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院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0 00:44: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经院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经院校

财经院校市场营销培育探析

1市场营销人才供应竞争状况

1.1营销类人才供应情况

(1)中专类院校此类院校大量提供订单式的营销类人才,一般跟特定的企业签有合同,提供的人才层次也比较低,一般是一些业务操作性的人才。与普通本科院校竞争,并不具有什么优势,最大的劣势在于学生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善,过于强调实践和针对性。(2)高职院校此类院校将培养的目标锁定在实践性、技术性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上,很强调实践能力,在基础专业课程方面有一定的培养。高职类院校的营销类人才又可以分为专科和应用本科。专科类接近于中专的订单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实践和操作能力,采取面向某个特定职业的专业设置;应用本科则比较注重全面知识的学习,既注重实操能力训练,又比较重视他们的发展后劲培养,并有一部分是为攻读研究生和管理方向培养的。(3)地方本科院校包括了非财经类和财经类高校。非财经类高校培养的营销人才规模较小,但是往往与特定行业有较为特殊的联系,比如电力类高校的营销人才,就业上比较看重行业内就业,他们的培养方案也比较注重综合培养,课程设置不如财经类院校那么精深和全面。财经类高校的营销人才培养规模大,课程体系完整,专业方面的学习比较厚实,注重厚基础宽口径,既为就业培养,也为深造培养。此类高校的营销人才培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基础学科学习比较全面,实践和操作方面的培养并不很有优势。(4)重点高校此类高校营销人才的培养规模不大,但是其目标是为深造或所谓精英层培养人才,学生就业主要凭其学校影响力完成,学生的发展潜力比较大,可以成为企业的中层领导、读研、出国甚至跨专业参与企业管理等。

1.2目前的竞争状况

(1)低层次竞争激烈,高层次人才匮乏目前的高校,越来越看重营销人才与就业的联系,非常注重实践、实习、操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向高职甚至中专看齐之势,这必然导致营销人才供应集中于操作层次,而较高层次诸如组织管理及策划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严重不足。低层次的人才培养难以构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做到与高职、中专的差异化,同时学生却提高了就业待遇的要求,就降低了竞争力。低层次的营销人才应聘门槛低,既要与高职、中专的营销人才竞争,还要与跳槽的和非营销专业的人员竞争,非常被动。相反,高层次的营销人才培养没有多少高校专注,导致大量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缺口巨大。(2)地方高校定位雷同现象严重不同的高校在营销人才的培养上虽然课程体系有所不同,但是无论课程设置还是实践方面都大同小异,都在培养营销类的通才,这些人企业拿来不能马上用,不符合要求。相反,高职类院校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订单式培养、从实践到课程再回到实践、实践基地建设等,特色突出,定位准确,这从近年来高职类学生就业比例上就能看出来。

2企业需要怎样的市场营销人才

查看全文

财经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1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

(1)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意识教育。只有少数人生来就是创业家,但通过创业教育却可以激发人的创业欲望,唤醒人的创业意识,开发人的创业潜能。具备创业意识的人可以为自己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开辟广阔天地,为社会发展找到新的途径。在经济形式处于低迷时期,资源少、工作岗位有限,更要有一种危机意识、一种创新意识,要有突破常规、走出局限的意识。

(2)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从创业教育的起源来看,最初确实是为了帮助解决生存的需要,为了生存拓展另一种就业渠道,但其受到重视是因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所以说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能简单说是一种职业教育,更不能说是就业教育的补充,而是一种能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教育。创业教育强调培养人的首创、冒险和积极进取精神,培养人的创业心理和品质,培养学生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除了让人具备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还让人具备改变不利于自己环境的能力,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3)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业教育的定义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是一种能力教育而非学历导向的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一种面向经济创新革命而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创新。而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业素质是每个人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取得成功所应具备的一种普遍素质,所以说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

(4)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为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不是一种速成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仅仅要培养学生掌握某种技术,或学会某种专业知识,不是为了仅仅适应某一特定岗位,而是培养一种在任何岗位、从事任何职业都具备的创新眼光、创造思维和创造才能。具备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自己就业,还能有助于拓展自己的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应具备这种能力。所以说创业教育是一种受益终生的教育。

2财经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特点

查看全文

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透析

【论文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体系

【论文摘要】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存在的问题体现在认识不到位、评估结果反馈不及时、不重视评估结果、评估指标不尽合理等方面。解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强调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的重要性、及时反馈与运用评估结果、评估主体多元化、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等。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财经院校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讲台,他们已成为本科教学的主体。他们大多充满活力且具有较高的学历,但课堂教学经验稍显不足,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工作,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有力措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障。本文以某财经院校为例,对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方略进行分析。

一、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的认识不到位

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使青年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反思、总结、改进;进而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但由于学生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该项工作失去原有的意义。第一,学生评教意识不强。该财经院校采取学生网上评教的方式。虽然学校采取先评教后选课的措施确保了参评率,但部分学生却持有应付、不负责任的态度来进行评教。第二,参评中的部分学生带有某种偏见进行评教,并非客观公正地进行评教。由于上述原因,使得学生评教结果不具有可靠性,使得教师难以根据评估结果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教学能力。

查看全文

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还存在着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师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财经新闻人才,我们在制定培养模式中必须加大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查看全文

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人才培养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还存在着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师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财经新闻人才,我们在制定培养模式中必须加大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查看全文

财经院校经济德育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实验平台实验资源整合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目前财经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及其功能分析,结合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教学模式,提出整合实验资源的设想,以达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速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引言

目前,财经类院校一般都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等专业,该专业开设的实验课主要有:“ERP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等,这些课程所用软件一般都是在计算机上借助网络来运行,即计算机网络与各专业模拟软件相结合。因此,可构建一个实验平台,将这些模拟软件完全整合在一起,以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是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课程功能分析

1.ERP实验课程

查看全文

财经院校本科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介绍了财经类院校本科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提出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忽略人文知识传授,办学特色不突出,忽略实践教学,办学资源缺乏,法律职业伦理培育缺失,等等。阐述了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路径,要发挥学科优势,做好专业课和通识课有机衔接,改变授课模式,注重积累实务经验,完善课程体系,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本科;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

法治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推动了中国的法治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一方面,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率逐年降低,作为财经类的法学院校,由于起步较晚,在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自身的特色,导致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缺乏优势。另一方面,符合就业市场需要的法律人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社会需要大量掌握金融、经济、会计和管理等相关财经知识的复合型法学人才。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很难与其他两类院校相比,未体现财经特色。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学科,打造“法学+会计”、“法学+金融”等复合型法学人才。

1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提高法学专业持续低迷的就业率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到2018年,法学专业仍是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法学专业仍然属于失业率较高,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但是学校对法学人才的培养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作为承办法学专业的高校,要改变法学就业低迷的现象,必须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法学人才。

1.2顺应企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传统培养模式下,法学毕业生掌握的法学知识较单一,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涉及较少,不能满足企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为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应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改变传统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财经类院校在立足本校优势学科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实行“法律+金融”、“法律+会计”、“法律+管理”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以法学专业学习为主,其他专业学习为辅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查看全文

财经院校经济管理类整合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实验平台实验资源整合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目前财经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及其功能分析,结合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教学模式,提出整合实验资源的设想,以达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速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引言

目前,财经类院校一般都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等专业,该专业开设的实验课主要有:“ERP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等,这些课程所用软件一般都是在计算机上借助网络来运行,即计算机网络与各专业模拟软件相结合。因此,可构建一个实验平台,将这些模拟软件完全整合在一起,以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是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课程功能分析

1.ERP实验课程

查看全文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要求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金融人才,地方财经院校肩负着金融人才培养的责任。基于财经院校的特点,财经院校可以采取继续教育的方式实现对企业金融人才的有效培养。财经院校在理论教学上优势突出,可以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与企业展开对接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达到提高地方财经院校教育师资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培养更高质量的金融人才,使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得到更多人才的助力,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共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财经院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对于财经院校而言,继续教育是地方财经院校工作的重要板块。通过继续教育能够对在职人员进行有效的覆盖,既实现学历教育,又能够达到提高在职人员知识和技能的目的,特别是目前企业金融人才的数量需要大和对其质量要求高,如何快速的弥补企业金融人才缺口,成为了地方财经院校的重要任务。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地方财经院校应当整合现有的继续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对人才市场亟需金融人才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发挥地方财经院校和企业的优势,促进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成长和企业金融人才素质的提升。

二、财经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一)财经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地方财经院校之所以在继续教育中要开展校区合作人才培养,其中一项原因是地方财经院校现有的师资队伍需要继续的锤炼和打磨,从事继续教育的师资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并储备专业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地方财经院校不但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同时还应当找到继续教育的着力点,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的重点板块来经营,既要保证继续教育能够取得实效,同时也能够通过继续教育的开展对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梳理和打造,锻炼教师的适应能力,使教师队伍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由于继续教育与财经院校现行的学历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教学目标和教学侧重点上存在差异,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这一板块的教学实践能够达到推动继续教育和加强教师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实践教学的能力,从而加强对全日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二)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目前各地经济都在快速发展中,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懂经营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金融知识和专业财务管理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受企业的欢迎。但是企业现有的人才结构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企业通过新招聘的方式速度较慢,不能够快速获得急需的金融人才。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对现有的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这些员工经过培训之后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又了解企业的运行现状,在赋予其金融技能之后,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基于这一现实需求,企业往往会寻找地方财经院校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落实企业人才培训。通过地方财经院校与企业的强强联合,以继续教育为载体实现对企业在职人员的二次培训,使企业的金融人才队伍能够逐渐壮大。(三)财经人才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训的需要。对于地方财经院校而言,金融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理论教学,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技能培训,而实践技能培训依靠地方财经院校是无法满足需求的。要想贴近企业实际,就要走进企业当中,立足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开展相应的财务管理实践技能培训。这种培训出来的人才往往符合企业的需求特征,既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同时也能够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了地方财经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地方财经院校必然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联合的模式,实现对金融人才的培养。目前地方财经院校的继续教育板块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可能,通过继续教育这一板块的合作,既能够实现对企业人才的培训,同时也能够拓宽地方财经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思路。

查看全文

财经院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教学的目的性不强、教师的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还存在着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师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财经新闻人才,我们在制定培养模式中必须加大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