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9 20:56: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产保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当前财产保险绩效的分析
一、样本及指标体系的选择
本文在对天津市的财产保险分公司进行分析时,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经营差异,剔除了政策性保险公司性质的出口信用保险分公司以及2011年新开业的三星、国寿财险,同时将渤海产险的天津分公司以及滨海分公司合并为一家分公司处理,共计17家财产保险分公司。分析时选择的指标主要有:(一)保费收入。该指标是指保险公司日常主要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可以作为衡量公司规模大小的指标。(二)利润总额。保险公司的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反映保险公司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利润或者发生的亏损。(三)保费收入增长率。该指标为(当年保费收入-去年保费收入)/去年保费收入×100%。该指标能直观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务增长速度。(四)净利润增长率。该指标为(当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100%。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五)承保利润率。该指标为承保利润/保费收入×100%,反映公司承保业务的获利能力,与公司的偿付能力密切相关。(六)应收保费率。该指标为应收保费/保费收入×100%。该指标值不宜过大,值越大说明公司经营稳健性较差,而且也关系到公司的偿付能力问题。(七)综合费用率。该指标为本期综合费用/本期自留保费×100%,反映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经营保险业务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水平。(八)综合赔付率。该指标为本期综合赔款支出/(当期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分入保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100%。该指标是衡量产险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九)再保险率。该指标为分出保费/保费收入×100%。指标值越大,意味将风险转移给再保险人越多,原保险人承担的理赔风险就越少,偿付能力越有保证。
二、因子分析过程及结果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把众多的指标变量反映的信息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利用因子值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对比。(一)对指标进行预处理首先进行同向化处理。一是正向指标,这类指标的数值越大,反映保险公司的业绩水平越高,例如保费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二是逆向指标。这类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保险公司的业绩水平越高,例如应收保费率、综合费用率等指标。本文采用对逆向指标取负数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同向化处理。其次,进行正态标准化处理,解决指标量纲不同对分析造成的影响。(二)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是对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方法之一,用于评价因子分析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KMO值=0.5,Bartlett检验的P值<0.05,可以接受因子分析。(三)提取因子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因子的特征根就越高,代表对解释原变量的贡献越大。最终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出3个公共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8.84%(见表1)。(四)因子解释计算已提取出的3个因子的载荷矩阵,以解释因子的实际意义。由于提取的3个原始因子的载荷矩阵在因子解释过程中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故利用方差最大化方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通过表2可以看出,公共因子1主要解释了净利润增长率、承保利润率、应收保费率和再保险率,命名为盈利因子。公共因子2主要解释了保费收入、利润总额,命名为规模因子。公共因子3主要解释了保费收入增长率、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等,命名为效益因子。(五)计算因子得分及排名最后,由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各公司的综合得分,并按照总得分的排序得出17家产险公司经营绩效的排名。
三、结论与建议
从表3可以看出,因子综合得分前三位分别为天平保险天津分公司、大地产险天津分公司和太保产险天津分公司。说明三家公司2011年度经营绩效处于前列。从表3还看出,天平汽车保险天津分公司在盈利因子和效益因子上得分较高,盈利能力较强。原因在于天平保险天津分公司处于快速成长期,公司的保费收入大幅增长,综合赔付率控制较好,承保利润率较高,而且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为信誉较好的车商、专业和经纪公司等。2011年,大地产险天津分公司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保费规模稳步增长,经营效益良好。从表3中可以看到大地产险天津分公司的各项因子得分均处于前列,显示出公司良好的经营绩效。太平洋产险天津分公司规模因子得分第三,而且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综合费用率控制良好,因子综合得分排名第三。市场规模占市场第一、第二位的平安产险天津分公司和人保产险天津分公司,因子综合得分分别为第四和第九位。排名后三位的分别为中银、都邦和民安。说明三家公司2011年度的经营绩效较差。从表3中看到,三家公司除民安在效益因子上得分较高外,在盈利因子和规模因子上的得分均较低。具体来讲,除民安保费收入增长率较高外,三家公司的各项指标均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尤其是都邦产险天津分公司,保费增长率同比下滑,综合费用率、综合成本率均同比上升,经营连年亏损。这些保险公司应结合各自实际,采取相应措施对自身经营状况加以改进提高。如都邦产险天津分公司效益因子得分最低,建议裁减冗员并控制人员过快增长,加强理赔工作,以此控制赔款支出;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来控制费用和降低成本等,提高经营绩效。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对天津市17家财产保险分公司2011年度的经营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且利用因子得分对保险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对比。同时,将天津各财产保险分公司的得分按照指标意义进行分解,得到各财产保险分公司在经营绩效、盈利、规模、效益等不同方面的得分情况,通过与具体财务业务指标的结合分析,找出各保险公司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
财产保险公司服务导航
财产保险公司
我公司为您提供全天候保险咨询、投保、理赔服务,节假日正常办理各项保险业务,欢迎光顾。
营业场所地址:
城区:*************
乡镇:各营销服务部代办网点
部门设置:总经理室:负责全面工作,
财产保险合同保险利益原则分析
摘要:在我国财产保险市场逐步规范和居民参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每年的参保人数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概述保险利益原则的功能价值,针对保险利益原则在现实应用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从明晰财产保险利益范围、完善财产保险利益转移规定等方面,提出几点优化建议。
关键词:财产保险;保险利益原则;适用问题;完善策略
保险利益原则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方面享有的受到法律保护的相关利益。不断完善保险利益原则,既是保险市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保证保险合同能够合法、生效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内与财产保险相关的诉讼案件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纠纷与保险利益原则问题相关。目前,国内保险市场正经历一个重要的改革节点,以此为契机探索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原则的完善和适用问题,对我国财产保险行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也有一定帮助。
一、保险利益原则的现实功能
第一,预防主观危险的发生。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合同并生效之后,如果被保险人利用合同缺陷或法律漏洞,通过实施违反合同条款或法律制度的方式来骗取保险金,即为主观危险。主观危险的存在,除了会造成财产保险公司利益受损外,也破坏了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公平契约关系,若不加以制止,对保险市场的发展也会造成负面影响。而财产保险利益原则的应用,则能够很好地防范主观危险的发生。基于保险利益原则,要求被保险人在投保时,保险标的必须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意味着在发生了合同范围之内的事故后,被保险人只能获得对标的物的损失赔偿,而不会获得除此之外的其他经济赔偿。对于被保险人来说,也就不会冒着道德风险去违反合同或法律,对维护保险市场秩序有一定积极作用。第二,控制损害赔偿程度。财产保险具有“无损害、无赔偿”的特点。其出发点是被保险人在遭受了保险合同范围以内的事故时,能够得到一定的赔偿,减轻在经济上所受的损失。但是财产保险利益具有一定的范围,并且与保险金额直接相关。保险事故发生后,以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财产保险利益为基础计算赔偿金额。通过限定赔偿范围,在提供一定赔偿的前提下,避免了被保险人通过这种方式从中获利,从而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达到了一种相对的平衡。第三,防止出现赌博行为。财产保险合同中规定的一些赔偿情形,都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被保险人在这些偶然事件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投保来赔偿自己可能遭受的损失。从这一方面来看,保险行为与赌博行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一,赌博行为通过创造风险,达到从风险中获利的目的;而保险则通过分担风险,达到降低风险损失的目的。其二,赌博行为中的双方或多方,相互之间并无利害关系;但是保险行为中,双方则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具有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利益关系。基于保险利益原则,只有当被保险人遭受了实质性的损失,才能够依据保险合同获得赔偿,从而避免了被保险人利用保险获得额外经济利益的赌博行为。
二、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原则的适用问题
财产保险公司绩效因子分析
摘要:财产保险公司是针对财产损失、责任、信用等保险业务统筹的社会功能型企业单位,针对自身保险业务在规模方向发展的条件而言,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相应利润环境需求中甚至常出现持续亏损的状况,这一方面影响了整体保险业务的有效贯彻,为社会职能带来影响,更导致了财产资源的大范围波动,为后续保险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隐患。本文根据财产保险公司绩效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因子分析为主要探索核心,确定现有绩效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后续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绩效影响;因子分析
1引言
因子分析是指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针对多方面的信息数据有明显对比参照的条件,特别是针对波动性的数据更有直接参照的优势。其中,针对财产保险公司在利润上的差异和绩效波动方面也具备统筹条件,可提供相应变量数据为基础,提供有效的假说依据。
2财产保险公司绩效因子分析的意义
财产保险公司在现有经济化社会环境中面临市场竞争已经出现求生艰难的痕迹,特别是针对中外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表现出明显劣势,为整体财产保险公司的绩效带来难以预料和统筹的影响,更难以把控后续公司发展的方向。根据相应绩效影响条件渗透分析因子条件,以降维数据化的统计方式进行明确,不但能够有效定位现有市场环境中财产保险公司的实际绩效影响条件,更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对变量的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偿,为整体财产保险公司在市场环境中的发展难点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依据相应因子条件,更能够在现有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供具备完善且特色化的服务功能,为整体市场指标体系提供良好参照基础,并为盈利和资产管理方面的能力提供更具持续化的优势。
财产保险公司“营改增”探析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税收改革的重要内容,“营改增”的实施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行业,对于我国税收体制的完善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的企业在营改增初期无法很好地适应“营改增”的变化,在财务管理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企业运营与发展。本文针对财产保险公司“营改增”财务影响进行了分析,针对“营改增”对于企业财务活动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营改增”后企业的财务工作。
关键词:财产保险“营改增”财务影响
1“营改增”对财产保险公司的影响
1.1对利润的影响。“营改增”实施后财产保险公司的税种发生了改变,原来缴纳营业税,现在缴纳增值税,这两种的税收核算方法不一致,原来公司按照5%缴纳营业税,“营改增”以后按照6%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从税率方面分析,税率有所提升,但是增值税属于可以抵扣的税种,企业能够对于购入的成本进行抵扣。“营改增”后财产保险公司的税收负担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主要看企业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大小。根据我们对于目前财产保险公司的调查分析发现,企业的成本主要是由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理赔成本构成,理赔成本是企业运营中的主要成本。目前很多的理赔成本不允许抵扣,这影响了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完整性,导致了企业增值税的税额增加,对于财产保险公司的利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营改增”的实施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目前我国有些省份的理赔成本能够作为进项税额抵扣,这样的地区其整体的税负明显低于5%,“营改增”的实施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根据对于“营改增”实施后财产保险公司的调查分析发现,原来公司蛀牙是通过降低费用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的增加,现在财产保险公司更加关注税收筹划以及增值税相关的政策,通过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1.2对财务系统的影响。“营改增”之后,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系统不是非常的适应企业运营的需要,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增值税的抵扣,企业需要区分保费收入、理赔支出以及佣金,这样才能更好地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计算企业的成本,对于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进行核算。传统的财务系统中没有分别核算企业的运营成本,不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营改增”的改变。在财务系统中需要开具增值税专业发票,区分含税收入与不含税收入,传统的财务系统无法实现这种需求,因此财产保险企业的财务系统需要进一步改变。另外,“营改增”对于企业的开票系统以及采购系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想要在“营改增”后更好地开展财务活动,需要针对这些改变对于财务系统进行调整。作为财务人员还需要调整必要的会计科目,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运营需要,提升财产保险企业的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1.3对业务定价的影响。产品的定价与企业的税负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营改增”以前营业税属于价内税,产品价格包含了企业的税负,但是“营改增”以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税负没有包含在企业的价格内。因此企业在销售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相关的业务价格是否是含税价格,这样才能让客户更好的了解产品,保证财产保险公司的产品能够更好的实现销售,方便财务人员更好的核算。
2财产保险公司在“营改增”中面临的问题
2.1进项税额的抵扣金额确定不准确。保险公司在运营的古城中实施税票价外管理的方式,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收入都需要开具增值税的专业发票,但是企业在运营中的很多成本缺乏增值税发票作为进行税额进行抵扣。一方面费用中很多的金额无法取得相关的增值税发票;另一方面获取发票需要一定的程序与时间,这与企业倡导的快速理赔背道而驰。在实际理赔工作中很难对于维修费用中应该理赔项目与不应该纳入理赔范围的项目进行区分,这影响了企业进项税额的抵扣金额的确定,不利于营改增后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2.2抵扣票据难以获得。保险行业的主要成本是人工成本,企业的人工成本无法获得专业的增值税发票进行抵扣,因此“营改增”后财产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无法得到专业的增值税发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很难抵扣增值税额,导致企业的增值税负担进一步加重,不利于企业的税负的降低。2017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能够抵扣的成本仅仅占据了整体成本的20%,大量成本无法抵扣。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额外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的提升。2.3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相对较低。长期以来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人员都是缴纳营业税,对于增值税不是非常的了解,对于整体的缴纳流程不是非常的熟悉,这样的情况下“营改增”的实施给财务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营改增”的实施让财务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适应这种变化。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需要财务人员积极的适应。但是目前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人员没有积极学习“营改增”相关政策,导致了企业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下降,纳税方面经常出现问题,不利于企业的运营,还影响了企业在税务机构的信誉,这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财产保险合同的利益认定探索
[摘要]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凡是符合财产保险利益经济性、合法性及可确定性构成要件的现有利益、预期利益及责任利益的都可以认定为保险利益的范畴。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一些特殊的保险标的虽然表面看来符合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但是仍然应当被排除。本文将对特殊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认定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以期对我国保险利益的认定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财产保险;保险利益;保险标的
我国新《保险法》对财产保险利益的认定问题,没有作出详细的规定,只是在第12条第6款以概念的形式对保险利益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所承认的利益”,该概念的描述过于笼统和概括,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认定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财产保险的性质、宗旨等各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财产保险具有经济救助性、货币计量性、客观性、合法性等特征。财产保险认定的基本标准由上述基本特征概括而来。一般情况下,凡是符合财产保险利益经济性、合法性及可确定性构成要件的现有利益、预期利益及责任利益的都可以认定为保险利益的范畴。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一些特殊的保险标的虽然表面看来符合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但是仍然应当被排除。
一、股权能否成为保险利益的来源
1.对股权能否成为保险利益来源的不同观点
对于股东基于股权是否对公司财产具有保险利益,理论与实务上都有多种不同的观点。
甘肃财产保险业发展思考
【摘要】文章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甘肃财产保险业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从宏观层面、保险监管、各家财险发展历程等方面总结了40年来甘肃财产保险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并提出聚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聚焦深层竞争力培育、聚焦自主创新和供给能力建设、聚焦新科技带来动能转化、聚焦财产保险人才培养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业;财产保险;改革;甘肃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我国开始进入到经济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1979年国务院出台“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标志着保险业的恢复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甘肃财产保险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变多样的过程,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在甘肃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甘肃财产保险业40年改革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及甘肃经济社会发生历史巨变的40年,也是财产保险业发生巨变的40年。回顾40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甘肃财产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是与国家改革开放及行业改革发展同步推进的。总体上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从1979年到1992年,逐步恢复和独家经营阶段。1979年,国务院作出“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决定。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兰州分公司成立,开始开展保险业务并申请筹建七里河、安宁、西固等经营机构。1981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兰州市公司更名为甘肃省分公司,中国人民保险甘肃省分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甘肃财产保险业获得新生,开始在全省开展业务。这一时期市场经营主体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处于独家垄断经营状态。伴随着改革开放及甘肃经济发展,我省财产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98万元跃升到1992年的1.83亿元,12年间增长36.8倍;保险密度由1980年的0.26元跃升到1992年的8.02元;保险深度由1980年的0.067%跃升到1992年的0.58%;开办险种由最初单一的财产保险扩展到包括财产险、人身险、责任险和信用险四大类上百个险种,为甘肃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二)从1993年到2001年,专业化经营和规范发展阶段。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称《保险法》)的颁布,为规范全国保险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也为甘肃保险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甘肃财产保险进入规范发展阶段。1996年5月,根据《保险法》关于产寿险分业经营的规定,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甘肃省分公司进行重组,成立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甘肃省分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甘肃省分公司,分别经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为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2001年4月20日,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兰州特派员办事处(简称“兰州保监办”)正式成立,作为甘肃省商业保险的主管部门,依据中国保监会的授权,负责全省范围内的保险监管工作。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2004年2月6日,原兰州保监办正式更名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监管局(简称“甘肃保监局”)。《保险法》的颁布和“保监局”的成立,有力地促进甘肃财产保险业逐步走上了专业化规范发展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甘肃经济的发展,甘肃财险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保费规模从1993年的2.38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9.03亿元,远远高于同期甘肃GDP增速;保险密度由1993年的10.26元上升到2001年的35.23元;保险深度由1993年的0.64%上升到2001年的0.85%。在这一阶段,随着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和中华联合等公司的成立,中国人民保险独家经营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市场化竞争机制初步建立。(三)从2002年到现在,主体多元化和提速发展阶段。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保险业开放进程加速,甘肃财产保险市场进入多元化竞争阶段。人寿财险、大地保险、永安保险、天安保险等保险公司相继在甘肃设立分支机构,市场化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了甘肃财产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从2002年到2017年,甘肃财产保险业也抓住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私家车爆发式增长、政府民生项目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9.77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65.73亿元,16年间增长16.9倍,保险密度提升60.57倍,保险深度提升1.9倍。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由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再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甘肃财产保险市场体系也逐步建立。
甘肃财产保险业40年改革发展成就与经验
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特点
【摘要】当前,经济水平在快速发展之中,我国居民和企业对保险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新时期,国家涌现出了很多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多有效的促进了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然而,关于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还存在问题。笔者作为保险公司的一名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工作人员,对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特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财产特点;财务管理
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与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当前,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目前公司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财产保险公司的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财产保险公司的的财务工作人员,应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这在现代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意义十分重大。
一、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特点
(一)财产公司的财务没有物质产品
财产保险公司,主要就是对客户的财产进行保障,这就意味着财产公司并不存在物质性的产品。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在公司资金的调动的过程中产生必要的经济效益。所以,保险公司财务的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恰当的对一些可调动的资金进行管理。
价值营销中财产保险营销研究
一、财产保险业引入价值营销模式的必要性
(一)西方顾客价值理论的演变过程,为财产保险业引入价值营销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西方顾客价值理论的演变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价值营销模式的出现,是社会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在短缺经济时代,由于求大于供,企业生产什么产品,顾客就会购买什么产品。因此,这个过程是企业导向的,企业不重视质量、性能或式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供大于求,人们面临更多的选择机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偏好和购买标准,“大众化市场”被分割成许多微观市场。因此,为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关注研究顾客价值,创造提供顾客价值。
(二)财产保险业引入价值营销模式,是适应保险市场环境变化,获得竞争优势的需要。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环境呈现出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竞争更加激烈。财产保险机构迅速扩张,保险市场的整体供给能力大大增加,新成立的中小公司发展较快,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已经成为财产保险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已经从卖方场进入了以顾客为导向的买方市场;二是顾客日益趋于成熟和理性。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知识也逐渐普及,人们对保险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选择和购买保险时趋于理性,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保险产品和服务,或一味追求最低的价格,而是对保险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希望获得包括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整体价值。面对这些变化,传统的财产保险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要求,要想获得竞争优势,财产保险公司就必须从顾客的利益出发,以顾客为中心,研究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优异的价值,获取顾客的认同,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在财产保险业引入价值营销模式面临的挑战
顾客让渡价值,是指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总顾客价值,是顾客从某一特定产品和服务中获得一系列的利益,而总顾客成本是在评估、获得和使用该产品或服务时而引起的顾客预计费用。其中,总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而总顾客成本则包括了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力成本。顾客让渡价值与顾客满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当顾客感知的效果能够超过顾客的预期,顾客就能够产生满意的感觉状态。将价值营销理念引入财产保险业中,将会面临以下挑战:
(一)财产保险公司普遍存在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阻碍了价值营销模式的实施。目前,一些公司纷纷提出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但往往停留在口号上。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财产保险公司依然是以扩大保费规模为经营目标,各种政策也围绕促进销售来制定,短期行为盛行,忽视了对顾客需求的研究以及顾客价值的提升,这种根深蒂固的企业导向的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不仅反映在公司管理层的观念和决策上,更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言行中,成为价值营销模式实施的最大挑战。
财产保险预算的控制措施
一、财产公司财务预算现状分析
(一)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的优点
首先,预算管理利用业务、信息、资金及人才的系统化,清晰的表达了分权授权,以及企业战略的业绩评估等,来完成对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清晰的反映企业需求,进而做出合理的战略规划,为企业价值和经营情况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因此其是现代财产保险公司必不可少的管理模式。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产预算管理现存的不足
(1)大多数的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保险期限仅为一年,这类短期的保险极容易受外界因素(例如国家宏观调控、人均GDP等)的影响,而造成管理成本在风险性上要远远高于其余普通企业;(2)财产保险公司在理赔、保险过程中,弹性范围相对较小;(3)很多财产保险公司虽然应用了财产预算管理,但是在执行时仍有很多问题,如在费用使用之前增加了预算前置审批、预算审核等手续,在使用之后又增加了预算评估等手续,这些原因导致财产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很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在开始时做得很好,但是最后仍无法进行;(4)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往往导致执行力度不够,目标预期不明显,容易出现两个极端,最终使得员工积极性受挫;(5)预算的价值不明确,致使管理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6)各财产保险公司因一些预算人员水平缺少大局观,缺乏算大帐的能力,另外公司对市场调研不充分,有着低估保费、高估赔付等问题,这些问题致使公司经营的指导、牵引作用被大大降低了。
二、财产保险公司中财务预算的实施内涵