负愤。杠杆财力是对基本财力的补充,小议可以在事实上增强企业目前的现实财力,而且因为它只对所创造的财富要求固定回报,使得超额部分也能成为基本财力的有效支持。但是一方面,杠杆财力在进入企业形成现实财力的同时就必然意味着它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流出企业,另一方面,杠杆财力所具有的固定要求权也会自发地扩大这种流出的规模,这样,杠杆财力又可能引起现实财力的收缩,甚至侵蚀企业的基本财力。(3)企业的衍生财力。这部分财力是基本财力和杠杆财力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进行的合乎逻辑的扩展,表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包括企业的各种公积金、公益金、未分配利润以及债务的利息费用等等。企业的衍生财力是整个企业得以存在的全部生命力所在。企业的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把财力投入企业,其最终目的就在于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财力的增值即衍生财力。以上三个部分的财力中,基本财力意味着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杠杆财力揭示了企业运用财务杠杆的程度,二者互为补充,成为衍生财力得以扩展的现实基础;而衍生财力则代表了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获取资本增值的能力,是上述二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评价一个企业现有实力的综合指标,其大小决定了企业现有规模的大小。
企业的潜在财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继续从外部融资的能力。这部分财力暂时并没有成为企业所拥有或动用的现实财力,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着,并在企业需要的时候完成向现实财力的转化。由于潜在财力的这种“潜在性”,我们无法对其作出精确的测量与估价,只能大致分析几个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1)企业的偿债能力,即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通过企业基本财力和衍生财力对杠杆财力的保障程度来体现;(2)企业的盈利能力,即企业利用现有财力赚取利润的能力,一般通过企业的衍生财力与基本财力、杠杆财力之间的对比关系来体现;(3)企业的形象,包括企业管理层的能力和道德水平、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一系列因素;(4)市场环境,如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等等,都会对潜在财力发生影响;(5)国家政策和法律。一方面,国家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所进行的宏观调控具有强制性,即使企业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并在公众心目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却也无法与国家政策和法律产生抵触而形成或扩大企业的潜在财力;另一方面,国家还可以运用各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施加影响,从而使企业的潜在财力受到抑制或刺激。上述这些相关因素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对企业的潜在财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形象会对潜在财力产生重要影响,这三个因素都属于企业的内部因素;而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及法律则属于影响企业潜在财力的外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的潜在财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五个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在特定时期内企业现实财力的扩张潜力。
企业的现实财力和潜在财力二者相互依存。对现实财力的分配过程同时也是对潜在财力的培育和发展过程,对潜在财力的分配过程也就是现实财力的扩张过程,对二者的分配构成了企业的全部财务活动,其最终目标是企业衍生财力的不断发展壮大。
由于分配活动的对象及目的不同,对现实财力的分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l、将企业三个部分来源的现实财力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分配。这一活动表现为企业对内对外的各种投资活动,结果形成企业的各种资产或完成对各种存量资产的再调整。其目的在于,把企业的现实财力投放到边际利润率最高的资产上去,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衍生财力。这是企业财务分配活动的根本所在,离开这一点,其他的任何分配活动都失去了意义。
促进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思考
近年来,*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市财政收入步上持续稳定增长的轨道,为实现政府职能、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保障。但随着中央、省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县(市)财政减收增支因素逐年增多,地方财力增势趋缓,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如何积极应对政策调控,研究探索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财力增长新机制,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税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近五年来全市财政收入、可用财力增长状况进行剖析,分析地方财力增势趋缓的原因,寻求促进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途径,努力为加快构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做出新贡献。
一、近五年来*市财政收入增长状况
1.财政收入规模明显扩大。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财税经济观,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优势,运用“四两拨千斤”的理财机制,积极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税源。同时,我们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管理、应收尽收,不断加强税费精细化管理,为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从表1可以看出,2002年-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从62568万元增加到147046万元,年平均增长23.4%;其中,中央“四税”收入从35065万元增加到66661万元,年平均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从27503万元增加到80385万元,年平均增长29.2%。财政总收入增幅高出同期生产总值8.3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7.6%逐步提高到9.1%,有效增强了政府的财政实力。
2.财政收入结构日趋优化。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分行业、税种管理,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制定《*市地税局精细化管理方案》,加大对地方小税种和薄弱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力度,使税收增收结构从单一依靠主税种向多税种转变,有效了优化了税收收入结构。同时,我们制定并实施《*市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办法》,加强对各类规费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提高了市级财政的调控能力。另外,我们先后实施企业职工养老金征缴改革、“五费统征,四费合一”和“五费合征”征管新模式,有效增强政府的社会保障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43.9%提高到54.7%,地税收入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43.9%提高到46.6%,营业税、七个地方小税种等纯地税收入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由45.5%提高到60.2%,非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9.1%提高到13.9%,三次产业税收比重由0.9%、65.5%和33.6%调整为0.2%、64.7%和35.1%,财税收入结构更加合理,为建立和完善我市公共财政体系提供了财力支持。
二、近五年来*市可用财力增长状况
1.地方可用财力增势明显趋缓。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和中央、省市聚财力度的逐步加大,县级地方财政增收空间相对缩小。虽然我们通过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加强地方小税种和非税收入精细化管理、实施“五费统征,四费合一”以及“五费合征”征缴新模式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策性调整带来的减收矛盾,但仍难以扭转地方财力增长趋缓的态势。从表3可以看出,2002-2006年全市可支配财力从84845万元增加到149305万元,年平均增长14.9%;其中,地方可用财力从47826万元增加到92363万元,年平均增长17.5%。通过分析可知,随着国家财税和土地政策调整的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政府性基金收入、非税收入的增收空间和规模大幅缩小,全市可支配财力起伏不定,可用财力年平均增幅低于地方财政收入11.7个百分点,可用财力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76.4%下降到62.8%。
促进地方财力持续增长思考
摘要:近年来,临安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临安市财政收入步上持续稳定增长的轨道,为实现政府职能、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保障。但随着中央、省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县(市)财政减收增支因素逐年增多,地方财力增势趋缓,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如何积极应对政策调控,研究探索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财力增长新机制,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税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近五年来全市财政收入、可用财力增长状况进行剖析,分析地方财力增势趋缓的原因,寻求促进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途径,努力为加快构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做出新贡献。
一、近五年来临安市财政收入增长状况
1.财政收入规模明显扩大。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财税经济观,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优势,运用“四两拨千斤”的理财机制,积极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税源。同时,我们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管理、应收尽收,不断加强税费精细化管理,为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从表1可以看出,2002年-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从62568万元增加到147046万元,年平均增长23.4%;其中,中央“四税”收入从35065万元增加到66661万元,年平均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从27503万元增加到80385万元,年平均增长29.2%。财政总收入增幅高出同期生产总值8.3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7.6%逐步提高到9.1%,有效增强了政府的财政实力。
2.财政收入结构日趋优化。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分行业、税种管理,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制定《临安市地税局精细化管理方案》,加大对地方小税种和薄弱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力度,使税收增收结构从单一依靠主税种向多税种转变,有效了优化了税收收入结构。同时,我们制定并实施《临安市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办法》,加强对各类规费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提高了市级财政的调控能力。另外,我们先后实施企业职工养老金征缴改革、“五费统征,四费合一”和“五费合征”征管新模式,有效增强政府的社会保障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43.9%提高到54.7%,地税收入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43.9%提高到46.6%,营业税、七个地方小税种等纯地税收入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由45.5%提高到60.2%,非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9.1%提高到13.9%,三次产业税收比重由0.9%、65.5%和33.6%调整为0.2%、64.7%和35.1%,财税收入结构更加合理,为建立和完善我市公共财政体系提供了财力支持。
二、近五年来临安市可用财力增长状况
1.地方可用财力增势明显趋缓。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和中央、省市聚财力度的逐步加大,县级地方财政增收空间相对缩小。虽然我们通过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加强地方小税种和非税收入精细化管理、实施“五费统征,四费合一”以及“五费合征”征缴新模式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策性调整带来的减收矛盾,但仍难以扭转地方财力增长趋缓的态势。从表3可以看出,2002-2006年全市可支配财力从84845万元增加到149305万元,年平均增长14.9%;其中,地方可用财力从47826万元增加到92363万元,年平均增长17.5%。通过分析可知,随着国家财税和土地政策调整的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政府性基金收入、非税收入的增收空间和规模大幅缩小,全市可支配财力起伏不定,可用财力年平均增幅低于地方财政收入11.7个百分点,可用财力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76.4%下降到62.8%。
政府建设财力统筹汇报
一、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为规范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算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严格执行“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建设制度,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制定出台了《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南府办[95号)。《办法》分别从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编制、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的审批、项目的管理与监督、项目的综合验收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实施程序和操作办法,并明确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并且,为进一步完善《办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分别制定出台了《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前工作的操作细则》及《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及竣工投资管理的操作细则》,对于政府投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都作了细致的说明和规定,增强了《办法》的可操作性。
年上半年,按照《办法》精神和《细则》规定,协调项目主管单位,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区建设财力重点项目进行投资评估、投资监理。目前12条道路除去年已施工的周邓公路周浦镇段、秀浦路、宣黄公路工业园区段、人民东路延伸段外,其余全部纳入投资评估、投资监理的前项控制范围,其中:周邓公路医学园区段、生命大道、南六排污管、航新排污管已完成设计概算评估,投资监理已到位;周祝公路、横新公路、宣黄公路惠南镇段、城东路正在进行设计概算评估;其余4条公路准备实施可行性研究评估。对已竣工的区体育中心实施综合验收,作出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作评估。投资评估、投资监理、国家审计的介入为有效控制投资规模、投资标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统筹区建设财力的有关情况
为破解我区大开发大建设中的基础设施资金瓶颈,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保障,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政府投资借、用、还良性循环,我区初步搭建了建设财力统筹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区统筹建设财力的试行办法》(南府发[]2号),从建设财力的资金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还贷管理、贴息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实施程序和操作办法,并明确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权责。
按照《区统筹建设财力的试行办法》精神,于年初编制并下达了年度区建设财力统筹资金安排计划。上半年,建设财力统筹总体运行良好,项目资金筹措、资金投入、资金监管有序推进,建立资金申请、资金拨付、资金月报、工作例会等配套的程序制度,制订了道路前期费用、结构工程费用的负担标准和拨付程序(区政府会议纪要-7)。跟踪建设财力重点项目,对周邓公路、生命大道、周祝公路、等重点项目开展了现场巡查工作;跟踪计划内项目进度,适时监督投资公司下拨项目资金。积极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对区医疗卫生中心项目建设采用了代建制管理模式,目前已通过公开招投标代甲方单位。
地方财力财政税收论文
一、优化税收结构对壮大地方财力的重要意义
税收是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的大部分财政支出靠的是地税收入,税收收入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由于一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各地经济济发展不平衡,税收结构缺乏针对性,导致税收收入不能满足地方政府财力的需要,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存在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限制了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壮大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必须有针对性地改进征收方法和措施,优化税收结构,涵养地方财源。为此,在税收结构的优化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结构,扩大地方税基,壮大地方财力,做到应收尽收,全方位征收,充实地方财政,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好后盾。
二、目前我国税收结构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收体制和税收结构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结构在某些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1.主体税种结构失衡,“双主体”的税收结构并未真正形成。
长期以来,向企业征收的流转税,采用的征收办法多是税务部门按企业经营活动直接向企业征收税费,而在征收过程中,对所得税征收力度不够。造成流转税占比过大,所得税比重过小。
统筹建设财力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政府宏观管理,统筹安排区政府建设财力,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区的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区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产生的投资、融资、还贷、贴息行为。
政府建设财力资金主要来源包括:区财政预算内拨款、预算外土地出让收益、区属投资公司代表政府进行的债务融资。
第三条统筹建设财力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分结合,以统为主。围绕全区建设项目统筹建设财力,统一安排政府投资项目、统一协调筹资、统一调度还债,构建区政府主导的财力循环体系。
成人教育财力资源完善策略
一、改善成人教育财力资源的宏观配置
(一)改进拨款方式,引入竞争机制
在成人教育财力资源的宏观配置中,要改变按人头平均分配的计划经济模式,推行按日常运行拨款、项目拨款分类进行的新拨款方式。日常运行拨款以公平为原则,宜采用公式拨款法,依据成人教育机构的办学类别、学生数量等变量进行拨款;项目拨款则以效率为原则,将财政拨款与绩效评价相挂钩,从而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励成人教育办学机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项目拨款中,各级政府决策部门要强化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根据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突出矛盾,瞄准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学做好成人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工作,要在保证各成人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集中财力资源新建或者改建、扩建若干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居于先进水平的学校,着力建设一批重点示范性项目,使其在区域内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从而有力提升整个区域的成人教育发展水平。
(二)健全资助制度,维护教育公平
我国社会的基尼系数一直居高不下,社会贫富差距有增无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在成人教育机会上的鸿沟也有不断加深的危险。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保障每个公民终生学习权利的实现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法定责任。因而,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指导下,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政府要强化宏观调控职能,持续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公共教育资源更多地投向贫困地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要将直接发放扶贫金的消极福利政策转变为为处境不利群体提供优质学习机会的积极福利政策,变“输血”为“造血”,切实提高处境不利者的自身发展能力;政府要着力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不断完善对弱势群体参加成人教育培训的资助体系,对城镇下岗职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社会失业人员等处境不利者给与学费补助或者减免,有效发挥公共财政在维护成人教育公平中的作用。
(三)促进资源整合,优化学校布局
综合衡量省际财力差异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衡量指标、方法与数据;中国各地区财力差异的变化;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分解;结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准确地反映了地方可以用于安排一般预算支出的可用财力、分析时段的数据选择2001年以来人均财力的差异、基尼系数是衡量财力差异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采用分组和不分组两种方法来计算、离差系数反映了各地区人均财力的离散程度、中国各地区间财力差异的绝对值和相对水平变化、中国地带之间财力差异的绝对值和相对水平变化、中国各地区之间人均财力差异的变迁、地区间财力差异分解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等,具体请详见。
近年来,随着中国各地区财政收入快速的增长,地方财力也不断增强。2001-2007年,中国各地区人均财力由866元迅速提高到2587元,年均增长20.1%,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各地区财力增长带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财力差异仍然很大,这种差异反映在地带间财力差异和省际之间财力差异。因此,单纯研究某一方面的地区差异很难反映出中国地区财力差异。本文将选择人均财力作为主要指标,利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离差系数来综合衡量中国省际之间财力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锡尔(Theil)系数对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进行分解,以探寻地带间差异和省际差异。
一、衡量指标、方法与数据
本文将人均财力作为衡量地区间财力差异的指标,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地方可以用于安排一般预算支出的可用财力。有关数据来自于财政部编写的《中国财政年鉴》(2002-2008)、财政部预算司地方处编写的《地方财政运行分析》(2001-2007)和河北省财政厅国库处编写的《河北省财政统计资料》(2001-2007)。
分析时段的数据选择2001年以来人均财力的差异。本文分析的地域范围包括全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但不含台湾省),其中,按照财政部地域分类方法,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9省市;中部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10省市;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省(直辖市、自治区)。
本文使用变异系数等国内学术界普遍采用的方法来衡量地区之间财力差异,同时还采用了基尼系数和离差系数进一步验证各地区财力差异的变迁。在分析影响财力差异的因素时采用了锡尔系数。
财力支持水利设施建设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进一步明确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进一步丰富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式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长期不足,不能满足建设需要、一旦停发国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又会大幅度下降、我国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在重心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仅为44‰在有效灌溉面积中、财政对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偏低、我国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不高、推行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资金问题、劳动力问题、组织的问题、中央把建设主体下移到地方,省、市级地方政府又继续将其下移到基层等,具体请详见。
我国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长期不足,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1998年以来,国家增发大量国债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国债资金K占年度间中央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的70%以上。但只靠发行国债筹集资金不是长久之计,一旦停发国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又会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实际上,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继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以来,2006年又接近4万亿元达到39343.62亿元,2007年更是史无前例地突破5万亿元。这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财力条件。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
我国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在重心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财政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比重偏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包括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既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又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主要偏向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建设等,加之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底子薄、基础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河流缺乏必要的调蓄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还不健全,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数据显示,2000-2006年各年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均低于1%,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仅为44‰在有效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又仅占到41%;已建成的8亿多亩灌溉面积,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全国农田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3亿亩以上,灌区中等干旱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因旱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
财政对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偏低,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财政用于带有广泛社会性的大型水利建设(如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出比重偏高。“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大型水利建设资金达1100多亿元,约占我国“九五”期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的70%左右,而且大部分大型水利建设资金又被应急投入到了防洪、抗旱、灌溉等救急性工程项目上。同时,林业生态建设投入资金所占比重也较高,2000年所占比重达到18.2%。大型水利、林业的特点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其受益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农业,而在统计数据时,这部分投入都是计入对农业的投人中的。因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真正直接得到的财政支持,以及在建设中农民真正直接得到的切身实惠被放大了。
二、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
政府集中财力管理财政赤字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什么是财政支出效益;理财观念的转变——收与支的关系;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当前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相当困难、增收与节支并重,从道理上讲是没有人反对的、税务部门已从财政部门分离出去、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核心问题、财政支出项目的千差万别,也给考核效益带来复杂的问题、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财政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基础性、公益性投资与竞争性、盈利性投资等,具体请详见。
一、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我国今后l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转变增长方式中,国家财政面临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通过财税改革并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促进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另一方面,是财政本身由供给型财政转变为效益型财政。后一方面是财政工作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我国当前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相当困难,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债务负担很重。为了克服当前的财政困难,党中央提出振兴财政的号召,关键措施是增收节支。一方面,要完善税制,加强征管,强调集中,纠正财力分散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杜绝各种浪费现象。增加收人,对克服财政困难固然重要,但控制支出和提高支出效益同等重要。
在财政管理中,增收与节支并重,从道理上讲是没有人反对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重收轻支,重投人轻效益,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扭曲的思维方式,认为财政工作首要的是多收,收人越多,支出规模就越大,工作成绩也就越大,至于支出效益可以放到第二层次的次要地位。这是从供给型财政向效益型财政转变中亟待扭转的一种不良倾向。
从财政部门的职责分工看,税务部门已从财政部门分离出去,相对独立地专司税收征管工作,财政部门理应集中主要精力抓好财政支出管理工作。从中央与地方的分工看,在分税制模式下,绝大部分收人集中在中央,而绝大部分支出下放到地方使用和管理。十分明显,提高支出效益的主要任务自然落在地方财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